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4年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PAGEPAGE1专题14种群和群落考向五年考情考情分析种群和群落2024年6月浙江卷第5、8题2024年1月浙江卷第15、16题2023年6月浙江卷第5、8题2023年1月浙江卷第4、题2022年6月浙江卷第6题2022年1月浙江卷第14、15题2021年6月浙江卷第21题2021年1月浙江卷第7、16题2020年7月浙江卷第14题2020年1月浙江卷第24题种群这一模块的考查以种群的特征为主线,通过真实的情景来进行分析,该种群的各项特征与题干信息相结合来进行解答,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信息分析和获取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群落这一模块以演替为主要知识点进行考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1、(2024年6月浙江卷)在自然界中,群落演替是普遍现象。下列现象不属于群落演替的是()A.裸岩上出现了地衣 B.草本群落中出现成片灌木C.灌木群落中长出大量乔木 D.常绿阔叶林中樟树明显长高【答案】D【解析】〖祥解〗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主要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2、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3、人类可以砍伐树木,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详析】A、裸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即裸岩上出现了地衣属于演替现象,不符合题意,A错误;B、草本群落中出现成片灌木这属于演替过程,即处于优势地位的灌木逐渐把草本植物替代,不符合题意,B错误;C、灌木群落中长出大量乔木,为群落演替过程,表现为乔木作为优势种取代灌木,不符合题意,C错误;D、常绿阔叶林中樟树明显长高属于生长现象,不属于演替,符合题意,D正确。故选D。2、(2024年6月浙江卷)黄鳝从胚胎期到产卵期都是雌性,产卵过后变为雄性。研究人员对洞庭湖周边某水域捕获1178尾野生黄鳝进行年龄及性别的鉴定,结果如下表。生长期体长(cm)尾数雌性雄性尾数比例(%)尾数比例(%)Ⅰ龄≤30.065663396581.2Ⅱ龄30.1~50.051232763.911622.7Ⅲ龄50.1~55.06233.3466.7Ⅳ龄≥55.1400.0410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黄鳝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B.种群中雄黄鳝的平均年龄大于雌性C.随年龄增长雄黄鳝数量逐渐增加D.该黄鳝种群的雌雄比例约为1∶1【答案】B【解析】〖祥解〗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数量的比例。【详析】A、由表中信息可知:该黄鳝种群幼年(Ⅰ龄期)的个体多,老年(Ⅳ龄期)的个体少,说明该黄鳝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错误;B、由题意“黄鳝从胚胎期到产卵期都是雌性,产卵过后变为雄性”可推知:种群中雄黄鳝的平均年龄大于雌性,B正确;C、分析表中信息可知:Ⅱ龄期雄黄鳝数量最多,Ⅰ龄期、Ⅲ龄期和Ⅳ龄期雄黄鳝数量非常少,C错误;D、表中信息显示:各年龄期雌性个体的总数明显大于雄性性个体的总数,说明该黄鳝种群的雌雄比例不是1∶1,D错误。故选B。(2024年1月浙江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稻田中常会伴生许多昆虫,如在水稻的叶层会伴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等食叶性害虫,在茎秆层常有稻飞虱、叶蝉等害虫,而地下层有稻叶甲虫等食根性害虫,水稻与这些害虫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种间关系。3、稻苞虫是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其幼虫主要啃食水稻等植物叶片,成虫主要舔食植物花粉。某稻田发现了稻苞虫的虫情,下列措施既能有效控制虫害,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引入食虫鸟类捕杀 B.使用杀虫剂消杀C.使用性引诱剂诱杀 D.使用防虫网隔离4、水稻、昆虫和杂草等共同构成稻田群落,也形成了其特有的群落结构。下列关于该群落空间结构的分析正确的是()A.昆虫在水稻地上部分不同位置分布与光照强度密切相关B.昆虫在地上层或地下层分布格局与其所需资源配置有关C.因水稻较强的繁殖能力导致稻田群落水平结构的简单化D.稻田群落水平结构的表现特征是物种之间不存在镶嵌性【答案】3.A4.B【解析】〖祥解〗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垂直结构是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经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题详析】A、以鸟治虫,属于生物防治,食虫鸟类既能吃幼虫也能吃成虫,既能有效控制虫害,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A正确;B、使用杀虫剂消杀属于化学防治,污染环境,B错误;C、使用性引诱剂诱杀属于生物防治,有效改变种群性别比例从而降低出生率,但是诱杀的是成虫,效果相对弱些,C错误;D、使用防虫网隔离属于物理防治,不能效控制虫害,D错误。故选A。【4题详析】A、昆虫(动物)在水稻地上部分不同位置分布与栖息场所和食物条件密切相关,A错误;B、昆虫在地上层或地下层分布格局与其所需资源配置(栖息空间和食物等)有关,B正确;C、人为因素导致稻田群落水平结构的复杂化,C错误;D、稻田群落水平结构的表现特征是物种之间存在镶嵌性,D错误。故选B。5、(2023年6月浙江卷)东亚飞蝗是我国历史上发生大蝗灾的主要元凶,在土壤含水率<15%的情况下,85%以上的受精卵可以孵化,一旦食物(植物幼嫩的茎、叶)等条件得到满足,很容易发生大爆发。下列因素中,对东亚飞蝗的繁衍、扩散起阻碍作用的是()A.充沛的降水 B.肥沃的土壤C.连片的麦田 D.仅取食种子的鸟类【答案】A【解析】〖祥解〗分析题干可知在土壤含水率<15%的情况下大多数受精卵可以孵化,所以降水太多对东亚飞蝗的繁衍、扩散起阻碍作用。【详析】A、干旱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所以降水太多不利于其繁衍扩散,A符合题意;B、肥沃的土壤有利于作物生长,为其提供食物(植物幼嫩的茎、叶)等条件,B不符合题意;C、连片的麦田为蝗虫提供充足的食物等条件,C不符合题意;D、仅取食种子的鸟类不能造成蝗虫缺乏天敌,只是这部分鸟对蝗虫的繁衍扩散未起到有效的阻碍,D不符合题意。故选A。6、(2023年6月浙江卷)群落演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动态过程,短时间的观察难以发现这个过程,但是有些现象的出现,可以一窥其演替进行的状态。下列事实的出现,可以用来推断群落演替正在进行着的是()A.毛竹林中的竹笋明显长高B.在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中出现了挺水植物C.荷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逐渐覆盖了整片水面D.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答案】B【解析】〖祥解〗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该过程中会发生优势种的取代。【详析】A、毛竹林中的竹笋明显长高,是同一物种内部的生长现象,不属于演替,A错误;B、在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中出现了挺水植物,该过程中浮叶根生植物和挺水植物属于不同的物种,挺水植物的出现意味着优势种可能发生变化,B正确;C、荷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逐渐覆盖了整片水面是发生在荷塘中的过程,是荷花这一物种的自然生长现象,不属于演替,C错误;D、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过程中不涉及两个物种之间的更替,不属于演替,D错误。故选B。7、(2023年1月浙江卷)在我国江南的一片水稻田中生活着某种有害昆虫。为了解虫情,先后两次(间隔3天)对该种群展开了调查,前后两次调查得到的数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在两次调查间隔期内,该昆虫种群最可能遭遇到的事件为()A.受寒潮侵袭 B.遭杀虫剂消杀 C.被天敌捕杀 D.被性外激素诱杀【答案】D【解析】〖祥解〗(1)据图分析,第2次调查较第1次调查结果比较生殖期昆虫的性别比例变化较大。【详析】A、若昆虫种群受寒潮侵袭,则各日龄阶段昆虫侵袭程度应一致,A错误;B、若昆虫种群遭杀虫剂消杀,则各日龄阶段昆虫消杀程度应一致,B错误;C、若昆虫种群被天敌捕杀,则应是低日龄阶段昆虫被影响较大,C错误;D、性引诱剂可以吸引交配期的雄性个体,进行诱杀,因此生殖期和生殖后期雄性昆虫数量变化较大,D正确。故选D。8、(2022年6月浙江卷)许多因素能调节种群数量。