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认证方案_第1页
建筑行业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认证方案_第2页
建筑行业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认证方案_第3页
建筑行业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认证方案_第4页
建筑行业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认证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认证方案TOC\o"1-2"\h\u6228第一章建筑设计概述 2221371.1建筑设计基本概念 2133411.2建筑设计流程与原则 2249971.2.1建筑设计流程 265611.2.2建筑设计原则 313346第二章绿色建筑理念与认证 3206542.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点 3236962.2绿色建筑认证体系概述 4254142.3绿色建筑认证流程与标准 49028第三章建筑设计前期分析 5116123.1场地分析 575633.2气候与地理环境分析 570513.3社会经济与人文环境分析 52065第四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6226284.1节能设计 624114.2节地设计 695404.3节水设计 6179484.4节材设计 717113第五章建筑布局与形态设计 7147285.1建筑布局原则 7119565.2建筑形态设计 791385.3建筑空间组织 8262765.4建筑立面设计 86585第六章绿色建筑材料与构造 8101566.1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 8305746.1.1选择原则 835306.1.2选择方法 888326.2绿色建筑构造设计 9253316.2.1构造设计原则 9215126.2.2构造设计方法 979176.3绿色建筑材料与构造的应用 98976.3.1墙体材料 9263466.3.2门窗材料 998386.3.3屋面材料 948866.3.4地面材料 10210496.3.5室内装饰材料 10126566.3.6绿色建筑构造实例 1031254第七章建筑环境与景观设计 10308977.1建筑环境设计原则 1043327.2景观设计 10294447.3绿色建筑环境评价 1122418第八章建筑智能化与自动化 11102018.1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 1186718.1.1设计原则 1113218.1.2设计内容 12290298.2建筑自动化系统设计 1230308.2.1设计原则 12314328.2.2设计内容 1282078.3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的融合 124885第九章绿色建筑认证实施策略 1397009.1绿色建筑认证标准解读 13113959.1.1标准概述 1349759.1.2标准内容 1316659.2绿色建筑认证申报流程 13115749.2.1申报条件 1348709.2.2申报流程 1417199.3绿色建筑认证评估与监督 14254619.3.1评估方法 14287319.3.2监督机制 1416791第十章建筑行业绿色建筑发展前景 14112710.1建筑行业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143212410.2绿色建筑政策与市场分析 152332810.3绿色建筑教育与培训 153257310.4建筑行业绿色建筑案例分享 15第一章建筑设计概述1.1建筑设计基本概念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建筑的功能、美学、结构、技术、经济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总体布局、空间组织、结构设计、设备配置以及环境优化等一系列创造性活动。建筑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建筑物的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美观性和可持续发展。1.2建筑设计流程与原则1.2.1建筑设计流程建筑设计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项目前期:主要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策划、项目立项等环节,为建筑设计提供基础资料。(2)方案设计:在项目前期的基础上,进行总体布局、空间组织、结构方案、设备配置等设计,形成初步设计方案。(3)初步设计:对方案设计进行细化,包括建筑、结构、设备、电气等专业设计,形成初步设计文件。(4)施工图设计: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图设计,包括建筑、结构、设备、电气等专业的施工图纸和施工说明。(5)施工阶段: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说明,进行建筑物的施工。(6)验收阶段:对施工完毕的建筑物进行验收,保证符合设计要求。1.2.2建筑设计原则(1)功能优先:建筑设计应以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为首要原则,保证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满足各种需求。(2)安全性原则:建筑设计应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消防安全、环境安全等,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3)美观性原则:建筑设计应注重建筑物的美观性,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提升城市景观。(4)经济性原则: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经济因素,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建筑成本。(5)环保性原则:建筑设计应遵循绿色建筑理念,注重环保,减少对环境的影响。(6)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筑设计应关注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拆除和重建的频率。通过以上流程和原则,建筑设计旨在实现建筑物的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美观性和可持续发展,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此基础上,绿色建筑认证方案的引入,将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第二章绿色建筑理念与认证2.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点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保、节能降耗、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实现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绿色建筑具有以下特点:(1)节能: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选用节能材料和技术,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2)环保:在建筑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建筑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健康:关注建筑物内部空气质量,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4)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高居住品质。(5)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2.2绿色建筑认证体系概述绿色建筑认证体系是对建筑物绿色功能进行评价的一种制度。