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河北省衡水市景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1.(2024五上·景县月考)读拼音,写生字。
什么是美?美无处不在:白鹭优美的shēnduàn,是自然之美;农民伯伯bōzhǒng、秋收,是劳动之美;神舟十七号dāchéng运载huǒjiàn冲向太空,是奋进之美;乡亲们píngwěn、xiétiáo地踩过搭石,是和谐之美;军民团结一心,fěnsuìqīnlüè者的阴谋,是爱国热忱之美!
【答案】身段;播种;搭乘;火箭;平稳;协调;粉碎;侵略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shēnduàn——身段,bōzhǒng——播种;dāchéng——搭乘;huǒjiàn——火箭;píngwěn——平稳;xiétiáo——协调;fěnsuì——粉碎;qīnlüè——侵略;书写时应注意“播、乘、箭、碎"等字词的书写方式。
故答案为:身段;播种;搭乘;火箭;平稳;协调;粉碎;侵略
【点评】本题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2024五上·景县月考)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镶嵌(qiàn)杭州(háng)
B.等待(dài)待一会儿(dāi)
C.抵御(yù)镜匣(jiá)
D.陷阱(xiàn)一亩(mǔ)
【答案】C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项正确无误;
B项正确无误;
C项有误,“镜匣”的“匣"应读作“xiá”
D项正确无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3.(2024五上·景县月考)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张琳琳待人谦和,从不嫌弃有缺点的同学。
B.看着相眶中的集体照,他的眼框湿润了。
C.苹苹捡起掉落的笔,认真检查有没有破损。
D.大家都挽着手,避免走散。
【答案】B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书写正确,"嫌弃"是正确的成语用法
B.书写有误“相眶"的“眶”应为“框";“眼框“应为“眼眶”,“眶"是指眼睛周围的骨架部分
C.书写正确"捡起"是正确的动词用法
D.书写正确,"挽着手"是正确的表达方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程度。本题所选词语均属于课内常见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注意正确练写识记,尤其是对易错字、易混字要做到准确区分。
4.(2024五上·景县月考)给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意思。(只填序号)
体面:①体统;身份②光荣;光彩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1)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他父亲觉得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
(3)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涵养的人,与人吵架是有失体面的。
【答案】(1)③
(2)②
(3)①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这道题要求为三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体面”选择恰当的意思。首先,需要理解每个句子的具体情境和语境,然后根据每个句子中“体面"的使用情况,结合提供的词义选项,选择最符合语境的解释。具体来说,
(1)在“只讲体面”中,“体面"指的是相貌或样子的好看,因此应选择③;
(2)在“很体面的事情”中,“体面"指的是光荣或光彩,因此应选择②;
(3)在“有失体面”中,“体面"指的是体统或身份,因此应选择①。
故答案为:(1)③(2)②(3)①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一字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5.(2024五上·景县月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听了妈妈的话,他顿时有了无穷无尽的力量。
B.壮壮撞伤了苹苹,他向苹苹负荆请罪。
C.不擅长跑步的依依居然获得赛跑冠军,大家都难以置信。
D.司机拾金不昧,将乘客物品完璧归赵。
【答案】B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项,“无穷无尽”形容力量无限大,用在这里形容听到妈妈的话后感到力量充沛,是恰当的。
B项,“负荆请罪"是指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愿意接受惩罚。这里用来形容壮壮向苹苹道歉,不太合适,因为壮壮并没有背着荆条去道歉。
C项,“难以置信”形容事情令人难以相信,用在这里形容大家对依依获得赛跑冠军的惊讶,是恰当的。
D项,“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给原主,用在这里形容司机将乘客物品完好地归还给乘客,是恰当的。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运用,成语的运用属于基础知识,在日常的考试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考点有: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的基本含义:能正确辨析成语的感彩等。成语的题型包括选词填空、改正句中运用不当的成语、词义理解等。学生能够理解成语的含义,并能熟练使用成语
6.(2024五上·景县月考)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怎么会忘记家乡的桂花雨?(改为陈述句)
(2)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一张小小的邮票,联结着,也联结着。
(3)小珍珠鸟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照样子,用连续性动词写一句话)
(4)照样子,把下面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例:左右为难→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不会忘记家乡的桂花雨。
(2)远方的亲人;心中的思念
(3)小猫悄悄地跳到窗台上,伸出爪子轻轻拍打窗帘,然后歪着头好奇地看着我。
(4)小明坐在书桌前,手里握着一支笔,眼睛紧紧盯着面前的数学题。他眉头微皱,仔细地计算每一个步骤,丝毫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偶尔停下来思考片刻,然后继续埋头演算,直到最终解出答案。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
