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_第1页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_第2页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_第3页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_第4页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标准学习重点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的重要史实,理解认识春秋战国争霸与华夏民族认同的关系。

梳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从经济、军事等方面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背景。概括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分析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概括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老子的主张,分析各自思想的特点及地位。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理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从社会转型角度理解“百家争鸣”对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从社会变革角度分析评价各自的影响春秋战国(社会大变动/变革时期)2、经济:①铁器牛耕→提高生产力;精耕细作生产模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形成②手工业:冶炼生铁/钢(铁器时代);③商业:私商(主体);著名都会;重农抑商(战国以后)

1.政治:①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瓦解,权力下移;

②诸侯争霸战争,出现统一趋势

③诸侯争霸、民族往来→华夏认同(民族融合)

④各国变法改革(富国强兵)

⑤封建地主阶级/士阶层(四民)兴起3、思想:①百家争鸣,思想解放;

②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重视人才4、文艺:文字紊乱;毛笔帛画;诗经、楚辞社会转型知识点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一)诸侯争霸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彻底瓦解原因:井田制崩溃;血缘关系松弛,代远情疏;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实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破坏,权力下移【知识拓展】井田制崩溃原因:生产力提高,铁犁牛耕;税制改革;大量公田被抛荒;商鞅变法原因?为了增加国家收入,各国统治者进行赋税改革,承认土地私有权,促使井田制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出现。公室(奴隶主贵族)要求征收私田赋税,而私家(卿大夫,即从奴隶主贵族中分化出来的新兴地主阶级)需要不断提高本阶层的经济政治地位。因此二者之间必然产生斗争,此即春秋战国时期卿大夫与国君之间权力斗争的根本原因。地主阶级向奴隶主贵族夺权的结局是“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地主阶级夺权成功。提示

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与兼并战争掠夺财富、兼并土地,都给社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但争霸战争客观上加速了各个区域的民族融合,促使华夏认同加强、华夏族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转型,初步实现了局部统一,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二)华夏认同

华夏族与周边族群以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为纽带而日趋融合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得到发展知识点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一)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耕作方式、水利工程2、工商业(二)变法运动1、背景、目的、性质、成果2、商鞅变法时间、内容、影响、特点、核心举措及作用【归纳总结】商鞅变法废除了秦国旧的奴隶制,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顺应了战国时期的历史潮流,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转型的实现。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是所有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2018·全国Ⅲ卷高考·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D走进高考【解析】材料铁器实物并非就是铁制农具,故A项错误;图中新疆地区出现铁器实物,但不能推断它与中原地区铁器实物的关系,故B项错误;图中铁器实物并没有广泛分布,可见冶铁技术还未普及,故C项错误;当时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因此图中黄河流域分布较其他地区更加广泛,可见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故D项正确。(2015·重庆高考·1)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提出了“使私不害公,馋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的主张。此主张旨在(

)A.废除世卿世禄制 B.整顿官场风气C.削弱王室的特权 D.废除分封制度【答案】B【解析】明确主张废除废除世卿世禄制是在商鞅变法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使私不害公,馋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吴起强调官员们不要因私而损害公家利益,统治者不要因馋言而使得忠心的人而受到伤害,官员们在言语与行为上不苟同他人,故B项正确;削弱王室的特权材料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吴起强调官员的言行要符合社会道德约束,而非地方政治制度的变革,故D项错误。重难拓展: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必然性①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以及社会转型②各国疆域的扩大、人口的增长③日益严峻的兼并战争,各国激烈竞争的需要④人口流动的频繁和旧有村社传统的解体⑤各国在兼并战争下吸引人才的内在要求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兴的小农经济,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地主阶级政权,如商鞅变法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增强秦国的综合国力,为秦国灭六国奠定了基础。但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抑商或轻商观念长期制约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误区警示】

认识重农抑商政策(1)全面性: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文化、习俗等方面。(2)彻底性:废除旧制度,从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促进社会转型。(3)长期性: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9年,且其主要措施一直为秦国继承和发展。(4)有效性:商鞅变法过程中,严厉打击旧贵族,加强思想控制,保证新法得以推行。(5)进步性: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的特点知识点三孔子和老子(一)孔子1.生平和地位:2.思想和教育文化贡献(二)老子1.生平和地位:2.思想主张【误区警示】

道家学派≠道教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家学派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道家学派形成于先秦时期,道教兴起于东汉。史料一

克己复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史料二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史料三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1)根据史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孔子所说的“礼”的实质是什么?(2)史料二中,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孔子强调“仁”的主要目标是什么?(3)依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认识评述史料三反映的治国主张。【史料实证】

孔子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治国理念倾向:维护奴隶制度。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内容:恭、宽、信、敏、惠。目标:协调社会人际关系,促进人自身的发展。道家的治国主张在约束统治者的暴政、恢复社会秩序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社会环境下,难以实现,是一种消极应对社会变革的治国思想。(1)思想体系及特点①思想核心:“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其方法论是“中庸之道”。②政治思想:强调“仁”和“礼”,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要求体察民情,主张“为政以德”,包含了民本思想。③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2)对孔子思想核心的评价①“仁”的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意义。②改良政治的主张,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③“礼”的思想,带有承认等级制度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消极性的倾向,以后的历代统治者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是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对孔子思想的认识知识点四百家争鸣1.社会变革——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同阶段特征2.诸子代表的思想派别代表主张或特点儒家孟子和荀子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道家庄子

A.哲学观(齐物…)B.人生观(逍遥)

C.天命观(天与人不相胜)墨家墨子兼爱(对比孔子的仁爱)、非攻、节用(反对铺张浪费)尚贤、尚力(代表手工业者的利益…)法家韩非A.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B.历史进化论:主张变法革新C.严刑峻法(法不阿贵)D.重农抑商阴阳家邹衍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百家争鸣的意义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2016·海南高考·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答案】A走进高考【解析】“浩然之气”是一种个人的品质,并由此成为民族品德,故A项正确;孟子儒学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可以推动了民族品德的形成,与“个人独特”不符,故B项错误;孟子的学说是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通过个人品德的修养来更好的维护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修养“浩然之气”的主要目的是个人品德,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维护统治,与反抗暴政不符,故D项错误。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奴隶社会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大转型一、列国纷争:二、华夏认同观念——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得到发展P10三、变法运动四、百家争鸣①春秋前770—476年,“尊王攘夷”旗号下的大国争霸。“春秋五霸”:齐、晋、楚、吴、越。②战国前475—221年,诸侯独立称王和兼并统一战争。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2、变法运动①目的:富国强兵②结果:推动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达到富国强兵的效果。③变法性质: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变革秦国商鞅变法、富国强兵、统一六国政治:①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②废分封,行县制经济: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②废井田开阡陌,推行土地私有制③统一度量衡社会:①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②实行什伍制、连坐制评价:①积极: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②局限性:轻视教化、轻罪重刑,易导致暴政,加重负担,激化矛盾;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1、春秋战国经济发展:①农业: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兴建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郑国渠、芍陂。②工商业(战国)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涌现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③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战国后)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与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进程。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行,封建地主私有土地制度确立;农业、手工业发展,商业兴盛,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新兴的封建城市。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的目的,变法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商鞅变法以法家思想为指导,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是一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以农战和法治为主要特点;推动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郡县官僚制国家的建立。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了儒家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