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陵区泰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江苏省泰州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庄子游鱼之乐所体现的思维,是一种会通万物的思维,在诗意的心灵中,打通“我"与世界的界限,通世界以为一,这一理论在中国美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②在鱼乐之辩中,庄子以知游鱼之乐而发出会心的感慨,惠子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诘难之,透露出道、名二家的不同思想指向。惠子所诘难的“知”,是科学认知的“知”;而庄子的“我知之濠上"之语,则说的是生命的体验。“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惠子的问难若从理性角度看,是完全合理的:鱼的快乐是鱼的体验,人不可能知道鱼的快乐。“出游从容”,是鱼游动的样态,并不表示鱼有这样的情绪体验。庄子与鱼别而为二,二者各为孤立的世界,不存在相通的物质因缘。因此,从科学角度看,庄子的论断不成立;从逻辑上看,庄子的推论也无根据。
③游鱼之乐这个论题的要点之一,就是“知”,惠子认为,鱼之乐不可“知”,但庄子说“我知之濠上也”。这句话是此论辩的关键。正像宣颖所解释的:“我游濠上而乐,则知鱼游濠下亦乐也。"正因“我”来到这河边,徘徊在河的桥梁上,正因“我"心情的“从容”,在这从容游荡中,“我"感到无拘束的快乐,所以“我”“觉得"游鱼是快乐的,山风是快乐的,白云是快乐的,鸣鸟是快乐的。这是诗意的目光、审美的目光。
④惠子守其孤明而不与万物相通之心,而庄子却致力于凿通孤立世界之间的界限,是人与物关系的“绝地天通”。他以诗意的眼光超越“人"的态度,超越科学、功利的视角,以天心穿透世界。他在桥上看鱼,鱼在桥下优游,在他的感悟中,桥没有了,水没有了,“我”没有了,鱼和“我"的界限也没有了,世界即如一大河流,他和鱼都在这河流中优游。鱼非“我”眼中所见之鱼,而是在“我"生命中游荡的鱼,“我”也非故常之“我”,而是“丧我”之“我"。在“遇”而不是“目视"中,二者会通合一。
⑤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如果站在人与天分离的角度看,天是天,物是物,我是我;如果站在诗意的立场看,“我"与世界的界限打破了,“我”和世界融为一体,还归于世界的大本。我们通常所说的诗意的眼光,就是从生命的角度看世界。庄子所反复强调的“天地与我并生"磅礴乎万物以为一”云云,即是说“人在世界中”,人并不在世界之外。人在世界中,是世界的“在”者,而不是“观"者。
⑥庄子将会通物我的纯粹体验境界称为“物化”,“化"于物,“我”就是物,没有了物我之间的界限。“物化"是和“对象化”相对的一个概念,它将人从“对象化"中拯救出来,让生命自在显现。濠梁上的快乐,是非“对象化”的境界,这一思想在后世中国美学中得到了丰富。
(摘编自朱良志《游鱼之乐—会通物我》)
材料二:
①我们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气,即每个人对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时,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庄子看到鲸鱼“出游从容”便觉得它乐,也是因为他自己对于“出游从容"的滋味是有经验的。
②正如我们常说云飞泉跃,但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常说山鸣谷应,但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而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其实是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把它们看作我们的侪辈,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
③“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④既然美感经验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那我们可以从这个前提中抽出两个结论来:首先,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入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比如一朵含露的花,在这个人看来只是一朵平常的花,在那个人看或以为它含泪凝愁,在另一个人看或以为它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谛。一朵花如此,一切事物也是如此。因我把自己的情趣移于物,物才能呈现我所见到的形象。我们可以说,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其次,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所以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
以少存些浊念。苏东坡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不过是美的形象之一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