【解析】【分析】(1)在改写过程中,需要将原句中的疑问语气转换为陈述语气。原句“我怎么会忘记家乡的桂花雨”表达了一种反问的语气,暗示了说话者不会忘记家乡的桂花雨。因此,改写为陈述句时,应去掉疑问的语气词“怎么”,并将“会”改为否定形式“不会”,以表达肯定的陈述意义。
故答案为:“我不会忘记家乡的桂花雨”。
(2)根据例句“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我们可以看出,句子的结构是通过“联结着……,也联结着……”来表达两个相互关联的事物。
因此,对于“一张小小的邮票,联结着,也联结着。"这一句子,我们可以填入与邮票相关的两个事物,例如“远方的亲人”和“心中的思念"。这样的填空既符合邮票作为沟通工具的特性也符合邮票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象征意义。
(3)使用连续性动词写一句话的考点在于通过一系列动作的连续描述,形成流畅的句子。正确答案应体现出动作的连贯性。例如:小猫悄悄地跳到窗台上,伸出爪子轻轻拍打窗帘,然后歪着头好奇地看着我。
(4)“全神贯注”意味着全部的精神都集中在某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为了表现这个词语的意思,我们可以描述一个人在进行某项活动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景。例如:小明坐在书桌前,手里握着一支笔,眼睛紧紧盯着面前的数学题。他眉头微皱,仔细地计算每一个步骤,丝毫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偶尔停下来思考片刻,然后继续埋头演算,直到最终解出答案。
故答案为:(1)我不会忘记家乡的桂花雨。(2)远方的亲人;心中的思念(3)小猫悄悄地跳到窗台上,伸出爪子轻轻拍打窗帘,然后歪着头好奇地看着我。(4)小明坐在书桌前,手里握着一支笔,眼睛紧紧盯着面前的数学题。他眉头微皱,仔细地计算每一个步骤,丝毫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偶尔停下来思考片刻,然后继续埋头演算,直到最终解出答案。
【点评】(1)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①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②问号改为句号。检查句意是否一致。学生平时可以多积累多练习。
(2)本题考查了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所给例句在结构、内容、修辞等方面的特点,然后仿写。仿写句子时注意事项:话题要一致;结构、句式要统一;注意例句的手法,像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
(3)本题考查连续性动词,连续性动词是指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正在持续进行的动词。例如,正在进行的、一直在、一直以来等。了解连续性动词的定义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动词。
(4)本题考查成语造句,成语造句的技巧主要包括理解成语含义、积累成语、注意语句通顺和检查效果。首先,理解成语的含义是使用成语造句的前提。只有理解了成语的含义,才能确保在造句时运用得恰如其分,避免闹出笑话。
7.(2024五上·景县月考)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白鹭》一文为我们描绘了白鹭生活的三幅画面,可以概括为图、图、图。
(2)虞世南在《蝉》一诗中,借蝉来表明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声名自能远播的诗句是:,。
(3)我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将相和》,了解到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时期,“将"是指,“相”是指,主要写了“"渑池会面”“"这三个故事。
(4)“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面对时光流逝,陶渊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岳飞也谆谆教诲我们:“,,。”
【答案】(1)白鹭钓鱼;白鹭瞭望;白鹭低飞
(2)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3)战国;廉颇;蔺相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1)《白鹭》是现代作家郭沫若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丽姿态。文章描绘了三幅画面,分别是“白鹭钓鱼图"白鹭瞭望图”和“白鹭低飞图”,这些画面不仅展示了白鹭的优雅和灵动,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2)《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的作品,诗中借蝉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诗句“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通过描写蝉的生活习性,寓意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借助外力,名声自然能够远播。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既表现了蝉的清高,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3)《将相和》的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矛盾和和解过程。课文主要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会面”和“负荆请罪"个故事,通过这些事件,展现了廉颇和蔺相如的不同性格特点,以及他们为了国家利益而化解个人矛盾的精神。
(4)“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这句俗语表达了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主题。陶渊明在《杂诗》中感叹:“盛年不重来,-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强调了珍惜时间,及时努力的重要性。岳飞在《满江红》中也告诫人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些诗句都提醒我们要珍惜青春,把握当下,不要等到年老时才后悔当初没有努力。
故答案为:(1)白鹭钓鱼;白鹭眺望;白鹭低飞(2)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3)战国;廉颇;蔺相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点评】本题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024五上·景县月考)课内阅读。
