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限时训练语文试题(含答案)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限时训练语文试题
2024.10.26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时量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中的对称
对称既然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非常基本的地位,哲学家和科学家很自然会想广泛地加以运用。1595年的时候,天文学家开普勒就曾经想用一些几何的对称来解释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直径的比例。他希望在一个球里面放一个内接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面放一个内接的正三角体,希望用这些正多面体的大小比例来解释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大小比例。我们知道许多早期用到科学上的对称原理,并没有很大的成果,可是它们说明了科学家很早就对对称发生兴趣了。
对称在科学界开始产生重要的影响始于19世纪。发展到近代,我们已经知道这个观念是晶体学、分子学、原子学、原子核物理学、化学、粒子物理学等现代科学的中心观念。近年来,对称更变成了决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思想。(所谓相互作用,是物理学的一个术语,意思就是力量,质点跟质点之间的力量。)
我今天要跟大家讨论的是对称观念对20世纪物理学的作用。我准备分下列几节来讨论:①、②、“群"与对称、守恒定律与对称、宇称守恒与左右对称、规范对称。最后,我想跟大家谈一下未来的发展。
①
1871年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题为《物理量的数学分类》的文章。麦克斯韦以及比他更早的一个数学家兼物理学家哈密顿,了解到物理里面所讲的量不止一种,有的叫作标量,有的叫作向量。标量没有方向,向量除了大小外,还有方向。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因为今天物理学常用的一些观念,这篇文章已经非常清楚地用一些几何图像表示了出来。比如麦克斯韦称为“内向”的观念,今天我们常把这个量叫作“散度"(即向外发散的程度),这是一个重要观念。另一个重要的观念叫作“旋度”。这些观念的引进都有赖哈密顿跟麦克斯韦的努力。
在另外一篇文章里,麦克斯韦把电学跟磁学的基本公式写了下来。这是19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工作,麦克斯韦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对于向量的观念虽然已经非常了解,却没有引进向量的符号。他所写的方程式的数目非常多,因为他把每一向量的不同分量都写了出来,一共写了20个方程式。这些方程式,今天我们用向量的方法可以简化。麦克斯韦方程式之重要,是没有方法在这里完全讲清楚的。今天一切关于电学、磁学和光学的了解,今天我们所看得见的关于电学、磁学的运用,包括发电机,包括无线电、电视、计算机,包括家里所用的一切电器,这一切,都是后来的物理学家根据麦克斯韦公式渐渐发展出来的。麦克斯韦公式可以说是对称原理在物理学里面第一个重要的贡献。
为什么说是对称原理呢?因为对称原理与方向和向量的关系非常密切,而我们所以能够把那20个方程式写成4个方程式,就是因为这20个方程式含有对称性,把这个对称性很根本地写到方程式里面去,就可以写出精而简的方程式。通过方程式的精简化、我们才可以把电磁学发展到更基本、更深入的程度。
②
在物理学里面对称的第二个重要的用途与晶体的构造有关。晶体的对称是非常明显的:一块很大的晶体,把它移动一个晶格的话,整个结构并不改变。这在艺术上也是一个很普通的观念。许多晶体大家都可能在艺术品上见过。事实上,今天我们家里浴室的地板都是这一类结构拼起来的。晶体的结构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就是不变元的观念。我们把整个结构向右边移动一个格,图案不改变,这个不改变晶体的移动就叫作一个不变元。一个晶格通常有很多不变元。
对称与不变元有密切的关系。在19世纪经过长期研究以后,物理学家渐渐了解到下面这句话:晶体的许多性质,只决定于它的不变元的结构。了解清楚所有的不变元就可以了解晶体的很多性质。同时,两个化学成分完全不一样的晶体,假若它们的不变元完全一样的话,那么它们很多性质都是一样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
对每一个三度空间的不变元结构,就有一种结晶。从19世纪末这项发现(即结晶一共有230种)发展出空间群的观念。空间群的观念,是从1830年到1893年的60多年间,经过许多重要的科学家的努力提炼出来的。在1890年左右,好几位科学家差不多。同时断定有230种不同的三维的晶体。这可以说是对称对于物理学的第二个重大贡献。
