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考试版)4_第1页
生物-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考试版)4_第2页
生物-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考试版)4_第3页
生物-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考试版)4_第4页
生物-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考试版)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生物(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研究发现,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初始序列为信号序列,当它露出核糖体后,在信号识别颗粒的引导下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接触,信号序列穿过内质网的膜后,蛋白质合成继续,并在内质网腔中将信号序列切除。合成结束后,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重新进入细胞质。基于以上事实的推测,正确的是()A.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都是分泌蛋白C.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可追踪上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D.控制信号序列合成的基因片段发生突变可能不会影响该蛋白的继续合成2.人体胃内的酸性环境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的质子泵来维持,胃酸过多会导致患者出现烧心、反酸、胃部疼痛等症状。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过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质子泵既能催化化学反应又能转运H+B.H+、K+等离子进出胃壁细胞都需要消耗ATPC.利用药物抑制质子泵的活性可以改善胃反酸等症状D.该质子泵的合成与加工依赖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3.在细胞周期中有一系列的检验点对细胞增殖进行严密监控,确保细胞增殖有序进行。周期蛋白cyclinB与蛋白激酶CDK1结合形成复合物MPF后,被激活的CDK1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M期;周期蛋白cyclinE与蛋白激酶CDK2结合形成复合物后,被激活的CDK2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上述调控过程中MPF的活性和周期蛋白的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抑制cyclinB基因的表达或CDK1的活性都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2/M检验点B.cyclinE可能与细胞内染色质螺旋化和纺锤体的形成密切相关C.若将G2期和M期细胞融合,则G2期细胞进入M期的时间会提前D.蛋白激酶CDK2可能参与了中心体复制的起始调控4.研究发现,如果环境中缺乏色氨酸,细菌需要自己合成;如果环境中有充足的色氨酸,细菌会减少或停止色氨酸的合成。该过程中色氨酸合成相关酶的基因表达调控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转录时,DNARNA杂交区域最多会有8种核苷酸B.当环境中色氨酸缺乏时,相关基因能正常表达出细胞中合成色氨酸所需要的酶C.当环境中色氨酸充足时,色氨酸会结合到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以阻止基因转录D.基因表达调控对于细菌更好地适应环境、避免物质和能量的浪费等具有重要意义5.劳氏肉瘤病毒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致瘤RNA病毒,将等量的该病毒颗粒加入甲、乙两只试管,其中甲试管中含有放射性标记的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乙试管中含有放射性标记的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检测含有放射性的核酸而乙试管中未检测到含有放射性核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两试管中均检测不到子代病毒B.乙试管中因缺乏能量无法合成放射性核酸C.该病毒颗粒中含有与DNA合成有关的逆转录酶D.加入RNA酶,甲试管中放射性核酸的合成量会明显减少6.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中,控制抗病(A)与易感病(a)、高茎(B)与矮茎(b)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F1全为抗病高茎植株,F1自交获得的F2中,抗病高茎:抗病矮茎: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9∶3∶3∶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等位基因A、a与B、b的遗传既遵循分离定律又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F2中的抗病植株分别进行自交和随机交配,后代中抗病基因频率均不变C.F2中的抗病高茎植株进行自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25∶5∶5∶1D.F2中的抗病高茎植株随机交配,后代的性状比例为27∶9∶9∶17.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在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内有一个调定点(正常人体为37.5C左右),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与调定点比较,通过对机体产热和散热的调控,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但因为某些因素,人体体温调定点可能上升或降低。下图是某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体温变化曲线,依据本学说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b段人体感染病毒,体温调定点上升B.bc段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cd段该人可能会出现身体出汗等症状D.ab段温觉感受器兴奋,cd段冷觉感受器兴奋8.右图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雄激素(睾酮)产生的调节过程,①~⑤表示相关生理活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垂体细胞既含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也含有睾酮受体B.睾酮分泌过程中的负反馈调节有利于保持睾酮含量的稳定C.若长期服用睾酮类兴奋剂,图中的过程①、②、③将减弱D.睾酮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密切相关9.为研究生长素促进某植物果实发育的最适浓度,研究小组用IAA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对照组不同浓度的IAA浓度(ppm)0600700800900平均株产量(kg)372521590535410平均单果重(g)186251270252248A.