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聊城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聊城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聊城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聊城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聊城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4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新时代应当能够产生伟大诗人及其伟大诗篇,这是新时代向诗人们提出的新课题。我们急切地向新时代中国诗人发出郑重的吁请: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诗歌的崇高美,是多样化的。

在百年中国新诗史上,我们既有呐喊型的崇高,如郭沫若狂飙突进的诗歌;又有国家情怀和人类意识的勇于担当型的崇高,如王久辛的抗日长诗《狂雪》等。这种多姿多彩的崇高“传统”,在新时代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那么,我们在已有丰厚的新诗崇高传统面前,如何接续奋斗、创造出属于新时代新诗的崇高精神来?

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以论崇高闻名于世的朗吉弩斯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真情的流露得当那样能够导致崇高。”他强调了“真"及其“流露得当”对于崇高产生的必要性。但并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激越情感方能产生崇高的情感?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是治愈新时代诗歌缺钙的灵丹妙药。许多诗歌故意淡忘人民,更不会去“哀民生之多艰”,反而两耳不闻“人民事”、一心只写“自我诗"。这种把“个人写作”和“宏大写作"二元对立起来的观点和现象比较普遍,仿佛崇高性的“宏大写作”是非诗的,而唯有欲望性的“个人写作"才是诗的。殊不知,“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是可以互为借鉴的,从前者出发,可以抵达后者。

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崇高是“伟大的心灵的回声”。这就要求诗人努力克服自我、战胜自我,同时要与自然和传统“竞赛”,而不是臣服于自我和大自然,并对自我和大自然的细枝末节进行乐此不疲的摹写;也不能对古今中外传统“无主脑”地模仿,而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要与之对话,乃至对抗,进而超越它们,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诗艺。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曾经激励过多少爱国民众投身于中华民族抗战的伟大事业!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曾经鼓舞过多少男女老幼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伟大的诗人必须大公无私、心怀远大志向,必须统揽全局、无私奉献、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国家、社会和历史进步,同时具备广博学识和良好学养,才能写出“第一等真诗"。

概言之,新时代的诗歌写作,既要力避“假小空”的真平庸,也要警惕“假大空"的伪崇高。真正具有活力、热力和魅力的崇高是不容躲避的,也不许玷污,更严禁消解。毕竟具有崇高美的诗歌不是说服,而是给人以狂喜、惊叹和激奋,并使人的思想得以净化和升华。也只有具备如此崇高美的诗歌,才有普遍性和永久性。

(摘编自杨四平《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材料二:

诗歌创作既要表现诗人独有的情怀,也要走出个体的小世界,表现更为广阔的社会人生。诗人应当有社会良知,有一颗对故乡、祖国、人民的炽热的爱心,保持对时代、社会、人类的关注。当然,我们不能只注意社会生活化的表象,我们要多注意社会精神与民众道德,避免诗歌写作的社会性被庸俗化、浅显化。

每一个诗人都应该不断探索怎样才能写好诗,让诗歌成为照亮社会、照亮人们心灵的神灯。在创作中,要把“写什么”和“怎么写"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当前的一些诗歌,强调个人的体验,忽视社会大生活。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在杜甫、白居易等古代诗人和艾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实践中,早就为我们提供了范例。诗人们既要在个性化的语言和个性化的体验上下功夫,更要努力使自己的诗歌写作保持介入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使之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

诗歌写作的个性与共性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个性强调的是独有的个性体验,共性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性、人民性。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能够用个性化的体验和语言,去表现具有社会性的对象与内涵。诗人在创作实践中应时刻保持自省,在自己的矢志追求中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当前的一些诗人要么缺钙,写出来的东西总是轻飘飘的,远离生活的本质;要么玩“捉迷藏”,把神圣的诗歌艺术当作玩弄语言文字的游戏,故意让人读不懂,孤芳自赏。这样的诗人缺乏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是在一种自己酿造的怪圈里玩弄所谓的诗歌艺术,诗人们照亮的只是自己,其结果是人们把他们遗忘。

