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护理课件-新生儿及婴儿的专业护理_第1页
母婴护理课件-新生儿及婴儿的专业护理_第2页
母婴护理课件-新生儿及婴儿的专业护理_第3页
母婴护理课件-新生儿及婴儿的专业护理_第4页
母婴护理课件-新生儿及婴儿的专业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由于Vit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失常,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内源性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紫外线胆骨化醇(维生素D3)外源性食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很少植物中麦角固醇紫外线麦角骨化醇(维生素D2)(一)来源25-羟化酶VitD25-(OH)D31-羟化酶1,25-(OH)2D3活性强活性弱(二)代谢肠道促进钙、磷的吸收促进钙、磷的重吸收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破骨细胞分化(三)生理功能肾脏骨骼1.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2.日光照射不足3.生长速度快,需要量增加4.维生素D摄入不足5.疾病及药物影响

三、病因维生素D缺乏肠道对钙、磷吸收↓甲状旁腺代偿机能反应增强反应迟钝血磷↓血钙正常或偏低钙化障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旧骨脱钙增加血钙↓钙磷乘积↓四、发病机制临床分期五、临床表现1初期(早期)神经精神症状2活动期(激期)骨骼改变3恢复期症状减轻4后遗症期仅遗留骨骼畸形神经精神症状为主6个月内婴儿(尤其是3个月内)易激惹、烦躁、夜惊与室温季节无关的多汗“枕秃”(一)初期1.骨骼改变(主)(1)头部①颅骨软化6个月内②方颅8~9个月

③前囟过大或延迟闭合④出牙延迟、釉质不良(二)活动期颅骨软化方颅1.骨骼改变(主)(2)胸廓畸形①肋串珠7~10肋②肋膈沟(郝氏沟)③鸡胸或漏斗胸(二)活动期肋串珠鸡胸漏斗胸肋膈沟1.骨骼改变(主)(3)四肢畸形①佝偻病手镯或脚镯②“O”或“X”型腿(4)脊柱后凸或侧弯(5)扁平骨盆(二)活动期“O”型腿“X”型腿佝偻病手镯“脊柱侧弯2.全身肌肉松弛(1)抬头、坐、站、走等运动发育迟缓;(2)腹肌张力减退→“蛙状腹”3.神经心理发育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4.免疫力低下→感染、贫血(二)活动期蛙状腹表情淡漠临床症状减轻或接近消失,精神活泼,肌张力恢复。多见于2岁以上儿童。临床症状消失,仅遗留不同程度骨骼畸形。(三)恢复期(四)后遗症期六、治疗原则控制病情活性,防止骨骼畸形口服维生素D治疗为主维生素D每日2000~4000IU(50~100µg)预防量每日400IU(10µg)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不能口服一次肌注维生素D20万~30万IU预防量每日400IU(10µg)2~3个月(一)健康史:母孕期情况;婴儿饮食、生活环境、疾病及用药情况等。(二)身体状况:烦躁、多汗、睡眠不安等症状;体检有无枕秃、骨骼改变、肌肉松弛等;评估生长发育情况。(三)心理-社会状况:评价家长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患儿骨骼变化是否焦虑。(四)辅助检查1.血生化检查初期:血清25-(OH)D3↓,血钙正常或稍低,血磷↓激期:血钙稍低,血磷↓↓,碱性磷酸酶↑↑恢复期:血钙、血磷逐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2.X线检查激期:骨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骨密度下降八、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日光照射不足及维生素D摄入不足有关。2.潜在并发症:骨骼畸形、药物副作用。3.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4.知识缺乏:家长缺乏佝偻病护理及预防知识。(一)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在不影响保暖情况下,尽量多暴露皮肤生后2~3周开始,数分钟~2小时(二)补充维生素D1.母乳喂养,添加富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食物。2.遵医嘱给予维生素D制剂,防止维生素D过量中毒。(三)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1.衣着柔软、宽松,床铺松软。3.严重佝偻病患儿肋骨、长骨易骨折,护理操作时避免重压和强力牵拉。2.避免早坐、久坐、早站、久站和早行走。(四)加强体格锻炼1.已有骨骼畸形患儿采取主动或被动方法矫正。2.外科手术矫治患儿,指导家长正确使用矫形器具。(五)健康教育1.孕妇多户外活动,摄入富含维生素D、钙、磷丰富食物。2.新生儿出生2周后每日维生素D400~800IU。3.婴幼儿加强户外活动,给予预防量维生素D和钙,并及时添加辅食。4.告知家长服药的注意事项,防止维生素D过量中毒。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常伴有各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

临床分三型:

消瘦型——能量供应不足为主

浮肿型——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

消瘦-浮肿型——介于上二者之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长期摄入不足是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消化吸收障碍需要量增多消耗量过大一、病因体重不增体重下降身高低于正常皮下脂肪减少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部体重不增是营养不良最早出现的症状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严重病例出现器官系统功能低下,精神萎靡、反应差,智力及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低脉搏细弱,心音低钝体温偏低食欲低下甚至消失,腹泻或与便秘交替常伴各种感染而成恶性循环。轻度中度重度体重低于均值15%~25%25%~40%>40%腹壁皮脂厚度0.8~0.4cm<0.4cm消失身长/高正常稍低于正常明显低于正常肤色、弹性正常或苍白稍苍白、弹性差多皱纹、弹性消失肌张力肌肉基本正常降低、松弛明显降低、萎缩精神正常烦躁不安萎靡、反应低下、烦躁与抑制交替出现营养不良的临床分度标准营养性贫血:最为常见各种维生素缺乏:常见为维生素A缺乏各种感染:自发性低血糖:多在夜间发作,若不及时抢救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三、并发症四、辅助检查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为最具特征的改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诊断营养不良的早期敏感指标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胆固醇、胆碱酯酶等五、治疗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严重脱水、休克、自发性低血糖祛除病因,调整饮食治疗原发病六、护理诊断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能量、摄入不足和(或)需要、消耗过多有关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生长发育迟缓与营养物质缺乏,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有关潜在并发症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低血糖、维生素A缺乏知识缺乏患儿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及育儿经验七、护理措施1.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物质