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IAA均能提高该植物的结果率B.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IAA均能促进该植物果实发育C.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IAA对该植物结果率和果实发育促进作用可能相同D.由实验结果可知,IAA促进该植物果实发育的最适浓度在600ppm~800ppm之间10.下图是甲、乙两种群的的种群数量增长模式,N表示种群数量,t表示种群增长的时间,dN/dt表示种群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增长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甲、乙种群数量的增长类型分别为“J”形增长和“S”形增长B.甲、乙种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乙种群的环境阻力越来越大C.甲、乙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分别为增长型和稳定型D.甲、乙种群在生态系统中不可能是生产者和分解者11.改造盐碱化草原是利用多种恢复生态学技术治理退化的生态系统,使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或接近受干扰前的状态,下图所示为一个简化的技术流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人为恢复生态系统时需向生态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B.演替过程中食物链逐渐缩短以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C.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盐碱化草地的改造使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12.果醋饮料被誉为“第六代黄金饮品”,是集营养、保健、食疗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饮料。下列有关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变酸的葡萄酒表面获得菌膜,可以分离得到醋酸菌B.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先将酒精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C.在果醋制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发酵温度在30~35℃D.在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表面应添加一层液体石蜡,以利于发酵13.科研人员在杂交瘤细胞的基础上,将两种杂交瘤细胞融合获得了双杂交瘤细胞,能够产生双特异性抗体,该抗体可同时结合α、β两种抗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备双特异性抗体时需将抗原α、β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获得免疫小鼠的脾脏细胞B.用解离液处理免疫小鼠的脾脏细胞获得单细胞,再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可获得两种杂交瘤细胞C.可用PEG试剂促进两种杂交瘤细胞的融合,成功融合后经过筛选可获得双杂交瘤细胞D.在肿瘤治疗方面研制与肿瘤细胞和抗肿瘤药物结合的双特异性抗体,能特异性杀死肿瘤细胞14.新冠病毒通过其表面刺突蛋白(S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相互作用,侵入人体细胞。研究人员设计并合成了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LCB1蛋白药物,可识别并紧密结合S蛋白的RBD,以干扰新冠病毒的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LCB1可能与ACE2受体的某些区域结构类似B.LCB1可以依据S蛋白的RBD结构进行设计C.LCB1是通过细胞中原有的基因表达产生的D.LCB1设计和合成是通过蛋白质工程实现的15.亚麻籽油富含a一亚麻酸,可以在人体内合成有助于大脑发育的DHA。研究人员期望通过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技术,即将用射线处理后染色质钝化破坏的供体原生质体,与未经辐射处理的受体原生质体融合,将亚麻的有益基因转入普通小麦,获得具有受体整套染色体组,仅有少量供体染色体片段的改良小麦杂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亚麻和小麦的原生质体融合常用PEG、灭活病毒等人工方法诱导实现

B.改良小麦杂种植株的形成需要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等培养过程

C.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可打破供体不良与优良性状的基因连锁,排除不良性状干扰D.改良小麦杂种的染色体上可能整合了含亚麻有益基因的染色体片段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某小组为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t1、t2、t3温度下,分别用淀粉酶水解淀粉,保温相同时间后测定生成物的量分别为a、b、c,且b>a>c,温度各升高相同幅度,重复上述实验,测定生成物的量分别为a'、b'、c',且a'>a,b'>b,c>c'。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t2~t3之间B.当温度为t1时,可通过提高淀粉浓度来提高酶的活性C.当温度在t2~t3之间时,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降低D.b>c是因为温度为t3时部分酶的空间结构可能发生改变17.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不考虑基因突变),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为l/121。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B.乙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与在该家系中的发病率相同C.Ⅱ4既不携带甲致病基因也不携带乙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6D.若Ⅱ2与某正常女性结婚,则子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3618.异质性细胞核核糖核蛋白A2/B1(hnRNPA2/B1)是细胞核内与RNA结合的一种蛋白质分子。绝大多数DNA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病毒DNA进人细胞核并在核内进行复制,hnRNPA2/B1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病毒DNA并发生自身二聚化和去甲基化反应,然后转位至细胞质中与STING等相互作用形成复合体,激活天然免疫应答清除病毒和诱导干扰素产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hnRNPA2/B1可作为受体蛋白特异性地识别病毒DNAB.去甲基化的hnRNPA2/B1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hnRNPA2/B1在细胞核内识别病毒DNA,然后直接经核孔进入细胞质D.