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主观简答题提升练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_第1页
文言文阅读主观简答题提升练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_第2页
文言文阅读主观简答题提升练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_第3页
文言文阅读主观简答题提升练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_第4页
文言文阅读主观简答题提升练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主观简答题提升练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文言文阅读主观简答题提升练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①,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

材料二: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吕后恐,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材料三:

论者或曰:“魏文式段干木之闾,秦兵为之不至,非法度之功。虽全国有益,非所贵也。”夫法度之功者,谓何等也?养三军之士,明赏罚之命,严刑峻法,富国强兵,此法度也。六国之亡,皆灭于秦兵。六国之兵非不锐,士众之力非不劲也,然而至于破亡者,强弱不敌,众寡不同,虽明法度,其何益哉?使童子变孟贲之意②,孟贲怒之,童子操刃与孟贲战,童子必不胜,力不如也。孟贲怒,而童子修礼尽敬,孟贲不忍犯也。秦之与魏,孟贲之与童子也。夫力少则修德,兵强则奋威。秦以兵强,威无不胜。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高皇帝议欲废太子,吕后患之,子房教以敬迎四皓而厚礼之,太子遂安。夫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也。

(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

[注]①段干木:战国初魏国名士。②孟贲:战国时勇士。

王充认为,“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如“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请根据材料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宗建炎元年六月乙酉,以宗泽为东京留守。泽在襄阳,闻黄潜善复倡和议,上疏曰:“自金人再至,朝廷未尝命一将,出一师,但闻奸邪之臣,朝进一言以告和,暮入一说以乞盟,终至二圣北迁,宗社蒙耻。臣意陛下赫然震怒,大明黜陟,以再造王室。今即位四十日矣,未闻有大号令,但见刑部指挥云,不得誉播赦文于河之东、西,陕之蒲、解,是褫天下忠义之气,而自绝其民也。臣虽驽怯,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得捐躯报国恩,足矣。"帝览其言而壮之。及开封尹阙,李纲言:“绥复旧部,非泽不可。”乃以为东京留守,知开封府。时敌骑留屯河上,金鼓之声日夕相闻,而京城楼橹尽废,兵民杂居,盗贼纵横,人情汹汹。泽威望素著,既至,抚循军民,修治楼橹,屡出师以挫敌,上疏请帝还京师。俄有诏,荆、襄、江、淮悉备巡幸。泽又疏言:“开封物价市肆渐同平时,商旅、士大夫之怀忠义者,莫不愿陛下亟归京师,以慰人心。其倡为异议者,不过如张邦昌辈,阴与金人为地尔。"真定、怀、卫间敌兵甚盛,方密修战具,为入攻之计,宗泽以为忧。乃渡河,约诸将共议事宜,以图收复。而于京城四壁各置使,以领招集之兵,造战车千二百乘,又据形胜,立坚壁二十四所于城外,沿河鳞次为连珠砦,连结河东、河北山水砦忠义民兵。守御之具既备累表请帝还京而帝用黄潜善计决意幸东南不报秉义郎岳飞犯法将刑宗泽一见奇之曰将材也会金人攻汜水,以五百骑授飞,使立功赎罪,飞大败金人而还。升飞为统制而谓之曰:“尔智勇材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飞阵图。飞曰:“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泽是其言。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宗泽守汴》)

宗泽对岳飞的评价如何?请简要说明。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原毁

韩愈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作者认为,今之君子对待别人是什么态度?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米信,旧名海进,本奚族,少勇悍,以善射闻。太祖总禁兵,以信隶麾下,得给使左右,遂委心焉,改名信,署牙校。及即位,补殿前指挥使,迁直长。平扬州日,信执弓矢侍上侧,有游骑将迫乘舆,射之,一发而毙。

太宗即位,转散都头指挥使,继领高州团练使。太平兴国三年,迁领洮州观察使。四年,征太原,命为行营马步军指挥使,与田重进分督行营诸军。并人潜师来犯信击败之杀其将裴正并州平遂移兵攻范阳师还以功擢保顺军节度使时信族属多在塞外,会其兄子全自朔州奋身来归,召见,俾乘传诣代州,伺间迎致其亲属,发劲卒护送之。既而全宿留逾年,边境斥候严,竟不能致。信慷慨叹曰:“吾闻忠孝不两立,方思以身徇国,安能复顾亲戚哉。"北望号恸,戒子侄勿复言。

雍熙三年,征幽蓟,命信为幽州西北道行营马步军都部署,败契丹于新城。契丹率众复来战,王师稍却,信独以麾下龙卫卒三百御敌,敌围之数重,矢下如雨,信射中数人,麾下士多死。会暮,信持大刀,率从骑大呼,杀数十人,敌遂小却,信以百余骑突围得免。坐失律,议当死,诏特原之,责授右屯卫大将军。明年,复授彰武军节度。

信不知书,所为多暴横,上命何承矩为之副,以决州事。及承矩领护屯田,信遂专恣不法,军人宴犒甚薄,尝私市绢附上计吏,称官物以免关征,上廉知之。端拱四年,召为右武卫上将军。明年,判左右金吾街仗事。未逾月,吏卒以无罪被捶挞者甚众。强市人物,妻死买地营葬,妄发居民冢墓。家奴陈赞老病,箠之致死,为其家人所告。下御史鞫之,信具伏。狱未上而卒,年六十七。赠横海军节度。子继丰,内殿崇班、阁门祗候。

文末《宋史》的作者评价说米信“所为多暴横”,根据原文,你认为米信的“暴横"体现在哪些方面?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佛肸①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②?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节选自《论语·阳货》)

材料二:

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孟子曰:“仕。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礼》曰:‘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蚕缫,以为衣服。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惟士无田,则亦不祭。’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出疆必载质,何也?”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注】①佛肸(xī):晋国大夫赵简子的家臣,中牟城的地方官。②磷(lìn):薄,损伤。

