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向西方学习的潮流——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科教文化1通览主干知识知识建构主题线索主题: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频繁,逐渐形成了西学东渐的局面,同时,中华文化也远播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线索一
近代中国的东西方文化交流鸦片战争后,中西交往日渐频繁,西学传入中国,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科技思想文化;同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向世界传播,有力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的繁荣。线索二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中国化趋势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系统传入中国并逐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走向胜利。线索三
近现代中国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鸦片战争后,一些西方科技逐渐传入中国,近代中国科技发展较为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科技成就主要集中在国防领域;改革开放后,中国科技文化全面发展,一些领域已经领先于世界。主干知识知识点一
近代中国的东西方文化交流1.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局面(1)统治阶层①开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魏源进一步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②中体西用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统治阶层中的一些开明人物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
现代化
的尝试。(2)资产阶级思想的发展①维新变法思想: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借助
孔子
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起到了思想解放的积极作用②。②三民主义思想:以
孙中山
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提出了三民主义③,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③民主科学思想:基于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主张吸收
民主与科学
的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激烈的批判,掀起了新文化运动。2.近代中华文化的传播
学考转换·回归教材1释概念
中体西用是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经史伦常之学为本,以西学为应用。一方面,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另一方面,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不可能真正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2链高考
《天演论》的启蒙作用(2022浙江6月,10)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节选自赫胥黎文集第九卷,在译文后面他添加了大量案语,表达自己的维新立场。1898年,《天演论》出版,产生巨大影响。该书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意义在于思想启蒙。3巧归纳
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知识点二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中国化趋势1.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系统介绍和广泛传播②。在传播过程中逐渐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
中国共产党
的诞生创造了条件。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1)毛泽东思想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
”的民主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2)邓小平理论③: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在中共
十五
大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累了
治党治国
新的宝贵经验,逐渐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科学发展观:中共十六大以后,以
胡锦涛
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形成: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
主要矛盾
,逐渐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地位: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修正案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学考转换·回归教材1释概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影响深远。2链高考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019全国Ⅲ,30)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3链高考
改革开放时期的思想解放(2019浙江4月,15)邓小平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该讲话的意义在于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知识点三
近现代中国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1.近代中国科技教育文化的缓慢发展(1)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兴起,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②,创办新式学堂,翻译外国科技著作,派遣留学生,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促进了中国科技教育的近代化。(2)新文化运动①科技:新文化运动大力倡导科学,推动了西方科技向中国的传播,促进了社会
科学
意识的增强。②教育:新文化运动为唤醒民众,大力提倡平民教育①,倡导白话文,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3)西医的传入:明末清初
,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西医院校在中国大量出现。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文化的成就(1)改革开放前①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收回教育主权,要求学校要向
广大工农
开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②科技: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获得突破,成功爆破了原子弹、氢弹,试射了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③。(2)改革开放后①科技:中国自主研发和
制造实力
已经进入世界前列。人工智能等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②教育:国家把
教育
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教育迈入历史新征程④。③文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发展,老百姓有越来越多的
文化
获得感。学考转换·回归教材1释概念