跟刚才所讲的有关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近代贡献。1955年克里克和沃森研究病毒结构的时候,理论上推测说有些病毒的蛋白质构造是一个正二十面体或者正十二面体。他们的这个推理极妙,因为十几年后,克鲁格跟他的一些合作者果然发现,某些病毒的构造正是相当完整的二十面。
(摘自杨振宁《对称与20世纪物理学》)
图1羊角纹双耳尊图21957年,杨振宁、李政道因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很早就对对称原理产生了兴趣,但当时将之应用于科学中时,并没有取得很大成果。
B.从19世纪到近代,对称从现代科学的中心观念变成了决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思想。
C.将对称性很根本地写进方程式里面,就可以写出精而简的方程式,继而推动某些学科发展。
D.两个化学成分完全不一样的晶体,若它们的不变元完全一样的话,它们很多性质也都一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量是物理中所讲的一种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向量的方法可以用来简化一些方程式。
B.从麦克斯韦公式到晶体构造的研究成果,对称理论在物理学中做出了一个又一个重要贡献。
C.物理学中晶体的对称研究辐射了生物学,科学家理论推测且实践证明了病毒由蛋白质构成。
D.杨振宁、李政道先生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与20世纪对称理论对物理学的作用相关。
3.下列选项不符合“对称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非常基本的地位"观点的一项是()
A.雪花独特漂亮的六角对称结构。B.商周器皿上绘制的羊犄角图案。
C.流传至今的中国独特文体骈文。D.老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中轴线。
4.核心概念是学术文章的关键组元,请围绕文中核心概念给第二节、第三节各拟一个小标题。(每处不超过8个字)
①______
②______
5.本文是杨振宁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一次演讲,讲的是物理学中的对称问题。请结合材料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在一定时间内,让大多数不一定具有专业背景知识的听众,了解“对称观念及其与20世纪物理学的关系”的呢?
(二)现代文阅读11(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茜纱窗下(节选)
王安忆
①有些对象经过使用,沾了人气,便有了魂灵,活了。中学时,曾去过一个同学家,这家中只一母一女,相依度日。沿了木扶梯上楼,忽就进去了,只一间房,极小,却干净整齐地安置了一堂红木家具。那件红木家具一点不显得奢华,甚至也不是殷实,而是有了依靠。寡净里,有了些热乎气。
②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什物,其实常常不以为是什物,而好像是贴身的一部分,有些水乳交融的意思。这样的用物总共有三件,一件是一张小圆桌。桌面并不很小,但比较矮,配有四把小椅子。年幼时,还上不了桌,我就在这张桌上吃饭。后来大了些,家中来了客人,大人上桌,小孩子另开一桌,就在这桌上。夏日里,晚饭开在小院里,用的也是这张桌子。它,以及椅子的高度,正适合小孩子。而且,它相当结实,很经得住小孩子摧残,虽然并不是什么好木料。它是我童年的伙伴,许多游戏是在上面做的:涂画,剪贴,搭积木,过娃娃家。有一日下午,家中来了一个客人,和我妈妈说话,我就坐在这张桌子旁一边玩,一边大声唱歌。后来玩累了,也唱累了,想离开,不知怎么,却站不起身,我就只得继续玩和唱歌,几乎唱哑了嗓子。等到客人告辞,才被妈妈从椅子上解放出来。原来椅背套进了我的大棉袄和毛衣之间,将我夹住了。因为处境尴尬,所以记忆格外清楚。记得客人是一个亲戚,上门大约是带些求告的意思,妈妈则是拒辞的态度。但求与拒全是在暗中,就听他们互叹苦经。妈妈指着我说,她比大的会吃。那亲戚则说,某某比她会吃。某某是他家的小孩子,比我小得多。那是在一九六〇年的饥馑日子里。
③第二件是一个五斗橱。大概记得是分为两半,左边是抽屉,右半是一扇橱门。这具五斗橱于我而言,最亲密的接触是橱上立着的一面镜子。白日里,父母上班,姐姐上学,保姆在厨房洗衣饭,房间里只剩我自己,我就拖过椅子,踩上去。只见前边镜子里面,伸出一张额发很厚的脸。这张脸总使我感到陌生,不满意,想到它竟是自己的脸,便感失望。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我都对自己的形象不满意,这使我变得抑郁。多年以后,在亲戚家,又看见这具橱柜,我惊异极了。它那么矮小,何至于要踩上椅子才可够到?我甚至需要弯下身子。才能够从镜子里照见自己的脸。脸是模糊不清的,镜面已布上一层云翳。
④第三件是由一张白木桌子和一具樟木箱组合而成的。它可供我们小孩子自如地爬上桌子,舀水喝,擅自拿取篮里的粽子什么的。有一晚,我和姐姐去儿童剧院看话剧《白雪公主》,天热口渴,回到家中,忙不迭地爬上樟木箱,从冷水缸里舀水喝。冷水缸里的水是用烧饭锅烧的,所以水里有一股米饭味儿,我到现在还记得。就是这个爬,使我们与这些器物有了痛痒相关的肌肤之亲。这些器物的表面都那么光滑、油亮,全是被我们的手、脚、膝头磨出来的。
