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内容分析及教案
一、本单元的主题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聆听冰心的纸短情长,感叹艾青的激情澎湃,静
赏叶赛宁的心灵微波,领悟戴望舒的温柔多情。我们吟唱诗歌,走进诗歌,畅游
诗海,凝练诗心。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主题是“现代诗”,选编了中外名家的几首短诗,让我们
初步了解了现代诗的一些特点,领略了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风格,体会了诗歌所
抒发的真挚情感,在低吟浅唱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感染。
二、教材分析
《短诗三首》这三首短诗或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或表达对大海的挚爱,或
表达对母亲的眷恋、热爱之情,都反映了冰心诗集“爱的哲学”的思想内核。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并能进行模仿创作。
《绿》诗人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小草在春风吹拂下
来回摆动的景象,抒发了对绿、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感受作者对“绿”色
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白桦》这首诗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了白桦的美,赞美了白
桦高尚的品格,传达了诗人对白桦、对大自然强烈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笔下的
白桦高洁、挺拔的形象;感受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天晴了的时候》这是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小诗,诗人以清新、
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到雨后的小径中走一走,感受一下“天晴了的时候”大自然
所展示的动人景象以及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自由快乐。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
中感悟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小组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引导学
生明确编辑诗集的注意事项,注意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的确定,加强对诗歌
的积累和理解。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交流感悟现代诗歌的一些特点。
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交流感悟诗歌的一些特点,学写小诗;学会通过多种
方式积累汉字,背诵名人名言。
识字加油站:通过古代文人名识记汉字。
词句段运用:体会描写颜色的优美句子;仿照写小诗。
日积月累:积累名人关于诗歌的特点的名言。
9.短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漫、涛”2个生字,读准“啊”“膝”等音变和易误读字音,会写
“繁、漫”等8个生字,理解“漫灭”“思潮”等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4.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韵味。
教学难点:
1.展开想象,体悟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2.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释义诗题
1、什么是短诗呢?诗有短有长,其中篇幅不超过14行的诗可以称为短诗。
2、“繁星”,指导书写“繁”字。
3、解释“繁星”。
预设:密密麻麻的星星、满天的星星……(一首诗的题目就是一幅美丽的画,
繁星,多而密的星星,让我们感受到了夜晚的美好)
4、明确诗序,简介作者。
预设诗序:《繁星》共收录164首短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七一、第
一三一和第一五九首O
二、检查预习
(一)检查短诗三首
1、教师范读。
2、小对子互读三首现代诗,并相互评价
3、指名读。
(二)检查生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词。
繁星漫灭藤萝膝上波涛躲避
2、小对子交流。
a.同音字识记:漫(漫灭)慢(快慢)萝(藤萝)>(萝筐)
b.说文解字识记“蔓”字,课件出示:兽,蔓,形声,从廿,曼声。本义:
木本蔓生植物的枝茎。
c.形近字识记:膝(膝盖)漆(油漆)躲(躲开)剁(剁肉)
3、小对子展示汇报。
三、写字
1.小对子合作交流,写这几个生字时的占格、笔顺以及要注意什么。
①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②指名认读,注意读准字音,并组词。
③易错提示:“藤”读后鼻音,“膝”读“xi”,不要读成了“qi”。
2.听写比赛、展示纠错。
3.预设指导本课中的生字:膝、藤。
4.学生在书上描红,并写一个。
5.展示学生的写的生字,并让学生进行评价。
四、导学
1.出示学习要求:
反复朗读课文,从每首短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2)小对子交流。
(3)小对子展示汇报。
(4)其他同学补充质疑。
预设:第一首短诗运用三个排比句,展现三个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深
深怀念、对母亲的深情。
五、小结
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有节奏地朗诵三首短诗。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领略了《繁星》蕴含的爱与真,这节课,我们
将继续跟随冰心先生走进诗歌的意境,去感受一下自然的美好,母爱的伟大。
二、导学
1、出示学习提示一:
反复朗读课文,从第二首和第三首短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小对子交流;(2)小对子展示汇报;
(3)其他同学补充质疑;(4)师小结。
预设:
第二首表达了作者对大海对留恋。
第三首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怀抱的深深眷恋之情。
2、指名叫学生读相关语句,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3、指导朗读。
第二首短诗光、香、响三个字押“ang”的韵。
3、出示学习提示二:
通读课文,“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让你联想到了什么?从
这首短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小对子交流
(2)小对子展示汇报
(3)其他同学补充质疑
(4)师小结
预设:我牵着母亲的手,同她一起在月下散步;坐在藤萝的叶下,和她一起
乘凉;趴在母亲的膝头,听她讲故事……
4、总结写法
学习了这三首短诗,你了解了现代诗的哪些特点?
