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PAGE1语文第12讲现代文阅读之论述类文本阅读把握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基本规律,能够顺利阅读一般难度的论述文本。初步了解论述类文本的命题规律,学习准确解答论述类文本的各种命题。中考、高考对一般论述类文章的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知识,更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考查。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它包括“理解(B)”“分析综合(C)”两个层级,共有6条具体的测试要求: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该考点的两个层级、六个考点在每年的试题中均有所侧重地考查。在题型设置和分值分配上,新高考卷考查形式为3道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分值9分;两道简答题分别是4分、6分。【中考真题】(2023·湖南中考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青少年读书是为终身发展“打底子”温儒敏①阅读能力是基本的生活能力,而在中小学阶段强调多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是为终身发展“打底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这是继党的十八大报告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来,第二次将“全民阅读”写入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开幕时的贺信中写道: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②读书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非常重要。现代生活非常丰富,也有很多诱惑,让人难以静下心来读书。加上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强,让青少年爱上读书的确比较难。所以读书习惯的培养要趁早,小学初中是关键时段。语文和其他各科的学习都要珍惜这个“打底子”的黄金时期,尽可能排除干扰,帮助学生养成读书的兴趣与习惯。青少年有了阅读兴趣,自然会从“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爱上读书是一个长期积淀、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学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早期阅读,主要是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培养阅读兴趣要注意分级阅读,根据儿童心智的发展由浅入深,比如学前儿童主要依靠亲子阅读或者绘本阅读,不应把识字作为最主要的要求,出于功利性目的的超前阅读和超量阅读只会损害孩子的阅读兴趣。③青少年读书要强调读优质读物。首先是体现人类文明智慧的中外文化经典著作。比如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列出的名著导读或整本书阅读的书目。这些书学生可能不太喜欢读,这很正常,所以教师和家长有必要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对文化经典有印象。在阅读文化经典的基础上,教师和家长也应给予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的空间,避免全班同学都读一样的书,导致功利性太强。兴趣和习惯始终是最重要的,孩子有了读书的兴趣和习惯,自己便会寻找好书来读。④青少年还要养成善于读书的习惯。读书是讲究方法的。教师要引导青少年形成读书的目标和计划,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少玩游戏、刷视频,多一点时间去阅读。现在中学语文教学增加“整本书阅读”,拓展了阅读面,可以多让学生做课外的自主性阅读,教师可以适当引入和总结,提示读这一类书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举一反三,阅读过程中不应对学生有过多干预和规定动作。读书还要处理好同考试的关系。读书的效果需要慢慢积累,不会立刻体现在分数上,而是对人格、素养的形成起到长期涵养的作用。一切短视的、为了暂时提高分数而挤占孩子读书时间的行为都不可取。立足终身学习发展,才是引导青少年阅读的正确思路。⑤阅读不仅是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基础能力和学习成长的需要,也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需要。引导青少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关乎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相信在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下,全民阅读能够蔚然成风。(2023年4月22日《人民教育》,有删改)19.第①段引用习总书记贺信和怀进鹏部长提议有什么作用?20.第②③④段能否调换顺序?请简要说明理由。21.结合文段说说信息时代青少年应怎样读书。【高考真题】(2024年新高考1卷)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的军力和经济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我们,那末,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材料二: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其次,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述了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人民战争理论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陈诚等人的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中国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先见之明,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持久战》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B.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C.“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认军力和经济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胜利之本。D.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想不只体现在判断抗战将会长久,更体现在对战争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B.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C.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D.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的一项是()A.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减杀。B.除东三省等地外,敌人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C.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D.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4.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5.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一、两步阅读法——泛读精读相结合第一步:泛读——圈注关键信息点(一)圈注关键句1.圈注论点句论点是指作者在文章中发表的观点。一般是一文一个中心论点,在整个过程中,紧紧围绕着这个论点来展开议论。论点通常用判断句表达,但也有找不到论点句的,这是潜在论点的写法。