(摘编自朱光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鱼乐之辩中,惠子的问难比庄子的论断更加合理,是因为人与鱼别而为二,二者不存在相通的物质因缘。
B.庄子“知鱼之乐”是因为他凿通人与鱼之间的界限,与鱼会通合一、融为一体,达到一种纯粹的体验境界。
C.“物化"打破了人与物之间的界限,使人与天地、万物并生为一,让人摆脱“对象化”对自在生命的束缚。
D.欣赏往往含有创造性,即使对同一物象不同人所见也未必相同,因为个人情趣会影响所见之物呈现的形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个人都会凭自己的主观经验来“以己度人"、感知外物,所以,每个人感受到的世界必然是完全不同的。
B.庄子的“游鱼之乐”与云飞泉跃、山鸣谷应,都打破了自我与对象的界限,将个人的主观经验转移到对象上。
C.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感受、了解外物,便能产生美感体验。
D.美感经验旨在陶冶性情,人在与物的往复回流过程中,往往能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受到美的意象的浸润。
3.结合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不属于“移情作用"的一项是()(3分)
A.唐代诗人杜甫目睹了安史之乱时长安城满目疮痍的景象后,写下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
B.清代画家石涛曾描绘自己的创作过程为:“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
C.唐代诗人白居易杭州刺史任满后,返归洛阳修心养性,写下“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的诗句。
D.宋代沈括在高度赞扬王维所画的“雪中芭蕉”时,提出“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的观点。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②段的论证思路。(4分)
5.苏轼点评文与可的竹画:“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概括文与可竹画“无穷出清新"的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玛丝洛娃案件审讯后的第二天)
等到聂赫留朵夫同陪审员们一块儿走进法庭,昨天的那种程序就开始了,又是大叫一声:“升堂!”那三个衣领绣花的人又登上高台,又是肃静,陪审员们又在高背椅上坐下,又是那几个宪兵,又是那幅画像,又是那个司祭。
开庭前的种种准备工作也跟昨天一样(只是陪审员的宣誓和庭长对陪审员的一番交代免掉了)。
今天审理的是一个撬镇窃盗案。被告由两个手握拔出鞘的军刀的宪兵押上来,是一个二十岁的孩子,生得瘦伶伶的,两肩很窄,脸色灰白,脱了血色,身上穿着灰色长囚衣。他独自一个人坐在被告席上,皱起眉头瞧着走进法庭的人。这个孩子被控同一个伙伴扭开一个堆房的锁,从那里偷出几条旧的粗地毯,一共价值三卢布六十七戈比。根据起诉书上的说法,这个孩子同肩上扛着粗地毯的伙伴正在走路,却被一个警察拦住。这个孩子和他的同伙就立刻认罪,于是双双关进了监牢。这个孩子的伙伴是钳工,已经在监狱里死掉,现在只剩下孩子一人受审。那几条旧的粗地毯放在物证桌上。
这个案子的审讯工作完全像昨天一样,有供词,有罪证,有证人,有证人的宣誓,有审问,有鉴定人,有追根究底的盘问,总之各种花样无不齐备。充当证人的警察每逢庭长、公诉人、辩护人问他话,总是有气无力地回答几个字:“是,老爷,"或者“我不知道,老爷,”然后又是“是,老爷"……不过,尽管他表现出士兵的愚鲁和死板,人们还是可以看出他怜惜那个孩子,不乐意讲他逮捕孩子的情形。
另一个证人是失主,年老的房产主,那几条粗地毯就是他的。他分明是肝火旺的人,法庭上问他承认不承认那些粗地毯是他的,他很不高兴地承认说是他的。可是等到副检察官开始问他打算拿那些粗地毯做什么用,他是不是很需要那些东西,他就冒火了,回答说:
“滚他娘的吧,这些粗地毯。我根本用不着这些东西。要是我早知道它们会惹出这么多的麻烦,那我非但不会找它们,反而情愿倒贴一张红票子,哪怕倒贴两张也成,免得让人家硬拉到这儿来受审。光是坐马车我就差不多花掉五个卢布了。况且我的身体也不好。我有疝气病,还有风湿病。”
证人们是这样说的。至于被告本人,对所有的罪行一概招认,像被捉住的小野兽那样茫然失措地四下里张望,用时断时续的声调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讲出来。
案子是清楚的,可是副检察官仍旧像昨天那样耸起肩膀,提出一些巧妙的、意在引诱狡猾的犯人上钩的问题。
他在发言中证实这个盗窃案发生是在一个住人的地方犯下的,而且是扭开锁进去的,因为这个缘故那个孩子应当受到最重的惩罚。
庭长也像昨天那样扮演着公正无私的角色,向陪审员详细解释和开导一些他们本来就知道,而且也不可能不知道的事情。法庭也像昨天那样有好几次宣布审讯暂停,大家就又去抽烟,民事执行吏就又吆喝一声:“升堂!"两个宪兵就又坐在那里,握着拔出来的军刀吓唬犯人,同时竭力不让自己打盹。
从这个案子的审讯可以了解到这个孩子原本由他父亲送到一个卷烟厂里去做学徒,在那里过了五年。今年厂主和工人们发生纠纷以后,他被厂主辞退,始终没有找到工作。他在小饭铺里碰见那个跟他一样的钳工,比他失业更早。有一天晚上他们两个人喝醉酒,扭开锁,从那儿随手拿走了一些东西。他们被捕了。
他们照实供认了罪行,被关进监狱。钳工在候审期间死掉了。现在这个孩子就作为社会必须与之隔绝的危险人物受到审判。
“要说他是个危险的人物,那也跟昨天那个女犯人倒不相上下,”聂赫留朵夫听着法庭上人们所说的话,暗自想道,“他们危险,那么我们就不危险?……我自己就是个好色之徒,浪荡的人,骗子,所有我们这班人,凡是知道我的底细的人,不但不藐视我,反而尊敬我。那么我和我们这班人就不危险?"
