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白居易有大量反映现实、表现民生疾苦的讽喻诗,但由于讽喻诗的创作旨在“为君、为臣、为事而作”,其“干政”的理性意义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故而闻一多认为它们只是“在朝居官任内写的一些宣扬政教的政治文献而已”,是有意的创作而非感情的自然流露,虽不乏尖锐深刻,却毕竟隔靴搔痒,总缺乏一种有血有肉的感人的力量。而“孟郊并没有做过成套的‘新乐府’,他如果哭,还是为他自身的穷愁而哭的次数多,然而他的态度,沉着而有锋棱,却最合于一个伟大的理想的条件”。
如用白居易本人所拟的“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定义,其讽喻诗固以义见长,却终乏感同身受之情;而孟郊一生穷愁潦倒,历尽酸辛,他的诗歌却是穷愁生活的实录。如《答友人赠炭》:“青山白屋有仁人,赠炭价重双乌银。驱却坐上千重寒,烧出炉中一片春。吹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成直身。”欧阳修评之曰:“非其身备尝之,不能道此句也。"(《六一诗话》)极确。又如《秋怀(其二)》:“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疑虑无所凭,虚听多无端。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写自己毕生奔波仕途的失意遭遇和晚境的穷愁困苦,极为凄凉哀怨。其他如“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借车》),“秋至老更贫,破屋无门扉。一片月落床,四壁风入衣”(《秋怀》)等等,皆为“身备尝之"之语。即使是代百姓立言的诗也因有亲身体验而写得格外动人,如他的《寒地百姓吟》写寒地百姓在冻馁难熬之际的反常心理:“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华膏隔仙罗,虚绕千万遭。到头落地死,踏地为游遨。游遨者是谁?君子为郁陶!”为取片刻温暖居然愿意变为扑火飞蛾,可见生不如死之惨痛!然更惨痛者是求死竟不能!将贫苦百姓生死两难的可悲命运写得如此入木三分,悱侧动人。
(摘编自赵晓岚《孟郊与贾岛:寒士诗人两种过然不同的范式》)
材料二:
同是吟苦,然诗风有异,大体上中晚唐诗坛的吟苦诗呈现两派:一派加张籍与姚合,以“苦"来抒写自己的闲适、疏野的性灵,呈现清雅,念蓄的特色;另一派如孟郊、贾岛,因苦而写苦,呈现险峻峭拔、僻寒险奥之风。
张、姚一派的“吟苦”诗语言平淡,少奇僻之语,诗风平淡简净、清雅含蓄。写缺衣少食、居无安身之所、仕途偃蹇等“苦”,都平平道来,没有愤激之色,甚至还有闲适、自在的情绪在里面。他们以“苦”来抒写闲适疏野的性灵,虽“贫富常交战"却“道胜无戚颜”(陶渊明《咏贫士》)。
孟,贾诸人多以锋锐凌厉的语言,呼天抢地的悲号、质问甚至哭诉自己贫病生浩中的琐细、蹇涩仕途的苦闷等,多因苦、感苦而写苦,他们的吟苦诗“词旨酸怆,几于怨矣"(《剡溪漫笔》),峭拔怒张。如孟郊诗:“饥鸟夜相啄,疮声互悲鸣。冰肠一直刀,天杀无曲情”《饥雪吟》以及《老恨》等诗,被视为“寒虫夜号"穷如秋露”,气促词苦。贾岛更甚,善写其贫苦生活的琐细寒俭之事,营造一副苦寒景象,如“近日营家计,绳悬一小瓢"《寄乔侍郎》)。其《客喜》等诗,被评为“气韵幽寒,骨响崎嵌”。总之,吟苦诗风固有差异,然所吟都是坎坷穷苦的生活,是为广大底层苦难民众发声,也是对千百年来儒家“诗言志"传统的继承。
“吟苦”作为曾在中晚唐诗坛风行一时的创作风尚,与贞元、元和之后险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此时的唐王朝已经积重难返,朝政败坏,文人有深重的忧患感与惶遽感,多数文士的生活状况并不如意,所以便形成了自述困境愁怀的诗风。
吟苦诗具有“安慰剂"的诗学功用。诗人以自叙苦难来消解生活贫困、仕途偃蹇带来的心理压力,以求精神上的超越和升华,探求摆脱苦难的精神手段。对此肖占鹏先生在《韩孟诗派研究》中曾言:“韩孟诸人主张‘吟苦’是以抒写一己之穷愁不遇为宗尚,在客观上使诗歌导向了较为自觉的主观抒情,强化了诗歌的抒情功能。”可见“吟苦"正是诗人发挥诗歌“勉”“慰"功能的具体运用。纵观这时期的主要诗人,韩愈、白居易、张籍、孟郊等都有困窘之时:韩愈、白居易有被贬斥的经历,孟郊参加科举多年不第,张籍在太祝之职上十年不调。因此中晚唐诗人的吟苦诗,既是诗人对自己生命体验的摹写,也是诗人对自己的安慰、劝勉,以消解社会、生活带来的各种压力。
吟苦诗也是中晚唐诗人们摆脱社会角色、立足个体生命存在体验的一种反映。人既是个体的生命存在,又是社会整体的一分子,自我个体与社会角色两种不同的体验方式左右着作家的创作。在社会趋于稳定、社会意识形态呈高度一体化的时代,文人学士在飞黄腾达、春风得意之时多写社会角色意识占主导的应景酬唱之作,只有在仕途失意、坎坷流离之时,才写出表现自己个体生命体验的诗作。因此初唐的宫廷御用文人多精工雕琢的应制诗,而中晚唐出身寒门的韩孟张贾诸人,多呻吟和嗟叹自己的不幸,“吟苦”是中晚唐诗人个体生命体验的真实写照。
