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提升练习07-第一单元 素养综合检测_第1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提升练习07-第一单元 素养综合检测_第2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提升练习07-第一单元 素养综合检测_第3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提升练习07-第一单元 素养综合检测_第4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提升练习07-第一单元 素养综合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素养综合检测(满分100分,限时90分钟)一、读·书(10分)1.【学科素养·审美创造】(2023山西临汾尧都月考)2022年有很多难忘的中国声音、中国瞬间、中国故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2分)甲乙A.此作品为行书,行云流水,笔画流畅B.此作品为草书,龙飞凤舞,一气呵成C.此作品为隶书,字形端庄,笔法古朴D.此作品为篆书,字形修长,秀美圆润甲:()乙:()2.填空。(8分)(1),,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

(2)须晴日,,。(毛泽东《沁园春·雪》)

(3)《沁园春·雪》中表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艾青《我爱这土地》)

(5)而现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二、读·思(20分)(一)(2023山西大同月考)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学校组织了“祖国·让青春与热爱同行”主题活动。(10分)【活动一:聆听演讲】爱国是本分,报国是职责。每一位在时代中出场的功勋人物,都肩负着一段“小人物”的大故事。有大国重器的时代所需,就有孙家栋、黄旭华一心报国的奋斗;有黎民苍生的生计所系,就有袁隆平、屠呦呦呕心沥血的钻研;有父老乡亲的家国所依,就有申纪兰、李延年满腔热血的赤诚。前辈们的功勋早已融入了祖国的山河,融进了我们的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不妨对标前辈们执着追求的“希望与前途”,在民族与国家的星空里,成就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高光时刻”。3.一组同学诵读了他们为本次活动撰写的演讲词。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文中加点的三个短语结构相同。B.“每一位在时代中出场的功勋人物,都肩负着一段‘小人物’的大故事”是单句。C.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并列复句,赞美了功勋人物的爱国精神。D.在诵读这段话的最后一句时,语调应低沉平缓,娓娓道来。【活动二:重读经典】北方(节选)艾青我爱这悲哀的国土,一片无垠的荒漠……我们的祖先带领了羊群吹着笳笛沉浸在这大漠的黄昏里;我们踏着的古老的松软的黄土层里埋有我们祖先的骸骨啊,——这土地是他们所开垦几千年了他们曾在这里和带给他们以打击的自然相搏斗,他们为保卫土地从不曾屈辱过一次,他们死了把土地遗留给我们——4.二组同学朗诵了艾青的诗歌《北方》。节选部分使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Y9101003)答:

【活动三:点赞英雄】5.爱国、报国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胸怀爱国心、践行报国志的人数不胜数。请你仿照三组同学所写示例,结合所给材料写一句评语。(3分)彭士禄,革命英烈彭湃之子,中国工程院首批资深院士,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少年的彭士禄过着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3岁时母亲牺牲,4岁时父亲就义,8岁和11岁时,曾作为“政治犯”被捕入狱。15岁辗转来到延安,在延安中学读书。1951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留学苏联的名额,前往苏联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学习。1958年毕业回国后一直默默地从事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工作,为祖国的核动力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只要祖国需要,我愿意贡献一切”。2021年被授为“时代楷模”,2022年3月,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示例:历经磨难,初心不改;为国深潜,奉献终身。评语:

(二)[含评分细则]阅读材料,按要求答题。(10分)材料一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我们都是追梦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不忘初心,青春朝气永在志在千秋,百年仍是少年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节选自建党百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朗诵稿)材料二阿依邓·吐尔逊别克来自新疆军区某特战旅,他是懂8种语言的军事翻译,也是带头冲锋的特战队员,曾经多处负伤,曾经写下遗书。阿依邓说:“我从小就想当兵,我家里有26名党员、9名军人,从小受到的教育让我向往成为一名精忠报国、金戈铁马的军人。”常年驻扎在喀喇昆仑山麓的阿依邓·吐尔逊别克,入伍13年,他因执行重大军事活动全身负伤23处。“卫国戍边、寸土不让”,驻守在祖国西北边陲的阿依邓,用实际行动守卫着祖国的万家灯火。(选自2021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6.请根据上面两则材料写一段话,表达你的联想或感悟。(不少于150字)(10分)答:

三、读·写(70分)7.下图是小强同学搜索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徽标,请你仔细读图,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及寓意。(7分)答:

