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地球概况》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B.地球公转周期为1年C.地球赤道半径为6371千米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只在极点地区发生2、下列关于地球板块构造理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地球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板块运动的现象B.地球表层岩石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板块C.大陆漂移说是地球板块构造理论的前身D.板块边缘位于海洋区域的称为板块交界带3、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内依次为:A.地壳—地幔—地核B.地核—地幔—地壳C.地幔—地壳—地核D.地壳—地核—地幔4、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完美的正球体B.椭圆球体,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C.椭圆球体,赤道半径小于极半径D.不规则的几何体5、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C.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D.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6、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B.地球公转的速度在一年中是恒定的C.地球公转周期是24小时D.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7、地球的形状最接近于下列哪种模型?A、正方体B、圆球C、椭球体D、圆柱体8、地轴的倾斜角度决定了地球上的哪一种现象?A、昼夜交替B、四季变化C、地形地貌D、气压带分布9、地球上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分布比大约是:A.1:3B.3:7C.3:1D.7:110、地球表面最高的大陆是:A.南极洲B.北美洲C.亚洲D.南美洲11、关于地球的形状描述正确的是:A.完美球体B.椭圆球体C.不规则球体D.扁平球体12、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地球表面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A.太阳辐射强度B.海陆分布C.地形地貌D.人类活动13、题目:关于地球自转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B.地球自转速度在两极处最快C.地球自转速度在极点处为零D.地球自转速度在不同纬度处都相同14、题目:下列关于地球赤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B.赤道位于地球的中央C.赤道的纬度为0°D.赤道附近地区昼夜平分15、地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面的某一角度关系导致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请问这一角度是多少度?A、23.5°B、66.5°C、90°D、24.5°16、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下列地区处于夏季的有:A、赤道附近B、北半球温带地区C、南半球低纬度地区D、南半球热带地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是描绘大气层的图像及其结构。材料二:地球上的水循环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它涵盖了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水三个方面。1.请说明大气层的组成及其高度划分。2.分析大气层中臭氧层的作用。3.简述地球上的水循环环节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第二题题目:分析以下地理现象,并阐述其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1)我国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2)华北平原的形成原因;(3)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特点。第三题题目:请分析地球公转带来的四季变化,并运用具体事例说明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对地球地理环境的影响。《专题1地球概况》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B.地球公转周期为1年C.地球赤道半径为6371千米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只在极点地区发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特点。地球公转周期为1年,这是地球运动的最基本特点之一。选项A中,地球自转方向确实是自西向东,但这是对自转方向的描述,而非特点。选项C中的地球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与题意不符。选项D中,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不仅限于极点地区,还包括其他地区的昼夜更替等现象,因此不正确。综上所述,B选项为正确答案。2、下列关于地球板块构造理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地球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板块运动的现象B.地球表层岩石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板块C.大陆漂移说是地球板块构造理论的前身D.板块边缘位于海洋区域的称为板块交界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地球板块构造理论的掌握。根据地球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边缘位于海洋区域的称为海岭板块交界带,而不是选项D中所述的板块交界带。选项A、B、C都正确,分别是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板块的划分、以及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历程。因此,D选项是错误选项。3、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内依次为:A.地壳—地幔—地核B.地核—地幔—地壳C.地幔—地壳—地核D.地壳—地核—地幔答案:A解析: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层次。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体,地幔位于地壳之下直到地核的外部边界,而地核则是地球的最内层,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因此正确选项是A。4、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完美的正球体B.椭圆球体,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C.椭圆球体,赤道半径小于极半径D.不规则的几何体答案:B解析:地球并非完美的正球体,而是一个椭圆球体,即在赤道处稍微膨胀,在两极稍扁。这是因为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导致的。赤道半径大约为6378公里,而极半径约为6357公里,因此正确答案是B。5、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C.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D.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答案:D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确实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这两个选项都是正确的。地球自转确实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这是因为地球的自转使得太阳光只能照亮一半的地球表面。然而,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而非最慢,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在赤道附近,地球的自转线速度大约为每小时1670公里。6、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B.地球公转的速度在一年中是恒定的C.地球公转周期是24小时D.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答案:A、D解析:地球公转的轨道确实是椭圆形的,这是开普勒第一定律的内容,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地球公转的速度在一年中并不是恒定的,而是由于地球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距离太阳的距离在变化,导致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4日左右)最快,在远日点(7月4日左右)最慢,因此选项B是错误的。地球公转周期是365.24天,而非24小时,因此选项C是错误的。地球公转确实产生了四季变化,这是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不同季节地球表面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导致气温变化,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7、地球的形状最接近于下列哪种模型?A、正方体B、圆球C、椭球体D、圆柱体答案:C解析: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的形状,因为地球在赤道处由于自转稍稍膨胀,导致两极略微扁平。因此,最接近地球实际形状的是椭球体模型。8、地轴的倾斜角度决定了地球上的哪一种现象?A、昼夜交替B、四季变化C、地形地貌D、气压带分布答案:B解析:地轴的倾斜角度是地球产生四季变化的主要原因。当地轴倾斜角度和太阳光线的关系发生变化时,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和强度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四季更替。9、地球上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分布比大约是:A.1:3B.3:7C.3:1D.7:1答案:D解析: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的比例是大约7: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只占29%。选项D正确。10、地球表面最高的大陆是:A.南极洲B.北美洲C.亚洲D.南美洲答案:A解析:地球表面最高的大陆是南极洲,平均海拔约为2350米。选项A正确,南极洲由于其严峻的气候条件和广阔的冰雪覆盖,使得大陆的平均海拔相对较高。11、关于地球的形状描述正确的是:A.完美球体B.椭圆球体C.不规则球体D.