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教案示例之二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并能举例说明。
2.能解释有关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二)教具
1.麦克斯韦滚摆。
2.课本图1-7的装置,在弹簧片前加一弹簧。
3.单摆、皮球(或乒乓球)。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判断质量一定的物体的动能的变化?
(2)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判断重力势能大小的变化?
(演示钢球从斜槽滚下,斜槽倾角应尽量小一些,使钢球从斜槽滚下的时
间尽量长一些,引导学生观察钢球竖直高度的变化和速度的变化,回答上述问
题)
2.新课教学
(1)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到,钢球从斜槽滚下的过程中,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
小;速度变快,动能增大,这个动能是怎样产生的?(引导学生回答是由重力
势能转化来的)
问:重力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动能可不可以转化为重力势能呢?
演示滚摆(将摆轮涂成黑白相间,使学生明显观察到转速的变化),引导
学生观察:摆下降时,摆轮越转越快;摆上升时,摆轮越转越慢,并说明动能
和重力势能变化的情况,最后得出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的结论。
⑵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吗?
演示课本图1-7(水平槽末端加一弹簧,以使动能和弹性势能的变化明显
显示出来),引导学生观察:钢球接触弹簧后,速度减小,弹簧压缩;弹簧恢
复时,形变减小,钢球速度变大,但方向反过来了(教师应指出:动能大小跟
运动快慢有关,跟运动方向无关,因为物体向任何方向运动都能做功)。
对钢球和弹簧间的能的转化,应分两步讲:①从钢球压弹簧开始到弹簧形
变最大:钢球动能由最大变到零,弹簧弹性势能由零到最大,即动能转化为弹
性势能。②从弹簧形变最大到恢复原状:弹簧弹性势能又转化为钢球的动能。
(3)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例子。
先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例子,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下列事例:
①演示单摆,引导学生观察摆球在高度最大处和最低点的速度大小,说明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②人造卫星:教师先指出:卫星在远地点,势能最大,在近地点势能最
小。问学生:卫星由远地点向近球点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怎样变化?能量怎样
转比?引导学生回答:卫星由远地点到近地点,势能减小了,减小的势能转化
为动能,故速度增大。再让学生回答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能的转化情
况。
③撑竿跳高:由于过程比较复杂,可由教师分析讲解。为使问题简化,分
析时一律不考虑起跳前助跑的作用。
徒手跳高的高度由起跳时向上的速度决定。即起跳时的动能转化为最高点
的重力势能。
撑竿跳高时,人在起跳时使撑竿弯曲(形变),这时人具有动能,撑竿具
有弹性势能。到最高点时,撑竿恢复原状。人的动能和撑竿的弹性势能都转化
为人的重力势能。
故撑竿跳高比徒手跳高的高度大。
①跳板跳水:引导学生回答:起跳时为什么人要向下猛压跳板?(答:使
跳板形变,具有弹性势能)人离开跳板时的动能是哪里来的?(答:跳板的弹
性势能转化来的)人起跳的高度由什么因素决定?(答:由起跳时的动能,也
就是由跳板形变最大时的弹性势能决定)
注意:不讨论人在空中的翻转。
3.板书设计
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4.想想议议
(1)演示皮球的下落和跳起(将皮球涂黑使它落在涂白的水平木板上,观察
木块上的黑色圆斑),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
为什么木块上是圆斑,而不是黑点?(答:因为皮球发生了形变)
发生弹性形变的皮球具有的弹性势能是哪里来的?(答:由动能转化来
的)
皮球反跳有向上的速度,即具有动能,这个动能是哪里来的:(答:弹性
势能转化来的)
最后提出:皮球从一定高度落下,反跳到最高点,说明这一过程能的转化
情况?
(点名要学习好的学生回答)
(2)演示皮球反跳高度一次比一次低,再演示滚摆高度也是一次比一次
低.最后都要停下来,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引导学生回答:物体运动要克服摩擦和空气阻力做功,要消耗物体的机
械能。最后机械能完全被用来克服摩擦和空气阻力做功消耗掉了,所以物体最
后要停下来)
教师点明:消耗掉的机械能并未消失,而是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了。这个
问题以后将学到。
(3)物体能做功才具有能,举高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怎能做功?既然不能
做功,为什么说它具有重力势能?
(引导学生回答:举高的物体落下来具有动能,动能可以做功,但动能是
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故我们说势能可以做功,实际上是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
而做功)
(4)钢球落在钢板上,也会反跳起来,反跳时的动能是怎样转变来的?教师
指出:钢球和钢板相碰,也要发生弹性形变,只是这个形变较难觉察。事实
上,任何坚硬的物体相碰时,都要发生形变。
然后让学生回答。
5.布置作业
(1)说明下列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
①雪橇从山坡上滑下;
②炮弹从炮口斜向上射出,又落到远处地上;
③玩具弹簧枪将“子弹”射出去;
④小孩坐在秋千上,在妈妈推了一次以后,自己荡着。
(2)你骑自行车时,在上坡前往往要加紧蹬几下;汽车司机在开车上坡前,
也往往要加大油门,加大速度。从能的转化来说明这样做的好处。
(3)弹簧门在推开以后能自己关闭。说明这件事怎样利用了能的转化。
(以上三题即课本机械能一章习题第4、5、6题)
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教案示例之二
第三节力的图示教案二
重点、难点分析
1.力的图示
教材一开始讲述了图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在物理学习中,我们常常把
有关的现象和过程用图来表现.例如光学中的光路图,电学中的电路图,力学
中的受力分析图.通过这些图可以简单明了直观地表现有关的内容.因此要让
学生重视图的作用,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画图技能.教师在讲授
力的图示时,要用刻度尺、圆规作好示范图例.画力的图示的要领:确定受力
物体,根据力的大小选定标度,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画
力的作用线,根据力的大小和选定的标度确定线段的长度,用箭头表示力的方
向.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终点来表示.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
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选择用多长的线段表示多大的力,可根据具体情况任意
选择.但在同一个受力图上,比例大小应是固定不变的.为了作图方便,可以
用一个方框来表示受力的物体.