分行排列。不按自然段,而是分行来写,且没有按整齐的格式排列。
格式自由。没有字数和句数的限制。
节奏感强。富有鲜明的节奏感,朗朗上口。
不拘泥韵律。可押韵,也可不押韵
三、拓展练习
自读阅读链接,找出课文中的相关段落,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不同。
(1)小对子交流(2)小对子展示汇报(3)其他同学补充质疑
(4)师小结
四、总结
冰心奶奶在这三首短诗中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
亲怀抱的眷恋之情,让我们回味无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0.绿
教学目标: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
嫩绿”等8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
的讴歌。
3.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北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2.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北
教学难点:
在品读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知道哪些带有“绿”的诗词?(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1、师引导:诗人艾青也喜欢“绿”,他笔下的“绿”,更是千娇百媚、风情万
种。这节课,我们就和艾青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
2、板书课题,(板书:绿)生齐读课题。
3、让学生介绍作者:艾青
二、检查预习
(一)检查课文
1、同桌小对子自由朗读课文,检查同桌的朗读情况。
2、随机挑选学生反馈读文情况,适时进行评价。
3、教师适时范读指导部分重点语句。
(二)检查生字词
课件出示重点生字词:
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节拍整齐集中
墨绿嫩绿淡绿粉绿
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1)小对子交流互读
(2)开火车指名读
(3)理解词语意思(说话等)
(4)齐读。
三、写字
出示本课生字课件,自由读一读,并且试着组词。
1.小对子合作交流,写这几个生字时的占格、笔顺以及要注意什么。
2.听写比赛、展示纠错。
3.不会的重点生字,教师板书示范指导。
预设:“瓶”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的“瓦”,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横折弯钩
不要写得太长。“挤”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上面是“文”,不是“攵,
4.学生在书上描红,并写一个。
5.展示学生的写的生字,并让学生进行评价。
四、导学
(一)出示学习要求一: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1、小对子交流
2、小对子展示汇报
3、其他同学补充质疑
4、师小结
预设: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风一吹,就
随着节拍整齐地飘动在一起。
结构为:
第一段(1-3小节):“绿”的颜色。
第二段(4-5小节):“绿”的形态。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徜徉在绿色的海洋,看到了各种绿色,感受到绿的奇
妙,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复习旧知
1、回顾课文内容。
2、指名朗读全文。
三、导学
出示学习要求:学习第3~5小节,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一幅怎样的
画面呢?
1、小对子交流
2、小对子展示汇报
3、其他同学补充质疑
4、小结
预设:
1:这么多的绿融合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的、浅的、浓的、淡
的……满眼都是绿。
2:一个“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绿色集中在一起的画面。
5、师示范读后,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6、拓展运用
仿写练习: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意,你能写一写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校园里()在一起,
公园里()在一起,
田野里()在一起。
a.生仿写,师巡视指导。
b.生朗读仿写句段,相互评价。
7、学习第5小节。(出示课件,师指名读)
①师范读后指名读,相机引导:为什么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预设:这是作者的想象,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梦幻、绿的闻风而动,体现
了绿是生命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的主题。
②说话练习。(课件出示说话练习)
说话练习:一阵风吹来,小草(),柳条(),树枝(),()。
8、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1)生自由练习读全诗。
(2)师指名分小节配乐读;生齐读。
四、拓展练习一一学习“阅读链接”
出示学习要求: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
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1)小对子交流(2)小对子展示汇报(3)其他同学补充质疑(4)师小结
预设1:作者抓住了灵隐''绿”的特点,善于联想、想象。从“绿意扑眼而
来”“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这些词句中可以读出。
预设2:作者着重写层层叠叠的树木和青苔的绿。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
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五、课堂小结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但愿通过学习这首现代诗,