我国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绿色建筑设计评价:对建筑物设计阶段的绿色功能进行评价,包括节能、环保、健康、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方面。(2)绿色建筑运行评价:对建筑物运营阶段的绿色功能进行评价,包括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3)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根据绿色建筑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的结果,对建筑物进行星级评定,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等不同等级。2.3绿色建筑认证流程与标准绿色建筑认证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申请认证:建筑物设计单位或产权单位向认证机构提出认证申请。(2)资料审核:认证机构对申请单位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确认是否符合认证条件。(3)现场评审:认证机构组织专家对建筑物进行现场评审,对建筑物的绿色功能进行评价。(4)结果公示:认证机构将评审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5)颁发证书:对通过认证的建筑物颁发绿色建筑证书。绿色建筑认证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设计标准:包括建筑节能、环保、健康、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设计要求。(2)施工标准: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节能措施、施工质量等方面的要求。(3)运营标准:包括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要求。(4)维护标准:包括建筑物的维修、保养、绿化等方面的要求。第三章建筑设计前期分析3.1场地分析在设计前期,场地分析是的环节。应对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研究,以便为后续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地形分析包括场地的高低起伏、坡度、坡向等;地貌分析关注场地的地表特征、植被分布、水源情况等;地质条件分析则需考虑场地的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地下水位等因素。还需对场地的周边环境进行分析,包括交通状况、周边建筑风格、基础设施配套等。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布局、形态及功能。同时场地分析还应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保证建筑设计符合绿色建筑认证要求。3.2气候与地理环境分析气候与地理环境是影响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在设计前期,应对场地的气候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风向等。这些数据将为建筑物的朝向、通风、遮阳等设计提供依据。地理环境分析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地理位置决定着建筑物的日照、风向等条件,对建筑物的能耗、舒适性等产生影响。地形地貌和土壤类型则关系到建筑物的地基处理、防水排水等措施。3.3社会经济与人文环境分析社会经济与人文环境分析是建筑设计前期不可或缺的一环。需了解场地的社会经济背景,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等。这些数据有助于确定建筑物的功能定位、规模和投资预算。人文环境分析主要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方面。这些建筑设计元素需与场地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相融合,以体现地域特色。还应关注场地的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为建筑物提供便捷的生活条件。在设计前期,对以上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实现绿色建筑认证目标。在此基础上,建筑师可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优化设计,提高建筑物的环保功能和人文价值。第四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4.1节能设计绿色建筑的核心在于节能设计,其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朝向与布局:合理规划建筑朝向,充分利用自然光线,降低建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同时优化建筑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空调、照明等能耗。(2)围护结构优化: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功能,减少室内外温差引起的能量损失。采用高功能门窗、外墙保温材料等,降低建筑能耗。(3)可再生能源利用: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例如,设置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系统等。(4)建筑设备系统优化:选用高效节能的空调、照明、电梯等设备,降低建筑运行能耗。同时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证其运行效率。4.2节地设计节地设计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规划用地:根据项目需求,合理规划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率。避免无序扩张,减少土地浪费。(2)建筑布局紧凑:优化建筑布局,减少建筑间距,提高建筑密度。在保证通风、采光等条件的前提下,降低建筑占地面积。(3)立体绿化:充分利用建筑屋顶、阳台等空间进行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减少建筑对地面的占用。(4)地下空间利用:合理开发地下空间,设置地下车库、商场等设施,提高空间利用率。4.3节水设计节水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给水系统优化:提高给水系统的水质和供水压力,减少给水过程中的损失。选用节水型水龙头、淋浴头等设备,降低建筑用水量。(2)雨水收集与利用: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屋顶、地面等区域的雨水,用于绿化、冲厕等非饮用用途。(3)中水回用:对建筑内部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后,用于绿化、冲厕等用途。(4)智能监控: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用水情况,发觉并处理跑、冒、滴、漏等问题。4.4节材设计节材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选择:优先选用绿色、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2)结构优化: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提高材料利用率。例如,采用高功能钢材、混凝土等材料,降低材料用量。(3)施工工艺改进: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材料浪费。(4)废弃物处理: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第五章建筑布局与形态设计5.1建筑布局原则建筑布局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其原则应当遵循以下几方面:(1)功能分区: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合理划分各个功能区域,实现空间利用的最大化。