回顾新诗发展的历程,我们清晰地看到,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近40年来,不少诗人还坚持着对现实生活的抒写和反映,体现了很好的责任感。他们的作品对时代进行了深刻的记录,成为时代和社会的心灵信史。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诗歌作品虽然反映了现实,但只是表现了生活的表象,是简单的事项罗列,还上升不到诗歌的层面。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到,关注诗歌的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与注重诗歌的艺术性,是合二为一的事情,不能顾此失彼。

(摘编自刘晓平《新诗写作要体现时代性和人民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百年来,中国新诗的崇高美丰富多彩,诸多优秀作品为新时代诗歌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B.当下某些诗人鼓吹欲望性“个人写作”,把自己缩进了自我的狭小天地,远离了社会人民。

C.诗歌要照亮社会照亮心灵,就要寻求诗歌创作中个人体验和社会生活难以共存的解决之道。

D.诗人应该对新时代有深刻的认知,超越“小我”,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真情的恰当流露对诗歌崇高美的产生有重大影响,所以诗人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创作的诗歌就具有崇高美。

B.“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是与李贺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对话,情感的高度一致。

C.新时代优秀的诗歌作品,要具备能使人思想得以净化和升华的崇高美,材料一重在提醒新诗创作者必须避免“假大空"。

D.“刘又源/一个人/在玩/手机/游戏”,这样的诗歌里缺少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只不过是一种玩弄语言文字的游戏。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新时代诗歌与互联网的联动,是诗歌不断打开自我空间、走进百姓生活的新路径。

B.伟大的诗人一定有伟大的抱负,即使遇到人生逆境,也会勇敢地去搏击。

C.在新时代,我们要写出更多敢于承担社会历史责任、对艺术风骨负责的大诗。

D.诗人在语言技艺上的精进和成熟,一定是在和时代的回应关系中完成的。

4.请说明材料一的论证特点。(4分)

5.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请结合材料,以新诗创作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娃的心,娃的胆

陈忠实

司令跪倒在黄河水和沙滩相接的水边。

他以从未有过的庄严从未有过的肃穆从未有过的痛彻心肺的悲怆,跪倒在黄河滩上,为着八百个尚未完全成年的关中子弟的英灵。

这儿刚刚发生过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八百个士兵,就从右前方的悬崖峭壁顶上跳进了黄河。他们的手榴弹扔完了,子弹打光了,肉搏之后刺刀拼弯乃至断折了,有的连枪也拼丢了。他们被两倍于自己的鬼子逼到这悬崖上,这八百个中国士兵从崖顶跳进了黄河。

就在司令精心策划的这场战役打响之前,也是这个刚刚组建的新兵团结束军事训练即将参加会战的时刻,他亲自去看望了这些他习惯称为小乡党【注】的士兵:他们稚嫩的脸庞,尚未完成农家子弟到军人的蜕变;新发的军服穿在身上,似乎还不大协调不大熨帖;他们挎在肩头的步枪,总让司令看出扛着犁杖的架势;他们跑步的姿势,明显存留着在雪地里葬原上追撵觅食野兔的野性……司令曾经想到,这些娃娃肯定将成为日本鬼子难以招架的对手:他们之中肯定会有出类拔萃的人物显露出来,进入军队各级指挥岗位,乃至成为将军。当然,也免不了死亡和伤残……他唯独没有料到这种结局。

司令仰头朝崖头山顶上望去,浓厚的暮色里一片模糊。突然,身后传来随员惊讶的声音:“河里是什么?”苍茫模糊的河面上,隐隐可以看到有布质的东西在摆动。

“一杆旗!"当三个卫兵把那面旗和相连的尸体拉到沙滩上的时候,随员们全都惊呼起来。司令自己也惊呆了——军旗旗杆的钢质尖头,从一个日本鬼子的胸膛刺进去,从背脊处穿出;那个日本鬼子紧紧抱住中国旗手的后腰,中国旗手的双手死扣着日本鬼子的脖子;两个国籍的士兵面对着面,中国旗手,把一个日本鬼子,用旗杆的尖头捅穿胸膛,直压到黄河水底;旗杆上的中国西北军的军旗已经撕裂,暮色里看不出颜色。

他从愤怒、悲怆还有自愧的混乱心境里重新挺立起来。他默默地解开腰里扎着的皮带,再一个一个解开纽扣,脱下军装上衣,蹲下身去,捏着衣襟擦拭旗手的脸膛。突然,他停下手发出一声惊叫:“三娃!是你呀!”

