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0-2025)》_第1页
《廊坊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0-2025)》_第2页
《廊坊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0-2025)》_第3页
《廊坊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0-2025)》_第4页
《廊坊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0-202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1条规划目的................................1

第2条规划依据................................1

第3条指导思想...............................4

第4条规划原则................................5

第5条规划期限...............................6

第6条规划范围...............................6

第二章发展定位与目标................................7

第1节总体定位...................................7

第7条发展定位...............................7

第2节总体目标...................................7

第8条绿色建筑..............................7

第9条装配式建筑............................8

第10条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8

第11条既有建筑绿色改造......................8

第12条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9

第13条住宅建筑全装修.......................9

第14条绿色建材..............................9

第三章发展战略与技术路线............................10

第15条总体要求..............................10

第16条发展战略..............................10

第17条技术路线..............................11

第四章规划分区与控制要求.............................12

第1节规划分区与目标分解策略....................12

第18条市域目标管理分区划分.................12

第19条市域目标分解策略.....................12

第20条中心城区目标单元划分.................13

第21条中心城区核心目标单元和基础目标单元划分14

第22条中心城区目标分解策略.................15

第2节目标分解与控制要求........................15

第23条绿色建筑..............................15

第24条装配式建筑............................18

第25条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20

第26条既有建筑绿色改造.....................22

第27条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22

第28条住宅全装修...........................24

第29条绿色建材应用.........................25

第30条绿色生态城区试点.....................26

第五章重点任务......................................28

第31条绿色建筑发展重点任务.................28

第32条装配式建筑发展重点任务...............30

第33条超低能耗建筑发展重点任务.............32

第34条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发展重点任务.........34

第35条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重点任务.......34

第36条住宅建筑全装修重点任务...............35

第37条绿色建材应用重点任务.................35

第六章保障措施......................................37

第38条成立机构.............................37

第39条落实责任.............................37

第40条规划管控.............................37

第41条市场监管.............................38

第42条质量监督.............................38

第43条技术融合.............................39

第44条宣传培训.............................39

附则..................................................41

第45条规划成果.............................41

第46条规划解释.............................41

附表1中心城区规划片区划分...........................42

附表2中心城区目标单元划分...........................43

附录1专项规划术语和解释.............................53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条例》(2020修正),根据国家、省市

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要求,以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

设为契机,高起点规划、高站位布局,积极落实规划控制要求和保障措施,全面有序推进

廊坊市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打造京津冀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

第2条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9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8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9修正)

(5)《河北省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条例》(2020修正)

2.相关规划

(1)《河北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年)》

(2)《廊坊市城市总体规戈ij(2016~2030年)》

(3)《廊坊市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4)《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5)《廊坊市广阳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6)《安次经济开发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7)《万庄组团(铁路以北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

(8)《廊坊市生态文化艺术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9)《廊坊市中心城区炊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0)《廊坊市龙河高新技术产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LH-01—LH-04控制单

元)》

(11)《廊坊市龙河高新技术产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LH-05—LH-10控制单

元)》

(12)《北京市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2019~2035年)》

(13)《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3.标准规范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3)《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GB/T51141-2015)

(4)《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

(5)《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8)

(6)河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81-2016)

(7)河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185-2020)

(8)河北省《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13(J)/T8321-2019)

(9)河北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评价标准》(DB13(J)/T8323-2019)

(10)河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3(J)/T8352-2020)

(11)河北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T8359-

2020)

(12)河北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T8360-

2020)

(13)《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T8374-2020)

(14)《河北省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编制导则》

4.政策文件

(1)《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

的通知》(工信部联原(2015)309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

(2016)6号)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

号)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

(2019)18号)

(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国管

局银保监会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建标(2020)65号)

(6)《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

工作的通知》(财库(2020)31号)

(7)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推进新建住房全装修工作的意见》(冀建质

(20121330号)

(8)《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冀政办字

(2017)3号)

(9)《河北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工作方案》(冀建科(2018)22号)

(10)《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河北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

方案〉的通知》(冀建节科(2020)4号)

(11)《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若干政策

的通知》(冀政办字(2020)115号)

(12)《廊坊市建设局关于印发高层建筑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实施意见的通

知》(廊建科(2014)7号)

(13)《廊坊市建设局关于新建民用建筑项目全面执行一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通

知》(廊建(2016)[72号)

(14)《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

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

第3条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

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河北省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条例》(2020修正)发布为

契机,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主要手段,

强化规划统筹管控,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加大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技术推广、产业支撑

等保障力度,全面推动绿色建筑、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和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形成绿

