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美版高中美术选择性必修中国书画《第一单元道器之间--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一、内容分析与整合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分解三、学情分析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五、大单元目标叙写六、大单元教学重点七、大单元教学难点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九、学业评价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十二、单元学历案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十六、大单元教学反思一、内容分析与整合(一)教学内容分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提出了对高中美术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其中包括选择性必修课程“中国书画”模块。人美版高中美术选择性必修教材《中国书画》第一单元《道器之间——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的教学内容分为两课,分别是《书斋内外——中国书画的自然与人文空间》和《赏延素心——中国书画的样式、内容与情感表达》。这两课内容旨在通过探讨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的关系以及中国书画的样式、内容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书画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书斋内外——中国书画的自然与人文空间》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书画如何通过不同的形式融入中国传统文人生活,特别是与书斋这一文化空间的紧密联系。通过了解书斋内外环境以及书画用具与陈设,学生能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人在生活中的雅致追求和审美情趣。本课还通过探讨中国书画在园林等自然空间中的应用,展现了书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赏延素心——中国书画的样式、内容与情感表达》一课则着重介绍了中国书画的形制、幅式、装裱以及内容选择等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学习不同书画样式的欣赏过程和装裱方法,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书画的艺术形式和审美特点。通过对具体书画作品的内容分析,学生能够体会到书画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加深对中国书画艺术的理解和感悟。(二)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围绕“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这一主题展开,通过两课时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中国书画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第一课《书斋内外——中国书画的自然与人文空间》侧重于探讨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的联系,特别是与书斋这一文化空间的紧密关系。学生将通过学习,了解到中国书画是如何通过不同的形式融入文人生活,成为他们表达情感、寄托理想的重要方式。第二课《赏延素心——中国书画的样式、内容与情感表达》则侧重于介绍中国书画的艺术形式和审美特点。学生将通过学习不同书画样式的欣赏方法和装裱技巧,掌握欣赏和品鉴中国书画的基本能力。通过对具体书画作品的内容分析,学生将进一步理解中国书画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三)单元内容整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整合上注重从生活空间到艺术形式的全面覆盖,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艺术作品,深入理解中国书画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的紧密联系,认识到书画在文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而第二课的学习则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书画的艺术形式和审美特点。在整合两课内容时,我们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探讨中国书画在不同生活空间中的应用和表现形式。我们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感受,对中国书画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品鉴。通过这种整合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全面掌握中国书画的相关知识,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为今后的艺术学习和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分解(一)图像识读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对书画作品的观察和分析,提升图像识读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整体观察与细节分析:学生能够运用整体观察的方法,感受书画作品中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等形式特征。他们还能够关注作品的细节部分,如笔触、墨色变化等,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风格识别与比较:学生能够识别并比较不同书画作品在风格特征方面的异同。他们能够通过观察作品的构图、用笔、用墨等方面,判断出作品所属的艺术流派和风格特点。形式与内容的联系:学生能够理解书画作品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他们能够通过分析作品的构图、笔墨运用等方面,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二)美术表现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书画创作和欣赏活动,提升美术表现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法掌握与运用: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书画创作的基本技法,如用笔、用墨、构图等。他们能够在创作过程中灵活运用这些技法,表现出自己的艺术个性和审美情趣。形式创新与表达:学生能够尝试运用不同的书画形式进行创作和表达。他们能够通过改变作品的构图、笔墨运用等方面,创作出具有独特形式和表现力的书画作品。情感融入与传达:学生能够在书画创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们能够通过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传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三)审美判断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书画作品的欣赏和品鉴活动,提升审美判断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美的感受与认知:学生能够感受和认知书画作品中的美。他们能够通过观察作品的构图、笔墨、色彩等方面,体会到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审美标准的建立:学生能够在欣赏和品鉴书画作品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审美标准。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感受,对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判断。审美趣味的培养:学生能够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书画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艺术流派和风格的作品,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四)创意实践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书画创作和实践活动,提升创意实践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意构思与表现:学生能够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创意构思,并通过书画创作将自己的创意表现出来。他们能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技法,展现出自己的艺术创造力。材料与技法的创新:学生能够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进行书画创作。他们能够通过改变材料的质感和技法的运用方式,创作出具有独特视觉效果和表现力的作品。跨学科融合与实践:学生能够尝试将书画创作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开展跨学科的艺术实践活动。他们能够通过结合历史、文学、哲学等学科的知识,创作出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表现力的书画作品。(五)文化理解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了解书画作品的文化背景和内涵,提升文化理解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化背景的认知:学生能够了解书画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他们能够通过学习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艺术观念的理解:学生能够理解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所蕴含的艺术观念和价值观。他们能够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书画作品,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美的追求和表达方式。文化自信的建立: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他们能够认识到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三、学情分析(一)已知内容分析在进入《道器之间——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这一单元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包括色彩、线条、构图等基本元素的认识,以及对美术作品的初步鉴赏能力。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美术史的基础知识,对中国书画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艺术家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书画作品,对书画的基本形式和表现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二)新知内容分析本单元《道器之间——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旨在通过两个主要课题,即“书斋内外——中国书画的自然与人文空间”和“赏延素心——中国书画的样式、内容与情感表达”,进一步深入探讨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的关系,以及中国书画的形制特点、欣赏方式和艺术精神。在“书斋内外”课题中,学生将了解书斋作为中国传统人文空间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书画如何通过多种形式融入文人生活。