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化学基本理论
第5讲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最新考纲]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2.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4.掌握元素周期律
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0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
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6.以IA族和VU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
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
律。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常考点一原子结构及其微粒间的作用力
要点梳理学有所思,思有深度
[知识特训]
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理解与判断
下列8种符号:黑i、:Li、।纪、1椒、与0、湎a、为Mg、1cl
包含工种元素,区种核素,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是然型!口。
2.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f旦
(2)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
(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Q
(4)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即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
(5)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Be
(6)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
(7)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RP
3.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对于下列物质:①NaOH②NazCh③Cb@NaCl⑤C2H6@H20⑦Ar⑧NH4cl
⑨AlCb
(1)只含离子键的有④,只含共价键的有③⑤⑥⑨,不含化学键的有⑦。
⑵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有①②⑧。
(3)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⑤⑥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①②④⑧。
[精华聚焦]
1.原子结构的两个突破点
(1)一个信息丰富的原子(或离子)符号
元素化合价
质髭数、I/离子所带电荷数
质子数/、-原子个数
(2)原子结构中的两个等量关系
①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质量数(,)=质子数(Z)+中子数
(7V)。
2.巧记10电子微粒和18电子微粒的方法
(1)10电子微粒
(2)18电子微粒
S2-HS-Cl'出发点
SiH4-PHj-HjS-HCIv—(^A?)―»K*-*Ca2*
|(9电子微粒x2)
|—F、一OH、一NH?、一CH,
叫一叫、MN—NH?、HO—OH.F—F、F—C%、
CH,—OH……
3.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离子键-------廿至--------高干化合物一।
化学键•
同3元素的原子间L-非金属单质
考点精练]|镰有所傅,得有高;
[重温真题]
1.(2015•课标全国II,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氢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cT的电子层结构相
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解析a-的电子层结构与氨相同,则a为氢元素;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且最外层电子
数分别为6、7,则b为硫元素,c为氯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且晨和d+的电子层结构
相同,则d为钾元素。A项,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1>S>H,正确;H2s和HC1是共价化合
物,KH、K2s和KC1是离子化合物,B项错误,C项正确;D项,氢、硫、氯三种元素的最
高和最低化合价分别为+1和一I、+6和一2、+7和一1,因此它们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
代数和分别为0、4、6,正确。
答案B
2.(2015•海南化学,10)下列指定微粒的数目相等的是(双选)()
A.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
B.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
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和NO含有的质子数
D.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
解析A项,1mol水中含有的中子数是8NA,1mol重水中含有的中子数是IONA,所以等物
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不相等,错误;B项,乙烯、丙烯都属于烯烧,分子式符合
C„H2,„最简式是CH2,所以若二者的质量相等,含CH2的个数相等,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也
相等,正确;C项,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O和NO的物质的量相同,但是由于每个分子中
含有的质子数不相同,故所含有的质子数不同,错误;D项,由于CL的氧化性很强,与变价
金属Fe反应时产生的是FeCb,与Al发生反应产生AlCh,所以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
足量的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相等,正确。
答案BD
3.(2014•上海,1)“玉免”号月球车用崎Pu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嗡Pu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Pu与嘴U互为同位素
IB,却U与嗡PU互为同素异形体
C.2^Pu与啼U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2^PU与避PU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
解析本题考查同位素,2贾Pu与嘴U是两种不同的元素,2叫Pu与第PU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