当时给新兵团作完讲演之后,司令走下讲台,绕过讲桌,直接朝列队的士兵走过去。他盯住一个浓眉大眼方脸的士兵,问:“哪个县的?"那士兵抖抖身子挺挺肩膀,举手行一个军礼,铿锵有劲地开口:“报告孙司令,我是蒲城人。”司令稍一愣怔,眨了眨眼:“你是杨军长的老乡。"随之扬起头,面对士兵,提高嗓门说:“蒲城出忠臣哪!咱们西北军的杨军长,我不用介绍大家都知道了,现在不光咱陕西人,全中国都知道杨虎城将军的忠肝义胆。蒲城还出过一个忠臣叫王鼎,在清廷大堂上扯住皇帝的龙袍,不许退堂不准离朝,非要皇帝答应不签割地赔银的卖国条约……悬梁自尽了。王鼎尸谏皇上,死忠;杨将军兵谏,大忠。”会场顿时一片肃然。

“你们知道不知道蒲城为啥出忠臣?"司令问,顿了顿,便自解奥秘,“人说蒲城包括整个渭北水硬土硬,长出来的麦子,秆儿硬麦芒也硬,麦子磨出来的面粉也是性硬,这样的麦子养起来的男人女人能不硬气吗?”会场一片嘘叹。

司令仍然对着蒲城籍士兵问:“家里都有啥人?"

“俺妈俺爸,俺婆俺爷,俩哥一个妹子。”

“你妈能舍得你当兵?"

“俺妈哭哩!俺爸把俺妈训住了。”

“你爷呢?"

“俺爷听俺爸的主意。”

“这不是颠倒了礼教吗?"

“俺爷说俺爸主意正。”

“你婆呢?婆跟孙子比儿子还亲嘛!"

“俺婆心宽,走时还叫我念她教的口曲儿呢!”

“啥口曲儿?念一念,让我和大伙听听。"士兵清清嗓子,大声诵念起来:

“啥高?山高,没有娃的心高。啥远?海远,没有娃的脚远。啥宽?地宽,没有娃的眼宽。啥大?天大,没有娃的胆大。”

司令听得情绪激昂,高扬手臂拍起手来,士兵们更热烈地鼓掌。司令说:“咱们关中及至整个陕西人,自己都说自己是‘冷娃’,什么‘关中冷娃’‘陕西冷娃’。关中娃,陕西娃,何止一个‘冷’字哇!听见这个蒲城小老乡唱的他婆教给他的口曲儿了吗?心——高,脚——远,眼——宽,胆——大。这才是关中娃陕西娃的本色!"

司令亲昵地抚着小乡党的后脖颈:“你叫啥名字?”

“三娃。"

“哪个三字?”

“一二三的三字。"

“改成‘山’吧。”“好。"

“像山。就像咱们长安的秦岭山一样,压到小倭寇小鬼子的头上。”

“山娃记下了。"

六年之后,一九四五年九月十八日,日本投降仪式举行。陆军上将第六战区司令孙蔚如一身戎装,高大威武地坐在受降主官的位置上,他的两侧和身后,端坐着包括中共代表董必武等三人在内的八十八人组成的受降团。

冈部直三郎跪倒在受降官孙蔚如的面前。他双膝跪地,双手举过低垂的脑袋,托着那把制造杀戮制造罪恶的指挥刀。孙蔚如走过去,从匍匐在脚下的冈部直三郎的手里收取了这把战刀。那一刻,他的眼前浮现出三娃或被他改为山娃的那一杆捅穿日军士兵胸膛的军旗的尖矛,响起三娃他婆教给三娃唱的口曲儿。他想对跪倒着的战败之将说,你知道我带的兵娃们的心有多高胆有多大吗!