一般来说,论点的提出,有时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的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有时在文章的结尾,就是所谓的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论述中心的写法。不过,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归根结底”等表总结性的词语,有时候在文章的中间,有时候文章标题就是全文论点。2.圈注论据句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可行性的依据。议论文中的论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选用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充当,称为事实论据;一类是人们公认为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原理、定律等,称为道理论据。因此,在衔接点一现代文阅读|非常完美阅读时,圈注“如”“例”等句可迅速把握事实论据;圈注“如果⋯⋯那么”等表比较、对比、引述等句可迅速把握事理论据,这样可迅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及其观点。3.圈注文中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论证的结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递进关系,还有的段落关系是纵横结合的逻辑关系,而这些往往有一些标志性的语句,如“首先”“其次”等引起的语句。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句,可标记每自然段开头句或结尾句,然后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脉。(二)勾画关键词类型阐释
有助于理
解文章内
容、提示
信息的
词语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
(多个数据)及其概括词(如多数、少
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
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
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
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
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
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一定、或许、
已经、将来、正在、目前、如果、必然、
预计等表判断的词语)
(4)代词(这、那、它、其、如此等)有助于理
清文章思
路,避免
逻辑错误
的词语
(1)因果(因为、因此、原因是、因而、
由于、从而)
(2)转折(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
(3)并列或递进(也、又、不再是⋯⋯
而是、不仅……还)
(4)分类分层(首先⋯⋯其次⋯⋯)
(5)举例子(例如、如、人名)文中反复
强调的词
这类词往往是文章要表达的主要内
容或中心思想第二步:精读——选项与原文巧对照精读,就是把选项与原文巧对照,就是“比”。比就是“文题”比对,筛选判断信息。读文和查找阶段,对信息的理解、捕获不一定全面,将题目的题干、选项与原文对应文字仔细比对,是确定选项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精读”的意义所在,其基本方法是“文题”比对。1.据题目要求,锁定信息区间:从题干用语上明确考查点,进而确定阅读区间并锁定信息源。2.将选项切片,一一对应比对:为保证比对的精准性,对每个选项可以进行“选项切片”,有些选项是比较长的句子,可将其拆解,切分成若干片段,再将选项中表明目标的关键词句标记在文中,逐一与原文对应的词语、句子所在的区域比对,看原文有没有相关的片段,看相关片段的信息是否与选项吻合。3.从三处着眼,确定比对角度:从题干用语“正确”或“不正确”上判断试题难度及做题方法。一般而言,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大,必须综合运用比对法和排除法;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小,一定要用好比对法。不论哪种题型,都需要比对,运用“三重”比对法,来解决比对的角度,来突破辨析选项正误的瓶颈。二、明辨7大命题陷阱了解了命题者设置干扰项的手段,还要掌握命题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误选项。因此识破错误选项的陷阱,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会在以下7个方面设置陷阱。命题陷阱
类型解读
选项特征1.偷换
概念
主要指命题人在
解释概念或转述
文意时,故意弄
错对象,迷惑考
生,使考生误入
歧途。命题者暗
中将两个概念的
内涵(如属性、作
用、发展趋势等)
进行了调换、改
变或混淆,乍看
与原文的说法一
样,但仔细推敲
就会发现实际上
并不是一回事
选项句与原文中
的句子往往相差
很少,有时增加
或减少一个两个
词语,有时甚至
是增减了“的”
“了”等虚词;或
者换了一个相近
的词语或句子而
改变了意思2.无中生有
指干扰项的内容
在原文中根本找
不到根据,或原
文中并无此意,
而凭空捏造出某
种意思,纯属命
题者故意提出来
迷惑考生的
(1)选项句的意
思往往和文章的
整体意思相近,
但在原文中找不
到具体依据;
(2)选项句中的
几个词,在原文
中都有,但在原
文的不同位置3.张冠李戴
把甲的观点、发
现、发明说成乙
的观点、发现、
发明往往出现在选项
句的主语或宾语
的位置上,当选
项中出现类似
“××的观点是”
这样的句子时,
注意是否有此类
情况
4.以偏概
全(混
淆范围
或程度)
命题者设计选项
时故意增删、改
动文中表示范围
限制或是程度轻
重的词语干扰考
生。主要指以部
分代整体(或相
反)、以个别代一
般(或相反)、以
特殊代普遍等,
从而使考生做出
错误的判断
选项句有一些关
键词,如:(1)表
数量多少的词语
(少数、部分、几
个、大多数);
(2)表范围大小的
词语(凡、全、都、
所有、部分等);
(3)表程度轻重
的词语(特别、十
分、稍微等);(4)
表频率高低的词
语(通常、总是、
有时、偶尔等)5.混淆时态
指命题者故意把
原文中尚未确定
或还未实现的设
想或推测说成既
成事实。主要是
指已然与未然、
或然与必然。
“已然”是事物已
经成为事实的状
态或属性。“未
然”是事物尚未
成为事实的状态
或属性。命题者
故意把“尚未发
生的事情”转述
为“既成事实”。
“或然”是“可能
是”,转述为“必然
是”,也可能反之
选项句中有一些
关键词如:已
经、曾经、过去、
现在、目前、将
要、尚未、之前、
之后、一定、必
将、可能、估计、
如果、未必、完
成、成功等6.因果
混乱
因果混乱一般有
两种情况:一是
因果颠倒,就是
把“因”错断为
“果”,“果”错断为
“因”,颠倒了两者
的关系;二是强
加因果,就是把
没有因果关系的
说成是因果关系
选项句与原文相
似,需注意:(1)选
项句中的“因”与
“果”在原文中是
否在同一位置;
(2)注意一些改换
因果关系的关键
词,如:之所以、就
只要等7.混淆是非
即肯定和否定颠
倒。命题者设计
选项时在事物的
性质上设置干
扰。有意将阅读
材料中肯定了的
事物加以否定,
或者将否定的事
物加以肯定
选项句中往往会
出现含有肯定或
否定的关键词,
如:没有、每、无、
无非、拒绝、妨
碍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兴趣与成就陈之藩①“兴趣”就是恋人。一个人凝视自己的恋人时,一切全是美的;一个人从事感兴趣的事业时,一切全是乐的。②我们常看见深山修行的道士,他们在寂寞的岁月、呻吟的钟声里过着垂亡的日子。然而他们的快乐洋溢于内心。为什么?“宗教的兴趣”。③我们也常看见十年闭户的书生,在叠架起屋的书堆中耗尽了自己的血汗,他们在忘忧忘食的境界中不感觉日月的蹉跎。为什么?“知识的兴趣”。④冒险家不怕山的坎坷与水的惊险;发明家不怕油泥的污秽与毒气的弥蒙;有一生足迹不出六十里的哲学家,有每天睡眠不足四小时的英雄,有弃江山如敝屣、视爱情如生命的皇帝,这些在他人无法理解、自我疯狂如命的东西无以名之,只能名之为“兴趣”。⑤然而,就在这种旁人无从理解、自我疯狂如命的过程中,各个嗜好者逐渐攀至各种造诣的极峰。披头散发的诗人,给我们酝酿出来文字的闪电;枯坐焦思的哲者给我们带来璀璨的篇章;就是志在移山的愚公,也终于给我们带来一段动人的故事。回过头来一想:真少有人不对什么感兴趣而会对什么有所成就的。⑥那么,兴趣的来源究竟是什么呢?⑦从一方面看,兴趣是天赋的倾向,而由自己启发出来。爱因斯坦十八岁有相对论的观念;普希金二十岁即唱起动人的歌声。我们有时候对他们的成就均无法解释,莎士比亚只受过“文法教育”,十几岁即失了学,而竟著出几十部大戏,句句那么深刻,那么动人。我们除了解释为天赋的倾向,而由自己启发出来的兴趣,因而造成惊人的成就以外,实在无从说明其理由。