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陶知高中高二上学期9月语文测试卷(含解析)江西省上饶市陶知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语文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价值教育是人们在正确价值观指引下所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一种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强调处理人的价值危机的特殊教育实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价值教育关乎个人的生活体验与存在方式,关乎社会的价值秩序与价值理性,关乎民族的价值坚守与价值理想,对于丰富人的生命意义、标注社会发展的价值向度以及确证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价值教育在我国的出场有着深厚的实践根源与深切的理论吁求。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面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价值真空、价值偏差以及价值观扭曲等现象,理论界与实务界围绕“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等问题展开探讨,认为价值教育是应对当代科学技术挑战、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倡导实施更加关注个体精神世界和幸福体验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价值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任何一种价值观念、价值教育实践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贵族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概念是荣誉、忠诚,等等,而在资产阶级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概念则是自由、平等,等等。”从“荣誉"忠诚”到“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转变,反映的是从封建等级制生产关系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变迁。
价值教育具有历时性差异。人们对价值范畴和价值教育的认识并非恒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马克思揭示了背后的深刻原因:“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所以,这些观念、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这意味着,价值教育具有历时性,价值教育的实践开展以及对于价值的诠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的统一,要依据时代的发展守正创新,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融入价值教育中。
价值教育具有共时性差异。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各自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不同,价值教育的实践也呈现出明显差异。在美国,价值澄清理论影响深远,人们多从道德教育、社会运行的角度来理解价值教育。我国的价值教育研究与实践向来注重道德教育,这既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及实践根源密切相关,也与道德价值处于价值教育中心位置密不可分。当前,我们正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在此过程中,价值教育理论与实践要致力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价值教育的实践中,既要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本体价值,也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增强发展的辩证性,使全体人民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提升价值追求、丰富价值生活、厚植价值家园。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种价值观念都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依据。人是社会历史的“剧中人”,也是社会历史的“剧作者"。作为人们对客观的价值关系的观念把握,价值观念的生成、发展与社会实践的发展即使不是完全同步的,也一定是同向的。价值观念以及表达利益诉求的价值范畴是在实践中生成、发展的,也是为人的社会实践服务的。在这个意义上,价值教育是人们在正确价值观引导下为了处理人的价值危机、厚植人的精神家园所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就是说,价值教育要立足实践、适应实践,也要服务实践。
当前,世界各国已采取榜样示范、情景创设、价值澄清等方式拓展价值意义空间,强化受教育者对善的行为的认知和体验,提升价值教育的实效性。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不断涌现,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景正发生深刻变化。实现价值教育的目标,需要将价值教育的核心精神全景式融入社会成翼的各类生活化场域中,使受教育者在注重知行合一的实践中通过持续的价值反思将价值进行内化,从而提升自身的生命质量、生命价值。
(摘编自靳思远《价值教育的哲学叙事》)
材料二:
任何价值教育理论,如果无法很好地指导教育实践,都是没有生命力的。通过分析规律阐释清楚实践层面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样才能对提出和完善价值教育的方法途径给予有力指引。
首先,在价值教育中要解决好“怎么样让受教育者能从日常的正当行为中获得激励感”的问题。施教育者能够采取适当的方式及时有效地对受教育者的行为赋予意义是衡量价值教育成效的关键一环。现行教育体系已经采取了很多方式,比如表扬、评优、主题活动等,这些方法实质上是在受教育者生活的各个方面强化其对正当行为的体验。
再者,在价值教育中要解决好“怎么样保证受教育者接受的就是施教育者教的那样"的问题。受教育者关于价值教育的接收是多元的,学校教育只是一个方面,受教育者接受并建立价值体系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词是“个体”,既要关注施教育者个体,又要关注受教育者个体。关注施教育者的要点是言行一致,这才是最有感染力的价值教育。关注受教育者的要点是个性化培养,价值教育应当比智能教育更加重视因材施最,应当更加重视构建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和学习体系。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在一定期限内对受教育者的行为予以跟踪评估,以确定受教育者是否在自己头脑里形成了应有的理性建构。
