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现代中国的内政外交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第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_第1页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现代中国的内政外交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第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_第2页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现代中国的内政外交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第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_第3页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现代中国的内政外交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第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_第4页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现代中国的内政外交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第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专题三现代中国的内政、外交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第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心发表闻名的“五一口号”,其中第五条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快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探讨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方针()A.明确了建立新中国的基本路径B.首次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见C.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指明白方向D.给予政协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该方针提出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后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最终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方针,这表明该方针明确了建立新中国的基本路径,故选A项;1945年首次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见,解除B项;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途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指明白方向,解除C项;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给予政协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解除D项。答案:A2.在论述新中国的民主制度时,毛泽东认为,二者应当是依据核子和电子的动力学相互联系起来。核子虽小,却特别重。环绕核子的电子很轻,却是自由的。没有电子,就没有进步。据此可知,毛泽东旨在强调()A.要求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B.要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C.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解析:依据材料,毛泽东在论述中国的民主制度时提出核子虽小,却特别重,环绕核子的电子很轻,却是自由的。没有电子,就没有进步。由此可知论述的是中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核子,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电子,所以毛泽东旨在强调的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故选C项。答案:C3.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其次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探讨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该会议()A.标记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B.说明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C.探讨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D.提出了“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解析:1954年全国人大的召开,标记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故A项错误;1954年,政协会议探讨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表明政协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故B项正确;探讨确立新兴国家的架构是1949年的政协会议,故C项错误;“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是1956年提出的,故D项错误。答案:B4.《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这一规定表明()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式结束B.人民政协在特殊条件下暂行人大职权C.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新中国政权组织形式D.人民代表大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解析:“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这表明新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故选C项;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式结束是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而《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解除A项;材料主要论述人大而不是政协,解除B项;材料主要论述我国的政体不是人大的群众基础,解除D项。答案:C5.下图为华东人民出版社1953年出版的钱大昕的油画《把自己最满足的人选出来》。这一年,人民的选举()A.有力地促进了《共同纲领》的制定B.开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全新阶段C.使宪法草案大探讨快速达到高潮D.为全国人大的召开奠定组织基础解析:在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与材料中“1953年出版”“人民的选举”相符,故选D项;1949年《共同纲领》制定,与材料中“1953年出版”不符,解除A项;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方针,标记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与材料中“1953年出版”不符,解除B项;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宪法,与材料中“1953年出版”不符,解除C项。答案:D6.《五四宪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丢失劳动实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这充分体现了宪法的()A.社会主义性 B.完备性C.过渡性 D.人民性解析:材料“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丢失劳动实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强调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故选D项;社会主义突出党的领导、公有制、马克思主义,解除A项;材料仅反映了保障公民权利的一个方面,解除B项;《五四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不同于《共同纲领》的临时地位性质,解除C项。答案:D7.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做说明说:放弃联邦制,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须要实行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状况,不能照抄别人的。”据此可知,周恩来()A.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B.主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反比照搬照抄苏联苏联模式D.首倡“一国两制”宏大构想解析:由材料可知周恩来认为中国不能实行联邦制,中国民族问题应当实行适合国情的民族政策,即民族区域自治制,故选B项;由材料内容可知周恩来认为中国不实行联邦制是为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并没有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解除A项;苏联苏联模式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材料中周恩来是反对实行联邦制,解除C项;周恩来主见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非“一国两制”,解除D项。答案:B8.学者俞可平曾指出:建国以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搭建了基本的框架,属于“民主存量”,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民主增量”。据此推断这一“增量”包括()A.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B.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解析:题干述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发展,通过所学学问可知,在新时期,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属于“民主增量”的范畴,故选D项;“一国两制”主要针对台湾、香港、澳门问题,与题干无关,解除A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经济改革的相关措施,不是政治制度,解除B项;通过所学学问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属于“民主存量”范畴,解除C项。答案:D9.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书目比较表1954年宪法书目1982年宪法书目序言第一章总纲其次章国家机构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第一章总纲其次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据表中的改变可知,1982年宪法新在()A.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宪法原则B.