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高考语文60篇必背篇目1(默写)十1(阅读)闯关手册(2025版)第15篇《陈情表》一、默写闯关 (一)挖空练习《陈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婴疾病,常在床(),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宠命优(),岂敢盘(),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附:记忆导图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闵愍既祚僮夙蓐逵猥逋擢渥桓矜陨怖(二)情境默写1.【2024·山西·三模】在《陈情表》中,作者向晋武帝陈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境况,如果没有祖母抚养,他“()”;如果自己现在离开,祖母则“()”。2.【2024·浙江·三模】李密在《陈情表》的结尾运用典故表达对晋武帝的报答与感激之情的句子是“(),()”。3.【2024·山东聊城·三模】李密在《陈情表》中首先概述了自己不幸的命运,并进一步深化了与祖母之间的情感纽带,“(),()”两句强调了祖母对自己的付出,也透露出祖孙间的深厚情感。4.【2024·天津河西·二模】李密《陈情表》中“(),()”两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家中乏人的困苦境地。5.【2024·安徽·三模】李密在《陈情表》中直接表明自己、祖母的年纪之后,顺势提出“(),()”,以此强调为国尽忠的时间更长,进一步打消了晋武帝的疑虑。6.【2024·安徽·模拟预测】古代文人常以“影”表达孤独之感,比如李密《陈情表》中“(),()”的心酸画面。7.【2024·广西柳州·模拟预测】从《陈情表》中“(),()”两句可以看出,魏晋时对汉代的选官制度有所沿用。8.【2024·河南许昌·三模】李密《陈情表》中“(),()”借用乌鸦反哺报恩的传说表达自己奉养祖母的心情,感人肺腑。9.【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陈情表》中,为了打消了晋武帝对前朝旧臣的猜忌与疑虑,李密用“(),()”两句来表明自己是醉心官场、贪慕名利之人。10.【2024·辽宁沈阳·三模】《陈情表》中“()”一句十分巧妙地将自己尽孝道的行为和晋武帝“治天下”的纲领相联系,表面上是恭维晋武帝,实际上是为自己“()”的行为取得合法的伦理依据。11.【2024·黑龙江吉林·一模】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面对朝廷多次召唤却不能赴任的原因,想奉旨赴任,但“()”;要奉养祖母,却“()”。12.【2023·浙江温州·三模】李密的《陈情表》开篇以“(),()”八个字总起,这八字高度概括了他自身幼年不幸的遭遇。【参考答案】1.无以至今日;无以终余年。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3.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5.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6.茕茕孑立,形影相吊。7.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8.乌鸟私情,愿乞终养。9.本图宦达,不矜名节。10.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辞不赴命/辞不就职。11.刘病日笃;告诉不许。1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二、阅读闯关(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节选自李密《陈情表》)文本二: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⑥。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选自《晋书·李密传》)【注】①醮(jiào):改嫁。②烝(zhēng)烝:热切的样子,形容思念之深。③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④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⑤虫流,尸体流出户外。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刘氏有疾A则B涕泣C侧息D未尝E解衣F饮膳G汤药H必先尝I后进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使吴,有才辩”与“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两句中的“数”含义相同。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与“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两句中的“见”字含义相同。C.“华善之”与“善假于物也”(《劝学》)中的“善”含义不同。D.“从事白其书司隶”与“便可白公姥”(《孔雀东南飞》)中的“白”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曾在蜀汉任职,多次出使吴国,蜀汉被平定后,晋武帝召他做官,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B.李密认为安乐公与齐桓公遭遇相似,两人都因为任用人才得当而使国家兴盛,后来又都因为用人不当而遭遇不幸。C.李密守丧期满,应征到洛阳任太子洗马,后外调任温令,他常常希望改任内官,后虽官职得到调整但仍心怀怨恨。D.李密有才情,上《陈情表》感动了皇帝,又通过比较舜、禹、皋陶等的谈话特点,否定了诸葛亮琐碎的言谈方式。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2)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5.