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福州琅岐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
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王舒,字处明,丞相导之从弟也。父会,侍御史。舒少为从兄敦所知,以天下
多故,不营当时名,恒处私门,潜心学植。年四十余,州礼命,太傅辟,皆不就。及
敦为青州,舒往依焉。时敦被征为秘书监,以寇难路险,轻骑归洛阳,委弃公主。时
辎重金宝甚多,亲宾无不竞取,惟舒一无所眄,益为敦所赏。
时将征苏峻,司徒王导欲出舒为外援,乃授抚军将军、会稽内史,秩中二千石。舒上
疏辞以父名,朝议以字同音异,于礼无嫌。舒复陈音虽异而字同,求换他郡。于是改
“会”字为“会B”,舒不得已而行。在郡二年而苏峻作逆,乃假舒节都督,行扬州刺
史事。时吴国内史庾冰弃郡奔舒,舒移告属县,以吴王师虞斐为军司,率众一万,与
庾冰俱渡浙江。前义兴太守顾众、护军参军顾照等,皆起义军以应舒。舒假众扬威将
军、督护吴中军事,画监晋陵军事,于御亭筑垒。峻闻舒等兵起,乃赦庾亮诸弟,以
悦东军。舒率众次郡之西江,为冰、飕后继。冰、场等遣前锋进据无锡,遇贼将张健
等数千人,交战,大败。贼遂入吴,烧府舍,掠诸县,所在涂地。舒遣子允之行扬烈
将军,与将军徐逊、陈孺及扬烈司马朱素,以精锐三千,轻邀贼于武康,出其不意,
遂破之。斩首数百级,贼悉委舟步走。是时临海、新安诸山县并反应贼,舒分兵悉讨
平之。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自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及侃立
行台,上舒监浙江东五郡军事,允之督护吴郡、义兴、晋陵三郡征讨军事。既而晃等
南走,允之追蹑于长塘湖,复大破之。贼平,以功封彭泽县侯,寻卒官。赠车骑大将
军、仪同三司,谥曰穆。
(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
A.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
B.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
C.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
D.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
A.“从弟”在中古时期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且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
B.“中二千石”为俸禄,按汉时体制,俸禄以万石为最高,中二千石次之。
C.“假”,这里为官职用语,意思是代理,临时充任。它与正式任命不同。
D.“贼”,原指偷盗之人,如贼寇,在本文中则指进犯中原的外族侵略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一
A.王舒淡泊名利,长期在家,多次谢绝官府的征召,对从兄离职时留下的财物毫不动
心。
B.王舒有军事才能,在征讨逆贼苏峻的战争中,亲白率领军队在武康击败敌寇,斩首
众多。
C.王舒为人忠厚,因在讨贼之战中多次失利,而主动上书贬职去节,且不听从陶侃劝
解。
D.王舒颇具战功,在贼乱平定之后,因功被封为彭泽县侯,死后又被迫赠为车骑大将
军。
(4)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舒上疏辞以父名,朝议以字同音异,于礼无嫌。
②峻闻舒等兵起,乃赦庾亮诸弟,以悦东军。舒率众次郡之西江,为冰、场后继。
第2题: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窦群,字丹列,京兆金城人。父叔向,以诗自名,代宗时,位左拾遗。群兄弟皆擢进
士第,独群以处土客隐毗陵。母卒,啮一指置棺中,庐墓次终丧。从卢庇传啖助《春
秋》学,著书数十篇。苏州刺史韦夏卿荐之朝,报闻,不召。后夏卿入为京兆尹,复言
之,德宗擢为左拾遗。时张荐持节使吐蕃,乃迁群侍御史,为荐判官,入见帝曰:
“陛下即位二十年,始自草茅擢臣为拾遗,何其难也?以二十年难进之臣为和蕃判
官,一何易?”帝壮其言,不遣。
王叔文党盛,雅不喜群,群亦悻悻不肯附。欲逐之,韦执谊不可,乃止。群往见叔文
曰:“事有不可知者。”叔文曰:“奈何?”曰:“去年李实伐恩恃权,震赫中外,
君此时逡巡路傍,江南一吏耳。今君又处实之势,岂不思路傍复有如君者乎?”叔文
悚然,亦卒不用。
宪宗立,转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出为唐州刺史。节度使于^闻其名,与
语,奇之,表以自副。武元衡、李吉甫皆所厚善,故召拜吏部郎中。元衡辅政,荐群
代为中丞。群引吕温、羊士评为御史,吉甫以二人躁险,持不下。群性很(狠),反怨
吉甫。吉甫节度淮南,群谓失恩,因挤之。陈登者,善术,夜过吉甫家,群即捕登掠
考,上言吉甫阴事。宪宗面覆登;得其情,大怒,将诛群,吉甫为救解,乃免,出为
湖南观察使。改黔中。会水坏城郛,调溪洞群蛮筑作,因是群蛮乱,贬开州刺史。稍
迁容管经略使。召还,卒于行,年五十五,赠左散骑常侍。
群很(狠)自用,果于复怨。始召,将大任之,众皆惧,及闻其死,乃安。
兄常、牟,弟庠、巩,皆为郎,工词章,为《联珠集》行于时,义取昆弟若五星然。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二十年难进之臣为和蕃判官,一何易易:草率
B去年李实伐恩恃权恃:依仗
C君此时逡巡路傍逡巡:
后退的样子
D群谓失恩,因挤之挤:陷害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窦群“果于复怨”的一组是(3
分)()
1欲逐之,韦执谊不可,乃止。
2吉甫节度淮南,群谓失恩,因挤之
3群即捕登掠考,上言吉甫阴事
4群引吕温、羊士谓为御史
5众皆惧,及闻其死,乃安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④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窦群孝顺。他的母亲去世时,他咬断自己的一根手指头,把它放到棺材里面,并在母
亲的墓旁搭了个丧棚一直住到丧期服满
B苏州刺史韦夏卿向朝廷推荐窦群,皇帝知道后,并没有召见窦群。后来,韦夏卿升迁
为京兆尹,又向皇帝推荐窦群,德宗任命窦群为左拾遗。
C窦群利用陈登诬谄李吉甫,宪宗亲自审问陈登,知道了实情后,非常生气,想要杀了
窦群,是李吉甫劝谏解释,才免了窦群的死罪。
D窦群引荐吕温、羊士谓担任御史,李吉甫认为这两个人急躁不正派,没有批准,窦群
于是怨恨李吉甫,因此而陷害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叔文党盛,雅不喜群,群亦悻悻不肯附。欲逐之,韦执谊不可,乃止。
(2)会水坏城郛,调溪洞群蛮筑作,因是群蛮乱,贬开州刺史。
第3题: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下列16—19题。(共18分,每小题
3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
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
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
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
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
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
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
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
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16.下列文言句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省乎己(检验反省)今之众人(许多人)
B.而闻者乾(清楚)士大夫之族(类)
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而绝江河(横渡)
