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文综)(全国卷3)(含解析版)_第1页
2016-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文综)(全国卷3)(含解析版)_第2页
2016-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文综)(全国卷3)(含解析版)_第3页
2016-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文综)(全国卷3)(含解析版)_第4页
2016-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文综)(全国卷3)(含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IU)

一、选择题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

高工;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工,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

34

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

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

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年4月底,K企业

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H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1〜3题.

1.(6分)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

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A.离原料产地较近B.离消费市场较近

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

2.(6分)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

要因素可能是()

A.原料价格B.劳动力价格C.投资环境D.市场需求

3.(6分)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

了()

A.原料使用量B.劳动力使用量C.运输量D.设备费用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

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

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

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4〜6题.

4.(6分)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

5.(6分)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

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6分)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D.知识密集型产业

如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

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7.(6分)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

8.(6分)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6分)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

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第2页(共155页)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

次冰期,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0〜11题.

第3页(共155页)

▲经历三次冰期的山峰

经历末次和倒数第

二次冰期的山峰

△只经历末次冰期的山峰

10.(6分)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n.(6分)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日照更长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D.海拔更低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46分)

12.(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如图)溯

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

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船

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

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第3页(共155页)

O城市

<:<沼泽

X.河'流

-200—等高线,in

第4页(共155页)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B.(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

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

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如图示

意瓜州等地年大风(三8级)日数.

第4页(共155页)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第5页(共155页)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

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三.[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14.(10分)香棍是一种名贵干果,因其原产区和主产区在浙江诸暨东北部的

枫桥地区(位置见图),又称枫桥香樨。这里打造香椎森林公园,每年夏季

以举办“香樨节”为契机,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的游客。

1200122°

30°N

。省级行政中心

。城做

j200y等高线向

分析枫桥地区借香棍发展旅游业,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的主要原因。

第5页(共155页)

第6页(共155页)

四、[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15.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如图示意河南省水文气象区1450~1979

年水旱灾害年数.

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

五、【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16.长江刀鱼是涧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

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

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第6页(共155页)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

高工;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工,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

34

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

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

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年4月底,K企业

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1〜3题.

1.(6分)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

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A.离原料产地较近B.离消费市场较近

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

【考点】63:影响工业区位因素;84: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23:在

新情境中迁移;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判读.需要结合材料中给出的事实,结合题干,

选出答案.

【解答】解:材料“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

等国的3倍”,利润比建在美国高,说明主要原因是在越南或者巴基斯坦建

厂,劳动力价格较低。

第7页(共155页)

故选:D。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题,需要精确的结合材料,解读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得出

答案.

第8页(共155页)

2.(6分)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

要因素可能是()

A.原料价格B.劳动力价格C.投资环境D.市场需求

【考点】63: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21:课本知识迁移;522: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选择,需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从材料中获取

有效信息,从而做出判断.

【解答】解:A、美国棉花生产高度机械化,投入高,成本高,排除A。

B、“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

说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劳动力价格远低于美国,排除B。

C、和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相比,美国的政策、基础设施等投资环境更优,C正

确。

D、从材料可知,我国在国外建的纺纱厂的市场主要是我国国内,排除D。

故选:Co

【点评】在美国设立纺纱厂,其劳动力成本高,投入高,又将产品运回中国,在

这种高成本的背后必然有其布局的理由,是基于美国良好投资环境的考虑.

3.(6分)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

了()

A.原料使用量B.劳动力使用量C.运输量D.设备费用

第8页(共155页)

【考点】63: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21:课本知识迁移;522: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分析】本题需要结合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材料中提到越南等廉价劳动力,美国

建厂等,引申出中国纺纱产业中区位因素的变化.

【解答】

第9页(共155页)

解:从在越南、巴基斯坦建厂,使用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到在美国建厂,并将产

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且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说明

我国纺纱业已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

故选:Bo

【点评】典型的材料题,需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加工改造,然后找出

解题的突破点,需要多读材料,找出命题人的意图,即可做出解答.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

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

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

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4〜6题.

4.(6分)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

【考点】5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5:辩证思想;44:利用地理事实;521:人口

与城市.