请结合文本一、文本二,简要概括李密是怎样打动晋武帝以达到不被征召的目的的。【参考答案】1.ADF【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侯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后才让祖母用。“刘氏有疾”是主谓宾齐全,句意完整,A处断开;“则涕泣侧息”,均为李密的行为表现,句前省略主语“李密”,句意完整,D处断开;“未尝解衣”是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句意完整,F处断开。故选ADF。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A.正确。数,都是“多次”的意思。句意: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B.“含义相同”错。见,助动词,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表被动,被。句意:刚出生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诚信却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C.正确。认为……好/善于。句意:张华认为他的道理很好。/善于借助外物罢了。D.正确。白,都是“禀告”的意思。句意: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你这就禀告公公婆婆。故选B。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否定了诸葛亮琐碎的言谈方式”错。原文“《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意思是《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应该具体琐碎一点。孔明和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可见并未否定其言谈方式。选D。4.(1)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2)后来(他的祖母)刘去世了,(他)服完丧,又以洗马的身份被征召到洛阳。当时(有个叫)张华的司空问他说:“(你认为)安乐公这个人怎么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不行”,不能走路;“零丁”,孤独无靠;“至于”,到了;“成立”,成人自立。(2)“服阕”,服完丧;“以”,凭;“征”,被征召。5.(1)李密陈述自己少时身世,引发晋武帝的同情。(2)陈述祖母的病重的状况,表明自己至真至纯的孝心,让晋武帝感动。(3)感谢晋武帝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表达自己对朝廷的感激之情,解除武帝内心的疑虑。(4)提出先尽孝道后报国恩,表明对朝廷的忠诚和坚定的报效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1)原文“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从自己的悲惨身世写起,铺陈自己凄苦悲惨的遭遇,博得了晋武帝的同情。据此看出,李密陈述自己少时身世,引发晋武帝的同情。(2)原文“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据此看出,陈述祖母的病重的状况,表明自己至真至纯的孝心,让晋武帝感动。(3)原文“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据此看出,感激晋武帝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表达自己对朝廷的感激之情,解除武帝内心的疑虑。(4)原文“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据此看出,提出先尽孝道后报国恩,表明对朝廷的忠诚和坚定的报效之情。参考译文:文本一: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况且我孤单凄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希图宦达,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我如果没有祖母,无法达到今天的地位;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这样看来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很长,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明白知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能明察。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节选自李密《陈情表》)文本二: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他的一个名字叫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性情淳厚,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侯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后才让祖母用。有空闲的时候就讲学,忘记疲劳,并且像对待老师一样侍奉拜谯周,被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认为是很有才华的人)。他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于是上书《陈情表》,曰: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皇帝看了以后说:“(这个)读书人高雅的名声,不是图有虚名啊。”于是就停止征召(他)。后来(他的祖母)刘去世了,(他)服完丧,又以洗马的身份被征召到洛阳。