答案D
4.[2015•浙江自选,15(2)]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健又有共价键的是。
A.MgOB.NaOH
C.CaCl2D.(NH4)2SO4
解析A选项,MgO中只含有离子键,所以不符合题意;B选项,NaOH中既含有离子键又
含有共价键,所以符合题意;C选项,CaCl2中只含有离子键,所以不符合题意;D选项,
(NH4)2SC>4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所以符合题意。
答案BD
感悟高考
1.题型:选择题(主)填空题(次)
2.考向:重点考查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辨析,原子结构与微粒间的关系以及化学键的
类型及其与物质类别的关系,由于知识基础性较强,属于低档题。
3.注意点:①通过对比抓住本质辨析的概念;②熟悉历年高考中常考物质的原子(离子)结构
示意图、电子式等化学用语及成键特点。
[景新模拟]
题组1破解原子组成、辨析相关概念
1.2014年5月,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再次成功合成117号元素,该元素已获正式名
称"Ununseptium”,元素符号为Uus。该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17个质子,原子质量约是氢原子
质量的291倍,是目前被正式承认的最重的原子。该原子的中子数为()
A.117B.174C.291D.408
解析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91,质子数为117,则中子数为291—117=174。
答案B
2.据有关媒体报道,铁60同位素现身,这有可能会揭秘超新星爆炸的历史真相。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铁元素的质量数为60
B.^Fe的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多8
C段Fe与荔Fe互为同素异形体
D燃Fe与"Fe的化学性质相同,互为同位素
解析A项,2Fe这种原子的质量数为60,不是铁元素,错误;$2Fe的核内质子数为26,中
子数为60—26=34,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8,错误;C项,玲Fe与非Fe都是原子,不是单质,
错误;D项,会Fe与亲Fe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正确。
答案D
题组2微粒组成与相互作用力
3.(2015•青岛质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3和NO?都是共价化合物
B.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C.在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
D.在反应。3+21<1+1120=21<011+12+02中,参加反应的所有臭氧都作氧化剂
解析为单质,A项错误;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仅有化学键
断裂不是化学反应,如氯化氢溶于水,B项错误;离子化合物中不存在分子,共价化合物中有
的不含有分子,如二氧化硅,有的含有分子,如水等,C项错误;臭氧中的三个氧原子是按照
一定方式结合,虽然反应后有两个氧原子化合价没有变化,但臭氧分子作为一个整体,化合
价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
答案D
4.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NH3与4.48LHC1气体充入密闭容器内混合。已知:NH3+
HC1=NH4C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反应中有0.4NA个共价键断裂
B.反应中有0.3M个离子键形成
C.混合后,容器内物质含有0.5NA个化学键
D.混合前气体中含有0.5必个共价键
解析考生在解答本题时,若不理解反应的实质易错选A。1个N%分子中存在3个共价键,
1个HC1分子中存在1个共价键,故反应前容器内共含有共价键0.1molX3+0.2moi=0.5mol,
D项正确;N%与HC1反应生成NH4CI,N%与H+形成NH;,故反应中N%分子中的共价键
没有断裂,只有HC1分子中的共价键断裂,HC1过量,故生成离子键01mol,断裂共价键0.1
mol,A,B项错误;混合后,生成的0.1molNH4cl中存在0.4mol共价键和0.1mol离子键,
过量的0.1molHC1中含有0.1mol共价键,共0.6mol化学键,C项错误。
答案D
5.(2015•杭州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②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③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中一定存在极性共价键;④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⑤金属元
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⑥在一种化合物中只能存在一种类型的化
学键;⑦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⑧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⑨氯化钠和HC1溶于水都发生电离,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A.③④⑦⑧B.①③④⑦⑧
C.①②⑤⑥⑨D.①④⑦⑨
解析①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错误;②氯化链是离子化合物,错误;③非金属元
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正确;④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正确;⑤
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错误;⑥化合物中可以存在多种化学键,错误;⑦含共价键的化合物
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例如氢氧化钠中含有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正确;⑧含离子键的
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正确;⑨氯化钠和HC1溶于水都发生电离,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
类型不相同,前者是离子键,后者是共价键,错误,答案选C。
答案C
常考点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要点梳理学有所思,思有深度
[知识特训]
用相应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落实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情况
依据下表选择有关序号,并用相应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主族
IAI1AII1AIVAVAVIAVHA0
一H
二①②③④
三⑤⑥⑦⑧⑨⑩⑪⑫
四⑬⑭..........
