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种植种植方案_第1页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种植种植方案_第2页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种植种植方案_第3页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种植种植方案_第4页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种植种植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种植种植方案TOC\o"1-2"\h\u2124第一章:项目背景与概述 3294281.1项目意义 392681.2项目目标 3247631.3物联网在智能种植中的应用 43711第二章:智能种植系统设计 478302.1系统架构 461092.1.1数据采集层:负责实时采集植物生长环境参数,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436702.1.2数据传输层:将数据采集层获取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数据处理层。 4100302.1.3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和预警。 4159502.1.4控制决策层:根据数据处理层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智能调控策略,实现对植物生长环境的精确控制。 442622.1.5执行层:执行控制决策层制定的调控策略,实现对硬件设备的控制。 4236512.1.6人机交互层: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界面,实现数据查询、设备控制、系统设置等功能。 5212682.2硬件设备选型 5150332.2.1数据采集模块:选用高精度、低功耗的传感器,如土壤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5215822.2.2数据传输模块: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如有线网络、WiFi、LoRa等。 5150882.2.3执行模块:选用具有高响应速度、低能耗的执行器,如电磁阀、继电器等。 5158912.2.4控制模块:选用高功能、低功耗的微控制器,如STM32、ESP8266/ESP32等。 5235552.2.5人机交互模块:选用触摸屏或显示屏,为用户提供直观、便捷的操作界面。 5263332.3软件系统开发 5184932.3.1数据采集与传输软件:开发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数据采集程序,实现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与传输。 5200992.3.2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编写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和预警。 5276342.3.3控制策略软件:根据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智能调控策略,实现对植物生长环境的精确控制。 5134592.3.4人机交互软件:开发可视化界面,实现数据查询、设备控制、系统设置等功能。 589182.3.5系统集成与优化:将各模块软件进行集成,优化系统功能,保证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5160742.3.6系统测试与调试: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功能测试、稳定性测试等,保证系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514630第三章:环境监测与数据采集 561743.1环境参数监测 699843.1.1温湿度监测 6299963.1.2光照监测 6244793.1.3土壤湿度监测 643683.1.4土壤肥力监测 669983.1.5二氧化碳浓度监测 635573.2数据传输与存储 6313593.2.1数据传输 6160153.2.2数据存储 642763.3数据处理与分析 6193173.3.1数据预处理 689773.3.2数据分析 7292623.3.3数据可视化 731060第四章:智能控制与决策支持 7248924.1控制策略设计 7248434.2决策支持系统 8286054.3智能优化算法 815159第五章:作物生长管理 9195265.1作物生长监测 9286885.2营养诊断与调控 9111335.3病虫害防治 916839第六章:智能灌溉系统 10118806.1灌溉策略设计 10323776.1.1灌溉需求分析 1079596.1.2灌溉策略制定 10211786.2灌溉设备选型 10244606.2.1灌溉设备种类 10187736.2.2设备选型原则 1112616.3灌溉系统监控与优化 11108096.3.1监控系统设计 11105696.3.2优化策略 1114766第七章:智能温室管理 1142097.1温室环境监测 1187707.2温室设备控制 12247597.3温室生产管理 1226383第八章:物联网平台搭建 13303568.1平台架构设计 13269558.1.1设计原则 13211218.1.2架构设计 1390268.2平台功能模块 13231708.2.1数据采集模块 1331128.2.2数据处理模块 13136278.2.3设备控制模块 13295348.2.4用户界面模块 14293248.2.5云平台模块 14223188.3平台安全与稳定性 1456228.3.1数据安全 1466588.3.2系统稳定性 1431077第九章:项目实施与推广 14211459.1项目实施步骤 14294589.1.1前期准备 1458519.1.2设计与开发 15162749.1.3系统集成与测试 15241079.1.4项目实施与运营 15162369.2项目推广策略 15289569.2.1市场调研 15123109.2.2产品定位 1559449.2.3渠道拓展 15217749.2.4政策支持 15254809.3项目效果评估 16151329.3.1经济效益评估 16231779.3.2社会效益评估 16154139.3.3技术效益评估 168第十章:未来发展展望 161637310.1技术发展趋势 161950210.2市场前景分析 161458210.3政策与产业环境 17第一章:项目背景与概述1.1项目意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对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资源利用、生产效率和环境友好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摸索一种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项目基于物联网技术,提出一种智能种植方案,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保障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1.2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如下:(1)构建一套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种植系统,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自动控制。(2)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3)优化作物生长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4)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1.3物联网在智能种植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智能种植领域,物联网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监测:通过安装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含水量等参数,为作物生长提供科学依据。(2)数据采集与处理: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3)自动控制: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和作物生长需求,自动调节农业生产设施,如灌溉、施肥、通风等,实现作物生长环境的优化。(4)远程监控: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现场的远程监控,方便管理人员实时掌握作物生长情况,及时调整生产策略。