(有删改)

【注】乡党:老乡。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对黄河河面浊浪翻卷、悬崖石壁陡峭冷峻、战马昂首挺立等场景的描写,营造了雄壮悲怆的氛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B.小说将司令祭拜英灵的场景与八百名年轻士兵参军、训练、战斗、牺牲等情况交错进行叙述,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情节曲折有致。

C.“他唯独没有料到这种结局”,既写出了战争的残酷与战士牺牲的悲壮,又表现司令对招募娃娃兵入伍的后悔和对他们牺牲的痛惜。

D.小说人物塑造鲜明生动,几句方言口语的对话,一首口曲,一段戏词,惊心动魄的死亡状态,关中好儿郎三娃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7.关于小说叙写受降仪式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降仪式时间、地点、参加人员都是真实的,历史场景与虚构情节相结合,使艺术描写更显真实,前文的相关情节更能深入人心。

B.在受降仪式的现场,再次写到三娃捅穿敌人胸膛的军旗和唱的口曲儿,凸显了和三娃相似的千万中华好儿郎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

C.抗战胜利,我军受降,这场景是无数英烈用生命换来,而英雄已逝,从而表达了对英雄的痛惜与缅怀,使小说主题内蕴更深刻。

D.冈部直三郎跪服缴械,与前、后文司令跪拜英灵形成对比,突出侵略者的外强中干和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的英雄气概。

8.此文中战士没有姓氏,呼之以“娃":由“三娃”而“山娃"。试分析这样设定人物称呼的好处。(4分)

9.下面两个片段都是对战士牺牲后的描写,其写作视角和写作侧重点不同,读者阅读的情感体验也各异,试加以比较分析。(6分)

《百合花》: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娃的兵娃的胆》:司令自己也惊呆了——军旗旗杆的钢质尖头,从一个日本鬼子的胸膛刺进去,从背脊处穿出;那个日本鬼子紧紧抱住中国旗手的后腰,中国旗手的双手死扣着日本鬼子的脖子;两个国籍的士兵面对着面,中国旗手,把一个日本鬼子,用旗杆的尖头捅穿胸膛,直压到黄河水底;旗杆上的中国西北军的军旗已经撕裂,暮色里看不出颜色。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遗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着之。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把答案写在横线上。(3分)

每往A必酣饮B致醉C弘D欲邀E延之坐F弥日G不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即表字,古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B.属,文中意为撰写,与《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属"意思相同。

C.弦歌,含义丰富,有出任邑令,礼乐教化等义项。文中指出任邑令。

D.悉,文中意为全、都,与《桃花源记》中“悉如外人”的“悉"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曾经创作了《五柳先生传》来自况。

B.陶渊明虽然志在隐居,但也与官员有交往,甚至有官场好友,如颜延之就与他交情深厚,但他从不接受他们的馈赠。

C.陶渊明亲老家贫,不得已出仕,但是没几天就辞职了,后来又陆续作了一些小官,但最终解绶去职,并赋《归去来》。

D.陶渊明喜欢喝酒,友人庞通之在半路上邀请他喝酒,他欣然赴约,颜延之在浔阳时经常跟他一起喝酒,且一定要畅饮喝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4分)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4分)

14.陶渊明为什么要辞任彭泽令?(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完成15-16题。

渔歌子

李珣①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注]①李珣,五代词人,前蜀灭亡后,词人不仕后蜀,从蜀中乘船沿长江东下,经巫峡,入湖湘,在湖南、湖北一带生活了一段时期。这首《渔歌子》便是作于此时期。

15.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获花秋”三句将橘子洲头的景色比作“屏画”,描绘了湘江美丽的景色,突出了词人此时的悠然自得。