为了让学生掌握力的图示法,在示范图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完
成几个典型的力的图示.学生在作图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力的示意图
由于力的示意图比力的图示简单,实际应用的机会多,所以教材中介绍了
力的示意图,可通过两种作图的比较,使学生学会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教师可
以把力的图示改画为力的示意图,加以对比,让学生领会,并掌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弹簧、拉力器、弹簧秤、握力计
教学设计示例
(一)新课引入
分别让一名女学生和一名男同学拉同一个拉力器,让学生观察拉力器伸长
程度有什么不同.指出力的大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在物理学中,我们
就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放映幻灯片,内容为排球比赛、马
拉车.提出问题:想想看,除了大小外,还有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
果?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力的三要素
指出:在排球运动中,二传手用力向上托球,球就向上运动,主攻手用力
向下扣球,球就改变运动方向,急速下落.可见,力的方向能够影响它的作用
效果.
找一名学生到教室的门口,推门.提问:当推力作用在离门轴不同点时,
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另找一名学生握住扳手的不同位置去拧螺母,提问该学
生有什么感觉.
总结该学生的回答指出:推力作用在离门轴较远的点,比作用到离门轴较
近的点,易于把门推开.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手握在把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
间,易于把螺母拧紧.可见,力的作用点也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
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事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同学们应
认真观察、认真分析.力的三要素对研究有关力的问题十分重要,用作图的方
法来表示力的三要素是研究有关力的问题的重要方法一一力的图示.
2.力的图示
请同学们观察书上有关力的图示的插图,同学们看完书后,请同学合上书
本,老师提问:在力的图示中,用什么来表示力?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老师:回答得很好!我们怎样来画出力的图示呢?请同学们跟我一起练
习.
例题
用50N的力沿水平向右的方向拉一个小车,请画出小车所受拉力的图示.
教师边讲边画,并要求同学跟着老师在练习本上画,讲述内容的顺序如
下.
(1)首先确定受力物体,在这道题里是小车,画出一个方框表示受力物
体.(小车)
(2)根据力的大小选定一个标准长度表示一定大小的力,已知力的大小应
是标准长度所表示力的大小的整倍数.在这道题中选1个标准长度代表10N,
已知力50N是10N的5倍.
(3)确定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不能离开受力物体,一般画在表示物体
的方框的中心.
(4)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度应当等于标准长
度的整倍数,在这道题里是5倍.
(5)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注意箭头一定要画在线段以
内.
最后形成如图所不完整的图不.
3.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可以直观、准确地表示物体的受力情况,但是也可以对力的图示
加以简化,只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不必严格准确地画出力的大小,突
出力的方向即可.例如上题,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个线段,在
线段末端画上箭头.
同学讲完后,教师完成如图所示的示意图.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这些物体受到的拉力的图示.
用投影打出如下内容的例题
1.用60N的力竖直向上提着一个物体.
2.沿着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方向向右提一个物体.
学生练习,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进行指导,最后用投影打出正确的图示
进行讲评,指出同学们作图中的问题.
(三)总结、扩展
今天我们研究了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以及力的示意图.用作图的方法
研究物理问题在物理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作图可以帮助同学们建
立起物理模型,使抽象问题变得更加形象,有利于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希
望同学们予以足够重视,并养成认真细致,规范作图的良好习惯
第三节力的图示教案二
教案示例•杠杆的应用
课时:1课时
教学要求:
1.知道使用杠杆的三种情况: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及每种杠杆的
特点.
2.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指出它们的支点、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
用点,会确定力臂;指出属于哪一种杠杆.
3.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和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具:托盘天平(或学生天平)、案秤.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知识
问:1.从上节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2.什么是杠杆的支点?
3.什么是杠杆的动力臂?
4.什么是杠杆的阻力臂?
强调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画垂线.不
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这节我们学习杠杆的应用.
板书:二、杠杆的应用
二、讲述三种杠杆
杠杆在生活中、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杠杆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利用杠
杆的平衡条件,可以把各种杠杆分为三类.
让学生阅读课本“三种杠杆”.读完后让学生说出三种杠杆和它们的特
点.教师归纳后写在黑板上.
板书: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
(2)费力杠杆:动力臂C阻力臂;动力〉阻力;
(3)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
三、分析实际的杠杆
问: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
(学生回答)
让学生逐个分析课本图13-5中的4个杠杆是哪一种杠杆.教师在黑板上
画出每个杠杆的示意图,找4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它们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写
明属哪种杠杆.其他同学在自己练习本上画.教师巡回检查.然后一起讨论4
名同学在黑板上画的对不对.纠正错误,强调如何正确画力臂.
引导学生分析费力杠杆的好处:省距离.以缝纫机踏板为例.再让学生自
己分析镜子.
让学生自己分析省力杠杆省了力,但要费距离.以图13—5中的橇箱盖为
例.
四、天平和秤
用天平、案秤称物体,使学生认识它们是杠杆.
让学生分析它们各属于哪种杠杆.
讨论天平平衡时,祛码质量等于被称物体质量的道理.
讨论案秤和杠秤为什么用质量较小的祛码可以平衡质量较大的物体.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略)
介绍学生阅读“我国古代的杠杆”.