“其实,事情明明白白,这个孩子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坏蛋,而是极其平常的人。这是大家都看得出来的。他所以会成为现在这样的人,也无非是因为他处在会产生这种人的条件之下罢了。因此,看来事情很清楚:为了不要再有这样的孩子,就得努力消除造成这种不幸的人的条件才对。”
“可我们是怎么办的呢?我们把他关进监牢里,使他处在十分闲散的条件下,或者要他从事于对健康极其有害而且无意义的劳动,让他交结那些跟他同样软弱而且在生活里迷失方向的人,然后由国库出钱把他同最腐败的人混杂在一起从莫斯科省流放到伊尔库茨克省去。"
“我们非但不去做任何事情来消除产生这种人的条件,反而一味鼓励那些制造这种人的机构……”
“是啊,当初他家里穷得把他从乡村送到城里来。自从他像个小野兽似的在城里住下,过学徒的生活,剃光了头发为以免生虱子,而且给师傅们跑街买东西的时候起,有心怜悯他的人却始终一个也没出现过。刚好相反,自从他在城里住下以后,他从师傅和同事口里听到的,抑无非是‘谁会骗人,谁会喝酒,谁会骂人,谁会打架,谁会放荡’之类的话。"
“到后来,对健康有害的工作、酗酒、放荡等,害得他生了病,戕害了他的身心,他就糊里糊涂,昏头昏脑,像在梦中那样,毫无目的地在城里流浪,一时莽撞,钻进人家的一个堆房,从那儿拿走了几条谁也不需要的粗地毯。可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这班衣食饱暖、家财豪富、受过教育的人,非但不去努力消除那些伤害这个孩子落到目前这个地步的原因,却要惩罚这个孩子。”
聂赫留朵夫专心思考这些事,已经不再听庭上的审问。在他脑子里展开的这些思想使得他自己也心惊胆战。他暗自惊讶,不明白他以前怎么会没有看清楚这种事,为什么别人也没有看出来。
(节选自《复活》,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出版,有删节)
文本二:
无论什么样的读者,他们对小说那样的大部头作品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得通过这一途径来实现:识别作品中那些重复出现的现象,并进而理解由这些现象衍生的意义。
从细小处着眼,我们可以看到语言成分的重复:词、修辞格、外形或内在情态的描绘;以隐喻的方式出现的隐蔽的重复则显得更为精妙。从大处看,事件或场景在文本中被复制着,由一个情节或人物衍生的主题在同一文本的另一处重复出现。最后,作者在一部小说中可以重复他其它小说中的动机、主题、人物或事件。
(节选自《小说与重复》,有删节,作者:J·希利斯·米勒)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运用了容貌、服饰、神态等肖像描写和比喻的手法,以形传神,生动地刻画了那个孩子的形象。
B.作者列出粗地毯具体价格,意在说明虽然孩子与伙伴是随手拿走的粗地毯,但确实构成了犯罪。但这两人最后却一人死亡、一人面临“最重的惩罚”,则突出了惩罚的不合理。
C.聂赫留朵夫的心理活动内容,一方面让读者明白孩子之所以“会成为现在这样的人”的原因,也为聂赫留朵夫情感上复活做铺垫,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D.小说描述那个孩子是“极其平常的人”,除了说明孩子不是“危险人物”外,还有深层的含意:这个孩子的遭遇在当时的社会,太常见、太普遍了。
7.下列与文本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复活》后文说,一般所谓的刑事犯的遭遇“还能多多少少见到一点依照法律办事的影子”,可见庭长,检察官们审讯这个孩子、玛丝洛娃等的刑事案件是依照法律办案的。
B.托尔斯泰善于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和分析,展现人物心灵变化的过程,评论家称其为“心灵辩证法”,文本一中对孩子和聂赫留朵夫都有这样的心理描写与分析。
C.文本一作者借聂赫留朵夫的思考,探讨“消除产生这种人的条件"的问题,表现了作者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也体现了作者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D.文本一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述,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大卫·科波菲尔》也采用了同样的人称和视角。
8.鲜明的对比往往具有讽刺意味,这也是《复活》突出的艺术特点,请从对比角度赏析文本一的讽刺艺术。(4分)
9.文本一中多处出现“重复(或相似)”,请结合所学课文及文本二,分别从语言、人物、情节、主题等角度分析这些“重复"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题。
材料一:
古者先王尽力于亲民,加事于明法。彼法明,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忠劝邪止而地广主尊者,秦是也。群臣朋党比周,以隐正道,行私曲而地削主卑者,山东是也。乱弱者亡,人之性也;治强者王,古之道也。越王勾践恃大朋之龟【注】与吴战而不胜,身臣入官于吴反国弃龟明法亲民以报吴则夫差为擒。故恃鬼神者慢于法,恃诸侯者危其国。曹恃齐而不听宋,齐攻荆而宋灭曹。邢恃吴而不听齐,越伐吴而齐灭邢。许恃荆而不听魏,荆攻宋而魏灭许。郑恃魏而不听韩,魏攻荆而韩灭郑。今者韩国小而恃大国,主慢而听秦、魏,恃齐、荆为用,而小国愈亡。故恃人不足以广壤,而韩不见也。荆为攻魏而加兵许、鄢,齐攻任、扈而削魏;不足以存韩,而韩弗知也。此皆不明其法禁以治其国,恃外以灭其社稷者也。