下列属于内源性调节因素的是()A.寄生 B.领域行为 C.食物 D.天敌【答案】B【解析】〖祥解〗能够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外源性调节包括气候、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内源性调节因素有行为调节和内分泌调节。【详析】ACD、外源性调节包括气候、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天敌)等,ACD错误;B、内源性调节因素有行为调节和内分泌调节,领域行为属于内源性调节因素,B正确。故选B。9、(2022年1月浙江卷)沙蝗的活动、迁徙有逐水而居”的倾向。某年,沙蝗从非洲经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向中亚迁徙,直到阿富汗以及我国西北边境,扩散和迁徙“戛然而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沙蝗停止扩散的主要原因是种内竞争加剧B.沙蝗种群的数量波动表现为非周期性变化C.天敌对沙蝗的制约作用改变了沙蝗的生殖方式D.若沙蝗进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将呈现“J”型增长【答案】B【解析】〖祥解〗1.S型曲线表示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不同,随着时间的增加,种群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S型曲线实现的条件是: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有限,存在天敌,种群数量增长受种群密度制约。2、J型曲线表示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J型曲线需要的条件是: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详析】A、沙蝗停止扩散的主要原因是阿富汗以及我国西北边境干旱缺水,不有利于沙蝗的繁殖,A错误;B、由于沙蝗不断的迁徙活动,使得其生存环境条件具有不确定性,因而蝗虫种群的数量波动表现为非周期性,B正确;C、天敌对沙蝗的制约作用会影响沙蝗的出生率,但不会改变沙蝗的生殖方式,C错误;D、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就会呈“J”型增长,显然若沙蝗进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其种群数量变化不会呈现“J”型增长,D错误。故选B。10、(2022年1月浙江卷)某海域甲、乙两种浮游动物昼夜分布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A.甲有趋光性,乙有避光性 B.甲、乙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C.乙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甲、乙的沉浮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答案】D【解析】〖祥解〗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线明暗、地形起伏、湿度的高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详析】A、由图可知,甲中午晚上均有在浅海活动,所以不趋不避,乙白天在深海午夜才有上浮,所以乙避光,A错误;B、浮游植物一般分布在浅海,根据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故可推测位于浅海的甲浮游动物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而乙位于深海,故乙不是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B错误;C、乙是一种浮游动物,是一个种群,故乙的分布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D、由图可知,甲、乙在不同时间段在该海域中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甲和乙在午夜都会有所上浮,因此甲、乙的沉浮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D正确。故选D。11、(2021年6月浙江卷)某森林中,高密度的某昆虫幼虫取食落叶松,影响松树的生长,最大松针长度减小,来年幼虫的食物质量变差,导致该昆虫密度下降,使松树得到恢复。反过来随着食物质量的提高,幼虫数量又有所增加。幼虫的密度(虚线)与落叶松的最大松针长度(实线)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昆虫幼虫的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B.食物是该昆虫幼虫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C.该昆虫幼虫与落叶松处于同一捕食食物链中的不同环节D.该昆虫幼虫环境容纳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落叶松的种群数量【答案】D【解析】〖祥解〗根据题意,落叶松与该昆虫幼虫为捕食关系,存在负反馈调节。【详析】A、根据图示,该昆虫幼虫的种群数量与落叶松种群数量存在负反馈调节,呈周期性波动,A正确;B、两者由捕食关系形成反馈调节,食物是该昆虫幼虫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B正确;C、该昆虫幼虫与落叶松分别为被捕食者和捕食者,处于同一捕食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C正确;D、该昆虫幼虫环境容纳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落叶松的最大松针长度,D错误。故选D。12、(2021年1月浙江卷)近年来,我省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在一些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区域会发生变化。退耕之初发展到顶极群落期间的变化趋势是()A.生态系统稳定性越来越强 B.群落的净生产量越来越大C.草本层对垂直结构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D.群落中植物个体总数越来越多【答案】A【解析】〖祥解〗群落的演替包括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在一个起初没有生命的地方开始发生的演替,叫做原生演替;在原来有生物群落存在,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原有群落消亡或受到严重破坏的地方开始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退耕还林过程中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过程,据此分析作答。【详析】A、在次生演替过程中,物种数目会增多,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变复杂,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来越强,A正确;B、净生产量通常是指从无机营养生物(自养生物)的光合成生产量以及化学合成生产量中减去呼吸消耗量而言,在该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变化趋势是增加后减少再稳定,B错误;C、随着演替的进行,灌木和乔木逐渐占据优势,草本植物因为对光照的竞争不占优势,故其对垂直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小,C错误;D、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数目会增多,但植物个体总数不一定越来越多,D错误。故选A。13、(2021年1月浙江卷)大约在1800年,绵羊被引入到塔斯马尼亚岛,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直到1860年才稳定在170万头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绵羊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有关,而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无关B.绵羊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倍数不变C.若绵羊种群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减小D.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祥解〗“S”型增长曲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由于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有时会在K值保持相对稳定。