教案示例•杠杆的应用
第三节力的图示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力的三要素。
2.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
2.在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什么?
3.力作用在物体上能产生哪些效果?
二、新课引入
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用力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可见力的大小影响力的效果。
那么除了力的大小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力的效果呢?
三、力的三要素
1.如前所述,力的大小影响力的效果。
2.力的方向
教师: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逆
时针方向用力只能将螺母拧松。我们向上提一个木箱,必须向上用力才能将木
箱提起来。如果沿水平方向用力推它,只能使它沿水平方向开始运动。我们观
看足球比赛,运动员射门时把球踢偏了,原因是踢球时用力的方向没能控制
好。打排球时把球扣出界外也是用力的方向不妥。
可见,力的方向也影响力的效果。
3.力的作用点
教师:大家注意看所有的门窗的把手都安装在离门轴较远的位置,这样开
关门窗比较方便。如果将门窗的把手安装在离门轴较近的地方,开关门窗就很
费力。
可见,力的作用点也影响力的效果。
教师: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所谓力的三要素,意思是
只有力的三个要素都不变,力的作用效果才不变。两个力,它们的三个要素都
相同,这两个力的效果才完全相同。
力的三个要素中有一个要素不同,都会使力的效果不同。例如,把一根米
尺放在桌面上,用一个力作用在尺的中点,向上用足够大的力就可以把尺子平
稳地拿起来。如果用同样大的力,力的作用点在尺的一端,尽管力的方向向
上,只能把尺的一端提高,尺子是倾斜的。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要素充分地反映了力的特征,我们认识一
个力,只有认识了力的三个要素才算认识得清楚、全面了。
四、力的图示
力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力又是抽象的,力无法直接“看到”,只能通过力
的效果间接地“看到”力的存在。有些情况下,力的效果也很难用眼直接观察
到,只能凭我们去分析才能认识力的存在。
为了使物体受到的力更形象、更具体、更直观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我们借
助画图的方法把力表示出来,也就是把力这个抽象的东西画出来,这就是我们
下面要学的力的图示。
1.力的作用点的画法
教师:要画出力,就是画出力的三要素、首先要画出力的作用点。一般来
说,把力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即可。
(教师示范)
2.力的大小的画法
教师:用一个线段的长度配合标度表示力的大小。力的大小是200牛顿,
可选择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100牛顿,那么200牛顿的力应用2厘米的线段表
Zj\O
(教师示范)
3.力的方向的画法
教师:在线段的末端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教师示范)
五、学生练习
木箱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大小是1000牛顿。
(学生画,请一位学生画在黑板上)
六、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可以直观、准确地表示物体的受力情况,但是也可以对力的图示
加以简化,只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不必严格准确地画出力的大小,突
出力的方向即可。例如用1000牛顿水平推力推木箱,只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
示,标出1000牛顿即可。这种简化的图叫力的示意图。
(教师示范)
七、作业
1.完成节后练习。
2.章后习题30
(三)说明
关于力的图示,从事初中教学的老师们争论颇多,诸如作用点的位置,推
力和拉力的画法是否相同等。学生练习时,也常纠缠不清。
初中学习的力学部分一般是刚体或质点,除了重力之外,其他各力的作用
点只要画在受力物体上即可。要求学生只画受力物,不画施力物,受力物只用
一个简单的符号表示,免得让学生陷入受力物画不好这种苦恼之中。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本是个滑移矢量,所以推力和拉力采用相同的画法即
可。
本节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和掌握力的图示的画法。
第三节力的图示教案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要求:
(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
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2)理解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三)教具:木块、木板、细绳,小车。
(四)教学过程
一、进行新课
1.力学中的“功”
(1)引言:在物理学里,经常要提到“功”的概念。力学里所说的功有它
的特殊含义。什么叫功?从本章起开始学习有关功的知识。
板书:“第十四章功
一、功”
(2)学生阅读本节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并参看图1及图注。
提问并由学生回答讨论以下问题:
①力学里所说的“功”,它的含义是什么?
要求回答: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一段距
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②分析图1,做功的实例:货物、铁塔、火箭和原木在什么力作用下,
(这个力的方向是怎样?)沿什么方向移动通过了一段距离?什么力对物体做
了功?
要求回答:货物在竖直向上的举力作用下,竖直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叉
车的举力对货物做了功。
铁塔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竖直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直升飞机的拉
力对铁塔做了功。
火箭在竖直向上的燃烧的气体压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起飞通过了一段距
离,燃烧的气体的压力对火箭做了功。
原木在沿水平向前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向前通过了一段距离,马的拉力
对原木做了功。
③力学里的功包括哪两个必要因素?
(3)教师总结并板书:“1.力学里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
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着重指出:“两个必要因素”的含义是指“缺一不可”。只有作用在物体
上的力,而没有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即如果物体仍静止不动,这个
力就没有对物体做功。结合课本图14—2,分析两个小朋友做的功等于零的道
理。如果物体靠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虽然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但并没
有水平方向的力作用于它,所以没有什么力做功。结合”在极光滑的水平冰面
上滑动的冰球”一例,说明没有什么力对冰球做功。
(4)练习、分析并演示以下问题,讨论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①放在水平木板上的小车,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前进了一段距离,拉力和重
力这两个力哪个力对物体做了功?为什么?
②用手提着木块不动,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对木块做了功?
③用沿水平的拉力拉动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当把拉力去掉后,小车还
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在这段距离上,拉力对小车做功了吗?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进一步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研究力对物体做
功时,要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或者哪个物体(施力物体)对哪个物体(受
力物体)做功。
2.功的计算
弓I:功的大小如何计算?