⑧可是,从另一方面看,兴趣又是受环境影响,而由自己培养出来。这在历史上的例子更多:比如以瓦特为例,他是想做抽水唧筒以赚钱,而对蒸汽机有了兴趣;比如爱迪生,他是为赚钱而办报纸,为办报纸而收消息而学电报,以后大赚其钱,鼓励了他的兴趣。这些例子,与其说他们对某些方面有兴趣,反不如说是对钱有兴趣。当初如不是与致富有关,我不信他们对这些方面竟尔发生根深蒂固的兴趣。可见兴趣又是受环境影响而培养出来的。⑨正因为兴趣是一种复杂的东西,可能受上述两方面的操纵,那么,我们如何认识自己的天赋,从而使用培养的工夫,以引起极高的兴趣,因而获得最大的成就呢?⑩在历史中记载着许多由兴趣而酿致的成成败败的故事,我们读那些故事,似乎可以认识出一些脉络来。⑪综括起来说,想要知道自己的兴趣,从而把握它,那么要广泛的认识,勇敢的割舍,与耐心的坚持。⑫为什么要广泛的认识呢?一个人的兴趣可能很多,最初浮现的也许并不如后现的强烈。⑬必须从认识外界的事事物物,然后才谈得到选择。“认识自己”是古哲的名言,也是一最艰难的事。我们如不在广泛的认知中寻觅途径,可能委屈、冤枉了自己。大电学家马克士威尔是个自幼即爱英诗的人。他如果不进入数理的门墙,可能永远沉湎于诗歌的幻境。然而,英国的人文教育,终就发掘出他是数理的奇才,在电学中,他真是成就了开天辟地的事业。⑭在广泛的认识之后,即是审慎的选择,而将其余次级的兴趣勇敢的割舍,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如兼务并求,势必船沉身溺。历史上不知道多少天才的悲剧,全是由于把生命浪费于琐琐零零。而在中年觉悟出割舍的道理因而成就辉煌的人——可以歌德作例子。⑮少年歌德是一个无拘无束,任情感奔放,打破一切限制的奇才。他每一年的生活的丰富,抵得住常人的一生。但现实的教训,意大利的古典艺术,席勒的友情和蕴蓄,多年伟大的计划,都使他渐渐意识到限制自我的必要:“若是我任性下去,我恐怕要粉碎了一切。”所以在他的《浮士德》悲凉的情节里,处处表现“断念”与“割舍”的字句。歌德是从快沉沦于广博优游的海中,而竟自己把自己拔出来的人。感谢他的勇敢,不然我们不会有浮士德的歌唱,至今犹句句震撼着人类的灵魂。⑯在勇敢的割舍以后,继之的是耐心的坚持。好像那些望见庙宇之光的信徒,即须仓促就道。不管风雨的狂暴,不顾道路的艰难,也无动于山穷水尽的困厄,而兴趣却由此日益发旺。破万卷书的平民文人,破万里浪的探险志士,奋斗的本身已使我们动容。兴趣是一个女人,她所爱者是百折不挠的战士。而在艰困的奋斗后,所成就的,常令人失色而震惊。⑰因为兴趣一方面是天才而内发的,所以我们要从广泛的认识中烛照自己的灵魂;而另一方面又是外在的功力的,所以我们要从耐心的坚持中,以发挥一己的气力。⑱“兴趣”真好像爱恋,兴趣的探讨与执着,好像爱恋中的选择与操守,是获取成功和得到幸福的必经途径。⑲朋友,在人生中,我希望你有一相知湛深的挚友,热烈地爱她;在事业中,我希望你选一兴趣洋溢的课题,坚持地做去。1.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兴趣是指那些在他人看来无法理解,而自我又疯狂如命的东西,它往往能令拥有者创造出伟大的成就。B.兴趣是一种复杂的东西,来源于天赋的倾向和环境的影响,这两大因素对启发和培养兴趣有着重要作用。C.人的兴趣往往不止一个,后天培养的兴趣比先天拥有的更强烈,我们要根据强烈的程度进行合理的选择。D.每个人都拥有兴趣,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因此获得成就,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有没有百折不挠的勇气。2.下列关于选文论述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怀疑与学问”一样,标题“兴趣与成就”交代了本篇文章的论题,明确了论述的重点是“兴趣与成就”的关系。B.文章开篇列举道士甘于寂寞、书生废寝忘食、冒险家不惧险阻等事例,是为了证明兴趣能给人带来快乐的观点。C.引用歌德的话,证明若兴趣太广泛,对成就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要将兴趣发展为成就,我们需勇敢地加以割舍。D.选文多处运用设问句,一方面引起读者对兴趣与成就的相关问题的思考,另一方面,使文章结构和思路更清晰。3.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凭借自己的兴趣去实现成就?阅读全文后,请你整理出作者的观点,力求条理清晰。二、(2024·湖北高一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有改动)材料二: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的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黄州词如此丰产的数量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既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风格的形成并非因其个人与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苏轼从来都是以一种无所不适的超然态度来面对自己所遇到的种种挫折,佛学思想的影响让他形成了一种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他在诗词中抒发人生如梦的感触,表现超然自如的人生态度,营造出一种空灵、恬淡而又清雅的独特意境,从而构建出一个“词意高妙”的超然旷达的艺术高境。(摘编自赵凡龙《苏轼黄州诗词论析》,有删改)材料三:相比唐诗,词在日本的影响要弱一些,这是因为观念上诗为正宗,词为诗余,而且写作技术更难。尽管如此,日本文人写词还是代不乏人,他们学习、模仿唐宋词人,其中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苏轼是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词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早就流传到了东亚各国。夏承焘在《论词绝句》中云:“坡翁家集过燕山,垂老声名满世间。”说明其生前文集已在国外广为传播。日本词人学习、效仿苏轼的词,首先是仿调,即采用苏轼创作的词调。苏轼最有名的豪放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许多日本词人也喜欢用此词调作词。在日本词人中,森槐南特别心折于苏轼,也最有苏词之风,夏承焘在《域外词选》序言中称赞他:“日本词人为苏辛派词,当无出槐南右者。”他有《酹江月》“题髯苏大江东去词后”,与苏轼进行跨时空的对话:“我思坡老,铁绰板歌,是森然芒角。便把大江东去意,试问南飞乌鹊。斜月荧荧,明星烂烂,撑住曹瞒槊。人生知几,仰天长啸寥廓。”森槐南用苏轼词调凭吊苏轼,一方面揣摩苏轼创作该词时的心路历程,对其境遇表示同情。另一方面对苏轼的人格魅力和风流才情作了高度的评价,称其“文章卓荦”,为“一世之雄”,可称是东坡的“异代知己”。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如林读耕斋有次韵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野村篁园有次韵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梅岩蓉湖枉过,词以记喜,用坡老韵”;森川竹磎有次韵苏轼的《劝金船》“送横川唐阳赴任丰桥,用苏东坡原韵”;铃木豹轩有次韵苏轼的《念奴娇·汴京怀古》。这些词不光次韵,大都也是以苏轼词为范本创作。有的步韵和苏轼原作韵字相同且次序一致,如林读耕斋的《满庭芳·警世》词,韵脚与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完全一样。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有的直接撷取化用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其相似情怀。如用“琼楼玉宇”,森槐南的《水调歌头》:“摩垒晓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高野竹隐的《水龙吟》:“料琼楼玉宇,高寒空共,月明千里。”有的是学句法,对苏轼词中的经典句法进行效仿。如对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模仿,高野竹隐的《水调歌头》云:“我欲采槎去,招手海边鸥。”森川竹磎的《水调歌头·琵琶湖上赋》云:“我欲横吹铁笛,乍可呼醉仙客,对酒拍阑干。”竹隐词中也出现了相同或相似的意象和意境。“杯浸琉璃千顷,月照山河一片”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垂)中“一千顷,都镜净”意象仿佛。有的效仿已脱略苏词形迹,达到自出机杼的地步。如森槐南的《水调歌头》:“论填词,板敲断,笛吹酸。声裂哀怨第四,犹道动人难。摩垒晚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在词中抒发胸襟怀抱,表达词学见解,与苏轼一样境界宏阔开放、豪健清雄。(摘编自钱锡生《日本词人对苏轼词的接受》,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宋时期,学生科举应考必须熟读经史诗文并背诵经典古籍,苏轼则常常用抄录经书和正史的办法苦读。