孔子不顾子路的反对坚持欲往的原因是什么?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者学士之于六艺,射能弧矢之事矣,又当善其揖让之节。御能车马之事矣,又当善其驱驰之节。书非能肆笔而已,又当辨其体而皆通其意。数非能布策而已,又当知其用而各尽其法。而五礼之威仪至于三千,六乐之节文可谓微且多矣。噫!何其烦且劳如是!然古之学者必能此,亦可谓难矣。

然习其射御于礼,习其干戈于乐,则少于学,长于朝,其于式备固修矣。其于家有塾,于党有庠,于乡有序,于国有学,于较有师,于视听言动有其容,于衣冠饮食有其度,几杖有铭,盘杆有戒。在舆有和鸾之声,行步有佩玉之音,燕处有《雅》《项》之乐。而非其故,琴瑟未尝去于前也。盖其出入进退,俯仰左右,接于耳目,达于其心者,所以养之至如此其详且密也。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盖乐者,所以感人之心而使之化,故曰“成于《乐》"。昔舜命夔典乐,教胄子,曰:“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则乐者非独去邪,又所以教其性之偏而纳之中也。故和鸾、佩玉、《雅》《项》琴瑟之音,非其故不去于前,岂虚也哉!

(选自曾巩《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有删改)

材料二: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选自欧阳修《琴说》,有删改)

曾巩和欧阳修都谈到了音乐的作用,两人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诬罔,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上遣(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于是族陵家。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

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

[注]贰师,指汉代贰师将军李广利。

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西洞庭多古寺。余次序游之。十七日从包山至罗汉坞。是日登缥缈,循山后坡陀而下,问西湖寺,宿焉。坐稍定,有声淘然鸣,以寺逼西太湖,奔涛震响,霜月之下,倍觉凄清。夜半梦醒,巨声轰磕,使我神骨俱栗。诘旦,缘湖入村坞。将抵水月寺,长松夹道。寺前银杏数本,大可合围,霜叶凌舞,令人须眉古淡。渡岭,得华山寺。寺在山之阴,山高,月出岭背,比树头发白,夜阑矣。又次日,离华山,渡一小岭,橙橘愈繁,篱落间不胜绝冶,乃其风格严直。行行入长寿寺。去寺半里,得松台、磐石。前对霜橘百株,又为青林点绛。因游甪庵,道柯家岭。岭襟带西湖。是日风暄气柔,群峰可数,晴湖如镜,不风而涛砰砰,犹隔宵枕上。至甪庵,阑入果园。有短墙插湖中,凭墙西瞩。颓阳忽忽将堕,蒸霞飙发,目留而饯之。赤盘半玦,至深红一线。既灭既没,湖水倒映,忽如长虹,而四山冥合矣。廿三日复从包山至天王寺。松林无际,横被数亩,其大小类水月。同日,游资庆,睹黄叶纷飞,又疑水月银杏。然斜阳映其上,如苍髯老翁,脸昙微酣,不独棱棱霜气。此包山、华山之所以为妙也。

(节选自【明】姚希孟《游洞庭诸刹记》)

文本二:

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

(节选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姚希孟描写日落“赤盘半玦,至深红一线”,与姚鼐描写日出“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登泰山记》)的手法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说明。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真宗景德二年,曹州民赵谏与其弟谔,交结权右,长吏多与抗礼,率干预郡政。上即谴中使就访,乃逮系御史狱。己丑,并斩于西市,与之游熟者并坐降黜。戊午,光禄寺丞钱易奏疏言:“盖国之所谨,莫先乎刑,刑不可不本于法。使严刑可戒于众,则秦天下无一黔首之乱矣。臣以谓非法之刑,非所以助治也,惟陛下除之。"上嘉纳其言。

祥符元年,监察御史张士逊为贡院监门官。士逊白主司有亲戚在进士中,明日当引试,愿出以避嫌。主司不听,士逊乃自言引去。上是之,遂诏自今举人与试官有亲嫌者,皆移试别头。九月,知晋州齐化基削籍,黥面流崖州,纵逢恩赦,不在放还之限。化基所至,以贪暴闻,在晋州尤为苛刻。事发,遣官案鞠。朝议惩其积恶,官吏民庶,莫不欣快。上尝谓宰相曰:“为国之要,在乎赏当其功,罚当其罪。不任情于其间,则赏罚必当。”七年,御史台鞠杀人贼,狱具,知杂王随请脔割之。上曰:“五刑自有常制,何必为此。"王旦曰:“随司风宪,抨弹自有故事,此非其所宜言。况此贼本情可见,一死亦已极矣。”八年,开封民崔白,家京城,素无赖,凌胁群小。皇城司兼知以闻,诏捕白付御史台,鞫问得实。乙卯,白决杖,配崖州牢城。

(节选自李焘《资治通鉴长编》)

文本二:

任人任法,皆言治也。任人而废法,则下以合离为毁誉,上以好恶为取舍,皆其弊也。法诚立矣。才之有偏胜也,事之有缓急也。等天下而理之,天下之不乱也几何矣!上之所求于公卿百执郡邑之长者,有其纲也。兴贤而远恶也,固本而待变也,此大纲也。苟有法以授之,人不得以玩而政自举矣。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文本二体现了王夫之怎样的治国理念?宋真宗对“用人"弊端的看法与王夫之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说明。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宫子谓西门子曰:“朕与子并世也,而人子达;并族也,而人子敬;并貌也,而人子爱;并言也,而人子庸;并行也,而人子诚;并仕也,而人子贵;并农也,而人子富;并商也,而人子利。朕衣则裋褐,食则粢粝,居则蓬室,出则徒行。子衣则文锦,食则粱肉,居则连欐,出则结驷。在家熙然有弃朕之心,在朝谔然有敖朕之色。请谒不及相,遨游不同行,固有年矣,子自以德过朕邪?”西门子曰:“予无以知其实。汝造事而穷,予造事而达,此厚薄之验欤?而皆谓与予并,汝之颜厚矣。"北宫子无以应,自失而归,中途遇东郭先生,先生曰:“汝奚往而反,踽踽而步,有深愧之色邪?”北宫子言其状。东郭先生曰:“吾将舍汝之愧,与汝更之西门氏而问之。"曰:“汝奚辱北宫子之深乎?固且言之。”西门子曰:“北宫子言世族、年貌、言行与予并,而贱贵、贫富与予异。予语之曰:‘予无以知其实。汝造事而穷,予造事而达,此将厚薄之验欤?而皆谓与予并,汝之颜厚矣。’"东郭先生曰:“汝之言厚薄不过言才德之差,吾之言厚薄异于是矣。夫北宫子厚于德,薄于命;汝厚于命,薄于德。汝之达,非智得也;北宫子之穷,非愚失也。皆天也,非人也。而汝以命厚自矜,北宫子以德厚自愧,皆不识夫固然之理矣。”西门子曰:“先生止矣!予不敢复言。"北宫子既归,衣其裋褐,有狐貉之温;进其茙菽,有稻粱之味;庇其蓬室,若广厦之荫;乘其筚辂,若文轩之饰。终身逌然【注】,不知荣辱之在彼也,在我也。东郭先生闻之曰:“北宫子之寐久矣,一言而能寤,易悟也哉!”

材料二:

力谓命曰:“若之功奚若我哉?"命曰:“汝奚功于物而欲比朕?”力曰:“寿夭、穷达、贵贱、贫富,我力之所能也。"命曰:“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颜渊之才不出众人之下,而寿四八。仲尼之德不出诸侯之下,而困于陈、蔡;殷纣之行不出三仁之上,而居君位。季札无爵于吴,田恒专有齐国。夷、齐饿于首阳,季氏富于展禽。若是汝力之所能,奈何穷圣而达逆,贱贤而贵愚,贫善而富恶邪?”

(以上材料节选自《列子·力命》,有删改)

【注】逌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北宫子悟到了什么?你认同他悟到的道理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敬贤礼士:太子敬重四皓,魏文侯礼敬段干木,都是通过尊重贤士来赢得他们的支持。

化解危机:太子通过敬重四皓,化解了汉高祖废太子的危机;魏文侯通过礼敬段干木,使得秦国不敢轻易进攻魏国。

德行感化:太子和魏文侯都通过自己的德行感化了贤士,使得他们愿意为其效力,从而达到了保全自己的目的。

王充的观点从行动、效果、策略上点明了二者的相似之处。

从行动上看,“太子敬厚四皓”,材料二指出“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四皓是当时著名隐士;“魏文式段干木之闾”,材料一指出“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子夏是“孔门十哲"之一。“太子”“文侯"都礼敬贤士。

从效果上看,“以消高帝之议”,材料二指出“上欲废太子……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竟不易太子”,太子通过敬重四皓,化解了汉高祖废太子的危机;“却强秦之兵”,材料一指出“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材料三补充说明“秦兵为之不至”,魏文侯通过礼敬段干木,使得秦国不敢轻易进攻魏国。二人都巧妙化解了危机。

从策略上看,王充认为“强弱不敌,众寡不同"力少则修德”。“以敬迎四皓而厚礼之,太子遂安"消高帝之议”和“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都是采用了“修德”的策略,达到了保全自己的目的。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文侯师从子夏学经书,以客礼对待段干木,经过他的乡里,没有一次不凭轼敬礼的。秦国曾想进攻魏国。有人说:“魏君对贤人特别敬重,魏国人都称赞他的仁德,上下和谐同心,不能谋取。"文侯因此得到诸侯的赞誉。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

材料二:

皇上想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生的儿子赵王如意。吕后很害怕,就派建成侯吕泽胁迫留侯,竭力要挟说:“一定得给我出个主意。”留侯说:“回想皇上不能招致而来的,天下有四个人。现在您果真能不惜金玉璧帛,让太子写一封信,言辞谦恭,驾着(用四匹马拉的)安车,趁机派能言善辩之士恳切地聘请,他们应当会来。皇上知道这四个人贤能,那么这对太子是一大帮助。"汉十二年,皇上随着击败黥布的军队回来,病势更加沉重,愈发想更换太子。等到宴饮的时候,设置酒宴,太子在旁侍奉。那四人跟着太子,他们的年龄都已八十多岁,须眉洁白,衣冠非常奇特。皇上感到奇怪,问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四个人上前对答,各自说出姓名。皇上于是大惊说:“我访求先生们好几年了,先生们都逃避我,现在先生们为何自愿跟随我儿交游呢?"四人都说:“陛下轻慢士人,喜欢骂人,我们讲求道义,不愿受辱,所以惶恐地逃跑躲藏起来。我们私下闻知太子为人仁义孝顺,谦恭有礼,喜爱士人,天下人没有谁不伸长脖子想为太子拼死效力的。因此我们就来了。”皇上说:“烦劳诸位始终如一(善始善终)地好好调教保护太子吧。"四个人敬酒祝福已毕,小步快走离去。皇上起身离去,一直到酒宴结束,皇上最终没有更换太子,原本是留侯招致这四个人发生了效力。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材料三:

议论者中有人说:“魏文侯从段干木居住的里巷经过,手扶车轼表示敬意,秦军因此不去攻打魏国,并不是法制的功效。虽然在保全国家方面有好处,也不值得重视。”那么,法制的功能,指的是什么呢?养活三军士兵,明确赏罚法令,严厉刑法,富国强兵,这就是法制。六国灭亡,都灭亡在秦国的军队。六国的军队并非不精锐,士兵的力量也并非不强,然而甚至于被打败灭亡,这是因为强弱不相当,多少不一样,即使明确了法制,那又有什么益处呢?假使小孩违背了大力士孟贲的心意,孟贲发怒,小孩持刀跟孟贲对打,小孩肯定不能取胜,因为力量远远不如孟贲。要是孟贲发怒,而小孩讲究礼节,对他非常恭敬,孟贲才会不忍加害。秦国与魏国,就像孟贲与小孩一样。力量弱小就该修养德行,军队强大就该发扬威力。秦国凭借军队强大,威力无穷战无不胜。撤回军队,不去侵犯魏国领土,是因为秦军尊重段干木操行贤良,推崇魏文侯的礼义。汉高皇帝主张想废掉太子刘盈,吕后很担忧,张子房(张良)教太子用谦恭的态度去迎请四皓,并丰厚地礼遇他们。太子的地位安稳了。太子敬重厚待四皓,来消除了高皇帝废掉太子的想法,就像魏文侯到里巷对段干木表示敬意,退掉了强大的秦军一样。

(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

2.称赞岳飞智勇双全,古代名将不能比;但也指出不足,认为岳飞善于野战,这并不是周到的计划。

宗泽对岳飞的评价主要有两点:

其一从文中“宗泽一见奇之曰将材也"尔智勇材艺,古良将不能过”等内容可知,宗泽认为岳飞是一个将才,称赞岳飞智勇双全,古代名将不能比。

其二是从文中“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可知,宗泽认为岳飞善于野战,这并不是周到的计划,所以后来教授他阵图。

参考译文:

高宗建炎元年六月乙酉日,朝廷任命宗泽为东京留守。宗泽在襄阳,听说黄潜善又倡导(与金)和议,上疏说:“自从金人两度攻来,朝廷不曾任命一名将帅,出动一支军队,只听说奸诈邪恶的大臣,早晨劝一句来寻求和议,晚上说一句来求得和约,最终导致两位皇上被俘,宗庙社稷蒙受耻辱。我料想陛下(会)赫然大怒,大力倡明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从而复兴大宋王朝。(不料)如今陛下即位四十天了,没听说有什么大的号令,只看见刑部指挥说(什么),不得发布命令到河东、河西、陕州的蒲县和解县,这是剥夺天下忠诚义气的精神,从而让自己与百姓隔绝。我虽然愚笨怯懦(但)应当亲自冒着(敌人)的箭石为众将做出表率,能够捐躯报答国恩,(这就)足够了。”高宗看了宗泽的进言,认为他说得很有气魄。等到开封尹职位空缺,李纲进言:“安抚恢复旧日部属,非宗泽不可。"于是朝廷任命宗泽为东京留守,主管开封府。这时敌人的骑兵在黄河边驻扎,鸣金击鼓的声音整天都能听到,而京城的用以瞭望的高台都已废弃,军队和百姓混杂居住。盗贼四处抢掠,人心动荡不安。宗泽威望一向显扬,到任以后,抚慰军队和百姓,修葺高台,多次出动军队挫败敌人,上疏请求高宗返回京城。不久高宗传下诏令,荆、赛、江、淮一带都要做好皇帝出巡的准备。宗泽又上疏说:“开封物价、商店逐渐与平时一样,那些心怀忠诚、义气的商人旅客、士大夫,没有人不希望陛下赶快返回京城,来安慰民心。那持不同意见的人,不过如张邦昌之类,暗中给金人帮忙罢了。”真定、怀州、卫州之间的敌兵气势很大,正加紧修造作战器械,制定进攻的计划。宗泽以此为忧,于是渡过黄河,约来众将一同商议(御敌)事宜,从而谋求收复(失地)。于是在京城四面城墙各设置专使,来统领招集的兵士,制造战车一千二百辆。又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城外建起二十四座坚固的堡垒,沿着黄河像鱼鳞一样密密排列成连珠砦,连接黄河以东、黄河以北的山水砦中的忠诚义气的民兵。防守抵抗的器具准备好以后,宗泽多次上表请求高宗返回京城,但是高宗采用黄潜善的计策,打定主意巡幸东南,不回复(宗泽)。秉义郎岳飞触犯法令将受刑罚,宗泽一看见(他)就认为他不同一般,说:“你是善于带兵打仗的人才啊。"恰逢金人攻打汜水,宗泽把五百骑兵给了岳飞,让他立功赎罪,岳飞大败金人后返回。宗泽提拔岳飞担任统制,对他说:“你的智慧勇气、才智艺能,古代名将不能超过,但是你喜欢野战,这不是周到的计谋。”于是传授给岳飞布阵的图式。岳飞说:“先布阵然后出兵作战,这是兵法常用的战术,(但)运用得巧妙灵活,全在于善于思考。"宗泽认为岳飞说得对。

3.①要求别人详尽苛刻。

②抓住别人某一个问题,不考虑别人的很多长处。

③只追究别人以往的缺点,而不考虑他现在新的变化。

从原文第二段可知今之君子与古之君子不同,可从文段中去分析今之君子对待别人的情况。

①由“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可知,要求别人详尽苛刻。

②由“举其一不计其十"可知,抓住别人某一个问题,不考虑别人的很多长处。

③由“究其旧不图其新”可知,只追究别人以往的缺点,而不考虑他现在新的变化。

参考译文:

古代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要求别人宽而少。严格而全面,所以不会怠慢;宽容而简约,所以人们乐于做好事。听说古人中有个叫舜的,他的为人,是个仁义的人。寻求舜所以成为舜的道理,对自己要求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舜的地方,仿效那些与舜相同的地方。听说古代的人有周公,他的为人,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寻求周公所以为周公的道理,对自己要求:“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够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周公的地方,仿效那些像周公的地方。舜,是大圣人,后世没有人能赶上他的;周公,是大圣人,后世没有人能赶上他的。这些人却说:“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这不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全面吗!他对别人呢,就说:“那个人,能有这些优点,这就够得上一个善良的人了;擅长这些事,这就够得上一个有才艺的人了。”肯定他一个方面,而不苛求他别的方面;论他现在的表现,而不追究他的过去;小心谨慎地只担心别人得不到做好事应得的表扬。一件好事是容易做到的,一种技能是容易学得的,他对待别人,却说:“能有这样,这就够了。"又说:“能擅长这个,这就够了。”这不就是要求别人宽容而简约吗?