【详析】A、绵羊种群数量除与环境条件有关外,出生率和死亡率也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而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减少,A错误;B、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增长率一直下降,故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倍数一直减小,B错误;C、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会随着绵羊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C错误;D、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则绵羊的食物来源可能会受影响,故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D正确。故选D。14、(2020年7月浙江卷)下列关于某种昆虫种群存活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存活曲线的横坐标表示该昆虫种群的年龄B.绘制种群存活曲线至少需要观察记录100个个体C.必须从不同年龄组中选取相同比例的观察记录个体D.当所有被选取的个体达到平均寿命后停止观察记录【答案】A【解析】〖祥解〗存活曲线是表示种样中全部个体死亡过程和死亡情况的曲线。绘制存活曲线的数据可通过下列方法收集:从至少观察1000个新孵化幼虫或新出生个体开始,跟踪记录每个个体的死亡年龄,直至全部个体死亡为止。存活曲线二维平面图的横坐标是年龄,自左至右年龄增加,纵坐标是存活个体数的对数值,自上而下逐渐减少,不同种群的存活曲线具有不同的特点。种群存活曲线反映了各物种的死亡年龄分布状况,有助于了解种群的特性及其环境的适应关系。【详析】A、存活曲线二维平面图的横坐标是年龄,自左至右年龄增加,纵坐标是存活个体数的对数值,自上而下逐渐减少,A正确;
B、绘制种群存活曲线从至少观察1000个新孵化幼虫或新出生个体开始,跟踪记录每个个体的死亡年龄,直至全部个体死亡为止,B错误;
C、从新孵化幼虫或新出生个体开始,跟踪记录每个个体的死亡年龄,直至全部个体死亡为止,而不是选取不同年龄组中选取相同比例的观察记录个体,C错误;
D、跟踪记录每个个体的死亡年龄,直至全部个体死亡为止,不是达到平均寿命后即停止,D错误。
故选A。15、(2020年1月浙江卷)某小岛上生活着自然寿命为一年半左右的某种鼠,数量较多且无迁入和迁出。研究人员通过等距布放鼠笼开展每月一次、为期一年的标志重捕,进行其种群特征的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标志重捕法所得的全部数据,可绘制该种群的存活曲线B.标志重捕法可以估算该鼠的种群密度,但不能估算总个体数C.若不同雄鼠很少在相同鼠笼布放点上被重捕,说明雄鼠具有领域D.若资源均匀分布且有较强的种内竞争,其种群的分布型为随机分布【答案】C【解析】〖祥解〗1、种群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决定。2、对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对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详析】A、存活曲线是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死亡过程和死亡情况的曲线,所以利用标志重捕法所得的全部数据,不可绘制该种群的存活曲线,A错误;B、标志重捕法可以估算该鼠总个体数,进而计算种群密度,B错误;C、若不同雄鼠很少在相同鼠笼布放点上被重捕,说明雄鼠具有领域,C正确;D、若资源均匀分布且有较强的种内竞争,其种群的分布型为均匀分布,D错误。故选C。选择题(2024·浙江·模拟预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现代家猪的祖先是野猪,是大约9000多年前由野猪驯化而来的亚种。公野猪和母家猪交配产生的为杂交一代猪,有人将其称之为“特种野猪”。特种野猪外形上比较接近野猪,性情上与家猪差不多,比较温顺。特种野猪结合了野猪和家猪的优点,不仅长得既快又壮,瘦肉率高,而且合群性强,不挑食,抗病能力也较好。但特种野猪繁殖性能比较差,所以经常需要换代改良,提高它的繁殖能力。野猪在我国曾一度销声匿迹,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近些年,多省份地区报道出野猪破坏庄稼,甚至闯入小区伤人的事件,野猪的数量急剧增加,在局部地区呈泛滥之势。根据初步统计的数据,全国野猪总数已经超过了100万头。1.下列关于野猪驯化成家猪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家猪是由野猪进化而来,不存在生殖隔离B.野猪驯化成家猪过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特种野猪和野猪、家猪间的遗传物质相同D.将特种野猪放生至野外能很快地回复到野猪状态2.下列有关近年来野猪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地野猪泛滥是由于该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某地野猪泛滥是由于野猪种群数量是以指数形式增长C.近年来野猪已造成危害,应该大量捕杀,不应再保护D.野猪泛滥的原因可能是野猪天敌在短时间还没有快速繁殖【答案】1.A2.D〖祥解〗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种群数量增长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1.A、家猪和野猪杂交能产生的具有繁殖能力的特种野猪,只是繁殖能力较差而已,故不存在生殖隔离,A正确;B、野猪驯化成家猪过程是人工选择的结果,B错误;C、特种野猪由野猪、家猪杂交而得,故特种野猪和野猪、家猪间的遗传物质不同,C错误;D、将特种野猪放生至野外需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回复到野猪状态,D错误。故选A。2.A、某地野猪泛滥是由于该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A错误;B、某地野猪泛滥说明数量不断增长,但增长过程中仍然存在生存空间等限制因素,故增长形式不会以指数形式增长,B错误;C、近年来野猪已造成危害,应该适度捕杀,待数量下降至一定程度后仍应予以保护,C错误;D、野猪天敌是限制野猪数量增长的重要原因,野猪泛滥的原因可能是野猪天敌在短时间还没有快速繁殖,导致野猪缺少天敌,D正确。故选D。3.(2024·浙江金华·模拟预测)白天鹅作为一种候鸟,每年3月开始从越冬地迁徙回繁殖地进行繁殖。研究人员在夏季对某白天鹅繁殖地(2hm2)的白天鹅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了18只白天鹅,第二次捕获了25只,其中有标记白天鹅9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繁殖地内的全部幼年和成年白天鹅个体组成一个种群B.调查期内,该繁殖地内白天鹅的种群密度约为50只·hm-2C.调查期内,标记物脱落会导致种群密度的调查值大于实际值D.白天鹅的种群密度繁殖地由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越冬地由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答案】C〖祥解〗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计算种群数量时利用公式计算若将该地段种群个体总数记作N,其中标记数为M,重捕个体数为n,重捕中标志个体数为m,假定总数中标记个体的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相同,则N=Mn÷m。【详析】A、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该繁殖地内全部的白天鹅中没有包含老年白天鹅,因此不能构成一个种群,A错误;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根据公式N=Mn÷m,可求出该繁殖地内白天鹅的种群密度约为18×25÷9÷2=25只·hm-2,B错误;C、调查期内,标记物脱落会导致重捕中标志个体数偏小,从而导致种群密度的调查值大于实际值,C正确;D、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繁殖地白天鹅的种群密度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D错误。故选C。4.(2024·浙江·模拟预测)将酵母菌接种到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中,定时取样、计数,绘制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S形增长曲线中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B.快速增长期种群增长曲线呈J形,增长速率不变C.显微镜进行酵母细胞计数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滴加酵母菌悬液D.