B.苏轼的思想以及洒脱旷达的诗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苏轼从小就受到佛教思想的熏染,信奉佛教有关。C.夏承焘对苏轼的诗词颇有研究,并作诗加以称道;他对许多日本词人及其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D.日本词人森槐南非常崇尚苏轼的词作,常在诗词创作中效仿苏轼的词调和词意,堪称苏轼的“异代知己”。2.根据材料,下列对苏轼诗词成就及影响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诗词题材非常广泛,涉及个人情绪和生活的诸多方面,苏轼词作的数量之多已然突破了前人。B.苏轼词作虽然有其主导的风格,但前期和后期的作品风格迥乎不同,相对来说后期作品更趋成熟。C.苏轼构建了一个“词意高妙”的艺术境界,其作品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广为传播。D.森槐南等日本词人在模仿苏词时,经常撷取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相同情怀,足见苏轼对其影响之深。3.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A.苏轼的人生痛苦体验比一般人要沉重得多,但在作品中依然表现出豪迈清旷的胸襟。B.苏轼被贬黄州之后慢慢适应现实的残酷,交游酬唱,亲近自然,借诗词告别消极懈怠。C.《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一句强化了全词的主题。D.苏轼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借月夜孤鸿自喻来托物寓怀,表达孤高心境。4.请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5.苏轼作为“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分析。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毋庸置疑,新的时代,人类劳动的形态已经沧海桑田,发生了许多巨大的变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檀传宝认为,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上,要用专业、创新的教育形式去切实求得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效。“加强劳动教育一定要尊重各学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学习生活的实际、社区环境的实际,‘一刀切’的形式主义教育不可能有任何理想的效果。”檀传宝提醒,“专设劳动教育的课程,固然是劳动教育重要着力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但是劳动教育又应该有更为广阔的加强空间。”在他看来,语文、历史等人文社会学科,甚至数理化等自然学科都可能蕴藏着大量劳动教育的素材,各学科领域教学因而也都有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地开展劳动教育的可能性。师生互动、校园环境、课业评价、学校制度等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应当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只有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全部教育生活,劳动教育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檀传宝同时指出,当代社会的劳动教育乃至全部教育,都只有在与全媒体、自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形态的激烈竞争中才能取得好成果。没有以理服人的互动模式,没有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劳动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受到教育对象的欢迎。“既然时代不同了,教育对象已经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环境之中,劳动教育就理应不断创新形式。故探索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新形式,应当成为新时代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他强调说。(摘编自孙竞《立足新时代,如何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人民网)材料二:近日,中央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乍一看,不免惊诧,我们不是早步入以机械化、智能化和高科技化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了吗?提倡劳动教育,学生需要从事怎样的劳动?我不禁想起儿时的情形: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放学后,我的身份就从学生转化为家里的劳动力,放下书包就去放牛、割草、挑水、生火和做饭。学校每个月都会组织我们去十多里之外的山里摘茶叶,农忙时节去老师家里帮忙割麦,收花生……这些劳动实践是我重要的农村记忆,让我了解农村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体验了劳动的艰苦与价值,理解了父母的付出与不易。劳动是我最痛苦也是最重要的“乡愁”与童年记忆。劳动很早就赋予了我一个劳动力的身份,使我不再仅仅是一名乡下的儿童。反观现在,在以学习成绩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应试教育模式主导下,大部分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化课学习上,少部分学生沉溺于电子游戏而无法自拔,还有一些学生依靠家长提供的优越物质条件坐享其成。哪怕是农村孩子,很多也不知道他们吃的各种食物是怎么来的,更说不出各种农具的准确名称。城里的孩子被封闭在知识的“象牙塔”里,终日忙于课堂学习与课外补习。大学生除了专业学习外,还忙于考驾照,参加有附加学分、奖学金倾斜的功利性社会实践,却鲜有机会与城市发生实质性关联,很少参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不了解城市生产与运转逻辑,谈不上是城市真正的“主人”。概言之,在现行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下,劳动被严重遗忘,学生普遍缺乏劳动锻炼与劳作实践,家长、学校和社会不重视劳动,与城市和乡村脱节,与真实的生产和生活脱节。怎么办?回归“劳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对于成长在乡村的学生来说,可以聘请熟悉乡村的能人,掌握乡村传统技艺的工匠,担任乡村学校劳动教育导师,带领学生们参与农业生产实践,了解当地农作物的育苗、施肥、生长、成熟、收割、加工与销售等过程,系统讲述乡村濒临失传的技艺,在此基础上编写特色乡土教材,让乡村学生真正认识、了解和热爱乡村。各学校开辟乡村文化展示区,用于展示乡村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乡愁”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城里学生可以参与城市的公共卫生与环境治理、交通疏导等项目,让他们有机会熟悉城市治理过程,理解城市治理逻辑,成为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参与者与见证人,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提升他们的公民意识,增强他们的城市认同感与归属感。对于城市学生不了解农村生活,农村学生不了解城市的情况,可利用周末或寒暑假推进城乡校际互动,开展城市和乡村学校“结对子”活动,让城里学生深度参与农村的生产与生活实践,感受传统乡村魅力,让乡村的学生体验现代都市文明,从而消弭城乡分割,加速城乡的互动与融合。“劳动”“劳作”的本质是将学习与劳动并重,治学与做人并举,培养学生互助合作、节俭勤劳的美德,在劳作中修己善群、服务社会、健全人格,通过劳动建构人与地方的紧密关系,根植地方依恋与归属感,在体验劳动艰辛的同时感知劳动带来的快乐。(摘编自姚华松《智能化时代,学生需要怎样的劳动》,《中国青年报》)材料三:作为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内容之一,劳动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往往被忽视。