现在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了。他们对待别人求全责备,却对自己要求很少。求全责备,所以别人难以与自己交好;要求很少,所以自己获得的进步也很少。自己并没有什么好的地方,却说:“我有这优点,这也足够了。"自己并没有什么才能,却说:“我有这能耐,这也足够了。”表现于外是欺骗别人,反省于内是欺骗良心,还没有些微的收获就停止不前,这不是对自己要求太少太低了吗?他们要求别人,说:“那个人虽然能做这个,但他的为人不值得称赞;那个人虽然擅长这些,但是他的才能不值得称道。"他们是举出人家一点欠缺而不计算别的十点长处;追究人家的过去,而不考虑人家当前的新的成就。他们惶惶不安唯恐人家有好名声。这岂不是对别人求全责备吗?这就叫不用普通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却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我看不出他们是在尊重自己啊。

虽说如此,做出这些行为是有其根源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懈怠和妒忌啊。懈怠的人自己不学习,而妒忌的人就怕人家学习。我曾经尝试对很多人说:“某人是优秀的,某人是优秀的。”那些应声附和的,一定是那个人的同伙;如果不这样,就是他所疏远的,没有什么相同的利害关系的;再不然,就是惧怕他的人。假如不是这样,强悍的人一定会用言语来表达愤怒,懦弱的人一定会在脸色上显露出不满。我又曾经对好多人说:“某人不是优秀的人,某人不是优秀的人。"那些不应声的,一定是那个人的同伙,如果不这样,是他所疏远而没有什么相同的利害关系的,再不然,就是惧怕他的人。假如不是这样,强悍的人一定会在言语中表示高兴,懦弱的人一定会在脸色上显露出欢喜。因此事业成功毁谤随之产生,德望高了坏话跟着就来。读书人处于当前这种环境中要想光大名声履行道德,真是难啊!

居于上位而想有所作为的人,如能听取我的议论而牢记于心,那国家大概就可以治理好了吧!

4.①任判左右金吾街仗事不满一月,吏卒无罪被他鞭打的很多。②强行购买人口和货物,他的妻子死后买地埋葬,妄自挖掉居民的坟墓。③家奴陈赞又老又病,被米信鞭打致死。

由原文“明年,判左右金吾街仗事。未逾月,吏卒以无罪被捶挞者甚众”可知,米信任判左右金吾街仗事不满一月,吏卒无罪被他鞭打的很多。

由原文“强市人物,妻死买地营葬,妄发居民冢墓"可见,米信强行购买人口和货物,他的妻子死后买地埋葬,妄自挖掉居民的坟墓。

由原文“家奴陈赞老病,箠之致死,为其家人所告”可见,米信家奴陈赞又老又病,被米信鞭打致死。

参考译文:

米信,原名海进,本来是奚族人,年轻时勇悍,以擅射闻名。宋太祖统领禁兵时,把米信收用在军中,得以追随左右,于是成为太祖心腹,改名信,署任为牙校。宋太祖即皇帝位后,补任他为殿前指挥使,升任直长。平定扬州时,米信执弓箭侍奉在太祖身边,有一个散骑兵将接近皇帝车驾,米信一箭射去,一发而射中。

太宗即皇帝位,转任散都头指挥使,接着兼任高州团练使。太平兴国三年(978),升为兼任洮州观察使。太平兴国四年,征伐太原时,被任命为行营马步军指挥使,与田重进分别督率行营诸军。并人军队秘密地来进攻,米信打败了他们,杀死敌将裴正。并州平定后,于是移兵进攻范阳。部队回师后,因战功提升为保顺军节度使。当时米信的宗族亲属们都在塞外,他哥哥的儿子米全从朔州跑来投归,接见他后,让他乘驿马到代州,伺机把亲属们迎接来,派劲卒护送他。不久米全住了一年多,边境侦察兵很严格,最终不能迎其亲属。米信慨叹说:“我听说忠孝不两立,现在正想以身殉国,怎能顾及亲戚呢?"向北面痛哭,诫令子侄们不要再提这件事。

雍熙三年(986),征伐幽蓟时,任命米信为幽州西北道行营马步军都部署,在新城打败契丹军队。契丹率领部队又来进攻,宋军稍微退却,米信独以部下龙卫卒三百人抗御敌军,敌军把他们重重包围起来,箭如雨下,米信射中几名敌兵,部下士卒大多战死。适逢天黑,米信手持大刀,率领跟从的骑兵大声呐喊,杀死几十名敌人,敌军才略微退却,米信率领百余骑兵突围得以免死。因犯失律之罪,议罪应当杀头,诏令特地原谅他,贬任右屯卫大将军。第二天,仍然授任彰武军节度使。

米信不识字,所作所为多暴横,皇上命令何承矩给他做副手,处理州中政事。承矩兼管屯田时,米信就专断放肆不遵法度,宴请犒劳军人时非常刻薄,曾经私人买绢时,向主管计税的官吏谎称是官府购买逃避关税,皇上查访得知这些情况。端拱四年,召他入朝任右武卫上将军。第二年,任判左右金吾街仗事。不满一月,吏卒无罪被他鞭打的很多。强行购买人口和货物,他的妻子死后买地埋葬,妄自挖掉居民的坟墓。家奴陈赞又老又病,被米信鞭打致死,此事被他的家人告发。把他送给御史审讯,米信供认。案情还未上报就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追赠横海军节度,他的儿子米继丰,任内殿崇班、阁门祗候。