(1)这些元素中,立是最活泼的金属元素;R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也是最不活泼的元素。
(2)短周期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HCIO生酸性最强;NaOH碱性最强;以0叫呈
两性。
⑶⑥和⑭的金属性较强的是Ca;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顺序是
Ca(OH”>Mg(OH”。
(4)第三周期的元素中,痘原子半径最大;位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都很弱。
(5)在所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HE;最不稳定的是阳H4。
(6)①元素能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举出两种单质的例子金刚石、石墨。
(7)②元素与氢元素可形成多种10电子微粒,列举两例NH.3、NHfo
(8)氢元素与②、③三种元素既可形成共价化合物,又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各列举两个例子,
共价化合物HNC>3、NH3H2O;离子化合物NH4NO3、NH4NQ20
[精华聚焦]
1.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非金属性是指元素得电子的能力,非金属单质的活泼性强弱是指单质分子与其他物质反应的
难易,二者不一定一致,如非金属性N>P,而单质的活泼性N2Vp4。
(1)理论推断:
①原子结构: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越多,相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同周期元素由左到右非金属
性逐渐增强。
(2)实验标志:
①单质与H2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及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弱(如卤化氢)。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③溶液中盐与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④单质的氧化性或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
⑤单质与变价金属单质反应,所得产物中金属元素表现出的价态高低。如2Cu+S-=CU2S,
Cu+Cl2=^=CuCl2,非金属性C1>S。
提示:按照上述规律,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2.半径大小比较规律
在中学化学要求的范畴内,可按“三看”规律来比较粒子半径的大小:
“一看”电子层数: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例:r(Li)</<Na)<r(K)<r(Rb)<r(Cs)
r(02)<r(S2)<r(Se2-)</-(Te2")
“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例:r(Na)>r(Mg)>r(Al)>r(Si)>r(P)>r(S)>r(Cl)
r(O2-)>r(F_)>r(Na+)>(Mg2+)>r(Al3+)
“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例:r(cr)>r(ci)r(Fe2+)>r(Fe3+)
考点精练练有所得,得有高度
[重温真题]
1.(2015•海南化学,2)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A.Na+B.Mg2+C.O2-D.F-
解析对于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最大的
是氧离子,即选C。
答案C
2.(2015•北京理综,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下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H2SO4>H3PO4
B.非金属性:CI>Br
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解析A项,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增强,酸性:H2sC)4>H3Po4,
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B项,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Cl>Br,能
用元素周期律解释;C项,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减弱,碱性:
NaOH>Mg(OH)2,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D项,碳酸盐的热稳定性大于其碳酸氢盐的热稳定
性,如热稳定性:Na2CO3>NaHCO3,与元素周期律无关。
答案D
3.(2014•浙江理综,9)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Y
WZ
T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解析由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及W、X、
Y、Z、T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确定这五种元素分别是X为氮、Y为氧、Z为氯、W
为硅、T为错。A项中,NH3、比0、HCI三种氢化物沸点的高低顺序为H2O>NH3>HC1,该项
错误;B项中,由N、0、H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H4NO3中存在离子键,该项错误;C项
中,Si02,Si3N4,SiCL,中Si02,Sibg为原子晶体,熔点高、硬度大,SiCk为分子晶体,熔
点低、硬度小,该项错误;D项中,错为半导体材料,可以形成GeCL,所以该项正确。
答案D
感悟高考
1.题型:选择题
2.考向:以短周期元素或常见主族元素为载体考查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以
及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注意点:①元素周期表的整体结构及重点区域结构:②氨化物的酸性与非金属性强弱没有
直接关系。
[最新模拟]
题组1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
1.(2014•山东理综,8)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C.C「、S2\Ca2\K+半径逐渐减小
D3cl与3CI得电子能力相同
解析A项,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减
弱,但含氧酸不一定是最高价含氧酸,该选项错误;B项,K:Ca2+.S2\C「的核外电子
(+^)2^8
排布相同,都是11),但化学性质不同,如s2-、C「具有还原性,而K+、Ca2+具有氧化
性,该选项错误;C项,根据“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可
知,半径:S2->Cr>K+>Ca2+,该选项错误;D项;纪1与%C1属于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外
(+17)287
电子排布:11),得电子能力相同,该选项正确。
答案D
2.下列各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关系的变化趋势(Z是核电荷数,y是元素
的有关性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y表示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