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呼唤劳动教育回归的声音越来越响亮。如今,劳动教育正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但是,当下劳动教育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首先是无合作,学校劳动教育有盲区。劳动教育曾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但今天劳动教育在学校中却被弱化了。当劳动教育一再缺位和异化,学生就只能在“纸面上”完成所谓“成长”。学校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将任务分配给每一个学生,培养的是学生“单打独斗”的劳动技能。在劳动实践中,“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劳动时挑三拣四,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与平时劳动教育过程中注重个体技能训练而无视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不无关系。这一问题值得学校重视和改正。其次是假合作,家庭劳动教育存在误区。家庭劳动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但当下的家长普遍持有“学习第一”的观点,这导致劳动教育在家庭中丧失了生长的土壤。尽管学校积极提倡劳动教育,但仍不免出现在家庭中“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假合作现象。很多家长将学校布置的劳动作业当成不必要的任务,甚至为孩子代劳。这样的假劳动、假合作是家庭劳动教育应该避免的。最后是功利心,这是学生劳动实践的雷区。在小学低年级,学校会用多种形式的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如发小红花、校园币、贴花等。家庭中,家长则会对各项劳动明码标价,如:扫地2元,洗碗3元……而这种方式有可能将学生的劳动动机始终限制在外部层面,难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劳动本身的乐趣。劳动不仅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更是目的本身。因此,劳动教育的重心应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避免在动机误区中越走越远。(摘编自李向《劳动教育的问题、价值及实现路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檀传宝教授认为,劳动教育的实施不仅要注意挖掘学科内涵,还应该把劳动教育融入全部教育生活。B.要想在与全媒体、自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形态的竞争中取得好成果,就要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C.只要“劳动”回归并加强教育,那种与城市和乡村脱节,与真实的生产和生活脱节的现象就能消失。D.当前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的缺位、弱化和异化是导致劳动教育在家庭中丧失生长的土壤的根本原因。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檀传宝教授看来,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以及以理服人的互动模式可促使受教育者喜欢上劳动教育。B.在姚华松看来,不论是“乡愁”的根植还是城市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增强,都可通过实施劳动教育来实现。C.不论是用小红花等来激励劳动的行为,还是用明码标价的方式鼓励劳动的行为,都会将学生的劳动动机始终限制在外部层面。D.劳动教育的重心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不要陷入动机误区。3.下列说法中,不能用来解决材料三所提出的问题的一项是(3分) ()A.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需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把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合作精神等纳入他们思想体系的建设之中。B.劳动教育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其核心是劳动的价值观。无论是实施者还是接受者,只有认可劳动的价值,才可能从根本上落实。C.学习是劳动,是充满了思想的劳动,使求学的兴趣依赖于严肃的思想,而不是依赖于任何不合乎实际的表面文章。D.劳动教育以实践品质的培养为核心,学校应创设多样立体的学习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答:5.请从学校、家长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劳动教育的落实提出合理的建议。答:第12讲现代文阅读之论述类文本阅读把握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基本规律,能够顺利阅读一般难度的论述文本。初步了解论述类文本的命题规律,学习准确解答论述类文本的各种命题。中考、高考对一般论述类文章的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知识,更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考查。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它包括“理解(B)”“分析综合(C)”两个层级,共有6条具体的测试要求: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该考点的两个层级、六个考点在每年的试题中均有所侧重地考查。在题型设置和分值分配上,新高考卷考查形式为3道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分值9分;两道简答题分别是4分、6分。【中考真题】(2023·湖南中考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青少年读书是为终身发展“打底子”温儒敏①阅读能力是基本的生活能力,而在中小学阶段强调多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是为终身发展“打底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这是继党的十八大报告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来,第二次将“全民阅读”写入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开幕时的贺信中写道: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②读书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非常重要。现代生活非常丰富,也有很多诱惑,让人难以静下心来读书。加上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强,让青少年爱上读书的确比较难。所以读书习惯的培养要趁早,小学初中是关键时段。语文和其他各科的学习都要珍惜这个“打底子”的黄金时期,尽可能排除干扰,帮助学生养成读书的兴趣与习惯。青少年有了阅读兴趣,自然会从“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爱上读书是一个长期积淀、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学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早期阅读,主要是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培养阅读兴趣要注意分级阅读,根据儿童心智的发展由浅入深,比如学前儿童主要依靠亲子阅读或者绘本阅读,不应把识字作为最主要的要求,出于功利性目的的超前阅读和超量阅读只会损害孩子的阅读兴趣。③青少年读书要强调读优质读物。首先是体现人类文明智慧的中外文化经典著作。比如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列出的名著导读或整本书阅读的书目。这些书学生可能不太喜欢读,这很正常,所以教师和家长有必要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对文化经典有印象。在阅读文化经典的基础上,教师和家长也应给予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的空间,避免全班同学都读一样的书,导致功利性太强。