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体知识
古典、现代诗歌的特点古典诗歌的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第五,意美、语美、音美、形美现代诗歌的主要特点:1.形式是比较自由的。2.内涵是开放的。3.意象重于修辞。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炉中煤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字鼎堂,号尚武。原名开贞,笔名沫若(因为他的家乡有两条河叫“沫水”和“若水”)。四川乐山人。
我国著名诗人、学者、文化战士。青年时代,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一、作者简介
幼年时开始诵读《诗经》、《唐诗三百首》等。对《庄子》等古代文学的涉猎,对他后来的文学倾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西方自然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初步接触,梁启超、章太炎新思想的营养,培育了反抗与叛逆的性格,激发了他向往反清爱国民主运动。
1914年赴日学医,“五四”运动前后,弃医从文,积极投身于革命文化运动;
1919年,郭沫若在日本得知“五四”的消息之后进入诗情的“爆发期”,并开始在国内(上海)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陆续发表作品。
1920年,《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等重要代表作发表后,郭沫若开始在文坛上引人注目。
这些作品后来大多收入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
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新文学团体“创造社”。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
郭沫若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全国文联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1923年,郭沫若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后,与日本妻子安娜和三个孩子回国,同时活跃在文艺和政治两个大舞台上。
1925年到广州任中山大学文科学长,这期间创作《聂嫈yīng》等3部历史剧。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经周恩来、李一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义失败后流亡香港、上海、日本。
“七七”事变后回国,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写下了《屈原》、《虎符》等历史剧和《天地玄黄》、《今昔蒲剑》以及《战声集》、等诗文,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内顽固派的阴谋伎俩。1928年倡导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参加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并出版有《前茅》、《恢复》两部诗集。2月,为躲避反动政府的通缉东渡日本,开始10年流亡生活,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和甲骨文、金文的研究。
1937年别妇抛雏,从日本秘密回国,参加抗日战争,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出版有诗集《战声集》。1949年8月,他在第一次文代会上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席。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领导工作,出版诗集《新华颂》、《长春集》、《潮汐集》、《东风集》以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
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郭沫若的作品郭沫若一生著述甚丰,主要了解其诗歌、小说和戏剧中的下列作品:1、主要诗集
A.《女神》1921年出版,共分3辑。第一辑为三部诗剧《女神之再生》、《棠棣之花》、《湘累》。第二辑为爆发期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等具有“五四”时代精神的作品;第三辑为“五四”前后的作品。B.《星空》和《瓶》等“彷徨”时期的作品。C.《恢复》和《前茅》等“革命”时期的作品。
2、主要小说:具有创造社小说的特点
A.自叙小说(受日本“私小说”影响的一种自传体小说,又称“身边小说”):如自传体小说《漂流三部曲》是现代最早的意识流手法的小说。
B.寄托小说(在精神上与郭沫若的诗歌和历史剧一致):主要有短篇小说《牧羊哀话》等。
《落叶》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书信体形式的中篇小说之一;3、主要剧作
历史剧:在20年代有3部:《聂嫈yīng》、《王昭君》、《卓文君》4部以“战国”为题材:《屈原》、《棠棣之花》(根据20年代的同名诗剧改编)、《虎符》、《高渐离》;2部以“元末”和“明末”为题材:《孔雀胆》、《南冠草》;