还有,在价值教育中要解决好“怎么样保证受教育者头脑里建立的价值体系具有延续性"的问题。价值教育有些成分是具有时效性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词是“体系”,一方面要构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价值教育体系,价值教育要在历史积淀的基础上体现现代性,应当深入挖掘本民族、国家历史上重要的价值教育元素,并与当下时代的特征密切结合;另一方面要构建覆盖受教育者一生的价值教育体系,价值教育不仅要着眼于儿童、青少年,也要关注非学龄段人群。
(摘编自李一希《论价值教育的逻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价值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教育,它是一种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强调处理人的价值危机的特殊教育实践,对标注社会发展的价值向度具有重要意义。
B.价值教育是在二十世纪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价值真空及价值观扭曲等时代背景下出场的,有着鲜明的问题指向,在当下,价值教育的迫切性已有所弱化。
C.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种价值观念都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依据,价值观念的生成、发展与社会实践的发展即使不是完全同步的,也一定是同向的。
D.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背景下,实现价值教育的目标,需要将其核心精神全景式融入社会成员的各类生活化场域,使受教育者在知行合一的实践中内化价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价值教育存在殊同差异性的根源在于不同社会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性质不同,价值教育往往具有历时性差异和共时性差异。
B.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个体,也要关注施教育者个体,施教育者要言行一致,因为这是最有感染力的价值教育。
C.在美国,人们多从道德教育、社会运行的角度来理解价值教育,而我国的价值教育则与深厚的文化及实践根源密切相关,两种价值教育完全不同
D.价值教育往往具有时效性,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构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价值教育体系,二是要构建覆盖受教育者一生的价值教育体系。
3.下列选项中,有关“价值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价值教育具有历时性,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不同时代有不同指向。
B.价值教育具有共时性,具有明显的差异,要辩证看待不同国家的价值教育。
C.价值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要立足实践、适应实践,也要服务实践。
D.价值教育的关键是施教育者要通过反思将价值进行内化,从而提升生命价值。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论了价值教育,但论述的侧重点并不相同,请简要说明。
5.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进行价值教育?请结合材料二概括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捕鼠[注]
迟子建
入冬以来,哈尔滨也落了几场雪。不过都是小打小闹的,没怎么存住。①而昨夜的雪,却是大动干戈,把哈尔滨杀得白茫茫的。街边的榆树,本来还命悬一线似的,将三两片枯叶当金币一样吊着,大雪这个天贼一来,它们立刻吓软了腿,哆嗦着坠地了。而野地里那些筷子般长的瑟缩的荒草,再想打悲秋这张牌,也是不可能的了,过膝的大雪生生把它们的幽怨埋住了。大雪后的哈尔滨是什么样子呢?如果在乌鸦眼里,一定是三张刚出锅的面饼。埠头区那张大些,新城区的中不溜儿,而傅家甸稍小一些。②不过最小的这张面饼,像是撒了黑芝麻。因为大雪过后,一个令人惊恐的消息传遍了这里;鼠疫来了。人们无法安生呆在屋子里,纷纷抄着袖子走向街头,一探究竟。
傅家甸成立了防疫卫生局,在各区域内下派卫生医士和巡警,发现此类病者,一律厉行隔离。同时号召大家捕捉老鼠,切断疫源。
听说官府为了鼓励百姓灭鼠,捉一只老鼠,奖励铜钱五分。金兰想自己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和黄猫捉老鼠,挣一分是一分。她在客栈的各个角落下了捕鼠夹,然后把黄猫圈在灶房,让它一意捕鼠。黄猫已经习惯了捉到老鼠就把它消灭掉。可如今吃掉老鼠,等于吃掉了钱,金兰不许。她一旦从门缝觑见黄猫捉住老鼠,就赶紧冲进去将其夺下。黄猫愤怒地竖起胡子,喵喵叫着,不明白为什么该吃的东西,却突然不让吃了。
黄猫有了抵触情绪,捕鼠就没有热情了。金兰晚上睡觉,能听见灶房的老鼠窸窸窣窣地响了。早晨起来,不是发现竹篮的干粮被糟蹋了大半,就是看见案板上的肉被啃得面目皆非。而且老鼠故意气她似的,将米粒似的黑屎遗留在灶台上。一想起它们享用了一夜的珍馐美味后,清晨鼓着圆溜溜的肚子回窝睡觉了,金兰就为猫的怠工大为恼火。她捉住黄猫,掐它的脖子,想着吓唬吓唬它,它就不敢对横行的老鼠袖手旁观了。哪想到她教训黄猫的时候,被推门而至的翟役生撞见了。
做太监的,在人群中,还是觉得孤单吧,他们特别喜欢养猫养狗做个伴,翟役生也不例外。他初来傅家甸时,怀中抱着的,就是一只雪白的猫。白猫懒于捉老鼠,被翟役生养得肥嘟嘟的,娘娘一样供着。有一日它享用鱼骨,一不小心,粗大的鱼骨竟然卡在喉咙,只一会儿的工夫,就断气了。没了心爱的白猫,翟役生就把心思转移到黄猫身上,每次回到客栈,只要带了吃的,总先喂给它。
翟役生见黄猫被金兰掐得四爪乱蹬,以为金兰要置它于死地,照着她的背就是一拳。金兰一个趔趄,黄猫就此脱身。
“我再晚回来一步,你是不是要吃猫肉了?”翟役生扯着公鸭嗓大叫。
“吃猫肉了又怎的?"金兰说,“我不让它吃耗子,它还来脾气了,不捉了!这两天耗子在灶房造反了,你就一点没听到?”
“你不让它吃,你吃?"翟役生不平地说。
金兰说:“再怎么的,我也不会吃那玩意儿呀,没听说死耗子如今能换钱么?”
翟役生说:“换什么钱啊,都是瞎传。你出去看看,家家抓的死耗子,都扔外面了。你要是有本事换成钱,不用在家和猫争嘴,街上捡去吧!"
翟役生虽然个子不高,但他的手和脚,却出奇的大,也出奇的灵巧。他不但会糊灯笼,还会给自己补袜子。金兰对翟役生为什么出宫,一直心存疑虑。她也问过他,在里面呆着有吃,有喝,何苦出来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翟役生只说他想家,就出来了。再问他在里面是做什么的,③翟役生只回一句:“嗨,做这个的,不都是伺候人吗?”再无第二句话。按照金兰的揣测,翟役生极有可能犯了什么错,受了刑罚才被赶出来。他右腿断过,留有伤疤。在金兰想来,那条腿绝不会像翟役生说的那样,是在门槛跌折的,而是被人打断的。但凡雨雪的前夜,翟役生总能准确预报,因为他那条伤腿会疼。
夜里,金兰正睡着,忽然听到有老鼠的动静。她想,灶台下只有一个红萝卜,就啃去吧。可令金兰没有想到的是,当她忍不住,要进厨房看时,却发现翟役生已到那里,④只见他忽然抽出手,纵身扑向灶台,眨眼间,老鼠已被他罩在掌下。他纵身捕鼠的姿态,简直就是一只活灵活现的猫!当翟役生炫耀地将那只还吱吱叫着的灰老鼠提起来的时候,金兰惊异不已地说:“真没想到,你还有这本事!"