兴趣和习惯始终是最重要的,孩子有了读书的兴趣和习惯,自己便会寻找好书来读。④青少年还要养成善于读书的习惯。读书是讲究方法的。教师要引导青少年形成读书的目标和计划,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少玩游戏、刷视频,多一点时间去阅读。现在中学语文教学增加“整本书阅读”,拓展了阅读面,可以多让学生做课外的自主性阅读,教师可以适当引入和总结,提示读这一类书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举一反三,阅读过程中不应对学生有过多干预和规定动作。读书还要处理好同考试的关系。读书的效果需要慢慢积累,不会立刻体现在分数上,而是对人格、素养的形成起到长期涵养的作用。一切短视的、为了暂时提高分数而挤占孩子读书时间的行为都不可取。立足终身学习发展,才是引导青少年阅读的正确思路。⑤阅读不仅是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基础能力和学习成长的需要,也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需要。引导青少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关乎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相信在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下,全民阅读能够蔚然成风。(2023年4月22日《人民教育》,有删改)19.第①段引用习总书记贺信和怀进鹏部长提议有什么作用?20.第②③④段能否调换顺序?请简要说明理由。21.结合文段说说信息时代青少年应怎样读书。【答案】19.参考答案:运用了引用论证,论证了青少年读书是为终身发展“打底子”,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0.参考答案:不能。理由:这三个分论点之间是递进的关系。后边的论证是在前边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环扣一环,显示出清晰周密的逻辑关系。21.①分级阅读,根据儿童心智的发展由浅入深,比如学前儿童主要依靠亲子阅读或者绘本阅读,不应把识字作为最主要的要求,出于功利性目的的超前阅读和超量阅读只会损害孩子的阅读兴趣。②阅读教科书列出的名著导读或整本书阅读的书目中的书。提高对文化经典的印象和感知能力。③形成读书的目标和计划,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分析。由首段“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开幕时的贺信中写道”“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可知,运用引用论证,有助于支持文章的中心论点,即青少年读书是为终身发展“打底子”,增加了文章论点的权威性。【20题详解】本题考查论证顺序。作答时,首先表明观点态度,不能调换。其次结合具体内容阐明理由。第②段首先强调了读书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的重要性。第③段论述青少年读书要强调读优质读物。第④段论述青少年还要养成善于读书的习惯。这三个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引导过程:从兴趣的激发到优质内容的选择,再到高效阅读技巧的应用,层层深入,逐步推进。如果打乱这个顺序,整个论证的逻辑结构和引导过程就会变得混乱,不利于理解和实践。因此,为了保持文章的清晰论证线索和有效传达信息,这三段的顺序不应调换。【2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由第②段“培养阅读兴趣要注意分级阅读,根据儿童心智的发展由浅入深”可知,根据青少年的年龄和心智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对于学前儿童,可以通过亲子共读和绘本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而不是单纯追求识字量。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引导他们阅读更深入的内容,避免为了应试而进行的超前阅读和超量阅读,这样可能会损害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由第③段“青少年读书要强调读优质读物。首先是体现人类文明智慧的中外文化经典著作。比如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列出的名著导读或整本书阅读的书目”可知,鼓励青少年阅读教科书推荐的名著和经典作品,即使这些书目可能不是孩子们最初感兴趣的。教师和家长应正确引导,帮助青少年提高对文化经典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同时给予一定的自由度,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以免阅读变成一种功利性的任务。由第④段“读书是讲究方法的。教师要引导青少年形成读书的目标和计划,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少玩游戏、刷视频,多一点时间去阅读”可知,青少年应当学会制定读书目标和计划,并培养自控力以平衡阅读和其他诱惑(如玩游戏、刷视频等)。教师可以引入“整本书阅读”的方式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举一反三的能力。【高考真题】(2024年新高考1卷)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的军力和经济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我们,那末,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材料二: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其次,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述了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人民战争理论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陈诚等人的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中国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先见之明,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持久战》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B.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C.“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认军力和经济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胜利之本。D.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想不只体现在判断抗战将会长久,更体现在对战争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B.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C.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D.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的一项是()A.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减杀。B.除东三省等地外,敌人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C.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D.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4.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5.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答案】1.B2.A3.D4.①使用设问句,如“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能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强调了结论的正确性;②使用反问句,如“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增强语气,更加鲜明有力地表达观点,强调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扭转劣势的观点。