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学年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的概念是广义的,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指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既需相互依靠,又有利害冲突。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的任务。既然中国文化不相信神而只相信人,那么在中国文化中头等重要的事,便自然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天人之际的人神关系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更重视政治的原因,也是为什么中国产生儒家哲学的原因。中国文化这种重视政治、薄于宗教的特征,当然会给中国文学以很大影响。在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歌是最早被要求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文体。根据传统的文学观点,诗歌虽然就其本质而言是抒发个人感情的,但因为个人是生活于群体之中的,而所谓政治也无非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因而诗歌与政治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毛诗大序》之所以一下子从诗歌的抒情功用谈到政治功用,便是作者的意识深处存在着上述思路之故。类似中国诗歌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其他诗歌传统中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如松浦友久指出的:“在比较诗学上,一般认为,‘诗与政治’的课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始于近代。但在中国诗史上,这却是自古以来诗学上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并且其中表现的‘诗与政治’的关联,综合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层次,而其传统又一直延续到今天——这都是无与类比的特殊情况。”
(摘编自邵毅平《诗歌:智慧的水珠》)材料二:唐代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体现出某种带规律性的表征。中国诗史上的一些高潮期,也莫不有它独特的政治背景。战国时,楚面临强秦的威胁,进步爱国力量与腐朽卖国势力的斗争,推动屈原的创作,而屈原所经历的高层政治体验,则赋予他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献身精神。建安时期,曹操政治集团以其进步的政治路线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式,把因党锢之祸被压抑冷落的士人,重新推向政治舞台,激起强烈的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雅好慷慨”的建安诗歌,正是得力于这种正面推动。继唐诗而起的宋诗,发展到宋中叶,又出现一个繁荣的局面。而其时从仁宗朝庆历新政,一直到神宗朝王安石变法前后,王朝内部政治斗争的焦点,是要克服“累世因循末俗之弊”,挽救长期和平发展中潜伏的危机。诗歌界欧、王、苏、黄等大家,都是在一连串起伏动荡的政治变革中卷入得很深的人物。考察诗歌高潮来自政治的推动力,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文学繁荣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文学样式——诗歌,它注定要与封建政治发生密切联系。政治影响诗人创作,可以有四种情况:(一)挤占了诗人创作的时间和精力;(二)给诗人以正面鼓舞或推动;(三)打击压抑,导致怨悱;(四)诗人被迫害致死,或彻底沉默。(一)和(四)两种情况只能使创作受损。(二)和(三)两种情况虽有分别,但对于某些诗人,又常常集于一身。如李白、杜甫之入宫廷,便是始而受激励,继而遭压抑。一般说来,封建时代的士人,总是先由政治给予某种参与的机会,在参与中有所不遂,才会引起怨悱。导致“长吟哦”的“起且僵”(崛起而后困顿),“起”往往在先,由政治直接给予拨动;“僵”伴随于后。“起”与“僵”或是单纯从某一侧面作用于诗歌创作,或是交糅在一起,产生更复杂的影响;或是比较直接地表现为正值,或是要经过创作活动的一番消化转换,才表现为积极有益的效应。能够给诗歌创作以强大推动的政治,不在于它有多么清明或稳定,而在于它要能强烈地牵动人心,让人不断地感奋起来,发之于吟咏。封建王朝初期,一般号称盛世,而文学人才可能尚未积累到最丰沛的程度。同时稳定和繁荣不免缓解了士人要求干政的迫切感,诗歌颂美居多,缺乏对政治的深刻卷入,艺术上也缺乏由深广内容带来的要求变革创新的推动力。封建王朝末世,往往陷入大动乱。斗争残酷,兵祸连年,文教停顿,人才短缺,士人对世乱恐惧回避,诗歌也相应衰敝。东汉末(灵帝朝)、隋末、唐末的情况大体如此。一般性地排除了王朝开国期和衰乱期,再结合诗歌史上几个兴盛阶段来看,中国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比较有活力,能够吸引人才,并多方面推动士人为较高理想积极追求的时期,而盛唐则是演出了中国历史上这种时期的最为辉煌的一幕。