翟役生冲口而出:“好几年不干这个了,没想到一逮还能逮住!早年我……话没说完,翟役生打了个深深的寒战,扔下老鼠,叹了口气,“啪”地打了自己一巴掌,哭丧着脸说:“怎么还记着这本事呢!"那只死里逃生的老鼠落地后,还有点发蒙,它哆嗦了几下,这才开溜。它这一去,估计是不会再回到人的世界了。
金兰呆住了,其实翟役生捕鼠的那一刻,她已然明白,他在宫里过着怎样的日子。金兰没说什么,她从缸里舀了一盆清水,端到他面前,怜惜地说:“洗手吧,以后再也不用干这个了。”翟役生垂手站着,没碰清水,金兰便又催促了一遍:“洗手吧。"谁知翟役生忽然夺过那盆水,哗地一下,朝她头上泼来,然后将铁盆“咣当”一声摔在地上。金兰气坏了,她一边骂翟役生不识抬举,一边用力将他扳倒在地,一脚接着一脚踹他。金兰没有想到,翟役生的身子竟是这般懈松,她的脚,就像踹在棉花包上。
(有删改)
【注】选自长篇小说《白雪乌鸦》,小说反映的是清末(1910)哈尔滨发生鼠疫时的社会生活。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标题意味丰富,既指金兰和猫捕鼠,也指翟役生的特殊技能及其在宫内的差事,还指鼠疫之下民众捕鼠防疫的行为。
B.从死老鼠“都扔外面了"可以推测,官府在鼠疫发生时采取的号召捕鼠、隔离病患等一系列措施,并不能遏制鼠疫的传播。
C.翟役生供养白猫,又为了救黄猫而与金兰吵架,说明他对猫感情深厚,这不仅因为他孤单,还与他在宫中的遭遇有很大关系。
D.翟役生是因为在宫中犯错误被打断腿赶出宫的,他不愿意让金兰知道这段往事,于是就谎称自己是“想家”才出宫的。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①中“大动干戈"杀”赋予“雪"以人的行为,突出了哈尔滨的雪之大,寒气逼人。
B.句②中“面饼”上“撒了黑芝麻"不仅比喻形象,而且结构上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C.句③中翟役生只回金兰一句话,并且语焉不详,这为人物加上了浓浓的神秘色彩。
D.句④中“抽"纵”“扑"罩”四个动作一气呵成,突出了翟役生捕鼠的敏捷娴熟。
8.翟役生捕鼠的情节在文中有多处伏笔(或铺垫),请任选两处简要说明。
9.小说最后两段翟役生有两处看似反常的表现,意蕴深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日,帝留安石坐,因言:“唐太宗必得魏征,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安石曰:“陛下诚能为尧、舜,则必有皋、夔、稷、契;诚能为高宗,则必有傅说。彼二子者,何足道哉!以天下之大,常患无人可以助治者,以陛下择术未明,推诚未至,虽有皋、夔、稷、契、傅说之贤,亦将为小人所蔽,卷怀而去耳。”帝曰:“何世无小人,虽尧、舜之时不能无四凶[注]"安石曰:“惟能辨四凶而诛之,此其所以为尧、舜也。若使四凶得肆其谗慝,则皋、夔、稷、契,亦安肯苟食其禄以终身乎!”初,帝欲用安石,谓之曰:“人皆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也。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多庸人,故流俗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耳。”帝曰:“然则卿所设施,以何为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甲子,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掌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命陈升之、王安石领其事。刘述率刘琦、钱觊共上疏曰:“安石执政以来,专肆胸臆,轻易宪度。陛下欲致治如尧、舜,而安石操管、商权诈之术,规以取媚,遂与陈升之合谋,侵三司利柄,取为己功,开局设官,用八人分行天下,惊骇物听,动摇人心。"时安石锐意变更,而帝信任益专,同列无一人敢与之抗者。王安石屏异己者,数月之间,台谏一空。景温雅善安石。先是安石独对,曰:“陛下知今日所以纷纷否”帝曰:“此由朕置台谏非其人。"安石曰:“陛下遇群臣无术数,失事机别置台谏官恐但如今日措置亦未能免其纷纷也。”于是专用景温。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
材料二:
王安石之入对,首以大言震神宗。曰:“陛下诚能为尧、舜,则必有皋、夔、稷、契,彼魏征、诸葛亮者,何足道哉"夫使尧、舜而生汉、唐之后邪,则有称孔明治蜀、贞观开唐之政于前者,尧、舜固且揖而进之,以毕其说,不鄙为不足道而遽斥之。大其心以函天下者,不见天下之小;藏于密以察天下者,不见天下之疏。方步而言趋,方趋而言走,方走而言飞;步趋犹相近也,飞则固非可欲而得者矣。故学者之言学,治者之言治,奉尧、舜以为镇压人心之标的,我察其情,与缁黄[注]之流推高其祖以树宗风者无以异。
(节选自王夫之《宋论》卷六)
[注]
1.四凶,指四个不受舜帝统治的部落首领混沌、穷奇、梼杌、饕餮。
2.缁黄,缁,原意是黑色;黄,原意为黄色。因古时候僧人缁服,道士黄冠,故此处“缁黄之流”代指“佛教道教的信徒"。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赋分。
失事机A别置B台谏官□恐□但如今日错置□亦未能□免其纷纷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其所以为尧、舜也”与《师说》“其皆出于此乎"的“其”用法不相同。
B.一,全,都,与《兰亭集序》“若合一契"的“一”意思相同。
C.震,使……震惊,与《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人之耳者"的“闻”用法相同。
D.方,正在,与《屈原列传》“方正之不容也"的“方”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与宋神宗讨论治国之道,他希望宋神宗学习尧、舜,而非效仿刘备和唐太宗。王夫之认为这是言过其实的“大言"。
B.王安石认为宋神宗不必羡慕唐太宗有魏征、刘备有诸葛亮辅佐。在王夫之看来,是因为王安石没有宽广的胸怀和细致的考察态度。
C.王安石认为不相信经术可以用于处理政务的儒家学者大多是庸人,因此深受神宗赞赏。王夫之认为不应将治学与治国混为一谈。
D.刘述联合刘琦、钱觊向神宗上书,认为王安石执政期间不顾他人意见,轻易变更法令制度,动摇人心。王夫之对此则未置一词。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若使四凶得肆其谗慝,则皋、夔、稷、契,亦安肯苟食其禄以终身乎!