我们都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工L白桦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本课“桦、涂”等11个生字,学会
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4.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5.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学习现代诗。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苏联诗人叶赛宁,他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作品。他的诗歌语言朴实动
人,多赞美家乡的风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叶赛宁一起仰望他家乡的那棵高
洁的白桦。
2、板书课题:白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课文
(1)同桌小对子自由朗读课文,检查同桌的朗读情况。
(2)随机挑选学生反馈读文情况,适时进行评价。
(3)教师适时范读指导部分重点语句。
2、检查生字词
课件出示重点生字词:
白桦毛茸茸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
(1)小对子交流互读
(2)开火车指名读
(3)理解词语意思(说话等)
姗姗来迟:比喻走得缓慢从容。现在形容慢腾腾地很晚才到来或来得很慢。
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4)齐读。
3、用这些词语简单说说课文内容。(课件出示)
三、写字
1.小对子合作交流,写这几个生字时的占格、笔顺以及要注意什么。
预设:
“潇”左窄右宽,注意第十笔之后的笔画是:竖点点撇竖。
“穗”左窄右宽,两部分部分组成“禾+惠二
2.听写比赛、展示纠错。
3.教师重点本课中的生字:穗、霞
4.学生在书上描红,并写一个。
5.展示学生的写的生字,并让学生进行评价。
四、导学
1、出示学习要求:朗读课文,说说本文有几个小节?每个小节写了什么?
(1)自学对学;(2)交流汇报;(3)补充质疑;(4)教师小结。
预设:
《白桦》一诗一共有4个小节,
第一节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
第二节写了白桦在雪花中的美。
第三节写白桦在朦胧的寂静中的美。
第四节写白桦在朝霞中的美。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自学对学;(2)交流汇报;(3)补充质疑;(4)教师小结。
预设: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
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
五、课堂小结
读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白桦》。(板书课题:白桦)
二、复习旧知
师指名分节读诗,回忆每一小节讲了什么内容呢?
三、导学
1、出示学习要求:选择几个词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
象?
(1)自学对学;(2)交流汇报;(3)补充质疑;(4)教师小结。
预设:
1:“银霜”和“雪花”写出了白桦的洁白;“涂”准确描绘出白桦树干上的一
层洁白的表皮;“披”字把白桦拟人化了,字里行间藏着对一身洁白的、高洁的白
桦的爱。
2:白桦披着一身雪花,那未全脱落的叶子上落满了松软的雪,“毛茸茸”的。
白色的树梢尖儿,映衬着紫色的树枝,仿佛给白桦镶了一道“雪绣的花边儿:那
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如流苏一样好看。
2、你觉得诗人仅仅是在描写白桦树吗?
(1)自学对学;(2)交流汇报;(3)补充质疑;(4)教师小结。
预设:这首诗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白
桦在诗人的心中不仅仅是一种树,而是纯洁、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赞美和歌颂
白桦,其实是在表达对拥有白桦一样品格的人的尊敬和赞美。
四、拓展
拓展阅读《悬崖边的树》:
1、师:《白桦》,是诗人叶赛宁的情感流露;白桦,是诗人叶赛宁情感流露的
寄托。诗歌的魅力就在于此,它需要解读,需要遐想,需要与诗人来个心灵之约。
仔细读读下面的小诗,你从中读到了什么?你有没有读懂诗人的心?
2、课件出示《悬崖边的树》。
(1)自学对学;(2)交流汇报;(3)补充质疑;(4)教师小结。
预设:
1:作者抓住了悬崖边这个特别的地方的树作为自己的写作内容,让人眼前一
亮。
2:诗中写了悬崖边的树虽然经历了风雨,但依然坚强。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2*在天晴了的时候
教学目标:
1.认识“炫、怯”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悟课文。
3.尝试自己解决不理解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
看到过的雨过天晴的景象。
教学重点:
尝试自己解决不理解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难点:
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过天晴的景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导入:诗人戴望舒就以《在天晴了的时候》为题写下了一首清新的小诗。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中,感受一下雨后的清新与美丽。
2、板书课题:在天晴了的时候。
3、简介作者。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现代诗人。1928年《雨
巷》一诗的发表引起轰动,因此他又被称为“雨巷诗人”。
二、检查预习
(一)检查课文
1、同桌小对子自由朗读课文,检查同桌的朗读情况。
注意:“曝光”的“曝”读“pii”;“晕皱”的“晕”读第四声“yiin”。
2、随机挑选学生反馈读文情况,适时进行评价。
3、教师适时范读指导部分重点语句。
(二)检查生字词
炫耀胆怯曝晒赤脚涉水晕皱阴霾尘垢
1、小对子交流互读
2、开火车指名读
3、理解词语意思(说话等)
4、齐读词语
三、导学
1、出示学习提示一:快速浏览全诗,诗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把这
些景物圈起来。
(1)自学对学;(2)交流汇报;(3)补充质疑;(4)教师小结。
预设:
1)出示课件: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
雨过天晴,一切都是新的,小路、小草、小白菊,还有凤蝶儿,这些都是多
么美好的景物啊!