色建筑产业发展新局面。

第4条规划原则

1.坚持全面摸底,科学规划。

全面摸底廊坊市的经济状况、发展布局与绿色建筑、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和装配式建

筑的发展水平和实施情况,科学制定规划目标和实施路径。

2.坚持机制创新,协调发展。

发挥地方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

性。

3.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绿色、低碳、节能、高效的发展理念,探索可持续的绿色建

筑发展道路。

4.坚持以点带面,统筹兼顾。

划定重点规划区域,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充分发挥示范引领

作用,不断增强承载、聚集和辐射作用,促进绿色建筑集中连片发展。

5.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

坚持科技引领,积极开发关键技术,推动创新成果,不断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

料、新设备、新服务。

第5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以2020年为规划基准年,规划期限为2020年~2025年,远景展望至2035

年。

第6条规划范围

根据《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廊坊市市域作为规划范围,范

围面积为6429平方公里。

重点规划区域为廊坊市中心城区,重点规划面积485.8平方公里。包括廊坊市主城

区、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廊坊市广阳经济开发区、安次经济开发区片区、万庄组团(铁

路以北区域)、廊坊市生态文化艺术新区、廊坊市中心城区炊庄片区、廊坊市龙河高新技

术产业区、九州组团、万庄组团(铁路以南片区)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

区。

第二章发展定位与目标

第1节总体定位

第7条发展定位

发展定位: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建筑发展先进城市。

协调联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的建设,以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为契

机,将绿色理念全面融入廊坊市绿色建筑发展,不断推动廊坊市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

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力争建设成为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建筑发展先进城市。

第2节总体目标

第8条绿色建筑

廊坊市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新建民用建筑规划建设,全部

落实绿色建筑标准基本级及以上要求。

规划期目标:大力提升绿色建筑星级水平,到2025年,全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按

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进行规划建设的面积比例不少于40%,鼓励二星级、三星级等

高星级绿色建筑项目建设。其中,在城市新区、功能园区等区域规划建设中,城镇新建民

用建筑按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进行建设的比例不少于50%,按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

上标准进行建设的比例不少于10%。

展望目标:全面提升绿色建筑星级水平,到2035年,全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按一

星级及以上进行建设的面积比例不少于65%,按二星级及以上进行建设的面积比例不少于

30%,按三星级进行建设的面积比例不少于5%。

第9条装配式建筑

规划期目标:稳步实施装配式建筑技术,到2025年,全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城镇新

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

展望目标:全面推行装配式建筑技术,到2035年,全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

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60%以上。

第10条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规划期目标:采用试点示范先行、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建设,加

快推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相关产业发展。到2025年,全市规划累计开工建设被动式超

低能耗建筑不少于85万平方米。

展望目标:大力推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建设,不断优化完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

业发展。到2035年,全市实现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累计开工建设不少于410万平方米。

第11条既有建筑绿色改造

规划期目标:试点开展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到2025年,全市规划累计完成既有建筑

绿色改造示范6万平方米。

展望目标:总结试点经验,有序实施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到2035年,全市规划累计

完成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示范50万平方米。

第12条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规划期目标:持续普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丰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形式,到

2025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占城镇新增建筑面积达到60%o

展望目标:到2035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占城镇新增建筑面积达到

75%。

第13条住宅建筑全装修

实行绿色建筑、装配式住宅建筑全装修交房,严格按照河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13(J)/T8352-2020)和《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13(J)/T8321-2019)

要求实施建筑全装修。

第14条绿色建材

规划期目标:大力推广绿色建材应用,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

例达到40%以上。

展望目标:全面推行绿色建材应用,到203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

达到60%以上。

第三章发展战略与技术路线

第15条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国家、省市绿色建筑发展政策要求,充分发挥市(县、区)各级人民政府的

引导推动作用,提升建筑品质,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不断推动廊坊市形成绿色低碳的生