(2023山西运城月考)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题。(15分)老家在你背上①叔叔的老家在合肥。多年前,他参军,上军校,提干,辗转西北,一辈子都没脱下军装。婶婶起初在合肥教书,生下堂妹后随军,把教鞭从一所学校挥向另一所学校。②那时,他们4年才有一次探亲假,回来时,拎着大包小包。我还记得那一回,叔叔说,在部队,和他关系最好的战友,都是安徽老乡。逢年过节,老乡们总要聚在一起。有一次,他们不自觉地提到合肥风物,竟情不自禁地集体落泪。就是那一回,婶婶抱怨,西北的蔬菜没有合肥的好,面食也不怎么样。③一到冬天,想到咸鸡、咸鸭,就馋得慌——西安街上没有人卖。婶婶说,她甚至学会了灌香肠——灌家乡风味的香肠。④再后来,交通越来越便捷,只要有机会,他们就抽空回老家,从几年回一次变成了一年回几次。叔叔退休后,就在合肥四处看房,他买房、装修,重新置办起一个家。那时,堂妹正好大学毕业,叔叔婶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说服堂妹和他们一同回了合肥。⑤堂妹在西安长大,从小学到大学,所有的同学、朋友都在西安,有限的人生经历和记忆都属于西安。她的工作单位在合肥数一数二,她人缘不错,却总是郁郁寡欢。家人给她介绍对象,她也表现得意兴阑珊。有一回我发现她在复习考研,就随口问她:“准备考哪里?”她抬起头,看看我,说:“还能考哪里?我只有通过这个方式才能回西安。”⑥她的屋子里摆满了从西安带来的各种饰品、日用品,从银手镯、布毛驴到枕头、纸巾筒……堂妹在西安已经没有亲人,可是一放假便去西安。有时为了看同学,有时只是为了看看那座城市。她回合肥时,总要带回许多西安的土特产。她分成一份一份,还不忘给自己留一份,放在冰箱里,慢慢享用。⑦我在西安出差,不知该买点儿什么,就打电话问她。她问清楚我的方位,然后指点我怎么坐车,下车后,往前走大概多少米,往左拐,那里有一家什么店。⑧堂妹考研没考上,工作却越来越出色,生活渐趋稳定,时间久了,尤其她交了男朋友之后,家人都以为她对西安的念想已经作罢。⑨堂妹的男友是她的中学校友,他大学毕业后,也在合肥工作。他们在西安到合肥的火车上偶然重逢后,感情突飞猛进。今年夏天,堂妹结婚了。现在,她每个长假都要回西安——去婆婆家。她每次回来还是会带许多西安的土特产,分发给同事时,她笑容满面又理直气壮:“别客气,从老家带来的。”⑩国庆节,我和老公、堂妹、妹夫一起在KTV唱歌。妹夫把许巍的歌唱得出神入化,他对着屏幕竖起大拇指:“许巍,我们西安的歌手!”11那天,我们喝了很多酒,分别时,妹夫含糊不清地说:“今天真高兴,就像在西安。”12堂妹拍拍妹夫的手,对我叹了口气:“我们说好了,要是生了孩子,就让他考西安的大学,让他回老家——我只有这一个方式才能回西安。”13我想起,有一年,去西安,在叔叔家的阳台上,看见那儿晾着一排婶婶自制的香肠——那是他们的老家。14我想起,堂妹的冰箱里,有一盒她从西安带回合肥、留着慢慢吃的绿豆糕——那是她的老家。15年轻的时候,你身不由己,离开了不想离开的人,告别了不想告别的城市。当你把该完成的都完成,终于可以还自己一个心愿时,也许最想安家的地方就是你的老家。(作者:林特特。有改编)8.[含评分细则]在“读美文·学写作”读写学习活动中,老师推荐阅读散文《老家在你背上》,并布置了以下两个探究任务。(1)【学科素养·思维能力】细读选文最后三段,就内容方面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简要解答。(5分)答:

(2)【新中考·关联教材】作文专项复习时,老师要求同学们结合教材各个单元的作文训练主题,选择合适的范文交流分享,你们小组抽到了以下三个训练主题,这篇散文适合做哪一个训练主题的范文?(10分)A.抓住细节B.学习抒情C.思路要清晰写作提示:①结合文章内容;②不少于100字。答:

【新素材·非遗保护和传承】(2022山西阳泉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9题。(13分)材料一日前,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山西申报的14个项目全部上榜。材料二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统计图材料三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全球化趋势的冲击;二、工业化发展的挑战;三、传承人为了追求更多经济利润,各家老店甚至各持一家,互相诋毁,争抢“老字号”;四、因为没有抓住当代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而失去市场竞争力,较大的变异使得原有的质素发生扭曲和改变;五、过度开挖或城市化发展,导致原材料供应不足,失去了相应的天然原材料,也就意味着确立自身、表现自身、延续自身的客观本质的丧失。材料四山西,简称“晋”,别称“三晋”,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戏曲摇篮”。汉朝时山西大地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到了北宋年间,山西各地活跃多种土戏,这些土戏就是中国戏曲的雏形,元代时山西就成了全国的戏曲艺术中心。资料显示,山西的地方剧种多达54个,约占全国300多个剧种的六分之一。山西是岁时节日民俗最早出现的地区之一,“填仓节”和“六月六节”都是代表节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节日衍生出了山西的庙会文化,人们在庙会上进行商贸交易活动和各种具有吉祥意义的文化表演,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广胜寺古庙会和晋祠庙会。晋祠是祭祀晋国第一任诸侯姬虞的祠堂,晋祠庙会是祭神的日子,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山西的锣鼓、剪纸、面塑、炕围画等民间艺术也都声名在外。截至2016年3月,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先后公布了6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山西省共有8个镇、32个村上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山西民歌,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特色鲜明。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强力冲击,山西民歌的生存环境、人们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山西民歌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和后继乏人的困境。新时期山西民歌的发展,应突出个性,彰显风格,在基础教育和传承人培养等方面下足功夫。材料五山西省文旅集团已编制了“游山西·读历史”1+N特色课程体系和精品研学线路;采取自建、合建、运营等多种方式,打造了非遗研学基地;组织研学主题活动,先后策划开展“太行号”首列千人研学专列、“传承非遗研学”等活动。9.班级开展“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搜集并整理了以上材料。(1)【跨学科·数学】班会上,主持人希望你概括从材料二中得出的结论,请你完成这个任务。(3分)答:

(2)[含评分细则]【微写作·小组讨论】在班会的“分组讨论”环节,各小组同学围绕“中学生应如何保护和传承山西非遗?”的问题,展开讨论,畅所欲言。你作为“红星”小组组长,针对下面组员的发言,该说些什么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10分)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不少于100字。小明:保护有政府,传承有传承人。小红:可以在学校设置非遗项目课程,让同学们学习和传承非遗文化。小文:好多非遗项目已经过时了,失去竞争力了,应该被淘汰。组长:

10.(2022河北中考)作文。(35分,含书写分5分)在生活中,一个场景,一处风景,一种境遇……往往可以让你触“境”生情。那“境”那“情”,常常可以引发你的联想和思考。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套写、抄袭;⑤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⑥不少于600字。