5.①古代的君子未尝不想做官。②孔子急于用世,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③孔子坚信自己可以出淤泥而不染。

①由原文“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可知,古代的君子未尝不想做官。

②由原文“吾岂鲍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可知,孔子急于用世,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③由原文“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缩"可知,孔子坚信自己可以出淤泥而不染。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佛肸召孔子,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以前我从老师这里听过:‘亲自行不善的人,君子是不会去的。’佛肸在中牟发动叛乱,您要去,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是的,我讲过这样的话。但不是说过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损吗?不是说过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只苦葫芦么,怎么能够悬挂在那里却不可食用呢?"

材料二:

周霄问道:“古代的君子做官吗?”孟子答道:“做官。《传》上说:‘孔子几个月没有得到君主任用,就惶惶不安;离开疆界,一定会带着见面礼(以便和别国国君见面)。’公明仪也说:‘古代的人几个月没有君主任用,就要去安慰他。’"周霄便说:“几个月没君主任用就去安慰他,不是太性急了吗?”孟子答道:“士失掉官位,就好像诸侯失去国家。《礼》说过:‘诸侯亲自参加耕种,是为了供给祭品;诸侯夫人亲自养蚕缫丝,是为了供给祭服。牛羊不肥壮,祭品不洁净,祭服不具备,不敢祭祀。士若没有[供祭祀用的]田地,那也不能祭祀。’牛羊、祭具、祭服不具备,不敢祭祀,也就不能举行宴会,这难道不应该安慰他吗?"周霄问道:“离开一国时,定要带上谒见别的国君的礼物,为什么呢?”孟子说:“士做官,就像农夫种田;农夫难道会因为离开一个国家就丢弃他的农具吗?"周霄说:“我们晋国也是个有官可做的国家,却不曾听说想做官这样急迫的。想做官是这样急迫,君子却又不轻易去做官,为什么呢?”孟子说:“男孩一出生,就愿给他找妻室,女孩一出生,就愿给她找婆家;父母的这种心情,人人都是有的。(但是,如果)不等父母的同意、媒人的说合,就钻洞扒缝互相偷看,翻过墙头私会,那么父母和社会上的人都会轻视他。古人未尝不想做官,但又厌恶不能通过正道获得;如果不通过正道而去为官,是和钻洞穴相似的行为。"

6.曾巩所谈音乐其实是礼乐,强化其在儒家教化思想上的功能;他认为礼乐可以修养内心,形成礼仪规范,养成高尚品德。欧阳修认为音乐可以养神祛病,寄托情怀,排遣忧愁。

第一则材料作者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说明音乐的作用,根据“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则乐者非独去邪,又所以救其性之偏而纳之中也"可知,曾巩所谈音乐其实是礼乐,强化其在儒家教化思想上的功能;他认为礼乐可以修养内心,形成礼仪规范,养成高尚品德。

第二则材料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得出音乐的作用,根据“喜怒哀乐,动人必深。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可知,欧阳修认为音乐可以养神祛病,寄托情怀,排遣忧愁。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古代求学之人对于六艺,射要能做好射箭之事,还应当擅长那些作揖谦让的礼节。御要能做好驾驭车马之事,又要擅长那些策马快跑的礼节;书法不是能纵笔就可以了,还应当能辨别它的体式并都能做到通达其中的意蕴;数术不是能布列算筹就好了,还应当知道它的用处并完全掌握其中的方法。五礼之类的重要礼仪,绵延三千年,六乐之类的礼节规定,可说是极其细致繁多了。唉!多么烦杂且令人操心操劳到如此地步!然而先贤学者必须能够一一做到,也可以说是很难的了。

但他们在“礼乐"的基础上学习那些射御、干戈等军事作战事宜,那么他们年少时学习知识,年长后入任工作,他们对于军事作战等知识的领悟本来就已经(慢慢)修习好了。先贤学者们受过家整、乡校、国学等良好教育,受过老师的教导,在言行举止上懂得仪容,在衣食住行上懂得限度,他们的书桌和随身手杖上刻有自励的铭文,他们的日常饮食器具上刻有自省的戒文。他们坐车的时候(行车有礼)和鸾相应,他们行走时佩环叮咚(令人赏心悦目),他们工作之余日常生活中亦喜爱“雅”“颂"正音。不是特殊原因,琴瑟不会离身。我想他们待人处事,一言一行,其礼仪规范皆发自内心,这就是他们礼仪修养达到如此细致入微的原因。

孔子说:“人的修养,入门于学《诗经》,确立于学《礼》,最终圆满于学《乐》。”乐,是用来摇动内心从而内化于心的,所以说“成于《乐》"。先前舜任命夔掌管音乐事务,负责教导年轻人,说:“(让年轻人)为人正直而温和,宽容而谨慎,性情刚正不阿而不暴烈,态度磊落而不傲慢。”那么乐不仅仅能够祛除不良习气,还可以用来矫正一个人偏狭的性情然后使他们进入中正的状态。所以行车时和鸾相应,行走时佩玉叮咚,《雅》《颂》琴瑟之音,没有特殊原因不会离身,难道是不真实的吗?

