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子》四章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老子,积累文言实词、虚词。2.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3.学习老子的论说风格,领悟老子思想的精妙之处。4.分析本文的“对待”关系,把握其启示意义。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思想家紫气东来无为而治小国寡民《道德经》孔子问礼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老子老子思想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政治——无为而治权术——物极必反修身——虚心实腹、不与人争二、文本梳理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车轮的中心部位揉和黏土门窗“有”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当中,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中空地方的“无”。和泥制作陶器,陶器的功用正是产生于陶器中空地方的“无”。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房屋的功用正是产生于房屋四壁中空地方的“无”。所以“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直观理解:“有”与“无”的关系怎样理解本章的“有”和“无”?
“有”和“无”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无”让“有”发挥作用。没有“空”和“无”,就不能发挥“有”的作用。因此,“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本章是如何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
比喻论证。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比喻来进行论证。对偶句,增强韵味和气势,富有韵律美。有无分类分析物品上信号看不见,决定手机功能;空气看不见,决定动植物生死学习上劳逸结合,适当的休息可以使我们更加精力旺盛的学习艺术上小说的开放式结局、中国画的留白生活上让节奏停下来,合适时机的关机,是为了更好的重启交友上保持距离和分寸,相处的更加舒服精神上人品看不见,决定这个人是否值得深交。政治上休养生息、退耕还林、休渔期把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辩证观点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请你说说围绕学习、读书、交友等具体事件,该怎样正确对待“有”和“无”呢?现在有些人想要的东西太多,太在意有,去占有,去拥有,去享有,而恰恰忘记了无的作用。各种欲念把心都装满了,所以生活会很焦虑,很痛苦。人的一生不能一直都想有,还一定要有无。如果换个角度把心放空,去掉杂念私欲,做什么事情都刻意给自己的心灵留有空间,留有余地,留出无。之后你会发现,原来生活中没有多余的有形物质,人生会变得更轻松美好。启示:一般人只注意到了实有的作用,而忽略了空虚的作用。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二者的关系,兼顾双方。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踮起脚尖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我夸耀自我夸耀同“形”为,做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自我夸耀的人不能长久。(这些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企立、跨行、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它们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老子举例意在说明什么看法?企者跨者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者迈大步行走,不是行走的最自然状态。轻浮、急躁,不够谦虚。用脚尖直立身体,违背人体自然规律。
做人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而要谦虚、谦让。求全之道,莫过于不争,不争之道,在于不自见、不自足、不自伐、不自矜。做人不要“企立”、“跨行”。不要主观妄为,而要遵循遵循自然规律,顺“道”而行。分类学习上交友上政治上分析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谦恭谨慎温和柔顺启示:为人应谦恭谨慎,为政应温和柔顺,只有脚踏实地,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方可长久。比喻论证,将自以为是的做法比作是“物或恶之”的“余食赘肉”,点明这是有道的人不愿意做的事,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这一章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你想到哪些例子?在街亭之战中,马谡自荐去守街亭,并立下军令状,若失街亭愿被斩首。当马谡到达街亭后,不遵循诸葛亮的部署,又不接受王平的劝谏,执意扎营于山上。结果,被张郃切断水源,蜀军大乱。张郃乘势进攻,马谡弃军逃亡,街亭失守。赵括自幼熟读兵书,与人谈论兵法,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自以为文功武略天下第一,作战时死搬兵书,不肯接纳其他人意见。正是这种骄傲自大,纸上谈兵的做法,令四十万赵军被全歼,自己也饮恨沙场。像赵括这种自以为是,一意孤行的人,下场往往都很惨。保持谦逊,不高看自己,不低估别人,才是自我发展之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智慧聪明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
。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长存。认识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才算聪明。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算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能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知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是一般之智。自知者知人更知己,了解内心,是心灵之明,明于道。反省自身,把握自己,体察生命本质。内外皆明的自知者,比知人者境界更高。凭借内在意志战胜自我,克制欲望,摒除杂念;能把控自己的人,才能达到无所不容、物我两忘的境界,才称得上强者。胜人者凭借外在力量战胜别人,只是有力量。自胜者如何理解“知人者与自知者”“胜人者与自胜者”?为什么说自知者、自胜者境界更高?应做自知、自胜、自足、强行的人。知晓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更要了解自己,不狂妄自负;同时坚定生活信念,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饱满的精神风貌,与大道“复归”,从而“死而不亡”。运用对偶句和排比,增强气势,层层递进。概括本章蕴含的道理并分析技巧。这一章给你的生活什么启发?