⑤我们家有一具红木装饰柜,两头沉,左右各一个空柜,一格小抽屉,中间是一具玻璃橱,底下两格大抽屉。这是母亲从出售旧物资的商场里买来的。母亲只花了四十块钱,便买了。这笔钱对于我们当时的家庭财政,还有,这具玻璃橱对于我们极其逼仄的住房,都显得奢侈了。后来,有过几次,父亲提出不要它,母亲都不同意。记得有一次,她说了一句,意思是,这是我们家仅有的一点情趣。于是,在我们大小两间拥挤着床、橱柜、桌椅,还有老少三代人中间,便跻身而存着这么一个“情趣"。在这具橱柜里,陈列着母亲从国外带来的一些漂亮的小东西:北欧的铁皮壶、木头人,日本的细瓷油灯、绢制的艺伎,从美国芝加哥的高塔上买来的玻璃风铃,一口包金座钟,斯拉夫民族英雄像。橱顶上是一具苏俄写实风格的普希金全身坐式铜像。这具装饰橱毫无奢靡之气。而是简朴和天真的风格,但包含着开放的生活。我的妈妈,就是那个在烽火连天的战争时期,也要给战士的枪筒里插上几株野花的人。在天天要为衣食发愁的日子里,她会用一包从抽屉角落里搜出的硬币,带我们去吃冰激凌。她总是有着一点奢心,在任何生存压力之下,都保持不灭。到了晚年,我们孩子陆续离家,分门立户,家里的空间大了,经济也宽裕了,而她却多病,无心亦无力于情趣的消遣。这具橱内,玻璃与什物都蒙上了灰尘,这真是令人痛楚。它原先那种,挟裹在热蓬蓬的烟火气中的活泼面貌,从此沉寂下来。
(摘编自《空间在时间里流淌》)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红木家具朴素无华,是相依为命母女的依靠,为下文深入探讨与这些日常物品之间的情感纽带,设定了一种温情和素雅的氛围。
B.文章叙写小圆桌的功用,突出了它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物:叙写客人向母亲求告,再现了当年生活的困窘,在对比中突出了“我"的童年生活的富足与无忧无虑。
C.五斗橱和镜子,让“我”对自我形象有了不满和失望的情绪;后来,“我"对它的认识和感受发生了变化,有了时光流逝的沧桑感。
D.写爬白木桌子和樟木箱,“使我们与这些器物有了痛痒相关的肌肤之亲”,突出了我们与这些器物的密切关系。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借同学家的红木家具,引出对“什物里热乎气"的思考,先说“这样的用物总共有三件”,再依次叙写,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B.“她总是有着一点奢心"的“奢心”贬词褒用,在文中表现为母亲即使为衣食发愁也会带孩子们去吃冰激凌,展现了一个在生存重压之下不妥协、不屈服的母亲形象。
C.什物不仅是物品,更是作者的情感载体,写红木装饰柜重点突出了母亲对开放的、高水平的、富有情趣的生活的追求。
D.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作者将家具与个人成长、家庭关系和社会变迁联系起来,使得家具成为反映作者内心世界的重要符号。
8.本文结尾写道:“这具橱内,玻璃与什物都蒙上了灰尘,这真是令人痛楚。"请紧扣“痛楚”,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9.在散文创作方面,王安忆认为,“散文是原生状扎根在你的心灵里”,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出一编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材料二: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节选自苏轼《留侯论》)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秦皇帝大怒A大索B天下C求D贼E甚急F为张良G故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位置、处所,与成语“死得其所"中的“所”意思相同。
B.异,意动用法,意为“认为……奇异”,与“渔人甚异之”中的“异"用法相同。
C.卒然,突然之意。卒,同“猝”。“卒"还有死亡的意思。在古代,大夫死曰“卒”。
D.方,材料一中意为“正”,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中的“方"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认为豪杰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遭受无缘故的侮辱也不随意发怒,这是因为豪杰心中有远大的志向。
B.张良受书一事很古怪,世人不察而解释为“鬼物”,苏轼认为世人的解释很荒谬,并不可信。
C.苏轼认为,张良才华盖世,没有学伊尹、太公之谋,而是学荆轲、聂政之计,桥上的老人对此很赞赏。
D.两则材料都谈及了张良所经历的部分事件,但侧重点不同,这与二者的文体特征有较大关系。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2)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14.材料二选取了材料一中的哪些史实来作为论据?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圣贤
曾巩
圣贤性分良难并,好恶情怀岂得同?
