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2020-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5地质地貌+原卷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B/38/wKhkGWc9GjyAYoRSAAJuRxuoMWA048.jpg)
![五年(2020-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5地质地貌+原卷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B/38/wKhkGWc9GjyAYoRSAAJuRxuoMWA0482.jpg)
![五年(2020-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5地质地貌+原卷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B/38/wKhkGWc9GjyAYoRSAAJuRxuoMWA0483.jpg)
![五年(2020-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5地质地貌+原卷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B/38/wKhkGWc9GjyAYoRSAAJuRxuoMWA0484.jpg)
![五年(2020-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5地质地貌+原卷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B/38/wKhkGWc9GjyAYoRSAAJuRxuoMWA04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4年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PAGE试卷第=2页,共=sectionpages101101页PAGE1专题05地质地貌考点五年考情(2020-2024)命题趋势考点1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5年33考)2024年上海、广东、河北、吉林、甘肃、江苏卷和全国卷,2023年河北、海南、天津、重庆、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和全国卷,2022年辽宁、河北、海南、天津、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全国卷,2021年上海、浙江、福建,2020年全国卷、江苏、浙江、天津、上海卷:外力和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背斜、向斜的成因与形态断层和断层地貌,板块运动1.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高考考查频率较高的知识2.考点①推测某区域地貌形成的内外力作用,②根据海陆轮廓、经纬度等图示信息判断板块边界类型;③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的原因④背斜和向斜,断层的判断方法,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形式出现,新高考常结合选项为地貌景观、地质剖面图、等高线和地层线叠加图判读的形式考查。考点2河流地貌的发育(5年26考)2024年(全国、安徽、江苏、广东、浙江、福建、卷)、2023年(山东、江苏、重庆、河北、辽宁、湖南、浙江、全国卷)、2022年(重庆、广东、湖南)、2021年(全国、江苏、北京、湖南、广东、浙江)、2020年(山东、浙江、北京):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河流阶地,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1.河流不同河岸或河段外力作用的判断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袭夺和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是关键考点,以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形式出现。2.根据岩石的特点或成因判断岩石的类型,分析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方法为常考考点,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形式出现,新高考常结合选项为地貌景观、地质剖面图、等高线和地层线叠加图判读的形式考查。考点3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5年8考)2024年(北京)、2023年(浙江)、2022年(重庆、上海)、2021年(上海、天津、北京、浙江卷)、2020年北京:矿物与三大类岩石,地球演化过程考点4地形的影响(5年6考)2024年全国卷,吉林、2023年天津、2022年湖南,2021年江苏、浙江: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地形(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1.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结合热点和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考察考点01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一、单选题(2024·甘肃·高考真题)科考队考察某冰川时,发现一块巨石覆于小块冰体上。巨石整体颜色偏浅,质地均匀,棱角分明,无纹理和层理,矿物晶体清晰可辨。下图示意该现象场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覆于小块冰体上的巨石为(
)A.玄武岩 B.大理岩 C.花岗岩 D.石灰岩2.图中覆于小块冰体上的巨石来自(
)A.侧坡上部,岩体风化后崩落 B.冰川上游,冰川搬运后堆积C.冰川基底,冰川发育时顶出 D.冰川内部,冰川融化后出露3.开展该区域过去30年冰川面积变化研究的最佳方法为(
)A.实地调查 B.仪器监测 C.遥感解译 D.数据模拟(2023·全国·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A.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 C.构造运动 D.风沙作用5.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土壤温度 D.土壤水分6.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为(
)A.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 B.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C.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上升 D.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下降(2023·重庆·高考真题)美国夏威夷地区瓦胡岛(21°30'N,157°50'W)大范围连续性降水少,但受岛屿内高大山地影响,夏季阵性降水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瓦胡岛阵性降水多发期间,控制该岛的大气环流是(
)A.热带气旋 B.西南季风 C.盛行西风 D.东北信风8.瓦胡岛山体高大是由于(
)A.生物风化较弱 B.降水侵蚀强烈 C.海水侵蚀较弱 D.内力作用剧烈(2023·全国·高考真题)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板块挤压 B.火山不断喷发 C.板块张裂 D.岩浆持续侵入10.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 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 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11.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 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 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2023·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岩浆岩(
)①沿断层F侵入②切穿背斜轴部③切穿向斜轴部④早于寒武纪形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3.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A.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 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 D.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2022·天津·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地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沉积地层在地表出露情况的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14.从奥陶纪到二叠纪,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为(
)A.下降沉积、抬升侵蚀、下降沉积 B.抬升侵蚀、下降沉积、水平挤压C.下降沉积、水平挤压、抬升侵蚀 D.抬升侵蚀、下降沉积、抬升侵蚀15.该地区三叠纪地层中发育有落水洞、天坑等地貌。关于该地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找到被子植物化石 B.岩石受到水的溶蚀作用C.明显受到过风力侵蚀 D.位于背斜构造中心部位(2022·江苏·高考真题)布兰德山位于非洲纳米比亚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山体。下图为“布兰德山及周边区域地质地貌遥感影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的成因是(