(摘编自余恕诚《唐诗风貌》)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文化只相信人而不相信神,使得协调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成了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事,协调人神关系则不重要。B.建安时期,因曹操政治集团的推动,受党锢之祸打击的士人得以重新走上政治舞台,他们满怀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C.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意在克服各种弊端、挽救潜在危机,当时的几位诗坛大家都深深卷入激烈的政治变革之中。D.文学人才在封建王朝初期一般未积累到最充足的程度,同时因时代稳定、社会繁荣,士人参与政治的愿望也不够强烈。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政治的本质在于协调人际关系,因此应尽最大可能维护每个个体、集团的利益。B.诗歌可以抒发个人情感,这是由其本质决定的,但它仍然与政治有密切的关系。C.战国时期出现了屈原这样的大诗人,这与楚国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有很大关系。D.封建王朝末世往往天下大乱,这不只是对诗歌发展不利,对文化事业也是灾难。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B.元结主张诗歌应“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C.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D.王国维认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4.诗歌与政治相关联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之一,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高潮期”是如何出现的?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4分)5.白居易在《策林·采诗》中建议:“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观点加以分析,并列举白居易在内的四位诗人的作品来佐证此观点在古代诗人中很有代表性。(6分)(二)现代文阅读
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题。
材料一:
团圆(节选)
巴金晚会结束,小刘打手电给我照路,走原路回去。一路上我很兴奋。不仅是王芳的演唱,所有的节目都使我激动。我接触到那么丰富的精神面貌,那么广阔的心灵。
我离开军政治部的那天,到王主任的房里辞了行回来,小刘给我打好了铺盖卷,在住室里等我。他要回到原来那个连队去。他向我表示了歉意。他虽然高兴回连队,可是他的讲话和举动都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感情。我也不愿意这么匆匆地跟他分别。最后我同他约定过两个月到那个连队去看他。
我并不曾失信。可是我去晚了些,已经是好几个月以后了。这中间我到过几个部队。我常常怀念小刘,因为我一直没有得到他的消息。我后来忽然听说小刘在的那个连队打了胜仗,把敌人占据的一个无名高地拿下来了。这些日子为了迎接国庆三周年,为了欢迎第二届祖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志愿军前沿各个部队都在打胜仗,到处都听得见这样的说法:“争取立功,迎接亲人。”我听到了许多捷报以后,再得到那个连队的胜利消息,我很难制止想会见小刘的欲望。过了国庆节,我便动身到那个连队去。我们在坑道里见到了连长。他已经得到了通知,又热情又亲切地接待我。我和他交谈了半个钟头的光景,便提起小刘的名字,还说我想见见小刘。
“对,对,刘正清,是个好战士!”连长点头说。
我连忙说明我跟刘正清很熟,并且把那次分别的情形也讲了。
“不凑巧,他回国去了。“连长略略皱起眉毛说。
我诧异地问道:“他回国去干什么呢?”我自己马上兴奋地接下去说:“参加国庆节观礼吗?”
连长摇摇头说:“他挂了花,送回去了。”
“他挂了花?伤重不重?”我愣了一下,惊问道。
连长看了我一眼,声音低沉地答道:“两条腿都断了。”我变了脸色,着急地追问:“危险吗?”
连长昂起头说:“这个小青年还嚷着要回朝鲜来打美国鬼子呢!”
“他能回来吗?”我顺口问了这一句。话出口我才觉察到它是多余的了。
连长看了我一眼,激动地说:“要是真依他的话,他一定要回来。那天他跟着我上战场,打到最后,主峰上还有个敌人的大母堡攻不下来,火力猛得很,我们牺牲了几个同志。我十分着急,拿起一包炸药,打算自己冲上去炸掉它。刘正清拉住我的衣服,要求我把任务交给他。他一上去就把母堡解决了。可是他自己满身是血,两条腿都完了。担架员来抬他,他还说‘我要坚持,我要打’。我后来去看他,他皱着眉头,脸上没有一点血色,我却没听见他哼过一声。我告诉他要给他请功,他还说自己没有好好完成任务,应当检讨。”
……
小刘虽然回国,但是我总算践了约,我在这个连队住下来了。
头两三天我睡在炕上,半夜里好像总听见小刘在讲梦话,其实全是我自己在做梦。我本来打算在这里多住些时候,可是忽然接到王主任的电话,说是祖国来的慰问团就要到了,叫我马上回到军政治部去。
我到了政治部,还是住在从前住过的地方。我几个月不来,山沟里也有了不小的改变。人多了,路宽了,房屋增加了,树木也茂盛了。沟口用松枝搭了一个牌楼,上面有这样九个字:“欢迎祖国人民慰问团。”走了一段路,见到好些熟人,还隐约听见文工团同志们的歌声。我放好行李就去见王主任。
王主任在房里跟王芳谈话,一面在看手里的几张稿纸。他见我进去,跟我握了手,就把稿纸塞到我手里让帮忙修改。我摊开稿纸一看,原来是她写的一首欢迎慰问团的《献诗》。我还看到王主任修改的句子。她看见我不提什么意见,便挑出几个她自己认为不大妥当的句子要我替她解决。这次我总算给她帮了一点忙。她满意地拿回诗稿就向我告辞。我要留住她,她却笑着说:“我还要准备节目,再不回去,我们陈团长可要急死了。下次来吧。”
我就说:“那么我陪你走一段吧。”她还要推辞,我却跟着她走出了洞子。
出得洞来,我一开口就问起小刘的事情。她听到小刘的名字,马上说:“小鬼有个东西要我交给你!”我连忙问:“什么东西?”她侧过头看了我一眼,脸色马上变了,压低声音说:“笔记本。小鬼还说——”
“他怎么说?”我打断了她的话。
“他说他等了你几个月,他还以为你回国去了呢!”她答道,埋下头往前走,也不再看我了。我过了半晌,才再问一句:“他伤得怎样?”我心里不好过,我好像又看到小刘那张皮球似的脸,他笑得那么高兴地说:“我一定等着你!”