【分析】主要考查了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上海市已制定“十三

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上海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

平高,转成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即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要

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平和技能.外来常住人口的总体素质达不到要求,因

此慢慢减少.

第9页(共155页)

【解答】解:上海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转成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为主,即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平和技能。导致

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

故选:A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上海市“十三五”期间人口策略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

熟练掌握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5.(6分)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

中小城市()

第10页(共155页)

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

境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考点】5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5:辩证思想;42:知识迁移法;521:人口与

城市.

【分析】主要考查了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的主要原

因.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上

海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转成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即以

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平和技能.外来常住人口的

总体素质达不到要求,因此慢慢减少,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

小城市.

【解答】解: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转移,说明中小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同时

也说明了这些中小城市承接了从上海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故选:C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上海市十三五期间人口策略”为背景材料,解题的关

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

市的主要原因.

6.(6分)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D.知识密集型产业

第10页(共155页)

【考点】51: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6:图文结合思想;42:知识迁移法;521:人

口与城市.

【分析】

第11页(共155页)

主要考查了城市化的进程.该题以上海市产业转移和人口数量变化为切入点,考

查人口迁移的原因以及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上海产

业结构升级后,将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结合材料中“人口增长由

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信息可作出判断.

【解答】解:今后,上海市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因此从业人员将主

要分布在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十三五”期间人口策略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能熟练

地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如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

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

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7.(6分)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

【考点】2S: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19:

陆地水和水循环.

第11页(共155页)

【分析】主要考查了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该组试题由文字材料和图片构成,以近

年来的热点话题“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考查植被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是

教材中“水循环,,、“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的迁移应用,识记植

被的生态作用,理清植被破坏或恢复对下渗、蒸发、地表径流等水循环环节

的影响是正确解答该组试题的关键.植被破坏,将导致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

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同时坡面上地表径流速度加快,区域水体总量减

少,蒸发和蒸腾减少,区域降水量戒少;反之,则出现相反的结果.

第12页(共155页)

【解答】解: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

的能力下降,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且地表径流

汇流速度加快,雨季快速汇入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大增;而旱季时河流因

缺少地下水补给径流量大减,因此导致河流经流量的变化增大。

故选:B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为背景材料,注意地理要素的关

联性,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水循环的环节.

如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

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8.(6分)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考点】2S: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分析】主要考查了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该组试题由文字材料和图片构成,以近

年来的热点话题“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考查植被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是

教材中“水循环,,,识记植被的生态作用,理清植被破坏或恢复对下渗、蒸发、

地表径流等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该组试题的关键.植被破坏,将导

致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同时坡面上地表径流速

度加快,区域水体总量减少,蒸发和蒸腾减少,区域降水量减少;反之,则

出现相反的结果.

第12页(共155页)

【解答】解:植被恢复后,蒸发蒸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强地表

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地面径流减少。

故选:C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

分析问题能力和掌握水循环环节的关联性.

第13页(共155页)

如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

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9.(6分)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

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考点】2S: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专题】123:物质循环示意图;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19:

陆地水和水循环.

【分析】“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是重要条件,降水到达地表后,不

需再考虑下渗、蒸发的部分。因此影响河流径流量的主要因素是降水总量:

降水越多,河流径流量越大;反之越小。图中岩层(不透水层和透水层)的

倾斜是导致甲乙两河径流量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解答】解: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减

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

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

少。

故选:Do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掌握地理要素

之间的关系及水循环的相关知识。

第13页(共155页)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

次冰期,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0-11题.

第14页(共155页)

▲经历三次冰期的山峰

经历末次和倒数第

二次冰期的山峰

△只经历末次冰期的山峰

10.(6分)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考点】37: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专题】H2:原因类简答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1C:

自然地理要素.

【分析】该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各山地的形成均是板块碰撞导致地壳抬升的结

果,经历的冰期次数越多,说明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时间越早.

【解答】解:读图,经历三次冰期的山峰,被地壳抬升最早到达年积雪高度。按

照这一规律,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果洛山经历三次冰期,抬升至冰期时终年

积雪高度的时间最早,雪宝顶次之,太白山终年积雪高度最后达到。

故选:Bo

【点评】在解答时能够从材料中准确的获取有效信息并掌握“青藏高原处于不断

隆升状态”这一地理常识即可解决该试题.

