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强化训练-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第1页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强化训练-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第2页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强化训练-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第3页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强化训练-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第4页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强化训练-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一、选择题(2024·佛山模拟)热带云雾林是热带森林中一种特殊的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洲、美洲和非洲热带地区一定海拔的山顶或山脊,林中特有物种丰富。林木多矮小、弯曲,附生植物发达。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热带云雾林的生存空间发生了很大变化。据此完成1~2题。1.热带云雾林特有物种丰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 B.降水C.地形 D.人类活动2.热带云雾林树木矮小、弯曲,反映其生长地()①海拔高,风力强劲②降水多,湿度过大③土层薄,土壤贫瘠④坡度大,灾害频发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贡嘎山位于川西横断山区,主峰海拔7508.9米,多冰川发育。海螺沟位于贡嘎山东坡海拔2000~4000米的谷地中,因遍布红石(岩石在冰川下或冰天雪地里始终温暖,表面生长着红色的藻类)而被称为“红石滩”,但在远离海螺沟主河道的林地中和海拔2100米以下的地方并没有红石分布。据此完成3~4题。3.远离海螺沟主河道的林地中没有红石分布的主要原因是林下()A.风力大 B.光照弱C.土壤贫瘠 D.湿度小4.海螺沟主河道中的红石较温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拔 B.焚风C.太阳辐射 D.地热(2024·杭州模拟)野火对植被和多年冻土的影响重大。读稳定气候下北方某地区野火后的地表和多年冻土变化轨迹图,完成5~6题。5.野火后该地区草本和灌丛植被的种类、数量近、中期内增加,原因不包括()A.地面温度升高B.光照条件改善C.有机养分增加D.病毒虫害减少6.野火发生后,在短时间内地面海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外力沉积 B.外力侵蚀C.融冻加强 D.断裂下陷(2023·辽宁卷)夏季风北边缘线表示夏季风到达的最北边界,其位置随夏季风强弱而移动。毛乌素沙地在距今约10000~8500年期间风沙堆积,约8500~3000年期间土壤发育。下图示意最近几十年夏季风北边缘线的平均位置。据此完成7~8题。7.毛乌素沙地10000年以来的变化过程,反映了夏季风北边缘线()A.持续往东南移动B.先向东南再向西北移动C.持续往西北移动D.先向西北再向东南移动8.毛乌素沙地湖沼沉积增强期间,河西走廊中部地区广泛发育()A.森林土 B.草原土C.荒漠土 D.高寒土(2024·深圳模拟)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坡,生态系统依河而生,两岸生长着大面积的柽柳(乔木或灌木)和芦苇(草本)等植被,形成了一条东西宽10千米、南北长300多千米的绿色走廊。下游河道两侧100~150米内是柽柳和芦苇的交界处。下图示意下游河道两侧不同距离内植被覆盖度、平均高度、平均物种数的变化。据此完成9~10题。9.与距河道10~100米相比,距河道150~500米()A.地下水埋深较深,主要分布着柽柳B.地下水埋深较深,主要分布着芦苇C.地下水埋深较浅,主要分布着柽柳D.地下水埋深较浅,主要分布着芦苇10.近年来,随着克里雅河断流情况的不断出现,下游河道附近()A.植被平均高度下降B.植被覆盖度上升C.浅根植被快速扩张D.植被物种数增加(2024·邯郸模拟)发源于祁连山区的疏勒河,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为界分上、中、下游。该河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下图示意疏勒河流域局部地区。据此完成11~12题。