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自然因素?A.气候条件B.地形地貌C.人口密度D.水资源状况2、在考虑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时,为何水文条件特别重要?A.水文条件直接影响地区的农业灌溉B.水文条件对工业生产没有影响C.水文条件决定了该地区的气候类型D.水文条件不影响居民的生活用水3、在下列地区中,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地理特征是:A.森林覆盖率高的东北地区B.河流众多、湖泊星罗棋布的长江中下游平原C.海拔高、气候干旱的新疆地区D.森林茂密、水资源丰富的云南省4、关于我国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B.土地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C.气候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D.矿产资源对区域发展没有影响5、下列哪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最显著地影响了区域的农业类型和农业发展方向?A、东北平原B、四川盆地C、青藏高原D、长江三角洲6、下列哪个因素是影响某一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关键?A、当地人口的消费水平B、区域的自然资源丰裕度C、区域内交通便利程度D、生活习惯及文化特点7、河南、四川、山西等高原地区,在冬季受下列哪种气候现象的影响较大?A.季风气候的冬季风B.高原山地冬季风C.高原山地夏季风D.海洋冬季风8、下列哪些因素对区域发展具有直接制约作用?I.资源条件自然灾害交通状况社会文化环境A.I、II、IIIB.I、III、IVC.I、II、IVD.II、III、IV9、关于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B.地形条件对交通线的布局有重要影响。C.气候因素不会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D.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10、下列哪一项不是自然环境对工业布局的影响?A.原料产地的位置B.劳动力成本的高低C.能源供应的稳定性D.交通运输的便利性11、下列关于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B.河流众多,内流区面积广大C.植被以草原为主,森林资源丰富D.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种植业12、下列关于我国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气候高寒,年降水量较少B.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较高C.植被以草原为主,森林资源丰富D.水资源丰富,河流众多13、决定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分布B、地势起伏C、人类活动D、土壤类型14、关于自然带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带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B、随着海拔的升高,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不影响相同高度下不同地区的景观C、自然带的分布与人类活动无关,完全由自然因素决定D、自然带的分布与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15、在长江流域,以下哪项自然条件对区域发展最为关键:()A.光照条件B.水资源条件C.土壤条件D.气候条件16、以下哪项不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A.高寒缺氧B.土地沙漠化C.酸雨D.生物多样性减少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河流众多。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建材工业基地。材料二:该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曾面临以下问题:(1)工业发展迅速,但环境污染严重;(2)部分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3)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一:分析该区域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问题二:针对材料二中提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措施。第二题题目:分析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并列举至少三种具体的治理措施。第三题某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光照充足,但水资源短缺,适合发展农业的地区类型主要有:A.草原农业B.灌溉农业C.沙漠农业D.百合农业《第一节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自然因素?A.气候条件B.地形地貌C.人口密度D.水资源状况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因素。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资源状况等都是直接影响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自然因素。而人口密度属于社会经济因素,虽然也会影响区域的发展,但不属于自然因素范畴,故选C。2、在考虑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时,为何水文条件特别重要?A.水文条件直接影响地区的农业灌溉B.水文条件对工业生产没有影响C.水文条件决定了该地区的气候类型D.水文条件不影响居民的生活用水答案:A解析:水文条件对于一个地区的农业灌溉至关重要,因为充足的水源可以保障作物生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此外,水文条件还关系到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等多个方面,对区域的整体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选项B和D明显错误,而选项C混淆了水文与气候的关系,虽然两者有关联,但水文条件并不直接决定气候类型。因此,正确答案为A。3、在下列地区中,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地理特征是:A.森林覆盖率高的东北地区B.河流众多、湖泊星罗棋布的长江中下游平原C.海拔高、气候干旱的新疆地区D.森林茂密、水资源丰富的云南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地理特征。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主要特征是海拔高、气候干旱。新疆地区符合这一特征,因此选择C项。A项的东北地区属于东北森林区,B项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东部季风区,D项的云南省属于西南高原区,均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是C。4、关于我国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B.土地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C.气候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D.矿产资源对区域发展没有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都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对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而矿产资源也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正确答案是D。5、下列哪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最显著地影响了区域的农业类型和农业发展方向?A、东北平原B、四川盆地C、青藏高原D、长江三角洲答案:C解析: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如高寒、低氧、光照强等,使得这里的农业以高寒农作物如青稞、牦牛肉等为主,并适合发展畜牧业。6、下列哪个因素是影响某一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关键?A、当地人口的消费水平B、区域的自然资源丰裕度C、区域内交通便利程度D、生活习惯及文化特点答案:B解析: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主要取决于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丰裕度,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这些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决定了该区域能支撑多少人口和经济活动。7、河南、四川、山西等高原地区,在冬季受下列哪种气候现象的影响较大?A.季风气候的冬季风B.高原山地冬季风C.高原山地夏季风D.海洋冬季风答案:A解析:河南、四川、山西等地位于我国北方,冬季主要受到季风气候的冬季风影响,这种气流带来干燥、寒冷的气候特征。高原山地冬季风(B)主要影响西部地区,夏季风(C)主要是夏季带来湿润的气流,而海洋冬季风(D)对于内陆高原地区影响较小。因此,选择A。8、下列哪些因素对区域发展具有直接制约作用?I.资源条件自然灾害交通状况社会文化环境A.I、II、IIIB.I、III、IVC.I、II、IVD.II、III、IV答案:B解析:I资源条件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区域发展具有直接制约作用;III交通状况是影响区域联系和物流流通的重要因素,对区域发展具有直接制约作用;IV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观念和价值观,从而间接影响到区域发展。而自然灾害(II)虽然对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但更多是作为间接制约因素存在,例如影响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因此,选择B。9、关于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B.地形条件对交通线的布局有重要影响。C.气候因素不会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D.