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第16条发展战略

1.全面推行城镇绿色建筑建设,逐步提升绿色建筑品质,引导新建农房按照村镇绿

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

2.在城镇新建建筑中,规模化推行装配式建造方式,推进部品部件标准化,提高装

配化施工技术,结合异地扶贫搬迁和农房改造,在农村地区推广装配式低层建筑。

3.高质量发展超低能耗建筑,把超低能耗建筑建设作为"建筑能效提升工程"重要

工作来抓。

4.结合全市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继续普及可再生能源建

筑应用,稳步推进住宅全装修,大力推动绿色建材应用。

5.提升绿色建筑相关产业发展水平,加强相关产业配套能力。

6.强化绿色建筑建设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使绿色建筑从重建造向重运营转变。

7.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

作用。

第17条技术路线

1.科学确定指标。

2.制定政策法规。

3.健全管理机制。

4.完善产业配套。

5.强化技术支撑。

6.推行市场机制。

第四章规划分区与控制要求

第1节规划分区与目标分解策略

第18条市域目标管理分区划分

根据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和行政管理格局,划定廊坊市绿色建筑发展

目标管理的基本范围,将全市规划范围划分为12个目标管理分区,如表4-1。

表4-1廊坊市目标管理分区划分

序号目标管理分区名称分区编号

1广阳目标管理分区GY

2安次目标管理分区AC

3开发目标管理分区KF

4临空目标管理分区HKWL/KJCX

5三河目标管理分区SH

6霸州目标管理分区BZ

7大厂目标管理分区DCZ

8香河目标管理分区XH

9固安目标管理分区GA

10永清目标管理分区YQ

11文安目标管理分区WA

12大城目标管理分区DC

第19条市域目标分解策略

在全市绿色建筑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和总体目标指引下,按照“一主、两副、三区”

的推进策略,以目标管理分区的功能定位、绿色建筑等发展基础和开发建设规模为依据,

将规划目标合理分解至各目标管理分区。

一主——廊坊市中心城区依托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作为绿色建筑发展

重点区域。

两副——三河市与霸州市以其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分别作为所属区域绿色建筑发展

的领航者,统筹区域内其他县绿色建筑的联动发展。

三区——北三县(三河市、香河县、大厂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协同发展,推动北三

县绿色建筑高品质建设,引领廊坊市绿色建筑发展;都市区(临空区、开发区、广阳区、

安次区、固安县、永清县)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以中心城区为重

点和示范,带动固安县与永清县的绿色建筑向好发展;南三县(霸州市、文安县、大城

县)对标雄安新区,服从服务雄安新区加快规划建设,加速推进区域内绿色建筑发展。

第20条中心城区目标单元划分

廊坊市中心城区为重点规划区域,包括廊坊市主城区、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廊坊市

广阳经济开发区、安次经济开发区片区、万庄组团(铁路以北区域)、廊坊市生态文化艺

术新区、廊坊市中心城区炊庄片区、廊坊市龙河高新技术产业区、九州组团、万庄组团

(铁路以南片区)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11个规划片区,根据各规划

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共划分为195个目标单元.

第21条中心城区核心目标单元和基础目标单元划分

综合考虑各目标单元土地利用现状、发展规划、功能定位、开发建设规模、商业及居

住开发建设比重,确定72个核心目标单元,如表4-2。核心目标单元为高星级绿色建筑、

装配式建筑和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重点发展单元。

表4-2中心城区核心目标单元和基础目标单元划分表

目标单数量

规划片区包含的目标单元编号

元分类(个)

GY-51-GY-55,AC-13、AC-23、AC-

核心10

29-AC-31

廊坊市主城区

GY-08-GY-49,AC-01-AC-12.AC-

基础68

14-AC-22,AC-24-AC-28

目标单数量

规划片区包含的目标单元编号

元分类(个)

KF04、KF07、KF08、KF21-KF23.

核心11

KF26~KF28、KF30、KF31

廊坊经济技术开

发区

KF01-KF03.KF05、KF06、KF09-KF20.

基础20

KF24、KF25、KF29

核心GYJK-03,GYJK-06-GYJK-106

廊坊市广阳经济

开发区GYJK-01,GYJK-02,GYJK-04.GYJK-05,

基础6

GYJK-1LGYJK-12

核心ACJK-01.ACJK-02,ACJK-053

安次经济开发区

片区

基础ACJK-03,ACJK-04,ACJK-06,ACJK-074

核心WZ-01-WZ-08,WZ-12-WZ-1512

万庄组团(铁路

以北区域)

基础WZ-09-WZ-11,WZ-16-WZ-186

核心BX-01-BX-044

廊坊市生态文化

艺术新区

基础—0

核心CZ-A-CZ-D4

廊坊市中心城区

炊庄片区

基础—0

核心LH-02、LH-05、LH-06、LH-08、LH-095

廊坊市龙河高新

技术产业区

基础LH-01、LH-03、LH-04、LH-07、LH-105

目标单数量

规划片区包含的目标单元编号

元分类(个)