D.非能水也(游水)其工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17.下列句中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其皆出于此乎?
C.非能水也,血绝江河小学面大遗
D.王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士师
18.下列对原文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同时把他们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相
师作对比。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前者“小”而后者
“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对
比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
“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19.文言文翻译(共9分)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译: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
第4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9分)
赤壁之战
司马光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
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口:“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
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
甲,北面而事之!“权目: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
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
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百一
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缩’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
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
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
悦,与其群下谋之。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
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
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
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
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
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瑜至,谓权曰:“请为将军筹之。将军禽操,宜
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
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
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因拔刀斫前秦案,目:“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
与此案同!”乃罢会。
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进,与操遇于赤壁。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选自《语文读本1》,有删改)
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与鲁肃俱诣孙权诣:拜访
B.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机:关键
C.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从:跟随
D.因拔刀斫前秦案斫:砍
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B.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C.今数雄己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D.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明察形式,说话讲究艺术。他先用激将法激孙权,而后指出孙刘方面
有实力,曹操方面有诸多不利因素,劝孙权坚定抗曹的决心。
B.孙权手下的人物对曹操八十万大军的态度不同,他们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张
昭为代表的主降派,一派是以鲁肃、周瑜为代表的主战派。
C.鲁肃面对众人之议却默然不语,是因为其早为自己做好了战后的打算一一跟
随曹操,一样能够享受高官厚禄,可见其高瞻远瞩,老谋深算。
D.周瑜主张抗击曹操,态度坚决。他劝说孙权坚定战胜曹操的决心,自己则有
必胜的信心,果然在赤壁和曹操刚一交锋,就占据了上风。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4分)
(2)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3分)
(3)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3分)
第5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
表。性又好书,经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游集。后以军功,
稍迁仪同三司,袭爵新义郡公。
武帝伐齐,齐将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说下之。进平范阳,拜永州刺史。陈人逼光
州,擒以行军总管击破之。高祖作相,迁和州刺史。陈将频寇江北,前后入界。擒屡
挫其锋,陈人夺气。开皇初,高祖潜有吞并江南之志,以擒有文武才用,夙著声名,
于是委以平陈之任,甚为敌人所惮。及大举伐陈,以擒为先锋。擒率五百人宵济,袭
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进攻姑熟,半日而拔,次于新林。江南父老素闻其威
信,来谒军门,昼夜不绝。陈人大骇,其将相继降之。晋王广上状,高祖闻而大悦,
宴赐群臣。陈叔宝遣领军蔡征守朱雀航,闻擒将至,众惧而溃。任蛮奴为贺若弼所
败,弃军降于擒。擒以精骑五百,直入朱雀门。陈人欲战,蛮奴据制之曰:“老夫尚
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遂平金陵,执陈主叔宝。时贺若弼亦有功。乃下诏于晋
王曰:“此二公者,深谋大略,东南逋寇,朕本委之,静地恤民,悉如朕意。九州不
一,已数百年,以名臣之功,成太平之业,天下盛事,何用过此!闻以欣然,实深庆
快。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赐物万段。先是,江东有歌谣曰:“黄斑青骋马,发
自寿阳唉,来时冬气末,去日春风始。”皆不知所谓。擒本名虎,平陈之际,又乘青
携马,往反时节与歌相应,至是方悟。
其后突厥来朝,上谓之曰:“汝闻江南有陈国天子乎?"对曰:“闻之。”上
命左右引突厥诣擒前,曰:“此是执得陈国天子者。”擒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
仰视,其有威容如此。俄征还京上宴之内殿恩礼殊厚。无何,因寝疾,数日竟卒,时
年五十五。
(节选自《隋书•韩擒虎传》)