王芳一面走,一面说,好像在自言自语:“小鬼从医疗所上车回国的时候,两条腿都锯掉了,他还在哼《歌唱祖国》,还说装好了假腿就回到前线来。他比我坚强多了。”
她一直不讲话,我后来实在忍不住又问一句:“他没有危险吧?”
她忽然抬起头,提高声音说:“他一定会活下去,比我们还活得久。他没有腿,也能做许多、许多好事情。”她很激动,不过声音很坚决。但是这以后她又不作声了。
我们默默地走到了文工团的住室。我拿到笔记本,马上打开翻看,在第一页上,我看见小刘亲笔写的四行字:
“忠于团,
就要忠于自己的工作;
爱祖国,
就要爱自己的同志。”
王芳站在我旁边,低声念出了这两句话,然后解释道:“小鬼说他以后不一定能再见到你,请你留下这个做纪念吧。这些字是他入团的时候写的。”
我郑重地放好了笔记本,跟王芳紧紧地握一次手,一个人慢慢地走回去。(有删改)【注】1952年3月,以巴金为团长由文学艺术家组成的17人访朝代表团奔赴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战士,在战火纷飞的前线度过了300多天;1961年,巴金根据在朝鲜的真实经历创作了中篇小说《团圆》。材料二
话剧《英雄儿女》是根据作家巴金的中篇小说《团圆》和长春电影制片厂同名电影改编,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创排。即便放在今天,小说《团圆》与电影《英雄儿女》都是红色题材文艺作品中非常特别的存在,两部作品虽有激烈的战争场面刻画与英雄献身的描写,但更多的是着墨于两个上海家庭在战场寻亲团圆的故事。正是这样充满人文温度的视角,让宏大的战争叙事、英雄礼赞有了扎实的情感与现实依托。也正因如此,几代人记住了王成、王芳这样一对英雄兄妹,令王成喊出的那句中国军人最强音“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以及主题曲《英雄赞歌》,有了更深沉的情感依傍。更值得一提的是,两部作品深刻展现出上海从工人阶级、地下工作者、志愿军战士、文工团战士等各方力量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贡献。这是巴金两次赴朝,冒着炮火与战士们吃住一道,用生命写就的。可以说,从《团圆》到《英雄儿女》,就是这座英雄城市在抗美援朝时期“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物资有物资,要什么有什么”非凡壮举的缩影。那么,如何让新创内容能够延续两部经典的精神风貌?在保留经典场面的同时,喻荣军细细梳理小说中可以生发的线索,进而从历史文献与采风中寻找真实故事加以充实。比如新增人物志愿军战士“小四川”是上海地下工作者遗孤。而王文清的警卫员刘正伍则是上海吴淞人,与王芳互认老乡后“牵”出一首上海学堂童谣……这样的创作手法,正是喻荣军从电影改编小说过程中获得的启示。影片中经典台词“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并不来自于巴金的原著小说,而是导演武兆堤与编剧毛烽根据小说线索,翻阅志愿军战士日记找到的故事。正是这一忠实历史而又大胆改编的原创情节,使得原著中一句“他勇敢地在山头牺牲了”,具象为银幕上鲜活的英雄形象。舞台上立起的上海英雄群像,并非创作者的刻意为之,而是有真实历史事实可依的。比如“小四川”,喻荣军查阅资料发现上海解放后有一批孩子从孤儿院直接参军南下,后来又成为志愿军。他与王成身后,是1.8万多名上海青年参加志愿军、1683人牺牲在朝鲜的壮烈历史。不过,身处和平年代太久,经典台词与歌曲之于年轻一代来说,似乎浓缩成了一段陌生又熟悉的符号。“那段记忆太遥远了!”这是记者采访青年演员时,听到最多的一句感慨。这句感慨也道出年轻一代出演红色经典的压力与担忧——身处和平年代,如何演好大无畏的英雄人物?进组短短一个月,经由军训、党课、导演胡宗琪讲戏抠戏、中心文工团老兵亲身回忆,他们一点点将记忆深处的英雄重新立于舞台,与此同时,自己的思想也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礼。王芳的饰演者、“90后”演员贺梦洁虽为文艺工作者,但文工团到底能在战场上发挥怎样的作用,她也感到困惑。直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离休干部、作为文工团战士赴朝的宋光华发来的一纸战场“合同”,才让她对剧中自己与哥哥王成结成“一对红”、签订“生死协议”的情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合同”中,文工团战士王晞与攻八六五高地的一区队一班二小组红旗手高志本约定,“只要高志本同志把红旗插上高地,我就要把整个英雄事迹宣扬出去……如果高志本同志万一挂花,或光荣牺牲时,一定要像黄继光英雄一样传播出去,教育所有的部队,名留于世。”幕后了解的真实故事,可都成为表演的依托——心里不空了,台上就有戏了。(选自喻荣军《英雄,在我们致敬红色经典中再一次归来》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当“我”离开军政治部时,小刘作为通讯员的种种表现透露出他对“我”这个从祖国来的客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依依不舍的深厚情谊。