分类学习上交友上政治上分析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战胜自己,不断努力调转眼睛的方向,多看自己,多要求自己发展自我《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是这样说的:“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物所以取天下也。”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显露迹象解决同“判”,分离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同“蔂”,土筐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处理妥当。合抱的大木,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走出来的。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动手去做的有所把持的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接近成功常人所不想要的弥补、补救不加以干预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所以圣人不求有所作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执意把持,因此不会丧失。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就不会失败。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珍贵难得的货品,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本章从哪几个层次说理?分别内容是什么?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防微杜渐,防患未然,把握先兆,在事情还未发生前就应做好。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③“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顺应自然,慎始慎终,“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做法。(为者败之到故无失):(民之从事到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到最后):无为而治从始至终保持谨慎不妄动、不妄为思辨对比
《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两者有什么不同?
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
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常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要实现远大、宏伟的目标,必须重视细微和小节处。请你用三个成语说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观点,并联系现实或历史谈谈你的理解或看法。成语: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居安思危有备无患防微杜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的事物总是始于小的东西发展起来,“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以“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业。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运用排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层层深入,增强说服力。概括本章章蕴含的道理及技巧。分类学习上交友上政治上分析要从小的点滴坚持积累,不能急于求成;善于发现萌芽的问题,及早处理;放平心态,对成绩不偏执及时发现关系中的问题;不偏执未雨绸缪①善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以生活现象举例说理,概括抽象道理。如用
“毂”“器”“室”说明世间万物都存在“有”和“无”的对立统一,相依相生。②善用逆向思维。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说理的效果。如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等。③善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写作特色儒道智慧,不可或缺对这三家(儒佛道),我经常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佛家是杂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南怀瑾:《老子他说》存在差异是前提,互补就是各取所长,融会贯通。儒家:道德完善+社会责任,社会伦理问题(人与人的关系),侧重人道。
道家:宁静和谐+超越世俗,哲学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侧重天道。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既以天下为己任,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儒】——用儒家思想进取又超然通达,淡泊名利,洁身自好【道】——用道家智慧炼心做勇于担当的堂堂“君子”,做内心超然的悠悠“圣人”儒道两家对待方法钗黛合一:宝钗似乎是一个儒家人物,谨言慎行、积极进取,近乎
“圣人”;而黛玉更像一个道家人物,自然率真、灵动飘逸,
婉若“仙子”。前者是主流、正统,
因此为“蘅芜君”;后者为辅助,因此为“潇湘妃子”。
儒道互补体现在何处?启示?中国古代士大夫最初总是希望能够“学而优则仕”,有一番作为;当理想受挫、四顾茫然时,便思退隐,寄情山水。“有所为有所不为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素材积累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有无相生,难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专业安保服务外包派遣合同
- 2024沙石矿山开采与资源整合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赛事赞助结算合同协议2篇
- 2024年科技成果转化与许可合同
- 2025年度户外活动安保执行劳务合同书2篇
- 2025年酒水质量检测与认证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租赁合同:办公设备租赁与使用
- 2025版雕塑艺术品销售代理采购合同范本2篇
- 2024年版:专业清洗服务合同模板3篇
- 2025版聚苯板建筑节能材料买卖合同质量保证协议3篇
- 美国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东北师范大学
- 售后服务方案及运维方案
- 机加工工作计划安排
- 2024年巴西手游市场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 2024年云南昆明市公安局直属部门缺勤务辅警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码头建设报批程序
- 商务数据分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19年10月广东省自考00850广告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DG-TJ08-2425-2023 道路隧道养护运行评价技术标准
- 胶囊内镜知识课件
- 智联招聘题库国企笔试题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