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答案:C解析:气候条件是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温度和降水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周期和产量,因此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10、下列哪一项不是自然环境对工业布局的影响?A.原料产地的位置B.劳动力成本的高低C.能源供应的稳定性D.交通运输的便利性答案:B解析:劳动力成本的高低主要与社会经济因素相关,而非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如原料产地的位置、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交通运输的便利性都会对工业布局产生显著影响。因此,选项B不属于自然环境对工业布局的影响。11、下列关于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B.河流众多,内流区面积广大C.植被以草原为主,森林资源丰富D.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种植业答案:A解析:我国西北地区位于内陆,远离海洋,因此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多属于内流河,内流区面积广大。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森林资源较少。土地资源虽然丰富,但大部分地区干旱,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因此,正确答案是A。12、下列关于我国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气候高寒,年降水量较少B.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较高C.植被以草原为主,森林资源丰富D.水资源丰富,河流众多答案:C解析:我国青藏高原位于高海拔地区,气候高寒,年降水量较少。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较高。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森林资源较少。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河流众多这一描述不正确,因为青藏高原的河流多为内流河,外流河较少。因此,不正确的描述是C。13、决定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分布B、地势起伏C、人类活动D、土壤类型答案:B解析:河流的流向主要取决于地势的高低和坡度的大小,高处的水向低处流,地势起伏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14、关于自然带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带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B、随着海拔的升高,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不影响相同高度下不同地区的景观C、自然带的分布与人类活动无关,完全由自然因素决定D、自然带的分布与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答案:D解析:自然带的分布确实与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自然带在全球范围内不是简单地呈现带状分布,而是受到多种地理因素影响而呈现复杂的组合和分布特征。相同高度下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可能因局部的环境因素(如土壤、水文、生物等)有所不同,也就是说自然带的分布对景观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15、在长江流域,以下哪项自然条件对区域发展最为关键:()A.光照条件B.水资源条件C.土壤条件D.气候条件答案:B解析: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区,水资源条件对农业灌溉和区域发展至关重要。光照条件、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也对区域发展有影响,但相比于水资源而言,其重要性相对较低。16、以下哪项不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A.高寒缺氧B.土地沙漠化C.酸雨D.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C解析: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包括高寒缺氧、土地沙漠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问题多见于工业区,与青藏高原地区关系不大。因此,选项C不属于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河流众多。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建材工业基地。材料二:该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曾面临以下问题:(1)工业发展迅速,但环境污染严重;(2)部分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3)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一:分析该区域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问题二:针对材料二中提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措施。答案:问题一:该区域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包括:1.丰富的矿产资源: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2.便利的交通:河流众多,水运条件优越,有利于工业产品的运输;3.气候适宜: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农产品供应;4.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问题二:针对材料二中提出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措施如下:1.环境保护: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土地整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等措施,防治土地荒漠化;3.水资源合理利用: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水技术;4.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5.城市化进程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产业,避免环境污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区域发展工业条件和可持续发展措施的理解。解答时,首先要分析该区域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包括矿产资源、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劳动力资源等。其次,针对材料二中提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如环境保护、土地整治、水资源合理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等。这样既能体现学生对区域发展的综合认识,又能展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题题目:分析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并列举至少三种具体的治理措施。答案: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治理措施如下:重要性分析:1.防洪减灾:黄土高原由于多年侵蚀导致地表结构脆弱,在暴雨情况下极易引发泥石流、洪涝等灾害,对人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2.生态保护:黄土高原是多种生物栖息地,保持该区域的生态平衡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至关重要。3.水资源保护:黄土高原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水土流失会破坏地表结构,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影响下游地区水资源的可用性。4.经济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水土保持可以保障农业、林业等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垃圾运输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备案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课时分层作业14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5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6抗日战争新人教版必修1
- 昆曲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 2025年杯口卷边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山地自行车市场竞争态势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硬脂酸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银行中间业务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4山东建材批发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 《化妆品稳定性试验规范》
- 《社区康复》课件-第四章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
-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 论文
- 2024年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腰脊神经后支痛课件
- 《商务数据分析》 课件 项目一 商务数据分析认知
- 加强锻炼预防疾病主题
- 心衰合并胸腔积液的护理Ppt
- 2023学年、2024学年临平区公办学校校方责任险投保采购项目招标文件
- 物流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
- 2024家政行业现状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