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适量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答案】C〖祥解〗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应注意:1、由于酵母就是单细胞微生物,因此计数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线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3、每天计算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4、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5、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和重复,因为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只要分组重复实验,获得平均值即可。【详析】A、S形增长曲线中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增长率逐渐减小,A错误;B、将酵母菌接种到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中,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C、显微镜进行酵母细胞计数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滴加酵母菌悬液,否则计数室液体多,影响计数,C正确;D、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摇匀的菌悬液中吸取样液,保证酵母菌均匀分布,D错误。故选C。5.(2024·浙江绍兴·模拟预测)如图表示某鱼类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当种群密度小于a时,种群将趋向于灭亡B.当种群密度在a~b时,种群数量增长C.在种群密度达到b时捕捞,有利于持续获得最大产量D.种群过密或过疏都可能对种群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答案】C〖祥解〗S形曲线中,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开始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达到K/2之前,种群的增长速率在增大,种群数量增长速度加快;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详析】A、当种群密度小于a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会持续减少并趋向于灭亡,A正确;B、a~b点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直至b点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变,故呈现S形增长,B正确;C、b点出生率=死亡率,约为该种群的K值,此时捕捞可获得一次性效益,但要持续获得最大产量,应在K/2之后捕捞,并保证捕捞后的剩余量在K/2,C错误;D、种群密度过密时,种内竞争会加剧,导致死亡率上升,抑制种群增长;种群密度过疏时,个体可能会因为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导致出生率下降,从而抑制种群增长,D正确。故选C。6.(2024·浙江绍兴·模拟预测)某群落中生活着甲、乙两个存在竞争关系的动物种群,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种群第12年时的K值与第6年时的相同B.乙种群在第4年时数量达到最大值C.乙种群在第6年后数量变化类似于“S”形增长D.在第6~8年间,甲、乙种群的出生率均大于死亡率【答案】B〖祥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坐标的纵轴为“增长速率”,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0则种群数量在增加,甲曲线第12年、乙曲线第4年时刻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详析】A、甲种群数量在第12年时达到K值,若甲种群第12年时的K值与第6年时的相同(即K值不变),第12年以后种群数量保持稳定,不会持续下降,但图中12年后种群为负增长,说明甲种群第12年时的K值比第6年时的小,A错误;B、乙种群在0-4年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数量一直增加,而4年后,增长速率小于0,种群数量一直减少,因此,第4年时数量达到最大值,B正确;C、乙种群在第6年后,增长速率小于0,种群数量一直减少,不是“S”形增长,C错误;D、第6~8年间,甲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出生率均大于死亡率,乙种群增长速率小于0,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D错误。故选B。7.(2024·浙江·三模)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曲线图就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达形式。关于如图曲线描述的生物学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此图表示pH对酶活性的影响,则曲线的起点不应与横轴相交B.若此图表示黑藻叶肉细胞在某溶液中失水量的变化,则推测细胞不能吸收外界溶质C.此图可表示草鱼数量呈“S”形增长的增长率,捕鱼后的数量应在N左右D.若此图表示不同浓度IBA对芽生长的促进作用,则M浓度对该植物的茎生长往往也是促进【答案】D〖祥解〗曲线图分析:随着横坐标的增大,该曲线先上升后下降,可表示“S”型增长的增长速率,还可表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生长素对植物的促进作用、质壁分离及复原中失水量变化等。【详析】A、若此图表示pH对酶活性的影响,则曲线的起点应与横轴相交,因为过酸、过碱条件下酶会失活,A错误;B、若此图表示黑藻细胞在某种溶液中失水量的变化,则黑藻失水量先增加后减少,说明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发生了复原,则推测细胞不能吸收外界溶质,B错误;C、分析曲线图:随着横坐标的增大,该曲线先上升后下降,可表示“S”型增长的增长速率,P点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所以捕鱼后的数量应在N左右,有利于鱼群数量的恢复,“S”形增长的增长率是下降的,C错误;D、若此图表示不同浓度IBA对芽生长的促进作用,则M浓度对该植物的芽的生长表现为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由于茎对生长素反应不敏感,因此,M浓度对该植物的茎生长往往也是促进,D正确。故选D。8.(2024·浙江绍兴·模拟预测)将小球藻在光照下培养,以探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振荡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使小球藻充分接触营养物质并防止聚集成团B.血细胞计数板盖好盖玻片后,取藻液滴加到一侧边缘,稍待片刻后计数C.计数时,小方格边缘上的细胞只计小方格上方和右侧线条上的细胞D.为了分析小球藻种群数量变化总趋势,需连续统计多天的数据【答案】C〖祥解〗小球藻可进行光合作用,振荡培养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培养液中的溶二氧化碳量。操作过程中,应先盖上盖玻片,将藻液滴加到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计数室。【详析】A、小球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振荡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加速二氧化碳溶解于培养液中,增大培养液中的溶解二氧化碳量,并且可以充分接触营养物质,A正确;B、在血细胞计数板上,盖好盖玻片,取等量藻液滴加到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稍待片刻后再计数,B正确;C、计数时,应当遵循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记右,C错误;D、为了探究小球藻种群数量变化总趋势,需连续统计多天的数据,D正确。故选C。9.(2024·浙江·二模)生态学上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最低起始数量又称N值,科学家研究了某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绘制出如图所示的该种群瞬时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种群的K值为750个,N值为20个B.当种群数量为300个时,种群增长率最大C.当种群数量大于K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小于K值时,种群数量上升D.若该种群的起始数量分别是50、700,则理论上种群的最终数量依次为0、600【答案】D〖祥解〗据图分析,种群数量小于100时,种群增长量小于0,种群数量减少;种群数量为100-600,种群增长量大于0,种群数量增加;种群数量大于600时,种群增长量小于0,种群数量减少。