⑵我察其情,与缁黄之流推高其祖以树宗风者无以异。
14.王夫之强调王安石“奉尧、舜以为镇压人心之标的”,材料一有哪些事件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策试夜潜纪长句于都堂西南隅(节选)
韦承贻
褒衣博带满尘埃,独自都堂纳卷回。
蓬巷几时闻吉语,棘篱①何日免重来。
三条烛尽②钟初动,九转丹成鼎未开。
残月渐低人扰扰,不知谁是谪仙才。
【注】①棘篱:唐代以棘围试院以防弊端。②三条烛尽:唐代考进士科,试日可延长至夜间,许烧烛三条。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首先描写了自己的衣着装束,然后叙述自己将答完的考卷交上的情形。
B.颔联中“蓬巷"棘篱”都运用了借代手法,前者代指旅店,后者代指考院。
C.“三条烛尽"残月渐低”都体现出夜晚时间的推移,也能烘托诗人的心情。
D.“谪仙"在诗中特指诗人李白,诗人说在众多举子中谁能成为李白难以确定。
16.《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请以这句话为观点句,结合本诗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大千世界,在感叹宇宙的广阔之后,慷慨激昂,又发出了这样的追间:“,"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___,___"两句,表达了希望建立抗金复国功业的雄心壮志,表现了奋发有为的积极思想。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示:虽然自己不求闻达,但先帝能够放低身份,“___,___”。因而自己受到感动,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160年前,发明地铁的英国人查尔斯·皮尔逊恐怕很难想到,一个解决交通难题的“脑涧"。竟能推广到全球。在那个工商业急速发展的年代,大量人口涌入伦教市中心,满街的马车将城市围得①____,于是地铁作为一个大胆的建议被提了出来。历经多年的论证,政府终于批准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的建设。地铁通车当天就有4万多名乘客②____.来体验这种新奇的交通方式,在此之后,地铁更是以③的速度推进城市化的进程,重塑城市的面就和市民的生活。
对中国人而吉,四通入达的地铁更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世纪60年代,中国第一条地铁在北京通车,轰隆向前的不仅是新技术产生的美好生活,还寓意着穿行首都地下的仅式感。几十年后,当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承建他国城市的地铁,当制造、使用盾构机成为中国人的“看家本领”。当中国制造成为高品质地铁设备的代名词,作为一种新技术想象的地铁持续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八股文有如下特点:首先是内容上的规范化。这表现为:必须以四书五经为依据,以朱熹对儒家经典的解释为标准,不准进行个人的发挥,更不准与儒家正统思想存在差异。其次是体制的规范化。这表现为:命题而作,必须使用代言体,代圣立言;必须按照严格的文体格式进行写作,比如结构上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篇幅的长短也有严格的限制,大致在三百到六百字之间。总的来看,八股文兼具骈散,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文体,是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正如金克木在《八股新论》中所总结的:“八股文体兼骈散,继承了战国策士的言论,汉魏六朝的赋,唐宋的文,而以‘四书’为模范。分析八股文体若追溯本源就差不多要涉及全部汉文文体传统。"也正是因为它具有多种特性,名称也有多种,除通常所说的八股文之外,又有八比、制艺、制义、时文、时艺、经义、四书文等名称,不同名称代表了人们对这种文体不同特性的认识。
21.下列关于本段文字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引资料、打比方B.举例子、打比方
C.引资料、举例子D.引资料、列数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考生不准进行个人的发挥,不准与儒家正统思想存在差异。”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狭路相逄勇者胜,也有人说,狭路相逢智者胜,还有人说,狭路相逢强者胜。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答案】1.B
2.C
3.D
4.材料一侧重于从哲学角度阐述价值教育的内涵、产生的背景、具有的特性(历时性和共时性)以及与实践的关系。
材料二则侧重于从指导实践的角度,探讨价值教育在实践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如让受教育者从日常正当行为中获得激励感、保证受教育者接受的和施教者所教一致、保证受教育者头脑中建立的价值体系具有延续性等。
5.①施教者要在日常教学中采用正确的方法给予受教者激励。②关注施教者个体的言行一致和受教育者个体的个性化培养,构建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和学习体系,并在一定期限内对受教育者的行为予以跟踪评估。③构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价值教育体系,深入挖掘本民族、国家历史上重要的价值教育元素,并与当下时代特征密切结合;构建覆盖受教育者一生的价值教育体系,关注非学龄段人群。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⑵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⑶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先根据题干要求,分析材料中“价值教育”的的观点,再逐项分析,判断能否支撑选项。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多个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需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思考两则材料的侧重点,再组织语言作答。