(5)智能决策: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智能决策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种植中的应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途径,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竞争力。第二章:智能种植系统设计2.1系统架构智能种植系统架构设计遵循模块化、层次化、可扩展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2.1.1数据采集层:负责实时采集植物生长环境参数,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2.1.2数据传输层:将数据采集层获取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数据处理层。2.1.3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和预警。2.1.4控制决策层:根据数据处理层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智能调控策略,实现对植物生长环境的精确控制。2.1.5执行层:执行控制决策层制定的调控策略,实现对硬件设备的控制。2.1.6人机交互层: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界面,实现数据查询、设备控制、系统设置等功能。2.2硬件设备选型硬件设备选型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2.2.1数据采集模块:选用高精度、低功耗的传感器,如土壤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2.2.2数据传输模块: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如有线网络、WiFi、LoRa等。2.2.3执行模块:选用具有高响应速度、低能耗的执行器,如电磁阀、继电器等。2.2.4控制模块:选用高功能、低功耗的微控制器,如STM32、ESP8266/ESP32等。2.2.5人机交互模块:选用触摸屏或显示屏,为用户提供直观、便捷的操作界面。2.3软件系统开发软件系统开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2.3.1数据采集与传输软件:开发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数据采集程序,实现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与传输。2.3.2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编写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和预警。2.3.3控制策略软件:根据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智能调控策略,实现对植物生长环境的精确控制。2.3.4人机交互软件:开发可视化界面,实现数据查询、设备控制、系统设置等功能。2.3.5系统集成与优化:将各模块软件进行集成,优化系统功能,保证系统稳定、高效运行。2.3.6系统测试与调试: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功能测试、稳定性测试等,保证系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第三章:环境监测与数据采集3.1环境参数监测环境参数监测是智能种植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实时获取作物生长环境中的各项参数,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条件。以下是环境参数监测的主要内容:3.1.1温湿度监测温湿度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系统采用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保证作物生长在适宜的温湿度范围内。3.1.2光照监测光照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系统通过光照传感器实时监测光照强度,根据作物需求调整光源,保证作物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3.1.3土壤湿度监测土壤湿度对作物生长。系统利用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根据作物需水量调整灌溉策略,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3.1.4土壤肥力监测土壤肥力是影响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系统采用土壤肥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含量,为施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3.1.5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二氧化碳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系统通过二氧化碳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保证作物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3.2数据传输与存储3.2.1数据传输环境参数监测到的数据需要实时传输至服务器进行处理。系统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如WiFi、蓝牙等,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3.2.2数据存储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后,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数据库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等,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3数据处理与分析3.3.1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和归一化等操作,以便后续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数据清洗:去除原始数据中的异常值、重复值等;(2)数据筛选:根据分析需求,选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3)数据归一化:将不同量纲的数据转化为同一量纲,便于分析。3.3.2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相关性分析:分析各环境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为制定种植策略提供依据;(2)趋势分析:分析环境参数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3)异常值检测:检测环境参数中的异常值,及时发觉问题并采取措施;(4)智能决策:根据分析结果,为种植者提供合理的种植建议,如调整灌溉、施肥策略等。3.3.3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曲线等形式展示,便于种植者直观地了解作物生长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实时数据展示:展示当前环境参数的实时数据;(2)历史数据展示:展示过去一段时间内环境参数的变化趋势;(3)预测数据展示:展示未来一段时间内环境参数的预测结果。第四章:智能控制与决策支持4.1控制策略设计智能种植系统中,控制策略的设计是核心环节。本节将从环境参数监测、作物生长模型、控制算法等方面阐述控制策略的设计。环境参数监测主要包括土壤湿度、温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的采集。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实时监测,可以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利用传感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对农田环境参数的远程监控,提高种植效率。作物生长模型是智能种植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作物种类、生长周期、土壤类型等因素,建立作物生长模型,可以为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模型预测作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为智能控制系统提供决策支持。控制算法是智能种植系统的执行部分。