B.“碧烟中”三句写江面云烟淡淡,月光皎洁,垂钓者划着小艇在水上荡漾,描绘了一幅小艇垂纶欲归图。

C.“水为乡"三句由写景转入叙事,描述词人居住在水乡蓬舍,只能吃些鱼羹稻米饭,生活境况可谓困窘不堪。

D.面对着盈杯的水酒和满架的诗书,词人心满意足,再也不用将外在功名利禄放在心上,表现了词人的隐居之乐。

16.这首词的上阕与《沁园春·长沙》的上阕同是描写湘江美景,但景物的内容、特点和诗歌的意境却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曹操《短歌行》中,借《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抒发对贤才的渴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两句在《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描写词人旧地重游,引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3)《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两句,用远景镜头描绘出村庄朦胧、平静和安详的特点。

(4)《短歌行》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意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自身苦和国运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哦,香雪》这篇小说人物不多,情节简单,描写了主人公香雪一段“睁眼看世界”的经历: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她毅然踏进了火车,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来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带磁铁的泡沫塑料文具盒。

作为“荷花淀派"杰出的后起之秀,铁凝用诗意化的语言展现了那群山村女孩。文章中,作者写香雪的同村姐妹凤娇,偶然认识了火车上那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乘务员“北京话”,并从与他的接触中______了朦胧的少女情愫。跟“北京话"做买卖时,凤娇有意磨磨蹭蹭,直到火车开动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她是故意不让他有付钱的机会。而凤娇却觉得很开心很满足,因为她______地为她爱着的人付出。这一系列细节充分展现了山村女孩对______的爱情特有的含蓄与执着,而这种特有的情怀不论在哪个时代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但是,小说______的细节是:香雪下火车之前,“北京话”在说话时无意中提到他的爱人,()。香雪既替凤娇委屈,也为整个台儿沟委屈。如此的妙笔,写到山村少女的心里去了,因为这儿的姑娘只能梦想幸福,却很难真正得到幸福。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萌发心甘情愿可望而不可即出人意料

B.激发心甘情愿风马牛不相及出人意料

C.萌发心悦诚服风马牛不相及出其不意

D.激发心悦诚服可望而不可即出其不意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让香雪十分气愤

B.这让香雪感到委屈

C.香雪因此而气愤

D.香雪听到这件事后震惊不已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4分)

21.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等。全诗抒发了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豪情。

B.新诗又称“现代诗”,是相对于旧体诗而言的,采用与口语接近的白话,押韵较为自由。代表作品有闻一多的《红烛》《死水》等。

C.《登高》属于律诗。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每句五字或七字,通常每首八句,共四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也有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或“长律”。

D.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汉乐府旧题诗歌。诗人通过宴会的歌唱,抒写了人生苦短的感慨和求贤若渴、渴望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2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霜天:霜雪降临的冬日。

B.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讪讪:形容不好意思,难为情的样子。

C.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羁:约束。

D.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回:盘旋、回旋。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声,还是窗外的风雨声?是新岁的爆竹声,还是梦中的短笛声?

请以“牵动我心的声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

2024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

1.C解析:C项,曲解文意。由材料二第二段可知,只是一些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强调个人的体验,忽视社会大生活”,而不是诗歌创作中存在“个人体验和社会生活难以共存”的问题,并会导致诗歌不能照亮社会与心灵的问题。

2.D解析:A项,以偏概全,由原文“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可知,“诗人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创作的诗歌就具有崇高美”说法错误。B项,推断有误,不仅是对话,更多的是对抗和超越。情感表达不一致。C项,曲解文意,“材料一重在提醒新诗创作者必须避免‘假大空’"错,通读材料一,应是“提醒新诗创作者力避‘假小空’”。

3.C解析:材料二的中心观点是“当下的诗歌写作要体现时代性和人民性"。C项强调了新时代诗歌写作的方向,与材料二观点吻合。A项,仅指出新时代诗歌写作在“诗歌与互联网的联动”方面的变化。B项,描述了伟大诗人抱负远大、不畏困难、勇敢搏击的特征。D项,强调重心是诗人的语言技艺问题。故选C。