臣故曰:明于治之数,则国虽小,富;赏罚敬信,民虽寡,强。赏罚无度,国虽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无地无民,尧、舜不能以王,三代不能以强。人主又以过予,人臣又以徒取。舍法律而言先王明君之功者,上任之以国。臣故曰:是愿古之功,以古之赏赏今之人也;主以是过予,而臣以此徒取矣。主过予,则臣偷幸;臣徒取,则功不尊。无功者受赏,则财匮而民望;财匮而民望;则民不尽力矣。故用赏过者失民,用刑过者民不畏。有赏不足以劝,有刑不足以禁,则国虽大,必危。故曰: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节选自《韩非子·饰邪》,有删改)
材料二: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节选自《老子》第六十四章,有删改)
【注】大朋之龟:又称“十朋之龟”,指用以占吉凶、决疑难的十类龟,古人视为大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身臣入/宦于吴反国/弃龟明法亲民/以报吴则夫差为擒
B.身臣入宦于吴/反国弃龟/明法亲民以报吴/则夫差为擒
C.身臣入宦于吴/反国弃龟明法/亲民以报吴/则夫差为擒
D.身臣入/宦于吴反国/弃龟明法亲民以报吴/则夫差为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恃诸侯者危其国"中的“其”与墨子《兼爱》中“大夫各爱其家"的“其”用法相同。
B.“偷幸"的“幸”意思为侥幸,与《鸿门宴》中“妇女无所幸"的“幸”意思不相同。
C.“民望”,民众心生怨恨,与现代汉语“众望所归”的“众望"意思不同。
D.“其安易持”中的“安"与《大学之道》中“静而后能安”的“安"意思相似,都指安然未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开篇运用了举例和对比论证,以秦国和山东六国的国运对比,来证明彰明法度的重要性。
B.材料一选用越王勾践的故事,也从正面论证了治理国家要显明法度。
C.材料一中用较大篇幅说明韩国的灭亡,指明其灭亡原因完全在于它自身不彰明法度。
D.材料二运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自然、社会现象来说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观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有赏不足以劝,有刑不足以禁,则国虽大,必危。
(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4.在治国理政的理念上,老子和韩非子有何不同?请结合选文简要评析并说明你的观点。(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天河
杜甫
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
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
含星动双阙,伴月落边城①。
牛女②年年渡,何曾风浪生。
【注】①杜甫因疏救房绾受牵连,被贬为华州司户参军,乾元二年他辞官去了秦州。诗中的“边城”即秦州。②南朝梁殷芸《小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年年机杼劳役。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从此牛女因天河阻隔而增相思之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总写天河,用它平时的时显时暗,衬托出秋天到来后的格外明亮,暗含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期待。
B.颔联用烘云托月的笔法,写微云遮不住明亮的天河,天河清朗的景象可理解为是诗人永葆光明气节的象征。
C.颈联“双阙”借指京城,诗人孤身流落边城,只能与明月相依相伴,因而即使重新见用也不愿意重回京城。
D.全诗托物抒怀,从不同角度写出秋季天河长夜分明、处处分明、岁岁分明的特点,直咏天河,却意在言外。