HKWL-01-HKWL-05,HKWL-07,KJCX-

核心02-KJCX-05,KJCX-07-KJCX-09,KJCX-17

11、KJCX-13,KJCX-14,KJCX-16

北京大兴国际机

场临空经济区廊HKWL-06,HKWL-08,HKWL-09,KJCX-

坊片区

01、KJCX-06.KJCX-10、KJCX-12,KJCX-

基础14

15、HKWL-EG01~HKWL-EG05>KJCX-

EG01

第22条中心城区目标分解策略

廊坊市中心城区绿色建筑的发展,以廊坊市生态文化艺术新区、廊坊市中心城区炊庄

片区、万庄组团(铁路以北区域)、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为重点发展片

区,同时依据目标单元功能定位和开发建设规模,将中心城区规划目标落实到各目标单

元。

第2节目标分解与控制要求

第23条绿色建筑

廊坊市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照基本

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各目标管理分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目标

分解如表4-3,中心城区各目标单元新增绿色建筑星级目标分解如表4-4。

表4-3各目标管理分区新增绿色建筑目标分解

新增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增民用建筑面积的比例(%)

目标管理分区

一星级及以上二星级及以上三星级

广阳目标管理分区40——

新增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增民用建筑面积的比例(%)

目标管理分区

一星级及以上二星级及以上三星级

安次目标管理分区40——

开发目标管理分区40——

临空目标管理分区50153

三河目标管理分区455—

霸州目标管理分区40——

大厂目标管理分区455—

香河目标管理分区455—

固安目标管理分区40——

永清目标管理分区35——

文安目标管理分区35——

大城目标管理分区35——

表4-4中心城区各目标单元新增绿色建筑目标分解

目标单新增绿色建筑占新增民用建筑面积比例(%)

规划片区

元分类

一星级及以上二星级及以上三星级

核心45——

廊坊市主城区

基础40——

目标单新增绿色建筑占新增民用建筑面积比例(%)

规划片区

元分类

一星级及以上二星级及以上三星级

核心4510—

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

基础40——

核心5010—

廊坊市广阳经济开发区

基础45——

核心5010—

安次经济开发区片区

基础45——

核心55153

万庄组团(铁路以北区

域)

基础5010—

廊坊市生态文化艺术新区5010—

廊坊市中心城区炊庄片区5010—

核心5010—

廊坊市龙河高新技术产业

基础45——

核心55205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

济区廊坊片区

基础5015—

九州组团4010—

万庄组团(铁路以南片区)4010—

目标单新增绿色建筑占新增民用建筑面积比例(%)

规划片区

元分类

一星级及以上二星级及以上三星级

注:万庄组团生态区和临空经济区生态区所在目标单元,若有新建城镇民用建筑,须满足

绿色建筑基本级及以上建筑标准,各星级建造比例可视具体情况进行建造。

专栏1绿色建筑应用规划层面指标要求

指标名称指标要求

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

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照基本级及以上绿色建筑

标准进行建设。

新建民用建筑的绿色

100在城市新区、功能园区等区域规划建设中,一星

建筑达标率(%)

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达到50%以上,被动式超低能

耗建筑达到30%以上。

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工程要综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上建筑、停车场库、商业餐饮、交通枢纽站

等功能空间紧密结合。

实施"社区共建"计划,打造城市社区"一刻钟社区服务

公共服务设施覆盖

圈”,构建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

体系。

公共交通站点500米

提高公交线网服务能力,完善公交线网体系。

范围覆盖

合理规划市政再生水利用管网建设,完善再生水管网系统,增

市政再生水管网覆盖

加再生水利用率。

年径流总量控制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雨水。

下凹式绿地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工程要利用下凹空间充分蓄集雨水。

规划设计城市通风廊道,利用河流、湿地、绿地、街道等形成

连续的开敞空间打造通风廊道,廊道宽度不小于50米,长度不

城市通风廊道

小于1000米。

专栏2绿色建筑应用建筑层面控制性指标要求

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照基本级及以上绿

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一、公共建

筑:1、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

共建筑:建筑面积小于2万平方米的公共

建筑执行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要求;建筑面积大于等于2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执行二星

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要求。2、非政府投资

的公共建筑:建筑面积大于等于2万平方

米的公共建筑执行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要

求。二、居住建

筑:1、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居

住建筑:全面执行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要

求。2、中心城区及北三县建筑面积8万

平方米及以上的住宅小区、其余县(市)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及以上的住宅小区:全面

执行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要求。3、建

筑面积20万平方米及以上的住宅小区:全面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要求。

第24条装配式建筑

规划期间,将装配式建筑打造成为廊坊市主要建设模式之一,有序推动装配式建筑发

展,提升建筑装配率。各目标管理分区装配式建筑目标分解如表4-5,中心城区各目标单

元装配式建筑目标分解如表4-6。

表4-5各目标管理分区装配式建筑目标分解

目标管理分区新增装配式建筑面积比(%)