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控制算法:(1)模糊控制:根据环境参数与作物生长模型,设计模糊控制器,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调控。(2)PID控制:通过调整PID参数,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精确控制。(3)自适应控制:根据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自动调整控制参数,提高控制效果。4.2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是智能种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决策模型和决策输出等环节。数据采集环节负责收集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如环境参数、生长指标等。数据处理环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预处理,为决策模型提供有效输入。决策模型是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机器学习模型:通过训练历史数据,建立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作物生长趋势和产量。(2)优化模型:利用线性规划、遗传算法等优化方法,求解作物种植过程中的最优解。(3)专家系统:结合领域专家知识和经验,为种植者提供决策建议。决策输出环节将决策结果以可视化形式展示给用户,帮助种植者了解作物生长状况,调整种植策略。4.3智能优化算法智能优化算法在智能种植系统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遗传算法:通过模拟生物进化过程,求解作物种植过程中的最优解。(2)蚁群算法:借鉴蚂蚁觅食行为,求解作物种植过程中的最佳路径。(3)粒子群算法:模拟鸟群、鱼群等群体行为,求解作物种植过程中的最优解。(4)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学习历史数据,建立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作物生长趋势和产量。智能优化算法在智能种植系统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第五章:作物生长管理5.1作物生长监测作物生长监测是智能种植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本系统通过安装于种植区域的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等,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环境参数。系统还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定期对作物进行图像采集,分析作物的生长状况。作物生长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参数监测: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湿度等环境参数,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2)作物生长状况监测: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分析作物的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等生长指标,掌握作物生长趋势。(3)养分监测:通过土壤养分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5.2营养诊断与调控作物生长过程中,营养元素的供应状况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本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生长状况,对作物进行营养诊断与调控。营养诊断与调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养分含量分析:根据土壤养分传感器数据,分析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判断土壤养分供应状况。(2)作物需肥规律研究: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需肥规律,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3)智能施肥:根据养分含量分析和作物需肥规律,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自动调整施肥量,实现精准施肥。5.3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本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结合病虫害预测模型,对病虫害进行早期预警和防治。病虫害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虫害监测: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定期对作物进行病虫害检测,发觉病虫害发生迹象。(2)病虫害预警:根据病虫害监测数据和预测模型,提前预警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趋势。(3)防治措施制定: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发生程度,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4)防治效果评估:对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调整防治策略,保证作物生长安全。第六章:智能灌溉系统6.1灌溉策略设计6.1.1灌溉需求分析在智能种植系统中,灌溉策略的设计首先需要对作物的灌溉需求进行详细分析。这包括了解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考虑,确定灌溉频率、灌溉量和灌溉方式。6.1.2灌溉策略制定根据灌溉需求分析,制定以下灌溉策略:(1)定时灌溉: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气候条件,设定固定的灌溉时间,保证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得到满足。(2)智能灌溉:通过监测土壤湿度、气温、降雨量等环境因素,实时调整灌溉时间和灌溉量,实现精确灌溉。(3)分区灌溉: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将灌溉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子区域,分别进行灌溉。6.2灌溉设备选型6.2.1灌溉设备种类灌溉设备主要包括水泵、灌溉管道、喷头、阀门等。以下对各类设备进行简要介绍:(1)水泵:用于将水源输送到灌溉系统中,根据灌溉面积和水源距离选择合适的水泵。(2)灌溉管道:将水源输送到灌溉区域,选择耐腐蚀、抗压能力强的管道。(3)喷头:用于将水源均匀地喷洒到作物上,根据作物类型和灌溉方式选择合适的喷头。(4)阀门:用于控制灌溉区域的开关,选择质量可靠、操作简便的阀门。6.2.2设备选型原则在选择灌溉设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灌溉需求:设备功能应满足灌溉策略中设定的灌溉频率、灌溉量和灌溉方式。(2)可靠性:选择质量可靠、故障率低的设备,保证灌溉系统的稳定运行。(3)经济性:在满足灌溉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6.3灌溉系统监控与优化6.3.1监控系统设计灌溉系统监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监测: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温、降雨量等环境因素。(2)灌溉设备监控:监测水泵、喷头、阀门等设备的工作状态。(3)灌溉数据记录:记录灌溉时间、灌溉量等数据,为后续优化提供依据。6.3.2优化策略根据监控系统收集的数据,以下优化策略:(1)调整灌溉策略:根据环境变化和作物需求,实时调整灌溉时间和灌溉量。(2)设备维护:定期检查灌溉设备,发觉问题及时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数据挖掘:分析灌溉数据,找出灌溉过程中的问题,为改进灌溉策略提供依据。(4)智能化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灌溉系统的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提高灌溉效率。第七章:智能温室管理7.1温室环境监测智能温室管理系统的核心环节之一是温室环境监测。该系统通过安装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这些参数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温室环境进行精确监测是保证作物优质高产的关键。