B.为迎接国庆三周年和欢迎祖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志愿军前沿捷报频传,“争取立功,迎接亲人”的口号彰显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革命豪情。
C.从写王芳创作欢迎慰问团的《献诗》和请人反复修改稿件的情节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富有才情、做事认真、具有革命热情的文工团青年。
D.
小说划线部分的环境描写表现了当时朝鲜战场暂时的安定,渲染了迎接祖国慰问团的欢乐气氛,烘托了“我”的轻松心情,也暗示了战争很快就会结束。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用“我”的视角向读者讲述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情节更加真实可信、感染力更强。B..小说中“我”看到小刘笔记本上入团时亲笔写的四行字并郑重珍藏这一情节,既照应了上文“我”与小刘的约定,也突出他崇高的精神品质。
C.《大战中的插曲》选自《聂荣臻回忆录》,回忆录是作者对战争的主观讲述。小说《团圆》是作家的创作,允许进行合理地艺术加工和虚构,其创作原则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D.小说主要采用侧面描写,通过连长和王芳的讲述,分别回忆小刘受伤的全过程及其回国前的情况,更加完整地塑造了小刘这一“好战士”形象。8.材料二中话剧《英雄儿女》的创排过程对红色经典改编排演有怎样的启示?(4分)9.王芳的饰演者“90后”演员贺梦洁对文工团到底能发挥怎样的作用感到困惑,一纸战场“合同”让她解惑。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这烽火“合同”的特殊性与文艺工作者肩负的使命。(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
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山阳令。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执政览其文而怜之,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坐是改官。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愈所为文,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当时作者甚众,无以过之,故世称“韩文”焉。然时有恃才肆意,亦有盩孔、孟之旨。若南人妄以柳宗元为罗池神,而愈撰碑以实之;李贺父名晋肃,不应进士,而愈为贺作《讳辨》,令举进士;又为《毛颖传》,讥戏不近人情:此文章之甚纰缪者。时谓愈有史笔,及撰《顺宗实录》,繁简不当,叙事拙于取舍,颇为当代所非。(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材料二: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其《原道》《原性》《师说》等数十篇,皆奥衍闳深。至它文,造端置辞,要为不袭蹈前人者。然惟愈为之,沛然若有余,至其徒李翱、李汉、皇甫湜从而效之,遽不及远甚。(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投文于公卿间
A故相郑余庆B颇为之延C誉D由是知名E于时F寻G登进士第。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养于从父兄”和《师说》“吾从而师之”中的“从”意思不同。
B.
“诸生业患不能精”和《伶官传序》的“祸患常积于忽微”中的“患”意思相同。C.
“拙于世务”和《赤壁赋》“相与枕藉乎舟中”的句式特点相同。
D.
《师说》是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说”是一种文体,另如《马说》。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的一项是(
)(3分)A.
韩愈三岁时父亲去世,他在亲戚家长大,因为自己年少失怙,所以从小学习非常刻苦,而且不需要别人的奖励来督促。
B.