⑸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①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②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③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1.B.“价值教育的迫切性已有所弱化"错,原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理论界与实务界围绕‘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等问题展开探讨……”,可以看出价值教育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且具有鲜明的问题指向,但是,材料中并没有提到价值教育的迫切性在当下已有所弱化。
故答案为:B。
2.C.“两种价值教育完全不同"错,材料一只是说美国和我国价值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并非完全不同。
故答案为:C。
3.D.“关键是”错,材料一最后一段表述为“实现价值教育的目标,需要……将价值进行内化,从而提升自身的生命质量、生命价值”,是“需要”但不是说是“关键”,材料二对不同的问题解决提供了关键词。
故答案为:D。
4.材料一开篇先对价值教育进行了定义,强调其特殊性和重要性。接着阐述了价值教育在我国出场的实践根源和理论吁求,通过历史变迁中价值观念的转变,说明价值教育具有历时性差异,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教育实践不同;还指出价值教育具有共时性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价值教育实践因各种因素而有明显差别。最后强调价值教育要立足实践、适应实践和服务实践,侧重哲学角度阐述。
材料二开篇就提出价值教育理论要能指导实践,然后具体分析了在实践层面需要解决的三个核心问题,即如何让受教育者从日常正当行为中获得激励感、如何保证受教育者接受的和施教者教的一致、如何保证受教育者头脑中建立的价值体系具有延续性,并针对每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所以材料二更侧重于从实践操作的角度来论述价值教育。
综上所述,材料一侧重理论分析,材料二侧重实践指导。
故答案为:材料一侧重于从哲学角度阐述价值教育的内涵、产生的背景、具有的特性(历时性和共时性)以及与实践的关系。
材料二则侧重于从指导实践的角度,探讨价值教育在实践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如让受教育者从日常正当行为中获得激励感、保证受教育者接受的和施教者所教一致、保证受教育者头脑中建立的价值体系具有延续性等。
5.根据材料二“首先”“其次"还有”领起的三段对价值教育方法的论述,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更好地进行价值教育:
在“让受教育者能从日常的正当行为中获得激励感"方面,施教育者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及时有效地对受教育者的行为赋予意义,比如表扬、评优、主题活动等。
在“保证受教育者接受的就是施教者教的那样”方面,教师一方面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身的良好品德和行为示范给学生;另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同时,要对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观的形成进行跟踪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育策略。
在“保证受教育者头脑里建立的价值体系具有延续性"方面,学校教育要挖掘历史中的优秀价值教育元素,将其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结合,让学生明白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并且,价值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还要关注学生毕业后的价值观发展,提供持续的教育支持和引导。
总之,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全方位、全过程地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以实现更好的价值教育效果。
故答案为:①施教者要在日常教学中采用正确的方法给予受教者激励。②关注施教者个体的言行一致和受教育者个体的个性化培养,构建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和学习体系,并在一定期限内对受教育者的行为予以跟踪评估。③构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价值教育体系,深入挖掘本民族、国家历史上重要的价值教育元素,并与当下时代特征密切结合;构建覆盖受教育者一生的价值教育体系,关注非学龄段人群。
