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复习第14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27课)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历史分期时段特点过渡时期(1949-1956)恢复时期(1949~1952)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改造时期(1953~1956)一化三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曲折发展“文革”时期(1966~1976)严重破坏徘徊时期(1976~1978)停滞不前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底至今)改革开放中国现代史的阶段分期:过渡时期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所谓“过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特征
新中国的发展史(1949-1978),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史,也是一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史。
1、政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巩固新生政权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初步确立
2、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1953年开始“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
3、思想文化: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文艺不断发展。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复习主线:建立政权——巩固政权——确立制度
课程标准: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3、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1.理论基础:1949.6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内容:①资产阶级共和国应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②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意义:①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②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2.建国准备:1949.9.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①确定国名、国旗和代国歌;②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建国纲领,临时宪法),规定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③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意义:①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②开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的历程。阅读课本165-166,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经过。代行全国人大部分职权3.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1949.10.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职。4.开国大典(1949.10.1下午三时)——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5.意义:①革命意义: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②社会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义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③世界意义: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完成新民主义革命的反帝任务完成新民主义革命的反封建任务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阅读教材P166-168,为了巩固新政权,做了哪些努力。学习聚焦:土地改革、稳定物价、剿匪镇反、抗美援朝,是巩固人民政权紧迫而又必要的重大决策,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剿匪镇反土地改革稳定物价抗美援朝21134二、人民政权的巩固①追歼残余:继续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②剿匪镇反:1950年底,基本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1、追歼残敌
剿匪镇反(1949--1953)(1)概况1949年底,解放了闽南、广东大部、广西全境1949年,和平解放新疆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49年,解放贵州、四川、云南地区1950年,解放海南(2)意义:
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破坏活动,安定了社会秩序,保证了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二、人民政权的巩固(一)军事上2、抗美援朝(1950.10—1953.7)(1)背景:(2)目的:(3)过程: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派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4)意义:①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②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③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1950.6.25美武装干涉,侵犯台湾海峡和东北朝鲜内战爆发1950.6底南朝鲜军队和“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1950.10初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0.10朝鲜战争1950.10-1953.7美国签订《朝鲜停战协定》1953.7.27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保护民族工商业
二
、人民政权的巩固(二)经济上1.农村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1)背景: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2)概况:1950年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改开始。1952年底基本完成。(3)总路线: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3)内容:(4)影响:①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扫除了障碍。实质:变革生产关系,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所有制发生变化)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城市)“共产党是军事一百分,政治八十分,财经打零分”——资产阶级“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国民党特务(2)措施:①“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共同目的:实质:(行政、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治标党和政府与资本家争夺市场领导权。稳定物价,掌握市场的领导权。②统一财经(统一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3)意义:①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②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治本(1)背景:经济凋敝,财政困难;资本家排挤人民币,操纵物价,物价飞涨(二)经济上方针政策含义意义1、总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改变了我国半殖民地时期的外交地位,使我国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各国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致被孤立。“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注意:国家利益是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此外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还包括国家实力、国际环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阅读课本169-170,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及成就。2、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成就(1)新中国成立之初,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中国首先与苏联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瑞典、丹麦、瑞士、芬兰等国建交。特点:大多数国家为社会主义国家、亚洲民族主义国家、中立倾向较强的欧洲国家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苏联的“蜜月期”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通过等价交换等外贸方式,接受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帮助。为新中国提供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背景: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②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③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④特点:包容性、平等性、开放性、创新性;⑤影响:
国内: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国际: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3)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4)①召开:1954年,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②中国贡献: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由于美国阻挠,朝鲜问题没解决)③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显示了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4)参加万隆会议(1955)(首届亚非会议)①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②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③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④成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⑤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第二次建交高潮);形成万隆精神:团结、友谊、合作;“求同存异”:(资料145)同:共同的遭遇(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共同的愿望和要求(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维护和平)异:亚非各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等;“求同存异”是亚非国家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加强团结与合作。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一化三改内容一化三改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变革生产关系)优先发展重工业2、三大改造(1953-1956):农业手工业合作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手段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1、一五计划(1953-1957):私有制公有制特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并举;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发展生产力)四、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阅读课本170-171页,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2024·东北卷·10)1950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西南军区欢迎参加全国英模代表会议代表归来的晚会上指出,美帝国主义不单是侵略朝鲜,还想侵略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还想侵略正在谋求解放中的亚洲人民,我们要站起来不倒下去,就要加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邓小平旨在强调(
)A.加强亚洲国家团结
B.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性C.加快西南地区的发展
D.抗美援朝的必要性B克拉玛依油田长春一汽集二铁路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铁路青藏公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新藏公路川藏公路鹰厦铁路一田、一桥、三公三铁、三厂鞍山钢铁厂一五计划(1953-1957)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区域在东北原因: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弱;②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需要;③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④重工业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经济领域:四、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1953-1956)农业和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前个体所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方法合作化道路公私合营(和平赎买)改造后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1)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2)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四、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立①召开: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②内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确立了三大民主政治制度。③意义:人民政协代行人民代表大会权利结束。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体(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体(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初步构成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3.思想领域:毛泽东思想