韩愈认为,“业”和“行”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告诉人们治学要勤奋不辍、研习不止,修身要独立思考、不流于俗。
C.
宰相欣赏韩愈文章,同情他的遭遇,改任了他的官职;可不喜欢韩愈的人却搜集他过去降职任掾曹时的事来诬蔑他。
D.
韩愈仕途通达、名声显贵之后,对待孟郊和张籍的态度还和原来一样;可当他看到豪门贵族时却瞪起眼睛不予理睬。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山阳令。(2)均子锷凡鄙,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坐是改官。14.材料一第二段和材料二对韩愈的评价有何异同之处?我们从中得出怎样的启发?(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读
书陆游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①。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②蝇头二万言。读
书辛弃疾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注】①元元,同“黎元”“黎庶”。②课:阅读。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陆诗和辛诗题目相同,都把文人读书这件平常之事作为写作的主要内容。
B.
陆诗起笔言志,辛诗起笔抒发感慨,陆诗和辛诗均以主观感受引出读书的情景。
C.
陆诗透露出诗人可能年岁已老,辛诗暗示出诗人在现实中可能屡屡碰壁。
D.
陆诗中的“犹课”和辛诗中的“摩腹”均可看出诗人坚持苦读的情状。16.这两首诗中,诗人笔下的读书情景不同、缘由各异,请结合诗句简要概述。(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叠字,增添了乡村远景的平静安详之感。(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意旨博大,意义深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以青色入诗,意境可能大不相同。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______”写出即将下雨的黑沉阴郁,又用“_________________”表现天空的广阔无垠。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大海上漂浮着宝石般的玫瑰花,天上卷曲的云朵也被映衬成一抹胭脂,海的尽头是在疯狂吞噬一切的风暴……这幅“画作”,是一位毫无绘画基础的网友用软件生成的。目前在社交媒体上流行的AI绘画网站和工具,简单输入几个关键词,十几秒后,就能得到一副AI绘画。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___①____,进步的速度着实让人惊诧,而且从实验成果来看,AI绘画的水平不算低,有些甚至比新人画手更优秀。
这也引发了人们的讨论和担心,既然AI绘画速度快、成本低、画质精美,那么它是否会替代人类绘画?是否会造成艺术的消亡呢?
其实放眼各行各业,科技进步改变行业发展走向的案例,已经____②___。就像当年火车替代马车、机器替换掉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技术带来的冲击,一定会影响到一些人的饭碗。
不过,要说
AI人工智能正在替换绘画师,“统治”绘画行业,那无疑为时尚早。到目前为止,AI主要是运用于一些工作相对简单且重复度高的领域。绘画行业凝结着画师的思想和情感,一副大师级的作品,往往是经过长期思考、沉淀和打磨的结果。所以,AI可以进行绘画,但它现在还远远无法取代个人,进行一种关于绘画的艺术和思想表达。担心AI绘画造成艺术的消亡,其实是___③____。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
下列句子中的“呢”和文中加点处“呢”表达的语气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晚场电影八点才开呢。
B.现在呢,跟过去大不同了。
C.这件事谁不知道呢?
D.这件事该怎么办呢?20.请将文中画波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菖蒲是一种水生湿地植物,与一些野生植物一样,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它们似乎有意避开人们的视线,在角落里默默增大着自己的家族,专挑湖、塘岸边阴暗潮湿地带生长。
菖蒲的叶片细长,顶部尖锐,有“叶如刀剑”之称。特殊的叶形、加上散发出的特殊气味,菖蒲成为先祖在端午之时必采的植物。菖蒲枝干坚挺,叶翠如玉,自带高洁,古时人们把它与兰花、菊花、水仙并称为“花草四雅”,许多文人墨客对它偏爱有加。菖蒲气味异香,在我的家乡,人们
却①。成熟后的臭蒲草,会开出一种形似蜡烛的花朵,燃烧时会发出一种辛辣的气味。过去家贫买不起蚊香,夏夜,我和弟、妹常常采集它,②。在民间医方中,臭蒲草是一剂镇痛良方。有一年,母亲牙痛难忍,让我去水塘边挖来臭蒲草的根茎,洗净切片,塞在疼痛的牙缝里。一夜之后果然起到了奇效,