B.图乙中y表示第n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
c.图丙中丫表示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D.图丁中y表示第VII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
解析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A项正确;第H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均
为2,B项正确;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由+1到+7,C项错误;第VHA族元素的
氢化物中,HF由于分子间形成氢键,沸点最高,HC1、HBr、HI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
子间作用力增强,沸点依次升高,D项正确。
答案C
题组2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
B.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C.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n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解析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即第6周期)含有32种元素;原子及其阴离子
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阳离子则不是;稀有气体元素He原子的最外层只
有2个电子。
答案C
4.(2015•天津理综,7节选)随原子序数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等表示)原子半径的
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l)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比较d、e常见离子的半径大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比较g、h的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任选上述元素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o
解析由题中图示及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可推出八种短
性:C1>S,所以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HCK)4>H2SC)4。(3)可
组成四原子的共价化合物有NH3、H2O2,C2H2等,其电子式分别为:
H:N:H或、H:():():H、H:C::C!H
H
答案(1)第三周期niA族
2-+
(2)r(O)r(Na)HC1O4H2so4
H:N:H(或H:():():H、H:「:C:H
(3)H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失分防范]-----------------------------------
有关金属性、非金属性理解的四大易错点
(1)比较物质非金属性强弱时,应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进行比较,而不是
根据非金属元素对应氨化物或其他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进行比较。
(2)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II[B族,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在第]VA族。
(3)并非所有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都存在氢键,常见的只有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如N、O、
F的氢化物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4)金属性是指金属气态原子失电子能力的性质,金属活动性是指单质在水溶液中,金属原子
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二者顺序基本一致,仅极少数例外。如金属性Pb>Sn,而金属活动性
Sn>Pb«
常考点三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要点梳理学有所思,思有深度
[知钦特训]
填空,完成对元素推断的理解和运用
(1)根据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推断
①))周期数为第二周期,主族序数为第VIA族。
(+9)2^8(+H)2^8
②和7'//是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两个微粒(“阴前阳后”规律)前者在周期表中的位
置为第二周期第VI1A族后者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IA族。
(2)根据元素化合价的特征关系推断
①根据等式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最高正化合价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0、F除
外)。
②如果已知负化合价(或阴离子的符号),则须用等式先求出最高正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8
T负化合价I,再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根据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推断。
«Na)*Cl)r(F)<r(Cl)
(4)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推断
①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Be、Mg、He
②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Li、Na
③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
(5)根据特殊元素性质推断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N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Q
③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为c
(6)根据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推断
①86Rn为第六周期0族,则83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六周期第VA族
②若第七周期0族的原子序数为118,则116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七周期第VIA
族
[希华聚焦]
解答元素“位一构一性”关系的“六大误区”
误区1:误认为最禹正价和最低负价维对值相等的元*只有第IVA族
的元木。忽视了1A族的H的量斋正仪■为+1价.最低黄价为-1价
误区2:误认为主艘元素的误区3:误认为元素的非金属性
最高正伶一定等于其排序数,越条.其氧化物时应水化物的收
仁大={>
总视了箕无最高正价,R无但破
正价大忽视了关*词重高价”
雀
误区4:误认为失电子承的
区柒区5:说认为同周期相邻两
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主M无病原子序敕之袅罪等于
危机了稀有气体元米的原1。悠视了长周期也有相从11
于失电子金,得电子也感<25的情况
区区6:误认为得(失)电子的数目越多,元素的非金属性(金属性)越强,但