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饮食,直至恢复正常。(1)能量的供给:从小量开始(轻者可从60~80kcal/kg.d开始,中、重度从40~55kcal/kg.d开始,逐渐增加,可增至120~170kcal/kg.d),根据病情调整;(2)蛋白质的供给蛋白质可从1.5~2g/kg.d→→3~4.5g/kg.d七、护理措施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1)给予各种消化酶和B族维生素口服(2)给予蛋白同化类固醇制剂如苯丙酸诺龙促进蛋白质合成,并能增加食欲(3)给予胰岛素注射,增加饥饿感以提高食欲(4)给予锌制剂七、护理措施3.预防感染4.观察病情

并发症5.健康教育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很容易造成某种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凡通过粪--口传播的疾病都叫肠道传染疾病!!传染源▲粪便和呕吐物中带有的大量致病菌,从体内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和水源肠道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传播途径▲肠道传染病可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主要症状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胃肠道症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大便性状改变发热、头疼神萎、意识障碍多脏器损害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预防措施▲肠道传染病可防可治,最关键的是要把住“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即管水、管饮食、管粪便、灭苍蝇。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常剪指甲勤换衣服不吃生的食物不吃变质食物不吃三无食品预防措施▲肠道传染病可防可治,最关键的是要把住“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即管水、管饮食、管粪便、灭苍蝇。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粪便、垃圾和饮用水的管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有胃肠道症状时,及时去医疗机构就诊,密切接触者预防用药劳逸结合,起居有度,生活有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1.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并以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全年发病,以夏、秋两季最多见,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一般有不洁饮食史和(或)菌痢患者接触史。▲通过污染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常见疾病2.甲型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疾病3.霍乱▲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表现为腹泻、排“米泔样”便、呕吐,属甲类传染病。▲主要感染原因是饮用被患者粪便污染过的水。常见疾病4.急性胃肠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因进食不洁、生冷或刺激性食物而诱发,病因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出现发热、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威胁生命。▲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好发于儿童,且患儿症状一般更为严重。▲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疾病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由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并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间相互传播的疾病。▲病原体从已感染者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蔓延。结核分枝杆菌肺结核病麻疹病毒麻疹日本血吸虫血吸虫病基本特征感染后免疫传染性流行性特异的病原体病程发展规律每一种传染病都有特异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病程发展,通常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恢复期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易感染者体内传染病可以在人群中传播蔓延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显形或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的特异性免疫2341流行基本条件▲传染病必须在下列3个因素同时存在的情況下才会流行病原体的存在适当的传染途径抵抗力弱的人体传染病传染病的三角模式流行基本条件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与斗争结局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病原携带显性感染死亡病原体侵入宿主流行基本条件1.病原体的存在病原体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细菌、病毒、真菌等例如:▲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所引起;▲乙型肝炎、艾滋病是由病毒所引起;▲香港脚则是由霉菌所引起。细菌霉菌病毒流行基本条件2.适当的传染途径一般传染病的传染途径可分为下列4种。接触传染▲接触病人或带原者的血液、体液;▲接触其使用过的盥洗用具而感染▲例如:砂眼、艾滋病、乙肝01飞沫传染▲病人或带原者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将病原体散布在空气中,然后在相当近的距离内,传给另外一个人而感染▲例如:流行性感冒02食物和水的传染▲食物或水受到病人或带原者的排泄物所污染而感染▲例如:霍乱03昆虫或动物的传染▲被昆虫或动物而传染▲例如:登革热是由白线斑蚊或者埃及斑蚊叮咬所传染04流行基本条件3.易感人群▲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当易感者的比例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时,如果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传染病的流行很容易发生。▲婴儿免疫力低下,常常是某些传染病的易感者。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流行基本条件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即可终止。控制传染病010203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病三措施控制传染病▲及早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病原携带者,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式。对患者必须做到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完善并坚持执行健康检查制度。一旦确定传染源,需及时报告疾控中心,以采取高效措施控制传染源,以保证传染源不会继续将病原体向易感人群播散。及时隔离患者、疑似患者及接触者,积极治疗患者。1.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病2.切断传播途径应采用药物或其他措施,进行除“四害”,防虫、杀虫、驱虫的卫生运动虫媒传染病保持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必要及可能地进行空气消毒,戴口罩等预防措施呼吸道传染病231管理饮食、管理粪便、保护水源、保持环境卫生、餐具消毒、保持个人卫生等措施消化道传染病▲针对各种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制定切断措施一般卫生措施控制传染病2.切断传播途径传染病消毒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指在没有明确传染源存在的情况下,对可能受到病原体污染的场所和物品所做的消毒。指对存在或曾经存在疾病传染源的场所进行消毒,以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菌。控制传染病3.保护易感人群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合理营养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隔离保护不与传染源接触预防接种重点有计划提高特异性免疫力传染病分类传染病分类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以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和危害性进行分类1.甲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如:甲型H7N9流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