③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2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今年大年初一,广东揭阳7岁女孩林熙悦在路边练习舞狮,恰好一支专业舞狮表演队路过等红灯,自发为她敲锣擂鼓,呐喊助威。小女孩在最后奉上了低头三甩的“三抛狮”动作,表达了对前辈的敬重。有的网友看到这一回礼细节不禁感慨:“知书达理、敏捷勇武、谦逊节制、重礼致雅,这才是传承传统文化应有的品格”。“小狮子”与“狮群”在街角的舞狮互动,给这个春节增添了几分年味、人情味,也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舞狮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有礼有技有传承,这或许正是传统民俗的魅力所在。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思考与认识。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参考答案1.(3分)【答案】A【解析】“协调人神关系则不重要”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的任务。既然中国文化不相信神而只相信人,那么在中国文化中头等重要的事,便自然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天人之际的人神关系了”可知,“头等重要的事”是协调人际关系,但不代表协调人神关系不重要。2.(3分)【答案】A【解析】“因此应尽最大可能维护每个个体、集团的利益”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的概念是广义的,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指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既需相互依靠,又有利害冲突。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的任务”可知,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是政治的任务,并不是说这样就需要尽最大可能维护每个个体、集团的利益。“协调关系”不等于“维护利益”,二者内涵不完全重合。3.(3分)【答案】B【解析】材料一的观点是诗歌与政治关系密切。A项是在说以德治国。B项主张诗歌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诗歌能济世劝俗,拾遗补阙。符合题意。C项是在说诗人经历磨难而后创作出好诗。D项是在说诗人看待人生的态度。4.(4分)【答案】①有独特的政治背景。(1分)②来自政治的推动力。(1分)③社会政治比较有活力,能够吸引人才,并多方面推动士人为较高理想积极追求。(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4分,意思对即可)【解析】依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筛选与中国诗歌高潮期相关的句子。材料二第1段第1行“中国诗史上的一些高潮期,也莫不有它独特的政治背景。”第2段第1行“考察诗歌高潮来自政治的推动力,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文学繁荣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结尾处“中国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比较有活力,能够吸引人才,并多方面推动士人为较高理想积极追求的时期”。对这些关键句进行提炼概括。5.(6分)【答案】白居易认为朝廷应设立搜集诗歌的官署,广开批评劝谏之道(1分),强调诗歌功能是将民情向统治阶层反映,发挥补察时政的积极作用(1分)。②由此可见,白居易的观点是:诗歌与政治关系密切(1分)。③白居易《卖炭翁》、杜甫《石壕吏》、李绅《悯农》、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2分),这些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1分)证明了此观点在古代诗人中很有代表性。(满分6分,意思对即可,其它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也可。)【解析】先从“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中概括白居易观点,然后将其与材料一观点加以比对,得出结论。再列举白居易在内的四位诗人创作的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的篇名,用来证明这一观点在古代诗人中很有代表性。6.
(3分)【答案】D【解析】
“小说划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暗示了战争很快就会结束”说法错误。过度解读。7.
(3分)【答案】C【解析】
“回忆录是对战争的主观讲述”说法错误。应该是“回忆录是对战争的客观讲述”。8.
(4分)【答案】①充满人文温度的视角,贴近百姓的鲜活生活,有扎实的情感与现实依托。(1分)②从历史文献与采风中寻找真实故事加以充实情节。(1分)③忠实于历史而又大胆改编,塑造银幕上鲜活的英雄形象。(1分)④演员参加军训,学习党课,向亲历者了解幕后故事,经历思想洗礼。(1分)(每点1分,答出4点得满分4分,意思对即可)【解析】从材料二话剧《英雄儿女》的创排过程中筛选关于排演做法的语句。①材料二第1段第3行“两部作品┅┅更多的是着墨于两个上海家庭在战场寻亲团圆的故事。正是这样充满人文温度的视角,让宏大的战争叙事、英雄礼赞有了扎实的情感与现实依托”。②
第3段第3行“喻荣军细细梳理小说中可以生发的线索,进而从历史文献与采风中寻找真实故事加以充实”。③第4段第2行“影片中经典台词‘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并不来自于巴金的原著小说,而是导演武兆堤与编剧毛烽根据小说线索,翻阅志愿军战士日记找到的故事。正是这一忠实历史而又大胆改编的原创情节,使得原著中一句‘他勇敢地在山头牺牲了’,具象为银幕上鲜活的英雄形象”。④第6段第4行“经由军训、党课、导演胡宗琪讲戏抠戏、中心文工团老兵亲身回忆,他们一点点将记忆深处的英雄重新打捞、立于舞台,与此同时,自己的思想也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礼”。分别对关键句进行提炼得到对红色经典改编排演的四点启示。9.