学生需要掌握书画用具与陈设的基本知识,理解书画艺术在文人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和文化意义。学生还将通过探究书斋内外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理解中国书画艺术的精神内涵与意蕴。在“赏延素心”课题中,学生将学习中国书画的样式、内容与情感表达。学生需要了解中国书画的形制特点,包括装裱形式、幅式等,并掌握不同形制书画的欣赏方法。学生还将探讨中国书画的内容与情感表达,理解书法和绘画如何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传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学生还将学习诗、书、画、印结合的中国书画之美,理解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观察能力:学生具备基本的观察能力,能够观察书画作品的细节和整体效果,但对书画作品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意蕴理解尚浅。思维能力: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分析和归纳所学知识,但在跨学科整合和创意思维方面仍需加强。表达能力: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书画作品的特点和感受,但在用专业术语进行鉴赏和表达方面还需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但在信息筛选和批判性思维方面仍需引导。(四)学习障碍突破策略深化文化内涵理解策略:通过情境创设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的关系,以及书画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意蕴。例如,在“书斋内外”课题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内的书斋或中国传统园林,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书画艺术与生活空间的紧密联系。通过解读经典书画作品,让学生理解艺术家如何通过书画作品表达情感和思想。活动设计:组织一次校园书斋文化探索活动,让学生分组搜集书斋内的书画作品信息,并尝试解读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意蕴。提升形制欣赏能力策略:通过实物展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形制书画的特点和欣赏方法。例如,在“赏延素心”课题中,可以展示不同形制的书画作品实物或高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的装裱形式、幅式等特点。通过视频教学或在线互动平台,让学生学习不同形制书画的欣赏方法和技巧。活动设计:开展一次书画形制欣赏工作坊,邀请专业书画装裱师现场演示装裱过程,并指导学生亲手尝试装裱小幅书画作品。加强跨学科整合能力策略:通过跨学科主题活动和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将美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提升跨学科整合能力。例如,在“书斋内外”课题中,可以组织学生结合历史、文学等学科知识,探讨书斋文化的历史演变和文人生活的特点。在“赏延素心”课题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诗词、书法等艺术形式,理解诗、书、画、印结合的中国书画之美。活动设计:开展一次跨学科主题研究活动,以“中国传统文人生活与书画艺术”为主题,让学生分组搜集相关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展示交流。培养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策略:通过创意实践活动和鉴赏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例如,在“赏延素心”课题中,可以组织学生尝试创作一幅结合诗、书、画、印的书画作品,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感受。通过组织书画鉴赏交流活动,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和创作体会,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活动设计:开展一次书画创意创作大赛,以“我心中的书斋”为主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创意创作,并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奖励。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策略: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引导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例如,在单元学习开始前,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份详细的学习指南和资源清单,包括推荐阅读书目、在线学习资源等。在学习过程中设置一系列引导性的学习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活动设计:组织一次自主学习成果展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在单元学习过程中搜集的资料、完成的作业和创作的作品等,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突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提升他们的美术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这些策略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四、大主题或大概念设计本大单元的主题设计为“道器之间:探索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的和谐共生”。通过“道器之间”这一大概念,旨在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书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载体,与生活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单元将通过两课内容,分别探讨中国书画的自然与人文空间以及中国书画的样式、内容与情感表达,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中国书画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五、大单元目标叙写(一)图像识读识别与理解:学生能够识别中国书画作品中的不同空间元素(如园林、书斋等)及其在中国书画中的表现方式,理解这些元素如何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整体观看:培养学生运用整体观看的方法,感受中国书画作品中的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和形式特征,理解这些元素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文化内涵识别:通过分析中国书画作品中的空间元素,学生能够识别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理解作品与生活、历史、自然的关联。(二)美术表现创作技法掌握: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技法,如笔墨运用、线条表现等,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技法进行创作。空间表现:通过创作实践,学生能够运用中国书画的技法表现不同的空间元素,如园林、书斋等,能够营造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空间。情感表达:学生能够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作品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三)审美判断审美感受:学生能够根据形式美原理,分析中国书画作品中的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和形式特征,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审美评价:学生能够运用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方法,对中国书画作品进行审美判断,评价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文化审美:学生能够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和欣赏中国书画作品,认识中国书画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形成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艺术的审美态度。(四)创意实践创意构思:学生能够根据生活经验和审美感受,进行中国书画作品的创意构思,提出具有个性和创新性的创作主题和表现形式。跨界融合:鼓励学生将中国书画与其他艺术形式或现代科技相结合,进行跨界融合的创作实践,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实践反思:学生能够在创作实践中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方法,提高创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五)文化理解文化认知: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书画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背景,认识中国书画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认同:通过学习和欣赏中国书画作品,学生能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文化传承:学生能够理解中国书画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中国书画的传承和发展活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六、大单元教学重点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的联系:通过分析和欣赏中国书画作品,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的密切联系,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内涵。中国传统书画技法的掌握与运用:重点教授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技法,如笔墨运用、线条表现等,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技法进行创作。文化理解与审美判断能力的培养:通过文化讲解和审美鉴赏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够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和欣赏中国书画作品。七、大单元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书画的文化内涵:中国书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内涵和价值,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文化讲解和生动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国书画的深刻认识。