湿润的、凉爽的、温柔的、散发泥土芳香的、柔软的、空气新鲜的……
2)师指导朗读:把你的理解融入你的朗读中,轻轻地读出这温柔,这凉爽。
3)想象:小草儿已没有了往日的尘垢,这时候看起来生机勃勃。听一听,小
草在说些什么呢?
a.自学对学;b.交流汇报;c.补充质疑;d.教师小结。
预设:
示例1:刚刚洗过澡,舒服极了。
示例2:瞧,小雨滴落在我身上,像给我戴上了一条漂亮的项链呢!
2、生分别齐读描写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
3、体会写法。
预设:读了诗人描写天晴后的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后,你们
发现了诗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板书:拟人)
四、拓展
模仿这首诗的写法,把你观察到的雨过天晴的景象写出来。
1、自己写。
2、展示汇报。
3、评价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在交流中,了解新诗的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了解8个古代文人,会认10个生字。
3.积累本单元表示颜色的词语。
4.仿照例子写诗歌。
5.积累和理解名人名言。
教学重点:词句段运用(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仿照例字写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并积累名人名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导入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
了真善美的熏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有什么收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
园地的“交流平台”栏目看看吧!(板书课题:“交流平台”)
(~)导学
(1)生自由、轻声地读教材中几位小朋友的对话。
(2)交流第一句:第一位小朋友告诉我们诗歌有什么特点呢?
(1)自学对学;(2)交流汇报;(3)补充质疑;(4)教师小结。
预设: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3)交流第二句:第二位小朋友解锁了诗歌的什么“密码”呢?
(1)自学对学;(2)交流汇报;(3)补充质疑;(4)教师小结。
预设:诗歌表达诗人的感受,有丰富的想象,语言表达独特。
(三)交流第三句:第三位小朋友有什么收获呢?
(1)自学对学;(2)交流汇报;(3)补充质疑;(4)教师小结。
预设:诗歌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四)拓展
1、出示课件《太阳喝醉了》,学生自由读诗后与同桌互相交流,运用学到的
方法说说感受。
(1)自学对学;(2)交流汇报;(3)补充质疑;(4)教师小结。
预设1:运用拟人的手法,极具想象,把太阳想象成喝醉的人。
预设2:读起来特别有味道,难怪有人说:现代诗,是语言的音乐,读着这
样的诗,觉得很放松。
(五)小结
二、识字加油站
1、认识加拼音的字。
课件出示生字词语:重点检查“渊、仲、禹、孟、甫”
(1)自学对学;
(2)交流汇报;
(3)补充质疑;
(4)教师小结。
指导书写“韩、禹”2个字。(课件出示笔顺书写视频)
(4)生在田字格中练写。
2、了解古代文人。
(1)师引导:你了解这些古代文人吗?
(2)生交流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
(3)课件出示文人资料。
3、了解文人的代表诗句:你读过他们的诗句吗?
(1)自学对学。(2)交流汇报。(3)补充质疑。(4)教师小结。
三、词句段运用
1、交流描写颜色的句子,感悟写法。(出示课件)
(1)师指名读句子,相机强调带点的词句读重些。
(2)师:读带点的词句时,你有什么发现?(预设:这些词句都是描写颜色
的)
(3)师:你还有什么发现?