)A.火山喷发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 D.岩浆侵入17.布兰德山山体高耸的主要原因是(
)A.差异侵蚀 B.化学溶蚀 C.河流侵蚀 D.风力侵蚀18.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年龄最接近的是(
)A.花岗岩区 B.变质岩区 C.沉积岩区 D.接触变质岩区(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图中甲处(
)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 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 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2021·辽宁·高考真题)某内陆断陷湖位于松嫩平原南部,属于盐碱湖。图为该湖中部区域一东西向剖面示意图。图中水域西侧盐度偏低,湖底有深厚的软泥层(当地居民称之为“酱缸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东侧湖滩和台地比西侧宽,主要因为(
)A.西侧坡积洪积物较少 B.西侧地壳运动以水平方向为主C.东侧风力堆积物较多 D.东侧地壳相对下降的幅度较小22.“酱缸包”的主要成因是(
)A.湖底低洼沉积物比较多 B.湖底淤泥的含盐量较低C.地下涌泉使沉积物变软 D.入湖沉积物颗粒比较粗23.(2021·天津·高考真题)天津蓟州北部山区四幅景观照片中,能记录地球沧海桑田变化的是(
)A. B.C. D.(2021·河北·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某盆地油藏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F1~F4为断层。在多次区域性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型燃料油藏受到构造甲、乙、丙的破坏,使石油组分大量散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形成构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质作用是(
)A.水平挤压 B.水平拉张 C.垂向挤压 D.垂向拉张25.构造甲、乙、丙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是(
)A.F1~F4疏导性能好 B.F1~F4延伸到地表C.石油埋藏层位较浅 D.F1~F4断至含油层(2020·江苏·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A.① B.② C.③ D.④27.图中断层(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 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2020·天津·高考真题)下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8.形成图中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 B.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C.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 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29.导致图中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
)A.垂直抬升 B.水平拉张 C.水平挤压 D.岩浆喷发(2020·浙江·高考真题)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图一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二为图一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30.图二谷地景观可见于图一中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31.图二谷地的成因是(
)A.构造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作用 C.岩层挤压弯曲 D.冰川侵蚀作用32.(2020·上海·高考真题)下列岛屿中,位于板块消亡边界的是(
)A.中国海南岛 B.美国夏威夷岛C.日本北海道岛 D.英国大不列颠岛(2020·全国·高考真题)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3.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4.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35.(2021·上海·高考真题)在大西洋S形洋脊附近可能形成:(
)A.火山 B.海沟 C.海岸山脉 D.岛弧(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完成下面小题。36.该溪流(
)A.流向为自南向北 B.侵蚀地表,形成断层C.晚于白垩纪形成 D.西岸平坦,东岸陡峭37.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38.图中板块边界的类型及其海底宏观地形分别是(
)A.生长边界海岭 B.消亡边界海沟C.消亡边界海岭 D.生长边界海沟39.以马尔代夫为代表的低地岛国最忧虑的全球性问题主要有(
)①臭氧层破坏②渔业资源枯竭③森林面积减少④两极冰川消融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2021·浙江·高考真题)海草为海洋中的高等被子植物,有“海洋之肺”之称。近年来所罗门群岛种植海草,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40.甲处海底宏观地形是(
)A.海沟 B.海岭 C.海盆 D.裂谷41.种植海草对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①净化水质②提供农副产品③改变洋流性质④为鱼类提供栖息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2.(2022·上海·高考真题)图中甲为印度洋板块(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甲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位于(
)A.甲、乙板块间 B.甲、丙板块间 C.甲、丁板块间 D.甲、戊板块间43.(2022·北京·高考真题)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图中(
)A.地貌符合向斜成山规律 B.甲处岩脉形成年代晚于断层C.岩层①比②的沉积更早 D.岩层③与④的形成环境相同(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44.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A.欧亚板块张裂 B.美洲板块抬升C.太平洋板块张裂 D.太平洋板块俯冲45.与海沟相伴而生的宏观地形有(
)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平面图,图中主体构造为向斜,地形以山地为主,经外力长期侵蚀,地形起伏不大。沉积岩颗粒物粗细与沉积环境中的水深有关,水越深,颗粒物越细。完成下面小题。46.若甲地附近发育有小河,其最可能流向(
)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东南47.关于地层新老与沉积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b比c老
②bc期间,海岸线向海洋后退
③b比c新
④bc期间,海岸线向陆地前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3·天津·高考真题)图是某区域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8.该区域地表出露的花岗岩可能形成于(
)A.奥陶纪后,泥盆纪前 B.志留纪后,石炭纪前C.泥盆纪后二叠纪前 D.二叠纪后,白垩纪前49.依据图中信息判断,A到B之间的地貌类型是()A.向斜山 B.背斜山C.向斜谷 D.背斜谷(2024·江苏·高考真题)人工智能(AI)广泛应用于场景生成,下图为“AI棱米生成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0.图中最能体现喀斯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
)A.山体格局 B.水系结构 C.农田分布 D.村落布局51.该景观处于(
)A.石芽为主的时期B.石林为主的时期 C.峰林为主的时期D.残丘为主的时期(2024·江苏·高考真题)重庆奉节的小寨天坑是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天坑,底部有堆积体和暗河。下图为“小寨天坑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2.天坑底部的堆积体总体上(
)A.沉积层理清晰 B.砾石大小混杂 C.颗粒形状规整 D.物质分选良好53.天坑底部生境独特,生态价值高,得益于(
)A.暗河交织 B.地形封闭 C.面积狭小 D.土壤肥沃(2024·全国·高考真题)阿拉斯加某冰川前端(61.5°N,142.9°W附近)的冰面上,呈斑块状分布着少量的矿物质,并生长着一种苔藓球。这种苔藓球内部由生物体和有机残体交织,形成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它们靠暖季在冰面上滚动方能维持生存,被形象地称为“冰川老鼠”。下图是冰面上的苔藓球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4.最能增加该地冰面矿物质的是(
)A.冰蚀洼地冻融 B.冰川两侧河流沉积C.大气粉尘沉降 D.冰面砾石物理风化55.“冰川老鼠”在暖季滚动使其(
)A.排出水分 B.获得养分 C.躲避阳光 D.保持热量56.暖季“冰川老鼠”内部比周边大气(
)A.平均温度高 B.氧气含量高 C.水汽含量低 D.气压波动大(2023·江苏·高考真题)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蒙基米亚拥有典型的砂质海岸,该地是游客全年与野生海豚互动的最佳地点。下图为“游客与野生海豚互动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7.游客在蒙基米亚全年都能与野生海豚互动,主要取决于(
)A.海水密度 B.海水盐度 C.海水温度 D.海水水质58.最有利于游客与野生海豚互动的蒙基米亚海底剖面形态是(
)A.