(1)演示,画板图如图1并加以分析。
放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前进一段距离,如图1所示,拉
力对小车做了功。
甲:拉力为F,小车在拉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s,拉力对小车做功;
乙:拉力为2F,小车在拉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s,拉力做的功是甲图中
拉力所做功的2倍。
丙:拉力为2F,小车在拉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2s,拉力做的功是甲图中
拉力所做功的4倍。
小结:可见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做的功越多。功的大小跟作
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通过的距离成正比。
(2)总结,并板书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2.功的计算公式:功=力乂距离
即: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用W表示功,用F表示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则功的
公式可写成:W=FSo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距离的单位是米(m),功的
单位是牛顿•米,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焦耳,简称焦(J)。
1焦=1牛•米”
(3)几点说明
①使用W=F・s,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②做功的多少只由W=F•s决定,跟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运
动无关。
③知道1焦的物理意义,知道1焦的大小。
(4)例题:课本图14—3,求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
由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己演算。要求解题规范化。
W=F•s=50牛X10米=500焦。
追问:此题中木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做了功?对什么物体做功?
重力做了功没有?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二、总结本节知识要点,复习巩固
1.要求学生填写课本章后的“学到了什么”1,然后由学生说出填写内
容。
2.讨论本节课文后的“想想议议”。
三、布置作业:本节后的练习1、2、3o
功•教案示例之一
第一节什么是力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教具
弹簧、钢锯条、气球、磁铁、磁针、大头针、铁块。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
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章我们就
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我们常常提到“力”这个字,但是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要比
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狭窄、确切得多。
人推车需要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力;马拉车需要用力。这些有力出现
的实例中都伴随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
但是在大量的情况下,虽然没有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仍然有力存在。因
为产生了和肌肉紧张相同的效果。大家看,用吸铁石吸引这些大头针,尽管没
有肌肉紧张,不是也有力存在吗?
请大家举出有力存在的实例。
(学生举例,教师选择适当的例子写在黑板上。教师也可补充具有启发性
的实例)
教师:火车头拉着车箱前进,运动员踢足球,吸铁石吸引铁钉,举重运动
员举起杠铃,等等。
以上实例中都有力存在。请大家考虑,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
体?
教师:有力存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发生了某种作用。吸引、拉、举等等
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
吸铁石吸引铁钉,吸引就是吸铁石对铁钉的吸引力。运动员举杠铃,举就
是运动员对杠铃的力。火车头拉车箱,拉就是火车头对车箱的力……
上述的例子说明,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
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现在我把上述有力存在的实例中的物体分为两组,请大家分析这两
组物体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答:一组物体是施力的,另一组物体是受力的)
教师: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也有受力物。现在请大家指出下列各力的
施力物和受力物。
教师出示小黑板。
汽车对拖车的拉力
推土机对土的推力
起重机向上吊起集装箱的力
(学生回答)
教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对力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两点。这里所说的
作用指的就是力。当有力出现时,应分清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尤其是注意认
清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演示实验:吸铁石吸引大头针。
2.演示实验:铁块吸引小磁针的一个极。
教师:吸铁石对铁钉有吸引力,这是大家熟知的。但是我们也看到铁块对
小磁针也有吸引力。这说明磁铁吸引铁,同时铁也在吸引磁铁。
3.演示实验:把钢锯条固定在台钳上,用弹簧将锯条拉弯。
教师:用弹簧把锯条拉弯,弹簧对锯条有一个拉力,同时弹簧也被拉长,
这说明锯条对弹簧也有一个拉力。
可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有一个力,同时乙物体
对甲物体也有一个力。
四、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哪些
效果呢?
(1)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
教师:弹簧受到拉力时变长了。
(2)实验:手用力使锯条变弯曲。
教师:锯条受到力时变得弯曲。
(3)实验:手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教师:气球受到手的压力时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教师: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
静止变为运动。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由于汽车受到阻力,速度逐渐变小,最
终停下来。可见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
小。
(2)教师;乒乓球向自己飞来,我们挥拍打去,球的运动方向变化了,又
向对方的球台飞去。可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不论是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改变,还是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都是物体
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所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练习
1.用手将弹簧拉长,弹簧受力,力的效果是。
2.用力推桌子,桌子动起来,力的效果是o
3.玻璃杯落在地上,杯子给地一个力,同时杯子也会破碎,原因是
六、作业
1.复习课文。
2.章后习题1、2o
(四)说明
1.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肤浅的认识,但是往往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
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
物体的作用。
2.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两个有关力的实
质性的内容。(1)“作用”就是力。(2)力离不开物体,即施力物和受力
物。
3.强调作用就是力。注意避免“由于作用产生了力”这种模糊不清的说
法。否则学生会误认为除了作用之外还有一个力。这样对学生将来分析物体的
受力情况有好处。
4.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要求不宜过高、
过急,力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逐步深化。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第一节什么是力教案
第一节质量教案一
(一)教学目的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3.知道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二)教具
教师演示用具:铁锤1把,大铁钉1个,盛有1分米3的纯水的烧杯1
只,牙膏皮1块,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1只,托盘天平1台、物理天平1
台,祛码1盒。
学生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和祛码或物理天平和祛码。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在课本第一、二章中,我们学习了力学中长度的测量、简单的运动的初步
知识,从第七章质量和密度至第十四章功,研究的都是物理学中力学的内容。
今天就学习质量这个物理量。
(板书:一、质量)
二、讲新课
1.质量
(1)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请学生观察讲台、课桌。提问:①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②讲台和课
桌哪个的木材多?