桂花雨(节选)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8.选文主要回忆了“我"童年时期的哪个生活场景?用小标题概括:。
9.读选文第2自然段,“我”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填在下面横线上。
→
10.画横线的句中的“"字表现出桂花的香气浓郁。这句话用双重否定的句式,不仅强调了桂花的香,也饱含着作者___。
11.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画波浪线句写出了摇桂花时的欢乐气氛,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②读第1自然段中的“香飘十里”“至少"十几家”“没有不"等词语时,要放慢语速,加重语气,感受桂花香气的悠远和浓郁,读出沉醉和向往。
③选文中,作者通过回忆与桂花有关的童年生活场景,流露出对童年生活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答案】8.摇桂花
9.盼望摇桂花;高兴地摇桂花
10.浸;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11.正确;正确;正确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脉络的分析能力。一般而言,文章的材料安排都有其独到之处,需要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前去理解。此类型题易与文章含义题混做一谈,因此做此类题时首先要能认清考点,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剥丝抽茧,按文章前后顺序理解答题。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难度相对降低。解答此类题,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答案相对应的内容,再将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通过分析与比对得出答案。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句中的细微错误,如一些限定性的词语有没有丢失,使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等。
(4)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赏析能力。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的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对仗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表述形式通常为: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
8.选文主要回忆了“我”童年时期的哪个生活场景用小标题概括:摇花乐。答案:摇桂花。这个小标题概括了选文中描述的场景,即“我"和家人一起摇桂花的情景,体现了作者对这一活动的喜爱和乐趣。
故答案为:摇桂花
9.读选文第2自然段,“我”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填在下面括号里,答案:迫切→兴奋、喜悦。从“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可以看出“我”对摇桂花的期待和迫切心情,而“这下,我可乐了"则表明“我”在摇桂花时感到兴奋和喜悦。
故答案为:盼望摇桂花;高兴的摇桂花
10.画横线句中的“浸"字表现出桂花的香气浓郁。这句话用双重否定的句式,不仅强调了桂花的香,也饱含着作者在桂花盛开时的喜悦、激动以及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浸;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11.(1)画波浪线句写出了摇桂花时的欢乐气氛,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正确。这句话通过“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表达了作者在摇桂花时的欢乐和喜悦心情。
(2)读第1自然段中的“香飘十里"至少”“十几家"没有不”等词语时,要放慢语速,加重语气,感受桂花香气的悠远和浓郁,读出沉醉和向往。正确。这些词语的使用确实传达了桂花香气的广泛和强烈,以及作者对桂花香气的沉醉和向往。
(3)选文中,作者通过回忆与桂花有关的童年生活场景,流露出对童年生活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正确。通过回忆摇桂花的场景,作者表达了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故答案为:正确;正确;正确
(2024五上·景县月考)课外阅读。
五色梅
季羡林
科纳克里是海之城、树之城,也是花之城。
我们住的院子里就开满了花。高大的树上挂着大朵的红花。篱笆上爬满了喇叭筒似的黄花。地上铺着小朵的粉红色的花。烂漫纷披,五色杂陈。这些花我都是第一次看到,名字当然不知道。我吟咏着什么人的一句诗“看花苦为译秦名”,心里颇有所感了。
但是,有一天,正当我在花园里散步的时候,我的眼前忽然一亮:我看到了什么十分眼熟的东西。仔细一看,是几株五色梅,被挤在众花丛中,有点儿喘不过气来;但仍然昂首怒放,开得兴会淋漓。
我小时候就亲手种过五色梅。现在在离开祖国几万里的地方见到它,觉得十分顺眼,感到十分愉快。我连想都没有想,直觉地认为它就是从中国来的。现在我是他乡遇故知,大有恋恋难舍之感了。
可我立刻就问自己:为什么它一定是从中国来的呢?为什么它不能是原生在非洲,后来流传到中国去的呢?为什么它就不能是在几内亚土生土长的呢?这些问题我都回答不上来,我有点儿窘。
花木自古以来就是四海为家的。天涯处处皆芳草,没有什么地方没有美丽最的花朵。原生在中国的花木传到了外国,外国的花木也传到了中国。它们由洋名而变为土名,由不习惯那个最初很陌生的地方而变得习惯。在它们心中也许还怀念着自己的故乡吧,但是不论到了什么地方,____一安顿下来,
____毫不吝惜地散发出芳香,呈现出美丽,使大地更加可爱,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现在却要同几内亚的五色梅攀亲论故,它们也许觉得可笑吧,我自己也觉得可笑。低头看那几株五色梅,它好像根本不理会我想到的那些事情,正衬着大西洋的波光涛影,昂首怒放,开得兴会淋漓。
1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写出这个关联词在句中的妙处。
13.“他乡遇故知”的上一句是()。
A.金榜题名时B.久旱逢甘霖C.寒梅著花未D.洞房花烛夜
14.读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句中的“它"是指,“离开祖国几万里的地方”是指___。
②词语“"”写了作者见到“它"的感受,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____________。
15.文中加点的“我想到的那些事情”指的是什么?()(多选)
A.见到五色梅,“我"在心里问自己的一些问题。
B.那些小花到底叫什么名字?