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多少与元素的非金属性、金属性强霸没有必然的联系
I1
考点精练练有所得,得有高度
[重温真题]
1.(2015・山东理综,8)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
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Z
XW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Z、W均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
解析由题意可知,短周期元素X、Y、Z、W分别位于2、3周期,设Z的原子序数为x,则
Y、W的原子序数分别为x-l、x+9,则有x-l+x+9=3x,解得x=8,则元素X、Y、Z、
W分别为Si、N、0、CLA项,原子半径应为X>Y>Z,错误;B项,气态氨化物的稳定
性应为X<Z,错误;C项,0、C1分别与Mg反应生成的MgO、MgCI2均为离子化合物,
正确;D项,非金属性:N<CI,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NO3<HC104,错误。
答案c
2.(2015•课标全国I,12)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
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单质的沸点:W>X
B.阴离子的还原性:W>Z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解析W的L层无电子,则W为氢元素。X的L层为5个电子,则X为氮元素。Y、Z的L
层均为8个电子,均在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Y、Z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能分别为
5、7或6、6(若为4、8,则Z为Ar,不是主族元素),若为6、6,则Y为氧元素(不在第三周
期),不可能,所以Y为磷元素,Z为氯元素。A项,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
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山和N2都是分子晶体,N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于H2,分子间的作用力强,所以N2的沸点高于H2,错误;B项,因为氢的非金属性弱于氯(可
根据HC1中氢显+1价判断),所以H-还原性强于Q,正确;C项,由于没有说明是最高价
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氯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大于磷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化物
的酸性,如H3P。4的酸性强于HC1O,错误;D项,如离子化合物(NH6P04中同时存在氮和
磷两种元素,错误。
答案B
3.(2015•浙江理综,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
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
B.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
次递增
C.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解析由于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故X为氧元素,W为硫元素,结合题
中各元素的相对位置,可推断出Y为硅元素,Z为磷元素,T为碑元素。A项,根据同周期和
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和性质的变化规律可知,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P>S>0,气态氢化物
的热稳定性顺序为:H2O>H2S>PH3,错误;B项,硫元素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存在,如存
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中,错误;C项,SiO2为原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的是共价键,
而液态S03气化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错误;D项,根据“对角线”规则,碑的单质与硅
的单质有相似性,可做半导体材料,AS2O3中碑元素显+3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
有还原性。
答案D
感悟高考
1.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部分单独命题省份)
2.考向:元素周期表(律)的综合应用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在元素推断的基础上,结合元素化
合物、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进行综合判断,以“位一构一性”关系的形式考查较为常见,但
也可能出现新的命题角度,属于有一定难度的中档题。
3.注意点:元素推断技巧的掌握。
[景新模拟]
题组1由“元素周期表”片断推断
1.短周期元素X、Y、Z、W、Q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与Y可以形成5种以上的化合物
B.简单离子的半径:Z>Q>Y
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生产Z、Q的单质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W
解析X、Y分别为N、0,二者可以形成的化合物有N20,NO、N2O3、NO2、N2O4、N2O5
等,A项正确;Y、Z、Q分别为0、Al、C1,离子半径:C1>O2->A13+,B项错误;Z、Q分
别为Al、CL工业上制备Al、Cb分别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C项正确;
X、Y、W分别为N、O、Si,非金属性:0>N>Si,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O>NH3>SiH4,
D项正确。
答案B
2.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②③
…④⑤
A.元素①位于第二周期第IVA族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④〉②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⑤〉④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二⑤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属于中等难度题。从所给元素周期表可知①
为N、②为0、③为F、④为S、⑤为C1。元素①在第二周期第VA族,A错误;根据元素周
期律知识,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O>H2S,B错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为
HC1O4>H2SO4,C正确;F没有正化合价,D错误。
答案C
题组2根据原子结构或元素性质进行推断
3.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信息如表所示:
元素有关信息
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盐
YM层上有3个电子
Z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
W其单质是淡黄色固体