如何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创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是评价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学生的美术基础和创作经验不同,如何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需要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和丰富的创作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创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是学生对自己文化的认识和自信心的体现。在全球化背景下,学生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中国书画的历史和故事、展示中国书画的成就和贡献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通过本大单元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书画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八、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指导下,结合人美版高中美术选择性必修《中国书画》第一单元《道器之间——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旨在通过对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的深入探究,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书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以下是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的详细阐述。一、教学目标设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设定从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维度展开,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一)图像识读目标描述:学生能够通过对书斋内外环境的观察,识别并解读中国书画在环境布置中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寓意,理解书画作品如何通过图像形式传达特定的信息和情感。具体表现:学生能够识别不同书画作品在书斋内外的布置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学生能够分析书画作品中的图像元素,如线条、色彩、构图等,理解其在中国书画艺术中的独特作用。学生能够解读书画作品中的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如梅兰竹菊的象征含义。(二)美术表现目标描述:学生能够通过对中国书画的学习和实践,掌握基本的书画表现技法,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些技法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具体表现: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的书画工具材料。学生能够通过临摹和创作,掌握基本的书法和绘画技法,如线条的运用、墨色的控制等。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书画技法,创作具有一定思想和文化内涵的书画作品。(三)审美判断目标描述:学生能够通过对中国书画作品的鉴赏,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念,并能够运用审美原理对书画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具体表现:学生能够感受和理解中国书画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如书法的韵律美、绘画的意境美等。学生能够运用形式美原理,如对称、均衡、节奏、比例等,对中国书画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学生能够通过对不同书画作品的比较,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并能够用语言、文字和图像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四)创意实践目标描述:学生能够通过对中国书画的学习和实践,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书画创作中运用创意思维和方法,创作出具有独特性和创意性的作品。具体表现: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生成和构想书画创作的主题和意图。学生能够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联想和想象,创作出具有独特性和创意性的书画作品。学生能够在书画创作中运用新材料、新技法,进行创意性的探索和实践。(五)文化理解目标描述:学生能够通过对中国书画的学习和实践,理解中国书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认识中国书画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文化自信。具体表现: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书画的历史发展脉络和主要流派,认识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能够理解中国书画中的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如书法中的“道”、绘画中的“意境”等。学生能够通过对中国书画的学习和欣赏,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二、教学整体思路本单元的教学整体思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通过情境导入、主题探究、技法实践、作品鉴赏和创意创作等环节,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中国书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一)情境导入通过展示书斋内外环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书画作品在书斋中的布置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书画作品会成为书斋中的重要装饰?”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二)主题探究书斋内外的中国书画通过分析书斋内外的书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书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书画作品在文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和资料搜集,让学生探究书画作品如何通过图像形式传达特定的信息和情感。中国书画的样式与内容介绍中国书画的常见样式和内容分类,如书法的楷书、行书、草书等,绘画的山水、花鸟、人物等。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样式和内容在书画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三)技法实践文房四宝与书画工具介绍文房四宝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技巧,以及相关的书画工具材料。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书画工具使用方法。书法与绘画技法通过临摹经典书法和绘画作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书法和绘画技法,如线条的运用、墨色的控制等。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运用所学的技法创作具有个人风格的书画作品。(四)作品鉴赏经典书画作品赏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书画作品,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齐白石的《虾》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赏析。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文化寓意和审美价值,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书画作品评价引导学生运用形式美原理对书画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组织学生进行作品互评和师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五)创意创作主题创作设定创作主题,如“我的书斋生活”、“自然之美”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书画技法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新材料、新技法进行创作实践。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通过以上教学环节的实施,本单元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中国书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通过书画创作和展示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九、学业评价学业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效,还能够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促进其全面发展。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要求,结合人美版高中美术选择性必修《中国书画》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学业评价将从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方面展开。(一)图像识读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不同书画作品中的图像元素,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学生能够通过图像识读,理解书画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学习目标: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书画作品,如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学生能够运用整体观察的方法,感受书画作品中的造型、色彩、比例和肌理等形式特征。学生能够通过图像识读,理解书画作品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历史背景。评价目标:学生能否准确描述书画作品中的图像元素,如线条的粗细、曲直,色彩的冷暖、明暗等。学生能否通过图像识读,理解书画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如山水画的意境、花鸟画的生机、人物画的情感等。学生能否将书画作品中的图像元素与其文化信息和历史背景相联系,进行综合分析。(二)美术表现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书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学生能够通过书画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学习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书画工具和材料的基本特性,如毛笔、宣纸、墨汁等。学生能够通过临摹和创作,掌握书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的运用、墨色的变化等。学生能够在书画创作中,运用所学的技法和元素,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评价目标:学生能否正确使用书画工具和材料,进行基本的书画创作。学生能否通过临摹和创作,掌握书画的基本技法,并表现出一定的艺术水平。学生能否在书画创作中,运用所学的技法和元素,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文化内涵。