教师出示铁锤和铁钉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
但铁锤含有的铁比铁钉含的铁多。
讲解:讲台、课桌、铁锤、铁钉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
材、铁叫“物质”。由上面的观察看出:讲台、课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
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板书:1.概念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出示:①一个牙膏皮。提问:(a)将它卷起来,形状变了,它的质量变不
变?(b)将它从南京带到北京,位置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②装有冰块的带盖
玻璃杯。提问:容器内的冰全部熔化成水,状态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
变,可见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而改变。
(板书: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重量的单位
提问:小学数学在表示物体重量时,常用哪些单位?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为了方便,还有比
千克大的单位吨,比千克小的单位克、毫克。
板书:2.单位:吨,千克、克、毫克)
出示:1分米3的纯水。介绍它的质量是1千克。请学生看课本图7—
1“国际千克原器”。
(2)学生练习一些质量单位的换算
提问:质量的单位由大到小怎样换算?
(板书:1吨=103千克、1千克=103克、1克=103毫克)
请学生观察课本表格“一些物体的质量”。读出“大头针的质量、苹果的
质量、鲸的质量”。
教师示范,学生完成课本本节后的练习(1)、(2)。
教师板书:大头针的质量=8.0X10-5千克=8.0X10-5X103克=8.0X10-2
克=80毫克。
请四位学生上黑板每人完成该练习的一个问题。
3.质量的测量一一天平
(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
讲解:日常生活中买粮、买菜,称出的都是货物的质量。请学生看课本图
7-2”常见的测质量的器具”。
提问:谁能说出每种工具的主要优点?
台秤、案秤使用方便;杆秤携带方便;电子秤能自动显示质量的价格。
教师出示: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介绍学校实验室与工厂化验室常用天平
称质量。
(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讲解:由于托盘天平使用较简便,先学习托盘天平的用法。
(a)托盘天平的构造
让学生将课桌上的托盘天平与课本图7—3对照,认识托盘天平主要部件的
名称。
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利用托盘天平的实物说明托盘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板书: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
盘、游码、标尺)
(b)天平标尺的零刻线、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
讲解:使用有刻度的工具,要先观察①零刻线在哪里?②量程多大?③最
小刻度值多大?
让学生观察课桌上的托盘天平,然后汇报上述三个问题的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指出:由于标尺上零刻线在左边,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
处时,是游码的左边与“0”对齐,因此游码读数时以左边的线为准;天平的量
程即最大秤量值就是这台天平配套祛码盒内祛码的总数加游码最大的读数所表
示的质量;最小刻度值就是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
(C)托盘天平的调节
讲解:托盘天平是较精密的称质量工具,使用前要先调节,先把游码放在
零刻线处,再调节横梁平衡。
(板书:托盘天平的调节)
教师边讲边示范,教师调一步,学生跟着调一步。
教师指出:①由常见跷跷板的道理知道,指针偏左,右边平衡螺母向右
调;指针偏右,右边平衡螺母向左调;②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指针在分度盘
中央左右摆动的格数相等,横梁也平衡;③天平调好后,左右天平盘不能互
换。
(d)天平的使用
让全班阅读课本天平的使用方法部分。
提问:如何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称一个铁块的质量?
(板书:天平的使用)
师生讨论后归纳: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质量的方法:①铁块放左盘,祛码
放右盘;②向天平盘加祛码要由大到小逐步替换;③铁块质量等于硅码和游码
的质量数相加;④测量结束后,磋码放回磋码盒,游码移回零刻线。
(3)介绍物理天平
(a)物理天平的构造
讲解:实验室也常用物理天平称质量。引导学生看课本图7—4,对照讲台
上物理天平的实物,说出物理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板书:物理天平的构造)
(b)物理天平的调节
教师边讲边演示:物理天平使用前要先调节底板上的底脚螺钉,让重垂线
的小锤尖端跟底板上小锥体的尖端正对,使底板水平;然后再调节横梁上平衡
螺母,使横梁平衡。
(C)物理天平的使用
讲解:观察物理天平的零刻线,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及用调好的物理
天平称质量方法与托盘天平相同。
(4)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看课本天平使用要注意的事项。
三、布置作业
课本“学到了什么”1.⑴、(2)o
注:文中涉及课本为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
第一节质量教案一
第二节实验: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教案二
教学目的
1.练习使用托盘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培养学生爱护仪器的品质和认真实验的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
教具
教师用:标尺模型。
学生用:托盘天平、墨水瓶(自备)、几个相同的硬币(自备)、盛有水
的烧杯(100ml)o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托盘天平的用途是什么?
2.测物体质量之前,应怎样调节托盘天平?
3.如图1是在用托盘天平称固体药品的质量。指出图中的错误之处,并予
纠正。(图中有三处错误)
4.为什么托盘天平的左盘要放物体,右盘要放祛码?
引导学生回答:有两个原因:第一,根据一般人的习惯是右手操作较方
便,而祛码常需加减,所以右手用镶子将祛码轻放在右盘上较方便。第二,课
本P7使用方法第3点中指出:盘中磋码的总质量再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
度值,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可见,托盘天平的构造决定了物体须放在天平的
左盘。磋码应放在右盘上。
5.用标尺模型做读数练习。读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二)实验准备
阅读课本P80第二节的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实验步骤。
(三)教师讲
1.实验时,要爱护仪器。如夹取磋码要用镶子,要轻取轻放等。测量时,
态度认真,实事求是。仪器放置、操作过程要规范。
2.测量时,怎样才能既准确又快呢?