16.本诗尾联用牛郎织女典故,却翻出新意,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善于用典,在《春江花月夜》中,“__,__"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写思妇与离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2)李白的《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但又无法改变现实,只能以消极的办法与之对抗的诗句是“__,__”。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描写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的情景,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相似的两句是“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l(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小题。
苏轼谈文章写作,认为应“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而我认为,散文创作还是有内在要求的,那就是真诚、自由、妖娆。散文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就在于发自作者内心的那种具有强大辐射力的真挚与赤诚。这构成了散文最动人和最有体温的品质。“自由”是指散文写作应当是宽泛的、自在的。可以倚马可待,泼墨如水,也可以深思熟虑,①;
可以由此及彼,信马由缰,也可以聚焦一物,②。文学是另一个宇宙,疆域之大之广之深,人类迄今还没有完全探索尽。
散文的根本功用是以强大的代入感和感染力,呈现我们人类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生存样貌和精神状态,是用文字的方式,为自己和众生建造档案库、墓碑和圣殿。因此,散文在写作方法上就要求“妖娆”,以幽微多元的方式探究繁复的人性人心。只有把文章写得好看、耐看,光彩夺目、③,营造现实和理想的各种奇异境界,才能够使散文具备一种引人求真向美慕善的积极力量,带给人们超越性的精神体验。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__②__③__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A,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那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我们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指明了奋进的方向。
20世纪60年代,①为了林县人民解决靠天等雨的恶劣的生存环境问题,②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③自发构建修渠大军。④在没有任何现代机械设备的情况下,⑤用10年时间,硬是靠双手,一锤、一钎、一铲,削平1250个山头,黄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在太行山腰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⑥今天,人们置身于红旗渠,俯瞰一渠清水穿山越岭奔向田野时,⑦依然能够无比震撼。⑧当年“劈开太行山,高举红旗永向前"的号子声犹在耳边,⑨300名青年突击队员在坚硬的岩壁上穿山凿洞的场景犹在眼前。
正是一个个这样艰苦奋斗的故事,铺就了B;正是有一代代青年的顽强拼搏,铸就了今天的中国模样。也正因此,今天我们青年一代才有了较好的物质条件和教育资源,有了与父辈不一样的视野,能够更加自信从容地与世界同代人比肩而行。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A.__B.__
21.文中第二段有二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数字,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周作人曾说:“人生,有必要的忙,也要有必要的闲。只争朝夕的忙,是为了夕阳看花的闲。”对于生活,忙而有价,闲而有趣,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忙出意义,闲出情义,才能体现人生真正的价值。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思考和启发?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泰州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A(A项“惠子的问难比庄子的论断更加合理"过于绝对,脱离了原文中“若从理性角度看”“从科学角度看"从逻辑上看”等前提限制。)
2.B(A项“每个人感受到的世界必然是完全不同的"过于绝对,推断无据。C项“当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感受、了解外物,便能产生美感体验”推断不当,原文为“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即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移情作用),不一定就能产生美感体验。D项“美感经验旨在陶冶性情”不符文意,原文为“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可见陶冶性情并不是美感经验的目的。)