11.对甲地河道多分汊影响最小的是()A.径流季节变化大B.河流含沙量较大C.山前地形平坦D.沙漠面积广大12.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增多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有()①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②泉水水量变大③减缓水土流失④增加生物多样性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13.(2024·福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艾比湖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流域内湿地、荒漠交错,根系较浅植物更耐盐碱,根系较深植物耐旱能力更强。某地理兴趣小组选取艾比湖流域河岸、沙丘、荒漠、盐沼四种不同生境所对应的典型荒漠植被——胡杨、梭梭、白刺和盐穗木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研究。图1示意艾比湖位置,图2示意四种植被的水分来源及其利用比例。图1图2(1)夏季艾比湖流域植被利用深层水源较多,试分析原因。(2)推测图示四种植被中耐盐碱能力最强的植被类型,并说明依据。(3)研究表明,胡杨虽主要生长在河岸周边,但其对河水的利用率并不高,试简述原因。14.(2024·广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毛腿沙鸡羽毛为沙褐色且布满黑色斑点,双脚长有浓密的羽毛,通常贴地低空飞行,一般飞行数百米即降落,不迁徙,但游荡。柴达木盆地是毛腿沙鸡主要分布地区之一,以盆地盐沼附近生长的小灌木为食,数量稀少。下图为柴达木盆地位置示意图。(1)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柴达木盆地对毛腿沙鸡形态特征的影响。(2)分析柴达木盆地毛腿沙鸡不迁徙的原因。(3)柴达木盆地曾是古海洋的一部分,据此说明该地盐沼的形成过程。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C2.A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热带云雾林分布在热带地区一定海拔的山顶或山脊,地势起伏较大,地形相对闭塞,与周围地区物种交换较少,所以热带云雾林特有物种丰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C正确;热量、降水不是物种丰富的主要原因,A、B错误;该地区海拔较高,人类活动较少,D错误。第2题,热带云雾林树木矮小、弯曲,反映其生长地海拔高,风力强劲,①正确;降水多,湿度过大,不会导致树木矮小、弯曲,②错误;土层薄,土壤贫瘠,不利于植物生长,林木矮小,③正确;坡度大,灾害频发,不是树木矮小、弯曲的原因,④错误。故选A。3.B4.D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红石分布在贡嘎山东坡海拔2000~4000米的谷地中,而在远离海螺沟主河道的林地中和海拔2100米以下的地方却没有红石分布。与高海拔地区相比,林下风力小;由材料“岩石在冰川下或冰天雪地里始终温暖”可知,该地海拔高,光照强,且岩石始终温暖,有利于岩石表面红色的藻类生长,而林下环境受林冠遮阳作用的影响,则光照不足,不利于红色的藻类生长,故难以形成红石;与高海拔地区相比,河道的林地土壤较肥沃,湿度大。第4题,贡嘎山位于川西横断山区,地处板块边界处,地震多发,海螺沟主河道地热丰富,导致红石较温暖;红石在贡嘎山东坡海拔2000~4000米的谷地中,海拔高,温度低;焚风、太阳辐射不是时刻都存在,不会导致岩石在冰川下或冰天雪地里始终温暖。5.C6.C解析:第5题,野火后,高大针叶林和有机层被烧毁,近期内到达地面的光照增多、草木灰增多、土壤活动层加厚,低矮禾草和灌丛植被生长的光照、地温、土壤矿物养分条件改善,致使其种类和数量在近、中期内增加;另外经过野火灼烧,土壤病毒、虫害减少也利于植被生长;但是有机层缺失且总生物量比野火前少,土壤有机养分减少。第6题,由图可知,野火后该地地面先沉降,后期慢慢恢复。外力沉积会导致地面海拔升高,外力侵蚀会导致地面海拔降低,均不符合该地地面海拔变化轨迹;该地地层无断层信息;冻土解冻会改变地层强度,导致地面海拔变化。读图分析,野火后地面海拔变化与活动层厚度变化趋势相反,与永冻层厚度变化趋势相同,说明冻土解冻是该地地面海拔变化的主要原因。7.B8.B解析:第7题,根据材料可知,毛乌素沙地在距今约10000—8500年期间风沙堆积,说明该地在距今约10000—8500年期间降水较少,不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风北边缘线向东南移动;约8500—3000年期间土壤发育,说明该地在距今约8500—3000年期间,降水较多,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风北边缘线向西北移动。