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182-2017 贵州省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规范_第1页
DB52T 1182-2017 贵州省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规范_第2页
DB52T 1182-2017 贵州省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规范_第3页
DB52T 1182-2017 贵州省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规范_第4页
DB52T 1182-2017 贵州省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52DB52/T1182—2017贵州省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规范ThecodeofregionalautomaticweatherstationconstructioninGuiZhouprovince2017-05-08发布2017-11-08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 1 1 1 2 3 3 3 4 5 9 1贵州省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规范本标准规定了贵州省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规范的建站条件、观测场建设、观测场内仪器的整体布局、区域自动气象站技术功能要求、设备安装。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或改(扩)建区域自动气象站。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1162地面气象观测场(室)防雷技术规范QX/T6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3术语和定义QX/T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自动气象站automaticweatherstation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存储和传输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区域自动气象站regionalautomat根据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大中城市、特殊地区和专属经济区的气象和环境预报服务需要,为提高中小尺度天气监测和临近预报的水平和能力,并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建设的地面气象观测自动气象站。常规单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conventionaloneelementregionalautomaticweatherstation对雨量气象要素进行观测的区域自动气象站。常规两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conventionaltwoelementregionalautomaticweatherstation2常规四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conventionalfourelementregionalautom常规五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conventionalfiveelementregionalautom常规六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conventionalsixelement4.1.1观测场应建设在平整的下垫面上,不应建设在建筑物上面。站点位置能保持长久固定,4.1.2观测场应能代表周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且交通便利,便于设备的维护维修,具备4.2.1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气象探测环境标准条件按《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相关要求执行,4.2.3区域自动气象站应能满足自动观测数据传输所需的通信条件。当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35观测场建设5.1场地规划5.1.1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观测场为矩形,正南北走向,门朝北。5.1.2开展常规单要素的区域自动气象站,应达到3米(南北)×2米(东西)观测场面积的要求。5.1.3开展常规两要素的区域自动气象站,应达到3米(南北)×3米(东西)或者4米(南北)×2米(东西)观测场面积的要求。5.1.4开展常规四要素、常规五要素、常规六要素的区域自动气象站,采用直立无固定拉绳风杆的,应达到6米(南北)×4米(东西)观测场面积的要求;采用有固定拉绳风杆的,应达到8米(南北)×4米(东西)观测场面积的要求。5.1.5在开展常规六要素基础上增加能见度、天气现象、称重降水、地温、辐射等观测项目的其它气象要素观测的区域自动气象站,在满足5.1.2、5.1.3、5.1.4的基础上,根据增加要素所需面积进行扩观测场的基本信息应含站名、经纬度(精确到秒,观测场基点)、拔海高度(精确到0.1米,观测场基点)、南北向、建站时间和归口单位等,相关信息标识应在观测场显著位置固定标注。5.3场地保护各类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场四周设置采用白色哑光材料的围栏,围栏间距不大于20厘米。观测场地平整,保持有均匀草层或自然下垫面,草高不能超过20厘米。6观测场内仪器的整体布局观测场内仪器设施的布置应遵从各仪器之间不干扰、互不影响、便于观测、便于维护操作的原则。具体要求(参见附录A):a)高的仪器设施安置在北面,低的仪器设施安置在南面;b)各仪器设施宜东西排列成行,南北布设成列,相互间东西间隔不大于1米,南北间隔不大于1米,仪器(除风杆、能见度外)距围栏不大于1米;c)场内所有仪器的开门方向朝北。7区域自动气象站技术功能要求7.1设备技术性能要求区域自动气象站技术性能应符合QX/T1、QX/T61和《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修订版)》的要求。7.2采集控制系统区域自动气象站采集控制系统包括:自动采集和预处理、智能存储管理、自动上传数据、设置数据上传时间间隔、遗漏资料补登、时钟校准、提供完备的功能协议。7.3采样和算法要求4数据通信与数据处理能支持分离部署,后期能够实时生成和上传符合国家气象局规范要求的BUFR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线缆应为屏蔽线缆,线缆的架设应使用线各类区域自动气象站及中心站的避雷装置要求应符合GB5(资料性附录)区域自动气象站仪器布局图降水67两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4米×2米仪器布局图(百叶箱)——两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3米×3米仪器布局图(百叶箱)百叶箱(空气温度降水8两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3米×3米仪器布局图(辐射罩)单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3米×2米仪器布局图单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3米×2米仪器布局图9(资料性附录)区域自动气象站采样和算法要求大气温度每分钟算术平均小时内极值及出现时间雨量1次/min每分钟、小时累计值风向1次/s以1min为步长(取lmin平均值)计算每风速时的风向方方3s滑动平均值;以 时的瞬时值)计算每算术平均;以1min为步长(取1min平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