B.
C.
D.
(2023·广东·高考真题)某中学学生在山西省太行山青龙峡景区研学活动中发现,这里是典型高山峡谷地貌,两岸岩壁直立,软硬岩层交互,陡壁下常有崩塌物堆积,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图是同学们绘制的岩体崩塌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9.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是因为(
)A.软岩受风化剥蚀更快 B.硬岩的重力作用更大C.软岩抗侵蚀能力更强 D.硬岩水土流失更严重60.同学们提出的以下预防崩塌危害措施中,不能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完成的是(
)A.岩土变形预警 B.危险岩体清除C.气象水文预报 D.游客行为监管(2023·海南·高考真题)冰川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外力作用,常形成不同类型的冰川地貌。科研人员通过对典型冰川地貌的研究,可判断冰川的规模、运动方向及古气候环境。图中的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景观,由于冰川侵蚀作用方式不同,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1.依据所学地理知识,判断该地貌景观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62.通过对羊背石的观察,可以直接判断(
)A.古冰川发育的厚度 B.古冰川运动的方向C.古冰川作用的规模 D.古冰川形成的时间(2023·全国·高考真题)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3.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
)A.基岩风化 B.流水搬运 C.冰川搬运 D.风力搬运64.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 B.大气含氧量低 C.蒸发弱 D.太阳辐射强烈65.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
)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3·全国·高考真题)莲花盆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它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下图)。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6.形成莲花盆需要(
)①水自洞顶不断滴落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③不断流动的薄层水④相对静止的薄层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7.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提供的关键条件是(
)A.曲折的河道 B.平坦的河床C.充足的水汽 D.丰富的泥沙(2023·浙江·高考真题)新疆东部某雅丹地貌区,环境恶劣,被视为“畏途”。某同学随科考人员在该地研学旅行时,拍摄了布满“小蘑菇”的残丘岩壁照片(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68.岩壁上“小蘑菇”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A.沉积搬运 B.搬运风化 C.风化侵蚀 D.侵蚀沉积69.该雅丹地貌区被视为“畏途”的主要原因是(
)①空气稀薄②风沙强劲③气候极度干旱④滑坡分布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2·河北·高考真题)小明多次随老师赴太行山某溶洞研学基地考察。他发现,洞外崖壁夏季细流潺潺,冬季冰锥倒悬,洞内石钟乳和石笋的形态结构各异(图):(1)前者由洞顶向下生长、上粗下细,后者相反;(2)二者横切面虽都呈同心圆状,但前者上部空心、下部实心,后者整体实心;(3)前者纵切面下端纹层(沉积微层理)下凹,后者纹层上凸。石钟乳和石笋相向生长连接形成石柱后,继续发育,会演变出多种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0.洞外崖壁水流的直接来源是(
)A.大气降水 B.裂隙储水 C.植被蓄水 D.冰雪融水71.小明剖析石柱样本时,区分完整石钟乳段和石笋段的可靠依据是(
)A.石钟乳段横切面实心环状 B.石笋段外部形态下粗上细C.石钟乳段纵切面中空管状 D.石笋段纵切面微层理上凸72.(2022·上海·高考真题)对不同沉积物样本做如图所示实验,向贮水槽内加入等量水体,使装置内原水位上升至标志线位置,记录所示时间数据,通过该实验可以推断沉积物(
)A.污染状况 B.排水能力 C.承压能力 D.矿物组成(2022·海南·高考真题)在阿尔卑斯山脉南侧某些狭窄、少风的河谷上,分布着一种独特的石顶泥柱景观(下图)。它是由夹杂石块的堆积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泥柱由坚固的泥土组成,高度多在6—30米之间,其顶端盖有一个石块,往往顶端石块越大,泥柱越高。表层无石块覆盖的地方,泥土易受侵蚀,难以形成泥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3.石顶泥柱的石块在其形成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减弱(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雨水侵蚀74.最有可能破坏此地石顶泥柱景观的是(
)A.寒潮 B.地震 C.洪水 D.虫蛀(2022·辽宁·高考真题)我国某段峡谷谷底自然生长大量仙人掌,山坡上是稀疏的灌丛,山顶有森林分布。小华同学暑期沿该段峡谷进行地理研学,途经“大流砂”。“大流砂”宽约300米、高约900米,坡面有大量碎石,由上至下呈发散状分布直至坡底。此处时常发生地质灾害。下图示意“大流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5.该段峡谷夏季气候特征为(
)A.湿热 B.冷湿 C.干冷 D.干热76.“大流砂”的碎石主要来源于(
)A.河流堆积 B.冰川侵蚀 C.基岩风化 D.风力搬运77.为减轻该处地质灾害影响,最适宜的措施是在“大流砂”所在地(
)A.坡面植树造林 B.两侧设排水渠 C.坡底修建挡墙 D.坡顶平整土地(2022·辽宁·高考真题)一般情况下,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在风力搬运作用下,我国北方某海岸在末次冰期中的相对寒冷期沉积了砂质沉积物,相对温暖期沉积了黄土状沉积物。下图为沉积剖面及其所在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8.推断剖面A→B→C层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大致经历了(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79.砂质沉积物的来源主要是末次冰期的(