50年代有2部:《蔡文姬》、《武则天》。郭沫若的婚姻
在郭沫若86年人生旅程中,有三位女性以婚姻关系伴随过他。她们构成了郭沫若婚恋生活的三个主要支柱,在漫漫人生路上,他们与郭沫若在情感上有说不清的恩恩怨怨,道不尽的纠葛思念,诉不完的离合悲欢。一、独守空闺的张琼华
张琼华是郭沫若明媒正娶的结发妻子,比郭沫若大两岁。婚后第五天,郭沫若便远走他乡。而旧时的婚约却死死扣住张琼华,整整26个春秋,张琼华没有和结发的夫君见过一面,她独守空闺。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夫君在异国他乡已娶妻生子,在国内事业有成,生活中又添新欢之乐。
1939年3月,郭沫若衣锦还乡,回四川老家探亲。郭沫若给张琼华留下“书付琼华”四个字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过乐山。
1963年,张琼华曾去过北京,受到郭沫若的盛情接待。郭沫若病逝之后,一些学术研究者曾看望过张琼华,在四川的乐山,她依然是农妇的装束,过着简朴的晚年生活。1980年,这位对郭沫若忠贞不二的老人,在孤寂中辞世,享年90岁。
二、含辛茹苦的佐藤富子
1916年8月,在日本东京圣路加病院,郭沫若认识了年仅22岁的日本姑娘佐藤富子,当时,郭沫若在冈山高等学校攻读医科,她是护士。佐藤富子被才华横溢的郭沫若写的爱情诗所陶醉。不久,她毅然辞去圣路加医院的工作,随郭沫若到冈山同居。从此,佐藤富子的婚缘便笼罩在不幸的悲哀之中。
首先,她与郭沫若的结合,没有得到家庭的认可。佐藤家是基督教徒之家,断然不允许她与一个华人青年自由结婚的。他们第一个儿子出世以后,她与父母断绝了关系。
其次,郭沫若作为学生,经济条件是有限的。富子为使丈夫学业有成,独自承担全部家务。他们几经搬家并且要支付昂贵的房租。为了生计,郭沫若拼命写作译书,没有桌椅用皮箱代替,没有砚台用磨平的砖头代替……这样清贫的日子,没有父母的亲情关照,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富子含辛茹苦地坚持着,为郭沫若哺育了四儿一女。1937年,政治风云变幻,使郭沫若的思想和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他决定回国参加抗日战争,而富子是日本人,他不辞而别离开日本回国了,从此,他们中断了一切联系。
漫漫的11年过去了。在新中国诞生的前一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佐藤富子知道了郭沫若的消息便立即携儿带女西渡大海专程来中国,开始万里寻夫。当富子知道于立群已为他的丈夫生育了五个儿女时,她心酸地说:“我走……”建国以后,佐藤富子加入中国籍,带领儿女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佐藤富子的晚年是幸福的。人们敬仰文化名人郭沫若,更尊重他日本血统的妻子。她曾被推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她的中国名字叫郭安娜。1994年8月15日,安娜(佐藤富子)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三、情深意长的于立群
于立群,一位追求进步与自由的女性。她是郭沫若早期恋人于立忱的胞妹。1937年他们初识时,她是戏剧电影界一名女演员。1938年,抗日烽火燃烧着中国大地,于立群取道香港准备去陕北,再次与郭沫若见面。出于对事业执著的追求和信念,她下定决心与其旧友分开,决然在香港新亚酒楼与郭同居。
1939年夏,即将出任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三厅长的郭沫若决定与于立群补办婚礼。
于立群成为郭沫若第三位名正言顺的妻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日子里,郭沫若这样的文人经常受到攻击和凌辱,于立群总是像卫士一样护着郭沫若。
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作为夫人的于立群经常陪同他去各地参观、视察、出国访问,参加一系列外事活动。他们地位显赫、生活幸福。虽然在动荡年代,有过失子之痛、受凌辱之苦,但是总体说来,生活对他们是丰厚的,晚年夕阳是灿烂的。于立群和郭沫若在一起共同生活近40年,抚育五个子女,她是伴随着他度过人生暮年的最后一位妻子。
1978年6月,郭沫若病逝了,而次年2月,她也猝然去世。中国现代新诗简介:
中国新诗是“五四”运动中形成的,以白话文为基础,结合外来的诗体模式,并对旧体诗有所吸收的诗歌形式。我们熟悉的新诗作者及其作品一、初期白话诗派(五四运动前后)1、1917年胡适《白话诗八首》打开新诗创作的局面。2、初期新诗周作人《小河》冲出旧诗词藩(fān)篱。二、20世纪20年代自由诗派:郭沫若:激情的迸发。1921年《女神》新诗取得突破性进展。
湖畔四诗人:开情诗之先河。(湖畔诗人是以讴歌纯真的爱情和友谊,表现人性的爱与美为主题的。爱情诗是时代的产物。)
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三、20世纪30年代闻一多——忧国忧民的诗人《也许》《死水》徐志摩——飞去的诗人《再别康桥》《云游》臧克家——泥土诗人、"农民诗人"
《老马》
四、抗战时期
艾青——土地的歌者《我爱这土地》《乞丐》整体感知
有感情朗读课文炉中煤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啊,我青年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写作背景
《炉中煤》是诗人对祖国的恋歌。写于1920年12月,当时,诗人正在日本。
1914年初,青年郭沫若赴日本留学。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以强凌弱,常有怀乡思国的强烈情感。