教育救国是中国近代以来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教育主张,旨在通过发展教育来提升人民的智慧水平和国家的综合国力,从而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单纯依靠教育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教育救国的实践促进了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2链高考
中体西用思想(2021湖北,6)晚清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其课程内容既有西方科学知识,也包括中国旧学。对此,船政大臣沈葆桢说:“以中国之心思通外国之技巧可也,以外国之习气变中国之性情不可也。”这体现的思想是中体西用。3链高考
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的发展(2021浙江1月,14)新中国成立时,科技人员不足五万人,除地质学、生物学等学科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外,其他学科的科研几乎一片空白。20世纪50—70年代,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这得益于自力更生、专业教育和大批海外知识分子回国。4深分析
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a.办学主体的多元化。b.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c.教育管理权责的地方化。d.高校教育的普及化。2研学核心命题高考风向标备考建议1.近代中国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是西学东渐,但是,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对西方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一变化应该是新教材编写的基本观点,考生必须充分了解。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中国化趋势本考点相对考查较少,高考试题一般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习中也应该将重心放在这里。3.近现代中国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新中国科技的发展是当今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尖锐的背景下,中国科技发展的优势和取得的重大成就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微点1近代中国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真题聚焦命题角度1
从近代中国外交官的素养考查中西文化交流1.(2024湖北卷,6)近代中国第一代外交官郭嵩焘等多是传统科举出身,不谙外语,了解西方有限;第二代外交官陆征祥等基本出身于同文馆、广方言馆等,外语能力尚可,相对了解西方;第三代外交官顾维钧等基本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外语娴熟,非常了解西方。这种演变(
)A.受益于民主革命思想的深化B.促成近代中外关系的平等C.体现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趋向D.适应晚清政治体制的变革C解析
根据三代外交官从“了解西方有限”到“相对了解西方”再到“非常了解西方”可知,这种演变体现了近代中国对世界的了解逐渐增多、认识逐步深入,体现了中国外交逐渐近代化的趋向,C项正确;由第一代外交官到第二代外交官的演变是洋务运动的成果,与民主革命思想的深化无关,A项错误;促成近代中外关系的平等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第三代外交官的活动主要是在民国时期,D项错误。命题角度2
民国初年,专制思想与民主观念的冲突2.(2023辽宁卷,7)1914年9月,北京政府颁布《商会法》,规定商会对各级地方官厅行文一律用“呈”“禀”,地方官厅对商会则用“令”“批”。该法一经颁布就遭到商界人士的强烈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文言文与白话文使用的矛盾B.愚昧观念与科学思想的斗争C.改良思想与革命理念的碰撞D.专制思想与民主观念的冲突D解析
“1914年”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呈、禀、令、批”等用词都体现了尊卑观念,商会反对这些称呼反映了民主观念的增强,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民主与专制的冲突,并非文言文与白话文的矛盾或者愚昧与科学的斗争,排除A、B两项;材料没有涉及革命理念的信息,排除C项。C命题角度3
从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的矛盾考查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3.(2024浙江1月卷,17改编)辛亥革命时期,不少革命党人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南北议和时,孙中山要求继续把革命推向前进,反对向袁世凯妥协,但“党人即起异议,谓予(孙中山)所主张者理想太高,不适中国之用,众口铄金,一时风靡,同志之士亦悉惑焉”。材料旨在说明(
)A.三民主义思想不适合中国的实际B.南北议和改变了辛亥革命的性质C.革命党人尚未普遍认同三民主义D.孙中山主张发动反袁的二次革命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南北议和时,部分革命党人反对孙中山“继续把革命推向前进,反对向袁世凯妥协”的主张,反映了革命党人尚未普遍认同三民主义,C项正确。民生主义具有空想的成分,但是,材料的主旨在于指出革命党人的问题,而不是三民主义的问题,A项片面。南北议和没有改变辛亥革命的性质,B项表述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二次革命,D项错误。考向剖析1.核心概念——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考向解读
近代中国几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几乎与所有的近代大事相联系,是解读近代中国发展趋势的重点,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将挽救民族危亡和向西方学习联系起来,每次思想解放几乎都发生在民族危机加剧的背景之下,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主要经历了:地主阶级洋务派“学技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学制度”、新文化运动“学思想”、无产阶级“学马克思主义”四个阶段,中国人民对西学的认识和学习逐渐加深,逐渐走向“中国化”的发展方向。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往往与近代中国的重大事件密切联系,比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典例1】
(2024山东泰安期末)下面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主题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
)时间主题代表文献或译作鸦片战争前后了解世界《四洲志》《海国图志》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求强求富《行军指要》《水师操练》《工程致富》等甲午中日战争后救亡图存《泰西新史揽要》《中东战纪本末》等20世纪初民主革命《万法精理》《美国独立宣言》等科学启蒙《天文歌略》《地理歌略》《地球韵言》等A.社会性质不断变化 B.思想认识不断深化C.民主观念持续更新 D.民族意识逐渐强化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题,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层层深入的发展过程,这反映出近代中国思想认识不断深化,故选B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未发生变化,始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不只有民主观念,排除C项;仅凭材料中的著作无法推测民族意识的发展历程,排除D项。2.考查重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四次争论
考向解读