C.“看花苦为译秦名”这句诗是谁写的?
D.花木在适应陌生环境,但心中也许还在怀念故乡。
16.作者在开头为何要写一些不知名的花?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表达“我"对花的喜爱之情。
B.表明“我”不是爱花之人。
C.说明科纳克里是花之城。
D.为下文写发现五色梅作铺垫,对比衬托“我"对五色梅的熟悉和喜爱。
【答案】12.只要……就……;突出花木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强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13.B
14.①五色梅;几内亚的科纳克里;②顺眼;愉快;觉得它是从祖国来的,感到亲切和不舍
15.A;D
16.D
【知识点】状物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关联词的使用,使句子更加连贯。题目要求在句子中加上关联词,使句意更加连贯。关联词用于连接句子中的两个部分,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
(2)本题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一句话的理解是多方面的,有时既要理解句子的内容,又要分析句子的表达方式,还要注重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所以要通过多读,反复读,才能把握好句子的内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步骤:①上下文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重点语句所在的段落或章节,了解该语句出现的上下文环境。这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或说话者的整体意图和语境。②关键词识别:在重点语句中,往往会有一些关键词或短语,它们对于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至关重要。识别并理解这些关键词或短语的含义,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句子的核心意思。③逻辑分析:有些重点语句可能包含复杂的逻辑关系,如因果、转折、并列等。通过逻辑分析理清这些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句子的含义。④情感色彩:有些重点语句可能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如赞扬、批评、讽刺等。通过识别这些情感色彩,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或说话者的态度和立场。⑤联系整体:最后,需要将重点语句的含义与整个文本或对话的主题和目的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作者或说话者的意图和观点。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难度相对降低。解答此类题,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答案相对应的内容,再将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通过分析与比对得出答案。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句中的细微错误,如一些限定性的词语有没有丢失,使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等。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主旨理解能力。任何写作手法的安排都服从写作目的,因此,要回答此题,首先应把握小说的主题,在把握主题的基础上来探讨作者这样写作的意图。其次,要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也就是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对写作意图进行探究。主旨的理解要注意结合文章进行分析,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入手。答题的时候,表明观点,要注意抓典型,不能选择一些似是而非的、可有可无的内容。
12.只要……就……。这个关联词在句中的妙处在于强调了花木无论在何处都能适应环境并绽放美丽,体现了花木的适应能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它表明了花木无论在何处都能生长并美化环境,不拘泥于原生地,这与作者对五色梅的感受相呼应,表达了花木的普遍性和适应性。
故答案为:只要……就……;突出花木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强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13.根据上下文,作者在异国他乡看到五色梅时感到亲切,如同在干旱时遇到甘霖一样,感到十分愉快,因此“他乡遇故知”前的句子应该是“久旱逢甘霖”,表达了作者在异国他乡遇到熟悉事物时的喜悦和亲切感。
故答案为:B
14.①五色梅。根据上下文,句中的“它”指的是五色梅,而“几万里"指的是五色梅所在的几内亚,即远离祖国的地方。
②词语“低头”和“昂首"分别描绘了作者的谦逊和五色梅的自信。作者有这种感受,是因为五色梅在异国他乡依然能够展现出自己的美丽,不因环境的改变而失去本色,这反映了作者对五色梅的敬佩之情。作者“想到的那些事情”指的是五色梅可能觉得与作者攀亲论故的想法可笑,因为五色梅只是自然地生长,不会有人类的情感和意识,所以不会理会作者的想象。这反映了作者对五色梅的欣赏和对自然界的尊重,以及对文化交流的深刻理解。
故答案为:五色梅;几内亚的科纳克里;②顺眼;愉快;觉得它是从祖国来的,感到亲切和不舍
15.文中加点的“我想到的那些事情"指的是作者在看到五色梅时心里产生的疑问,包括五色梅的来源以及花木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可能的故乡情结,这些疑问反映了作者对五色梅的思考和情感。
故答案为:AD
16.作者在开头写一些不知名的花是为了为后文发现五色梅做铺垫,通过对比来突出对五色梅的熟悉和喜爱,以及它在异国他乡的特殊意义。
故答案为:D
17.(2024五上·景县月考)“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些年来,你一定收到了不少礼物,哪一件是你最爱的呢?是一支精美的钢笔,一个漂亮的书包,还是一个精致的玩具?请写一写你心爱的礼物,写出它的样子,写出礼物背后的故事,写出礼物对你的特殊意义和影响,400字左右。