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温室内的气温,保证作物生长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室内的相对湿度,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湿度环境。光照传感器用于测量温室内的光照强度,为作物光合作用提供保障。二氧化碳传感器则实时监测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保证作物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7.2温室设备控制智能温室管理系统通过环境监测数据,对温室内的设备进行自动控制,以实现作物生长的优化条件。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温室设备控制方式:(1)通风系统控制:根据温室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自动调节通风窗的开闭程度,以保证温室内的环境适宜。(2)加湿系统控制:根据湿度传感器的数据,自动调节加湿设备的运行,以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湿度环境。(3)补光系统控制:根据光照传感器的数据,自动调节补光灯的开关,保证作物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能够正常生长。(4)二氧化碳补充系统控制:根据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数据,自动调节二氧化碳补充设备的运行,为作物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7.3温室生产管理智能温室管理系统在生产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温室内的环境参数、作物生长状况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以下帮助:(1)作物生长状况分析:通过对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分析作物生长状况,为调整种植策略提供依据。(2)病虫害防治:通过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和作物生长状况,及时发觉病虫害,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3)产量预测:根据作物生长数据,预测产量,为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计划提供参考。(4)生产成本核算:通过对温室设备运行数据和生产成本进行统计分析,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依据。智能温室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优质高产,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第八章:物联网平台搭建8.1平台架构设计8.1.1设计原则物联网智能种植平台架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高度集成:将种植环境监测、设备控制、数据处理等功能集成于一体,提高系统运行效率。(2)可扩展性:根据实际需求,可灵活增加或减少功能模块,适应不同规模的种植场景。(3)稳定性:保证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数据传输和处理稳定可靠。(4)安全性:保证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8.1.2架构设计物联网智能种植平台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传感器层:负责采集种植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湿度等。(2)传输层: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传输至数据处理层。(3)数据处理层: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决策指令。(4)应用层:提供用户操作界面,实现设备控制、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5)云平台:存储和管理种植数据,为用户提供远程访问、数据备份等服务。8.2平台功能模块8.2.1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实时监测种植环境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湿度等,并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层。8.2.2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模型训练等,为决策指令提供依据。8.2.3设备控制模块设备控制模块根据数据处理模块的决策指令,实现对种植环境设备的控制,如灌溉、施肥、通风等。8.2.4用户界面模块用户界面模块提供种植环境数据查询、设备控制、统计分析等功能,方便用户实时了解种植情况,调整种植策略。8.2.5云平台模块云平台模块负责存储和管理种植数据,为用户提供远程访问、数据备份等服务。8.3平台安全与稳定性8.3.1数据安全为保证数据安全,平台采取以下措施:(1)数据加密: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2)身份认证: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防止非法访问。(3)数据备份: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保证数据不丢失。8.3.2系统稳定性为保证系统稳定性,平台采取以下措施:(1)冗余设计:关键组件采用冗余设计,提高系统抗故障能力。(2)异常处理: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3)实时监控: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觉并处理潜在问题。通过以上措施,物联网智能种植平台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第九章:项目实施与推广9.1项目实施步骤9.1.1前期准备(1)项目调研:对目标市场、用户需求、现有技术等进行深入调研,明确项目目标与方向。(2)技术选型: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控制器等硬件设备。(3)团队组建:搭建跨学科团队,包括农业、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等专业人士。9.1.2设计与开发(1)系统设计:根据项目需求,设计智能种植系统的架构、功能模块和界面。(2)硬件开发:研发与优化传感器、控制器等硬件设备,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3)软件开发:开发智能种植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控制等功能。9.1.3系统集成与测试(1)设备集成:将传感器、控制器等硬件设备与系统软件进行集成。(2)功能测试: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保证各模块正常运行。(3)功能测试: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优化系统功能,保证稳定运行。9.1.4项目实施与运营(1)现场部署:在种植基地进行现场部署,包括硬件设备的安装、软件系统的配置。(2)培训与指导:对种植基地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培训,保证项目顺利实施。(3)运营维护:对系统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证系统稳定运行。9.2项目推广策略9.2.1市场调研(1)了解目标市场的种植产业结构、种植规模、种植户需求等。(2)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价格、市场占有率等。9.2.2产品定位(1)明确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如智能化、节能、高效等。(2)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合适的产品策略。9.2.3渠道拓展(1)与种植基地、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建立合作关系。(2)利用互联网、展会、论坛等平台进行宣传推广。9.2.4政策支持(1)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如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