从两方面启发学生:第一,对被测物体的质量先要估测,减小夹取祛码的
盲目性。第二,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时,或测物体质量使横梁平衡时,是否一
定要使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才行;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两侧摆动的格数相同
是否可行?请同学在实验中有意识的加以体会。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退视察、指导。着重检查以下几点:
1.爱护仪器的情况。包括使用完毕放回原处。
2.是否会调节托盘天平。
3.使用托盘天平是否正确、规范。
4.能否正确读出祛码的总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5.能否将测量结果和计算结果正确的记在课本P80上。
(四)学生实验后的讨论
1.请两个实验小组,汇报测量结果。并简要探讨测量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2.讨论课本P80页《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1.课本P88,习题第1题。
2.制作小天平。做法见书P87的小实验。
注:文中涉及课本为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
第二节实验: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教案二
(一)课题
大气的压强
(二)课时
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了解大气压强存在的实例。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及结果,记住大气压强的值。
3.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大气压强的现象,难点是大气压强知识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分析对比,指导应用。
(六)教(学)具
演示用:玻璃杯、硬纸片,水,可口可乐瓶1个,广口瓶,浸过酒精的棉
球,细砂,煮熟剥壳鸡蛋一个,注射器,钩码,约1米长的玻璃管,水槽水
银,皮碗,米尺,烧瓶,两用气筒。
学生用:皮碗(每两位学生一对)。
(七)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1、演示实验;实验置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
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
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再慢慢按下图1把杯口向各个
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硬纸片仍没有掉下来)。
2、引题:同学们想知道实验中硬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原因吗?学习了本节课
的知识,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阅读课本中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故事,并要求学生用两个皮碗作模拟马德
堡半球实验:
学生照课本中图11—2做实验,两个皮碗口对口挤压。然后两手用力往外
拉,发现要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讨论如何操作,拉开皮碗的力更大。
2、师生讨论:
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模拟实验的共同点是:将金属球内和皮碗内的空气抽出
或挤出;实验效果(表现为拉力的大小)取决于抽出和挤出的空气的多少。
思考:在大气中,拉开被抽出空气或被挤出空气的马德堡半球或皮碗为什
么必须用力,感受什么情况下用力较大,让学生逐步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3、实验验证:
再看覆杯实验:(如图1)玻璃杯内装满水,排出了空气,杯内的水对硬
纸片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托住了硬纸片。而当把杯口
向各个方向转圈时硬纸片未掉下来,说明处处都存在大气压强,且大气向各个
方向都有压强。
演示:广口瓶吃鸡蛋实验,将点燃的棉球扔入口向上装有细砂的广口瓶
中,迅速将剥壳的熟鸡蛋塞住瓶口,待火熄灭后,观察到鸡蛋慢慢被吸入瓶
内,如图2。
讨论:由于棉花燃烧使瓶内气压降低,当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强时,
鸡蛋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瓶内。
4、小结: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引导过渡:马德堡半球实验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
呢?
(二)大气压强的大小:
1、由图3覆杯实验的启示,我们将盛满水的可口可乐瓶去盖倒插在水槽
中,发现瓶中的水仍不下落(图4),把水改变成水银,瓶子用试管代替,这
就是托里拆利实验如图5,用此实验可研究大气压强的大小。
2、演示
(1)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
(2)边讲边做演示,完毕后,请一位学生上台用米尺测一测玻璃管内水银柱
的高。(提示水银柱上方是真空)
教师讲述并板书:大气压强相当于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学生求出760毫米水银柱的压强的大小。由P=Pgh,算出得:P=105
帕。(教师板书这个值),简要说明不同地方大气压强不同,将在下一节课学
习。
4、小结:大气压强相当于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5帕。
三、巩固练习
1、演示: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向底端,插注射针的孔用橡皮帽盖住,拉动活
塞后放手,活塞返回原处(想想为什么?)。再将注射器倒置过来后,在活塞
上挂300克的钩码,活塞不会被拉出注射筒。请同学们讨论这又是为什么?
2、演示如图6的实验:将细玻璃管插入烧瓶的软大塞小孔中,用两用气筒
抽去烧瓶中的空气后,迅速把玻璃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将会看到烧瓶中有小
喷泉出现。讨论原因引导学生归纳解释此现象的要点。
3.学自由发言:畅谈自己观察到的大气压强现象;教师引导、帮助学生用
大气压强知识解释常见的大气压强现象。
四、课外作业
用刻度尺测你手掌的长和宽,粗略计算你手掌的面积;求作用在你手掌上
的大气压力有多大?想一想,作用在你手背上的大气压力有多大?
(八)说明
1、课文中摸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的“皮碗”在生活资料商店有售,这
样的皮碗是金鱼缸中固定水草用的。这个模拟实验效果好。
2、采用覆杯实验引伸出托里拆利实验,这样的过渡比较自然,效果好。做
托里拆利实验的关键是让玻璃管内装满水银,(要注意排出管内的空气),然
后将水银管倒置插入水银槽内,管内水银徐徐下落,上部变为真空,这段水银
柱是由大气压支持着的。
3、用注射器做活塞拉动后返回实验,活塞挂重物实验和用烧瓶作喷泉实
验。一方面是进一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用大气压强知
识解释现象。这样,不仅巩固了课本知识,还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增强。
大气压强教案示例之三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示例之三
(作者:曹广键)
教学目的
1.知道量杯和量筒的用途.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和固体的体积.
2.会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注意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读量筒的刻度值.
教具
教师用:投影仪、量筒、量杯.
学生用:量筒、盛有盐水的烧杯、盛有清水的烧杯、细长石块、细线一
根、托盘天平、法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特性.书中84页给出了20多种常见的不同状态物
质的密度值,它是前人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出来的.在学习了密度知识的基础
上,我们来学习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
板书课题:四、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提问:1.什么叫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
2.要测出某一种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物质的哪些量?(结合测定石块密
度和盐水的密度加以说明)
设疑:用什么仪器来测定盐水的体积和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的体积呢?