当时(有个叫)张华的司空问他说:“(你认为)安乐公这个人怎么样?”李密说:“可以与齐桓公相并列。”张华问其中的原因,他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而亡国,从这可知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又问“孔明的规劝提醒的话为什么那么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在一起谈话,所以能够简洁高雅;《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应该具体琐碎一点。孔明和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的道理很好。(后来)到外地做温县的县令,很讨厌下属官吏,曾经给人写信说:“庆父这种人不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可是朝廷中无人作后盾,于是被调到汉中升作太守,他自己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等到皇帝在东堂赏赐酒席,让李密作诗时,他在诗的末尾说:“我这人也有心里话,说来话长。做官却朝中无人,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皇帝高高在上,(我的)这番话哪会正确啊!”武帝对此很生气,于是都官从事上奏罢免李密的官职。后来在家中去世。(选自《晋书·李密传》)(二)教考融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材料一:司空房玄龄事继母,能以色养,恭谨过人。其母病,请医人至门,必迎拜垂泣。及居丧,尤甚柴毁。太宗命散骑常侍刘泊就加宽譬,遗寝床、粥食、盐菜韩王元嘉,贞观初,为潞州刺史。时年十五,在州闻太妃有疾,便涕泣不食,及至京师发丧,哀毁过礼。太宗嘉其至性,屡慰勉之。元嘉闺门修整,有类寒素士大夫,与其弟鲁哀王灵夔甚相友爱,兄弟集见,如布衣之礼。其修身洁己,内外如一,当代诸王莫能及者。霍王元轨,武德中,初封为吴王。贞观七年,为寿州刺史,属高祖崩,去职,毁瘠过礼。自后常衣布服,示有终身之戚。太宗尝问侍臣曰:“朕子弟孰贤?”侍中魏征对曰:“臣愚暗不尽知其能惟吴玉数与臣言臣未尝不自失。”太宗曰:“卿以为前代谁比?”征曰:“经学文雅,亦汉之间、平,至如孝行,乃古之曾、闵也。”由是宠遇弥厚,因令妻征女焉。(节选自《贞观政要》材料二:臣某言:臣母刘氏,今月十三日,忽患暗风发动,状候非常,今虽似退,犹甚虚慑。惊惶忧苦,不知所图。臣唯一身,更无兄弟,侍疾尝药,难阙须臾。伏乞圣恩,停臣所职。今臣见在家扶侍,其官吏等并已发遣讫。臣以庸微,特承顾遇,拔自卑品,委以剧司。夙夜兢惶,唯思答效,至诚至恳,天眷所知。岂虑未效涓尘,遽迫方寸,以开塞重轻之务,加焦劳忧灼之怀,虽欲徇公,无由枉志。况忠孝同道,臣子一心,许国诚切于死生,报亲忍忘于顾复?进退穷蹙,昧死上陈。候母刘氏疾疾小瘳,冀微臣驾蹇再效。无任惶惧恳倒呜咽之至。柳宗元《为户部王叔文陈情表》)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臣愚暗A不尽知B其能C惟吴王D数E与臣言F臣未尝G不自失。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贞观,年号,与《兰亭集序》中“永和九年”的“永和”用法相同。B.类,指好像,与《项脊轩志》中“大类女郎也”的“类”意思相同。C.兄弟,为偏义复词,与《孔雀东南飞》中“逼迫兼弟兄”的“弟兄”用法相同。D.枉,指屈心改变,与成语“矫枉过正”的“枉”意思不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房玄龄侍奉继母时能一直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办丧事时悲伤到骨瘦如柴,太宗对其进行宽慰。B.太宗认为韩王侍母至孝,兄弟友爱,诸王无人能及,所以称许他天性纯良,并多次加以赞许劝勉。C.太宗因为吴王通晓经学,博学文雅且孝行出众,因此对他更加宠爱信任,把魏征的女儿嫁给他。D.王叔文在母亲病重期间侍奉疾病,亲自尝药,一会儿也不敢离开,内心焦虑万分,十分忧苦。4.材料二和李密的《陈情表》同为陈情,请分析二者的异同。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2)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参考答案】1.ACF2.C【解析】“用法相同”错。3.B4.同:情感相同。两者都表达了对亲人的孝情、不能对皇帝尽忠的忧惧和忠情。异:出发点不同。①李密在野,意在请求皇帝允许自己先孝后忠,暂不奉诏;②王叔文在朝,因母亲生病暂时告假,希望日后继续效劳。5.(1)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内外设置了许多矮院墙,到处都是。(得分点:“迨”“异爨”“往往”)(2)不久,嫁入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去吊丧的心情非常急迫,就自己弃官离职了。(得分点:“寻”“去”“丧于武昌”句式)(三)拓展迁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节选自《陈情表》)材料二: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李)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已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节选自《晋书·孝友传》)材料三:臣祖英九岁失怙,惟慈亲鞠育,逮长知训,冀或用世,以酬罔极之恩,臣之志也。向叨食元禄,为何左丞参佐,适值三山强寇,勳掠广城,一门妻女,死节五人;而老母陈氏,为所拘囚。臣祖英隐忍不能即死,其有愧石苞殉国也多矣。兹遇圣朝维新,征讨不服,率土效顺,咸蒙嘉休。乃者三山逆寇,悉婴铁锁,臣母得以生还,虽臣祖英不孝之罪固所难逃,而得以展区区乌哺情私者,陛下之赐也。臣母子离散复完,白骨复肉,铭感圣德,彻于肝肺,虽九死其能报耶!陛下又复甄录,寄以民社,此正臣殒首效命之秋也。而臣俯顾自惭不敢拜命者以罪戾已深不宜职在民牧。