5.①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世界局势的变化;②要客观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乐观或悲观;③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质因素的重要性;④要对战争的不同阶段有清晰认识和科学分析,既不幻想速胜,也不失去信心;⑤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规律。【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错误,以偏概全,由材料一第一段“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可知,“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不代表所有“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的必然趋势。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思路、整合信息的能力。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错误,材料一第五段提出日本劣势的理由是“力量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并进一步提出一个观点“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并进行假使假设“如果中国……,那么,日本少数人……”,在删掉大前提的情况下,分析“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属于断章取义、强加因果。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材料二第三段“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即“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包括“官兵”“民众”。A.“其他不利的因素”是外部条件。B.“敌人实际只能占领”是客观局势,属于外部条件。C.“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是“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属于“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符合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论证效果的能力。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材料一中的设问句有:“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作答时,举出一个即可。分析时,指出设问句强调的内容,并分析其效果: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反问句的标志除了“难道”外,还可以包括“不是”“怎么”“哪”“凭什么”等,这些标志帮助构成反问句的语用功能,如加强语势、强调陈述、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等。材料一中的反问句有:“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作答时,举出一个例子即可。分析时,指出反问句强调的内容,并分析其效果:增强必胜信心,有无可辩驳的力量等。【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作答时,要围绕题干“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进行信息筛选。①从全局视野看,材料一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材料二批判“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可以得出: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世界局势的变化。或:要从世界整体局势出发考虑问题,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局部利益或冲突,而是要看到长远的、全球的联系和影响。②从辩证思维看,材料一分析日本在全世界的力量对比下及持久作战下的劣势和中国“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的优势,批判了“速胜”论和“亡国论和妥协论”。可以得出:要客观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乐观或悲观。或:分析问题时,应运用辩证法,既要看到表面的强弱对比,也要深入分析背后的人心向背、正义非正义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随时间推移可能发生的变化。③从人民立场看,材料一指出“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材料二“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可以得出: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质因素的重要性。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根本,无论是在军事斗争还是社会发展中,都要依靠和发动群众,实现真正的全民动员和参与。④从动态评估看,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进行整合,可以得出:要对战争的不同阶段有清晰认识和科学分析,既不幻想速胜,也不失去信心。或: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局势的判断不应静态不变,而要考虑到各种变量和趋势,预测未来可能的变化,做出灵活应对。⑤从科学预见看,材料一预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认为这场战争“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材料二“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可以得出: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规律。或:基于对现实的深刻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预见,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保持战略定力和战术灵活性。一、两步阅读法——泛读精读相结合第一步:泛读——圈注关键信息点(一)圈注关键句1.圈注论点句论点是指作者在文章中发表的观点。一般是一文一个中心论点,在整个过程中,紧紧围绕着这个论点来展开议论。论点通常用判断句表达,但也有找不到论点句的,这是潜在论点的写法。一般来说,论点的提出,有时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的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有时在文章的结尾,就是所谓的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论述中心的写法。不过,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归根结底”等表总结性的词语,有时候在文章的中间,有时候文章标题就是全文论点。2.圈注论据句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可行性的依据。议论文中的论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选用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充当,称为事实论据;一类是人们公认为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原理、定律等,称为道理论据。因此,在衔接点一现代文阅读|非常完美阅读时,圈注“如”“例”等句可迅速把握事实论据;圈注“如果⋯⋯那么”等表比较、对比、引述等句可迅速把握事理论据,这样可迅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及其观点。3.圈注文中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论证的结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递进关系,还有的段落关系是纵横结合的逻辑关系,而这些往往有一些标志性的语句,如“首先”“其次”等引起的语句。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句,可标记每自然段开头句或结尾句,然后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脉。(二)勾画关键词类型阐释