确立依法治国为国家体制改革重点C.昭示着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D.凸显了国家敬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解析:据表中的改变可知,1982年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提升为其次章,凸显了国家敬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故选D项;1954年宪法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宪法原则,解除A项;1995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为国家体制改革重点,解除B项;1954年宪法昭示着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解除C项。答案:D10.港珠澳大桥连接了香港、珠海和澳门,全长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下列各项中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A.❶属于中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B.❷的回来实现于1999年C.❸是直辖于中心人民政府的特殊行政区D.❸问题的解决为❷问题的解决供应范例解析:③是澳门,直辖于中心人民政府的特殊行政区,故选C项;①为珠海,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解除A项;②为香港,1997年回来,解除B项;②(香港)问题的解决为③(澳门)问题的解决供应范例,解除D项。答案:C11.《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殊行政区基本法》其次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澳门特殊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第十二条规定:澳门特殊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心人民政府。上述规定表明澳门特殊行政区()A.与中心形成分权制衡关系B.在社会制度方面发生根本改变C.与深圳特区享有相同权力D.处于完全的国家主权限制之下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澳门特殊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作为行政区域澳门特殊行政区必需直辖于中心人民政府,表明澳门特殊行政区处于完全的国家主权限制之下,故D项正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心与澳门并非分权制衡关系,A项错误;澳门回来后,仍旧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B项违反史实;深圳特区与澳门特殊行政区的性质不同,因而享有的权力也不同,C项错误。答案:D12.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国防部宣布停止炮击金门。据此可知()A.中美关系改善有利于中国和平统一B.中美达成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共识C.中国运用“一国两制”推动祖国统一D.美国外交政策确定两岸关系走向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同时,《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纳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由此可见,中美关系改善有利于中国和平统一,故选A项。材料未体现中美达成解决台湾问题的共识,故B项错误;20世纪80年头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故C项错误;D项中的“确定”表述错误,解除。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民国时期北京政府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包括制定了《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民法典》《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等重要法律共241件,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它们)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已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则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民国时期法律体制改革……是中国法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为此后中国法律的发展指明白清楚的路途图。——摘编自许克江、马烈《试析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制建设》材料二英国宪法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它由历史上形成的很多习俗、惯例组成。由于它建筑在深厚传统的基础上,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它比“成文的”宪法更坚固……用议会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托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限制了君主制的权力,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给予单独一个人行使……英国还出现了世界最早的政党。总而言之,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供应了范例,在肯定意义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摘编自李少玉《17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改变》材料三一个国家制度的成熟完善和执行、监督的坚决有力,这是现代化对国家治理体系提出的基本要求……站在现代化的角度看问题,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毋庸置疑,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重在加强国家制度建设。——摘编自许耀桐载《北京日报》2017年3月13日(1)依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法制改革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民国时期实行法制改革的缘由。(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供应了范例”在政治方面的详细表现。比照材料一,说明近代中英两国在法制改革中的不同之处。(3)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并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史实加以说明。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省略号前后的信息从法律的制定以及法律原则、法律内容上来概括;其次小问,可以从中西方两个方面加以说明。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三个省略号前后的内容分别概括其表现;其次小问,前者注意汲取外来文明,后者注意继承传统,结合所学,中国的法制改革照旧在专制体制的框架下,而英国是限制王权,走向民主。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站在现代化的角度看问题,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得出国家的强大在于制度的强大;其次小问,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了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民主法制的改革,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制。答案:(1)特点:确立了法制化发展方向,形成了法律体系,奠定了法律近代化的基础;以西方法律体系改造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不足。缘由:民国政府维护自身统治的要求;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气的壮大;西方法律制度的优点对民国政府维系统治的启示。(2)表现:确立君主立宪制;构建法治的传统;议会下院成为间接民主的代议制机构;行政大权给予首相;确立政党政治。(任答两点即可)不同:中国的法制改革注意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而英国则重视继承传统;中国的法制改革没有摆脱专制体制的束缚,而英国则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3)观点: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制,推动了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加。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9~2008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简表时间法律1949~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心人民政府组织法》。由中心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或者批准的法律共23件,包括政务院及所属各机构组织通则、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选举法等1954~1958年1954年,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此后,通过的法律共60件,包括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兵役法、治安管理惩罚条例等1959~1978年1966年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停止工作。除1975、1978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通过了新中国其次、三部宪法外,全国人大共通过法律6件,包括商标管理条例等1979~1992年除3件宪法修改和1982年宪法外,共通过法律126件,包括选举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1993~2003年除宪法修改2件外,共通过法律153件,包括立法法、行政复议法、公司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拍卖法、票据法等2003~2008年除宪法修改1件外,共通过法律72件,包括劳动合同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企业破产法、物权法、行政许可法、监督法等——摘编自陈斯喜《新中国立法60年回顾与展望》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对表中某一时段或若干时段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详细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法律的制定和修改,结合材料中供应的材料信息,结合法律制定的背景和影响,说明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是适应社会发展须要,不断发展的,如《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作用,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