材料二:

我曾经得了忧劳的病症,退下来闲居,没有医治好。后来在朋友那里学习弹琴,学习了五声和几支乐曲,时间一长觉得很快乐,不知道那疾病还在自己身上呢。

弹琴作为一种技艺,是很小的了。等这技艺到了极点,大的是最低的声音,小的是最高的声音,按着琴弦迅急弹奏,声调便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声音急促的,显得很凄惨;声音和缓的,显得很舒畅。有时好像山崩石裂,泉水从高山上涌出来,又好像夜晚发生了大风大雨;有时像怨夫、寡妇的叹息声,又好像和睦的雌鸟、雄鸟互相唱和。它的深沉的忧虑悠远的思绪,就是虞舜、周文王和孔子的遗音;它的悲惨、愁闷、感慨、愤激,就是孤儿伯奇、忠臣屈原所发出的叹息。喜、怒、哀、乐的情绪,一定深深地打动人家的心弦。它能够凭耳朵听出来,能够随手弹出来,如果选取那和谐的音调,排遣忧郁,散发幽思,那么,往往感动人心,极为深切。

7.①李陵打仗失败后即投降匈奴;

②与降将卫律一道成为单于左膀右臂;

③率领大军追击汉军。

作答此题,首先要理解王夫之“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一句的意思。李陵投降匈奴,作为汉军将领,已经丧失了一个汉军将领的节操,故称“大节丧”。“余无可浣也"承上一句“已缁之素,不可复白”而来。已经染色的素丝不可能回复白色,因此李陵“大节丧”,投降之罪无可辩白,也就是材料二的结论句“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李陵投降叛逆之罪无可辩白。试题即要求考生从材料一中概括支持王夫之这一观点的史实。

与此相对应,考生可以从材料一中找到:

①“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即“打仗失败后即投降匈奴”。

②“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单于将女儿嫁给李陵为妻,并立为右校王,李陵与降将卫律一起受到单于重用,成为单于的左膀右臂。

③“(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李广利出征匈奴,李陵率三万余骑追击汉军,转战九日。说明李陵投降效忠匈奴单于已是事实。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李广有个孙子名叫李陵,担任侍中,擅长骑马射箭。汉武帝认为他有李广的风范,让他在酒泉、张掖一带教士兵射箭,以防备匈奴。等到贰师将军出击匈奴时,李陵叩头自己请求说:“我所率领屯垦戍边的人,都是荆楚地区勇敢的人和奇才剑客。我愿意亲自率领一支队伍,到兰干山南面去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让他全力对付贰师将军的军队。臣愿以少击多,只用五千步兵直捣单于王庭。"皇帝赞许李陵的豪情壮志,就答应了他的请求。李陵到达浚稽山,与单于军队相遇,匈奴约三万骑兵包围了李陵军队。李陵搏战攻击,匈奴军转身退回上山,汉军追击,杀敌几千人。单于大惊,召集八万多骑兵前来围攻李陵。李陵的军队在树林间徒步与匈奴骑兵战斗,又杀敌几千人。李陵的部队被困在山谷中,匈奴军在山上,从四面射箭,箭如雨下。士兵很多被杀死,无法前进。李陵说:“没有脸面回去见皇上呀!”于是投降了。皇帝非常愤怒,群臣都责备李陵,皇帝拿这件事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极力辩护说:“李陵侍奉父母很孝顺,结交士人讲信用,常常奋不顾身来为国家的危难而献身,他历来积铸的品德,我认为有国士的风度。而且李陵率领的步兵不满五千人,深践(深入)敌人的军事要地,阻挡(抵挡)数万敌军。他虽然身陷重围,兵败投降,然而他摧垮、打败敌军的功劳,也足以向天下人显示他的本心了。他之所以没有死节,应该是想得到恰当的机会来报效朝廷。"汉武帝认为司马迁在诬陷欺骗,把司马迁下狱(关进牢狱),施以宫刑。很久以后,汉武帝才对原先使李陵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表示后悔。武帝派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公孙敖无功而返,于是对武帝说:“抓获了匈奴俘虏,说李陵在教单于制造兵器,以防备汉军。”于是汉武帝下令诛杀了李陵全家。不久后听说,教单于练兵的是投降匈奴的汉朝将领李绪,并非李陵。李陵派人将李绪刺杀。匈奴单于的母亲大阏氏要杀李陵,单于将他藏匿在北方。直到大阏氏去世后,李陵才回到王庭。单于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为妻,封其为右校王,与卫律一起都成为掌权的贵族。卫律常常伴在单于身边,李陵则在外朝,有大事才召入王庭议事。征和三年三月,武帝遣李广利率七万人出兵五原,攻打匈奴。匈奴派大将与李陵率三万多骑兵追击汉军,转战了九天。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材料二:

李陵投降匈奴,罪行显著而不可掩盖。如果说他孤军奋战而无援助,那么他率领五千步兵出塞,是他自己炫耀勇敢,而不是汉武帝命令他无法推辞的。李陵的家族因此受祸,他将灾祸转嫁给了李绪;等到后来李广利征讨匈奴,李陵率领三万多骑兵追击汉军,转战九天,难道也要把罪责推给李绪吗?如果说李陵受单于的控制,不得不追击转战,那么匈奴难道没有可信任的人吗?如果李陵有两面讨好的心思,单于又怎么能信任他并委以重兵,让他深入敌境与汉将对峙呢?司马迁为李陵文过饰非好像不够,却不断地称赞李广,以此来奖掖其家族世代相传的事业。身为将领却向敌军投降,投降以后又为新主效死作战,即使想要洗涤自己身上的污点,可已经染黑的白布,不可能重新变白。大节已失,则其余的都没法洗干净了。李陵说“我是想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来报答汉朝”,只不过是见到苏武义举感到惭愧而找的借口。他的背叛,本来就不是司马迁所能文饰的。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

8.①都运用贴切的比喻;

②都从视觉角度写日的颜色。

①“赤盘半玦”中,作者先把夕阳比成一块通红的圆盘,接着又把它说成半块玉玦;“正赤如丹"中,作者把朝阳比成丹砂,可见都运用贴切的比喻;