【注】®(hui):挥手呵斥。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以军功,稍迁仪同三司稍:稍稍
B.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说下之说:劝服
C.高祖潜有吞并江南之
志潜:暗中
D.半日而拔,次于新林次:驻扎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韩擒战功显赫的一组是()(3分)
①擒有文武才用,夙著声名②委以平陈之任,甚为敌人所惮③袭采石,守者皆醉,
擒遂取之④来谒军门,昼夜不绝⑤闻擒将至,众惧而溃⑥遂平金陵,执陈主叔宝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④⑥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擒自小以有胆略知名,容貌魁伟,有豪杰的仪表。周太祖很赏识他,让儿子与他
交往。在任职刺史后,屡次击败陈军的侵扰,使陈人丧失了锐气。
B.韩擒揣摩高祖有吞并江南的志向,在伐陈时担任先锋。他率领五百人,半日攻下姑
熟,陈人大惊,其将领相继投降。高祖闻讯十分喜悦,大宴群臣。
C.韩擒声名令陈军感到恐惧,陈叔宝遣部下镇守朱雀航,但军士逃散。其时贺若弼打
败陈将任蛮奴也有军功,高祖在表彰韩擒的同时也表彰了贺若弼。
D.韩擒平陈的经历与此前江东的歌谣相应,当时人们不知歌谣何意,平陈之后才得以
明白。韩擒被征召回京后,深受皇上礼遇,但不久却因急病而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陈人欲战,蛮奴携之曰:“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5分)
⑵擒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5分)
第6题: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回答后面题。(15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
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
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一一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
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
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
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
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日:“甚急!今者项庄拔剑
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
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帏西向立,瞋目
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踞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
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一一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
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
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
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
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
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
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节选自《鸿门宴》)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庄则入为寿。寿:祝寿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
封……为王
C.沛公起如厕。如:往,到……去D.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戮力:合力
14.比较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项王未有幺应②.籍何以至此
③.项王按剑面踞曰④.劳苦面功高如此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1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手总是软
的,总是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
B.樊哙不仅能吃能喝,还能言善辩,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
C.樊哙闯入军营中,只引起了项羽的一点本能的“按剑而蹈”的反应,可见项羽的确
小看了刘邦及其手下。
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
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而抬举一番,难怪项羽愿听。
16.翻译下列语句。(6分,每句3分)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第7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9分,每小题3分)
褚圻字温理,九岁而孤,为叔父骡骑从事中郎随所养。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
之。及长,美风仪,善占对,博学能属文,词义典实,不尚淫靡。陈天嘉
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齐,还迁中书侍郎。
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陈宣宗谓中书舍人蔡景历日:“稽阴大
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景历进玲,帝曰:“甚善,卿言与朕意
同。”乃除山阴令。县人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
价锁次的等,具状启台,宣帝手敕慰劳,并遣使助圻搜括,所出军人八百余户。时舍
人曹义达为宣帝所宠,县人陈信家富,谄事义达,信父显文恃势横暴。玲乃遣使执显
文,鞭之一百,于是吏人股栗。信后因义达谙圻,竟坐免官。雄在任岁余,守禄俸而
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或以价非百里才,曰:“吾委输
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嘴。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
从政,吾未服也。”时人以为信然。皇太子知价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还
都。后累迁御史中丞。
价刚毅有胆决,善骑射。及为御史中丞,甚有直绳之称。卒于官,皇太子亲制志铭,
以表惟旧。所制章奏杂文二百余篇,皆切事理,由是见重于世。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有令誉令:美好
B、乃除山阴令除:免除官职
C、竟坐免官坐:因……获罪
D、不堪自致致:奉养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因寄所托
B、乃除山阴令以其乃华山之阳名
为叔父骤骑从事中郎随所养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皇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褚价在山阴惩治了有财势的不法之民,依法征兵役、劳役,并严惩了与皇帝