3.D(D项沈括该观点强调的是书画创作应当得意而忘形,重意而轻形,不属于“移情作用”的范畴。)
4.①首先,鱼乐之辩透露出道、名二家的不同思想指向(1分):科学认知与生命体验(1分)。②其次,从理性角度分析惠子的问难的合理性。(1分)③最后,从科学与逻辑角度分析庄子推论的不合理性。(1分)
5.①“见竹不见人":以诗意的眼光来作画,超越“人”的态度、超越科学功利的视角。
②“其身与竹化"作画时消除物我之间的界限,摆脱“对象化”的束缚。
③达到了一种“会通物我"的创作境界,让生命得以自在显现。(每点2分,共6分)
6.B(B.“意在说明虽然孩子与伙伴是随手拿走的粗地毯,但确实构成了犯罪”错误,作者列出粗地毯具体价格,意在说明孩子与伙伴偷盗的物品价值不大。)
7.C(A.“依照法律办案"错误。全文描述无罪的孩子在接受审讯、受最重的惩罚,有罪的聂赫留朵夫逍遥法外、坐在陪审团席上审判他人,讽刺了司法黑暗、社会不公、审判荒唐的现实,强化了检察官和庭长的虚伪、丑陋嘴脸。B.“文本一中对孩子和聂赫留朵夫都有这样的心理描写与分析”错误。聂赫留朵夫有详细心理描写,孩子没有。D.“第一人称、有限视角"错误。作者叙述事件时运用了内心独白、对话等手法展现人物的心灵世界,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没有运用第一人称,而且运用的是“全知视角”。)
8.①对比一:案件简单明了,但审讯程序繁琐。讽刺审讯的荒唐可笑。
②对比二:两位证人都没有证明判孩子有罪,但副检察官却执意判“最重的惩罚"。讽刺检察官一类人物为显示自己的权力而为所欲为,冷酷、残忍。
③对比三:无罪的孩子在接受审讯、受最重的惩罚,有罪的聂赫留朵夫逍遥法外、坐在陪审团席上审判他人。讽刺司法黑暗、社会不公、审判荒唐。
④对比四:孩子弱小、无助、老实,但副检察官却认为犯人“狡猾”,是“社会必须与之隔离的危险人物"。讽刺副检察官们的愚蠢、自大。(任选2点,每点2分;对比之处及其效果各1分;每点意思相近即可)
9.语言角度:①开篇十个“又”(“又是")重复,说明所谓的案件审讯,其实不过是一种机械形式,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案子的本身,突出了作者对俄国司法制度的批判。
②四个“跟昨天一样”(“像昨天一样")重复,前两个突出了所谓的审讯每天都在这样发生着,加深了作品的批判力量,后两个强化了副检察官和庭长的虚伪、丑陋嘴脸。
③作者重复七个“有”,列出“有"的内容,既是对一个简单明了案件却有如此繁琐“花样”的讽刺,也表现了案件审讯程序与形式虽齐备,但无人关心案件真相。
人物角度:玛丝洛娃身世悲惨、无辜被害,因审讯疏忽被判重刑;男孩身世可怜、本性善良,偷了“几条谁也不需要的粗地毯"却要“受到最重的惩罚”,这两个形象有重合之处。这样既加深了人物及遭遇的可信度,又说明这种不公现象的普遍性。
情节角度:孩子偷粗地毯被抓的过程在选文一共出现三次,让读者对案件始末及孩子经历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从而使读者对案件有一个客观的评判。
主题角度:玛丝洛娃命案、男孩偷盗案审讯对象类似,审讯人员相同,审讯程序如昨,说明了马斯洛娃遭遇的社会普遍性,深化了玛丝洛娃遭遇的悲剧意义,加强了作品的批判力度。(任选3点,每点2分;结合文本内容1分,分析效果1分)
10.B(句意:自己做俘虏到吴国去服贱役,回国以后抛弃龟卜,彰明法度亲近民众以报复吴国,结果吴王夫差被他活捉。“入宦于吴"是状语后置句;“反国弃龟”是偏正结构,“反国"作时间状语,“弃龟”是动宾结构;“明法亲民以报吴"中“以”表目的,连接“明法亲民"的做法和“报吴”的目的。选B。)
11.D(二者意思不同,安然未变;性情安和。句意: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镇静不躁才能够性情安和。)
12.C(C.“完全在于它自身不彰明法度"错。原文是“此皆不明其法禁以治其国,恃外以灭其社稷者也”,可见还有“恃外"这个原因。)
13.(1)有奖赏不能起到鼓励作用,有刑罚不能起到禁止的作用,那么一个国家即使强大,也一定会危险。(1)“劝”,鼓励;“虽”,即使;“必”,一定;句意通顺。
(2)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像开始时那样,就不会失败。(2)“从事”,做事;“几”,接近;“慎”,审慎;句意通顺。
14.①韩非子主张治国理政应当彰明法度(赏罚符合法度)。
②老子则主张无为,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
