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国导游基础考试大纲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A/33/wKhkGWc-IlyAVT3_AANMKqxn-o0177.jpg)
![2008年全国导游基础考试大纲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A/33/wKhkGWc-IlyAVT3_AANMKqxn-o01772.jpg)
![2008年全国导游基础考试大纲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A/33/wKhkGWc-IlyAVT3_AANMKqxn-o01773.jpg)
![2008年全国导游基础考试大纲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A/33/wKhkGWc-IlyAVT3_AANMKqxn-o01774.jpg)
![2008年全国导游基础考试大纲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0A/33/wKhkGWc-IlyAVT3_AANMKqxn-o017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年《全国导游基础》考试大纲总体要求通过《全国导游基础》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自然景观、民族民俗、历史文化、主要宗教、古代建筑、古代园林、风味特产、资源保护与利用、台港澳概况、主要客源国等基础知识熟悉、掌握的程度以及分析综合与灵活运用的能力。第一章自然旅游资源及主要景观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我国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主要自然景观构成和分布的熟悉;检查考生对各种自然旅游景观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同时检查考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灵活解答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第一节主要自然环境要素及其特点熟悉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面积、行政区划、自然景观构成的要素及其特点。第二节地貌旅游景观熟悉我国的冰川地貌景观、荒漠地貌景观、海岸地貌景观等地貌景观的典型代表,我国五岳、宗教名山和风景名山名称以及所在地。掌握我国观光游览型山地花岗岩景观、岩溶景观、丹霞景观、熔岩景观、石英砂岩景观、变质岩景观等主要地貌景观的成因与特点以及各类景观地貌典型代表的名称与特点。第三节水体景观熟悉我国江河景观的风景河段、漂流河段、峡谷河段典型代表的名称以及所在地,湖泊景观的湖泊成因类型和景观类型及其典型代表名称,泉的类型、名泉分类及其典型代表名称以及所在地,瀑布景观的著名瀑布以及所在地,近海与海滨景观和热带浅海海底景观代表名称以及潮汐景观的典型代表名称。掌握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灵渠、京杭大运河、坎儿井,以及三大瀑布景观的景观要素。第四节生物景观熟悉我国森林群落、草原群落、湿地群落三大生物景观类型。掌握我国主要珍稀植物、古树名木、珍稀动物与迁飞动物的典型代表。第五节气象气候和天象景观熟悉我国日出、日落、月色、云海、烟雨、冰雪、极光、雾凇、雨凇、佛光、蜃景等景观的最佳观景地名称。第二章中国的民族民俗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民族民俗理论与政策、主要民族的民族民俗概况以及民族民俗旅游资源与景观的熟悉与掌握的程度。考试内容第一节概述熟悉民族、民俗的基本概念,民俗的分类、内容、特性与功能,我国56个民族的名称、人口、分布、语言文字的概况,以及我国的民族、民俗政策。掌握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特点。第二节汉族熟悉我国汉族名称由来、人口分布、语言文字概况,以及汉族风俗习惯的共同之处。掌握我国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范围以及主要活动。第三节北方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民俗熟悉我国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朝鲜族的主要分布区、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化艺术成就、住宅形式、主要服饰、特色风味、特殊禁忌。掌握《蒙古秘史》、《突厥语大辞典》、《福乐智慧》、《真理入门》、《弦索十三套》、《江格尔》、清音子弟书、长调民歌、木卡姆、花儿、那达慕等的相关知识。第四节南方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民俗熟悉壮族、土家族、黎族的分布、语言系属、服饰、饮食、民居、传统工艺、主要节日以及特殊禁忌。掌握壮族的崖壁画、铜鼓、壮歌与土家族的织锦。第五节西南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民俗熟悉我国苗族、彝族、白族、纳西族、傣族、藏族的分布、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服饰、饮食、民居、传统工艺、文化艺术成就、主要节日、婚姻习俗以及特殊禁忌。掌握苗族的银衣、彝族的察尔瓦、纳西族的披星戴月、藏族的《四部医典》与《格萨王传》、纳西族的阿注婚,以及苗族的芦笙节、彝族等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纳西族的三朵节、藏族的雪顿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第三章中国历史文化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基本知识,特别是与导游工作密切相关的常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考试内容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顺序熟悉张骞通西域、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掌握中国历史发展顺序歌诀,主要王朝的建都地点的古今名称。第二节中央集权制的皇帝与皇权制度熟悉古代王朝国号名称的由来,帝王、皇族、后妃的称谓,清代的“宗室”与“觉罗”,君位继承,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以及勋爵、品级、补子等常识。掌握古代帝王的庙号、尊号、谥号、全称、陵号、年号,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作用和弊端,以及明清时期的考试制度。第三节传统思想文化熟悉中国古代的龙凤崇敬、巫史等常识,先秦诸子争鸣的主要学派。掌握阴阳、五行、八卦的基本知识,中国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主要代表人物,以及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第四节古代文化艺术熟悉古代典籍的产生、发展和成熟过程,古代官修史书的主要体例并举例,类书与丛书的产生与特点,历代文学的体裁及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和著名文学家,戏曲的产生、发展和成熟以及戏曲表演的艺术特点,中国古画使用的工具和材料、中国古画按绘画方法或题材的分类,古代文字的生产和演变。