Q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顺序:W>Q>Z>Y
B.Z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Z>Y>X
D.Z与W元素只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1的化合物
解析由题给信息知,X、Y、Z、W、Q五种元素分别为N、Al、Na、S、CLA项,离子半
径:S2>CF>Na+>Al3+,正确;B项,Na在氧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为NazCh,具有强氧化性和
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错误;C项,单质熔点:Al>Na>N2,错误;D项,Na与S可形
成组成为Na2sx的多种化合物,错误。
答案A
4.(2015•福建漳州七校联考,17)A、B、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组
成的气体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D处于同一主族,E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
子层数。
(1)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大的是(填离
子符号);单质D暴露于空气中的最终产物是o
⑵B的一种氧化物B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甲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乙。在0.1mol-L1乙溶液中,所含离子浓度由大
到小的顺序是
(4)25℃时,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p=1.0X10-34,使含0/mol[TE离子的溶液开
始产生沉淀的pH为。
解析A、B.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组成的气体甲能使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是氨气,则A是氢元素,B是氮元素;A、D处于同一主族,且D的
原子序数大于7,所以D是钠元素;E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且E的原子序数大于
11,所以E是铝元素。(1)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第VA族;四种元素的简单离
子中半径最大的是N3-;钠是活泼的金属,极易与水、氧气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
碳变为碳酸钠,所以金属钠暴露于空气中的最终产物是Na2co3。(2)NC>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3NO2+H2O=2HNC)3+NO。(3)甲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乙,则乙是硝
酸铁。NH;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因此在0.1moIlT乙溶液中,所含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是C(N03>C(NH;)>C(H+)>C(0H「)。(4)25℃时,根据氢氧化铝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Ksp=c(A「
可知,要使含0.1mol1T铝离子的溶液开始产生沉淀,则溶液中c(OK)最小值为
1.0X1034.
―而--mol-L1=1X1011mol-L则氢离子浓度是1X103mol-L所以pH=3。
3-
答案(1)第二周期VA族NNa2CO3
(2)3NO2+H2O=2HNO3+NO
(3)C(NO;)>C(NH4)>C(H+)>C(OH)
(4)3
——[解题微模板]--------
元素推断解题思路
教材实验②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探究
[高考真题]
1.(2015•上海化学,4)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A.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B.单质沸点的高低
C.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答案B
2.(2015•广东理综,22C)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
成蓝色,说明氧化性:C12>I2(V)
3.(2014•新课标全国卷I,13D)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酸性:硝酸〉碳酸〉
硅酸。(X)
①浓硝酸、②NazCO,、③NafiO、溶液
密②9③
4.(2014•四川理综,4C)将少量溪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下
层液体呈紫色可验证Br2的氧化性强于12。(V)
5.(2014•广东理综,22D)将KI和FeCh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振荡,静置,下层
溶液显紫红色,说明氧化性Fe?+>b。(V)
6.[2014•福建理综,23(2)]能作为氯、漠、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
依据的是(填序号)。
a.CI2、B「2、I2的熔点
b.Cb、B»、b的氧化性
c.HCLHBr、HI的热稳定性
d.HCKHBr、HI的酸性
答案b、c
考向: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表现及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教材寻源]
1.完成下列实验,观察现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1)将少量氯水分别加入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
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①2NaBr+Cb=2NaC1+Br2
静置
②
(2)将少量滨水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
③
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2.讨论:
(1)回忆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比较钠和镁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
(2)比较镁和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程度。
(3)比较钠、镁、铝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强弱。
NaMgA1
与冷水反应:与冷水反应缓慢,与沸水
单质与水(或酸)反
反应迅速,放出氢气;与与酸反应:______
应
酸反应剧烈,放出氢气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NaOH(________)Mg(OH)2中强碱A1(OH)3(______)
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知识: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
断依据。
[考查翁度]
一、考元素递变规律