(节选自简祖英《陈情表》)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而臣俯顾A自惭B不敢C拜命者D以罪戾E已深F不宜职G在民牧。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与《屈原列传》中“信而见疑”中的“见”词义不相同。B.虫流,指死不得葬。齐桓公任用竖刁治国,他死后诸子争立,陈其尸三月不收,尸体上虫子流出。C.服阕,指守丧期满除服。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丧服和服丧的时间,如“期”指服丧一年。D.“以酬罔极之恩”的“罔极”与《氓》中的“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的“罔极”含义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祖母已如迫近西山的落日,生命垂危,朝不保夕,所以李密不能废止奉养、远离祖母,这吻合圣朝清化——提倡以孝道治理天下。B.李密认为安乐公刘禅是个可以和齐桓公相提并论的君主,理由是刘禅和齐桓公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C.李密想到朝中任职,但无人举荐。迁汉中太守后,他感觉不如意,心怀忿恨。奉诏作诗时惹怒晋武帝,直接被晋武帝免去官职。D.“乌哺情思,陛下之赐”,表达对明朝饶恕自己罪过的感恩。“母子离散复完”“罪戾已深”旨在说明不就任的原因。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5.李密懂得以情感人,也能以理服人。在李密看来,诸葛亮规劝提醒的话为什么那么琐碎?他是如何论述的?请结合材料二用自己的话回答。【参考答案】1.BDF【解析】而臣俯顾自惭,不敢拜命者,以罪戾已深,不宜职在民牧。2.D【解析】“以酬罔极之恩”中“罔极”是指没有边际的;“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的“罔极”是指没有准则的。3.C【解析】“直接被晋武帝免去官职”表述错误,根据原文“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可知,识相的都官从事奏请罢免李密的官职。故选C。4.(1)希望陛下能怜悯我的诚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2)下属官吏把他的信上报给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解析】(1)得分点:矜愍、愚诚、听、庶。(2)得分点:白、清慎、弗劾之(宾语前置)5.李密认为:诸葛亮与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不匹配,所以他的言教具体琐碎。。举例论证,诸葛亮先举例舜、禹、皋陶在一起谈话,是简洁高雅,而《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所以具体琐碎一点。由此得出诸葛亮言教的对象水平不如诸葛亮,因此他言教具体而琐碎。译文:材料一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但祖母刘氏的疾病一天比一天沉重,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这样看来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很长,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1-2026年中国尾气分析仪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小学四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学期期中知识点归纳复习题
- 高考快速作文审题十五法
- 水电站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课时分层作业16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及应用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5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第1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学案湘教版选修6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2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时作业含解析教科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1课时价值与价值观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 2025年鞋跟金属件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 2025广东珠海高新区科技产业局招聘专员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数学-福建省泉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二)试卷和答案(泉州二模)
- 员工行为守则及职业道德规范
- 3学会反思 第一课时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4年国土个人工作总结样本(3篇)
- 无人机法律法规与安全飞行 第2版民用航空人员管理
- 2025陕西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完整版)python学习课件
- DB31-T 451-2021 净水厂用煤质颗粒活性炭选择、使用及更换技术规范
- 做账实操-光伏发电能源储存企业账务处理示例
- 2025年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说明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