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阶段著作思想实践活动意义(地位)
萌芽(1919--1927)《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参加一大、二大、三大和国民大革命解决了革命领导权和同盟军的问题
形成(1927--1937)《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192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参加八七会议、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参加长征等解决了革命道路问题,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成熟(1937--1945)《论持久战》(1938)、《新民主主义论》(1940)、《论联合政府》(1945)持久抗战理论、中国革命性质和前途等指挥抗日战争思想成熟、1945年中共“七大”上被写进党章
发展(1945--1966)《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论十大关系》(195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题及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的问题指挥解放战争、参与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题四、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三大改造的完成(1956年底)(195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四、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共同纲领》标志: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国大典意义:外交方针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12月】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1955,印尼万隆】经济领域——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一边倒”
【1950《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领域——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治上:剿灭匪特,大陆一统!经济上:(城市)银元米棉,恢复经济!(农村)土地改革,革命继续!军事上:抗美援朝,立国之战!思维导图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1978)复习主线:建设——动乱——成就课程标准:1、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2、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3、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4、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失误的探索成功的探索“八字方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双百方针”中共八大大跃进总路线
人民公社化
文化大革命浏览教材,1956-1976年,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功的探索?又有哪些失误?(资料151)背景内容意义1.一次会议:1956.9,中共八大召开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一五”计划建设即将完成;国际关系紧张(中苏逐步恶化、中美继续对抗)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③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一)成功的探索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年)2、一个方针:双百方针(1956、4)——“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内容:①前提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的范围内②“百花齐放”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③“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3)实质: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性和多样性,是政治民主化在文学、艺术上的体现(4)意义:是我国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一)成功的探索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年)新中国的“百家争鸣”和战国的“百家争鸣”有何区别战国的“百家争鸣”:
——内容侧重政治主张是思想解放潮流反映时代变革,影响深远新中国“百家争鸣”:——内容侧重学术领域是文化方针反映学术民主氛围3.两个理论:1956.4《论十大关系》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七、党和非党的关系
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九、是非关系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对外关系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毛泽东文集》第7卷意义: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作用,是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始的标志。(一)成功的探索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年)4、两个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1957)提出: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两类矛盾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用民主的、教育的的方法去解决反右派运动扩大化1957.4整风运动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主观主义反右派运动及扩大化至1958年夏末运动结束时,全国被划为右派的人数达到55.28万人,绝大多数是错划的。(一)成功的探索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年)1、八大二次会议(1958)“好社会主义之大,喜社会主义之功。”“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1958年春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影响: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评价:①积极: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②局限: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二)严重的失误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表现: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①农业上“以粮为纲”,大放高产卫星,浮夸风盛行,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
②工业上“以钢为纲”,全民大炼钢铁,制定出赶超英美的高指标。特点: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影响: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2、“大跃进”(1958年)——生产力层面大炼钢铁
1958年,全国共生产钢1108万吨,其中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二)严重的失误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生产关系层面表现:盲目扩大合作化规模,提高公有化程度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大搞平均主义;大办公共食堂影响:违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规律,超越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二)严重的失误项目大跃进(生产力)人民公社化(生产关系)表现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盲目扩大合作化规模,提高公有化程度失误忽视客观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规律,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危害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源浪费;农业生产下降严重脱离国情;脱离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严重挫伤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后果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比较:“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资料147)(二)严重的失误4、三年经济困难时期(1959-1961)由于饥饿而瘦小的儿童原因:①“左”倾错误泛滥③自然灾害严重②中苏关系破裂(二)严重的失误1、八字方针(1960):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2、1962年七千人大会: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取得了重要成果。3、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失调的比例关系;巩固生产建设中取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4、结果: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三)政策调整
经济恢复(1962-1965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极左思潮,各项工作出现转机“二月抗争”2过程“文革”发动1966.51969.4中共九大1967初一月风暴全面夺权1971.9林彪反革命集团武装政变1975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全面整顿,经济形势明显好转。1976.9毛泽东逝世1976.10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1.原因1972(1)主观原因:毛泽东认为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2)客观原因:江青林彪等人别有用心的利用。(3)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阅读课本175-176页,了解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基本人权遭到践踏无政府状态
国民收入损失5000亿,浪费和减收共计13000亿人民币。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总的损失,是中国前30年基建投资总额的两倍多。
——李先念(1977年12月20日在全国计划会议上)巨大的经济损失文艺事业遭到摧残前六届全国人大召开时间第一届1954——1958第二届1959——1963第三届1964——1965第四届1975年?第五届1978——1982第六届1983——1987民主法制遭到践踏根据材料,归纳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性质及启示。
性质: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启示:(1)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3)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领域成就工业国防科技农业教育医疗时代精神外交成就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三线建设改变工业布局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成功发射中远程导弹、人造卫星兴修水利、农田建设、培育良种、科学种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教育事业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①70年代迎来建交高潮;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③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④中日建交(1972)⑤中美建交(1979)阅读教材176-178页,梳理1949-1978年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及意义。意义:这些成就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8年)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奋发图强工业:三线建设(1964-1980)意义:增强了国防力量,改善了工业布局,推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注:一线指东部沿海和边疆地区;三线指云、贵、川、陕、甘、宁、青省区及晋、豫、湘、鄂等靠近内地的地区;二线指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三线建设: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指导方针:“备战、备荒、为人民”历史上三次西部大开发:①抗战时期工业内迁②60年代三线建设③21世纪西部大开发阶段主要成就与美苏关系外交特点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90年代至今总结:新中国的对外关系
195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参加万隆会议联苏反美与许多亚非国家建交(一大片)反苏反美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联美反苏维护世界和周边和平环境,在世界舞台起着重要作用联美联俄和平外交“一边倒”“两个拳头打人”“两个中间地带”“一条线”“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政府绩效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 《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 2024年低首付汽车售卖合同范本
- 2024年代理投标协议合同范本
-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无答案)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七校联考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医疗战略分析
-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 便秘患者的护理方案
- 医院管理年中活动方案
- 2024-2030年版中国测绘行业发展机遇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案》
- 体育场馆安全管理与风险排查治理制度
- 2024年中国建筑预制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学前教育法》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新征程
- 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清单2024年
- 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 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2-国开(ZJ)-参考资料
- 2024年湖北汉江王甫洲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职业生涯规划书(14篇)
- 现代药物制剂与新药研发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苏州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