(6分)【答案】特殊性:①这纸烽火“合同”是文工团的王晞与前线红旗手高志本约定,不是物质利益的交换,而是前线志愿军战士誓死保家卫国的庄严承诺。(2分)肩负的使命:①文艺工作者创作、表演优秀的文艺作品,在前线慰问战士、鼓舞士气,力所能及帮助伤员;(2分)②把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宣扬出去,让英雄名留于世,让英雄精神激励一代代中国人为中华民族振兴而不懈奋斗。(2分)(每点2分,答出3点得满6分,意思对即可)【解析】从“特殊性”与“肩负的使命”两方面作答。材料二最后一段明确指出这纸烽火“合同”是文工团的王晞与前线红旗手高志本特殊约定。还要深入思考它与普通合同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不是物质利益的交换,而是前线志愿军战士誓死保家卫国的庄严承诺。从材料一中找到相关情节:王芳演唱,牌楼上面有“欢迎祖国人民慰问团”九个字,“我”隐约听见文工团同志们的歌声。为了欢迎第二届祖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志愿军前沿各个部队都在打胜仗,到处都听得见这样的说法:“争取立功,迎接亲人”。王芳照顾帮助受伤的战士小刘,小刘从医疗所上车回国的时候,两条腿都锯掉了,他还在哼《歌唱祖国》。注:以巴金为团长由文学艺术家组成的17人访朝代表团奔赴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战士。由这些内容可以得知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是:创作、表演优秀的文艺作品,在前线慰问战士、鼓舞士气,力所能及帮助伤员。材料二最后一段:“文工团战士王晞与攻八六五高地的一区队一班二小组红旗手高志本约定,只要高志本同志把红旗插上高地,我就要把整个英雄事迹宣扬出去……如果高志本同志万一挂花,或光荣牺牲时,一定要像黄继光英雄一样传播出去,教育所有的部队,名留于世”。由合同内容可以得知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是:把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宣扬出去,让英雄名留于世,让英雄精神激励一代代中国人为中华民族振兴而不懈奋斗。10.
(3分)【答案】ADF【解析】句意:把自己的文章投送到公卿之间,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很欣赏他,因此韩愈在当时很快就出了名。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于公卿间”介词结构后置,“故相郑余庆”是下一句主语,所以二者之间断开,选A;“延誉”意思为“传布声誉”,动宾结构,其间不能断开,宾语“誉”后断开,选D;“于时”介词结构后置,其后断开,选F。11.(3分)【答案】B【解析】A选项正确。“从”,“堂房亲属”。/“跟随”。句意:寄养在堂兄家中。/跟从(他),拜他为老师。B选项错误。“诸生业患不能精”中的“患”意思是“忧虑、担忧”,动词/“祸患常积于忽微”中的“患”意思是“祸害、灾害”,名词。句意:诸位学生只要担心学业不能精进/祸患常常是由极小的事情积累而起来的。C选项正确。都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于世务拙”。/“乎舟中枕藉”。句意:不擅长处理一些世俗事务。/在小船上相互枕着入睡。D选项正确。12.
(3分)【答案】C【解析】C选项“诬蔑”与原文不符。“诬蔑”意为捏造事实毁坏他人名誉。原文说“摭其旧事”,意思是“找出他以前的旧事”,可见是事实,不是捏造。
13.