1919年“五四“运动在国内爆发,消息传到留学的郭沫若耳里,深受鼓舞,心中积蓄依久的爱国主义激情和反帝反封建意识犹如火山爆发。写了大量情绪激昂,思想积极的抒情诗。代表作就是这篇。
十月革命的炮声和“五四”运动的爆发,使他看到了祖国的希望和胜利的曙光,虽然他未能亲自参加国内的五四运动,但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却冲击着他,振奋着他。
《炉中煤》就是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他把这时期的诗,集为《女神》,于1921年8月出版,这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也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第一座丰碑。掌握下列生字词的字、形、意。1、殷勤yīnqín:热烈而周到2、思量liang:文中的意思是思念3、卤莽lǔ:同“鲁莽”,这里比喻无法遏止的激情。4、栋梁liáng:屋顶最高处的水平木梁,支承着椽子的上端;身负重担的人、能担负责任的人材;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一初读课文1.理解题目的内涵(主、副标题)
这首诗只看主标题时,对于中心思想的揭示和说明就比较模糊、朦胧。
副标题作用:点明主题。有助于读者理解作品艺术形象的内涵,使读者一接触作品,便会自觉地从中感受副标题所宣称的情绪,从而更易于为作品所感染。
历来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将祖国比作母亲,将自己比作儿女;1、这首诗却将祖国比作什么?这首诗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心爱的人儿”。2、将自己比作什么?将自己比作"炉中煤”3、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比喻?这样比喻好处何在?3、因为本诗所表现的是“眷念祖国的情绪”而“炉中煤”的形象特征是火红、炽热、旺盛、熊熊燃烧,这与诗人对祖国感情的热烈、深切是相一致的;
“炉中煤”还具有为人奉献火与热,将自己燃烧成灰,殒身不恤的献身精神,可以形象地表现诗人为了祖国甘愿奉献一切的精神。3、“年青的女郎”首先表达的是诗人对祖国在“五四”之后所呈现的新气象的认识就像一位青春焕发的姑娘,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的赞美;
另一方面,将祖国喻为“年青的女郎”而不是我们通常比作的“母亲”,从抒情的角度讲,更易于抒发炽烈、奔放的情感。仔细分析
体味感情
(一)分析:第一节
1、诗中“炉中煤”比喻什么?为什么作这样的比喻?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炉中煤是作者自喻。
因为本诗表现的是“眷念祖国的情绪”。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一、从形象特征看,炉中煤是火红、炽热、旺盛、熊熊燃烧的,这与诗人对祖国感情的热烈、深切是一致的;二、是从精神特征上看,“炉中煤”具有为人奉献火与热,将自己燃烧成灰,殒身不恤的献身精神,这与作者立志报国济民的情意是一致的。2、诗中“年青的女郎”比喻什么,为什么作这样的比喻?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把“五四”以后的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作者把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老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蕴含着作者的深意。
好处:
具体来讲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可以形象表现“五四”以后的
祖国特征——充满了崭新的气象和勃勃的生机,就像一位青春焕发的“年青女郎”,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在“五四”之后所呈现的新气象的认识。
二、从抒情的角度讲,更易于抒发炽烈、奔放的情感。3、如何理解“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前句是写祖国对争诗人的养育之恩,这是诗人思念祖国的基础。因为是在对作为喻体的“年青的女郎”倾诉,所以这里也比喻性地用了“殷勤”。“不辜负”三字表达了报效之意。
后一句的“思量”,不仅是指对于作为地理概念的祖国的思念,不仅是对山川土地的思念,而且是具有更深含义的一种期望,是希望祖国不断发展,日益强盛、进步,所以用了“也不要辜负”。(二)分析:第二节(从什么方面写的?)1、煤的外形:黑奴卤莽(浑身黝黑,形象粗陋,不惹人喜爱)
2、问“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这两句诗,亦问亦答:你知道吗?你应该知道吧。你嫌弃吗?你不会嫌弃吧。因为我的外表虽然黝黑,但心是火红炽热的。
"黑奴"的"奴”字,可以理解为"我"对于"年青的女郎"即对于祖国心苦情愿,全心全意的奉献态度。思考:"黑奴"的“奴”字有什么情感?(二)分析:第二节
3、为什么“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呢?
因为我的“前身”,我的来历,我所具有的内在价值。
“黑奴卤莽”的外表和"火热的心肠”强烈地反差,又高度地统一。4、“炉中煤”(物)和“年青的女郎”(人)并不构成生活中恋人的关系,诗中却是写“煤”向“女郎”倾诉衷肠,这是否有违常理?