【详析】A、曲线表示种群瞬时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当种群数量大于600时,种群数量下降,所以600为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即K值,当种群数量小于100时种群的瞬时增长量小于0,所以100是种群数量的最小值,即N值,A错误;B、由图可知,当种群数量为300个时,种群增长量最大,但此时种群的增长率不一定最大,B错误;C、当种群数量大于K值600时,种群瞬时增长量小于0,种群数量下降,当种群数量小于N值100时,种群瞬时增长量小于0,种群数量下降,故种群数量小于K值时种群数量不一定上升,C错误;D、当种群数量为50时,数量小于100,种群数量下降,最终数量为0,当种群数量为700时,种群数量下降到600,维持稳定,D正确。故选D。10.(2024·浙江·三模)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进行有限环境下的果蝇种群数量增长实验。将8对白眼果蝇放入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瓶中,用白纱布封口,并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定时计数果蝇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红眼果蝇B.实验后期果蝇密度过大,可进行分瓶操作C.培养后期用乙醚处理果蝇时,应避免果蝇死亡D.定期添加营养物质,果蝇种群也不会呈现指数增长【答案】B〖祥解〗在实验条件下,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所以果蝇种群数量呈现逻辑斯谛增长。【详析】A、红眼果蝇是白眼果蝇突变获得,具有可能性,但不一定会出现,A正确;B、本实验是探究果蝇增长情况,因此分瓶操作会改变培养环境,B错误;C、使用乙醚过程中,若出现果蝇死亡,相当于非自然状态增加死亡率,会影响实验结果,应避免,C正确;D、果蝇种群的增长受到食物、空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可能出现指数增长,D正确。故选B。11.(2024·浙江宁波·二模)下图表示在一海湾中测得的某单细胞藻类(个体小、易繁殖、常以群体形式存在)的数量随环境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血细胞计数板精确统计该藻类的种群密度B.10-12月,该藻类种群密度最小,K值最大C.正常情况下,温度变化是造成该藻类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D.当藻类数量过多时,可以通过延长食物链的方式来减少藻类数量【答案】C〖祥解〗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结构能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详析】A、可用血细胞计数板估算该藻类的种群密度,A错误;B、藻类有适于生长的温度范围,因此10-12月,该藻类种群密度最小,K值并不是最大,B错误;C、正常情况下,温度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代谢强度,温度变化是造成该藻类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C正确;D、当藻类数量过多时,可以通过缩短食物链的方式来减少藻类数量,D错误。故选C。12.(2024·浙江金华·二模)下图是某种动物的种群初始密度与种群增长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初始密度介于0~a时,该种群会走向衰退甚至消亡B.初始密度介于a~b时,该种群数量逐渐增加C.种群数量达到c点对应的数量时增长最快D.d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接近于K值【答案】B〖祥解〗分析曲线图可知,初始密度介于0~b时,增长速率<0,种群数量会下降;初始密度超过b点时,增长速率>0,种群数量会增加;在初始密度c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时,增长速率最大。c~d种群增长速率>0,该种群继续增长,d时该种群增长速率为0,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接近K值。【详析】A、初始密度介于0~a时,增长速率<0,种群数量会降低,当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后,种群可能会由于近亲繁殖等衰退、消亡,A正确;B、初始密度介于a~b时,增长速率<0,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断减少,B错误;C、在初始密度c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时,增长速率最大,C正确;D、c时该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c~d种群增长速率>0,该种群继续增长,d时该种群增长速率为0,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接近K值,D正确。故选B。13.(2024·浙江金华·二模)19世纪70年代,10对原产于美国的灰松鼠被引入英国,结果在英国大量繁殖、泛滥成灾。对生活在两国的灰松鼠,可以作出的判断是()A.两者的外部形态有明显差别B.两者之间已经出现生殖隔离C.两者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不同D.两者种群数量波动的具体影响因素相同【答案】C〖祥解〗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由于地理隔离的存在使处于不同区域内的种群之间由于地理障碍的原因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同时,不同区域的环境条件不同,对于不同种群的自然选择的作用不同,使处于不同地域的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着不同方向改变,造成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进一步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详析】A、形态结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两者的外部形态不一定有明显差别,A错误;B、两者基因库虽然有差异,但二者之间不一定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B错误;C、对生活在两国的灰松鼠种群,由于地理隔离,它们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基因库会出现差异,由于两国环境不同,通过自然选择,两者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不同,C正确;D、种群所处环境不同,故两者种群数量波动的具体影响因素不同,D错误。故选C。14.(2024·浙江台州·二模)银杉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调查发现某地银杉林中幼苗较多、幼树较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的大小是判断银杉保护等级的重要依据B.对林下幼苗迁地保护可有效缓解银杉的濒危状况C.该地银杉林幼苗多幼树少的原因可能与母株的遮荫有关D.根据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以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答案】D〖祥解〗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等;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详析】A、种群密度是种群的基本特征,根据种群密度的大小可以判断判断银杉的保护等级,A正确;B、林下幼苗由于光照不足,其生长会受到影响,故将林下幼苗迁地保护可有效缓解银杉的濒危状况,B正确;C、母株的遮荫会影响幼苗对光的吸收,进而影响银杉林幼苗的生长,因此该地银杉林幼苗多幼树少的原因可能与母株的遮荫有关,C正确;D、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是种群的年龄结构,不是出生率和死亡率,D错误。故选D。15.(2024·浙江·二模)某些动物的种群密度过小或过大可能对其种群的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如图表示甲、乙两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与种群增长速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的种群密度过大会增加个体对空间和资源的竞争B.乙的种群密度适宜有助于提高其保护自身的能力C.为持续获得乙的最大捕获量,应使其种群密度维持在b点左右D.