(三)审美判断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形式美原理,分析书画作品中的美。学生能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素养。学习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形式美原理的基本内容,如对称、均衡、节奏、比例等。学生能够运用形式美原理,分析书画作品中的构图、线条、色彩等美学特征。学生能够通过审美判断,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素养,学会尊重并理解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书画作品。评价目标:学生能否准确运用形式美原理,分析书画作品中的构图、线条、色彩等美学特征。学生能否通过审美判断,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对书画作品表现出一定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否尊重并理解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书画作品,展现出宽广的艺术视野和包容性。(四)创意实践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创意实践,将所学书画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学生能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学习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创意实践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如灵感激发、构思创意、实践创作等。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书画知识,结合现实生活情境,进行创意构思和创作。学生能够在创意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评价目标:学生能否通过创意实践,将所学书画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如为校园环境设计书画作品等。学生能否在创意构思和创作过程中,展现出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品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学生能否在创意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形成持续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五)文化理解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书画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中国书画艺术,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学习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学生能够理解中国书画艺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中国书画艺术,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学会尊重并理解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评价目标:学生能否准确描述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展现出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基本认知。学生能否理解中国书画艺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如山水画的意境追求、花鸟画的生命精神等。学生能否通过学习中国书画艺术,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展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学生能否尊重并理解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展现出宽广的文化视野和包容性。具体评价方法与案例图像识读评价案例案例名称:《狮子林图》图像识读评价评价任务:请学生仔细观察《狮子林图》,并描述画中的图像元素,分析其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评价方法:学生个人观察并描述画中的图像元素,如线条的粗细、曲直,色彩的冷暖、明暗等。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共同分析画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教师总结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狮子林图》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评价标准:学生能否准确描述画中的图像元素,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学生能否通过图像识读,理解画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学生能否将画中的图像元素与其文化信息和历史背景相联系,进行综合分析。美术表现评价案例案例名称:《山水画》创作评价评价任务:请学生运用所学山水画技法,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并阐述创作思路和表达的情感。评价方法:学生个人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创作过程中的技法运用和情感表达。学生展示作品,阐述创作思路和表达的情感,同学间相互评价。教师总结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评价标准:学生能否正确使用山水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基本技法。学生能否在作品中运用所学技法,表现出一定的艺术水平。学生能否通过作品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文化内涵。审美判断评价案例案例名称:《古代山水画》审美判断评价评价任务:请学生欣赏一组古代山水画作品,运用形式美原理分析每幅作品的构图、线条、色彩等美学特征,并撰写审美判断报告。评价方法:学生个人欣赏作品,运用形式美原理进行分析,撰写审美判断报告。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审美判断报告,相互评价和学习。教师总结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评价标准:学生能否准确运用形式美原理分析作品的构图、线条、色彩等美学特征。学生能否通过审美判断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对作品表现出一定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否尊重并理解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书画作品,展现出宽广的艺术视野和包容性。创意实践评价案例案例名称:《校园书画设计》创意实践评价评价任务:请学生结合校园环境,运用所学书画知识,设计一幅书画作品,并阐述创意构思和实践过程。评价方法:学生个人设计作品,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创意构思和实践过程。学生展示作品并阐述创意构思和实践过程,同学间相互评价和学习。教师总结点评,肯定创意和实践成果,提出改进建议。评价标准:学生能否通过创意实践将所学书画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学生能否在创意构思和创作过程中展现出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能否在创意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形成持续学习和探索的习惯。文化理解评价案例案例名称:《中国书画艺术与文化传承》讨论评价评价任务:请学生结合所学中国书画艺术知识,讨论中国书画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以及其对当代文化的影响和价值。评价方法:学生个人准备讨论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个人理解进行阐述。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理解相互学习和交流。教师总结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书画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以及其对当代文化的影响和价值。评价标准:学生能否准确描述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展现出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基本认知。学生能否理解中国书画艺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如山水画的意境追求、花鸟画的生命精神等。学生能否通过学习中国书画艺术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展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同时学生能否尊重并理解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展现出宽广的文化视野和包容性。十、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一、大单元实施思路本单元《道器之间——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以中国书画为主题,通过两个课时《书斋内外——中国书画的自然与人文空间》和《赏延素心——中国书画的样式、内容与情感表达》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中国书画的艺术特点和精神内涵。本单元的教学实施思路将遵循以下步骤:情境导入:通过展示《狮子林图》等经典作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书画与生活的关系。知识讲解与探究:结合图文资料,讲解中国书画的形制、内容、情感表达以及诗、书、画、印的结合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深入了解中国书画的艺术特点。实践体验:通过实地参观园林、书斋,体验中国书画的创作环境,以及通过书画用具的展示和使用,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实践能力。创作与表达:鼓励学生进行书画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提升审美判断能力和创意实践能力。总结与反思:通过课堂总结和课后反思,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文化理解能力,并思考如何将中国书画艺术融入当代生活。二、教学目标设定(一)图像识读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中国书画作品的基本形制和幅式,如条幅、对联、中堂、斗方、扇面等。学生能够通过对《狮子林图》等经典作品的观察和分析,感受图像中的造型、色彩、比例和肌理等形式特征,理解其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二)美术表现学生能够了解并尝试使用传统文房用具,如笔、墨、纸、砚、印等,进行简单的书画创作。学生能够通过书画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个性和创意。(三)审美判断学生能够根据形式美原理,分析自然、日常生活和美术作品中美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学生能够对书画作品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点和判断力。(四)创意实践学生能够通过联想和想象,生成和构想创作意图,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材料、工具与方法进行有创意的书画创作。学生能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构思和表现方式,提升创意实践能力。