吟苦诗源于中晚唐诗人的“缺失性体验"。“马斯洛讲人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些需要的未能满足,都是个体的缺失,都可能导致缺失性体验。”(《现代心理美学》)这些不同层次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都可能导致作家产生一种缺失性的体验,从而激发作家与此相关的创作欲望。中国文学史上处于缺失状态的作家、诗人不胜枚举,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这些都力证了人生的缺失是创作的动因。中晚唐诗人之所以纷纷吟苦,都是因为自我无法实现,甚至连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吃、穿、住、行等方面都得不到满足,无法保证基本的生存,所以才对这种缺失体验反复吟叹。
(摘编自宗瑞冰《论中晚唐吟苦诗的内涵和功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居易主张文学创作要“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其讽喻诗以“义"见长,即是“为君、为臣、为事而作”。
B.孟郊的诗歌是他穷愁生活的实录,反映了自身深切的体验,与之相比,白居易的讽喻诗则缺乏了感同身受之情。
C.中晚唐吟苦诗大体分为两派,呈现出不同特点:张、姚一派以“苦"来抒写闲适的性灵;孟、贾一派则以“苦”为底层苦难民众发声。
D.中晚唐时期政治环境险恶,文人大多生活状况不如意,甚至无法保证基本的生存,“吟苦"创作风尚的产生与这一背景密切相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闻一多认为白居易的讽喻诗,只是有意创作的“宣扬政教的政治文献而已”,他更推崇孟郊的写实诗,认为其更具研究价值。
B.欧阳修很赏识孟郊的诗句,认为其《答友人赠炭》《秋怀(其二)》《借车》等诗歌,如果不是有亲身深切的体验,是写不出来的。
C.诗人的创作受到自我个体与社会角色两种不同体验方式的影响,诗人的境遇不同,其所创作的诗歌中占主导地位的角色也有所不同。
D.从心理学层面来讲,中晚唐诗人创作吟苦诗的动因和司马迁、韩愈以及欧阳修等人一样,都是源于自我实现需要的缺失。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东城南陌尘,紫幰与朱轮。尽说无多事,能闲有几人。唯教推甲子,不信守庚申。谁见衡门里,终朝自在贫。(张籍《闲居》)
B.方拙天然性,为官是事疏。惟寻向山路,不寄入城书。因病多收药,缘餐学钓鱼。养身成好事,此外更空虚。(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C.市中有樵山,此舍朝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乃空然。我要见白日,雪来塞青天。(贾岛《朝饥》)
D.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4.两则材料都大量引用了孟郊的诗句,有何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5.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一书》中说:“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他从正气节操修身的角度,告诫友人不要作戚戚怨嗟之文,否则与庸人同流,丧失了应有的崇高气节。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在晦暗的日子里追光
廖玉群
还是从我父亲的工作说起吧。
父亲那时不过二十出头,能噼里啪啦打得一手好算盘,这手艺帮了他大忙,让他无限风光地被招进都安镇的供销社,谋到一份又清闲又体面的工作——坐柜台前当售货员。
但到了那年年底,父亲却卷着铺盖打道回府了。
任凭我的爷爷奶奶怎么追问,父亲始终都不开口。后来才得知,原来供销社遭了贼,一百二十八块钱款,在我父亲的手里搞丢了。父亲当时面临两个选择:一是赔偿,一是辞工。
这一百二十八块钱的威力直接把父亲的胆子吓破了,他没头没脑地选择了辞工回家这条路。
用我奶奶的话来说,这就是我父亲的命。父亲没有当干部工人的命,他命中注定要在米糠湾的土里刨食。
父亲从供销社带回来的,除了原先带去的铺盖、脸盆、水壶这些家什之外,还带回一身的“毛病”。
米糠湾夏天的午后是忙碌的,太阳当头晒着呢,得赶紧收谷子晒谷子啊。午饭都送到地里头,干活的人勿忙间塞饱了肚子,丢下饭碗,又得接着忙田里的活儿。
我的父亲可不是这样,他必须要回家吃饭。饭后,按部就班地先来一支烟,一支烟过后,他还要给自己安排个午睡。
午睡的事情彻底把我母亲弄恼了:“周友亮啊周友亮,你以为你还是干部工人啊,还午睡!"