)A.海岸沙 B.河流沙 C.洪积物 D.冰碛物(2022·浙江·高考真题)近年来,全球冰川消融日益严重。我国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成员跟随科学家在青藏高原某地利用无人机研究冰川消融,并拍摄了冰川消融后的地貌照片。完成下面小题。80.下列四幅照片,属于此次拍摄的是(
)A. B.C. D.81.在用无人机研究冰川消融的过程中,可以(
)A.利用GPS模拟冰川移动 B.利用RS监测冰川面积变化C.运用GIS测定冰面温度 D.运用VR获取冰川厚度信息(2022·全国·高考真题)下图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1890年以来海岸线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2.在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该区域可能经历了(
)A.强烈的地震 B.剧烈的海啸C.频发的飓风 D.汹涌的洪水83.判断甲水域是湖泊而非海湾的依据是(
)①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②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③甲水域有河流汇入④甲水域呈半圆形形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4.(2022·浙江·高考真题)以下地貌景观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4·江苏·高考真题)“条田”是法国古代平均分配土地的结果,其目的是为了使每户得到质量大致相当的土地,并能够均衡使用公共资源。美国南部地区早期的法国移民也沿袭这一做法。下图为“美国南部密西西比河流域农业区遥感影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5.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块呈条块状垂直于河道,这种布局主要考虑(
)A.耕作便利 B.节水灌溉 C.河道共享 D.农田管理86.图中甲处地块平行于主河道,主要由于(
)A.河岸侵蚀 B.河道变迁 C.河床抬升 D.河谷加深(2024·广东·高考真题)发育于云南省临沧市某处半山腰的硝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洞内有较厚的夹杂石灰岩砾石块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其表层有约2m厚的文化层(含有古人类活动遗留物的沉积层)。左图为硝洞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自洞内望向洞口方向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7.参与该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
)①化学溶蚀
②重力崩塌
③冰川刨蚀
④风力吹蚀
⑤流水侵蚀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88.可推断,该溶洞内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主要源自(
)A.洞顶的滴水化学淀积物 B.人类活动遗留的堆填物C.洞内石灰岩崩塌堆积物 D.地质时期的流水搬运物考点02河流地貌的发育(2024·浙江·高考真题)河流阶地是发育在河谷两侧高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台地。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图中标注的时间为阶地形成的距今时间。完成下面小题。89.各级阶地形成过程中(
)A.T1抬升速率最大 B.T2抬升幅度最大C.T3下沉速率最小 D.T4下沉幅度最小90.与其他阶地相比,T2具有不同结构,可能是(
)A.形成时位于曲流的凸岸处 B.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C.形成后风力侵蚀向上搬运 D.形成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2023·重庆·高考真题)下图为在我国西北地区拍摄的,某山坡砂岩凹凸不平的景观照片和局部放大图,研究表明,该景观是地质历史时期河流边滩沉积物埋藏固结成岩后,抬升出露地表,经风化、侵蚀、搬运等作用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1.引起图中砂岩表面凹凸不平的关键因素是(
)A.植被覆盖 B.岩石物质组成 C.气温变化 D.大气水分含量92.推测形成该砂岩原始沉积物的沉积部位是(
)A. B.C. D.(2023·河北·高考真题)河流阶地的形成及形态变化受控于地质构造活动和地理环境变化。下图为华北某盆地边缘河流阶地被断层错断的情景,T1-T4分别为第1-4级阶地面,F为间歇性活动的直立断层,其两侧数据为校正后的阶地面高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3.断层F两侧同级阶地面高差的产生是由于(
)A.北盘上升 B.两盘差异上升C.南盘下降 D.两盘差异下降94.断层F错断阶地的活动(
)A.T1形成之前不明显 B.T2形成之前不明显C.T1形成之后不明显 D.T2形成之后不明显95.至T2错断前,断层F两侧T3的高差是(
)A.2米 B.3米 C.4米 D.5米(2023·辽宁·高考真题)当一个地区受到构造抬升时,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似于阶梯状地形,称为阶地。阶地按从下到上(由新到老)依次命名为T1、T2……。青衣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流入四川盆地。图为青衣江沿线各阶地不同时期的河流下切速率(毫米/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6.毛家坝T5、T4、T3阶地形成过程中,河流下切速率的变化是(
)A.不断加快 B.不断减慢C.先变慢,后变快 D.先变快,后变慢97.影响栗子坪和阳坪现有阶地数量的主要因素是(
)A.河谷陡缓 B.海拔高低 C.流量大小 D.基岩软硬98.各时期河流最大下切速率所在地随时间(
)A.往四川盆地方向变化B.往青藏高原方向变化C.由东西往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变化D.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往东西变化(2023·浙江·高考真题)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在不断变化。1996年黄河经人工改道朝东北方向入海。下图为1996-2020年黄河河口区汛期陆地面积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99.下列遥感影像,能正确反映不同年份河口区汛期陆地形态变化先后顺序的是(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③②①④100.1996年后,造成老河口陆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运动的作用 B.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C.上游水库的冲淤 D.汛期流域降水的变化(2023·全国·高考真题)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1.推测①②③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