荀子书犹非孟子,召公①心未悦周公②。
况令树立追高远,而使裁量属闇蒙③。
举世不知何足怪?力行无顾是豪雄。
[注]①召公:姬姓,名僉,西周宗室,食邑于召,因称召公。②周公:姬姓,名旦,周文王子,武王弟。西周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③闇蒙:不明事理。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良难并”“岂得同"体现了诗人对圣贤的独到理解和认知。
B.颔联通过两组古人的对比,说明圣贤的见解和心意也不会完全相合。
C.颈联“况令”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树立追高远"做法的不赞同。
D.尾联诗人直抒胸臆,鲜明表达出对坚持自我、勇于力行的高度赞扬。
16.曹操的《短歌行》和曾巩的这首诗都提到了周公,周公在两首诗中起到的作用一样吗?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报任安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离骚》中“虽九死其犹未悔"一句表达的意思相同。
(2)《山居秋暝》中表现诗人决心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等手法来写自己从早到晚精勤修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出海”,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方面。如何“文化出海"?我们可以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看“罗盘”识方向。“扬帆远航”,意味着机遇,也预示着这些文化产品要接受更多受众、更多视角的检验。因此,既需要识别(甲),也需要识别哪些需求又是因国家而异的,从而创作出更具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的作品。比如去年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文化元素于一身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超越文化隔阂上演“一户一墩"火爆场面,世人可以“信口拈来”各种与中国国宝大熊猫有关的趣事,使“冰墩墩"成为全球近几届奥运会热度最高的吉祥物之一。
二是建“港湾”助远航。水手可以A地出海,是因为背后有可以安心停泊的港湾,对于文化“走出去"来说亦是如此。①比如截至到2022年,②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已吸引260多家企业入驻,③将大量华语影视作品发行至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④合作区还上线了“十诺云平台”,⑤为全国乃至浙江影视出口企业提供服务。
三是(乙)。大海航行靠舵手,也靠水手“文化出海”,除了内容“出海”,也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的“出海"。比如,为了提升翻译出版人才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启动了“海外翻译与传播应用能力培养计划”,围绕多语种翻译出版、书刊海外传播、海外出版营销、数字出版技术等领域,开展研修培训、研讨交流等。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出海"是一场与未来角逐的远征,期待在“文化出海”的这条路上,我们的电影、文学、动漫等产品能扬起一道道风帆,形成B之势,驶进世界各地受众的心里。
18.请根据材料内容,给“文化出海"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字。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第三段标序号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信口拈来”用得很精妙,请简要说明理由。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观点越来越多元的世界里,是否只有坚持自我,才能获得理想的人生?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限时训练语文试题
2024.10.26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时量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中的对称
对称既然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非常基本的地位,哲学家和科学家很自然会想广泛地加以运用。1595年的时候,天文学家开普勒就曾经想用一些几何的对称来解释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直径的比例。他希望在一个球里面放一个内接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面放一个内接的正三角体,希望用这些正多面体的大小比例来解释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大小比例。我们知道许多早期用到科学上的对称原理,并没有很大的成果,可是它们说明了科学家很早就对对称发生兴趣了。
对称在科学界开始产生重要的影响始于19世纪。发展到近代,我们已经知道这个观念是晶体学、分子学、原子学、原子核物理学、化学、粒子物理学等现代科学的中心观念。近年来,对称更变成了决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思想。(所谓相互作用,是物理学的一个术语,意思就是力量,质点跟质点之间的力量。)