扁平球体答案:B解析:地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圆球体,这种形状也被称为地球椭球体或地球扁球体。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于赤道区域导致的结果。12、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地球表面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A.太阳辐射强度B.海陆分布C.地形地貌D.人类活动答案:D解析:虽然人类活动对局部地区乃至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但在自然条件下,影响地球表面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强度、海陆分布以及地形地貌等。太阳辐射强度随纬度变化,海陆热容量差异导致了沿海与内陆温差,而山脉等地形特征则会影响气流运动和降水模式,进而影响温度分布。因此,选项D虽然在现代背景下变得越来越重要,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要自然因素。13、题目:关于地球自转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B.地球自转速度在两极处最快C.地球自转速度在极点处为零D.地球自转速度在不同纬度处都相同答案:C解析:地球自转速度并非在所有地方都相同,而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极点处,地球自转速度为零,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A和B都是错误的,因为在赤道处地球自转速度最快,而不是在两极处。选项D也是错误的,因为地球自转速度在不同纬度处并不相同。14、题目:下列关于地球赤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B.赤道位于地球的中央C.赤道的纬度为0°D.赤道附近地区昼夜平分答案:B解析: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位于地球的中央,纬度为0°。赤道附近地区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每天都能看到昼夜平分的现象。因此,选项A、C和D都是正确的描述。选项B描述不正确,因为赤道并非位于地球的中央,而是位于地球的赤道平面,即纬度为0°的位置。15、地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面的某一角度关系导致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请问这一角度是多少度?A、23.5°B、66.5°C、90°D、24.5°答案:B解析:地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面)之间的倾角为23.5°,但导致昼夜交替的直接原因是地轴倾斜造成的太阳光线在地球表面的相对位置变化,而昼夜交替主要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因此直接与昼夜交替相关的并未明确给定角度值。这里的选项设置存在巧妙误导,但根据题目核心,答案B是间接关联角度,实际昼夜交替核心是地球自转引发。16、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下列地区处于夏季的有:A、赤道附近B、北半球温带地区C、南半球低纬度地区D、南半球热带地区答案:B解析: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意味着北半球正处于夏至日,北半球温带地区处于夏季。而南半球则与此相反,此时处于冬至日,南半球低纬度和热带地区则处于冬季。赤道附近地区在这个时刻则不是夏季。因此,符合条件的是北半球温带地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是描绘大气层的图像及其结构。材料二:地球上的水循环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它涵盖了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水三个方面。1.请说明大气层的组成及其高度划分。2.分析大气层中臭氧层的作用。3.简述地球上的水循环环节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答案:1.大气层由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空间组成。其中,对流层高度约10-15千米,平流层高度约50-55千米,臭氧层位于平流层内,高度约20-30千米,中间层高度约50-85千米,热层高度约80-500千米,外层空间高度超过500千米。2.臭氧层的作用是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其对生物体的伤害。臭氧层通过吸收紫外线来防止紫外线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保护生物体不受到过度紫外线的辐射。3.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径流、渗透、土壤水蒸发和植物蒸腾等环节。水循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维持地球生物的生存,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维持地表形态。解析:1.本题考查大气层的组成及高度划分。解答时,需要结合地图和文字描述,准确找出大气层的各个层次及对应的高度。2.本题考查臭氧层的作用。在解答时,要理解臭氧层可以吸收紫外线,并对地球生物起到保护作用。3.本题考查地球上的水循环环节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解答时,要结合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和影响进行说明,注重言简意赅。第二题题目:分析以下地理现象,并阐述其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1)我国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2)华北平原的形成原因;(3)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特点。答案:(1)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青藏高原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古生代末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逐渐隆起;中生代,青藏高原继续上升,形成了高原的基本轮廓;新生代,青藏高原继续上升,形成了今天的高原地貌。(2)华北平原的形成原因:华北平原的形成主要是由地质构造运动、河流冲积、冰川侵蚀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质构造运动使得华北地区发生了多次抬升和下沉,形成了平原地貌;河流冲积主要是由黄河、海河等河流的泥沙沉积形成;冰川侵蚀则使得山区岩石破碎,形成平原。(3)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特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与工业化、现代化相互促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逐渐完善;城市间联系紧密,形成了城市群。解析:(1)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体现了板块构造理论,对我国的区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大气环流的形成,形成明显的气候差异;同时,青藏高原的冰雪资源丰富,为我国的水资源提供了保障。(2)华北平原的形成原因与我国河流冲积作用密切相关,对我国的区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华北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为我国粮食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华北平原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3)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反映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对我国的区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三题题目:请分析地球公转带来的四季变化,并运用具体事例说明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对地球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的轨道称为“黄道”,其角度和地轴的倾斜决定了地球上的四季变化。黄赤交角约为23.5度,这是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其轨道平面之间形成的固定倾角,也是导致四季变化的主要原因。1.公转与四季变化地球在其轨道上的位置不同,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和长度会有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司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a卷)
- 2025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突破训练)
- 公务员省考面试表现提升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5厂里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ab卷
- 2025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全优】
- 2024-2025新版车间安全培训考试试题5A
- 2024-2025新入职工入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5A
- 公务员省考与汽车维修工考试内容重叠分析试题及答案
- 项目一《节约用电我践行》(教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劳动皖教版
- 深入掌握2024年计算机基础考试要素试题及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台账)清单
- 【教案】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教学设计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6.可爱的家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生物新人教版8下探究活动报告册答案
- 2023年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考试职业适应性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教学设计
- GB 29518-2013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尿素水溶液(AUS 32)
- 《企业管理概论》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免疫机理图与部分鸡猪舍建筑图课件
- chap3非理想流动反应器
- 2023年江苏省生物学联赛初赛预赛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