(2)交通流线:保证交通流线的顺畅,避免交叉干扰,提高使用效率。(3)环境融合:充分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4)可持续发展:注重绿色环保,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5)人性化设计:关注人的使用需求,提高舒适度和安全性。5.2建筑形态设计建筑形态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形式与功能相结合:建筑形态应充分体现建筑的功能需求,实现形式与功能的和谐统一。(2)创新与传承:在建筑形态设计中,既要注重创新,又要传承历史文化,体现地域特色。(3)美学与实用并重:建筑形态应注重美学价值,同时兼顾实用性。(4)结构优化:合理运用结构原理,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5.3建筑空间组织建筑空间组织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空间划分:合理划分建筑内部空间,实现各个功能区域的有序组织。(2)空间尺度:根据使用需求,确定合理的空间尺度,提高空间利用效率。(3)空间序列:注重空间序列的营造,提高空间体验的丰富度。(4)空间景观:充分利用景观元素,提高建筑空间的视觉效果。5.4建筑立面设计建筑立面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风格统一:建筑立面风格应与整体建筑风格保持一致,体现建筑特色。(2)比例协调:合理运用比例关系,使建筑立面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3)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体现建筑立面的质感。(4)细部处理:注重建筑立面的细部设计,提高建筑品质。建筑布局与形态设计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提高建筑的使用价值。第六章绿色建筑材料与构造6.1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6.1.1选择原则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环保性:选择对环境友好、污染小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2)可持续性:优先选用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以满足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3)功能性:保证所选材料具备良好的物理、化学功能,满足建筑使用功能需求。(4)安全性:选择具有较高安全功能的建筑材料,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6.1.2选择方法(1)材料评估:对建筑材料进行环保、可持续、功能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估,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材料。(2)技术论证:通过技术论证,分析所选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验证其是否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3)市场调研:了解市场供应情况,选择具有良好口碑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绿色建筑材料。6.2绿色建筑构造设计6.2.1构造设计原则(1)整体性:绿色建筑构造设计应注重整体性,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功能完善。(2)节能性:通过合理的构造设计,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隔音等功能,降低能源消耗。(3)环保性: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废弃物产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4)舒适性:注重人体工程学,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6.2.2构造设计方法(1)结构优化:采用先进的结构设计方法,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经济性。(2)材料组合: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材料,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优势。(3)功能分区:合理规划建筑物的功能分区,提高空间利用效率。(4)绿化配置:充分利用绿化手段,提高建筑物的生态环境质量。6.3绿色建筑材料与构造的应用6.3.1墙体材料墙体材料的选择应注重保温、隔热、防火等功能,如选用加气混凝土、空心砖、多孔砖等绿色建筑材料。6.3.2门窗材料门窗材料应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隔音功能,如选用断桥铝型材、双层玻璃等。6.3.3屋面材料屋面材料应注重防水、保温、隔热等功能,如选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挤塑聚苯板等。6.3.4地面材料地面材料应具备良好的脚感、防滑、环保功能,如选用天然石材、实木地板、强化地板等。6.3.5室内装饰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应注重环保、美观、舒适等功能,如选用环保涂料、壁纸、石材等。6.3.6绿色建筑构造实例以下为某绿色建筑项目构造设计实例:(1)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墙体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功能。(2)选用断桥铝型材门窗,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隔音效果。(3)屋面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保证防水效果。(4)地面选用天然石材,提高室内环境质量。(5)室内装饰采用环保涂料、壁纸等材料,营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第七章建筑环境与景观设计7.1建筑环境设计原则建筑环境设计是绿色建筑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原则如下:(1)整体性原则:建筑环境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实现建筑与环境的有机融合,创造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2)生态优先原则: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应注重生态保护,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3)人性化原则:建筑环境设计应关注人的需求,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舒适度、安全性、便捷性等因素,营造人性化的空间环境。(4)技术创新原则: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应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建筑环境质量,降低资源消耗。(5)经济合理性原则: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投资成本与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合理、环境优美的双重目标。7.2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建筑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景观设计的要点:(1)功能分区: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和环境特点,合理划分景观区域,实现景观功能的多样化。