【答案】我心爱的礼物——钢笔
在我众多的礼物中,我最心爱的是一支钢笔。
这支钢笔的笔身是深邃的蓝色,就像宁静的夜空。笔帽上有一圈金色的装饰,像是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给钢笔增添了几分华贵。笔杆上刻着一些精美的花纹,摸起来很有质感。笔尖是银色的,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书写起来十分顺滑。
这支钢笔是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后,老师送给我的。当时,我站在领奖台上,老师微笑着把这支钢笔递到我手中,对我说:“希望你能用这支笔写出更多优秀的作文。"从那以后,这支钢笔就成了我最珍贵的宝贝。
每次我用它写字的时候,就会想起老师对我的鼓励和期望。它就像一个无声的伙伴,陪伴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当我遇到写作难题想要放弃的时候,看到这支钢笔,我就会重拾信心,继续努力。它不仅仅是一支钢笔,更是一种动力,激励着我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知识点】状物类作文
【解析】【分析】通过审题可知,这次作文的要求是写自己最心爱的一种心爱的礼物,可以是一支精美的钢笔,一个漂亮的书包,还是一个精致的玩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写出它的样子,写出礼物背后的故事,写出礼物对你的特殊意义和影响。注意语句通顺,适当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小作者妙笔生花,语言简洁生动,写出了礼物对自己的特殊意义和影响,语句通顺。
1/1河北省衡水市景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1.(2024五上·景县月考)读拼音,写生字。
什么是美?美无处不在:白鹭优美的shēnduàn,是自然之美;农民伯伯bōzhǒng、秋收,是劳动之美;神舟十七号dāchéng运载huǒjiàn冲向太空,是奋进之美;乡亲们píngwěn、xiétiáo地踩过搭石,是和谐之美;军民团结一心,fěnsuìqīnlüè者的阴谋,是爱国热忱之美!
2.(2024五上·景县月考)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镶嵌(qiàn)杭州(háng)
B.等待(dài)待一会儿(dāi)
C.抵御(yù)镜匣(jiá)
D.陷阱(xiàn)一亩(mǔ)
3.(2024五上·景县月考)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张琳琳待人谦和,从不嫌弃有缺点的同学。
B.看着相眶中的集体照,他的眼框湿润了。
C.苹苹捡起掉落的笔,认真检查有没有破损。
D.大家都挽着手,避免走散。
4.(2024五上·景县月考)给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意思。(只填序号)
体面:①体统;身份②光荣;光彩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1)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他父亲觉得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
(3)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涵养的人,与人吵架是有失体面的。
5.(2024五上·景县月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听了妈妈的话,他顿时有了无穷无尽的力量。
B.壮壮撞伤了苹苹,他向苹苹负荆请罪。
C.不擅长跑步的依依居然获得赛跑冠军,大家都难以置信。
D.司机拾金不昧,将乘客物品完璧归赵。
6.(2024五上·景县月考)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怎么会忘记家乡的桂花雨?(改为陈述句)
(2)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一张小小的邮票,联结着,也联结着。
(3)小珍珠鸟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照样子,用连续性动词写一句话)
(4)照样子,把下面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例:左右为难→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24五上·景县月考)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白鹭》一文为我们描绘了白鹭生活的三幅画面,可以概括为图、图、图。
(2)虞世南在《蝉》一诗中,借蝉来表明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声名自能远播的诗句是:,。
(3)我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将相和》,了解到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时期,“将”是指,“相"是指,主要写了“”“渑池会面"”这三个故事。
(4)“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面对时光流逝,陶渊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岳飞也谆谆教诲我们:“,,。"
(2024五上·景县月考)课内阅读。
桂花雨(节选)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8.选文主要回忆了“我”童年时期的哪个生活场景?用小标题概括:。
9.读选文第2自然段,“我"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填在下面横线上。
→
10.画横线的句中的“”字表现出桂花的香气浓郁。这句话用双重否定的句式,不仅强调了桂花的香,也饱含着作者___。
11.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画波浪线句写出了摇桂花时的欢乐气氛,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②读第1自然段中的“香飘十里"至少”“十几家"没有不”等词语时,要放慢语速,加重语气,感受桂花香气的悠远和浓郁,读出沉醉和向往。
③选文中,作者通过回忆与桂花有关的童年生活场景,流露出对童年生活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2024五上·景县月考)课外阅读。
五色梅
季羡林