(五)文化理解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书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生活空间的紧密联系,理解其精神内涵和意蕴。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书画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尊重并理解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三、教学结构图道器之间——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书斋内外——中国书画的自然与人文空间│├──情境导入:展示《狮子林图》,激发兴趣│├──知识讲解:书画与生活空间的关系│├──探究学习:书斋内外环境对书画的影响│├──实践体验:参观园林、书斋,体验创作环境│├──创作表达:书画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总结反思:巩固知识,提升文化理解│└──赏延素心——中国书画的样式、内容与情感表达├──情境导入:欣赏不同形制的书画作品├──知识讲解:书画的形制、内容与情感表达├──探究学习:诗、书、画、印的结合特点├──实践体验:书画用具展示与使用├──创作表达:书画创作,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总结反思:提升审美判断与创意实践能力四、具体教学实施步骤第一课书斋内外——中国书画的自然与人文空间第一步:情境导入(约10分钟)教师活动:展示《狮子林图》等经典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是在什么环境下创作的?它们与生活空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观察作品,初步感受书画与生活的联系,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第二步:知识讲解(约15分钟)教师活动:讲解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的关系,重点介绍书斋作为文人创作和生活的重要空间,以及书画作品如何融入文人生活。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重点,思考书画与生活空间的紧密联系。第三步:探究学习(约20分钟)分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殿春簃》和《燕誉堂》所营造的人文空间的共通性,搜集资料,分析书画作品如何融入园林和书斋环境。汇报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分享见解和感受。第四步:实践体验(约20分钟)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园林和书斋,体验文人创作的环境和氛围。用具展示:展示传统文房用具,如笔、墨、纸、砚、印等,讲解其使用方法和文化意义。第五步:创作表达(约20分钟)书画创作: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感受,进行简单的书画创作,表达自己对自然与人文空间的理解。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第六步:总结反思(约5分钟)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课学习要点,强调书画与生活空间的紧密联系。课后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书画艺术融入自己的生活空间,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实践。第二课赏延素心——中国书画的样式、内容与情感表达第一步:情境导入(约10分钟)教师活动:展示不同形制的书画作品,如条幅、对联、中堂、斗方、扇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在形制上有什么不同?它们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学生活动:观察作品,初步感受书画形制与情感表达的关系。第二步:知识讲解(约15分钟)教师活动:讲解书画的形制、内容与情感表达的关系,重点介绍诗、书、画、印的结合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运用。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重点,思考书画形制与内容如何统一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第三步:探究学习(约20分钟)分组活动:学生分组查找自己喜欢的书法、中国画作品各两幅,分析作品的内容、形制、装裱形式以及诗、书、画、印的结合特点。汇报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分析结果,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第四步:实践体验(约20分钟)用具使用:学生动手使用传统文房用具,如笔、墨、纸、砚、印等,体验书画创作的乐趣。创作实践: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书画创作实践,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及诗、书、画、印的结合运用。第五步:创作表达(约20分钟)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第六步:总结反思(约5分钟)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课学习要点,强调书画形制、内容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以及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魅力。课后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书画创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实践。十一、大情境、大任务创设大情境设定《道器之间——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是高中美术选择性必修课程中的重要单元,旨在通过深入探究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书画的艺术特点和精神内涵。本单元以“书画融入生活,生活因书画而美”为核心大情境,通过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感受中国书画的独特魅力,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价值。大任务分解与实施第一课书斋内外——中国书画的自然与人文空间教学目标设定(一)图像识读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中国书斋内外环境中所展示的书画作品的基本形制和幅式,如条幅、对联、中堂等。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书斋环境中的书画作品,感受图像中的造型、色彩、比例和肌理等形式特征,理解其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二)美术表现学生能够了解并尝试使用传统文房用具,如笔、墨、纸、砚、印等,进行简单的书画创作体验。学生能够通过书画创作活动,初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个性和创意。(三)审美判断学生能够根据形式美原理,分析书斋环境中书画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价值,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学生能够对书斋环境中的书画作品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点和判断力。(四)创意实践学生能够通过联想和想象,生成和构想创作意图,利用书斋环境中的元素进行有创意的书画创作。学生能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构思和表现方式,提升创意实践能力。(五)文化理解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书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生活空间的紧密联系,理解其精神内涵和意蕴。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书画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尊重并理解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大任务分解与实施大任务一:走进书斋,感受书画之美活动设计: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书斋或古典园林中的书斋环境,如苏州网师园的“殿春簃”。在参观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书斋内外的书画作品,感受其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实施步骤:教师提前与书斋或园林管理方联系,确定参观时间和注意事项。参观前,教师向学生介绍书斋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参观的目的和要求。参观过程中,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记录,重点关注书画作品的形制、内容、风格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参观结束后,学生分组汇报观察结果,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大任务二:了解文房用具,体验书画创作活动设计:在教室里设置文房用具展示区,展示笔、墨、纸、砚、印等传统文房用具,并邀请书法或国画教师进行现场演示和讲解。实施步骤:教师提前准备好文房用具,并布置好展示区。邀请书法或国画教师进行现场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文房用具的使用方法和文化意义。学生分组进行文房用具的体验活动,尝试使用笔、墨、纸、砚等进行简单的书画创作。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创作结束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和互评。大任务三:探讨书画与生活的关系,传承文化精髓活动设计: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书画作品如何融入中国传统文人的生活,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国书画艺术。实施步骤: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和要求,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准备。学生分组搜集相关资料,包括历史文献、书画作品、现代应用案例等。讨论过程中,学生轮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结果,形成共识。鼓励学生将讨论结果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如小论文、海报等。第二课赏延素心——中国书画的样式、内容与情感表达教学目标设定(一)图像识读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不同形制的中国书画作品,如条幅、对联、中堂、斗方、扇面等。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形制的书画作品,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二)美术表现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不同形制书画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学生能够通过书画创作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个性和创意。(三)审美判断学生能够根据形式美原理,分析不同形制书画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价值。学生能够对不同形制的书画作品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点和判断力。