四次争论反映了近代中国对西学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趋势,争论的过程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以这些争论的具体情境命题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新情境。观念之争(是否学)主要是顽固派和洋务派之争。顽固派反对向西方学习,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内容之争(学什么)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政体之争(学哪种)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无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实行俄国式的社会主义民主模式之争(向谁学)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英、日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美、法等国;无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俄国【典例2】
(2024安徽淮南一模)19世纪末,针对封建顽固派和洋务派的批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以进化论等为基础的“必变”理论、统筹全局的“全变”理论和重点突破的“变本”理论。由此可见,维新变法理论(
)A.在论战中得到传播和普及B.以发展资本主义为首要目标C.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完善D.以融合中西思想为主要意图C解析
针对批评,维新派提出“必变”“全变”“变本”理论,回答了“为何变”“如何变”的问题,促进了变法理论的逐步丰富和完善,故选C项;维新思想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未得到普及,排除A项;变法主要是为救亡图存,排除B、D两项。3.热点追踪——戊戌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
考向解读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主流,既不能一概否定,又不能不加思索全盘接收,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
项目戊戌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态度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反对借尊孔之名行帝制之实,批判以三纲为核心的礼教制度,重估儒家文化价值项目戊戌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原因①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②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③与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①袁世凯企图利用孔子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理念传播;③陈独秀等人的思想和经历目的利用孔子权威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扫清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典例3】
(2024江苏南通二模)新文化阵营所否定的只是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封建化儒学,而非原始意义上与先秦诸子并列的传统形态的儒学。同时他们褒扬墨学,挖掘了墨学价值并赋予新的时代使命。这一做法(
)A.表明新文化运动性质发生变化B.导致近代中国文化复古主义成为主流C.强调了中西方思想冲突和融合D.意在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寻找出路D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无论是批判儒学,还是褒扬墨学,都可以视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从而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寻找出路,故选D项;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新文化阵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而非是文化复古,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未涉及西方思想,排除C项。模拟演练1.(2024山东潍坊期末)下表为晚清学者梁廷枏在1844—1846年著述的简介。据此可知该学者(
)著述简介《合省国说》《兰仑偶说》记述美国和英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等方面的情况《粤道贡国说》收录清初至道光年间,从海道到广州贸易和向清廷“入贡”的暹罗、荷兰、英国、葡萄牙等国与清廷来往国书、藩属入贡条例,以及清朝有关谕旨和地方官奏章A.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B.借助西学推动政治变革C.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D.具有开眼看世界的意识D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梁廷枏的著作中涉及一些西方国家历史、地理、政治、与清朝交往等方面情况的介绍,涉及面广,体现了其具有开眼看世界的意识,故选D项;根据材料“入贡”可知,梁廷枏并未摒弃“天朝上国”观念,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初期,国内并未出现政治变革的思想,排除B项;梁廷枏只是对西方的介绍,未提及学习西方的技术,排除C项。2.(2024湖南二模)1898年7月,康有为在《恭谢天恩并陈编纂群书以助变法折》中说,波兰迟迟不肯变法,最终被人“分灭”,清朝变法之机一失再失;同时指出,现在皇上明确下诏宣布变法是“第三次机会”,必须“全变之,急变之”。这一思想(
)A.推动西方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B.埋下了维新变法未来失败的隐患C.是对中外变法运动经验教训的总结D.坚定了光绪皇帝变法维新的决心B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康有为以波兰迟迟不肯变法,最终被人“分灭”为由,主张变法应“全变”“急变”,这一思想导致光绪皇帝在103天内连下近百道变法诏令,操之过急,招致顽固派发动政变,变法最终遭遇失败,这反映出康有为急于变法的思想埋下了维新变法失败的隐患,B项正确;将西方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是康有为思想的特点,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波兰变法运动和清朝变法相关内容,是为尽快变法提供依据,但无法得出“是对中外变法运动经验教训的总结”,排除C项;此时光绪皇帝已发布变法诏书,排除D项。3.(2024河南驻马店一模)美国一些官员证实:没有华工,就没有美国西部的垦殖,是华人教会了美国人如何栽种、培育、收获果园和庭园里的作物。华工使荒地变成良田,使整个加州变成一座花园、一个果木园。如果没有华工的辛勤劳动,加州的开拓和发展要推迟几十年。这主要反映出华工(
)A.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B.为美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C.积极融入当地,参与当地建设D.促进了中美文化交流B解析
据材料可知,华工参与了美国西部的开发,为美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华工吃苦耐劳的精神促进了美国的开发,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华工积极融入当地,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华工对美国经济开发的贡献,而不是对中美文化交流的作用,排除D项。微点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中国化趋势真题聚焦命题角度1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对知识分子的影响1.(2023全国乙卷,29)1920年5月,陈独秀发表演说:“中国古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现在我们要将这句话倒转过来说,‘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9月,他发文主张“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这反映出(
)A.工人待遇得到极大改善B.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C解析
材料中“劳力者治人”“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等宣传工人阶级地位和使命的主张,反映出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故C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倡民主和科学,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要求,而非突出无产阶级的作用,故B项错误;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国民革命兴起,北伐胜利进军,工农运动蓬勃发展,故D项错误。命题角度2