【答案】6.D
7.C
8.①小说前面交代了翟役生爱猫的种种表现,为后文写他像猫一样捕鼠埋下了伏笔。
②小说前面写翟役生手脚出奇的大,出奇地灵巧,为下文写他捕鼠做了铺垫。
③金兰对翟役生出宫的疑虑和翟役生对宫内生活讳莫如深,为下文写他捕鼠埋下了伏笔。
9.①第一处:翟役生认为金兰让他洗手是瞧不起他干捕鼠这活儿,这让他联想到在宫里被人瞧不起的经历,所以发怒,躲过水盆泼金兰并摔了盆子。
②第二处:被金兰推倒在地打骂时,翟役生的身体像棉花包一样松懈,丝毫不反抗。由此可见,翟役生在宫里长期被奴役,不敢反抗、不能反抗已成为他的习惯和本能。
③翟役生的两处反常行为,反映了清末底层百姓的悲惨命运,控诉了奴役、摧残人性的黑暗社会。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3)本题考査学生对文本相关情节的分析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往往就是筛选的重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尾意蕴的理解能力。文学作品的意蕴是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是指读者从作品中领悟到的意义。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有民族心理的、人文精神的意义。可以对作品进行不同角度的发掘。解答本题需要先解读题干要求,找到挖掘角度,再结合文本作答。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D“是因为在宫中犯错误被打断根赶出宫的"错误,原文是“按照金兰的猫测,霍役生极有可能肥了什么错,受了刑罚才被赶出来,他右腿断过,留有伤疤,在金兰想来,那条腿绝不会像翟役生说的那样,是在门槛跌折的,而是被人打断的”,由此并不能肯定翟役生“是因为在宫中犯错被打断腿赶出宫的"。
故答案为:D。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这为人物加上了浓浓的神秘色彩"错误,翟役生是太监,在宫里伺候人,文中的这些信息很明确。覆役生吞吞吐吐、语焉不详,是不愿意说在宫中的生活,并不能增加他的神
秘色彩。
故答案为:C。
8.本题考査学生对文本相关情节的分析能力。
由“他初来傅家甸时,怀中抱着的,就是一只雪白的猫,白猫獭于捉老鼠,被翟役生养得肥嘟遂的,娘娘一样供着。有一日它享用鱼骨,一不小心,粗大的鱼骨竟然卡在喉咙只一会儿的工夫,就断气了,没了心爱的白猫,翟役生就把心思转移到黄猫身上,每次回到客栈,只要带了吃的,总先喂给它"可知,在小说记述霍役生初来傅家甸时,把霍役生对白猫的喜爱和珍视及白猫死后将对白猫的感情转移到黄猫身上的行为细致入微地描绘出来,为后文中他像猫一样敏捷地捕鼠埋下了伏笔。由“翟役生虽然个子不高,但他的手和脚,却出奇的大,也出奇的灵巧5"可知,小说前面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出翟役生手脚的巨大、强调了翟役生的手脚灵巧。正是这种巨大和灵巧,使他在捕鼠时能够发挥出超乎寻常的优势,为下文写他厨房能够捕抓到鼠做了铺垫中“幼大监的,在人群中,还是觉得孤单吧,他们特别喜欢养猫养狗的个伴,霍役生也不例外.没了心爱的白猫,翟役生就把心思转移到黄猫身上,每次回到客找,只要带了吃的,总先给它““霍役生见黄猫被金兰掐得四爪乱蹬,以为金兰要置它于死地,照着她的背就是一拳,金兰一个树粗,黄猫就此脱身“可知,金兰不明白翟役生为何要出宫和霍役生对宫内生活讳莫如深避口不谈,金兰疑虑、翟役生不谈会引发读者强烈的想知道原因的欲望,同时也为下文写他能灵巧地捕鼠埋下了伏笔。
故答案为:①小说前面交代了翟役生爱猫的种种表现,为后文写他像猫一样捕鼠埋下了伏笔。
②小说前面写翟役生手脚出奇的大,出奇地灵巧,为下文写他捕鼠做了铺垫。
③金兰对翟役生出宫的疑虑和翟役生对宫内生活讳莫如深,为下文写他捕鼠埋下了伏笔。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尾意蕴的理解能力。
由“照金兰的挡测,霍役生极有可能吧了什么错,受了刑罚才被赶出来。他右腿断过,留有伤疤,在金兰想来,那条服绝不会像霍役生说的那样,是在门槛跌折的,而是被人打断的”可知,翟役生听到金兰让他洗手,误解了金兰对他的好意,以为这是金兰嫌他脏对他的轻视,因为他以前在宫中从事的是捕鼠这种在许多人眼中并不光彩的工作。这种被轻视的感觉,让他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在宫中时所受的冷眼和嘲讽,这让他心中充满了怒火,却又无处发泄,所以才夺过水盆泼金兰并摔了盆子。由“翟役生冲口而出:"好几年不干这个了,没想到一逮还能逮住!早年我在.…话没说完,翟役生打了个深深的寒战,扔下老鼠,叹了口气,“啪"地打了自己一巴掌,哭丧着脸说:"怎么还记着这本事呢!"那只死里逃生的老鼠落地后,还有点发蒙,它哆嗦了几下,这才开溜,它这一去,估计是不会再回到人的世界了"可知,金兰的憶怒地推倒了霍役生,而翟役生的身体却像是一个棉花包,松软无力,任由她打骂。这细节反映了翟役生在宫中的生活状态。他的身体虽然存在,但他的灵魂似乎早已被磨灭,长期的奴役和压迫,使得他习惯了逆来顺受,习惯了不反抗,甚至忘记了自己还有反抗的力量,在他的心中,反抗也许意味着更残酷的惩罚,所以他选择了沉默,选择了屈服,不敢反抗、不能反抗已成为他的习惯和本能。
由以上可知,翟役生的两处反常行为,反映了清末底层百姓的悲惨命运,控诉了奴役、摧残人性的黑暗社会。
故答案为:①第一处:翟役生认为金兰让他洗手是瞧不起他干捕鼠这活儿,这让他联想到在宫里被人瞧不起的经历,所以发怒,躲过水盆泼金兰并摔了盆子。
②第二处:被金兰推倒在地打骂时,翟役生的身体像棉花包一样松懈,丝毫不反抗。由此可见,翟役生在宫里长期被奴役,不敢反抗、不能反抗已成为他的习惯和本能。
③翟役生的两处反常行为,反映了清末底层百姓的悲惨命运,控诉了奴役、摧残人性的黑暗社会。
【答案】10.ACE
11.B
12.C
13.(1)如果让四凶任意散播谗言恶行,那么皋陶、夔、后稷、契这些贤臣,又怎么会愿意仅仅为了俸禄而甘愿留在朝廷呢?