科纳克里是海之城、树之城,也是花之城。
我们住的院子里就开满了花。高大的树上挂着大朵的红花。篱笆上爬满了喇叭筒似的黄花。地上铺着小朵的粉红色的花。烂漫纷披,五色杂陈。这些花我都是第一次看到,名字当然不知道。我吟咏着什么人的一句诗“看花苦为译秦名”,心里颇有所感了。
但是,有一天,正当我在花园里散步的时候,我的眼前忽然一亮:我看到了什么十分眼熟的东西。仔细一看,是几株五色梅,被挤在众花丛中,有点儿喘不过气来;但仍然昂首怒放,开得兴会淋漓。
我小时候就亲手种过五色梅。现在在离开祖国几万里的地方见到它,觉得十分顺眼,感到十分愉快。我连想都没有想,直觉地认为它就是从中国来的。现在我是他乡遇故知,大有恋恋难舍之感了。
可我立刻就问自己:为什么它一定是从中国来的呢?为什么它不能是原生在非洲,后来流传到中国去的呢?为什么它就不能是在几内亚土生土长的呢?这些问题我都回答不上来,我有点儿窘。
花木自古以来就是四海为家的。天涯处处皆芳草,没有什么地方没有美丽最的花朵。原生在中国的花木传到了外国,外国的花木也传到了中国。它们由洋名而变为土名,由不习惯那个最初很陌生的地方而变得习惯。在它们心中也许还怀念着自己的故乡吧,但是不论到了什么地方,____一安顿下来,
____毫不吝惜地散发出芳香,呈现出美丽,使大地更加可爱,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现在却要同几内亚的五色梅攀亲论故,它们也许觉得可笑吧,我自己也觉得可笑。低头看那几株五色梅,它好像根本不理会我想到的那些事情,正衬着大西洋的波光涛影,昂首怒放,开得兴会淋漓。
1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写出这个关联词在句中的妙处。
13.“他乡遇故知”的上一句是()。
A.金榜题名时B.久旱逢甘霖C.寒梅著花未D.洞房花烛夜
14.读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句中的“它"是指,“离开祖国几万里的地方”是指___。
②词语“"”写了作者见到“它"的感受,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____________。
15.文中加点的“我想到的那些事情”指的是什么?()(多选)
A.见到五色梅,“我"在心里问自己的一些问题。
B.那些小花到底叫什么名字?
C.“看花苦为译秦名”这句诗是谁写的?
D.花木在适应陌生环境,但心中也许还在怀念故乡。
16.作者在开头为何要写一些不知名的花?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表达“我"对花的喜爱之情。
B.表明“我”不是爱花之人。
C.说明科纳克里是花之城。
D.为下文写发现五色梅作铺垫,对比衬托“我"对五色梅的熟悉和喜爱。
17.(2024五上·景县月考)“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些年来,你一定收到了不少礼物,哪一件是你最爱的呢?是一支精美的钢笔,一个漂亮的书包,还是一个精致的玩具?请写一写你心爱的礼物,写出它的样子,写出礼物背后的故事,写出礼物对你的特殊意义和影响,40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身段;播种;搭乘;火箭;平稳;协调;粉碎;侵略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shēnduàn——身段,bōzhǒng——播种;dāchéng——搭乘;huǒjiàn——火箭;píngwěn——平稳;xiétiáo——协调;fěnsuì——粉碎;qīnlüè——侵略;书写时应注意“播、乘、箭、碎"等字词的书写方式。
故答案为:身段;播种;搭乘;火箭;平稳;协调;粉碎;侵略
【点评】本题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答案】C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项正确无误;
B项正确无误;
C项有误,“镜匣”的“匣"应读作“xiá”
D项正确无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3.【答案】B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书写正确,"嫌弃"是正确的成语用法
B.书写有误“相眶"的“眶”应为“框";“眼框“应为“眼眶”,“眶"是指眼睛周围的骨架部分
C.书写正确"捡起"是正确的动词用法
D.书写正确,"挽着手"是正确的表达方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程度。本题所选词语均属于课内常见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注意正确练写识记,尤其是对易错字、易混字要做到准确区分。
4.【答案】(1)③
(2)②
(3)①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这道题要求为三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体面”选择恰当的意思。首先,需要理解每个句子的具体情境和语境,然后根据每个句子中“体面"的使用情况,结合提供的词义选项,选择最符合语境的解释。具体来说,
(1)在“只讲体面”中,“体面"指的是相貌或样子的好看,因此应选择③;
(2)在“很体面的事情”中,“体面"指的是光荣或光彩,因此应选择②;
(3)在“有失体面”中,“体面"指的是体统或身份,因此应选择①。
故答案为:(1)③(2)②(3)①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一字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5.【答案】B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项,“无穷无尽”形容力量无限大,用在这里形容听到妈妈的话后感到力量充沛,是恰当的。
B项,“负荆请罪"是指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愿意接受惩罚。这里用来形容壮壮向苹苹道歉,不太合适,因为壮壮并没有背着荆条去道歉。
C项,“难以置信”形容事情令人难以相信,用在这里形容大家对依依获得赛跑冠军的惊讶,是恰当的。
D项,“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给原主,用在这里形容司机将乘客物品完好地归还给乘客,是恰当的。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运用,成语的运用属于基础知识,在日常的考试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考点有: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的基本含义:能正确辨析成语的感彩等。成语的题型包括选词填空、改正句中运用不当的成语、词义理解等。学生能够理解成语的含义,并能熟练使用成语