为保护珍稀野生动物资源,应将其种群密度控制在a点左右【答案】D〖祥解〗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详析】A、甲的种群密度过大,种内竞争加剧,增加个体对空间和资源的竞争,A正确;B、乙种群的密度适宜,由于种内互助的存在,有助于提高其保护自身的能力,B正确;C、b点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为持续获得乙的最大捕获量,应使其种群密度维持在b点左右,C正确;D、a点左右的种群密度较小,保护珍稀野生动物资源,应将其种群密度提高,D错误。故选D。16.(2024·浙江宁波·模拟预测)雌雄异株植物自然种群的性别比例一般为1:1,但环境因子可能会使性别比例偏离。斑子麻黄是耐贫瘠、干旱、寒冷的雌雄异株植物。下图为某山坡不同区城(S1、S2样地的营养优越,S3、S4营养不良)斑子麻黄种群调查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营养不良环境下幼龄雄株比雌株存活率可能更强B.S3样地斑子麻黄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增长型C.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年龄越小性别比例偏离越严重D.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可参考该种群的年龄结构【答案】C〖祥解〗种群的年龄组成:(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详析】A、由题干信息知,S1、S2样地的营养条件优于S3、S4,与S1、S2样地中的种群相比,S3、S4样地中个体较高,同时据柱形图可知,营养不良环境下幼龄雄株比雌株生命力更强,即营养不良环境下幼龄雄株比雌株存活率可能更强,A正确;B、S3样地斑子麻黄种群中幼年个体多于老年个体,故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正确;C、S1、S2样地的营养条件较为优越,但在S1样地,幼年个体的性别比例偏离并不严重,因此无法得出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年龄越小性别比例偏离越严重,C错误;D、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即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可参考该种群的年龄结构,D正确。故选C。17.(2024·浙江绍兴·二模)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瞬时增长速率v=rN(其中r为增长率,N为种群数量)。但现实中,环境资源所能承载的数量有限。假设环境资源所能承载最大种群数量为K,当种群数量为N时,剩余资源空间为(1—N/K),此时种群的实际增长率为r(1—N/K),实际增长速率为v=rN(1—N/K)。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速率不变B.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能长期维持在K值附近C.现实条件下,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D.现实条件下,种群最大增长速率约为Kr/4【答案】D〖祥解〗“J“形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形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在K/2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详析】A、增长率=(增长后的值-增长前的值)/增长前的值=出生率-死亡率;增长速率=(增长后的值-增长前的值)/时间,理想条件下种群呈“J”形增长,曲线的λ(种群当年的数量/一年前的数量)不变,增长速率逐渐增大,A错误;B、理想条件下种群呈“J”形增长,没有K值,B错误;C、现实条件下,种群呈“S”形增长,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而S形曲线的增长率一直是下降的,C错误;D、现实条件下,种群呈“S”形增长,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根据实际增长速率为v=rN(1—N/K),可知K/2时种群最大增长速率约为rK/2(1—K/2÷K)=Kr/4,D正确。故选D。18.(2024·浙江金华·模拟预测)红豆杉是喜阳喜湿的高大乔木,研究发现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人为干扰使野生红豆杉生境中部分上层乔木遭破坏,但仍保留主要上层乔木,保持原有生境特点。下图是无人为干扰生境下红豆杉野生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红豆杉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不宜过小,原因是其数量少且为高大乔木B.由图可知,无人为干扰生境中红豆杉种群年龄结构类型为增长型C.人为干扰破坏部分上层乔木导致林下光照强度增强,有利于幼龄红豆杉生长D.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会改变群落的结构、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答案】D〖祥解〗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时期的个体数目比例,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增长型幼年个体比例多,老年的个体比例少,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稳定型是幼年个体、成年个体、老年个体比例相当,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基本保持稳定;衰退型是幼年个体比例少,老年个体比例多,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详析】A、红豆杉属于高大乔木,且是濒危植物,因此调查其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不宜过小,A正确;B、由题图可知,无人为干扰生境中树龄≤5的幼苗所占比例大,而老年树龄个体所占比例小,年龄结构呈现为增长型,B正确;C、人为干扰破坏部分上层乔木导致林下光照强度增强,有利于幼龄红豆杉获得更多光照进行光合作用用于生长,C正确;D、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等人类活动会改变红豆杉林的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速度,但由于仍保留主要上层乔木,保持原有生境特点,因此不改变演替的方向,D错误。故选D。19.(2024·浙江金华·模拟预测)生态学家统计了某群落中的甲、乙两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M),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t1-t2期间,甲乙两个种群的种内竞争均加剧B.t2-t4期间,乙的种群数量先增后减最后趋于环境容纳量C.t2时刻,甲、乙两种群的增长率相同D.若甲乙存在捕食关系,t2-t4期间甲数量的减少,主因是天敌增多【答案】A〖祥解〗依题意,M是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因此,当M大于1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当M小于1时,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减小。【详析】A、依题意,M是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因此,当M大于1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当M小于1时,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减小。据图可知,在t1-t2期间,甲乙种群的M值都大于1,种群数量在增长,种群内竞争均加剧,分析合理,A符合题意;B、据图可知,在t2-t4期间乙种群的M值大于1,种群数量一直增长,分析不合理,B不符合题意;C、t2时刻时,甲、乙两种群的M值相同,即出生率/死亡率的值相同,但是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故增长率不一定相同,分析不合理,C不符合题意;D、甲种群在t2-t4期间的M值先是大于1,后小于1,所以甲种群数量在t2-t4期间开始一段是增长的,分析不合理,D不符合题意。故选A。20.(2024·浙江绍兴·模拟预测)下图表示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的甲、乙两个群落在一段时间内物种数的变化。没有外力干扰时,甲、乙演替达到最终平衡状态时的群落类型最可能是(
)