有助于理
解文章内
容、提示
信息的
词语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
(多个数据)及其概括词(如多数、少
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
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
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
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
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
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一定、或许、
已经、将来、正在、目前、如果、必然、
预计等表判断的词语)
(4)代词(这、那、它、其、如此等)有助于理
清文章思
路,避免
逻辑错误
的词语
(1)因果(因为、因此、原因是、因而、
由于、从而)
(2)转折(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
(3)并列或递进(也、又、不再是⋯⋯
而是、不仅……还)
(4)分类分层(首先⋯⋯其次⋯⋯)
(5)举例子(例如、如、人名)文中反复
强调的词
这类词往往是文章要表达的主要内
容或中心思想第二步:精读——选项与原文巧对照精读,就是把选项与原文巧对照,就是“比”。比就是“文题”比对,筛选判断信息。读文和查找阶段,对信息的理解、捕获不一定全面,将题目的题干、选项与原文对应文字仔细比对,是确定选项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精读”的意义所在,其基本方法是“文题”比对。1.据题目要求,锁定信息区间:从题干用语上明确考查点,进而确定阅读区间并锁定信息源。2.将选项切片,一一对应比对:为保证比对的精准性,对每个选项可以进行“选项切片”,有些选项是比较长的句子,可将其拆解,切分成若干片段,再将选项中表明目标的关键词句标记在文中,逐一与原文对应的词语、句子所在的区域比对,看原文有没有相关的片段,看相关片段的信息是否与选项吻合。3.从三处着眼,确定比对角度:从题干用语“正确”或“不正确”上判断试题难度及做题方法。一般而言,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大,必须综合运用比对法和排除法;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小,一定要用好比对法。不论哪种题型,都需要比对,运用“三重”比对法,来解决比对的角度,来突破辨析选项正误的瓶颈。二、明辨7大命题陷阱了解了命题者设置干扰项的手段,还要掌握命题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误选项。因此识破错误选项的陷阱,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会在以下7个方面设置陷阱。命题陷阱
类型解读
选项特征1.偷换
概念
主要指命题人在
解释概念或转述
文意时,故意弄
错对象,迷惑考
生,使考生误入
歧途。命题者暗
中将两个概念的
内涵(如属性、作
用、发展趋势等)
进行了调换、改
变或混淆,乍看
与原文的说法一
样,但仔细推敲
就会发现实际上
并不是一回事
选项句与原文中
的句子往往相差
很少,有时增加
或减少一个两个
词语,有时甚至
是增减了“的”
“了”等虚词;或
者换了一个相近
的词语或句子而
改变了意思2.无中生有
指干扰项的内容
在原文中根本找
不到根据,或原
文中并无此意,
而凭空捏造出某
种意思,纯属命
题者故意提出来
迷惑考生的
(1)选项句的意
思往往和文章的
整体意思相近,
但在原文中找不
到具体依据;
(2)选项句中的
几个词,在原文
中都有,但在原
文的不同位置3.张冠李戴
把甲的观点、发
现、发明说成乙
的观点、发现、
发明往往出现在选项
句的主语或宾语
的位置上,当选
项中出现类似
“××的观点是”
这样的句子时,
注意是否有此类
情况
4.以偏概
全(混
淆范围
或程度)
命题者设计选项
时故意增删、改
动文中表示范围
限制或是程度轻
重的词语干扰考
生。主要指以部
分代整体(或相
反)、以个别代一
般(或相反)、以
特殊代普遍等,
从而使考生做出
错误的判断
选项句有一些关
键词,如:(1)表
数量多少的词语
(少数、部分、几
个、大多数);
(2)表范围大小的
词语(凡、全、都、
所有、部分等);
(3)表程度轻重
的词语(特别、十
分、稍微等);(4)
表频率高低的词
语(通常、总是、
有时、偶尔等)5.混淆时态
指命题者故意把
原文中尚未确定
或还未实现的设
想或推测说成既
成事实。主要是
指已然与未然、
或然与必然。
“已然”是事物已
经成为事实的状
态或属性。“未
然”是事物尚未
成为事实的状态
或属性。命题者
故意把“尚未发
生的事情”转述
为“既成事实”。
“或然”是“可能
是”,转述为“必然
是”,也可能反之
选项句中有一些
关键词如:已
经、曾经、过去、
现在、目前、将
要、尚未、之前、
之后、一定、必
将、可能、估计、
如果、未必、完
成、成功等6.因果
混乱
因果混乱一般有
两种情况:一是
因果颠倒,就是
把“因”错断为
“果”,“果”错断为
“因”,颠倒了两者
的关系;二是强
加因果,就是把
没有因果关系的
说成是因果关系
选项句与原文相
似,需注意:(1)选
项句中的“因”与
“果”在原文中是
否在同一位置;
(2)注意一些改换
因果关系的关键
词,如:之所以、就
只要等7.混淆是非
即肯定和否定颠
倒。命题者设计
选项时在事物的
性质上设置干
扰。有意将阅读
材料中肯定了的
事物加以否定,
或者将否定的事
物加以肯定
选项句中往往会
出现含有肯定或
否定的关键词,
如:没有、每、无、
无非、拒绝、妨
碍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兴趣与成就陈之藩①“兴趣”就是恋人。一个人凝视自己的恋人时,一切全是美的;一个人从事感兴趣的事业时,一切全是乐的。②我们常看见深山修行的道士,他们在寂寞的岁月、呻吟的钟声里过着垂亡的日子。然而他们的快乐洋溢于内心。为什么?“宗教的兴趣”。③我们也常看见十年闭户的书生,在叠架起屋的书堆中耗尽了自己的血汗,他们在忘忧忘食的境界中不感觉日月的蹉跎。为什么?“知识的兴趣”。④冒险家不怕山的坎坷与水的惊险;发明家不怕油泥的污秽与毒气的弥蒙;有一生足迹不出六十里的哲学家,有每天睡眠不足四小时的英雄,有弃江山如敝屣、视爱情如生命的皇帝,这些在他人无法理解、自我疯狂如命的东西无以名之,只能名之为“兴趣”。⑤然而,就在这种旁人无从理解、自我疯狂如命的过程中,各个嗜好者逐渐攀至各种造诣的极峰。披头散发的诗人,给我们酝酿出来文字的闪电;枯坐焦思的哲者给我们带来璀璨的篇章;就是志在移山的愚公,也终于给我们带来一段动人的故事。回过头来一想:真少有人不对什么感兴趣而会对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管理保安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年海洋工程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语文课件】壮丽的青春课件
- 函数课件教学
- 《FULLCORE电感选用》课件
- 《销售应用培训》课件
- 《会计核算报告上》课件
- 《水准测量基础教程》课件
-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 《工业机器人新》课件
- 电商物流行业培训资料
- 美术新课程标准
-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常识
- 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个人申请
- Zippo-2024年美版年册集合
- 第三单元《屈原列传》《苏武传》《过秦论》《伶官传序》文言知识综合检测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件
- 八年级生物上册《病毒》作业设计
- 二 《微写作•抒发情感》(教学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精讲课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 肝移植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 2023分级护理的工作计划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