五四运动后,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2.(2024安徽卷,7)1921年4月,《新青年》刊文指出,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是近世科学的社会主义之始祖”,有许多独具慧眼的见解,但“我们对于古人的学说,当参照现在的情形,加以考虑,断不可一味盲从,做出那‘孔趋亦趋,孔步亦步’的样子”。由此可见,当时知识界已关注到(
)A.革命理论传播的广泛性B.儒家传统文化的包容性C.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性D.社会主义学说的实践性D解析
材料反映了知识界认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也不可一味盲从,要结合现实因素考量看待,可见当时知识界已经关注到社会主义学说的实践性,D项正确;此时是1921年,广泛性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马克思主义,未涉及儒家文化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性,排除C项。命题角度3
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成果3.(2023海南卷,9)2018年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具备了“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一成就(
)A.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时期B.体现了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最新突破C.说明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了国企活力D.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成效D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我国的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巨大,大部分中小企业是由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发展而来的,是改革开放的成就,也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产物,D项正确。考向剖析1.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考向解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时政热点,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中国的“具体实际”是指具体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以及具体情境中的现实问题。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逐渐开启了中国化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又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也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典例1】
(2024北京怀柔一模)中共二十大的报告提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实际指出了(
)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的意义B.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高度的预见性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至关重要D.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A解析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实际指出了与中国实践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故选A项;这里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而非具体的教条,一百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也无法预测当前中国的情况,排除B项;C、D两项重复了材料的观点,没有回答主旨,排除。2.考查重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考向解读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三次飞跃(1)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2)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第三次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大转变(1)指导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新民主主义革命)(2)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社会主义革命)(3)从建设社会主义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转变(社会主义建设)五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中国共产党的五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中国化的产物,其中贯穿始终的一条基本线索是实事求是【典例2】
(2024福建厦门一模)在1927年召开的中共五大上,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和罗易就土地革命问题出现激烈的争论,一个主张“土地革命广出论”,一个坚持“土地革命深入论”,结果导致中共中央在革命紧急关头无所适从。此次会议说明(
)A.中国革命必须走自己的道路B.苏联对中国革命影响有限C.中国革命学习苏俄式的经验D.国民革命已延伸到农村A解析
中共五大上鲍罗廷和罗易的争论“导致中共中央在革命紧急关头无所适从”,说明苏联对中国革命影响较大,中国革命领导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走自己的路,故选A项,排除B项;材料表明中国革命要走自己的路,未提及学习苏俄式的经验,排除C项;国民革命已延伸到农村的结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D项。3.热点追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
考向解读
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是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特点,是热点中的热点。正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意义,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典例3】
(2024辽宁鞍山一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是(
)A.系统回答了新时代的重大时代课题B.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C.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内涵D.促进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A解析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回答了从哪些领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反映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的重大时代课题,故选A项;B项表述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产物,不属于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范畴,排除C、D两项。模拟演练1.(2024广东惠州一模)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爆发时,中国一些知识分子认为这场战争是正义与邪恶之战、公理与强权之战、君主专制势力与民主势力大决战。到20世纪20年代初,他们则认为这是资本家政府间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无产阶级巨大力量的展现B.新文化运动的开展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冲击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解析