(8分)【答案】(1)韩愈曾经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这件事,(皇帝)不听从,还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县县令。(2)裴均的儿子裴锷平庸鄙陋,裴锷回家看望父亲,韩愈写序为裴锷饯行,(在序中)仍旧称呼他的字,因为这个原因,韩愈被改任官职。
【解析】(1)“尝”,曾经;“言”,字;“不听”,皇帝不听从,省略主语“皇帝”。(各1分,句意1分。满分4分)(2)“凡鄙”,平庸鄙陋(平庸浅薄);“省”,看望;“坐是”,因为这个原因(因此)。(各1分,句意1分。满分4分。)14.(3分)【答案】①同:两则材料都肯定了韩愈在写作上的成就。(1分)②异:材料二还另外指出了韩愈的不足:恃才肆意,也会违背孔孟意旨等。(1分)l史学家也存在历史局限,我们在阅读时应辩证思考,在评价人物时,应客观公正,一分为二。(1分)(每点1分。满分3分。意思对即可)【解析】由材料一“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愈所为文,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当时作者甚众,无以过之,故世称‘韩文’焉”“然时有恃才肆意,亦有整孔、孟之旨”“时谓愈有史笔,及撰《顺宗实录》,繁简不当,叙事拙于取舍,颇为当代所非”可知,材料一在肯定韩愈成就的同时,也指出了他的不足;侍才肆意,远离孔孟旨;作文繁简不当,拙于取舍。由材料二“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至它文,造端置辞,要为不袭蹈前人者。然惟愈为之,沛然若有余”可知,材料二只肯定了韩愈的成就。结合材料一中对韩愈正反面的介绍和材料二中对其正面形象的塑造,提示我们在认识历史人物时要多方求证,一分为二,为了客观公正;阅读历史著作时,保持理性思考,对历史的评价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因为历史在不断发展,当时的历史书写有其局限性,故而保有批判的精神很重要。参考译文:材料一: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韩仲卿,没有什么名声地位。韩愈三岁时丧父,寄养在堂兄家中。他自认为是孤儿,所以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需要别人奖励督促。等到应举进士科,把自己的文章投送到公卿之间,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很欣赏他,因此韩愈在当时很快就出了名。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请韩愈作他的巡官。韩愈说话直爽坦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他的品德专一而正派,不擅长处理一些世俗事务。德宗晚年,一些部门随意发布政令,宰相不能独立掌管机务。韩愈曾经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这件事,(皇帝)不听从,还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县县令。韩愈觉得自己很有才,但却常被朝廷排挤贬黜,就写了一篇《进学解》自明心志,其中说到“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诸位学生只要担心学业不能精进,不要担心主管部门官吏不够英明;只要担心德行不能有所成就,不要担心主管部门官吏不公正”。政府中管事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很同情他,因为韩愈很有史学才能,委任他作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不久又有看着韩愈不顺眼的人,找出他以前的旧事,说韩愈降职到江陵府期间,荆南节度使裴均用比较优厚的条件招待韩愈,裴均的儿子裴锷平庸浅薄鄙陋,裴锷回家看望父亲,韩愈写序为裴锷饯行,(在序中)仍旧称呼他的字,因为这个原因,韩愈被改任官职。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别人交往,无论人家荣辱沉浮他都不改变态度。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关系友好。孟郊、张籍名声和地位还不显达时,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们,结果张籍终于考中进士科,仕宦之途顺利。后来韩愈虽然显贵,但每遇公事之暇,就和他们交谈会餐,论文赋诗,和昔日一样。然而他对待诸权门豪士,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睛不予理睬。韩愈写作文章,专力反对当时流行的骈体文风,抒发感情,立言说理,自成一派新的文风。当时写作的人很多,没有人能够超越他,所以世人都称之为“韩文”。而又说,韩愈常常依仗自己的才华任意写作,也会违背孔子、孟子的意旨。例如南方人胡乱把柳宗元称作罗池神,韩愈就撰写碑文使之成为事实;李贺的父亲名叫李晋,(李贺避讳)不应该考进士科,而韩愈为李贺作《讳辩》,让他考进士科。还写了《毛颖传》,讥讽其性情或言行怪僻,这篇文章有诸多谬误之处。当时人说韩愈有写作历史的笔法,还写了《顺宗实录》,繁简不恰当,叙事中取舍也不当,很为当时的人们非议。材料二:韩愈向下探索本质,卓然树立,成就一家之言论,他的《原道》《原性》《师说》等几十篇著作,都博大精深,是不落窠臼之作。至于其它文章,发端措辞,要旨上不因袭前人。可知只有韩愈做到了,他精力、情感或力量非常充沛,他的门徒李翱、李汉、皇甫湜从而效法他,就远远不及他。15.(3分)【答案】D【解析】D选项“‘摩腹’均可看出诗人坚持苦读的情状”错误。“摩腹”意思是揉着肚子笑的情状。故选D。
16.(6分)【答案】情景不同:①陆诗中末两句描写诗人在夜灯之下,眼神不如以前,却仍然奋力阅读蝇头小字的情景;(1分)②辛诗中末两句描写诗人读到可笑之处便掩卷起身,揉着肚子大笑,在长廊里来回踱步的情景。(1分)
缘由各异:①陆诗“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归老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1分),自己读书的缘由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1分)②辛诗“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做功了吗》课件
- 手术总结 课件
- 西京学院《英美文学导读》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书法》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机器学习》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工程造价软件应用》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西华师范大学《智能计算》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写实油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审计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职业教育国家在线课程申报书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情节概括+课件
- 国开2024年秋《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形考任务2答案
- DL-T5434-2021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天津大学
- 正射数据处理操作步骤
-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与解决问题专项表
- 弯管机系统设计
- 乡镇纪委书记个人三年工作总结
- 2016中科院分区查询
- 电气控制柜出厂检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