(2)我观察这其中的情感,其实和僧侣道士辈推崇其祖先以树立宗派风气没有什么不同。
14.材料一中,王安石提出变风俗、立法度,锐意变更旧法,设立三司条例司,屏除异己,专用景温等事件,均体现了他以尧、舜为标的,试图通过变法来镇压人心。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那天,皇上留下王安石,交谈中提到:“唐太宗必须得到魏征,刘备必须得到诸葛亮,这样才能够有所作为。"王安石回答说:“陛下如果真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君主,自然会有皋陶、夔、后稷、契这样的贤臣;如果能成为商朝的高宗,也必定会有傅说这样的良相。那两位贤才,又哪里值得一提呢!国家这么大,常常担心没有人才来辅助治理,是因为陛下选择的方法不够明确,没有完全推心置腹,即使有皋陶、夔、后稷、契、傅说这样的贤人,也会被小人遮蔽,他们只好隐藏才能离开罢了。”皇上说:“哪个朝代没有小人,即使是尧、舜时期也不能避免有‘四凶’的存在。"王安石说:“正因为尧、舜能辨别并惩处四凶,这才是他们成为圣君的原因。如果让四凶任意散播谗言恶行,那么皋陶、夔、后稷、契这些贤臣,又怎么会愿意仅仅为了俸禄而甘愿留在朝廷呢!”起初,皇上想任用王安石,对他说:“人们都认为你只懂得经学理论,不了解实际政务。"王安石回答:“经学正是用来治理国家事务的。只是后来所谓的儒家学者,大多都是平庸之人,因此世俗就认为经学理论不能应用于实际政务罢了。”皇上问:“那么,你打算首先从哪里开始实施改革呢?"王安石说:“改变风气,制定法律制度,这是当前最紧迫的事情。”皇上深表赞同,并采纳了他的意见。甲子日,设置了制置三司条例司,负责规划国家财政,提议改革旧法以畅通天下的利益,任命陈升之、王安石负责此事。刘述带领刘琦、钱觊共同上书说:“王安石执政以来,放纵私意,轻视法制。陛下想达到尧、舜那样的治国境界,而王安石却采用管仲、商鞅的权谋诡计来取悦陛下,与陈升之合谋,侵夺三司的职权,将之作为自己的功绩,开设机构设置官员,派遣八人分赴各地,震惊了众人,动摇了人心。"当时王安石决心进行变革,而皇上的信任更加专一,同僚中没有一个人敢与他抗衡。王安石排除异己,在几个月之内,台谏部门的官员都被替换一空。景温一向与王安石交好。之前王安石单独面圣时曾说:“陛下知道现在为什么纷扰不断吗?”皇上说:“这是因为朕选用的台谏官员不合适。"王安石说:“陛下对待群臣缺乏方法策略,错过了处理事情的最佳时机,另外设置台谏官员,恐怕也只能像今天这样安排,仍然不能避免纷扰。”从此,皇上专门倚重景温。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
材料二:
王安石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时,首先以宏大的言辞震撼了宋神宗。他说道:“陛下,如果您真能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君,必然会吸引到皋陶、夔、后稷、契这样的贤臣辅佐,至于魏征、诸葛亮这样的人物,又怎么值得提及呢?"假使尧、舜生活在汉、唐之后,听到有人称赞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政绩、唐太宗开启贞观盛世的政绩,他们也定会礼遇并倾听这些事迹,让其充分陈述,而不会轻视其为不值一提并迅速否定。那些心怀宽广、足以包容天下的人,不会在意天下的细小差异;那些深藏不露、明察秋毫地观察天下的人,不会觉得天下有何疏漏。正如人们先是缓步行走,接着加快步伐小跑,再加速到疾走,最后言论不胫而走;从行走、小跑到疾走,这些还比较接近,但说到飞翔,显然就不是仅凭愿望就能达成的了。因此,学者谈论学术,治国者讨论治理,都将尧、舜作为安定人心的理想标志来尊崇,我观察这其中的情感,其实和僧侣道士辈推崇其祖先以树立宗派风气没有什么不同。
(节选自王夫之《宋论》卷六)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错过了处理事情的最佳时机,另外设置台谏官员,恐怕也只能像今天这样安排,仍然不能避免纷扰。
“失事机”动宾结构,其后A处断开;“置台谏官"动宾结构,其后C处断开;“亦”位于句首,其前E处断开。
故答案为:ACE。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其,代词,他们/表推测,大概。句意:这才是他们成为圣君的原因。/大概都是从这个缘故产生的吧。
B.错误。一,全都/一个。句意:台谏部门的官员都被替换一空。/好像符契那样相合。
C.正确。震,均为使动用法。使……震惊/使……听到。句意:首先以宏大的言辞使宋神宗震惊。/使我能够听到议论。
D.正确。方,正在/正直。句意:正如人们先是缓步行走。/正直的人不被朝廷所容纳。
故答案为: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王夫之认为不应将治学与治国混为一谈"错误。“奉尧、舜以为镇压人心之标的”可看出,王夫之并未提到治学与治国不能混为一谈,他主要批评王安石言过其实。
故答案为: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肆”,任意;“谗慝”,谗言恶行;“苟”,暂且。
(2)“之流”,这一类人;“推高”,推崇;“无以”,没有用来……的。
故答案为:(1)如果让四凶任意散播谗言恶行,那么皋陶、夔、后稷、契这些贤臣,又怎么会愿意仅仅为了俸禄而甘愿留在朝廷呢?