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知识分子受到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国家本质和矛盾的揭露与批判影响,对资本主义社会看得更透彻,故选D项;材料是知识分子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认识,未体现无产阶级的力量,排除A项;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展,排除B项;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只是知识分子认知变化的一个外部原因,非主要原因,排除C项。2.(2024山东聊城一模)有记者记述了一次国家领导人信息量极大的讲话: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能快就不要慢……低速度就等于停步;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不要惊慌失措。据此推测该讲话是(
)A.1956年《论十大关系》B.1961年八字方针C.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1992年南方谈话D解析
“能快就不要慢”指大力发展经济、坚持改革开放,“严重曲折”指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综合判断该讲话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故选D项;《论十大关系》提出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排除A项;八字方针是为了克服三年经济困难提出的,排除B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提出工作重心的转移,排除C项。B3.(2024山西太原一模)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同时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报告中的重要论断(
)A.说明我国已经步入社会主义新阶段B.适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完善D.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加强解析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故选B项;“新阶段”含义笼统,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时至今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需要完善,排除C项;材料与经济全球化无关,排除D项。微点3近现代中国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真题聚焦命题角度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艺的发展方向1.(2023全国乙卷,30)图1、图2分别为1955—1956年拍摄的动画片《神笔》《骄傲的将军》的剧照,两部影片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诗画等元素,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这体现出新中国艺术创作(
)A.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B.以进入世界市场为主要目标C.摆脱外来艺术形式影响D.服务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A解析
根据材料“影片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诗画等元素”“独树一帜”,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创作注重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中国特色,探索艺术的民族化道路,故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影片的艺术风格,没有体现其商业价值和市场目标,故B项错误;电影艺术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摆脱外来艺术形式影响”说法绝对,故C项错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故D项错误。A命题角度2
从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的变化考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落实2.(2024山东卷,8)1979年,中国科学院将办院方针概括为“侧重基础、侧重提高,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1984年,提出的新办院方针是“大力加强应用研究,积极而有选择地参加发展工作,继续重视基础研究”。办院方针的调整旨在(
)A.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B.提升自主创新能力C.促进科学技术人才流动D.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解析
1979—1984年,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工作重心正逐步转向经济建设,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的调整服务于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人才流动,排除C项;“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A命题角度3
从1982年宪法的内容考查改革开放后文化的发展3.(2024全国甲卷,31)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从事教育、科学、技术、艺术等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这一规定(
)A.有利于“双百”方针的实行B.开启了全社会的思想解放C.规范了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D.确立了科教文化发展方向解析
根据1982年宪法的规定可知,公民在学术、文艺创作方面拥有“自由”,国家给予鼓励和帮助,保证了科学艺术的发展,与“双百”方针的目的相同,A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主要针对的是知识分子,影响不具有全国性,B项错误;材料的主旨是科教文化事业,与民主法制无关,C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已经确立了科教文化发展方向,D项错误。考向剖析1.核心概念——“科教兴国”战略
考向解读
“科教兴国”战略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最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决策之一,使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成为经济发展的优势,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条件。“科教兴国”是中国1995年提出的发展战略,坚持把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增强国家科技实力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是落实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产物;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进一步把“科教兴国”战略进行专章论述。“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过程中,中国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方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一大批青年才俊成为科技主力。“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过程中,国家加大了对科技工程与研发的投入,一批重大科研项目获得突破,很多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为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D【典例1】