宠臣曹义达有密切关系的富民,使曹义达被免官。
B.褚疥少年时就有很好的声誉。成人后能广泛地学习,文章写得典雅充实,不
崇尚过分的华丽。后升任中书侍郎。
C.由于山阴有很多依仗财势的不法之徒,他们贿赂勾结官吏做不法之事,蔡景
历向陈宣宗推荐褚班任山阴县令。
D.褚班为官极清廉。因遭到非议,他如实申述自己能按标准办理政事而不谋取
私利。后为御史中丞,受到人们称赞。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高宗患之。(3
分)
译:—
(2)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玲搜括,所出军民八百馀户。(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4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题:
第9题: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于仲文,字次武,髯龊①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
王属,寻迁安固太守。
(隋)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
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
功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
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
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
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
发兵,以讨檀让。
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
文佯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
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
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将席毗罗,众
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
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②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皆
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
之,遂取金乡。
毗罗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
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
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史臣曰: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诩,尉迥之乱,遂立功名。
(节选自《隋书•于仲文传》)
注释:①髻龊(tiaochen):幼年,幼童。②蜀公:指尉迥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迁安固太守。寻:不久。
B.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去:距离。
C.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倍:通"北",背向。
D.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信:真实。
8.下列各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
¥河南悉平。
B.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
¥河南悉平。
C.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
¥河南悉平。
D.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
¥河南悉平。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仲文年轻时就喜欢读书,胸怀大志,气度超凡。尉迥发动叛乱,并派人联合
于仲文,但于
仲文不为所动,予以拒绝。尉迥对此极为愤怒,派遣宇文威率队攻打他。
B.《孙子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于仲文可谓深谙其道,在城武
一役中,他假意给各州县下令,要多多准备粮食来麻痹敌人。在贼兵将士一片松散之
时,火速出击,一举攻占了城武。
C.于仲文击溃了宇文威的军队之后,尉迥又派遣两路大军围击于仲文。于仲
文因麻痹大意而受到贼兵两路合击,被迫率领六十多个骑兵突围而逃,而贼兵穷追不
舍。
D.在平定尉迥之乱中,于仲文运筹帷幄,历经数战,最后生擒檀让,斩杀席
毗罗。因此,朝廷为他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于仲文因平定尉迥之乱而功成
名就。
10.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4分)
(2)让悉众来拒,仲文佯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6
分)
[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第10题:
第11题:阅读《师说》《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8-20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
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
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
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
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
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
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ks5u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
之下。其高下之势,蛛然洼然,若埋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
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娄为类。悠悠乎与颗气俱,
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
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
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则耻师焉,惑矣!惑:糊涂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缘:
沿着
B.小学而大遗小学:小方面学习穷山之高而
止穷:穷尽
C.不耻相师耻:以…为耻萦青缭白,外与天际际:边
界,边际。
D.君子不齿不齿:不屑一提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释:解除束
缚。
1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是岁,元和四年也
B.则群聚而笑之攀援而登,箕踞
而遨