我今天要跟大家讨论的是对称观念对20世纪物理学的作用。我准备分下列几节来讨论:①、②、“群"与对称、守恒定律与对称、宇称守恒与左右对称、规范对称。最后,我想跟大家谈一下未来的发展。
①
1871年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题为《物理量的数学分类》的文章。麦克斯韦以及比他更早的一个数学家兼物理学家哈密顿,了解到物理里面所讲的量不止一种,有的叫作标量,有的叫作向量。标量没有方向,向量除了大小外,还有方向。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因为今天物理学常用的一些观念,这篇文章已经非常清楚地用一些几何图像表示了出来。比如麦克斯韦称为“内向”的观念,今天我们常把这个量叫作“散度"(即向外发散的程度),这是一个重要观念。另一个重要的观念叫作“旋度”。这些观念的引进都有赖哈密顿跟麦克斯韦的努力。
在另外一篇文章里,麦克斯韦把电学跟磁学的基本公式写了下来。这是19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工作,麦克斯韦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对于向量的观念虽然已经非常了解,却没有引进向量的符号。他所写的方程式的数目非常多,因为他把每一向量的不同分量都写了出来,一共写了20个方程式。这些方程式,今天我们用向量的方法可以简化。麦克斯韦方程式之重要,是没有方法在这里完全讲清楚的。今天一切关于电学、磁学和光学的了解,今天我们所看得见的关于电学、磁学的运用,包括发电机,包括无线电、电视、计算机,包括家里所用的一切电器,这一切,都是后来的物理学家根据麦克斯韦公式渐渐发展出来的。麦克斯韦公式可以说是对称原理在物理学里面第一个重要的贡献。
为什么说是对称原理呢?因为对称原理与方向和向量的关系非常密切,而我们所以能够把那20个方程式写成4个方程式,就是因为这20个方程式含有对称性,把这个对称性很根本地写到方程式里面去,就可以写出精而简的方程式。通过方程式的精简化、我们才可以把电磁学发展到更基本、更深入的程度。
②
在物理学里面对称的第二个重要的用途与晶体的构造有关。晶体的对称是非常明显的:一块很大的晶体,把它移动一个晶格的话,整个结构并不改变。这在艺术上也是一个很普通的观念。许多晶体大家都可能在艺术品上见过。事实上,今天我们家里浴室的地板都是这一类结构拼起来的。晶体的结构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就是不变元的观念。我们把整个结构向右边移动一个格,图案不改变,这个不改变晶体的移动就叫作一个不变元。一个晶格通常有很多不变元。
对称与不变元有密切的关系。在19世纪经过长期研究以后,物理学家渐渐了解到下面这句话:晶体的许多性质,只决定于它的不变元的结构。了解清楚所有的不变元就可以了解晶体的很多性质。同时,两个化学成分完全不一样的晶体,假若它们的不变元完全一样的话,那么它们很多性质都是一样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
对每一个三度空间的不变元结构,就有一种结晶。从19世纪末这项发现(即结晶一共有230种)发展出空间群的观念。空间群的观念,是从1830年到1893年的60多年间,经过许多重要的科学家的努力提炼出来的。在1890年左右,好几位科学家差不多。同时断定有230种不同的三维的晶体。这可以说是对称对于物理学的第二个重大贡献。
跟刚才所讲的有关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近代贡献。1955年克里克和沃森研究病毒结构的时候,理论上推测说有些病毒的蛋白质构造是一个正二十面体或者正十二面体。他们的这个推理极妙,因为十几年后,克鲁格跟他的一些合作者果然发现,某些病毒的构造正是相当完整的二十面。
(摘自杨振宁《对称与20世纪物理学》)
图1羊角纹双耳尊图21957年,杨振宁、李政道因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很早就对对称原理产生了兴趣,但当时将之应用于科学中时,并没有取得很大成果。
B.从19世纪到近代,对称从现代科学的中心观念变成了决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思想。
C.将对称性很根本地写进方程式里面,就可以写出精而简的方程式,继而推动某些学科发展。
D.两个化学成分完全不一样的晶体,若它们的不变元完全一样的话,它们很多性质也都一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量是物理中所讲的一种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向量的方法可以用来简化一些方程式。
B.从麦克斯韦公式到晶体构造的研究成果,对称理论在物理学中做出了一个又一个重要贡献。
C.物理学中晶体的对称研究辐射了生物学,科学家理论推测且实践证明了病毒由蛋白质构成。
D.杨振宁、李政道先生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与20世纪对称理论对物理学的作用相关。
3.下列选项不符合“对称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非常基本的地位"观点的一项是()
A.雪花独特漂亮的六角对称结构。B.商周器皿上绘制的羊犄角图案。
C.流传至今的中国独特文体骈文。D.老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中轴线。
4.核心概念是学术文章的关键组元,请围绕文中核心概念给第二节、第三节各拟一个小标题。(每处不超过8个字)
①______
②______
5.本文是杨振宁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一次演讲,讲的是物理学中的对称问题。请结合材料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在一定时间内,让大多数不一定具有专业背景知识的听众,了解“对称观念及其与20世纪物理学的关系”的呢?