A.热带沙漠、热带雨林 B.热带沙漠、热带草原C.热带雨林、热带雨林 D.热带草原、热带草原【答案】C〖祥解〗1、顶极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演替也不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了,在这个平衡点上,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只要没有外力干扰,它将永远保持原状,演替所达到的这个最终平衡状态就叫顶极群落。【详析】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演替到达的最终群落类型是热带雨林;高温中湿的条件下,演替到达的最终群落类型是热带草原;在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演替到达的最终群落类型是热带沙漠。因此在没有外力干扰时,甲、乙两个群落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最终演替到达的最终群落类型是热带雨林,C正确,ABD错误。故选C。21.(2024·浙江绍兴·模拟预测)秦岭国家植物园蝴蝶共有5科76属134种,随着植被丰富度的增加,蝴蝶多样性指数上升。下列有关蝴蝶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的蝴蝶种群在植物园群落中通常占据不同的生态位B.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蝴蝶种群,其种群数量不会变化C.该地区某蝴蝶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与该种群的年龄结构无关D.蝴蝶的种群数量可能会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重大变化【答案】B〖祥解〗种群密度的直接影响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详析】A、秦岭国家植物园蝴蝶共有5科76属134种,说明此地的蝴蝶是不同的物种,不同种类的生物通常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减少竞争,正确;B、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蝴蝶种群,将来种群数量不一定会增多,还有考虑迁入、迁出率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错误;C、环境容纳量是指在有限的环境资源条件下,能够达到的最大种群密度,受环境资源影响,与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无关,正确;D、人类活动可能会破坏蝴蝶的栖息地、食物来源和气候条件,从而导致其种群数量发生重大变化,正确。故选B。22.(2024·浙江杭州·模拟预测)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雄羚长有一对有环棱的黑色硬角,雌羚则无角。在非繁殖季节,同一性别的个体常聚在一起活动,即同性聚群。生态学家提出如下假说:形态相同的个体集中在一起,能有效迷惑天敌,使其难以果断选择捕食对象,减少了被捕食的机会。为检验该假说的正确性,研究小组用狗(能将抛到草坪上的物体叼回来)、质量和大小等相同且适宜的橡胶圈和橡胶棒做了如下表的模拟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实验处理统计并记录实验组1同时向草坪中抛出2个相同的橡胶圈分别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物体所用的时间2同时向草坪中抛出2个相同的橡胶棒对照组?A.“?”处的操作是同时向草坪中抛出2个相同的橡胶圈和2个相同的橡胶棒B.实验中的橡胶圈和橡胶棒分别模拟的是雄性和雌性普氏原羚C.若对照组所用的时间明显少于实验组1和实验组2,说明假说成立D.同性聚群使雌雄普氏原羚处于相对隔离状态,阻碍了种群内的基因交流【答案】C〖祥解〗题意分析:本实验目的是验证形态相同的个体集中在一起,能有效迷惑天敌。【详析】AC、依据假说内容:形态相同的个体集中在一起,能有效迷惑天敌,使其难以果断选择捕食对象,减少了被捕食的机会,故形态相同的个体集中在一起,能有效迷惑天敌,使其难以果断选择捕食对象,减少了被捕食的机会。所以对照组的处理应该是同时向草坪中抛出分别与实验组1和实验组2相同的一个橡胶棒和一个橡胶圈,如果对照组所用的时间明显少于实验组1和实验组2,则说明假说成立,A错误,C正确;B、本实验利用质量和大小等相同且适宜的橡胶圈和橡胶棒分别模拟雄性或雌性藏羚羊,B错误;D、非繁殖季节时出现同性聚群现象,故不影响种群内基因交流,D错误。故选C。23.(2024·浙江金华·模拟预测)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种没有共同祖先,但这些物种的形态结构却适应了同种环境,这种现象称为趋同进化。鲨鱼属软骨鱼,其祖先是远古海洋鱼类,鲸鱼是哺乳动物,其祖先是陆生四足走兽。在进化过程中,鲸鱼四肢特化为鳍,身体呈流线型,外在形态演变得与鲨鱼十分相似。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经过漫长的趋同进化,鲨鱼和鲸鱼不会变成同一物种B.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趋同进化是鲨鱼和鲸鱼在同一环境下发生变异后选择的结果D.趋同进化可使鲨鱼和鲸鱼的生态位重叠程度加大【答案】B〖祥解〗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详析】A、经过漫长的趋同进化,鲨鱼和鲸鱼只是在形态上相似,但不会变成同一物种,A正确;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错误;C、趋同进化是鲨鱼和鲸鱼的不定向变异在同一环境下被定向选择的结果,C正确;D、趋同进化使二者在形态结构上有了相似性,进而可以在相同的环境中生存,因而可能会使鲨鱼和鲸鱼的生态位重叠程度加大,D正确。故选B。24.(2024·浙江金华·模拟预测)近几年我国在环境治理,尤其是沙漠治理上成绩斐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沙漠变绿洲”证明了人类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沙漠变绿洲”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C.在沙漠中种植植物,为确保其存活,往往倾向于均匀种植D.沙漠中的动物一般不进行冬眠或夏眠【答案】D〖祥解〗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其主要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原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不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了。在这个平衡点上,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只要没有外力干扰,它将永远保持原状。演替达到最终平衡状态时的群落称为顶极群落。【详析】A、沙漠治理的过程中主要是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进而说明了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A正确;B、通过人工治理,沙漠变为绿洲,该演替为次生演替,B正确;C、在沙漠中种植植物,均匀种植可降低植物间的竞争或斗争,可以提高其存活率,C正确;D、动物在寒冷或者干旱季节进入休眠状态,荒漠群落存在干旱季节,因此沙漠中生活的动物往往具有冬眠或者夏眠的生活习性,以度过不利季节,D错误。故选D。25.(2024·浙江·模拟预测)当过度放牧与滥砍滥伐森林,森林群落演变为稀疏的植被,这种演替属于逆行演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逆行演替的终点是荒漠B.逆行演替过程中抗干扰能力增强C.火灾后的森林的演替属于逆行演替D.人类活动可改变逆行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答案】D〖祥解〗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详析】生物群落的演替,按其演替方向可分为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进展演替指群落向结构复杂化的方向进行的演替,逆行演替则相反,逆行演替的终点不一定是荒漠,这与群落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A错误;B、逆行演替过程中群落向结构简单化的方向进行,抵抗干扰能力降低,B错误;C、火灾后的森林的演替属于群落向结构复杂化的方向进行,属于进展演替,C错误;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正确。故选D。26.(2024·浙江·模拟预测)利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获取了某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哺乳动物资源数据。研究团队对灰松鼠群体中某年出生的个体进行逐年观察并统计了它们的存活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观察的这些灰松鼠就能构成一个种群B.据图分析,对灰松鼠进行保护时应更加关注其幼体C.与标志重捕法相比,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对动物伤害性大D.