(1)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①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②同周期(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③同周期(从左到右)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2)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①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②同主族(从上到下)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
③同主族(从上到下)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二、考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标志
(1)比较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可以通过以下实验证明。
①通过两种金属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如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进行比较,哪种金属反应剧
烈,哪种金属活泼;
②通过两种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进行比较,A能从B的盐溶液中置换出B,则A比B活泼。
(2)比较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可以通过以下实验证明。
①通过两种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比较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如向NazSiQ?溶液中通入C02,溶液变浑浊,可证明C的非金属性强于Si。
②通过非金属单质的置换反应进行比较,如Cb能从KI溶液中置换出12,则C1的非金属性强
于Io
[我来预测]
1.下列不能用来说明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是()
A.钠与冷水剧烈反应而镁与冷水很难反应
B.氢氧化铝具有两性而硅酸只具有弱酸性
C.氯气和氢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而硫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
D.硫化氢水溶液呈弱酸性而氯化氢水溶液呈强酸性
解析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可根据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
元素金属性的强弱,A正确;通过比较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来比较
元素非金属性、金属性的强弱,B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与氢气越容易反应,
且反应越剧烈,C正确;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应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比较,不能用氨化物的酸性强弱来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D错误。
答案D
2.比较氯元素和硫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加热条件下,氯气和硫分别与铜发生反应,比较生成物中铜的化合价高低
B.比较氯化氢和硫化氢的热稳定性
C.往H2s溶液中通入氯气
D.分别测定0.1mol-L-1氯化钠溶液和0.1mol1T硫化钠溶液的pH
解析加热条件下,氯气和硫与铜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铜、硫化亚铜,氯气可以将铜氧化为
高价态铜,说明氯气的氧化性比硫强,故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A正确;元素的气态
氢化物越稳定,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故可以通过比较氯化氢和硫化氢的热稳定性来比较
氯元素、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B正确;往H2s溶液中通入氯气生成硫单质,氯气是氧化
剂、硫单质是氧化产物,故氧化性氯气强于硫单质,故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C正确;
0.1mol1T氯化钠溶液呈中性,01mol[T硫化钠溶液呈碱性,说明HC1是强酸、H2s是弱
酸,氢化物的酸性强弱不能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D错误。
答案D
3.(2015•湖南长沙调研,19)某同学做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
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用品:
主要玻璃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药品:氯水、澳水、澳化钾溶液、碘化钾溶液、苯。
(3)实验内容(请根据实验方案,在下表中填写相关实验现象):
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将少量氯水滴入盛有少量KBr溶液的试管中,—
①
振荡;再滴入少量苯,振荡
—
—
将少量澳水滴入盛有少量KI溶液的试管中,振
②
荡;再滴入少量苯,振荡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题和讨论
①请用物质结构理论简单说明得出上述结论的原因:
②由于F2很活泼,很难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其氧化性的强弱。试列举一个事实说明F的
非金属性比C1强:
解析(1)实验目的是探究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3)根据提供的药品及实验方案知,
探究Cl、Br、I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4)通过实验现象可以证明Cl、Br、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招标控制价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
- 2025仪器仪表购销合同
- 2024年刮泥机项目投资申请报告
- 医疗健康产业对宏觀经济的拉动作用研究
- 2025年沪教版必修3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粤人版选择性必修3地理下册月考试卷
- 2024年沪教新版必修1物理上册月考试卷
- 二零二五版牛只运输与养殖基地环保责任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模具加工环保工艺与技术改造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园林绿化苗木育种合同3篇
- 开展课外读物负面清单管理的具体实施举措方案
- 2025年云南中烟工业限责任公司招聘42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年中国洗衣液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2024解析: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练(解析版)
-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
- 《AM聚丙烯酰胺》课件
- 系统动力学课件与案例分析
-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测试与装调》电子教案
- 客户分级管理(标准版)课件
- GB/T 32399-2024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