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20.以下对文章有关内容和写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
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B.《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
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风气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
C.《始得西山宴游记》以“始”字贯穿全文,将作者的“情”与西山的''景"
完全融为一体,最后达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境界。
D.《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作者由初游西山之抑郁转而再游西山之愉悦,将
西山之怪特美和自己受挫不甘沉沦的人格美相互照应,以此寄托真情。
第12题:
第13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0、H三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
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
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
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鹭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
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
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
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
蛛,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
发吐丸,而蟾蛛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
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
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
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
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
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9.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高
尚,不俗。
C.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阴:暗中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官员
到职工作。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1)里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里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
B.(1)大将军邓鹭登其才,累召不应(2)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查
C.(1)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2)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1)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2)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A.张衡年轻时就很有才能,但他并不恃才傲物,而是稳重淡泊,不去结交俗人,也无
意为官。
B.张衡精于机械方面的巧思,致力于天文、气象的研算,因此被皇帝征召,于是他更
精心于钻研这方面的学问。
C.张衡研制成浑天仪后,又研制了候风地动仪,通过里面设置的机关,可以测定地震
的发生和方位。
D.永和初年,张衡出为河间相前,预先打听到河间的奸邪豪右,上任前将他们一举收
擒,河间从此安宁了。
第14题: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顺之生有异禀,束发即洽贯群籍。年二十三,嘉靖八年会
试第一,改庶吉士。座主张璃疾翰林,出诸吉士为他曹,独欲留顺之。固辞,乃调兵
部主事。
倭蹒江南。赵文华出视师,疏荐顺之。为南京兵部主事。出核蓟镇兵员,还报缺伍三
万有奇,且条奏九事。寻命往浙江视师,与胡宗宪协谋讨贼。顺之以御贼之上策,当
截之于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乃躬泛海,自江阴抵蛟门大洋,一昼夜行六
七百里。从者咸惊呕,顺之意气自如。倭泊崇明三沙,督舟师邀之海外,斩就一百二
十,沉其舟十三。擢太仆少卿。宗宪言顺之权轻,乃加右通政。顺之闻贼犯江北,急
令总兵官卢福拒三沙,自率副总兵刘显驰援,与凤阳巡抚李遂大破于姚家荡。贼窘,
退巢庙湾。顺之薄之,杀伤相当。遂欲久围困之,顺之以为非计。麾兵薄其营,以火
抱攻之,不能克。三沙又屡告急,顺之乃复援三沙,督停、显进击,再失利。顺之
愤,亲跃马布阵。贼构高楼以望官军,见顺之军整,坚壁不出。显请退师,顺之不
可,持刀直前,去贼营百余步。键、显惧失利,固请顺之还。时盛暑,居海舟两月,
大不适,返太仓。李遂改官南京,即擢顺之右佥都御史,代遂巡抚。顺之疾甚,以兵
事棘,犹不辞。渡江,贼已为遂等所灭。
顺之学无所不窥。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莫不究极原委。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
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又闻良知说于王畿,闭户兀坐,期月忘
寝,多有所得。为文,沈洋纤折有大家之风。生平苦节自厉,辍扉为床,不饰祸褥。
(选自《明史•唐顺之传》,有删节)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纵:放任
B.贼窘,退巢庙湾巢:驻扎
C.顺之疾甚疾:痛恨
D.辍扉为床,不饰祸褥辍:拆除
13、结合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B.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C.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D.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顺之十五岁左右就博览群书,而且融会贯通。二十三岁时,在会试中得了第一,
改任翰林院庶吉士。
B.倭寇的船队停泊在崇明和三沙,唐顺之率领水军,把倭寇引到外海予以全部歼灭,
斩杀了一百二十个敌人,击沉十三艘敌船。
C.在姚家荡和三沙两战之后,由于李遂被调往南京任职,唐顺之就被提升为右佥都御
史,代替李遂任凤阳巡抚。
D.唐顺之向王畿学习良知学说,他关起门来,专心致志,静坐思考,整整一个月忘记
睡觉,获得不少心得。
15、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
⑴出核蓟镇兵员,还报缺伍三万有奇,且条奏九事。
⑵遂欲久围困之,顺之以为非计。
▲
第15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泊南居士传归有光
消南居士者,姓杜氏,名孟乾。其先自魏滑徙扶沟,邑居消水南,故以为号。父绍,
进士,官户部主事。居士少为诸生,已有名,岁大比,督学第其文为首,而户部乃次
居四。时户部得举,人曰:“此子不欲先其父耳。”久之,竟不第。贡入太学,选调
清苑主簿。却礼币之赠,数言利病于太守。又欲开郎山煤,导九河。诸所条画,皆切
子时,太守嗟异之。会创芦沟河桥,雷尚书檄入郡选其才,得清苑主簿而委任焉。然