4.答案:①首先开门见山亮出观点,指出“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②主体部分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首先提出问题“如何接续奋斗、创造出属于新时代新诗的崇高精神”,然后采用并列式,从“真情"和“思想”两个角度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进行总结。③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阐释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5.答案:①“放飞想象的翅膀”,指的是新诗可以表现个性体验,通过想象展现诗歌的艺术性。②“脚踩坚实的大地”,指的是诗人要心系人民,无私奉献,深入社会生活,通过新诗表现宏大主题,创造出崇高美。③新诗写作的艺术性与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要合二为一、紧密结合,尤其要注重表现更为广阔深入的社会人生,避免浅显化、庸俗化。

6.C“又表现司令对招募娃娃兵入伍的后悔和对他们牺牲的痛惜"分析错误,司令并非为招募他们后悔,而是为他们的死感到愧疚悲伤。

7.D“与前、后文司令跪拜英灵形成对比,突出侵略者的外强中干和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的英雄气概”分析错误,“对比"突出侵略者的外强中干”有误,突出的是抗战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胜利。

8.①“娃"的称呼说明战士还小:“三娃”是家中老三,本该在家中受宠:“山娃"顶天立地,是司令对小战士如山一般高大有力的嘉许②从三娃到山娃,称呼从具体的家庭里的孩子,到关中乃至中华儿郎。称呼的泛化,使人物更具一种代表性。③“山娃”还代表了要将秦岭压到侵略者头上的誓愿,表达了关中军人坚定的战斗信念和勇毅的战斗精神。

【8题详解】依据原文“他亲自去看望了这些他习惯称为小乡党的士兵:他们稚嫩的脸庞,尚未完成农家子弟到军人的蜕变:新发的军服穿在身上,似乎还不大协调不大熨帖"可知,在此次战役中,从悬崖峭壁顶上跳进黄河的是年龄还很小的战士;再依据“‘俺妈俺爸,俺婆俺爷,俩哥一个妹子’”和“突然,他停下手发出一声惊叫:‘三娃!是你呀!’"可知,“三娃”是家中老三,并且英勇牺牲的三个人里包括“三娃";依据原文“改成‘山’吧。像山。就像咱们长安的秦岭山一样,压到小倭寇小鬼子的头上”可知,“山娃"是司令对小战士如山一般高大有力的嘉许,希望他坚强勇敢。

文中称呼由“三娃”变成“山娃”,说明这个人物在司令眼里已经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关中乃至中华具有代表性的整体,是千万中华好儿郎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

依据原文“那一刻,他的眼前浮现出三娃或被他改为山娃的那一杆捅穿日军士兵胸膛的军旗的尖矛,响起三娃他婆教给三娃唱的口曲儿。他想对跪倒着的战败之将说,你知道我带的兵娃们的心有多高胆有多大吗”可知,“山娃"这个称呼代表着一种精神力量,他们有同仇敌忾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关中军人坚定的战斗信念和勇毅的战斗精神,彰显了以三娃为代表的中华好儿女的家国情怀。

9.写作视角:《百合花》以女性(“我”)的视角,《娃的兵,娃的胆》以男性(司令)的视角。写作侧重点:《百合花》详写新媳妇缝补衣服破洞,略写战士之死。《娃的兵,娃的胆》直接描写山娃以军旗与敌人拼死的惨烈画面。