作品中的“炉中煤”和“年青的女郎”,虽构不成生活中恋人的关系,但从精神实质上讲,同样是在奉献一颗滚烫的心。(三)分析:第三节
怎样理解“炉中煤”的前身、过去和今朝?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过去:“活埋在地底多年”今朝:“总得重见天光”(三)分析:第三节(两层含义)
字面上,讲的是煤形成的过程。
深层含义,是说自己原本是国家的有用之才,但在过去黑暗现实的压迫之下,爱国之情深埋心中,不得抒发,空怀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今朝,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祖国焕发出新的青春、诗人的爱国情感不可抑制地喷发而出,报效祖国的时机终于来到了。
既表达了作者对“五四”运动的光明的渴求和赞颂,又倾诉了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斗士的诗人对祖国的光辉前途、民族的发达兴旺的希冀,以及诗人对自己“报国济民”抱负的跃跃欲试的心情。怎样理解“炉中煤”的前身、过去和今朝?(四)分析:第四节
分析“炉中煤”今朝的心理如何?“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四)第四节抒发作者对祖国的那些感情?
(1)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五四”之后,诗人作为“处在国外的人”,“苦于知识的桎梏而想自由解脱,跑回国去投向爱人的怀里”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表露,而这几行诗,正是这种情感的艺术写照。(2)表达了自己急于报效祖国的决心与热情。
“燃”:最富于动感的一个词,给人的形象感受是炉火跳动,光热四溢,“炉中媒”的生命在“燃”中得以显现,得以升华。
“燃”
还可以让人想象到一颗滚烫燃烧的心,表达出诗人对祖国眷念之深,思渴之切。在第四节中,这个“燃”字出现在"常常思念"之后,又使人感到诗人有一种对于暂时不能投身国内火热斗争而坐卧不宁的心情。炼字:全诗中哪个字用的好?
思考:本诗末节的“燃”与首节中的“燃”含义是否一样?
不同。在这首诗中,“燃”字是最富于动感的一个词,给人的形象感受是炉火跳动,光热四溢,“炉中煤”的生命在“燃”中得以显现,得以升华。表达出诗人对祖国眷念之深,思渴之切。
前一个“燃”,是诗人在黑暗长夜中摸索探寻;而后一个“燃”,则强调了诗人在“重见天光”后的奋斗搏击。层意小结:
第一节:一个远在异国的游子对祖国的深情的呼唤,无尽的思念和饱含深切的关爱。(总述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
第二节:以煤的外形与内心的比较为喻,进一步抒发爱国之情。(爱国之情)
第三节:交代煤的来历、出身,表达长久积蓄的爱国之情、雄心壮志,进一步深化诗歌的主题。(报国之志)
第四节:进一步说出自己的心愿,表达为国献身的决心。(全诗推向高潮,与第一节呼应。)1.整体把握,读准语音。2.体味情感,注意语速。二、再读,进入情境,体味感情
《
炉中煤》情感炽热,诵读时应控制好语调、语速,准确地表达出诗人情感的变化。
比如“啊,我年青的女郎!”
这句诗在全诗中共出现四次,根据每节诗内容的变化,读时也应有变化。
第一次:语调稍低,语速稍慢;
第二、第三次:慷慨激昂的,重音应放在“我”和“年青”上;
第四次:略带喜悦,语调昂扬,吐字有力。
通过诵读,体会诗人的情感历程。品味艺术特色炉中煤的象征意义:1.象征作者火红、炽热、旺盛、熊熊燃烧的爱国激情。2.象征作者为人类奉献光与热,燃烧成灰,殒身不恤的献身精神。年青的女郎的象征意义:
1.象征经过五四运动战斗洗礼后的生机勃勃的祖国。同时,也是诗人热恋、追求的对象。
2.不仅表达了对祖国深切真挚的眷恋,也反映出作者对“五四”精神的肯定和对祖国新生的信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新高一数学初升高衔接《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含答案解析
- 常见急症教育课件
- 《常见植物动物》课件
- 皮革制行李吊牌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电热保护套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的excel函数教育课件
- 电热暖杯器产业运行及前景预测报告
- 肺叶钳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电塔吉锅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朝鲜骨牌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小班安全不随意玩水(课堂PPT)
- 蒲公英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抑菌性能
- 绘本《隧道》PPT
- 车辆自动升降式智能路障系统实施方案
- jmeter性能测试及性能调优
-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ppt课件
- KGW船用起重机维护使用手册
- 光伏组件拆卸及转运方案(二)
- 建国集团财务制度汇总
- 安装工程预算照明配管配线
- 技术响应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