6.【答案】(1)我不会忘记家乡的桂花雨。
(2)远方的亲人;心中的思念
(3)小猫悄悄地跳到窗台上,伸出爪子轻轻拍打窗帘,然后歪着头好奇地看着我。
(4)小明坐在书桌前,手里握着一支笔,眼睛紧紧盯着面前的数学题。他眉头微皱,仔细地计算每一个步骤,丝毫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偶尔停下来思考片刻,然后继续埋头演算,直到最终解出答案。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
【解析】【分析】(1)在改写过程中,需要将原句中的疑问语气转换为陈述语气。原句“我怎么会忘记家乡的桂花雨”表达了一种反问的语气,暗示了说话者不会忘记家乡的桂花雨。因此,改写为陈述句时,应去掉疑问的语气词“怎么”,并将“会”改为否定形式“不会”,以表达肯定的陈述意义。
故答案为:“我不会忘记家乡的桂花雨”。
(2)根据例句“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我们可以看出,句子的结构是通过“联结着……,也联结着……”来表达两个相互关联的事物。
因此,对于“一张小小的邮票,联结着,也联结着。"这一句子,我们可以填入与邮票相关的两个事物,例如“远方的亲人”和“心中的思念"。这样的填空既符合邮票作为沟通工具的特性也符合邮票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象征意义。
(3)使用连续性动词写一句话的考点在于通过一系列动作的连续描述,形成流畅的句子。正确答案应体现出动作的连贯性。例如:小猫悄悄地跳到窗台上,伸出爪子轻轻拍打窗帘,然后歪着头好奇地看着我。
(4)“全神贯注”意味着全部的精神都集中在某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为了表现这个词语的意思,我们可以描述一个人在进行某项活动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景。例如:小明坐在书桌前,手里握着一支笔,眼睛紧紧盯着面前的数学题。他眉头微皱,仔细地计算每一个步骤,丝毫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偶尔停下来思考片刻,然后继续埋头演算,直到最终解出答案。
故答案为:(1)我不会忘记家乡的桂花雨。(2)远方的亲人;心中的思念(3)小猫悄悄地跳到窗台上,伸出爪子轻轻拍打窗帘,然后歪着头好奇地看着我。(4)小明坐在书桌前,手里握着一支笔,眼睛紧紧盯着面前的数学题。他眉头微皱,仔细地计算每一个步骤,丝毫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偶尔停下来思考片刻,然后继续埋头演算,直到最终解出答案。
【点评】(1)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①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②问号改为句号。检查句意是否一致。学生平时可以多积累多练习。
(2)本题考查了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所给例句在结构、内容、修辞等方面的特点,然后仿写。仿写句子时注意事项:话题要一致;结构、句式要统一;注意例句的手法,像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
(3)本题考查连续性动词,连续性动词是指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正在持续进行的动词。例如,正在进行的、一直在、一直以来等。了解连续性动词的定义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动词。
(4)本题考查成语造句,成语造句的技巧主要包括理解成语含义、积累成语、注意语句通顺和检查效果。首先,理解成语的含义是使用成语造句的前提。只有理解了成语的含义,才能确保在造句时运用得恰如其分,避免闹出笑话。
7.【答案】(1)白鹭钓鱼;白鹭瞭望;白鹭低飞
(2)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3)战国;廉颇;蔺相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1)《白鹭》是现代作家郭沫若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丽姿态。文章描绘了三幅画面,分别是“白鹭钓鱼图"白鹭瞭望图”和“白鹭低飞图”,这些画面不仅展示了白鹭的优雅和灵动,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2)《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的作品,诗中借蝉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诗句“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通过描写蝉的生活习性,寓意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借助外力,名声自然能够远播。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既表现了蝉的清高,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3)《将相和》的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矛盾和和解过程。课文主要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会面”和“负荆请罪"个故事,通过这些事件,展现了廉颇和蔺相如的不同性格特点,以及他们为了国家利益而化解个人矛盾的精神。
(4)“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这句俗语表达了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主题。陶渊明在《杂诗》中感叹:“盛年不重来,-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强调了珍惜时间,及时努力的重要性。岳飞在《满江红》中也告诫人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些诗句都提醒我们要珍惜青春,把握当下,不要等到年老时才后悔当初没有努力。
故答案为:(1)白鹭钓鱼;白鹭眺望;白鹭低飞(2)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3)战国;廉颇;蔺相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点评】本题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答案】8.摇桂花