苑人爱其仁恕,及闻居士之孙化中举于乡,喜相谓曰:“固知吾杜母之有后也。”升
泸州经历,丁内艰,服阕,改巩昌,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竟
卒于官,年五十。
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所交皆知名士。平生尚气轻财,字孤寡。县中有事,皆取
决,伉直不容人之过,族人子弟,往往遭挞楚。然未尝宿留于中,皆敬服。初,治水
东折,岁久,冲淤转而北。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居士于家
事不省,闻有善书,多方购之。建书楼,且戒子孙善保守,刻石以记。君既没,其从
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明年,为邢州司理。隆庆三年,
吴郡归有光,化中同年进士也,为司马,因采孟诗语,着之其家传。
归子曰:大梁固多奇士,尤以诗名。及为小官,似非所屑,顾必欲有以自见。乃知古
人之志行所存,不可测也。世人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为官,岂能辨治哉?化中盖深
以予言为然云。
(选自《震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注释】消:、帕i,如:消川,地名,在中国河南省尉氏县。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泊南居士年轻时候就有才名,文章写得好,户部曾想举荐他,但他却不愿意官位列
在他父亲的前面;很长时间,居然考试不中。
B.清苑百姓听说居士的孙子杜化中乡试中举后,都替居士有这样优秀的后人而高兴,
他的孙子到巩昌任职以后,深得太守器重。
C.消南居士为人刚直,对族人子弟要求极严,常有人因过错而遭其鞭打,但族人子弟
都很敬重信服他。
D.归有光与泊南居士的孙子杜化中是同科进士;归有光为邢州司马时,根据泊南居士
堂兄孟诗的有关叙述,为消南居士作家传。
11.请根据最后一段中作者的议论,概括泊南居士的主要品质。(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以及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诸所条画,皆切于时,太守嗟异之。(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题: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堪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年十六,
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
中郎将来歙荐堪,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使送委输缴帛,并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
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
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成都
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捡阅库藏,收其珍宝,悉条列上言,秋毫无私。慰抚吏民,蜀
人大悦。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领骡骑将军杜茂营,击破匈奴于高柳,拜渔阳太
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
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
“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蜀郡计掾樊显进曰:“渔阳太守张堪
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
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闻,良久叹息,拜显为鱼复长。方征
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选自《后汉书•张堪传》)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见堪志操,常嘉焉嘉:赞许
B.悉条列上言悉:熟悉
C.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拜:授予官职
D.劝民耕种劝:鼓励、劝勉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汉从之,乃示弱挑敌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击破匈奴于高柳徘徊于斗牛之间
C.而堪去职之日吾尝终日而思矣
D.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作《师说》以贻之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堪年少时品行超群,把父亲留下的数百万家产让给侄子,自己来到长安
受业,受到诸儒的称赞。
B.张堪受命协助大司马吴汉征伐公孙述时,献奇策,以示弱挑动敌人出战,
打败公孙述,攻占了成都。
C.张堪率兵入成都,清查仓库,收其珍宝,上报朝廷,一点儿没有占为私有。
D.张堪任蜀郡太守时,不仅捕击奸猾之人,抗击匈奴入侵,力保边疆太平,
而且还辟田劝家,使百姓殷实富足,其乐融融。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3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卷握之物,足富十世。(3分)
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3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3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7题:阅读下面短文,完成6—9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星,愚益愚,呈人之
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
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
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
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志愿服务动机及影响因素-深度研究
- 映射框架性能瓶颈分析-深度研究
- 分布式存储技术-深度研究
- 城市考古与文明起源-深度研究
- 舆情监测智能化发展-深度研究
- 东莞正规购房合同范本
- 公司用车租赁合同范本
- 加入合作社合同范本
- 储蓄存款合同范本
- 关于旅游合作合同范本
-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地理 含答案
- 2025年春新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 2024银行从业资格个人贷款教材
-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课件
- “守纪律、讲规矩、转作风、提效能”思想纪律作风整顿学习心得体会
- 2024-2030年中国自动光学检测仪(AOI)市场竞争格局与前景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 《智能制造单元集成应用》课件-数控机床参数备份与恢复
- 2024年河南省通信工程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管局版)
-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课件
- 中学学校2024-2025学年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