(四)创意实践学生能够通过联想和想象,生成和构想不同形制的书画创作意图。学生能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构思和表现方式,提升创意实践能力。(五)文化理解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书画形制与内容、情感表达的紧密联系,理解其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学生能够认识到不同形制书画作品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和意义。大任务分解与实施大任务一:欣赏不同形制的书画作品,感受艺术魅力活动设计:在教室里布置一个书画作品展区,展示不同形制的书画作品,如条幅、对联、中堂、斗方、扇面等。引导学生仔细观赏这些作品,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实施步骤:教师提前准备好书画作品,并布置好展区。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观赏活动,每组负责一种形制的书画作品。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作品,了解其形制特点、内容表达和情感传递方式。观赏结束后,学生分组汇报观赏结果,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大任务二:学习书画装裱知识,体验装裱过程活动设计:邀请专业的书画装裱师来校进行讲座和演示活动,让学生了解书画装裱的历史、方法和技巧。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书画装裱体验活动。实施步骤:教师提前与书画装裱师联系确定讲座和演示的时间和地点。讲座和演示过程中,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演示结束后,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书画装裱体验活动。在装裱师的指导下,学生尝试将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进行装裱。装裱过程中,学生注意观察和记录装裱的步骤和技巧。装裱完成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分享。大任务三:探讨书画形制与内容、情感表达的关系,进行创作实践活动设计:组织学生分组探讨不同形制书画作品在内容选择和情感表达上的特点及其关系。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表达进行书画创作实践。实施步骤: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和要求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准备。学生分组搜集相关资料包括不同形制书画作品的内容分析和情感解读等。讨论过程中学生轮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结果形成共识。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表达进行书画创作实践。创作过程中学生注意选择合适的形制和内容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创作结束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通过以上大情境和大任务的创设与实施,学生能够在深入探究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紧密联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能力,为未来的美术学习和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十二、单元学历案(一)单元主题与课时单元主题:道器之间——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课时设计:第一课:书斋内外——中国书画的自然与人文空间第二课:赏延素心——中国书画的样式、内容与情感表达(二)学习目标第一课:书斋内外——中国书画的自然与人文空间图像识读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书斋内外环境对中国书画创作的影响。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书斋内的书画作品,识别其形制、内容和风格特点。美术表现学生能够了解并尝试使用传统文房用具,如笔、墨、纸、砚、印等。学生能够通过实地参观和体验,增强对中国书画创作环境的直观感受。审美判断学生能够根据形式美原理,分析书斋内外环境中的书画作品所呈现的美感。学生能够对书斋陈设和书画作品进行审美评价,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点。创意实践学生能够通过联想和想象,结合书斋环境进行书画创作的构思。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感受,进行简单的书画创作实践。文化理解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书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生活空间的紧密联系。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书画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尊重并理解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第二课:赏延素心——中国书画的样式、内容与情感表达图像识读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中国书画的不同形制和幅式,如条幅、对联、中堂、斗方、扇面等。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感受不同形制书画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美术表现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中国书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过程。学生能够尝试运用不同形制进行书画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审美判断学生能够根据形式美原理,分析不同形制书画作品中的审美特征和品位。学生能够对不同形制的书画作品进行审美评价,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创意实践学生能够通过创意构思,结合不同形制的书画特点进行创作设计。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法,进行有创意的书画创作实践。文化理解学生能够了解诗、书、画、印结合在中国书画中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书画艺术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三)评价任务第一课图像识读:通过观察书斋内外环境,识别并记录书画作品的形制、内容和风格特点。美术表现:使用传统文房用具进行简单的书画创作,记录创作过程和感受。审美判断:对书斋陈设和书画作品进行审美评价,撰写评价报告。创意实践:结合书斋环境进行书画创作构思,并绘制草图。文化理解:分析书斋内外环境对中国书画创作的影响,撰写分析报告。第二课图像识读:识别并理解不同形制书画作品的形制特点和幅式差异。美术表现:尝试运用不同形制进行书画创作,展示创作成果。审美判断:对不同形制的书画作品进行审美评价,形成审美标准。创意实践:结合不同形制特点进行书画创作设计,绘制设计草图。文化理解:分析诗、书、画、印结合在中国书画中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撰写研究报告。(四)学习过程第一课:书斋内外——中国书画的自然与人文空间第一步:情境导入(约10分钟)教师活动:展示《狮子林图》等经典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书画与生活空间的关系。学生活动:观察作品,初步感受书画与生活的联系,提出疑问和想法。第二步:知识讲解(约15分钟)教师活动:讲解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的关系,重点介绍书斋作为文人创作和生活的重要空间。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重点,思考书画与生活空间的紧密联系。第三步:探究学习(约20分钟)分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殿春簃》和《燕誉堂》所营造的人文空间的共通性,搜集资料,分析书画作品如何融入园林和书斋环境。汇报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分享见解和感受。第四步:实践体验(约20分钟)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园林和书斋,体验文人创作的环境和氛围。用具展示:展示传统文房用具,如笔、墨、纸、砚、印等,讲解其使用方法和文化意义。第五步:创作表达(约20分钟)书画创作: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感受,进行简单的书画创作,表达自己对自然与人文空间的理解。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第六步:总结反思(约5分钟)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课学习要点,强调书画与生活空间的紧密联系。课后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书画艺术融入自己的生活空间,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实践。第二课:赏延素心——中国书画的样式、内容与情感表达第一步:情境导入(约10分钟)教师活动:展示不同形制的书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形制与情感表达的关系。学生活动:观察作品,初步感受书画形制与情感表达的联系。第二步:知识讲解(约15分钟)教师活动:讲解书画的形制、内容与情感表达的关系,重点介绍诗、书、画、印的结合特点。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重点,思考书画形制与内容如何统一表达情感。第三步:探究学习(约20分钟)分组活动:学生分组查找自己喜欢的书法、中国画作品各两幅,分析作品的内容、形制、装裱形式以及诗、书、画、印的结合特点。汇报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分析结果,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第四步:实践体验(约20分钟)用具使用:学生动手使用传统文房用具,体验书画创作的乐趣。创作实践: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书画创作实践,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及诗、书、画、印的结合运用。第五步:创作表达(约20分钟)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第六步:总结反思(约5分钟)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课学习要点,强调书画形制、内容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以及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魅力。课后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书画创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实践。(五)作业与检测第一课作业观察并记录自家或学校附近的书斋或类似空间,分析其中的书画作品与环境的关系。使用传统文房用具进行简单的书画创作,记录创作过程和感受。第一课检测通过课堂讨论和作品展示,检测学生对书斋内外环境与中国书画关系的理解程度以及创作实践能力。第二课作业查找不同形制的书画作品,分析其形制特点和情感表达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创作一幅具有特定形制的书画作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第二课检测通过作品展示和小组互评,检测学生对书画形制、内容与情感表达关系的理解程度以及创作实践能力。