)A.淡水湖、下渗B.淡水湖、蒸发 C.咸水湖,下渗 D.咸水湖、蒸发102.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
)A.狭长湖盆 B.断流河道 C.古冰川槽谷 D.泥石流通道103.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
)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 C.褶皱隆起 D.褶皱凹陷(2022·重庆·高考真题)三峡水库一般在6—8月和11—12月分别按低、高水位运行。2020年7—8月,长江上游数次洪峰过境,导致库区某江段一处库岸发生垮塌。为方便施工,当地选择在2021年6月对垮塌库岸进行治理。下图示意该垮塌库岸段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4.图中的四条曲线符合MN处河床横断面形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5.在治理垮塌库岸时,库区的有利条件是(
)A.河流流速小 B.降雨量少 C.晴天日数少 D.蓄水量少(2022·广东·高考真题)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6.第I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 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 D.滑坡、泥石流作用107.在第II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
)A.淤积大于侵蚀B.侵蚀大于淤积 C.侵蚀-淤积平衡 D.持续不断侵蚀(2021·江苏·高考真题)河流流经平坦地形时常形成千回百转的曲流景观。下图为“北美大草原某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8.决定该地林地分布的生态因子是(
)A.气温 B.水分 C.光照 D.风向109.在河流变迁过程中,河道景观的演化过程是(
)A.曲流→牛轭湖→林地→草地 B.牛轭湖→曲流→草地→林地C.林地→草地→曲流→牛轭湖 D.草地→林地→牛轭湖→曲流(2021·北京·高考真题)舟山群岛位于浙江省北部海域,主要地貌为山地丘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0.舟山群岛(
)A.位于北纬30°附近,终年受副高控制 B.岛屿众多,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兼备C.距杭州湾近,由钱塘江泥沙淤积形成 D.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汇入黄海111.舟山群岛传统民居外形低矮,屋檐短,窗户小,建造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植被状况 B.地形条件 C.气候条件 D.水源分布(2021·湖南·高考真题)某河流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南向北流。该地冬春季节风力较大,受风力和降水的交替影响,河道宽窄常呈季节性变化。下图示意该河流中游地区和研究区同地点某年L月和M月的河道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2.推测L月和M月可能分别是(
)A.3月、5月 B.9月,7月 C.8月、6月 D.5月、9月113.造成M月河道南宽北窄的主要原因是(
)①南部以流水侵蚀为主
②南部以风力堆积为主③北部以风力侵蚀为主
④北部以流水沉积为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1·广东·高考真题)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之间。左图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情况。右图示意该段河道流量超过15000m3/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4.由左图可知,当流量从14278m3/s降至6888m3/s时,该河段()A.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B.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小C.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D.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小115.根据右图,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原因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
)A.河道来沙量减少 B.河道的水位升高C.河岸护坡工程建设 D.河道洪峰流量增加(2020·山东·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6.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
)A.由北向南 B.由西向东C.由西北向东南 D.由东北向西南117.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2020·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8.雅鲁藏布江上游的“V”字形河谷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
)①板块张裂②板块挤压③风力侵蚀④流水侵蚀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19.甲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100米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原因是(
)A.夏季受印度低压控制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C.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考点03石圈物质循环过程(2024·北京·高考真题)如图为某地野外地质剖面素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0.图中(
)A.①岩石晚于安山岩形成 B.②处谷地的形成受向斜影响C.③岩石早于侵蚀面形成 D.断层在水平张力作用下形成121.在石灰岩中发掘出完整的三叶虫化石,可推测(
)A.①岩石形成于古生代海洋环境 B.②处石灰岩中有被子植物化石C.③岩石中可以发掘出恐龙化石 D.④岩石形成于新生代陆地环境(2023·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广东某丹霞地貌景观图,该地貌主要发育于白垩纪的红色地层。该地质时期,当地主要受信风、副高控制。完成下面小题。122.该地貌景观的物质组成是(