②“赤盘半玦,至深红一线”是说夕阳由一块通红的圆盘变为半块玉玦,直至成为一道深红的线,其中有光线的变化,是眼中所见;“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是说太阳升起,颜色纯红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承托着它,也是作者站在泰山之巅观日出,极写日出景象的雄浑壮阔。二者都从视觉角度写日的颜色。

参考译文:

文本一:

西洞庭山上古寺很多。我依次一一游览。十七日从包山到达罗汉坞。这天登临了缥缈峰,沿着山后的坡路下来,询访西湖寺,并在寺中住宿。稍稍坐定,便听到隆隆的声响,那是由于寺院靠近太湖,奔涌的波涛震响着,在霜天的月色之下,听了这波涛声让人分外感到凄凉清冷。半夜里从梦中醒来,听到巨大的水声轰鸣撞击,使我的身心都感到不寒而栗。第二天早晨,沿着湖边进入村庄水坞。将要抵达水月寺,一长溜的松树在两旁夹着道路。寺前有几棵银杏树,都有一人合抱那么粗,霜天的树叶凌空飞舞,看了令堂堂男子汉的心胸变得古朴而淡雅。越过山岭,觅得华山寺。寺在山的北面,山势高峻,月亮从山岭的背面升起,等到树梢挂满月光,夜将尽了。第三天,离开华山寺,越过一小座山岭,橙子、橘子花更为繁茂,篱笆内外村落之间显得十分艳丽妖冶,但橙与橘的风格是严肃端直的。走走就到了长寿寺。离寺院半里路,见到松树环绕的高台、巨大的石块。面对着百棵霜橘,又为青青的树林点缀了一株绛色。为游览甪庵,取道柯家岭。这里的山岭如同衣襟衣带萦回着西太湖。这天风和日丽,群峰历历可数,晴天的湖面如同明镜,但是无风而涛声砰砰作响,依然在夜间声声敲击于枕边。到了甪庵,信步擅入果园。有道短墙插入湖中,靠墙西望。残阳快要西下,云蒸霞蔚瞬息生发,目光驻留送别夕阳。夕阳由一块通红的圆盘变为半块玉玦,直至成为一道深红的线。夕阳已浸在山下,湖光倒映着晚霞,忽然如同长虹,但四面的山峦也是冥色合拢了。二十三日又从包山到天王寺。松林无边无际,横向披覆有数亩地之广,松树的大小类似水月寺的。同一天,游资庆寺,看到黄叶纷飞,疑为置身水月寺的银杏树下。但是此刻斜阳映在树上,如同发白胡须老翁,脸上为云彩所布呈现出微醉的红晕,不光是棱棱的傲霜之气。这就是包山、华山景色之所以美妙的主要因素。

文本二:

一年四季各有其不同的自然景物,而各种景物又呈现不同的容貌;感情随着自然景物的不同而变化,文辞又是由于情感的激动而生变。因此,诗人被景物感召和触动时,就会产生无限的联想和类比;在景象万千的大自然中流连欣赏,在看到和听到的范围内低声吟咏。描写、图摩景物的气势、状貌,既能随着自然景物的变化而委婉尽致;联属、比附景物的色彩、声音,也能应合内心的感触而反复斟酌。所以,《诗经》中,用“灼灼”来形容桃花色彩的鲜艳,用“喓喓"来模仿草虫吟唱的声韵。用“皎”字来形容太阳的洁白明亮,用“嘒"字表现星星的微笑,只用一个字就曲尽了事物的特性:这都是以最少的文字来概括丰富的内容,把景物的形貌神情毫无遗漏地表现出来了。即使此后经过文家千百年来的反复思索,又有谁能用什么字将它们更改替换呢?

9.(第一问)“任人”与“任法"相结合。(第二问)都认为“用人”容易受个人情感影响。

第一问:材料二中王夫之说到“任人任法,皆言治也。任人而废法,则下以合离为毁誉,上以好恶为取舍,皆其弊也。法诚立矣"。他认为不能任人而废法,应该制定法令。要将“任人”与“任法"结合起来。

第二问:材料一中宋真宗说到“为国之要,在乎赏当其功,罚当其罪。不任情于其间,则赏罚必当”。材料二中王夫之说到“上以好恶为取舍"。他们都认为“用人”容易受个人情感影响。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宋真宗景德二年,曹州人赵谏和他的弟弟赵谔,结交权贵,郡县长官对他们大都以礼相待,他们一起干预郡中政事。宋真宗当即派遣宦官前往查访,他们于是被关押到御史台狱。己丑,赵谏兄弟二人在西市被处死,和他们交往密切的官员也因此受到牵连贬降。戊午,光禄寺丞钱易上奏疏道:“国家应谨慎对待的,没有比使用刑罚更重要的了,使用刑罚不能不依据法律。如果严酷的刑罚可以惩戒众人,那么秦的天下就没有造反的百姓了。臣认为不符合法令的刑罚,不能用来帮助治政,希望陛下加以废除。"皇帝嘉奖采纳了他的意见。

祥符元年,监察御史张士逊担任贡院监门官。张士逊向主试官禀告说参加进士考试的考生中有自己的亲戚,第二天就要引保就试,希望能离开贡院以避免嫌疑。主试官不准,张士逊就自己报告离开。宋真宗肯定他的做法,于是诏令今后应试的举人和考官有亲戚嫌疑的,都要移出参加另设的考试。九月,晋州知州齐化基被削夺官职,黥面流放到崖州,即使遇上恩赦,也不属于释放回家的宽免对象。齐化基所到之地,以贪婪残暴闻名,在晋州的时候更是刻薄。事情被揭露后,宋真宗派遣官员审讯。朝廷商议惩治他的积久恶行,官员百姓,没有不感到欣慰快乐的。宋真宗曾经对宰相说:“治理国家的关键,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