【答案】1.B2.C
3.A4.
①向量与对称
②晶体的对称5.
①运用大量实例进行说明。如麦克斯韦方程式、晶体结构等,这些实例贴近生活,使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对称观念在物理学中的作用。
②语言较为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在解释物理概念时,如标量、向量、散度、旋度等,采用浅显的语言和对比等方式进行解释说明,通俗简明,使抽象的物理学概念易于被听众接受。
③从历史角度切入,说明对称观念由来已久。从开普勒开始到对称在不同时期科学领域的发展,遵循时间脉络,逻辑清晰,便于听众理解对称观念在科学发展中的历程。
④从实用角度切入,展示应用到的科技成果。结合实际应用如电器、无线电、计算机等,说明对称观念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使听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和理解。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历史回顾和具体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对称在科学,特别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性。作者从开普勒的早期尝试谈起,逐步引入19世纪以来对称在晶体学、电磁学等领域的应用,最后提到对称在现代物理学中的核心地位。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际应用,帮助读者理解对称观念在科学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对称从现代科学的中心观念变成了决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思想"错误,“发展到近代,我们已经知道这个观念是晶体学、分子学、原子学、原子核物理学、化学、粒子物理学等现代科学的中心观念。近年来,对称更变成了决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思想”可知,对称先是现代科学的中心观念,近年来更是决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思想,二者是并列关系,而不是“从中心观念变成了中心思想"。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科学家理论推测且实践证明了病毒由蛋白质构成”错误,材料中只是说“克里克和沃森研究病毒结构时候,理论上推测说有些病毒的蛋白质构造是一个正二十面体或者正十二面体……某些病毒的构造正是相当完整的二十面”,这里在讲蛋白质的构造面体,而不是病毒由蛋白质构成。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雪花独特漂亮的六角对称结构体现了自然中的对称。无法体现“对称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非常基本的地位”。
B.历史久远的商周器皿上绘制的羊犄角图案体现了艺术品中的对称。
C.骈文是一种文学体裁,虽然是一种对仗工整的文体,体现了文学形式的对称。
D.老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中轴线体现了建筑规划中的对称。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①第二节,“这些方程式,今天我们用向量的方法可以简化。麦克斯韦方程式之重要……这一切,都是后来的物理学家根据麦克斯韦公式渐渐发展出来的。麦克斯韦公式可以说是对称原理在物理学里面第一个重要的贡献”,“因为对称原理与方向和向量的关系非常密切,而我们所以能够把那20个方程式写成4个方程式,就是因为这20个方程式含有对称性,把这个对称性很根本地写到方程式里面去,就可以写出精而简的方程式”可知,本节主要讨论了向量的重要性及其与对称的关系,结合“我准备分下列几节来讨论:……‘群’与对称、守恒定律与对称、宇称守恒与左右对称、规范对称"的结构模式,可概括为:向量与对称。