(1)自学对学;(2)交流汇报;(3)补充质疑;(4)教师小结。
预设1:第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白桦的高洁。(相机出示:拟
人高洁)
预设2:第二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不仅写出了雾的颜色,还突出了
它的轻、薄。(相机出示:夸张轻、薄)
预设3:第三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绿得娇嫩、黄得蓬勃、蓝得醉人”
不仅写出颜色的程度深,还让人感觉那草滩、菜花、湖水是多么富有生机啊!(相
机出示:排比富有生机)
预设4:这样描写颜色,不但使句子生动优美,而且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
我也要学习这种写法。
(4)拓展延伸:你还读过哪些描写颜色的句子?
预设1:《白桦》第2节: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预设2:《绿》第1节: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2、朗读诗句,仿写句子。(课件出示诗句)
(1)师引导:你认为诗中加点的部分有什么特点?
(2)预设:是作者意象的罗列,不是简单的重复。
(3)师:你欣赏哪首诗?为什么?
(1)自学对学;(2)交流汇报;(3)补充质疑;(4)教师小结。
预设:我喜欢第一首诗。因为这首诗描写的是生活中的画面,表达的是作者
的真实情感:对母亲、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读着这首诗,脑海中不禁浮现作者童
年在园中、在月下玩耍嬉戏的情景,浮现她坐在母亲的膝上撒娇、听故事的画面。
(4)仿写诗句
①师引导:读着读着,我们发现原来写诗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事,你也可以学
着写,就是写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事,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
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诗。
②生仿写,师巡视指导。
③全班交流。(课件出示仿写范例)
这些事——爷爷的年龄,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写在脸上的皱纹里;
冰冷的雨中,马儿的年龄,
温暖的双手,嚼在嘴里的牙齿里;
父亲的怀抱。树木的年龄,
藏在肚子的年轮里。
四、日积月累
1、朗读名言。生自由练读;师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2、引导理解名言:读了这些名言,你对“诗”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1)自学对学;(2)交流汇报;(3)补充质疑;(4)教师小结。
预设1:诗是鼓励人们奋发向上的。
预设2:诗是有节奏的,是语言的音乐。
3、背诵名言。
4、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诗”的名言?
(1)自学对学;(2)交流汇报;(3)补充质疑;(4)教师小结。
预设: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苏轼
诗品出于人品。----刘熙载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张舜民
诗人是描绘心灵的画家。----迪斯雷利
五、课堂总结
希望通过学习,同学们能在诗歌的海洋中尽情徜徉,读更多的诗,了解更多
有关诗歌的知识。
板书设计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教学目标:
1.阅读,感受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2.收集诗歌、创作诗歌、朗诵诗歌等多种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
的魅力。
教学重点:朗诵、创作、收集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难点:
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收集诗歌
一、明确主题
1、回顾单元主题。
(1)课件出示单元主题: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2)生齐读单元主题。
2、引导回顾本单元诗歌。
(1)生分小组有感情地诵读本单元4首诗。
(2)师引导:这几首诗有什么共同特点?
1)自学对学;2)交流汇报;3)补充质疑;4)教师小结。
预设: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3、探讨喜欢的诗歌。
(1)师引导:除了这几首诗,你还读过哪些现代诗?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
读给大家听。
(2)生各抒己见,尽情表达自己对不同诗歌的喜爱。
4.揭示主题。
(1)师导入:诵读着这些诗歌,我们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诗歌的世界。走进诗
歌之中,我们的心也会沾染文学的气息;走进诗歌之中,我们的心也会如诗般纯
净动人。这次综合性学习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王国,轻叩诗歌大门。
(2)课件出示主题:轻叩诗歌大门。(生齐读)
二、确定任务
1.明确小组任务。
(1)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综合性学习,根据生的情况进行现场分组。师给出
“喜爱的诗人”“中国现代诗”“外国诗”“叙事诗”“抒情诗”这五种选择。
(2)课件出示选组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套学院《太极拳专项理论与实践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中国古陶瓷鉴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购销合同(标准版)
- 新疆艺术学院《电影艺术通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古代文学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造纸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台州市仙居县2025年数学四下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贵州省水城实验校初三5月毕业考试生物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辽东学院《转化医学与职业发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 周日值班制度
- 2025保安证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 湖南水泥仓施工方案
- 肺栓塞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 老人预防电信诈骗
- 2024年11月-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 【2025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经济学原理》课件
- 第16课《有为有不为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5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