)A.砂砾岩 B.石灰岩 C.石英岩 D.花岗岩123.该红色地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为(
)A.冷湿 B.暖湿 C.冷干 D.暖干(2022·重庆·高考真题)桥楼殿坐落在太行山东部一处坚硬的石英岩悬崖之间,因其建在一座石拱桥上而得名。古人在修建桥楼殿时,就地取材,在适当季节,将大量枯枝、禾草与水冻结成结实的、顶部为拱形的支柱,在拱形支柱上用条石架设拱桥,然后在拱桥上建设了这座巧夺天工的宏伟楼殿。下图为桥楼殿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4.该处搭建拱形支柱最适宜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25.崖壁对石拱桥长期保存有重要作用,是因为该处(
)A.坡面水流缓 B.岩石抗蚀力强C.昼夜温差小 D.植被覆盖高126.(2022·上海·高考真题)陕北地区分布较多丹霞地貌,主要由红色石英砂岩构成,并有交错层理,红色石英砂岩属于(
)A.沉积岩 B.侵入岩 C.喷出岩 D.变质岩127.(2021·上海·高考真题)观察某地出露地表的岩石,可见其中有砂岩和生物化石,可知该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2021·天津·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28.图中四处地层由老到新的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①④③②129.与我国西南地区同类岩层发育的岩溶地貌相比,甲地的地表岩溶地貌发育程度较低,其原因在于甲地(
)A.水热条件较差 B.岩石的可溶性低C.地表植被茂密 D.地质构造较复杂(2021·北京·高考真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0.图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
)A.甲乙丁丙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乙丙甲131.甲图中,形成最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21·浙江·高考真题)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下图为南部非洲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132.与丙地相比,形成甲地风化壳的(
)A.物理风化作用较弱 B.风力沉积作用较弱C.生物风化作用较弱 D.流水侵蚀作用较强133.形成乙地石棉矿的地质作用是(
)A.变质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喷出作用(2020·北京·高考真题)以南岭为例,要求考生判别相关地理要素特征和差异,以此推知其他重要地理界线的突出作用。某同学参加化石保护性发掘的实践活动。下图为该同学手绘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34.图中最可能发掘出化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5.图中(
)A.断层形成晚于褶皱 B.甲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而成C.山峰是由背斜形成 D.乙处煤层因沉积作用厚度大考点04地形的影响(2024·全国·高考真题)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村寨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潺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寨的美丽画卷,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左图示意双凤村地建筑分布,右图示意在建的转角吊脚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6.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沿等高线分布 B.沿溪流分布C.围绕公共建筑分布 D.沿公路分布137.双凤村传统民居的转角设计主要是为了(
)A.适应潮湿环境B.便于就地取材 C.充分利用空间 D.追求视觉美观138.摆手堂(含土王祠)、风雨桥为双凤村村民进行公共活动和交流提供场所,这体现了乡村公共空间的(
)①均衡性
②经济性
③公益性
④文化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3·天津·高考真题)下图是福建省地形及两种村落形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9.两种村落形态存在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C.水源 D.植被140.福建省基岩海岸以侵蚀为主,岸线曲折,沿海多天然良港。这些港口具备的优势是(
)A.潮差较小,港口水位稳定 B.岛屿暗礁较少,利于通行C.坡陡水深,利于船舶停靠 D.海滩广阔,利于货物装卸(2021·江苏·高考真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图为“江南丘陵某区域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1.模式I中乡村聚落迁移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功能区竞争力B.保护环境敏感区域C.促进劳动力就业D.提高城镇化水平142.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的模式是(
)A.I B.IIC.III D.IV143.在我国重大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总趋势是(
)A.集聚扩大 B.原地保护 C.均衡布局 D.分散迁移(2024·吉林·高考真题)黄河三角洲村落空间形态具有明显的水适应性特征。在“河、塘、田、路、居”五因子的数量、分布等长期影响下,黄河三角洲的村落表现出团状、带状、指状3种典型空间形态。图1为黄河三角洲典型村落分布图。图2示意黄河三角洲村落空间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144.团状村落的主要特征是(
)A.前邻农田,后依河堤 B.塘路环绕,结构分散C.塘田较多,零散分布 D.塘田包围,居路规整145.影响带状村落主轴线和骨架形成的主导因子是(
)A.河和田 B.河和路 C.路和居 D.路和田146.指状村落集中分布在(
)A.远离黄河的耕种区 B.临近黄河的耕种区C.远离黄河的盐荒区 D.临近黄河的盐荒区(2022·湖南·高考真题)某地(下左图)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下右图),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7.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
)A.水流汇集快 B.年降水量丰富 C.河道较弯曲 D.地质条件复杂148.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A.a处 B.b处 C.c处 D.d处149.该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有利于当地(