启动天然免疫应答清除病毒需借助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19.下表为研究人员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的分析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营养级同化量(t·km2·a1)未利用(t·km2·a1)分解者分解(t·km2·a1)呼吸量(t·km2·a1)三90150011.9439.31二47519885102一26005252871313A.流经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3165t·km2·a1B.表中第二、第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8.95%C.表中各营养级的生物构成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该湖泊生态系统只有3个营养级,抵抗力稳定性较弱20.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实验是在涂有细菌的培养基上按照规定要求铺设浸有不同药物的纸片,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抑菌圈的大小,从而测试受试菌株对各种药物的敏感程度。下图为某一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实验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图示培养基上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法接种病原菌B.若两纸片位置相距较近,可将其中的一个纸片重新放置C.形成的抑菌圈较大的原因可能是受试菌株对药物较敏感D.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三、非选择题:本题组包括5道小题,共55分。21.(8分)大多数植物气孔的开闭都遵循昼开夜闭的近似昼夜节律。但在干旱条件下,气孔会以数十分钟为周期进行周期性的闭合,称为“气孔振荡”。分析回答:(1)气孔的昼开夜闭与叶片胞间CO2浓度的变化密切相关。白天,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胞间CO2浓度下降,气孔张开。夜间气孔关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气孔振荡”是植物对干旱条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有利于植物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玉米的叶片直立,其上、下表面气孔数目较为接近;向日葵叶片平展,其下表面的气孔数量较多;有些水生植物,只在叶片上表面分布有气孔。试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5分)番茄作为一种严格的自花受粉的二倍体作物,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番茄生产基本上都是应用杂交种。目前番茄的杂交育种以人工去雄授粉的方式进行,存在劳动量大、杂交种纯度难保证等问题,因此得到雄性不育植株对育种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番茄品种TB0993的雄性可育基因SR进行定向敲除,一年内快速创制出TB0993背景的雄性不育系M。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用雄性不育系M与雄性可育株杂交,F1均表现为雄性可育,F1自交获得的F2中雄性可育株与雄性不育株的比例为3:1。由此可知,雄性不育和雄性可育是一对__________,由位于__________(填“细胞质”或“细胞核”)内的基因控制。(2)研究人员将基因SR、控制叶片紫色的基因ST和花粉致死基因D三个基因紧密连锁在一起,再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其整合到雄性不育系M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的DNA上,从而获得紫色育性恢复的保持系N。让该保持系N自交获得F1,则F1中紫色植株与绿色(正常)植株的比约为__________,且绿色植株的育性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通过幼苗颜色挑选并用于杂交种子生产的个体。F1出现上述比例主要是雄性不育系M减数分裂产生雌雄配子所含基因种类及活性情况不同导致的,其中__________________的雄配子具有活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雌配子具有活性。(3)若让(2)中的F1个体之间进行随机授粉,其后代中表现为绿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4)实际育种中,常利用转基因保持系N通过单倍体育种方式快速繁育雄性不育植株,试用文字和箭头写出育种的大致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8分)海马体(H区)是大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与人的学习和记忆功能密切相关。为了研究学习和记忆的机制,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回答问题:(1)由图示可知,在小鼠H区的神经纤维上施加单脉冲电刺激后,突触前膜释放____________,经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A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上述过程中兴奋是__________方向传递的。(2)在小鼠H区的神经纤维上施加高频电刺激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被激活,导致Ca2+内流,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生系列变化,最终导致突触后膜上_______数量增加,形成持续一段时间的电位增强,这种现象称为长时程增强(LTP)。(3)科学家通常采用隐藏平台水迷宫任务来测试小鼠的记忆能力,即让小鼠在一个装满水的不透明的圆缸内游泳来寻找隐藏在水面下的平台。经过相同的训练次数后,可根据小鼠找到隐藏平台所需的时间长短来评价小鼠的记忆能力。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海马区依赖于N受体的LTP参与小鼠记忆的形成。实验材料: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若干、N受体阻断剂—AP5、隐藏平台水迷宫装置等。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0分)青藏高原啮齿类动物鼠兔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重要生物干扰源之一,其采食、挖洞等行为会造成土壤裸斑。研究高原鼠兔干扰强度与物种多样性等的关系,对于科学解释草地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和评价鼠兔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鼠兔属于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常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法来监测鼠兔的种群密度。(2)为控制鼠兔的干扰强度,将草地划分出高、中、低3种干扰区域,并对区域内群落的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