③道法结合。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让治国理政有法可依。“道”为“法"的基础;“法”可维护“道"。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古代的先王尽力于亲近民众,从事于彰明法度。彰明法度,忠臣就能自我勉励;刑罚必行,奸臣就停止作恶。忠臣自我勉励,奸臣停止作恶而国土得到拓展,君主因此尊贵,秦国就是这样的。群臣拉帮结伙,紧密勾结来破坏法治,谋私营利因而使国土削弱,君主卑下,崤山以东的六国就是这样的。混乱弱小的国家就衰亡,这是人事的常规;社会安定而强盛的国家就称霸天下,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越王勾践依仗贵重的龟甲占卜来与吴国打仗而不能取胜,自己做俘虏到吴国去服贱役,回国以后抛弃龟卜,彰明法度亲近民众以报复吴国,结果吴王夫差被他活捉。所以依仗鬼神保佑的就会忽视法治,依仗别的诸侯国的就会危害自己的国家。曹国依仗齐国而不听从宋国,齐国进攻楚国的时候宋国便灭掉了曹国。邢国依仗吴国而不听从齐国,赵国攻打吴国的时候齐国消灭了邢国。许国依仗楚国而不听从魏国,楚国进攻宋国的时候魏国便灭掉了许国。郑国依仗魏国而不听从韩国,魏国攻打楚国的时候韩国就消灭了郑国。现在韩国弱小而依仗大国,君主不重视法治而听从秦国、魏国,依仗齐国、楚国可以利用,而使韩国越来越衰亡。所以依仗别人不能拓广自己的疆土,但韩国看不到这一点。楚国为了进攻魏国而对许、鄢用兵,齐国进攻任、扈而侵夺魏地;但这些都不足以保存韩国,而韩国不明白这一点。这些都是不彰明法律禁令来治理自己的国家,依仗国外的势力而使自己的国家灭亡的例子。
我所以说:认识到治理国家的法术,那么国家虽然小,可以富足;赏罚谨慎而诚信,民众虽然少,国家可以强盛。赏罚没有准则,国家虽广大,但军队弱小,那么土地可能会不属于自己,民众也会不属于自己。没有了土地和民众,尧、舜也不能统治天下,夏、商、周三个朝代也不能强盛。君主又错误地给予奖励,臣民又白白地取得赏赐。那些置国法于不顾而谈论先王明君功绩的人,君主却把国事委托给他,我所以说:这是指望古代君主那样的功绩,用古代君主给臣下的奖赏赏赐给今天的人;君主用这种形式错误地给予奖赏,臣下用这种形式白白地取得赏赐。君主错误地给予奖赏,臣下就会抱有侥幸心理,臣下白白地取得了奖赏,那么功劳就不显得尊贵。没有功劳的人受到奖赏,国家的财力就会匮乏而民众就会埋怨,国家财力匮乏而民众埋怨,那么民众就不会为君主尽力了。所以使用奖赏错误就会失去民众,使用刑罚太滥民众就不再害怕。有奖赏不能起到鼓励作用,有刑罚不能起到禁止的作用,那么一个国家即使强大,也一定会危险。所以说:一点小聪明不可以去谋划事情,只对私人效忠的人不能让他掌管法制。
材料二:
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处理妥当。合抱的大木,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走出来的。动手去做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所以圣人不求有所作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执意把持,因此不会丧失。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就不会失败。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珍爱难得的货品;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
15.C(“因而即使重新见用也不愿意重回京城”于文无据。)
16.牛郎织女的典故多用于表达因天河阻隔而相思别离之苦,本诗中却写天河风平浪静,牛郎织女年年渡河相会,表达了作者不惧人生风浪的积极心态。
17.(1)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2)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3)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18.①惜墨如金(字斟句酌);②精雕细琢;③回味无穷(余音绕梁、耐人寻味)
【解析】第①空,根据“倚马可待"与“泼墨如水”语意上的承接关系以及“倚马可待"的快和“深思熟虑”的慢的对应关系来看,此处所填成语的意思应与“泼墨如水"的意思相反,且在语意上承接前面的“深思熟虑”,故此处可以填“惜墨如金(字斟句酌)"之类的成语。“惜墨如金”,指写字、绘画、做文章下笔非常慎重,力求精练。“字斟句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第②空,此处所填成语在意思上应承接前面的“聚焦一物”,“聚焦一物"时往往会对这一物进行精细的刻画或描绘,故此处可以填“精雕细琢”之类的成语。“精雕细琢”,精心细致的雕刻琢磨。形容做事仔细用心。多指艺术品的创作。
第③空,语境说的是要把文章写得好看、耐看,“光彩夺目”对应前面的“好看”,突出文章形式上的好,那么此处所填成语应对应前面的“耐看”,突出文章内涵上的好,能给读者带来持久的精神上的影响,故此处可以填“回味无穷(余音绕梁、耐人寻味)"之类的成语。“回味无穷”,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耐人寻味”,形容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琢磨。
19.构成:本体是散文,喻体是档案库、墓碑和圣殿。
表达效果: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散文的根本功用;②从多方面写出了散文的记录、纪念、朝圣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分析比喻手法的构成,“用文字的方式,为自己和众生建造档案库、墓碑和圣殿"说的是散文的根本功用,因此本体是散文,喻体是档案库、墓碑和圣殿。