(六)学后反思第一课学后反思学生在学后应反思自己对书斋内外环境与中国书画关系的理解是否深入,创作实践中是否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学生可以思考如何将书画艺术更好地融入自己的生活空间,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第二课学后反思学生在学后应反思自己对书画形制、内容与情感表达关系的理解是否准确,创作实践中是否能够有效结合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元素。学生可以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书画创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探索更多元化的创作方式和表现手法。十三、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教学目标通过《道器之间——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这一单元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中国书画的艺术特点和精神内涵。通过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学习目标图像识读:能够识别并理解中国书画作品的基本形制和幅式,如条幅、对联、中堂、斗方、扇面等。能够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观察和分析,感受图像中的造型、色彩、比例和肌理等形式特征,理解其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美术表现:能够了解并尝试使用传统文房用具,如笔、墨、纸、砚、印等,进行简单的书画创作。能够通过书画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个性和创意。审美判断:能够根据形式美原理,分析自然、日常生活和美术作品中美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提升审美鉴赏能力。能够对书画作品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点和判断力。创意实践:能够通过联想和想象,生成和构想创作意图,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材料、工具与方法进行有创意的书画创作。能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构思和表现方式,提升创意实践能力。文化理解:能够了解中国书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生活空间的紧密联系,理解其精神内涵和意蕴。能够认识到中国书画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尊重并理解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作业目标设定第一课书斋内外——中国书画的自然与人文空间图像识读:作业1:观察并分析网师园书斋“殿春簃”内外的环境,搜集相关资料,撰写一篇短文,描述中国书画如何通过不同形式融入中国传统文人生活。作业2:对比网师园的“殿春簃”和狮子林的“燕誉堂”,分析二者所营造的人文空间的共通性,并绘制一幅简易的平面图,标注出书画作品的位置和形式。美术表现:作业3:使用传统文房用具(如毛笔、宣纸、墨等),临摹一幅经典书斋对联或匾额,感受并体验传统书画的创作过程。作业4:以书斋为主题,创作一幅小幅山水画或花鸟画,要求体现出书斋内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审美判断:作业5:搜集并鉴赏不同时期的书斋书画作品,分析它们在形式、风格和情感表达上的差异,撰写一篇鉴赏报告。作业6: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书斋书画作品,分析其构图、色彩、笔墨等艺术特点,并用文字表达出来。创意实践:作业7:结合现代生活空间,设计一款具有书斋元素的装饰品(如挂画、屏风、文具等),并绘制设计草图,说明设计理念和创意来源。作业8: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幅以书斋为主题的长卷或册页作品,要求结合书法、绘画和印章等多种艺术形式。文化理解:作业9:阅读关于中国传统书房文化的相关资料,撰写一篇短文,探讨书房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业10:分析书画作品在书斋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琴棋书画”四艺在文人生活中的体现,并绘制一幅象征性的插画。第二课赏延素心——中国书画的样式、内容与情感表达图像识读:作业1:搜集不同形制的书画作品图片,如条幅、对联、中堂、斗方、扇面等,制作一份书画形制分类表,并附上简要说明。作业2:观察并分析一幅经典手卷作品,如《千里江山图》,撰写一篇短文,描述其展开方式和欣赏过程。美术表现:作业3: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书画形制,如扇面或册页,创作一幅以自然风景或人文景观为主题的作品。作业4:尝试使用不同的装裱材料和方法,为自己的书画作品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装裱框。审美判断:作业5: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书画作品,从构图、色彩、笔墨、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撰写一篇审美鉴赏文章。作业6:组织一次小组书画作品互评活动,每位同学选择一幅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并汇总成一份小组评价报告。创意实践:作业7: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对传统书画形制进行创新改造,设计一款具有现代感的书画作品展示装置,并绘制设计草图。作业8:以“四季”为主题,创作一组四幅条屏作品,每幅作品表现一个季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文化理解:作业9:研究“诗、书、画、印”结合在中国书画艺术中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撰写一篇研究报告。作业10:选择一幅文人画作品,如《榴实图》,分析其诗、书、画、印结合的特点和关系,并撰写一篇赏析文章。教学实施步骤第一课书斋内外——中国书画的自然与人文空间情境导入(约10分钟)展示网师园书斋“殿春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书画作品在书斋环境中的布置和作用。知识讲解(约15分钟)讲解中国书画与环境和生活的关系,以及书斋作为文人创作和生活的重要空间。探究学习(约20分钟)分组活动:学生分组搜集资料,分析“殿春簃”和“燕誉堂”所营造的人文空间的共通性。汇报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分享见解和感受。实践体验(约20分钟)实地参观或虚拟参观当地的书斋或园林,体验文人创作的环境和氛围。展示传统文房用具,讲解其使用方法和文化意义。创作表达(约20分钟)书画创作: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感受,进行简单的书画创作。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总结反思(约5分钟)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课学习要点,强调书画与生活空间的紧密联系。课后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书画艺术融入自己的生活空间。第二课赏延素心——中国书画的样式、内容与情感表达情境导入(约10分钟)展示不同形制的书画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在形制上的差异及其欣赏方式。知识讲解(约15分钟)讲解书画的形制、内容与情感表达的关系,以及“诗、书、画、印”结合的特点。探究学习(约20分钟)分组活动:学生分组查找自己喜欢的书法、中国画作品各两幅,分析作品的内容、形制、装裱形式以及“诗、书、画、印”的结合特点。汇报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分析结果,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实践体验(约20分钟)用具使用:学生动手使用传统文房用具,体验书画创作的乐趣。创作实践: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书画创作实践,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及“诗、书、画、印”的结合运用。创作表达(约20分钟)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总结反思(约5分钟)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课学习要点,强调书画形制、内容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以及“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魅力。课后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书画创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通过以上学科实践与跨学科学习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中国书画的艺术特点和精神内涵,还能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十四、大单元作业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的紧密联系,掌握中国书画的形制特点与欣赏方式,了解“诗、书、画、印”结合的中国书画之美,领悟中国书画艺术的精神内涵与意蕴。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提升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作业目标设定(一)图像识读目标描述: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中国书画作品的基本形制和幅式,如条幅、对联、中堂、斗方、扇面等;能够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观察和分析,感受图像中的造型、色彩、比例和肌理等形式特征,理解其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作业内容:作业一:观察并分析《狮子林图》的形制和幅式,描述其尺幅大小、装裱形式及特点,并尝试归纳其艺术风格。作业二:搜集并整理不同形制的中国书画作品,如条幅、对联、中堂等,每种形制至少选择两幅作品,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撰写分析报告。(二)美术表现目标描述:学生能够了解并尝试使用传统文房用具,如笔、墨、纸、砚、印等,进行简单的书画创作;能够通过书画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个性和创意。作业内容:作业一:使用传统文房用具,临摹一幅自己喜欢的中国书画作品,注重笔墨的运用和形制的准确表现。作业二:以“自然与人文空间”为主题,创作一幅中国书画作品,可以是山水画、花鸟画或书法作品,要求体现诗、书、画、印的结合。(三)审美判断目标描述:学生能够根据形式美原理,分析自然、日常生活和美术作品中美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提升审美鉴赏能力;能够对书画作品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点和判断力。作业内容:作业一: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中国书画作品,分析其形式美要素,如构图、色彩、线条等,并撰写审美鉴赏文章。作业二:组织一次班级书画作品鉴赏会,每位同学准备一件自己的书画作品进行展示,并相互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四)创意实践目标描述:学生能够通过联想和想象,生成和构想创作意图,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材料、工具与方法进行有创意的书画创作;能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构思和表现方式,提升创意实践能力。作业内容:作业一:以“四季之美”为主题,结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创作一组四幅的扇面或册页书画作品,每幅作品表现一个季节的特点。