解疑:教师出示量筒和量杯,指出它们都是测液体体积的仪器.
板书:1.量筒和量杯
用途:测液体的体积.
教师利用投影片,介绍量筒和量杯刻度线的区别.量筒的内径粗细均匀,
简身上刻度线间的距离是均匀的.量杯的内径粗细不均匀,且上粗下细,所
以,杯身上刻度线越靠近杯口间距越小.
学生分组利用实验桌上的量筒进行观察:
(1)量筒上刻度的单位;量筒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一小格代表多少?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说明ml是毫升,1毫升=1厘米3)
(2)向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清水(不超过最大刻度),观察水面是凹形的还
是凸形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明确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
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
板书:使用:(1)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以凹形底部为准.
(2)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
教师利用投影片,让学生进行读数练习.(读三四个值即可)
板书: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学生看书P83的图7—7.要让学生说出图中VI,V2,V各是谁的体积.
板书:2.学生实验,测石块的密度和盐水的密度.
实验前,教师应强调三点:
(1)实验要按书中设计的步骤进行.
(2)使用天平前应先对天平进行调节.
(3)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1和表2中.
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巡视、检查并指导学生实验、重点检查以下几方面;
(1)能否正确地,规范地使用托盘天平.
(2)能否正确地使用量筒.注意纠正读值时的错误.
(3)能否正确地选择数据表中的数值,计算出石块的密度和盐水的密度.
学生实验完毕,请实验做得较好的两个组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数据填入
黑板上事先画好的表播内.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1)两个实验小组,在实验时测出的石块的质量、体积虽然不同,但算出的
密度值基本相同,这恰好能说明什么问题?
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
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是
相同的.
(2)某位同学想出了测盐水密度的另一种方法:先用量筒测出一定体积的盐
水、再将盐水倒入烧杯中称出其质量,最后就可以算出盐水的密度.请你从实
验时所用器材的多少及实验误差大小这两个方面,将这位同学的做法与我们实
验的做法进行对比,看看我们的做法有何优点?(可少用一个烧杯,误差小)
(3)讨论书中P83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课学小结:
(二)布置作业
自制一个量筒,制作方法见书P88.
【评析】
在这个实验中要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把水弄到桌面上,这个习惯的养成对今
后做有关液体方面的实验和化学实验是有益的.
注:文中涉及课本为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
相关资源加到收藏夹添加相关资源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示例之三
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教案示例之一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定量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
2.了解打气筒的构造和原理。
3.了解压缩空气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定量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打气筒的工作过程的叙述。
(四)教学过程
一、刖0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压强,即包围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中的压强,今天
我们介绍某一容器中的气体的压强。所谓某一容器内的气体的压强,例如一个
乒乓球内的气体、自行车胎内的气体的压强。
二、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1.实验。我们先做一个实验。这是一个注射器,活塞位于筒的中部,用手
指堵住前端的小孔,这样筒内就封住了一部分空气,空气跟外界隔绝。这些气
体就是一定质量的气体。现在,我们向前推活塞,筒内的定量气体的体积变
小,手指有什么感觉?(请几位同学试试看)。这个实验说明一定质量的气
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向后拉活塞,手指有什么感觉,怎样解释。
2.实验。拿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插入装有水银的容器内(边讲解
边演示)。用手指堵住上口,管内封住了一些空气,而且这部分空气的质量是
不变的。请一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这段空气柱的长。管内气体的压强等于大气
压强。将管轻轻上提,下口仍在水银面下,我们看到管内水银面上升,说明管
内气体的压强变小了。再用刻度测量空气柱的长度,显然气体的体积增大了。
3.这两个实验中的气体温度没有变化。可见,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
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4.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得到应用。我们
人体的呼吸就是这个道理。
人吸气时,胸部扩张,肺泡同时扩散,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的气体压强变
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大气压将新鲜空气压入肺中。呼气时则相反。胸部
收缩,肺容积减小,肺内气体压强增大,超过了外界大气压,肺中的一部分气
体呼出体外。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胸部肌肉的力量,有利于增大肺
的收缩和舒张,对增大肺活量和改善呼吸大有好处。
三、打气筒
定量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还应用在打气筒、抽气机、空气压缩机和喷
洒农药的喷雾器上。
这是一个打气筒,将它拆开,我们发现它的构造很简单(边讲边拆)。在
金属圆筒中有一个活塞,活塞上安装一个橡皮圆盘,俗称皮钱。它和金属筒之
间有空隙。活塞下压时,活塞下的定量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增大,橡皮盘紧贴
筒壁使气体不能漏出,较大的压强冲开轮胎的气门芯进入轮胎。活塞上提时,
活塞下边的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筒外的空气顺着橡皮盘周围的缝隙进入
活塞下边。这样往复运动,可以将大量的空气打进轮胎(学生叙述)
根据打气筒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可知,打气筒中的关键部件是橡皮盘,它必
须大小合适、且成凹形。这为我们维修打气筒提供了线索。
打气筒可以使定量气体的压强增大到三个大气压,要得到压强更大的压缩
空气,应使用空气压缩机。我们这里只简单介绍压缩空气的应用。
四、压缩空气的应用
在很多机器设备上都要使用压缩空气,矿山上用压缩空气开动风镐、风
钻,电车和汽车用压缩空气开关车门;火车上用压缩空气制动等等。
请大家看课本第137页的图。这是利用压缩空气制动的示意图。我们应练
习看这种机器的示意图。能根据平面图想象出立体实物,根据静止情况想象出
工作时的运动情况。
1.我们先看构造。给大家一分钟,能记住它。(学生回答)
2.再看图,分清哪些部件是静止的,哪些部件是可动的。(学生回答)
3.可运动的部件怎样动(学生回答)。
4.谁主动、谁被动(学生回答)
请大家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认真阅读课本第137页,结合示意图填
空。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重点是一定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体积越小、压强越大,
体积越大,压强越小。以及应用这个道理制成了打气筒。并介绍了压缩空气的
应用。
六、作业
1.叙述打气筒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2.复习利用压缩空气制动的过程。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教案示例之一
密度教案示例之三
教学目的
1.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知道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初步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
3.使学生初步感知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难点:密度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师:我们周围有各种物质,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
的.如:空气、水、泥土、石头、铁、铜等等.每种物质又都有自己的特
性.如: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泥土是软的,石头是硬的,金属有光泽,非
金属无光泽等等.形状、颜色、软硬、气味等这些就是物质的特性,我们可以
根据这些特性来鉴别物质.下面就请同学们鉴别一下你们桌上摆放的贴有A、
B、……字母标签的是什么物质?根据什么特性鉴别的?