第8题,毛乌素沙地湖沼沉积增强期间,河流径流量增加,降水增多,河西走廊的气候暖湿化,植被增加,当地主要植被为荒漠草原,植被增加,草原面积增加,广泛发育草原土。9.A10.A解析:第9题,由图可知,与距河道10~100m相比,距河道150~500m的地区由于距河道远,地表水资源少,地下水受河流下渗补给较少而埋藏较深,由于地下水埋藏深,草本植物芦苇难以获取地下水而分布较少,反而根系较深且耐旱的柽柳分布较多,故选A。第10题,由图可知,若克里雅河断流,则下游河道附近水资源缺乏,植被难以生长,植被因缺水平均高度下降,A正确;部分植被因缺水难以生长导致植被覆盖度下降,植被物种数减少,B、D错误;而存活下来的植被则需从土壤深处获取地下水,故多以深根植被为主,C错误。11.D12.C解析:第11题,甲地位于山前冲积扇地带,由于该河主要补给方式为冰川融水,其流域的径流季节变化较大,夏季冰川融水更多,流量更大,而祁连山山前地带地形相对平缓,河流出山后流速减慢,易使河道分汊;从图中还可以看到河流出祁连山后进入沙漠,河流挟带泥沙较多,含沙量大,使得河道易被阻塞,也易出现分汊;沙漠面积广大,并非甲地河道分汊的直接原因,对其影响最小。第12题,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增多,可为下游地区提供更多的水源,由于西北地区水源相对紧缺,水源增多,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沙漠边缘多有绿洲出现,绿洲的泉水来自地下水,疏勒河上游地区径流量增多可增加地下水补给,使泉水水量变大;上游径流量增加,使得流水侵蚀搬运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水资源增多,使得水生、岸生植物及动物大量繁殖、生长,生物多样性增加。二、非选择题13、解析:第(1)题,艾比湖流域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浅层和中层土壤水分损耗严重,含水量降低;夏季光照强,热量丰富,植物光合作用强、生长速度快,植被需水量增大,故夏季艾比湖流域植被利用深层水源较多。第(2)题,据图可知,四种植物中,只有盐穗木根系分布较浅,因其生长于盐沼环境,利用的水分主要集中在土壤浅层和中层,水分含盐量大,故其耐盐碱能力最强。第(3)题,艾比湖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河水受季节性融雪补给、季节性降水补给等,补给水源缺少规律性,不能稳定地为植物提供水源;地下水补给较为稳定,图中显示,胡杨根系在四种植物中,深度最深,地下水更适宜为胡杨的生长提供水源保障,故其对河水的利用率不高。答案:(1)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浅层和中层土壤含水量降低;夏季光照强,热量丰富,植物光合作用强、生长快,植被需水量增大。(2)植被类型:盐穗木。依据:根系分布较浅,利用的水分主要集中在土壤浅层和中层。(3)干旱区河水补给水源规律不强;地下水较为稳定,且胡杨根系深,故地下水更适宜为胡杨的生长提供有力保障。14、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周围为高大山地,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难以到达,降水较少,以晴朗天气为主,昼夜温差较大,毛腿沙鸡双脚长满羽毛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热保暖作用;该地气候干旱,植被稀疏,荒漠广布,毛腿沙鸡长有沙褐色且布满黑色斑点的羽毛,能够与环境融为一体,可以防御天敌,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柴达木盆地北侧有高大山系阻挡,来自西伯利亚地区的寒冷气流难以到达,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柴达木盆地盐沼面积较大,能够为毛腿沙鸡提供充足的食物;毛腿沙鸡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适应沙漠、戈壁的能力较强;毛腿沙鸡的飞行能力较差,难以远距离飞行迁徙。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柴达木盆地盐沼位于青藏高原内,青藏高原是地壳抬升,出露海洋而形成,岩层受到碰撞挤压后,断裂陷落形成柴达木盆地,内部留存海水形成盐湖,由于地形封闭,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气候变干,蒸发旺盛,湖水盐分不断析出,盐湖退化成为盐沼。答案:(1)柴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