11.(6分)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第14页(共155页)

A.日照更长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D.海拔更低

【考点】37: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专题】

第15页(共155页)

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2:知识迁移法;51D:地理环

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分析】主要考查了冰川发育的相关知识.每当冰期出现,冰川从高纬度向低纬

度,从高山向平原推进,气候明显变冷;间冰期冰川后退,气候变暖.

【解答】解:读图,点苍山属于只经历末次冰期的山峰,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

说明现在气温偏高,没有形成冰川。

故选:Bo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经历冰期”为背景材料,

注意无现代冰川发育和冰川发育之间的区别,从因果上加以分析说明.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46分)

12.(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如图)溯

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

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船

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

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第15页(共155页)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考点】2S: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K4: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第16页(共155页)

【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6:图文结合思想;42:知识迁移法;531:区

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分析】(1)该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形成原因,可抓住文字材料中“两岸植被

繁茂”,图片材料中的纬度、等高线等信息,从流域内的气候、地形、外力作

用等方面回答。

(2)该题考查交通建设的区位因素,可结合区域内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从

桥梁建设的难度、资金、技术以及该区域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修建桥梁可

能造成的环境问题等方面作出回答。

(3)该题是开放性试题,先表明观点,再说明理由。

【解答】解:(1)根据题干中信息,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

原因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

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2)“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较少;水

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

林环境破坏大。

(3)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理由:热带雨林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

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

展等。

不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

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

等)较大。

故答案为:

第16页(共155页)

(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

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2)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较少;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

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3)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

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第17页(共155页)

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

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能熟练获取有效信息及掌握区域

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13.(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

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

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如图示

意瓜州等地年大风(三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

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第17页(共155页)

【考点】T8: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T9: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

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专题】H2:原因类简答题;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21:课本

知识迁移;51E:自然资源.

第18页(共155页)

【分析】此题考查风力发电的相关问题.

(1)此题考查风能的优势.与煤炭相比,从清洁、无污染入手,可再生;与水

能相比,不需要淹没库区,产生移民.

(2)此题考查建设风电场的有利自然因素.主要从大风日数多和多荒漠、戈壁

等建设场地.

(3)此题考查建设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主要分析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成

本等.

(4)此题考查建设调节电站的原因.主要用于调节在无风日或风力发电不足时

的电力供应.

【解答】解:⑴风能资源属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无污染,与煤炭相比,

不产生污染,可再生;与水能相比,不会淹没耕地,产生移民.

(2)考查风电场的有利自然条件,若误从社会经济条件方面作出回答,则不仅

浪费宝贵的考场时间,而且可能造成评卷时的误判,从而导致失分.因此,

沉着认真的审题,回答时做到有的放矢,合理的组织语言,也是综合题得高

分的关键.

(3)从工业区位因素入手,该处经济落后,电能的需求少,距离市场远,需长

距离输电,且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

(4)调节电站主要用于风力资源较少,风力发电少时用于补充电力.

故答案为:

(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

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第18页(共155页)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

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

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

资金不足.

第19页(共155页)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

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点评】生态文明建设是近年来的重要话题,生态环境问题和能源开发问题也是

高中地理的重要知识模块,该组试题以此为基础,设置了“与煤炭、水能相比,

开发风能的优势”、“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瓜州建设大型风

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四个问题,重点

考查能源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是教材中相关知识的拓展和迁移.考生应注

意材料中“地理位置”、“沙漠”、“隔壁”等有用信息的提取.

三.[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14.(10分)香樨是一种名贵干果,因其原产区和主产区在浙江诸暨东北部的

枫桥地区(位置见图),又称枫桥香樨。这里打造香椎森林公园,每年夏季

以举办“香棍节”为契机,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的游客。

分析枫桥地区借香棍发展旅游业,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的主要原因。

【考点】L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L2:景区的景点、交

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

【专题】112:原因类简答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21:课本知识迁移;564:

第19页(共155页)

旅游与区域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是高中地理选

修“旅游地理”模块的重要知识点,考生可从旅游资源的价值、独特性和非凡

性、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以及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交通

条件、客源市场、基础设施和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作出分析。

【解答】

第20页(共155页)