②第三节,“在物理学里面对称的第二个重要的用途与晶体的构造有关。晶体的对称是非常明显的”,“一个晶格通常有很多不变元。对称与不变元有密切的关系”,“对每一个三度空间的不变元结构,就有一种结晶”,“好几位科学家差不多同时断定有230种不同的三维的晶体。这可以说是对称对于物理学的第二个重大贡献"可知,第三节主要讨论了对称的用途与晶体的构造关系;结合“我准备分下列几节来讨论:……‘群’与对称、守恒定律与对称、宇称守恒与左右对称、规范对称”的结构模式,可概括为:晶体对称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作者运用大量实例进行说明。如麦克斯韦方程式对现代科技的影响,列举了发电机、无线电、电视、计算机等电器;晶体结构部分提到家里浴室的地板以及艺术品上的晶体;病毒结构研究提到克里克和沃森的理论推测及克鲁格等人的实践发现;这些实例贴近生活,使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对称观念在物理学中的作用。
②作者语言较为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在解释物理概念时,如标量、向量、散度、旋度等,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晦涩的术语,而是采用浅白、简明的方式进行解释,如“‘散度’(即向外发散的程度)”,这使抽象的物理学概念易于被听众接受。
③作者从历史角度切入,说明对称观念由来已久。先讲述科学家很早就对对称发生兴趣,如开普勒曾用几何对称解释太阳系行星轨道直径比例,说明对称观念由来已久。接着介绍对称在不同时期科学领域的发展,从19世纪麦克斯韦方程式体现对称原理对物理学的贡献,到晶体构造中对称与不变元的关系及对物理学的第二个重大贡献,再到近代病毒结构研究与对称的关联,内容丰富且有时间脉络,逻辑清晰,便于听众理解对称观念在科学发展中的历程及与物理学的关系。
④作者从实用角度切入,展示现代科技成果。“包括发电机,包括无线电、电视、计算机,包括家里所用的一切电器,这一切,都是后来的物理学家根据麦克斯韦公式渐渐发展出来的”,用大家常见的实际应用来说明对称观念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使听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和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11(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茜纱窗下(节选)
王安忆
①有些对象经过使用,沾了人气,便有了魂灵,活了。中学时,曾去过一个同学家,这家中只一母一女,相依度日。沿了木扶梯上楼,忽就进去了,只一间房,极小,却干净整齐地安置了一堂红木家具。那件红木家具一点不显得奢华,甚至也不是殷实,而是有了依靠。寡净里,有了些热乎气。
②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什物,其实常常不以为是什物,而好像是贴身的一部分,有些水乳交融的意思。这样的用物总共有三件,一件是一张小圆桌。桌面并不很小,但比较矮,配有四把小椅子。年幼时,还上不了桌,我就在这张桌上吃饭。后来大了些,家中来了客人,大人上桌,小孩子另开一桌,就在这桌上。夏日里,晚饭开在小院里,用的也是这张桌子。它,以及椅子的高度,正适合小孩子。而且,它相当结实,很经得住小孩子摧残,虽然并不是什么好木料。它是我童年的伙伴,许多游戏是在上面做的:涂画,剪贴,搭积木,过娃娃家。有一日下午,家中来了一个客人,和我妈妈说话,我就坐在这张桌子旁一边玩,一边大声唱歌。后来玩累了,也唱累了,想离开,不知怎么,却站不起身,我就只得继续玩和唱歌,几乎唱哑了嗓子。等到客人告辞,才被妈妈从椅子上解放出来。原来椅背套进了我的大棉袄和毛衣之间,将我夹住了。因为处境尴尬,所以记忆格外清楚。记得客人是一个亲戚,上门大约是带些求告的意思,妈妈则是拒辞的态度。但求与拒全是在暗中,就听他们互叹苦经。妈妈指着我说,她比大的会吃。那亲戚则说,某某比她会吃。某某是他家的小孩子,比我小得多。那是在一九六〇年的饥馑日子里。
③第二件是一个五斗橱。大概记得是分为两半,左边是抽屉,右半是一扇橱门。这具五斗橱于我而言,最亲密的接触是橱上立着的一面镜子。白日里,父母上班,姐姐上学,保姆在厨房洗衣饭,房间里只剩我自己,我就拖过椅子,踩上去。只见前边镜子里面,伸出一张额发很厚的脸。这张脸总使我感到陌生,不满意,想到它竟是自己的脸,便感失望。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我都对自己的形象不满意,这使我变得抑郁。多年以后,在亲戚家,又看见这具橱柜,我惊异极了。它那么矮小,何至于要踩上椅子才可够到?我甚至需要弯下身子。才能够从镜子里照见自己的脸。脸是模糊不清的,镜面已布上一层云翳。