)①降低暴雨的频率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③抑制土壤盐碱化④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1·浙江·高考真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独流入海河流径流量较大,流程较短。此类河流所在小流域的生态、农业、城镇等要素多形成上游-中游-下游-滨海的四段式空间分布序列。下图为独流入海河流小流域生态、农业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50.该类型小流域内(
)A.上游人口密集﹐小城镇广布 B.中游城镇均为河运集散地C.下游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镇 D.滨海城镇职能以商业为主151.该类型小流域在国土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上游洪水威胁严重 B.中游地质灾害频发C.下游水体污染加剧 D.滨海滩涂湿地锐减二、综合题考点01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52.(2024·河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滨里海盆地南邻里海,东邻乌拉尔山,油气资源丰富。盆地东部发育一套巨厚盐层,在乌拉尔造山运动产生的区域挤压力和上覆地层差异压力等共同作用下,盐发生塑性流动,导致盐底辟构造形成(图)。盐层不仅为其下伏泥灰岩(可生油气且可储油气)中的油气藏提供了优质封盖层,也为其上覆砂岩(不生油气但可储油气)中的油气藏提供了封堵条件。(1)据图说明滨里海盆地东部盐底辟构造的形成过程。(2)从成因和发育过程角度,尝试定义“盐底辟构造”。(3)在图(b)地层中,存在由盐层封堵(盖)而利于油气成藏的部位,请用“●”在盐层中的上覆地层和下伏地层中各标出一个来。153.(2024·吉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乌波卢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向印度洋板块俯冲带。第四纪以来,岩浆沿西北—东南向断裂间歇性喷出,形成多期火山岩。其中,Q1火山岩抗蚀能力较弱,Q2、Q4火山岩垂直节理和裂缝发育。各期火山岩表面土层厚度分别约为900cm、90cm、35cm。岛屿西部局部地方Q1火山岩出露,构成高岗。岛屿年平均降水量超过3000mm,但水资源较贫乏,其分布受岩性和地貌影响较大。图7示意乌波卢岛地形及不同时期火山岩空间分布。(1)说明乌波卢岛脊线的形成过程。(2)从岩性和地貌角度,分析乌波卢岛地表水资源东部多于西部的原因。(3)简析乌波卢岛西部Q1火山岩高岗形成的原因,并推断外力作用下其地形的演化。154.(2023·河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锂是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盐湖锂矿对保障我国锂资源安全意义重大。为探究盐湖锂矿成因与可持续开发问题,苏扬老师组织学生搜集了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流域富锂盐湖相关资料(下图)。资料表明:(1)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隆升和柴达木盆地内部凹陷,为该地盐湖锂矿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2)锂矿物质主要源自沿昆仑断裂带和第四纪火山活动区分布的热泉,被那棱格勒河与地下水搬运至终端湖;(3)受蒸发和补给等因素影响,一方面湖区萎缩,分裂成三个盐湖,另一方面含锂湖水蒸发浓缩,形成多成分共生锂矿;(4)为开发东、西台吉乃尔盐湖锂矿,修筑了人工堤坝,使河水不再·注入东、西台吉乃尔盐湖而改入鸭湖。(1)经纬和丹霞两位同学分别从内、外力作用角度探究了该地盐湖锂矿的成矿条件。下面是他们各自的观点,请任选其一并加以分析。经纬:板块构造运动是盐湖锂矿形成的先决条件。丹霞:流水搬运是盐湖中锂富集的主要途径。(2)试述鸭湖可作为后备锂矿资源库的条件。(3)若未来东、西台吉乃尔盐湖锂矿资源枯竭,请基于“绿色低碳”理念,提出开发鸭湖锂矿的工程和技术措施。155.(2023·福建·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环境演变可从地质构造、沉积特征、化石类型和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距今约150万年,澳大利亚东南部存在古大湖,墨累河流经此湖并于P处溢出入海。此后,气候干湿交替,该湖逐渐变成内陆咸水湖。甲、乙两处水下沉积速率一致且无间断,沉积地层中含有古生物化石。黏土层形成于深淡水湖环境,石灰岩层形成于浅咸水湖环境。石灰岩层顶部海拔指示相应地点当时的湖面高度。
(1)根据沉积地层特征,分别说明古大湖区域干旱化和甲处先于乙处露出湖面的依据。(2)墨累河曾因P处海拔较高而无法入海,后又经P处重新入海。推测使墨累河重新入海的主要内、外力作用。(3)研究表明,p处北侧附近未遭受过海水入侵,如果不考虑构造因素,若为科考队员,你在野外可以寻找哪些方面的证据并论证该观点(列举两方面)。156.(2021·福建·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河口地貌的演变与海平面、河流输沙量等密切相关。2万年以来,恒河流域地壳相对稳定,但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约120米;恒河年入海输沙量在距今约1.1万年时达到顶峰(约25亿吨,当今约10亿吨);距今约0.7万年,海平面开始趋于稳定。当今恒河河口(下图)原为下切河谷,2万年以来经历了下切河谷→河口湾→三角洲的演变。(1)分析当今恒河河口地貌由下切河谷→河口湾→三角洲演变的原因。(2)推测1.1万年以来恒河流域西南季风强弱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3)有学者预测恒河三角洲未来将萎缩,分析该预测成立的条件。157.(2020·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3)说明图示区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原因。(4)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158.(2020·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是图1中丙地的气候资料。材料二:甲地是全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该矿易采易选,冶炼铜需要大量的水。甲地经百年开采,形成了长4300米、宽3000米、深700米的巨型深坑,横亘在沙漠中,如同地球上一块巨型伤疤。现甲地所在国重视环境保护监管,建立了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1)简析甲地铜矿开采和冶炼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2)试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乙地海岸线破碎的原因。(3)丙地东临大西洋,气候却干燥少雨,说明其成因。159.(2024·上海·高考真题)“聚宝盆”再开发。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隆升而逐渐成为一个高原盆地,在其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油气和盐类等矿产资源,被誉为我国的“聚宝盆”。近年来,当地加强能源基地建设,积极开发太阳能。太阳能清洁可再生但不稳定,目前格尔木地区采取水(能)光(能)互补,保障绿电稳定供应。(1)柴达木盆地年降水不足100毫米,造成其气候干旱的原因(
