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各项制度大全_第1页
病理科各项制度大全_第2页
病理科各项制度大全_第3页
病理科各项制度大全_第4页
病理科各项制度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理科各项制度大全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及处理方法输血是临床治疗手段之一,输血前的血型鉴定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必要条件之一,血型鉴定错误则可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威胁生命。而血型鉴定过程中,经常遇见正反定型不符的现象,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哪些呢?一、血型是什么?血型是指血液成分表面的抗原类型。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类型,而与临床关系最密切,人们所熟知的是红细胞ABO血型系统及Rh血型系统。根据所携带抗原物质的差异性,可以将ABO血型系统分为A、B、O、AB四种血型,将Rh血型系统分为Rh+和Rh-,Rh-血则被称为“熊猫血”。例如A型血的人红细胞表面携带A型为主的抗原物质,而AB型血的人,红细胞表面同时携带A型和B型为主的抗原物质。二、ABO血型鉴定的方法有哪些?血型鉴定技术分为血清学和基因学两种,医院常用的方法是血清学。其检测原理为:血型抗原与相应抗体在反应介质中形成红细胞和相应血型抗体结合的免疫复合物,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ABO血型检测又分为正定型和反定型。正定型指利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标准血清)检查红细胞的未知抗原。反定型指利用已知的血型的标准红细胞检查血清中的未知抗体。血型血清学鉴定的方法有:盐水介质法(saltmediumtest)、玻片法、试管法、微柱凝胶法、流式细胞术等。三、造成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不相符的原因有哪些?ABO血型鉴定可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引起正反定型不相符。在进行ABO血型鉴定时,如果发现正反定型不符合,应重新抽取血标本并使用质量合格的检测试剂重做一次试验,在排除人为因素和技术原因以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引起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的原因及其处理措施如下:1.血浆中抗体减弱或缺失:白血病、肿瘤、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等患者抗体减弱,老年人抗体水平生理性下降,婴幼儿尚未产生抗体或抗体效价低,均影响反定型的鉴定。可通过加大患者血浆用量(2倍或4倍)的方法进行鉴定。2.红细胞抗原减弱:最常见的是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抗原减弱或消失,干扰正定型,凝集减弱或消失,可加大患者红细胞浓度或进行吸收放散实验以确定抗原。3.不规则抗体:这一类抗体存在于患者血清中,可在反定型中与标准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发生凝集(而与A或B抗原无关),导致正反不一致。抗体筛选试验阳性,应用谱细胞可鉴定出不规则抗体种类。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红细胞表面存在致敏自身抗体,DAT(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有时正定型会发生非特异性凝集。同时血清中存在的自身抗体也能干扰反定型。可用37℃生理盐水洗涤患者红细胞,一般可排除干扰。5.冷凝集素:高效价冷凝集素在体外4℃或室温条件下可与自身红细胞发生非特异性凝集反应,可出现正反定性全凝集的现象。用37℃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去除红细胞表面附着的冷凝集素,可获得可靠地正定形结果。37℃温浴患者标本,可消除血浆中游离的冷凝集素对反定型的影响。6.亚型:由遗传因素导致,幼红细胞A或B抗原弱化,正定型抗A或抗B有时不能检测出抗原而不出现凝集,造成定型困难。进一步鉴定需正定型增加抗-H、抗-A1、抗-AB,反定型增加O细胞、A1细胞、A2细胞,还应进行吸收放散试验、唾液中血性物质检测等。7.血浆成分异常: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易使红细胞发生缗钱状凝集,在血清中加入1--3滴生理盐水凝集可消失(真凝集不受影响)。某些药物主要为血浆扩容剂如葡萄糖酐、聚维酮、羟乙基淀粉等,易使红细胞发生缗钱状凝集。8.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病患者进行ABO血型不同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受者原有血型的红细胞不断衰亡,最终被供者血型的红细胞取代之,患者原有的同种凝集素在移植后逐渐消失,供者的干细胞在受者体内存活时,患者红细胞上的血型变为与供者的血型一致,但血清中并没有产生对应的抗体,会造成正反定型不一致。当工作中遇到难以鉴定的血型时,一定要首先核对各种信息及实验操作无误,然后了解病史:年龄、妊娠史、输血史、临床诊断等,再根据以上处理措施进行处理,加强与临床及患者的沟通,也可以进一步到血液中心鉴定或咨询。四、总结输血无小事,正确的血型鉴定是确保输血安全的第一步。若输注血型不符的血液制品会导致严重的溶血性贫血反应甚至死亡。在遇到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情况时,检测人员一定要认真对待,排除人为因素或操作失误的原因,根据患者情况仔细分析、总结,最后可以利用基因学方法进行验证。淀粉酶与脂肪酶升高的临床意义淀粉酶和脂肪酶是两个经常一起出现的检验项目,经常用于胰腺炎的诊断,胰腺炎中两者均会升高,在胰腺炎的诊断中同时测定两种酶的活性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但两者也存在着差异,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下两种酶。