读者情感体验:《百合花》的描写,让读者与新媳妇的情感一同压抑,痛惜于战士的牺牲,表现军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娃的兵,娃的胆》的描写,让读者与司令情绪共鸣。对山娃的牺牲,既痛惜,更自豪。以此表现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9题详解】《百合花》以女性(“我")的视角,描写了新媳妇专注缝衣服的情境,详写媳妇补衣服破洞,“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没有对牺牲的战士做直接描写,属于略写。《娃的兵,娃的胆》以男性(司令)的视角,直接描写山娃以军旗与敌人拼死的惨烈画面,“军旗旗杆的钢质尖头,从一个日本鬼子的胸膛刺进去,从背脊处穿出;那个日本鬼子紧紧抱住中国旗手的后腰,中国旗手的双手死扣着日本鬼子的脖子;两个国籍的士兵面对着面,中国旗手,把一个日本鬼子,用旗杆的尖头捅穿胸膛,直压到黄河水底”,写牺牲战士遗骸显示出的惨烈的战斗场景,彰显了以三娃为代表的中华好儿女的家国情怀。

《百合花》的描写,让读者与新媳妇的情感一同压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悲戚感,表现了对战士牺牲的痛心和军民之间的深情厚谊,让读者感到了浓烈的悲伤。《娃兵,娃的胆》的描写,让读者与司令情绪共鸣。文章直接描写牺牲战士遗骸显示出的惨烈的战斗场景,有一种浓烈的悲壮感,使读者更多的感到的是震撼,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侵略的顽强意志,激励了读者抗击侵略的意志。

10.ACF(原句标点: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

11.B(《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属”意为嘱咐,二者意思不同。)

12.B(“他从不接受他们的馈赠"错,从文中可知颜延之曾经送给他二万钱他接受了,王弘送酒给他,他当即喝了。)

13.(1)亲人衰老,家里贫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起”“堪"解”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高山不满足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满足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般吐出嘴里的食物礼贤下士,使天下英杰真心归顺我。

14.督邮到彭泽,小吏建议陶渊明“束带见之”,(1分)陶渊明不愿意为了一点点俸禄,(1分)折腰向督邮这种人献媚。(1分)

参考译文:

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他叫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情趣,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来自比,当时的人称这篇文章为实录。亲人衰老,家里贫穷,被起用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他没有接受。亲自耕种自给,于是身体衰弱生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事,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上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叫檀道济离开。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出任县令为过隐居的生活做准备,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兮辞》。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结交,却请不来他。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栗里邀请他。陶渊明脚上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轿。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抵触的情绪。起初颜延之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始安郡做官,经过浔阳,每天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店,以便一来就能喝酒。曾经在九月九日在房子边上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手菊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到酣畅之处,都弹拨一番寄托情怀。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那将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糟熟了,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同。元嘉四年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谥号叫做靖节先生。

15.C(“生活境况可谓困窘不堪”说法有误,“水为乡"三句,写出了词人在水乡的简朴恬淡生活,并非是困窘生活。)

16.①景物内容:《渔歌子》的上阕描写的是秋日湘江夜晚的景色;《沁园春·长沙》的上阕描写的是秋日湘江白天的景色。②景物特点:《渔歌子》的上阕选取了江边获花、江上碧烟、天空明月、水面小艇等景物,恬淡秀雅;《沁园春·长沙》上阕选取了万山、层林、百舸等景物,绚烂大气。③诗歌意境:《渔歌子》的上阕营造的是如梦似幻、清朗明丽的意境;《沁园春·长沙》的上阕则营造了一种辽阔苍茫的意境。

17.(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4)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5)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8.A萌发:种子或孢子发芽,比喻事物发生。激发:刺激使奋发。根据横线后“朦胧的少女情愫”可知,应用“萌发"。心甘情愿:心里愿意,一点儿也不勉强。心悦诚服:诚心诚意地佩服或服从。此处说的是凤娇为“北京话”付出心里一点儿也不勉强,应用“心甘情愿"。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两者全不相干。此处说的是爱情难以拥有,应用“可望而不可即”。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此处没有采取行动的意思,应用“出人意料"。

19.B根据后文“香雪既替凤娇委屈,也为整个台儿沟委屈”可知。

20.作为“荷花淀派"的后起之秀,铁凝用诗意化的语言展现了那群山村女孩清泉般的心灵。文中画线句存在两处错误:一是成分赘余,“杰出”与“后起之秀"语意有重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