)(不定项选择)A.沙漠广布 B.地处中纬 C.高山环抱 D.身居内陆(2)柴达木盆地本是湿润的陆地地理环境,下列哪些化石可以提供证据(
)(不定项选择)A.珊瑚 B.常绿阔叶林 C.大象和犀牛 D.沙葱(3)石油储存在(单选: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岩石里面,右图中大型的油田应该存储在(单选:A甲
B乙
C丙)区域,该地油气生成在(单选:A泥岩
B砂岩)。(4)右图区域中上侏罗纪和古近纪之间的白垩纪地层缺少,请分析其地质过程。(5)2023年8月19日,柴达木盆地格尔木市南山口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建成后主要服务当地可再生能源基地开发,并兼顾青海电网的调峰、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分析气候变化对该水电站抽水蓄能的影响。(6)柴达木盆地太阳能丰富,但是不稳定,分析其原因,并说明水光互补的必要性。160.(2024·广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气温下降,湿度上升时,硫硝钠会吸水形成芒硝,使得裂隙中的容积增大;当气温上升,湿度下降时,芒硝会脱水产生反硝化。该过程涉及主要化学方程式为:Na2SO4+10H20⇌Na2SO4·10H2O。四川仁寿县牛角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岩石表层紫色砂岩以及雕刻石像(牛角寨大佛)的裂缝中均发现了硫酸钠。下左图示意仁寿牛角寨地质剖面图;右图示意2021年8月份每天等时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对比。(1)说明甲、乙两区域的地质构造及地层年代特征,并据此判断甲、乙哪个区域的地表剥蚀作用更强。(2)根据硝化与反硝化的条件,说明I、II、Ⅲ阶段硫酸钠的分别变化。(3)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分析裂缝中硫酸钠对雕刻石像(牛角寨大佛)的影响。考点02河流地貌的发育161.(2024·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石器时代以后,今洞庭湖地区一直在沉降。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为河网交错、局部有小湖分布的平原地貌景观。东晋、南朝之际,受长江荆江段兴筑堤坝等因素的影响,长江水分两股进入该地区,干扰该地区水系,在该地区迅速形成大湖景观。之后洞庭湖不断扩张,在宋代达历史最深。研究表明,宋代以来,长江含沙量持续增加;洞庭湖洪水特征逐渐由以“春溜满涨”为主转变为以“夏秋连涨”为主。至清代中叶,洪水期洞庭湖面积扩张至历史鼎盛。图1示意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水系,图2示意明末清初该地区水系。
图1
图2(1)据图1,用遗址分布说明与新石器时代相比,汉代该地区河网湖沼广布。(2)说明荆江堤坝修筑致荆江河床相对堤外不断增高的原因。(3)简述宋代以来洞庭湖洪水由“春溜满涨”为主逐渐转变为“夏秋连涨”为主的原因。(4)解释宋代以后洞庭湖在面积扩张的同时深度变浅的原因。162.(2024·安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南美洲的卡西基亚雷河(以下简称“卡河”)是奥里诺科河(以下简称“奥河”)上游的一条汊河,经内格罗河流入亚马孙河(如图)。奥河在分汊口附近堆积有大量沉积物。自分汊口向下游方向,相比较而言,奥河河道宽而浅,卡河河道窄而深,卡河河床纵剖面坡度明显大于奥河。目前该分汊口上游约四分之一的来水流入到卡河,专家预测卡河未来将成为主要河道。(1)说明分汊口处堆积体的形成过程。(2)分析卡河未来可能成为主要河道的原因。(3)如果分汊口上游来水完全流入卡河,分析其对内格罗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163.(2024·福建·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西班牙南部部分地区的海浪分布。西班牙南部某地有甲乙两个海岸,R河从甲海岸注入地中海。2004年,当地政府在R河上游19km处修建了水坝。R河全段落差较大。为了抵御海岸侵蚀,当地政府实施了两个工程措施方案:①从乙海岸堆积引沙回甲海岸,②从水坝冲淤调沙。(1)甲海岸靠近R河入海口,泥沙沉积量却比乙地少,试分析其原因。(2)判断水坝运行前后,冬季甲海岸侵蚀情况的差别,并说明理由。(3)从泥沙颗粒粗细的角度,谈谈方案②的效果优于方案①的原因。164.(2023·江苏·高考真题)某地规划的铁路穿过一冲积扇。下图为“某地地形及规划铁路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用给定图例符号标出陡崖位置,并写出判断理由。(2)描述图中冲积扇的主要地貌特征,并从物质来源、动力机制等角度简析冲积扇的形成条件。(3)从地貌角度,分析图中冲积扇区域建设铁路面临的不利条件。165.(2022·广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呼吸功能评估仪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天然气项目投资分析报告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数字化医疗影像系统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数控铣床高速切削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拍卖行业信息技术安全防护考核试卷
- 婚纱店装修合同管理费标准
- 咖啡馆品牌合作伙伴关系建立考核试卷
- 画廊装修施工合同范本
- 深度学习理论应用于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行动研究
- A公司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 缩窄性心包炎课件
- 《工程电磁场》配套教学课件
- 辽宁省锦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改革开放的历程(终稿)课件
- 职位管理手册
- IPQC首检巡检操作培训
- (中职)Dreamweaver-CC网页设计与制作(3版)电子课件(完整版)
- 东南大学 固体物理课件
- 行政人事助理岗位月度KPI绩效考核表
- 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全文详解PPT
- BP-2C 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技术说明书 (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