在我母亲看来,一介农夫,天生就不该午睡,午睡是干部工人的专利。母亲的声音如惊雷,雷声之后,一瓢水直接泼向父亲的被窝里。母亲的瓢泼大水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父亲的沉默中有着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他在这种力量的保护之下,风雨不动安如山。
我不知道母亲是不是为嫁给父亲的事而后悔,她其实是被父亲的另一个“毛病”给蒙骗了。
父亲能写得一手好字,他悬臂、提笔,不用摆什么架势,下笔就成字。父亲写得又快又好,我曾想过,那些文字如果会发出声音,一定是发出奔马一般“嘚儿嘚儿"的有力声音。那些字看起来如腾飞的骏马,像在跑,又像在飞。
我的母亲年轻时曾被那些奔马一样的字深深吸引,后来渐渐领悟到,在盐巴都要淡着吃的日子里,这个爱好是个吃钱的爱好。笔墨纸哪个不要钱?再说,一个侍弄土地的人,你弄啥子笔墨!母亲越来越觉得这爱好其实就是父亲的一个大毛病。好在父亲及时调整了策略,以河水代替墨水,而且把一张旧报纸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反复使用,这才使得这爱好幸存了下来。
这爱好终究没有辜负父亲,让他晦暗的日子发了一次光。
临近春节的一个圩日,县文化馆在集市的圩亭举行现场写春联比赛。我父亲那时刚卖完菜,他赶上了比赛,结果,父亲一挥毫,博得了人们的喝彩,还获得了十元钱的“巨额”奖金。
我的父亲拥有了这十块钱的独立支配权,他决定用这笔钱来做一件他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父亲的决定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能力,他不用来买肉,不用来买糖果,不用来买鞭炮,也不用来买年画,他要用这十块钱来请我们去镇上的电影院看一场真正的电影。
看电影?看那一闪就过去的东西?那还不是打水漂一样?母亲提出了明确的反对,可反对有什么用呢!
荞麦花开那时候,父亲总算兑现了他的诺言。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在真正的电影院里看电影,才发现那个有声有影有光的世界,和露天电影完全不是一个档次。我们的位置在电影院的正中间,放映师在调试的时候,把我们的头像都投到屏幕上了。电影是咿咿呀呀唱戏的那种电影,父亲看得津津有味。我们看不懂,但声光影制造的效果也足够让我们兴奋了。等到结束,我们意犹未尽,齐刷刷地站立起来,借着光把手指和头像又投射到屏幕上一回。
回来的路上,我们仍然津津有味地谈论着与电影相关的细节。走进米糠湾时,小妹忽然出声地叫起来:“电影!我们走进电影里了!"这还是我们天天劳作的田地么?天上的月光如同白色的荞麦花,地上的荞麦花如同天上的白月光,它们相互映衬着,铺天盖地,形成了一大片朦胧的银光,照进我们的眼里。那么美,比电影银幕上的还要美呢!又那么大,大到我们无法用眼睛来丈量。一时间,我们都选择了沉默,一齐静默在那一大片的银光里。
我的父亲,后来就像米糠湾每个老去的人一样,躺到山脚下那片荞麦地的后面去了。荞麦花年年开,白天黑夜,我又无数次从荞麦地经过,却再也看不到像那晚一样散发着银光的月色和荞麦花了。
(摘自《红豆》2023年第11、12期合刊,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年轻时在供销社当售货员,但最后却因害怕赔偿而选择辞工回家,家人反复追问后只能无奈接受。
B.母亲用水直接泼向父亲的被窝,对父亲写字很不满,反对用奖金看电影,这一系列行为,体现出母亲的俗不可耐。
C.父亲的两个“毛病”,在“我"看来,并不是真正的毛病,“我”甚至还有些钦佩父亲的定力和坚持。
D.看完电影回去的路上,皎洁的月光照射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给了我们从未有过的体验,让我们不胜惊喜。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写到米糠湾夏天村民农事忙碌,而父亲却还要回家吃饭、午睡,衬托出了父亲的与众不同,最终引发母亲发火。