掌握《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的基本概况,中国古画的艺术特点、历代著名画家及其作品,甲骨文、金文以及古代著名书法家与书法名著。第五节古代科学技术熟悉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天文、历法、医学等一般常识。掌握古代中医中药的著名人物与`著名医书,以及六十甲子、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时辰的知识。第四章中国的宗教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宗教、宗教信仰及其特点,尤其是中国主要宗教及其基本知识的熟悉、掌握的程度。考试内容第一节中国各民族宗教信仰概况熟悉宗教的基本概念,我国的宗教政策及其立足点。掌握我国宗教信仰状况及其特点。第二节佛教熟悉佛教的创立、发展,主要派系,基本教义、经典、标志及常用礼仪。掌握佛教的供奉对象。第三节道教熟悉道教的创立、主要教派,基本教义、经典、标志、主要称谓。掌握道教的供奉对象。第四节伊斯兰教熟悉伊斯兰教的创立、在中国的传播、信奉对象、基本教义、主要教派、经典、习用图形、称谓。掌握伊期兰教的主要节日与禁忌。第五节基督教熟悉基督教的创立、在中国的传播,基本教义、信奉对象、经典、标志、主要节日和称谓。掌握基督教的主要教派。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古代建筑基础知识的熟悉、掌握程度,同时综合检查考生运用这些知识灵活解答各种问题的应变能力。考试内容第一节概述熟悉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发展历程以及著名建筑遗存。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以及其具体表现。第二节城市建设熟悉中国城市建设的各类基本模式以及典型代表的名称。掌握中国城市类型及其典型代表名称与简介。第三节宫殿与祭祀建筑熟悉祭祀礼仪及坛庙、名祠、宗祠等各类礼制建筑的典型代表。掌握宫殿建筑的现存状况,宫殿的建筑布局规制,以及京外现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第四节古陵墓建筑熟悉现存著名的纪念性帝陵,中国古陵墓类型及其典型代表。掌握中国古陵墓结构及典型代表,京外著名的帝王陵墓。第五节宗教建筑熟悉我国道教建筑特点、著名道教古建筑群、著名大殿和金殿,我国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的主要建筑特点、组成、风格类型和典型代表,我国基督教教堂的建筑风格分类与典型代表,基督教三大教派的教堂内部风格特点。掌握我国佛教寺庙建筑类型及其特点,汉地佛教寺庙主体建筑布局及其功能,佛教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简史、类型、分布、著名石窟寺以及著名摩崖造像简况,佛塔的结构组成、造型分类及其典型代表,佛教经幢特点以著名经幢。第六节其他著名古建筑熟悉我国现存最早的两座观象台,民居类型以及山西和皖南民居的特点,著名古桥类型以及典型代表。掌握我国江南三大名楼的概况。第六章古代园林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古代园林历史沿革与地域分布、古代园林构成的基本要素、构景的基本手法、古代园林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等基础知识的熟悉、掌握的程度。考试内容第一节概述熟悉中国古代园林历史沿革与地域分布。掌握中国古代园林造园的基本法则。第二节古代园林构成的基本要素掌握古代园林构成的基本要素与园林建筑系列组成内容并举出典型实例。第三节中国古代园林构景基本手法掌握中国古代园林构景的基本手法并能举出典型实例说明。第四节古代园林的基本类型及特征熟悉中国古代园林的基本类型。掌握我国古代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宗教寺观园林风格的基本特征以及代表园林。第五节现存古代园林熟悉京外现存古代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宗教寺观园林的状况。掌握京外著名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私家园林拙政园、留园以及宗教寺观园林西藏罗布林卡基本概况。第七章风味特产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我国的风味菜肴、名茶、名酒与名贵中药基本知识熟悉和掌握的程度。考试内容第一节风味菜肴熟悉我国风味菜肴的主要分类、特色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掌握我国地方菜肴的构成、口味特色和主要代表菜名称,官府菜(孔府菜、随园菜)、清真菜、素菜等特殊风味菜肴的名称由来、特点以及代表名菜。第二节名茶、名酒与名贵中药熟悉世界三大饮料、中国最早茶叶专著以及我国茶叶的产区和种类,各类茶叶的关键工艺、主要特征、代表名茶,黄酒、葡萄酒、配制酒的特点及代表名酒,主要中药材和主要中成药的名称、产地和功效。掌握中国传统名茶的名称、产地与特点,白酒的香型以及其特点与代表酒,主要中国名酒的名称、产地、特点。第三节工艺品熟悉文房四宝及其之首的名称,陶器的主要产地、代表品种名称,玉雕、石雕的产地与特色,漆器的主要产地及工艺品种。掌握宣纸、徽墨、湖笔、端砚的名称由来、特点以及称誉,宜兴紫砂的历史、特点与称誉,瓷器的主要产地,瓷都景德镇的制瓷历史,“三大瓷都”的传统名瓷,三大名锦的产地以及缂丝的工艺特点,四大名绣的名称、产地、代表作以及顾绣的名称由来、产地、艺术称誉,福州脱胎漆器与扬州螺钿漆器的工艺特点。第八章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自然保护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国际重要湿地、世界地质公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等旅游资源保护的基础知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考试内容第一节旅游资源的保护熟悉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国际重要湿地”、“世界地质公园”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的数量知识。掌握人类口头与非物文化质遗产及我国列入世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标志、物质遗产类型,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及其总体特征。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利用熟悉中国十大名胜、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国线景点、主题旅游年、旅游精品专线一般常识,以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与A级旅游景点数量知识。第九章中国台、港、澳地区概况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基本知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考试内容第一节台湾省熟悉台湾省的著名景点阿里山、日月潭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掌握台湾省的历史。第二节香港特别行政区掌握太平山与前港督府等著名景点。第三节澳门特别行政区掌握澳门的著名景点大三巴牌坊和妈阁庙。第十章中国主要客源国概况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