广阳目标管理分区40

安次目标管理分区40

开发目标管理分区40

临空目标管理分区45

三河目标管理分区40

霸州目标管理分区35

大厂目标管理分区40

香河目标管理分区40

固安目标管理分区35

永清目标管理分区30

文安目标管理分区30

大城目标管理分区30

表4-6中心城区各目标单元装配式建筑目标分解

规划片区目标单元分类新增装配式建筑面积比(%)

核心45

廊坊市主城区

基础40

规划片区目标单元分类新增装配式建筑面积比(%)

核心45

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

基础40

核心45

廊坊市广阳经济开发区

基础40

核心45

安次经济开发区片区

基础40

核心50

万庄组团(铁路以北区域)

基础45

廊坊市生态文化艺术新区45

廊坊市中心城区炊庄片区45

核心45

廊坊市龙河高新技术产业区

基础40

核心50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廊坊片区

基础45

九州组团40

万庄组团(铁路以南片区)40

规划片区目标单元分类新增装配式建筑面积比(%)

注:万庄组团生态区和临空经济区生态区所在目标单元,若有新建城镇民用建筑,其新增

装配式建筑面积比例可视具体情况进行建

造。注:规划期内规划以工业用地性质为

主的目标单元宜按照该规划片区核心目标单元指标进行装配式建筑建造。

专栏3装配式建筑应用控制性指标要求

政府投资和政府主导的项目,适宜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的,要100%采用装配式方式建

造;非政府投资项目,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比例严格按照规定比例落实。政府投资的单体

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新建公共建筑率先采用钢结构,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发展。

新建工业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及政府投资类或政府主导类公共建筑项目全部按照装配式

建筑标准建设,新建住宅小区配建不低于地上总建筑面积30%的装配式建筑,其中核心

目标单元配建比例不低于40%,鼓励集中连片发展。

第25条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以"被动优先,主动优化”为技术原则,以"试点示范"过渡到"集中连片建设"为

推进策略,高质量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廊坊市各目标管理分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目标分解如表4-7,中心城区各规划片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目标分解如表4-8o

表4-7各目标管理分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目标分解

目标管理分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广阳目标管理分区8

安次目标管理分区5.5

开发目标管理分区10.5

临空目标管理分区15.5

目标管理分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三河目标管理分区8

霸州目标管理分区8

大厂目标管理分区4

香河目标管理分区5.5

固安目标管理分区8

永清目标管理分区4

文安目标管理分区4

大城目标管理分区4

表4-8中心城区各规划片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目标分解

规划片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廊坊市主城区1

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10.5

廊坊市广阳经济开发区1

安次经济开发区片区1

万庄组团(铁路以北区域)3.5

廊坊市生态文化艺术新区1.5

廊坊市中心城区炊庄片区1.5

规划片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廊坊市龙河高新技术产业区1.5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15.5

九州组团1.5

万庄组团(铁路以南片区)1

专栏4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用控制性指标要求

以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办公、学校等公共建筑和集中建设的公租房、专家公寓、

人才公寓等居住建筑,原则上按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规划、建设和运

行。单宗土地面积达到100亩的出让、划

拨居住建筑地块或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及以上的项目,在规划条件中明确应建设不低

于10%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城市新

区、功能园区等区域规划建设中,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达到30%以上。

第26条既有建筑绿色改造

廊坊市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以政府投资的学校、博物馆、图书馆等公益性建筑为主,结

合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探索开展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试点示范,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开展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廊坊市各目标管理分区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目标分解如表4-9。中

心城区以廊坊市主城区中改善改建区为实施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重点片区开展既有建筑绿

色改造。

表4-9各目标管理分区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目标分解

行政管理分区既有建筑绿色改造面积(万平方米)

广阳目标管理分区2

安次目标管理分区2

行政管理分区既有建筑绿色改造面积(万平方米)

三河目标管理分区1

霸州目标管理分区1

专栏5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控制性指标要求

具备条件的政府投资公益性公共建筑(学校、博物馆、图书馆等)试点实施既有建筑绿色

改造。

第27条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持续推进新建(改、扩建)建筑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的普及工作,实施太阳能热水

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和施工,因地制宜推进土壤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技术的建筑应

用。廊坊市各目标管理分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目标分解如表4-10,中心城区各目标单元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目标分解如表4-11。

表4-10各目标管理分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目标分解

目标管理分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占比(%)

广阳目标管理分区60

安次目标管理分区60

开发目标管理分区60

临空目标管理分区—

三河目标管理分区65

霸州目标管理分区60

大厂目标管理分区65

目标管理分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占比(%)

香河目标管理分区6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