B.父亲决定用十块钱请我们看电影,虽然这出乎我们的意料,但前文埋下的伏笔又使得这个决定符合父亲一向的性格。
C.文中画横线处文字用了拟人、比喻、想象的手法,还用了拟声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书写水平的高超。
D.本文文笔平易、流畅,回忆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看似平淡,但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沉的情感,意味绵长。
8.文中画波浪线处文字没有直接表露情感的词句,但却让人“悲不可禁”,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9.“在晦暗的日子里追光”是理解父亲形象的关键,结合全文探究“追光"一词的意蕴。(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公往来塞下,勤苦忘寝食,期有以报上。出按屯至泾原,闻元昊乞和,公谕诸将曰:“无约而降者,谋也。宜益备不可懈弛。”遽调兵瓦亭。兵未集,贼果犯山外。公指图授诸将曰:“山间狭隘可守,过此必有伏,或致师以怒我,为饵以诱我。皆无得,辄出。待其归且惰也,邀击之。"而裨将任福、王仲保狃小胜,数违制度。公遣府吏耿传就诘责,不从,则又檄福曰:“违节度,有功亦斩。”任福犹进兵,遇伏,遂战死。嫉公者乞置公大罪,后大帅使收余兵,得檄福衣带间,封上之。安抚使王公尧臣亦以实奏朝廷,知罪在诸将,止。
(节选自《韩忠献公琦行状》)
材料二:
韩琦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尹洙为判官,同诣阙献入攻元昊之策。时吕夷简居上弼,天下之务一断于己。吕因谓人曰:“自刘平败覆以来,言羌事者人人震怯,今韩、尹健果如此,岂可沮之也?"然吕不计事之可否,而但持此说,识者非之。韩、尹既遂请,即驰驲而西。自畿甸近郡,道路拥塞,晓夜不绝。其诸用度尽于关中括取,州县不胜其扰。范仲淹虽与琦同副帅任,已专守延安,不预此议。及师举有期,仲淹固执不可。洙径走延安见仲淹,图为协力,仲淹终不从。元昊遂并兵来寇,欲逆折官军之锋。琦谓诸将曰今勇将锐师悉萃于此而贼辄来犯其胜必矣。将佐皆庸人无谋虑,贼又羸形诱之,时委老弱牛畜令官军俘获,众益喜,贪功不可遏。琦在壁中,左右争请行,亦有不白而去者,追奔逐北惟恐后。时任福辈竟至好水川,贼所伏劲兵由四山而下,不可胜数。烟尘坌合,前后相失,官军围蹙其中,无复行阵。流矢如雨,杀声震地,任福而下将佐死者五十余人。
(节选自《儒林公议》)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琦谓A诸将曰B今勇将C锐师悉萃D于此E而贼辄来F犯G其胜H必矣。
11.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邀,文中指阻拦、截击,与《琵琶行》中“移船相近邀相见”的“邀"意思不同。
B.檄,原是文书载体名称,指用于书写重要文书的较长竹木简,文中此处特指信函。
C.诣阙,指赴朝堂或京都。阙,本指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
D.逆折,指摧折、挫折,与《蜀道难》中“冲波逆折之回川”的“逆折"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琦在出外巡察时听到了元昊求和的消息,认为这是阴谋,应当加强自身防务,结果军队尚未集合,敌兵就从山外发动了袭击
B.裨将任福遇伏战死,有人请求从重处置韩琦,后在任福衣带里发现了证据,王尧臣也将此据实上奏朝廷,韩琦才得以洗清罪名。
C.在吕夷简同意了进攻元昊的请求之后,韩琦、尹洙开始采取行动,军队的各种开支完全从关中搜刮,州县不能承受他们的骚扰。
D.范仲淹虽然参与了进攻元昊的军事行动,但是他专守延安,即使尹洙径直到延安拜见他,希望他能够协同助力,他也没有听从。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山间狭隘可守,过此必有伏,或致师以怒我,为饵以诱我。
(2)自刘平败覆以来,言羌事者人人震怯,今韩、尹健果如此,岂可沮之也?