(2)我观察这其中的情感,其实和僧侣道士辈推崇其祖先以树立宗派风气没有什么不同。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圈定答题区间,直接从王安石回答皇帝变革时所说的话进行概括。
原文当皇上询问王安石从哪实施变革时,王安石直接回答改变风气,制定法律制度,而后王安石开始设置三司条例司。
由“王安石屏异己者,数月之间,台谏一空"可知,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排除异己,使得台谏官员都被替换掉。
在设置台谏官员这一事件,王安石认为错过时机让皇上深信不疑,并且从此皇上只专用景温。
故答案为:材料一中,王安石提出变风俗、立法度,锐意变更旧法,设立三司条例司,屏除异己,专用景温等事件,均体现了他以尧、舜为标的,试图通过变法来镇压人心。
【答案】15.D
16.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韦承贻参加策试,内心深受煎熬,忐忑不安;交上考卷,又渴望能够金榜题名。这种交织的情绪使他难以入眠,于是将内心感受写成诗,题写在都堂西南角。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谪仙’在诗中特指诗人李白”错。“残月渐低人扰扰,不知谁是谪仙才”,进士考试已经完毕,举子们在都堂外等待放榜,直待到天快亮了,榜尚未出,大家心急,不知何人才能及第。“谪仙”在诗歌中指才学优异的人。
故答案为:D。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残月渐低人扰扰,不知谁是谪仙才"是说,进士考试已经结完毕,举子们在都堂外等待放榜,直待到天快亮了,榜尚未出,大家心急,不知何人才能及第。因此可知,诗人不知道是否能够考中,内心充满忐忑。
“蓬巷几时闻吉语,棘篱何日免重来”是说,僻居陋巷的我何时能听到(考中举人)的好消息,什么时候才能不再来试院呢?因此可知,诗人满怀期待,希望能够金榜题名。
题目“策试夜潜纪长句于都堂西南隅"是说,诗人在考试完的夜晚悄悄在都堂西南角写下这首诗。因此可知,诗人将交织在一起的忐忑和期待两种情绪作诗题写。
故答案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韦承贻参加策试,内心深受煎熬,忐忑不安;交上考卷,又渴望能够金榜题名。这种交织的情绪使他难以入眠,于是将内心感受写成诗,题写在都堂西南角。
17.【答案】(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易错的字词有:苍茫、赢、庐、咨。
故答案为:(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答案】18.①水泄不通②蜂拥而至③前所未有
19.20世纪60年代,中国第一条地铁在北京通车,轰隆向前的不仅是穿行首都地下的仪式感,还寓意着新技术带来的美好生活。
20.三个排比句节奏和谐、感情充沛,增强了表达的气势,表现出作者对中国地铁技术走向世界的自豪、赞叹之情。(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2)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语境说的“大量人口涌入伦敦市中心,满街的马车”等信息,可知此处是强调伦敦市中心十分拥挤,故填写“水泄不通"。水泄不通:水都流不出去。比喻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第二空,语境说的是地铁通车当天就有4万多名乘客同时来乘坐地铁,故填写“蜂拥而至”或“蜂拥而来"。蜂拥而至:像蜜蜂一样一拥而来。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来到。
第三空,语境说的是地铁以其从没有过的速度推进城市化的进程,故填写“前所未有”。前所未有:以前从来没有过。
故答案为:①水泄不通②蜂拥而至③前所未有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语病有二:
一是搭配不当,“新技术产生的美好生活"中,应把“产生”改为“带来";
二是语序不当,“不仅是新技术带来的美好生活,还寓意着穿行首都地下的仪式感”应改为“不仅是穿行首都地下的仪式感,还寓意着新技术带来的美好生活"。
故答案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第一条地铁在北京通车,轰隆向前的不仅是穿行首都地下的仪式感,还寓意着新技术带来的美好生活。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形式上,画横线的句子采用“当……,当……,当……”三个相同的句式,构成排比修辞手法,节奏和谐、感情充沛,增强了表达的气势。
内容上,“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承建他国城市的地铁"制造、使用盾构机成为中国人的‘看家本领’”“中国制造成为高品质地铁设备的代名词,作为一种新技术想象的地铁持续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三个排比句层层递进,表现出作者对中国地铁技术走向世界的自豪、赞叹之情。
故答案为:三个排比句节奏和谐、感情充沛,增强了表达的气势,表现出作者对中国地铁技术走向世界的自豪、赞叹之情。(意思答对即可)
【答案】21.D
22.原句由“不准……更不准……”的递进句式组成,而且前后两个分句都是无主句;修改后的句子没有了递进意味,失去了原有的强调语气,后一个句子的主语也不能与其他句子保持一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答题时认真判断文中的句子。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表达效果的鉴赏能力。先对比阅读两个句子,找出不同点,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修辞手法,二是强调重点,三是句式结构,四是要结合上下文的语体风格,五是分析句子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模版(3篇)
- 2025版汽车融资租赁担保试题合同3篇
-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责任状(3篇)
- 2024年纺织用纱线标准采购协议版
- 2024年版权保护:视频保密协议
- 2025年度海岛开发回迁安置房建设协议3篇
- 物业公司工程主管职责模版(2篇)
- 二零二五年全新发布!教育资源出口贸易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光伏发电工地围挡及环保设施建设合同3篇
- 2024年瓷砖铺贴劳务分包协议范例版B版
- 小区内命案防控应急预案
- 2024年内蒙古交通集团兴安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清版)TDT 1053-2017 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课件 第七章 法治教育
- 联合办公协议书范本
- 高中数学家长会课件:夯实数学基础培养数学思维
- 2024年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贵州能源集团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生殖免疫学教案课件
- 沙糖桔互联网创业计划书
- 胃结石演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