根据“散文的根本功用是以强大的代入感和感染力精神状态,是用圣殿”可知,画横线的句子是要突出散文的根本功用,而“档案库"形象地写出了散文记录的作用,“墓碑”形象地写出了散文纪念的作用,“圣殿"形象地写出了散文朝圣的作用,因此画横线的句子从多方面写出了散文的记录、纪念、朝圣的作用。
20.A自觉继承并发扬光大;B通往复兴的宽广大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A处,后文有“像我们的父辈那样……碑上”,这说明此处应突出对父辈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可填“自觉继承并发扬光大"之类的内容。
B处,前文有“铺就了”,与之搭配的可以是“道路";由前文“一个个这样艰苦奋斗的故事”和后文“铸就了今天的中国模样"可知,铺就的道路应该是通向民族复兴的大路,或者是通向幸福的康庄大道,可填“通往复兴的宽广大路”之类的内容。
21.①可修改为“林县人民为了解决靠天等雨的恶劣的生存环境问题"。
③可修改为“自发组建修渠大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①处,成分残缺,“为了"位于句首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将“为了”放在“林县人民"后。第③处,搭配不当,“构建”与“修渠大军"不搭配,“构建”多用于抽象事物,可将“构建"改“组建”。
22.①使用数字,突出工程之大、困难之多、任务之重、成就之高,更具真实性,更有说服力、震撼力;②有力地衬托出林县人民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数字的效果一般要从准确、增强真实、客观性,表现什么精神,凸显人物的什么形象等方面分析。
就效果而言,由“削平1250个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在太行山腰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可知,所列数字为事实论据,可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科学性和说服力。
就数字本身而言,“1250个山头”“211个隧洞"152座渡槽”“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用具体的数字突出了林县人民修建人工天河工程巨大,面临的困难很多,面对的任务很重,但是结果、成就很高。
就形象、精神而言,通过这些数字,也让读者具体地感受到林县人民的丰功伟绩,只有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取得这样宏伟的业绩,有力地衬托出林县人民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
23.作文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用了周作人的言论,引出了本次作文的主题“忙与闲”。他认为人生需要忙和闲,但是忙是为了更好的闲。然后由此进行评论,适当的忙与闲都是人生所必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竞争环境下喷枪突围
- 保健食品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估
- 调味品包装创新设计
- 2024年度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丙方(2024版)
- 保险业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
- 2024年度甲乙双方关于工厂人才培训与交流合同
- 2024版物业服务合同with标的:高端住宅小区物业管理
- 2024年度展览馆展会布草采购合同
- 2024年度企业采购管理与咨询服务合同
- 2024版住宅小区车库租赁合同
-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消防设计指南-试行
- 英语教学反思英文版20篇简短
-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
- 学术交流英语(学术写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中国移动社会渠道管理工作指导意见
- 关于低压电工安全培训课件
- 新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适当形式填空
- 《河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保险补偿工作方案(试行)》
- 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专业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家长会课件
- 集团公司工会换届选举大会上发言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