9.盼望摇桂花;高兴地摇桂花
10.浸;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11.正确;正确;正确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脉络的分析能力。一般而言,文章的材料安排都有其独到之处,需要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前去理解。此类型题易与文章含义题混做一谈,因此做此类题时首先要能认清考点,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剥丝抽茧,按文章前后顺序理解答题。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难度相对降低。解答此类题,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答案相对应的内容,再将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通过分析与比对得出答案。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句中的细微错误,如一些限定性的词语有没有丢失,使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等。
(4)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赏析能力。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的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对仗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表述形式通常为: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
8.选文主要回忆了“我"童年时期的哪个生活场景用小标题概括:摇花乐。答案:摇桂花。这个小标题概括了选文中描述的场景,即“我”和家人一起摇桂花的情景,体现了作者对这一活动的喜爱和乐趣。
故答案为:摇桂花
9.读选文第2自然段,“我"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填在下面括号里,答案:迫切→兴奋、喜悦。从“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可以看出“我"对摇桂花的期待和迫切心情,而“这下,我可乐了”则表明“我"在摇桂花时感到兴奋和喜悦。
故答案为:盼望摇桂花;高兴的摇桂花
10.画横线句中的“浸”字表现出桂花的香气浓郁。这句话用双重否定的句式,不仅强调了桂花的香,也饱含着作者在桂花盛开时的喜悦、激动以及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浸;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11.(1)画波浪线句写出了摇桂花时的欢乐气氛,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正确。这句话通过“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表达了作者在摇桂花时的欢乐和喜悦心情。
(2)读第1自然段中的“香飘十里”“至少"十几家”“没有不"等词语时,要放慢语速,加重语气,感受桂花香气的悠远和浓郁,读出沉醉和向往。正确。这些词语的使用确实传达了桂花香气的广泛和强烈,以及作者对桂花香气的沉醉和向往。
(3)选文中,作者通过回忆与桂花有关的童年生活场景,流露出对童年生活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正确。通过回忆摇桂花的场景,作者表达了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故答案为:正确;正确;正确
【答案】12.只要……就……;突出花木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强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13.B
14.①五色梅;几内亚的科纳克里;②顺眼;愉快;觉得它是从祖国来的,感到亲切和不舍
15.A;D
16.D
【知识点】状物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关联词的使用,使句子更加连贯。题目要求在句子中加上关联词,使句意更加连贯。关联词用于连接句子中的两个部分,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合同到期解约申请模板
- 2025年药店店员合同模板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 (20)-西师大版
-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练习十一(教案)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苏教版
- 2024年人工种植牙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1套
- 2025届黑龙江省“六校联盟”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教师专业成长路径规划聘用合同
- 2025年度养老产业简易版股份转让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授权委托书
- 美术基础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4月自考05424现代设计史试题
- 乡村研学旅行方案
- 《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设置与服务规范》
- 货币流通的形式和层次课件
- DLT 5630-2021 输变电工程防灾减灾设计规程-PDF解密
- 输电线路安全施工培训
- 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法检测试剂条生产工艺的优化
- 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课件
- 2024年湖南中职学校语文普测备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升本考试大学政治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