01基本情况

淀粉酶顾名思义是分解淀粉和糖原的酶,主要由胰腺和唾液腺分泌,因此可以分为唾液型淀粉酶(S-AMS)和胰腺型淀粉酶(P-AMS)。淀粉酶分子量较小,可以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在尿中出现,因此可以在尿中测到淀粉酶,这也是淀粉酶与脂肪酶的区别之一。

脂肪酶是消化脂类的水解酶,主要由胰腺分泌,胰腺组织中脂肪酶的浓度是血清脂肪酶的20000倍,其他器官如食管、胃和小肠也可以分泌脂肪酶。胰腺的脂肪酶主要由腺泡细胞的顶部分泌入腺腔,脂肪酶在胰腺中以酶原的形式存在,大部分脂肪酶均经过腺腔转运至小肠,在小肠中被肠激酶激活成为有活性的脂肪酶,参与脂类的消化。仅有很少一部分(约1%)脂肪酶会通过腺泡细胞的基底部分泌入淋巴管和毛细血管,从而进入血液循环中。一部分血清脂肪酶会由肾脏分泌,通过肾小球滤过,但在肾小管被重吸收,因此不会出现在尿里,尿中测不到脂肪酶活性。02升高的意义淀粉酶急性胰腺炎是引起淀粉酶升高的最常见原因,胰腺炎时病变的胰腺可以释放过多的淀粉酶入血,导致血淀粉酶升高。一般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12小时血淀粉酶开始升高,持续3~5天。但并不是所有胰腺炎的病人淀粉酶都会增高,也有少部分胰腺炎病人淀粉酶正常或仅轻度增高,因此还要更加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征做出诊断。

腮腺炎时由于腮腺型淀粉酶释放入血过多,也会引起血淀粉酶增高,此时脂肪酶通常不高。一些恶性肿瘤如肺癌、卵巢癌、胃癌、多发性骨髓瘤等,由于癌组织的异位分泌,也可以导致淀粉酶升高。另外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以及肾脏疾病导致淀粉酶排除障碍也可以引起淀粉酶升高。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巨淀粉酶血症,由于淀粉酶与免疫球蛋白结合成为大分子,而不能从肾脏排出,从而使血淀粉酶升高,此时尿淀粉酶通常降低。脂肪酶血清脂肪酶主要来源于胰腺,胰腺炎时,腺泡细胞损伤导致胰脂肪酶分泌增加,同时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高,进一步导致脂肪酶释放入血,以及可能存在的胰管梗阻使得高浓度的酶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中,从而导致血中脂肪酶升高。

另外,胰腺肿瘤或壶腹周围肿瘤直接侵犯或压迫胰管时引起胰管梗阻,胰管内压力升高,脂肪酶通过毛细血管或淋巴管释放入血,导致脂肪酶升高;急性胆囊炎、肠梗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梗阻性或炎性小肠疾病、肝脏疾病和腹部肿瘤等会儿引起非胰源性脂肪酶释放入血,引起脂肪酶升高;其他如慢性酒精中毒、酮症酸中毒也会引起脂肪酶升高;与淀粉酶一样,巨脂肪酶血症也可以引起脂肪酶升高。

03两者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作用

胰腺炎时脂肪酶活性的升高多于淀粉酶并行,但脂肪酶由于半衰期更长,通常持续时间更长,升高的程度更大。发生急性胰腺炎时,脂肪酶在症状出现4~8小时开始升高,在24小时达到峰值,8~14天才能回复原来水平,而淀粉酶半衰期短,出现症状后如不及时进行检测,有可能会导致淀粉酶正常。有研究发现,在急性胰腺炎中凡是血清淀粉酶升高的病例,脂肪酶均升高,而脂肪酶升高者,淀粉酶不一定升高。

2013年《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强调了血清淀粉酶测定的临床意义,尿淀粉酶变化仅作参考。血清淀粉酶活性高低与病情不呈相关性。病人是否开放饮食或病情程度的判断不能单纯依赖于血清淀粉酶是否降至正常,应综合判断。血清淀粉酶持续增高要注意:病情反复、并发假性囊肿或脓肿、疑有结石或肿瘤、肾功能不全、巨淀粉酶血症等。要注意鉴别其他急腹症引起的血清淀粉酶增高。血清脂肪酶活性测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尤其当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