(2)空间布局:充分考虑景观空间的层次感、节奏感,创造富有变化的空间效果。(3)植被配置:根据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植被,实现植被的多样性和生态效益。(4)景观设施:设置合理的景观设施,如座椅、灯具、雕塑等,提高景观的实用性、观赏性和趣味性。(5)景观照明:合理设置景观照明,营造舒适、美观的夜景效果。7.3绿色建筑环境评价绿色建筑环境评价是衡量建筑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以下为绿色建筑环境评价的关键指标:(1)生态环境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生物多样性、土壤质量、水质等。(2)能源消耗指标:包括建筑能耗、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3)室内环境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噪音等。(4)室外环境指标:包括绿化景观、道路广场、室外设施等。(5)社会环境指标:包括居住舒适度、社区服务设施、公共交通等。通过对上述指标的监测和评价,可以有效指导建筑环境设计,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同时企业和个人应共同参与绿色建筑环境评价,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八章建筑智能化与自动化8.1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8.1.1设计原则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可靠: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建筑内人员及设备的安全。(2)高效节能: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便捷舒适:满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和舒适度需求。(4)扩展兼容:系统设计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以满足未来技术升级和业务拓展的需求。8.1.2设计内容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设施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设施、监控系统等。(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包括空调、照明、给排水、电梯等设备的监控与控制。(3)安全防范系统:包括入侵报警、视频监控、巡更系统等。(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火灾探测器、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设备等。(5)信息化应用系统:包括物业管理、能耗监测、智能办公等。8.2建筑自动化系统设计8.2.1设计原则建筑自动化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集成:将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工作。(2)模块化设计: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便于安装、调试和维护。(3)灵活配置:根据建筑功能和用户需求,灵活配置系统功能和设备。(4)智能化控制: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系统的智能化控制。8.2.2设计内容建筑自动化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网络:包括有线和无线控制网络,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与控制。(2)控制器:实现对各类建筑设备的监控与控制,包括空调、照明、电梯等。(3)人机界面:提供可视化操作界面,方便用户进行设备监控与控制。(4)数据采集与处理:采集各类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系统优化提供依据。(5)自动化策略:根据建筑功能和用户需求,制定相应的自动化策略。8.3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的融合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的融合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下方面:(1)节能环保: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2)舒适性:结合智能化技术,为用户提供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3)生态环境:利用智能化系统,监测建筑周边环境,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4)智能管理: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对建筑设备、能耗、安全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5)互动体验:借助智能化系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互动式的居住体验。通过以上措施,实现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第九章绿色建筑认证实施策略9.1绿色建筑认证标准解读9.1.1标准概述绿色建筑认证标准是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规范,旨在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该标准涵盖了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全过程,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9.1.2标准内容绿色建筑认证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与能源利用:要求建筑在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节材与材料利用:强调建筑材料的合理选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对环境的破坏。(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要求建筑在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降低水资源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4)室内环境质量:关注室内空气质量、光照、噪音等方面,保证室内环境舒适、健康。(5)室外环境质量:要求建筑在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9.2绿色建筑认证申报流程9.2.1申报条件绿色建筑认证申报需满足以下条件:(1)项目已取得土地使用权,具备合法建设手续。(2)项目设计符合绿色建筑认证标准。(3)项目施工、监理、检测等环节符合绿色建筑认证要求。9.2.2申报流程(1)项目申报单位向当地绿色建筑认证机构提交申报材料。(2)认证机构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评估。(3)现场评估合格后,认证机构对项目进行公示。(4)公示无异议后,认证机构向项目申报单位颁发绿色建筑认证证书。9.3绿色建筑认证评估与监督9.3.1评估方法绿色建筑认证评估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指标体系:依据绿色建筑认证标准,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2)权重分配: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合理分配权重。(3)评分方法:采用百分制评分,综合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