14.从材料二看,韩琦入攻元昊失败的原因有哪些?(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5~16题。
自嘲①
陆游
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注]①本诗作于1200年,此时陆游被主和派大臣排挤出朝廷,闲居山阴多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通过少时与暮年、诗书与农桑的对比,含蓄地点出了“自嘲”的原因。
B.诗人骑驴闲逛、酒不离手,一个远离朝堂、无所事事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
C.颈联用“虽"尚”两个关联词,表明诗人年华已老却心存对生活的热爱。
D.整首诗语言平易质朴、明白晓畅,又不乏用词上的精心锤炼,富有表现力。
16.本诗与《书愤》的尾联都以典明志,但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古代诗词默写(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写诗人崇尚真理,有着高尚的人格,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作者用“”和“"说明出行有所凭借,先后论证了君子“善假于物也”的观点。
(3)《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提醒唐太宗:历代帝王中有好开局的很多,然而“";这并非因为创业易而守业难,而是因为其人一旦得志“”,最终导致民心背离。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同学喜欢向AI提问,并进一步开展深度学习。以下是小刚同学向AI提出问题后,AI给出的答案。
在这个世界上,劳动是最古老而又永恒的旋律。它如同大地的脉搏,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车轮滚滚向前。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歌颂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古往今来众多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作品争相讴歌的重要母题。从《芣苢》与《插秧歌》中,我们能真切感受到人民的劳动之美、劳动之乐。如《插秧歌》呈现了一幅其乐融融、其情醇醇的农作场景。在紧张的农忙时节,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能干活的,都会一齐来到田间地头,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大家A,齐心协力。
晨曦初露,夕阳西下,劳动者B,身影无处不在。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中拉长,与这片土地紧紧相连,仿佛每一滴汗水都化作了金黄的麦浪,每一份努力都汇聚成了丰收的喜悦。走进工厂,机器的轰鸣声中夹杂着工人们忙碌的脚步声。他们身穿工装,头戴安全帽,在流水线上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将一件件产品从原材料变成精美的成品。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劳动者的身影同样不可或缺。无论是烈日炎炎下的清扫,还是夜幕低垂下的巡逻,亦或是风雨无阻的送递,劳动者都用辛勤劳动来创造更加美好的物质生活。
劳动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创造了物质财富,(甲)。在田野上,劳动是土地与生命的对话,是汗水与希望的交融,它让土地充满了旺盛的生机,也让农人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在工厂里,劳动让冰冷的机器焕发出生命的光芒,也让工人们感受到了自己作为社会建设者的骄傲与自豪。有一些劳动(乙),实际上也能在平凡中书写伟大。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往往忽视了劳动的真正意义。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劳动的价值,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的付出。社会中的每一份劳动都是大机器中的一个齿轮,正是因为无数劳动者的共同努力,社会才得以不断进步,文明才得以不断传承。
①但是近年来,劳动教育逐渐成为短板,通过调查,青少年不愿甚至不会劳动的情况比较普遍。②而餐饮浪费之所以成为一个长期难以根治的现实,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劳动观念缺失。③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职业教育相对不强,其根源与劳动和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职业教育被认为是“二流教育"的错误观念存在某种关联。
18.在画横线处(AB处)填写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请在文中括号内(甲乙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1.文章最后一句将“社会中的每一份劳动”比喻成“大机器中的一个齿轮”,这一喻体的选择是否贴切请给出评价。(4分)
22.根据AI的答案,你认为小刚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解决?(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要具备战略眼光,树全球视野,既要有风险忧患意识,又要有历史机遇意识,努力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提航向。
--习近平
长期以来,美西方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对我国进行封锁。但是他们越是封锁,我们越是在不断突破。据统计,2018年《科技日报》开列的光刻机、操作系统的等35项中国被卡脖子的关键技术,至2023年已有20多项有了不同程度的突破,特别是2024年10月22日,华为正式发布拥有完拿自主生态的鸿蒙操作系统,一举打破了安卓和i0S的垄断,也为我国进一步实现信息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请结合你对以上文字内少于