作业二: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如数码绘画软件或3D打印技术,创作一件融合传统书画元素和现代设计理念的创意作品,并撰写创作说明。(五)文化理解目标描述: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书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生活空间的紧密联系,理解其精神内涵和意蕴;能够认识到中国书画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尊重并理解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作业内容:作业一:研究并撰写一篇关于中国书画艺术与生活空间关系的论文,探讨书画艺术如何融入并影响人们的生活空间。作业二:组织一次关于“中国书画艺术的国际传播与影响”的主题研讨会,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中国书画艺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与接受情况,撰写研讨报告。具体作业设计作业一:观察与分析《狮子林图》作业要求:仔细观察《狮子林图》,记录其尺幅大小、装裱形式及特点。分析《狮子林图》的艺术风格,包括构图、笔墨、色彩等方面。撰写一篇分析报告,不少于500字,内容包括对《狮子林图》的形制、幅式、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分析。评价标准:能否准确描述《狮子林图》的形制和幅式。能否深入分析其艺术风格,提出独到的见解。报告结构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密,语言是否流畅。作业二:不同形制中国书画作品整理与分析作业要求:搜集并整理不同形制的中国书画作品,如条幅、对联、中堂等,每种形制至少选择两幅作品。分析这些作品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包括形制特点、艺术风格、创作背景等方面。撰写一篇分析报告,不少于800字,内容包括对不同形制书画作品的详细分析和比较。评价标准:能否搜集到丰富多样的书画作品资料。分析是否深入,能否准确指出不同形制书画作品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报告结构是否清晰,论证是否充分,语言是否准确。作业三:传统文房用具书画临摹作业要求: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中国书画作品,准备传统文房用具,如笔、墨、纸、砚等。仔细观察原作,理解其笔墨运用和形制表现。进行临摹创作,注重笔墨的轻重缓急和形制的准确还原。完成后,拍摄作品照片并上传至班级群进行展示。评价标准:能否正确选择和使用传统文房用具。临摹作品是否忠实于原作,笔墨运用和形制表现是否准确。作品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能否体现原作的精神内涵。作业四:“自然与人文空间”主题书画创作作业要求:以“自然与人文空间”为主题,创作一幅中国书画作品,可以是山水画、花鸟画或书法作品。作品要求体现诗、书、画、印的结合,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完成后,拍摄作品照片并附上创作说明,上传至班级群进行展示和交流。评价标准:作品主题是否鲜明,能否准确体现“自然与人文空间”的内涵。是否巧妙运用诗、书、画、印的结合方式,提升作品的艺术效果。创意是否独特,能否展现个性和创意实践能力。作业五:中国书画作品审美鉴赏作业要求: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中国书画作品,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根据形式美原理,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形式美要素。撰写一篇审美鉴赏文章,不少于500字,内容包括对作品的详细描述、形式美分析、审美感受等方面。评价标准:能否准确描述作品的形象特征和艺术风格。形式美分析是否深入,能否揭示作品的内在美。审美感受是否真挚,能否引发读者的共鸣。作业六:班级书画作品鉴赏会作业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件自己的书画作品进行展示。作品展示时,作者需对作品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创作背景、灵感来源、技法运用等方面。其他同学对展示的作品进行相互评价,提出改进建议。活动结束后,每位同学撰写一篇活动总结,不少于300字,内容包括活动收获、感想及未来学习方向等方面。评价标准:作品展示是否自信大方,介绍是否清晰明了。相互评价是否客观公正,能否提出有建设性的改进建议。活动总结是否深刻反思了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是否明确了未来学习方向。作业七:“四季之美”主题书画创作作业要求:以“四季之美”为主题,结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创作一组四幅的扇面或册页书画作品。每幅作品表现一个季节的特点,要求构图新颖、笔墨生动、意境深远。完成后,将作品拍照并制作成电子画册或实物画册进行展示。评价标准:作品主题是否鲜明突出,能否准确表现四季之美。构图是否新颖独特,笔墨运用是否生动自如。意境营造是否深远悠长,能否引发观者的共鸣。作业八: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创意书画作品创作作业要求: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如数码绘画软件或3D打印技术,创作一件融合传统书画元素和现代设计理念的创意作品。作品要求体现传统书画的笔墨韵味和现代设计的创新精神。完成后,撰写一篇创作说明,不少于500字,内容包括创作灵感、设计思路、技术实现等方面。评价标准:作品是否巧妙融合了传统书画元素和现代设计理念。创意是否独特新颖,能否展现个性和创意实践能力。技术实现是否精湛熟练,能否体现现代数字技术的优势。作业九:中国书画艺术与生活空间关系研究作业要求:研究中国书画艺术与生活空间的关系,搜集相关资料和案例。撰写一篇论文,不少于1500字,内容包括中国书画艺术如何融入并影响人们的生活空间、书画艺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等方面。论文要求结构清晰、论证充分、语言准确。评价标准:研究是否深入全面,能否准确揭示中国书画艺术与生活空间的关系。论文结构是否清晰合理,论证是否充分有力。语言是否准确流畅,能否体现较高的学术水平。作业十:中国书画艺术的国际传播与影响研讨作业要求:搜集关于中国书画艺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传播与接受的相关资料。组织一次主题研讨会,邀请班级同学共同参与讨论。撰写一篇研讨报告,不少于1000字,内容包括中国书画艺术在国际传播中的现状、挑战与机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接受与认同等方面。报告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评价标准:能否搜集到丰富多样的相关资料和案例。研讨会组织是否有序高效,能否激发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深入讨论。研讨报告是否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十五、“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单元主题:道器之间——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课时设计:第一课:书斋内外——中国书画的自然与人文空间一、教学目标(一)图像识读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书斋内外环境中所展示的中国书画作品的基本形制和幅式,如条幅、对联、扇面等。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感受书斋内外环境中书画作品的造型、色彩、比例和肌理等形式特征,理解其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二)美术表现学生能够了解书斋内传统文房用具,如笔、墨、纸、砚、印等的基本使用方法,尝试进行简单的书画创作实践。学生能够通过书画创作实践,初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三)审美判断学生能够根据形式美原理,分析书斋内外环境中书画作品所呈现的自然美与人文美。学生能够对书斋内的书画作品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点和判断力。(四)创意实践学生能够通过联想和想象,结合书斋内外环境,生成和构想书画创作意图。学生能够利用传统和现代的材料、工具与方法,进行有创意的书画创作实践。(五)文化理解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书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生活空间的紧密联系,理解其精神内涵和意蕴。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书画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尊重并理解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二、作业目标学生能够搜集关于书斋内外环境中中国书画作品的资料,分析其形制、幅式及艺术特点。学生能够尝试使用传统文房用具进行书画创作,并记录创作过程和心得。学生能够对书斋内外环境中的书画作品进行审美评价,撰写简短的评价报告。三、课程目标设定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的紧密联系,掌握中国书画的基本形制和幅式,了解传统文房用具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书画创作实践。通过审美判断和创意实践,学生能够提升对中国书画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四、教学实施步骤第一步:情境导入(约10分钟)教师活动:展示《狮子林图》等经典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是在什么环境下创作的?它们与生活空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观察作品,初步感受书画与生活的联系,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第二步:知识讲解(约15分钟)教师活动:讲解中国书画与生活空间的关系,重点介绍书斋作为文人创作和生活的重要空间,以及书画作品如何融入文人生活。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重点,思考书画与生活空间的紧密联系。第三步:探究学习(约20分钟)分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殿春簃》和《燕誉堂》所营造的人文空间的共通性,搜集资料,分析书画作品如何融入园林和书斋环境。汇报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分享见解和感受。第四步:实践体验(约20分钟)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园林和书斋,体验文人创作的环境和氛围。用具展示:展示传统文房用具,如笔、墨、纸、砚、印等,讲解其使用方法和文化意义。第五步:创作表达(约20分钟)书画创作: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感受,进行简单的书画创作,表达自己对自然与人文空间的理解。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建设项目招投标合同模板
- 电车彩绘施工合同
- 水利工程设施管理规范
- 电力行业会计操作指南
- 劳务派遣合同书范本
- 财务信息系统用户权限管理办法
- 办公楼烟道系统安装合同
- 学校排水管道铺设合同
- 美容院建设简易施工合同
- 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合同模板
- 美术展览策划方案
- 《简单相信傻傻坚持》课件-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 温氏蛋鸡管理手册
- 电子应用职业生涯规划
- 检验科健康宣教课件
-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英语-十二选十(专项练习)
- 2024年华为HCIPH31-341 V5传输认证必备考试题库(汇总)
- 餐厅财务分析报告
- 价值医疗的概念 实践及其实现路径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 护理老人轮椅的正确使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