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自然保护区内土壤动物丰富度【答案】B〖祥解〗标记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详析】A、种群是指同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根据题意“对某地灰松鼠群体中某年出生的所有个体进行逐年观察,并统计了这些灰松鼠的存活情况”可知,观察的并非是该地的全部灰松鼠,故不能构成一个种群,A错误;B、据图可知幼体存活率下降较高,0-1年死亡个体较多,成年后死亡较少,对灰松鼠进行保护时应更加关注其幼体,B正确;C、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而标记重捕法需要捕捉动物并进行标记,并且还需要重捕,所以与标记重捕法相比,上述调查方法的优势有对野生动物的不良影响小,C错误;D、红外触发相机监测野生动物方法是一种新型调查手段,特别适用于对活动隐秘的大中型、珍稀兽类、鸟类的记录,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适合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D错误。故选B。27.(2024·浙江·三模)叶蝉是危害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对茶叶产量及品质会造成影响。研究者调查面积和管理方式相同的林下茶园(茶树与高6-8米的乔木马尾松间作)和常规茶园(无树木遮阴)中的叶蝉及其天敌蜘蛛的相关参数,调查结果如下表:茶园类型叶蝉总数(只)蜘蛛总数(只)游猎型蜘蛛丰富度结网型蜘蛛丰富度蜘蛛多样性林下茶园692154214122.8常规茶5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林下茶园中叶蝉数量减少与蜘蛛丰富度、数量增加有关B.与常规茶园相比,林下茶园改变了垂直结构,生态系统的抵抗能力增强C.根据结网型蜘蛛的生活特点,可以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结网型蜘蛛的种群密度D.若茶园管理不善而慢慢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可能演替成同一类型的顶极群落【答案】C〖祥解〗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环境容纳量指的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又称“K值”。K值主要取决空间和环境资源,如环境条件适宜,则K值增加,如环境条件不适宜,则K值减少。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详析】A、与常规茶园相比,林下茶园中茶蜘蛛总数,蜘蛛丰富度均增加,而并且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更多,而叶蝉总数下降,因而可推测林下茶园中叶蝉数量减少与蜘蛛丰富度、数量增加有关,A正确;B、与常规茶园相比,林下茶园中茶树与乔木马尾松间作,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加复杂,并且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更多,营养结构更加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抵抗力稳定性更高,B正确;C、根据结网型蜘蛛的生活特点,可以用样方法调查结网型蜘蛛的种群密度,而取样器取样法是调查群落丰富度的方法,不能用来调查种群的密度,C错误;D、若茶园管理不善而慢慢发生一系列变化,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它们最终可能演替成同一类型的顶极群落,D正确。故选C。28.(2024·浙江·三模)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甲表示捕食者种群数量,曲线乙表示猎物种群数量B.捕食者和猎物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完全重叠C.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D.当猎物逃避捕食者的能力明显提高时,捕食者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明显增加【答案】C〖祥解〗曲线中被捕食者先增先减,捕食者后增后减,被捕食者峰值高,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存在反馈调节,相互制约。捕食者之间此长彼消、此消彼长。捕食关系也属于协同进化。【详析】A、曲线中被捕食者先增先减,捕食者后增后减,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曲线甲表示猎物种群数量,曲线乙表示捕食者种群数量,A错误;B、研究动物的生态位: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因此捕食者和猎物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不重叠,B错误;C、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存在反馈调节,相互制约,捕食者之间此长彼消、此消彼长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C正确;D、当猎物逃避捕食者的能力明显提高时,捕食者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会减小,D错误。故选C。29.(2024·浙江·模拟预测)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穴居、善跑,夏眠的习性与草原环境相适应B.顶极群落的能量输入和输出达到动态平衡,净生产量达到最大值C.温带落叶阔叶林从冬季到夏季群落结构和类型发生了改变D.肠道内的寄生物对仓鼠的环境容纳量不产生影响【答案】D〖祥解〗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草原上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由于降雨稀少,乔木非常少见,那里的动物与草原上的生活相适应,大多数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草原上啮齿目动物特别多,它们几乎都过着地下穴居的生活,草原上视野开阔,动物挖洞穴居或奔跑有利于逃避敌害,是对草原环境的一种适应,由于缺水,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两栖类和水生动物非常少见。【详析】A、夏眠主要是适应荒漠环境,荒漠动物在干旱季节进入夏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A错误;B、演替达到顶极群落后,群落的能量输入和输出达到动态平衡,但生产力并不最大,净生态系生产量很低或甚至达到零,B错误;C、温带落叶阔叶林从冬季到夏季,群落的类型不会发生改变,只是外貌等季节性变化,C错误;D、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的大小与环境中的资源、空间和天敌等生物因素有关(环境因素),不会随肠道内寄生物的改变而改变,D正确。故选D。30.(2024·浙江宁波·模拟预测)相对多度是指某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在某废弃农田演替过程中,物种甲、乙和丙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第30~50年乙种群密度越来越小B.该群落最终不一定演替为森林群落C.随着演替的进行丙可能成为优势种D.若加以人类活动干扰,可改变演替速度【答案】A〖祥解〗生物群落的演替指随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群落的演替其过程有一定的区别。【详析】A、第30年至第50年乙种群相对多度下降,但该时间段内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变化未知,因此不能确定乙种群密度的变化,A错误;B、群落演替会受到外界环境、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以及人类活动等的影响,如环境不适宜或人类干扰,该群落不一定演替为森林,B正确;C、群落的演替指随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是优势种取代的过程,由图可知,随着演替时间的增加,丙的相对多度在增加,而甲和乙在下降,所以随着演替的进行丙可能成为优势种,C正确;D、人类活动对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D正确。故选A。31.(2024·浙江金华·二模)下图为欧洲西北部两种藤壶在同一岩礁型海岸的分布情况。该图可以反映出()A.两种藤壶的部分生态位B.两种藤壶的年龄结构C.两种藤壶的种群密度D.两种藤壶的数量金字塔【答案】A〖祥解〗生态位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详析】生态位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图中所示的是两种藤壶在同一岩礁型海岸的分布情况,即两种藤壶所处的空间位置,反映的是两种藤壶的部分生态位,A正确,BCD错误。故选A。32.(2024·浙江宁波·模拟预测)种群密度和植被群落结构决定着种群内个体被捕食风险的高低,研究者对某种北方高原鼠兔被捕食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注:警戒距离是指当高原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