参考答案
1.C2.C3.D4.①材料一引用孟郊的诗句,证明孟郊的吟苦诗是由亲身体验而作,情感真实动人。
②材料二引用孟郊的诗句,证明孟、贾一派的吟苦诗具有险峻峭拔、僻寒险奥的特点。
③两则材料大量引用孟郊的诗句作为论据,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5.我认为可以作戚戚之文,不应将“吟苦”视为丧失气节。
①“吟苦"具有勉慰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积极作用。诗人通过自叙苦难可缓解社会、生活带来的各种压力。
②“吟苦”是诗人摆脱社会角色、立足个体生命体验的真实写照,能够很好地反映个人的境遇及情感。
③“吟苦"也是代百姓立言、为广大底层苦难民众发声的一种方式。
【导语】两篇文章分别探讨了白居易与孟郊诗歌创作的不同风格及中晚唐吟苦诗的背景和特点。材料一强调孟郊诗歌的深刻感受和真实体验,与显得理性而有距离的白居易形成对比。材料二把吟苦诗的创作风尚归因于当时政治环境与诗人生活困窘,点出其作为精神安慰和抒发个体生命体验的功能。这为理解中晚唐诗歌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和心理背景。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材料中信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孟、贾一派则以“苦”为底层苦难民众发声"错误。由文中“吟苦诗风固有差异,然所吟都是坎坷穷苦的生活,是为广大底层苦难民众发声”可知,吟苦诗两派都是为广大底层苦难民众发声。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他更推崇孟郊的写实诗,认为其更具研究价值"错误,无中生有。原文“故而闻一多认为它们只是‘在朝居官任内写的一些宣扬政教的政治文献而已’”,并没有说推崇孟郊。
B.“认为其《答友人赠炭》《秋怀(其二)》《借车》等诗歌,如果不是有亲身深切的体验,是写不出来的"错误。根据原文“如《答友人赠炭》……欧阳修评之曰:‘非其身备尝之,不能道此句也。’(《六一诗话》)极确”可知,欧阳修评价的是《答友人赠炭》,没有针对《秋怀(其二)》《借车》等诗歌。
D.“都是源于自我实现需要的缺失"错误。根据原文,马斯洛需求理论包含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任何一种需要的未能满足,都可能导致缺失性体验,成为创作的动因,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是其中一种。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张籍“终朝自在贫"之语,体现出诗人以一种相对淡然的态度对待贫困的人生、生活,能证明材料二第二段的观点。
B.姚合吟咏自己安闲、淡泊、疏野的生活趣味和生活经历,把吟苦当作一种生活逸致、品味来写,能证明材料二第二段的观点。
C.贾岛《朝饥》描写了诗人贫寒的生活,能证明材料二第三段的观点。
D.孟郊《登科后》诗句意为“以往不如意的处境再也不足一提,今日及第令人神采飞扬,兴致高涨,迎着浩荡春风,从容得意地纵马奔驰,就好像一天就可以看完长安似锦的繁华”,描绘了诗人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诗人登科后的得意之情,并非“吟苦”,表现的是科考得中的得意之情,与愁苦无关,不能证明材料二观点。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①由材料一“而孟郊一生穷愁潦倒,历尽酸辛,他的诗歌却是穷愁生活的实录。如《答友人赠炭》……又如《秋怀(其二)》……”可知,引用了孟郊的诗句是为证明孟郊的吟苦诗是“穷愁生活的实录"是由亲身体验而作,情感真实动人。
②由材料二“另一派如孟郊、贾岛,因苦而写苦,呈现险峻峭拔、僻寒险奥之风”“孟,贾诸人多以锋锐凌厉的语言……峭拔怒张。如孟郊诗……《饥雪吟》以及《老恨》等诗,被视为‘寒虫夜号’‘穷如秋露’,气促词苦"可知,引用孟郊的诗句是为了证明孟、贾一派的吟苦诗具有险峻峭拔、僻寒险奥的特点。
③综合以上看出,两则材料大量引用孟郊的诗句作为论据,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首先表明观点:我认为可以作戚戚之文,不应将“吟苦”视为丧失气节。
①由“可见吟‘苦’正是诗人发挥诗歌‘勉’‘慰’功能的具体运用"因此中晚唐诗人的吟苦诗,既是诗人对自己生命体验的摹写,也是诗人对自己的安慰、劝勉,以消解社会、生活带来的各种压力”可知,“吟苦"具有勉慰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积极作用,诗人通过自叙苦难可缓解社会、生活带来的各种压力。
②由“吟苦诗也是中晚唐诗人们摆脱社会角色、立足个体生命存在体验的一种反映”“‘吟苦’是中晚唐诗人个体生命体验的真实写照"可知,“吟苦”是诗人摆脱社会角色、立足个体生命体验的真实写照,能够很好地反映个人的境遇及情感。
③由“吟苦诗风固有差异,然所吟都是坎坷穷苦的生活,是为广大底层苦难民众发声,也是对千百年来儒家‘诗言志’传统的继承"可知,“吟苦”也是代百姓立言、为广大底层苦难民众发声的一种方式。
6.B7.C8.①呼应上文,年年开放的荞麦花与前文中的月下荞麦花相呼应,引发物是人非的伤感,愈发打动人心;②移情于物,将对父亲的思念寄托在眼前开放的荞麦花上,感情表达含蓄而深沉;③以景作结,余韵悠长,在强化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时,更增添时光变迁之感、岁月沧桑之叹。9.①父亲在“追光"。物质匮乏时期,父亲仍然保持练毛笔字的爱好,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②父亲带领我们“追光”。父亲用十块钱的奖金带我们看电影,引领我们去感知美、欣赏美。③父亲就是我们的“光"。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俗不可耐”形容失当,贬义色彩过于严重。原文“我的母亲年轻时曾被那些奔马一样的文字深深吸引”,但后来“在盐巴都要淡着吃的日子里,这个爱好是个吃钱的爱好”,可见母亲也是有精神追求的人,但经济窘迫让她不得不有所改变。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文章在写父亲练字的情景时,“那些字看起来如腾飞的骏马,像在跑,又像在飞"是比喻、“那些文字如果会发出声音,一定是发出奔马一般‘嘚儿嘚儿’的有力声音”是想象。并未使用拟人手法。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含义、鉴赏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结尾画线句提到的“散发着银光的月色和荞麦花”,指的是上文我们看电影回来时看到的情景,“上的月光如同白色的荞麦花,地上的荞麦花如同天上的白月光,它们相互映衬着,铺天盖地,形成了一大片朦胧的银光,照进我们的眼里”,因此结尾的句子起到呼应上文的作用,但是,“荞麦花年年开”,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开始带我们看电影的父亲却已不在人世,年年开放的荞麦花与前文中的月下荞麦花相呼应,引发物是人非的伤感,愈发打动人心;