解:该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可从该地适宜避

暑及市场距离、交通条件、旅游资源的吸引半径等方面作出回答。根据图示

可知,枫桥地区附近杭州、宁波、绍兴等城市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区域

交通便利;枫桥地区与周边城市相比,该地附近多低山丘陵,夏季气温相对

较低,自然环境较优越,适宜避暑;由于枫桥香椎品牌影响不大,难以吸引

省外游客。

故答案为:

原因:附近杭州、宁波、绍兴等城市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区域交通便利;与

周边城市相比,该地附近多低山丘陵,夏季气温相对较低,自然环境较优越,

适宜避暑;品牌影响不大,难以吸引省外游客。

【点评】本题考查旅游地理中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发展,需要结合材料中给出

的信息及位置图,从材料中与图中挖掘所需信息,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四、[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15.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如图示意河南省水文气象区1450~1979

年水旱灾害年数.

111,114»

第20页(共155页)

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

【考点】R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S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

环境特点.

【专题】Hl:特征类简答题;31:时间与空间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1F:

自然灾害.

第21页(共155页)

【分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结合示意图,说出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成因.北

部水旱灾害发生年份多于南部,原因主要是气候的影响.

【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南省北部水旱灾害发生年份明显多于南部地

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分别是亚热带季

风和温带季风气候,两种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

河南省南北方水旱灾害的空间差异.

故答案为:

分布特征: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多,南部(两区)水旱灾害发

生年份相对较少.

原因:(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属北方地区和南

方地区.)北部(三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

年际变化较大,易发水旱灾害;南部(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也较低.

【点评】该题以河南这一区域为切入点,考查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形成原

因,属于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的防治”模块的常见问题,难度相对较小.地理

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从分布是否均匀、哪多哪少等方面分析,结合

图中信息不难做出回答.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部,因此河南省地处我国南方

和北方两大地区的过渡地带,省内南部和北部自然环境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

其中气候差异是造成河南省南北部水旱灾害差异的主要原因.

五、【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16.长江刀鱼是涧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

第21页(共155页)

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

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考点】T8: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T9: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

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专题】

第22页(共155页)

112:原因类简答题;21:热点问题;34:可持续发展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

571:环境与资源.

【分析】本题考查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刀鱼数量减少

一方面应“归罪”于人类的过度捕捞,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刀鱼生存环境的破

坏.地理问题的解决措施一般应根据其形成原因来回答.

【解答】解:刀鱼资源减少的原因有过渡捕捞和生存环境的破坏.措施可以针对

过度捕捞,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是禁止过度捕捞;针对河流污染,可采取的保

护措施是治理河流污染等等.所以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是长江刀鱼

味道鲜美,价格昂贵,人类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水体污染.保护措施

有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

育苗等.

故答案为:

原因: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水体污染.(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措施: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

鱼苗等.(答出两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点评】刀鱼资源的衰竭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的,解决的措施也需

要对症下药,从人类不合理活动入手,切实有效的保护长江的生物资源.

第22页(共155页)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IU)

一、选择题:本题U小题,每题4分,满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

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

题.

1■如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如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

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

第23页(共155页)

•一级站点

・二级站点

•三级站点

•四级站点

--地铁线

----城市环线

05km

图2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

5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

6.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

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如图示意长江口附

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

第24页(共155页)

图3

7.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递增

第25页(共155页)

8.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

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10〜U题.

10.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B.丁乙丙甲C.丁丙甲乙D.甲丙乙丁

11.当天可能是()

A.4月28日B.6月28日C.9月2日D.11月2日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必考题:

12.(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

见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

第25页(共155页)

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

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

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

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b

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第26页(共155页)

2°W

降水量/mm

——130

地中

河流、水库

101112月份

等高线Zm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

国家的优势条件.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第26页(共155页)

第27页(共155页)

13.(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适

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

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

流域(如图)。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第27页(共155页)

第28页(共155页)

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

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14.(10分)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发育的地形,发育程度越高,高差越大,

重庆武隆地处乌江东南缘,其喀斯特景观以负地形(峡谷、溶洞、竖井等)

高度发育著称,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请指出武隆喀斯特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15.(10分)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

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与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第28页(共155页)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u小题,每题4分,满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