(2024山西太原一模)1995年末,国务院正式批准启动“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成为今天全国上百所211大学的历史由来。据此可知,“211工程”旨在(
)A.优化高等教育的办学结构B.实现教育与市场经济接轨C.提高国民的基本文化素质D.服务于国家未来发展战略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95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11工程”的提出,旨在服务于国家未来发展战略,故选D项;高等教育的办学结构指的是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所占的比例等,优化高等教育的办学结构并非开展“211工程”的主要意图,排除A项;“211工程”是国家批准建立的公立高校和学科,没有和市场经济接轨,排除B项;“211工程”主要培养专门人才和精英人才,排除C项。2.考查重点——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缓慢的原因
考向解读
近代科技发展的缓慢是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的缩影,分析这一问题为我们探究近代社会的很多问题提供了一个模板。【典例2】
(2024湖北武汉二模)1866年,中国首度受邀参加巴黎博览会,总理衙门置诸未理。1873年,因奥地利公使一再邀请中国参加维也纳博览会,清政府以“两国交谊,不肯漠视”为出发点,勉强同意民间工商人等“如有愿持精奇之物,送往奥国比较者,悉听尊便”。以上史料最适合论证晚清(
)A.坚持闭关自守政策B.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C.顺应西学东渐潮流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缓慢D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对于参加博览会并不热心,这反映的是政府不支持对外交往,这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故选D项;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自守政策已经被打破,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排除B项;清政府的态度说明当时并不热心国际交流,违背了时代潮流,排除C项。3.考查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
考向解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的发展是“中国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避免落入中等国家陷阱的重要原因,其意义不言而喻。(1)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实现了空前统一,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央政府能够调集举国之力开展重大科技攻关,这是科技迅速发展的制度因素。(2)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科技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提出了众多科技需求,推动了科技加快落实为生产力的速度。(3)“科教兴国”战略:在这一发展战略下,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国家财政向科技倾斜,保证科技发展的资金需求。(4)对外开放的推动:改革开放后,中国一方面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和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科技工作者走出国门,加快了与世界科技前沿的交流。【典例3】
(2024辽宁葫芦岛二模)2023年3月10日,我国成功将天绘六号A/B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400颗航天器。中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向科学进军”热潮的掀起B.“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C.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D.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推动D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成就,故选D项;“向科学进军”是在1956年提出的,排除A项;“科教兴国”战略是重要原因而非主要原因,排除B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是我国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模拟演练1.(2024山东济宁期末)据山东省1950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当时全省有职工业余学校675所,参加学习的工人7.5万余人,约占当时职工总数的16%。其教育的重点内容是(
)A.识字扫盲 B.技术理论 C.法律政策 D.国际形势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文盲和半文盲人口所占比重很高,针对这一情况,我国提出了“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的办学方针,大力开展“识字扫盲”教育,故选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教育的重点内容是进行识字扫盲,并不是学习技术理论、法律政策和国际形势,排除B、C、D三项。AB2.(2024山东泰安二模)调查显示,我国2010届本科生毕业后月收入最高的行业是“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而2019届本科生月收入最高的行业则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前我国(
)A.传统金融行业衰退严重 B.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C.企业创新能力增强 D.基础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解析
本科毕业生月收入最高行业从金融、银行等经管行业到信息技术服务业,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故选B项;仅凭本科生月收入最高的行业转变信息无法体现传统金融行业衰退严重,排除A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不等于所有企业创新能力增强,排除C项;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带动基础产业的发展,但不能说明基础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排除D项。3突破大题题型题型专项8“说明、阐释”类解法与技巧题型特点此类试题是新高考改革以后出现的试题,设问以贴近生活的历史故事、围绕历史变迁的学术观点为切入点,要求考生对历史材料进行概括,提出明确的历史观点,然后进行合理的阐释。此类试题的设问词比较多,比如“理解”“认识”“阐释”“谈谈”等,设问要求相对宽泛,答案要求比较宽泛。典例剖析(2022山东卷,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服务外包合同:某足疗店与服务外包公司之间的合同
- 2024年度建筑工程合同标的详细描述
- 2024年度市场营销合作独家代理合同
- 2024年度农产品采购与保密合同
- 2024年度农业发展公司农产品采购合同
- 2024年度国家级科研实验基地建设合同
- 2024年度体育用品采购合同
- 2024年度房地产经纪服务二手房屋买卖合同
- DB1310-T 264.9-2021 城市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规范 第9部分:经费保障
- 2024年度影视制作合同影视剧本创作与制作流程
- 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西塘古镇课件
- qq仪表dcs-io表热水循环泵出口压力
- 病理产科 死胎 (妇产科学课件)
- 翻身拍背课件
- 全套课件-中文版AutoCAD-2020基础教程-完整
- 2022最新 冰壶教案
- 中医穴位养生保健课件
- 属地管理课件
-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流程
- 国家开放大学《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形考任务2(实训二)参考答案
- 木薯淀粉预处理及其糖化工艺初步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