②作者为何说“却再也看不到像那晚一样散发着银光的月色和荞麦花了”?是因为父亲不在了,作者没有直接抒发对父亲的思念,而是移情于物,将对父亲的思念寄托在眼前开放的荞麦花上,感情表达含蓄而深沉;
③此处是景物描写,又在文章的结尾处,属于以景作结,这样写比直接抒情余韵悠长,不仅强化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更增添时光变迁之感、岁月沧桑之叹。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①父亲在“追光"。父亲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但却与一般农民不同,他写得一手好书法,而且在物质匮乏时期,父亲仍然保持练毛笔字的爱好,“以河水代替墨水,而且把一张旧报纸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反复使用”,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
②父亲带领我们“追光"。父亲因为写春联赢了十块钱,在那是这是一笔“巨款”,一般人家会拿它来买日用品,但父亲用十块钱的奖金带我们看电影,“电影是咿咿呀呀唱戏的那种电影,父亲看得津津有味。我们看不懂,但声光影制造的效果也足够让我们兴奋了”,他引领我们去感知美、欣赏美。
③父亲就是我们的“光”。作者记叙了父亲的几件“追光"事件,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他依然没有放弃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他的“追光”,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10.BEG11.B12.D13.(1)山间狭窄之处可以防守,经过此处必有埋伏,或者挑战来激怒我军,设置诱饵用来诱骗我军。
(2)自从刘平败亡倾覆以来,谈论羌族事务的人个个惊惧胆怯,现在韩琦、尹洙如此勇猛果敢,怎么能阻止他们呢?14.①韩琦骄慢轻敌;
②韩琦部将贪功冒进;
③元昊示弱设诱,伏兵围攻。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韩琦对众将说:“如今英勇之将、精锐之师都聚集在这里,如果贼人立即前来侵犯,那胜利是必然的。"
“诸将”是“谓"的对象,不能断开,“曰”后B处需要断开;
“勇将锐师"并列短语,不需断开,“今勇将锐师悉萃于此”状语后置句,结构完整,“此"后E处要断开;
“而贼辄来犯”,是假设的情况,“其胜必矣"是预判的结果,中间G处要断开。
故选BEG。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A.正确。“邀”:阻拦、截击。句意:截击他们。/“邀":邀请。句意: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
B.“文中此处特指信函”错误,此处是动词,指“用檄文晓谕或声讨"或“下文书”。
C.正确。
D.正确。“逆折":摧折、挫败。句意:想要挫败官军的锋锐。/“逆折”:水流回旋。句意: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范仲淹虽然参与了进攻元昊的军事行动"错误,原文是“不预此议”,即范仲淹坚持认为不行。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狭隘”,狭窄之处;“致师”,派来军队;“怒”,激怒,使动用法;“为饵”,设置诱饵。
(2)“败覆”,倾覆;“震怯”,惊惧胆怯;“健果”,勇猛果敢;“沮”,通“阻”,阻止。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二“琦谓诸将曰:‘今勇将锐师悉萃于此,而贼辄来犯,其胜必矣’”可知,韩琦骄慢轻敌;
从材料一“裨将任福、王仲保狃小胜,数违制度"和材料二“众益喜,贪功不可遏。琦在壁中,左右争请行,亦有不白而去者,追奔逐北惟恐后”可知,韩琦部将贪功冒进;
从材料一“任福犹进兵,遇伏,遂战死"和材料二“贼又羸形诱之,时委老弱牛畜令官军俘获”“贼所伏劲兵由四山而下,不可胜数。烟尘坌合,前后相失,官军围蹙其中,无复行阵"可知,元昊示弱设诱,伏兵围攻。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韩琦往来边塞,勤勉辛劳,废寝忘食,希望能够报答皇恩。出外巡察,驻兵防守到了泾原,听闻元昊求和,韩琦告诉众将说:“没有和约而投降的,是阴谋。应当更加防备,不能懈怠松弛。”立刻调兵到瓦亭。军队尚未集合,贼人果然从山外袭击。韩琦指着地图,命令众将说:“山间狭窄之处可以防守,经过此处必有埋伏,或者挑战来激怒我军,设置诱饵用来诱骗我军。如果都没有成功,敌军就会出动。等到他们撤退并且懈怠的时候,截击他们。"但是副将任福、王仲保贪图小的胜利,多次违反规定。韩琦派属官耿传前去问责,他们没有听从,于是韩琦又下文书给任福说:“违反了节制调度,即使有功也要问斩。”任福还是进兵,遇到埋伏,就战死了。嫉恨韩琦的人请求以大罪处置韩琦,后来大帅派人收集残兵,在任福衣带里找到了文书,封存文书并上报了此事。安抚使王尧臣也据实上奏朝廷,朝廷知道罪责在于众将,于是停止了调查。
材料二:
韩琦担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尹洙担任判官,两人一起到朝廷进献攻打元昊的策略。当时吕夷简辅佐政事,天下之事全由自己决断。吕夷简于是对人说:“自从刘平败亡倾覆以来,谈论羌族事务的人个个惊惧胆怯,现在韩琦、尹洙如此勇猛果敢,怎么能阻止他们呢?"然而吕夷简不考虑事情是否可行,而只是主张这一观点,有见识的人非议这件事。韩琦、尹洙的请求已经实现,立即驾乘驿马向西疾行。从京城地区邻近的郡县开始,道路拥挤堵塞,日夜不停。军队的各种开支完全从关中搜刮,州县不能承受他们的骚扰。范仲淹虽然与韩琦共同担任副帅的职务,自己专守延安,不去参与这项计划。等到军队出动定下日期,范仲淹坚持认为不行。尹洙径直跑到延安拜见范仲淹,希望他能够协同助力,但是范仲淹最终也没有听从。元昊于是聚合兵力前来进犯,想要挫败官军的锋锐。韩琦对众将说:“如今英勇之将、精锐之师都聚集在这里,如果贼人立即前来侵犯,那胜利是必然的。”将领佐吏都是没有谋略的庸人,贼人又以羸弱之形诱骗他们,不时丢下老弱之人和牛羊牲畜让官军俘获,众人更加高兴,贪图功劳不能遏制。韩琦在军营之中,身边的将领争着请求出战,也有没有禀告就离开的,追亡逐北,争先恐后。当时任福等人最终到了好水川,贼人埋伏的精锐士兵从四面的山上冲下来,不可胜数。烟尘聚合,前后离散,官军被包围逼迫到中间,不再有军队行列。流箭如雨,杀声震天,任福以下战死的将领佐吏有五十多人。
15.C16.《自嘲》的尾联“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用愚公移山的典故,以愚公自比,说自己就像愚公一样,无法移动太行、王屋二山,嘲笑自己不自量力,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和自嘲。
《书愤》的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用诸葛亮出师北伐的典故,表明自己敬仰诸葛亮的北伐壮举,希望能像诸葛亮一样出师北伐,建功立业,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以及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导语】陆游的《自嘲》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后的闲适生活和内心的豪情壮志。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语言平易质朴,情感真挚动人。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C.“表明诗人年华已老却心存对生活的热爱"说法错误,颈联的意思是诗人虽然年华老去,容貌改变,但醉酒时依然意气轩昂。这里主要表达的是诗人虽然年老,但依然保持着豪迈的气概,而不是心存对生活的热爱。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的能力。
《自嘲》的尾联化用了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中的典故,用来比喻自己的壮志难酬。《愚公移山》通常用来赞扬坚持不懈的精神,但在本诗中,陆游却反其道而行之,以一种自嘲的态度说,像太行山和王屋山这样的庞然大物,又怎么可能轻易移动呢?他将自己比作愚公,认为自己年轻时也有过不切实际的梦想,想要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实际上,这些梦想就如同想要移动太行王屋一样,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虽有远大理想却难以实现的无奈。
《书愤》尾联的意思是:诸葛亮所写的《出师表》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篇,真正地名垂青史,在漫长的千年历史中,又有谁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呢?此联化用了诸葛亮出师北伐的典故,通过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高度评价,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诸葛亮一样,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理想未能实现,因此诗中也流露出了一种壮志未酬的悲愤情绪。
17.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假舆马者假舟楫者能克终者盖寡则纵情以傲物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骐骥”“驰骋"道”“舆"楫”“寡"纵”“傲"。
18.A.各司其职B.披星戴月19.②而餐饮浪费之所以成为一个长期难以根治的问题,
③这与劳动和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职业教育被认为是“二流教育”的错误观念存在某种关联。20.甲:更在于它塑造了人的精神世界乙:看似平平无奇21.示例1:贴切。准确形象地表现了每一份劳动的重要性和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契合主旨,强调了每个劳动者在社会整体中的不可或缺性,以及他们共同为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
示例2:不贴切。喻体选择过于生硬和冰冷,忽略了劳动的多样性和创造性。22.①小刚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劳动的价值是什么
②示例一: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因为AI的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事业单位劳动合同制员工知识产权保护合同3篇
- 2024年度物业公司绿化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度云计算服务合同:商场商铺数据存储与租赁合同
- 食品机械合同范例
- 2024年专业餐饮配送平台与配餐服务合同3篇
- 餐厅酒店合作合同模板
- 订制衣柜环保合同范例
- 2024年度物业服务与互联网+智慧社区合同3篇
- 2024年度招投标资格预审文件编制合同3篇
- 合成材料制造的供应链协同与价值创新考核试卷
- 材料成形工艺
- 个人养老金制度
- 回族做礼拜的念词集合6篇
- 英语:初升高八种时态复习全解课件
- 粮油厂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 国家开放大学《自动控制技术》形考任务1-4+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 有机肥供货及售后服务方案(投标专用)
- 走近湖湘红色人物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湖南工商大学
- 普通化学习题库
- 穿孔机操作规程
- 危机公关处理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