答案全解全析1.甲:D乙:A解析篆书:象形性较强的书体;字体略长,笔画圆匀,无顿挫轻重,富于图案美。甲图中的文字象形性较强,且笔画圆匀,符合篆书的特点,故甲处选D。行书:笔力遒劲,改方为圆,收放自如,连写笔画,变多为少,疏密得体,点画之间往往有纤细的游丝牵连,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乙图中的字体不像草书那样龙飞凤舞,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饱满,笔画间有连写,符合行书的特点,故乙处选A。2.(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2)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4)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5)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3.D在诵读这段话的最后一句时,语调应高昂豪迈,激情澎湃。4.意象:荒漠、羊群、笳笛、大漠、黄土。气氛:营造了苍凉的气氛。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古老而苍茫的国土的爱恋之情。解析《北方》全诗用一个个有内在联系的意象构成北方图景,沙漠风、荒漠的原野、孤单的行人、负重的驴子、干涸的河道、惶乱的雁群等,描画出色彩暗淡、苍凉辽阔的北方画图,表达出了诗人对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祖国深深的忧虑,对战乱烽烟中的人民深切的同情,对古老中国无以言说的热爱。他相信在巨大的苦难面前,这块土地会有强大的生命力,人民会有强大的力量重新站立起来并取得胜利。据此来作答即可。5.(示例)英烈之子,时代楷模;潜龙神躯,中国脊梁。解析内容结合材料,形式大致与示例相仿即可。6.(示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面对重大军事行动,卫国戍边的特战精兵阿依邓,用实际行动守卫着祖国的万家灯火;面对熊熊烈火,正在揽件的快递小哥张裕,用勇敢无畏诠释着责任和担当;面对新冠病毒,年轻的医生护士,用疲惫和汗水换取百姓的健康……他们是平凡英雄,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每一个青年人,都应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奋斗正青春,强国需你我!评分细则观点明确2分,论证充分4分,思路清晰2分,语言流畅严密2分。7.(示例)构图要素:图的上方是一轮圆月,下方是一片海洋;圆月中左边是一轴书卷,右边是月牙、祥云,右上角是一方印章,中间是“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寓意:体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中国诗词如海洋般浩瀚无边,神奇奥妙;中国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共赏一轮明月,同吟中国诗词。解析本题为图文转换题。首先要仔细观察,按顺序详细介绍徽标的构图要素。其次根据构图要素可以看出:月和大海可以让人们想到中国诗词的意境;书卷和印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大海中的波光可以让人们想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8.(1)(示例)问题:文中明确指出叔叔婶婶的老家在合肥,结尾却说西安是堂妹的老家,这是什么原因?解答:老家不单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承载自己的成长经历、情感的地方,堂妹生于西安、长于西安,她已经彻底融入了这座城市,因此她的老家是西安。(2)(示例1)这篇散文适合做A抓住细节的范文。本文细节描写细腻传神,不经意间令人感动。“她的屋子里摆满了从西安带来的各种饰品、日用品,从银手镯、布毛驴到枕头、纸巾筒……”是对堂妹屋里陈设的描写,给读者以真实之感,自然真切地让读者感受到堂妹对心中的老家——西安的思念;文末“有一年,去西安,在叔叔家的阳台上,看见那儿晾着一排婶婶自制的香肠——那是他们的老家”中的“一排”极言香肠之多,传神地写出婶婶对老家美味的喜爱,由此寄托对老家的思念之情。(示例2)这篇散文适合做B学习抒情的范文。本文语言表达新颖准确,饱含情感。叔叔和战友们提到合肥风物“竟情不自禁地集体落泪”,“情不自禁”表明安徽老乡对合肥风物的怀念已植根于血脉中,“集体落泪”更是表达出每逢佳节异乡人对故乡的真挚情感。而妹夫带着醉意的语言“今天真高兴,就像在西安”,更是一种真情流露。(示例3)这篇散文适合做C思路要清晰的范文。本文思路清晰,一线穿珠。本文涉及内容众多,既写叔叔婶婶辗转各地工作、探亲、退休回老家的经历,又写堂妹被劝说在合肥工作、成家、想过多种回西安的方式的故事,但读来并不觉凌乱无序。这是因为本文有一条情感线索贯穿始末,即两代人对故乡的思念,从而使得文章内容丰富,思路清晰。评分细则(1)问题2分,答案3分。(2)结合文本赏析6分,结构清晰有逻辑2分,语言流畅有文采2分。字数不合要求可酌情扣分。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拓展探究能力。选文最后三段写了叔叔婶婶、堂妹表达对老家的思念的方式,揭示了老家的内涵。既可围绕最后三段整体描写的内容进行提问,也可针对其中某一个细节进行探究。注意,所拟问题要有探究价值,答案与问题要相契合。9.(1)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种类繁多,传统戏剧和传统技艺项目数量较多,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项目数量较少。(2)(示例)同学们,大家发言很踊跃,我来做个小结。我不赞同小明、小文的观点,而赞同小红的观点,我主张中学生应当积极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民歌、戏曲、庙会、面塑、锣鼓、剪纸等历史悠久,很有文化内涵,是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和传承。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全球化、竞争压力加大及自身问题等多方面的挑战,存在消亡的危险和后继乏人的困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积极保护和传承非遗,参与研学活动,学习并宣传山西非遗,并致力于对非遗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造创新。评分细则(2)发言有针对性4分,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3分,表达有条理2分,语言得体1分。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不计,扣满2分为止;字数不足,酌情扣分。解析(1)本题考查图表分析能力。仔细观察所给柱状图可知,该图展示了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情况。横轴上列出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民俗”等十大类代表性项目,由此可知,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种类繁多。再观察纵轴,比对这十大类代表性项目所对应的数据,不难发现:传统戏剧和传统技艺项目数量较多,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项目数量较少。据此作答即可。10.[写作指导](1)审题立意。那“境”,指的是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也指生活中的一道风景,还可指生活中的一种境遇……当你目睹或身处这一“境”,就会产生联想,从而引起你情感上的触动和对人生的思考。所以,可围绕“××,触动了我的感情”“××,引发了我的思绪”来写。(2)构思选材。从写作引导句来看,文体适合写成记叙文。“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