生甲:我们桌上放的这瓶液体是酒精.我是根据它的气味鉴别的.
生乙:我们桌上放的两块金属,根据它们的颜色及其中一块的锈迹,可以
鉴定一块是铜,另一块是铁.
生丙:我们桌上放的这两个物体,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无法判断它们各
是什么物质.
师:由此可知,我们鉴别物质,有很多时候,仅靠气味、颜色、软硬、形
状等特性是不够的.那么物质是否还有其它特性呢?请丙同学告诉我,你能否
判断你桌上的两个物体是不是同种物质?
生丙:肯定不是.因为它们大小形状完全一样,可我用手掂了掂它们不一
样重.
师:大小形状完全一样,表示什么相同?
生:体积相同.
师:用手掂,你关心的是什么?应该用什么仪器测量?
生:关心的是质量.应用天平进行测量.
[实验1]
A.将涂有同种颜色、同体积的两物体放在托盘天平的两个盘上,结果天平
失去平衡.
B.取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倒入质量相等的两个空烧杯中,然后分别放到天平
的两个盘上,结果天平也失去平衡.
师:这两个实验中有什么相同量?什么不同量?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丁:两物体的体积相同,质量不同;水和酒精的体积也相同,但质量不
同.
生戊:这说明不同物质在体积相同时,质量是不同的.
师:对.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相等,这也反映了物质的一
种特性.为此我们引入一个物理量一一密度.
[板书1]三、密度
1.密度是表示不同物质,在体积相同时质量并不相同这一特性的物理量.
师:现在我们只知道了涂有同种颜色的两个物体不是同种物质,还不知道
它们各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它的质量跟
体积有什么样的关系.
2.建立概念
(1)学生分组实验
(每组一个铁块或一个木块,各组的铁块、木块的体积均不相等).
[实验2]用天平称出铁块或木块的质量,用刻度尺测出其体积,并计算质
量与体积的比值.将这些数据填入下表
(2)分析实验数据(投影片见表1)
表1
师:由以上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生甲:体积不同的铁块,它们的质量不同.
生乙:铁块a的体积是铁块b的两倍,铁块a的质量就是铁块b的两倍;
铁块c的体积是铁块b的4倍,铁块c的质量就是b的4倍.
生丙:木块a的体积是木块b的两倍,木块a的质量就是木块b的两倍;
木块c的体积是木块b的四倍,木块c的质量就是木块b的四倍.
生丁:对铁块,它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对木块,它的质量和体
积的比值也是个定值.只是这两个比值不相等.
师:很好.这就表示,对于同种物质,它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
大几倍,即它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对不同
物质,这个比值不同.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不同
种类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
物理学中就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定义密度.
(3)建立概念
[板书2]2.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
度.符号:P-
3.密度的公式
师:由密度公式可知,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的.在国
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体积的单位是米3,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
米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板书3]4.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师:在一般物理实验中,由于所用物质不多,因此质量的单位常用克,体
积的单位常用厘米3,密度的单位就是克/厘米3.”
[板书4]常用单位:克/厘米3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103千克/米3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第84页,我们一起来看一些物质的密度表.
师:铜的密度是多大?表示什么意义?用克/厘米3作单位,其数值多
大?
生甲:铜的密度是8.9X103千克/米3,这表示体积是1米3的铜其质量
是8.9X103千克.用克/厘米3作单位,它的数值是8.9,即8.9克/厘米
3.
师:铁的密度是多少?铜比铁的密度大,这说明什么?
生乙:铁的密度是7.9X103克/米3.铜的密度比铁大,说明1米3体积
的铜的质量比1米3体积铁的质量大.
师:水的密度是多大?空气的密度是多大?
生丙.水的密度是1.0X103千克/米3;空气的密度是1.29千克/米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商品房购买意向金合同细则及支付规范8篇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客房使用权及经营权转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搅拌车租赁与租赁物租赁期限及租赁合同终止合同3篇
- 资阳超市格栅吊顶施工方案
- 永川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方案
- 铺草坪施工方案
- 长江船舶切割施工方案
- 桥墩脚手架施工方案
- 山钢集团厂区道路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水污染防治设备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安徽省铜陵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招聘交通辅警14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公共政策分析 课件 第8章政策评估;第9章政策监控
-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压轴60题40大考点)
- 企业环保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度管理评审报告
- 暨南大学《微观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医药销售合规培训
- DB51-T 5038-2018 四川省地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 GB/T 12723-2024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