④第三件是由一张白木桌子和一具樟木箱组合而成的。它可供我们小孩子自如地爬上桌子,舀水喝,擅自拿取篮里的粽子什么的。有一晚,我和姐姐去儿童剧院看话剧《白雪公主》,天热口渴,回到家中,忙不迭地爬上樟木箱,从冷水缸里舀水喝。冷水缸里的水是用烧饭锅烧的,所以水里有一股米饭味儿,我到现在还记得。就是这个爬,使我们与这些器物有了痛痒相关的肌肤之亲。这些器物的表面都那么光滑、油亮,全是被我们的手、脚、膝头磨出来的。
⑤我们家有一具红木装饰柜,两头沉,左右各一个空柜,一格小抽屉,中间是一具玻璃橱,底下两格大抽屉。这是母亲从出售旧物资的商场里买来的。母亲只花了四十块钱,便买了。这笔钱对于我们当时的家庭财政,还有,这具玻璃橱对于我们极其逼仄的住房,都显得奢侈了。后来,有过几次,父亲提出不要它,母亲都不同意。记得有一次,她说了一句,意思是,这是我们家仅有的一点情趣。于是,在我们大小两间拥挤着床、橱柜、桌椅,还有老少三代人中间,便跻身而存着这么一个“情趣"。在这具橱柜里,陈列着母亲从国外带来的一些漂亮的小东西:北欧的铁皮壶、木头人,日本的细瓷油灯、绢制的艺伎,从美国芝加哥的高塔上买来的玻璃风铃,一口包金座钟,斯拉夫民族英雄像。橱顶上是一具苏俄写实风格的普希金全身坐式铜像。这具装饰橱毫无奢靡之气。而是简朴和天真的风格,但包含着开放的生活。我的妈妈,就是那个在烽火连天的战争时期,也要给战士的枪筒里插上几株野花的人。在天天要为衣食发愁的日子里,她会用一包从抽屉角落里搜出的硬币,带我们去吃冰激凌。她总是有着一点奢心,在任何生存压力之下,都保持不灭。到了晚年,我们孩子陆续离家,分门立户,家里的空间大了,经济也宽裕了,而她却多病,无心亦无力于情趣的消遣。这具橱内,玻璃与什物都蒙上了灰尘,这真是令人痛楚。它原先那种,挟裹在热蓬蓬的烟火气中的活泼面貌,从此沉寂下来。
(摘编自《空间在时间里流淌》)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红木家具朴素无华,是相依为命母女的依靠,为下文深入探讨与这些日常物品之间的情感纽带,设定了一种温情和素雅的氛围。
B.文章叙写小圆桌的功用,突出了它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物:叙写客人向母亲求告,再现了当年生活的困窘,在对比中突出了“我"的童年生活的富足与无忧无虑。
C.五斗橱和镜子,让“我”对自我形象有了不满和失望的情绪;后来,“我"对它的认识和感受发生了变化,有了时光流逝的沧桑感。
D.写爬白木桌子和樟木箱,“使我们与这些器物有了痛痒相关的肌肤之亲”,突出了我们与这些器物的密切关系。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借同学家的红木家具,引出对“什物里热乎气"的思考,先说“这样的用物总共有三件”,再依次叙写,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B.“她总是有着一点奢心"的“奢心”贬词褒用,在文中表现为母亲即使为衣食发愁也会带孩子们去吃冰激凌,展现了一个在生存重压之下不妥协、不屈服的母亲形象。
C.什物不仅是物品,更是作者的情感载体,写红木装饰柜重点突出了母亲对开放的、高水平的、富有情趣的生活的追求。
D.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作者将家具与个人成长、家庭关系和社会变迁联系起来,使得家具成为反映作者内心世界的重要符号。
8.本文结尾写道:“这具橱内,玻璃与什物都蒙上了灰尘,这真是令人痛楚。"请紧扣“痛楚”,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9.在散文创作方面,王安忆认为,“散文是原生状扎根在你的心灵里”,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B7.C
8.①对母亲美好生命力消失的痛楚。
②人生错位与无常的痛楚。
9.①内容真实:过往的生命细节,都是真实发生在作者生命中,如作者在小圆桌上吃饭、做游戏,被椅背夹住的尴尬经历等等,这些过往的生命细节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真实可信。
②情感真切:儿时的悲欢忧乐,是作者真实的生命体验和感受,没有拔高,如对小圆桌的熟悉与亲密,对五斗橱从陌生不满意到后来的惊异和感慨等,这些情感都是自然流露,真实而质朴的。
③本文语言平实: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娓娓道来,平时自然,如描写红木装饰柜的样子和里面陈列的物品,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用平实的语言描述什物的样子、功用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语言简明,通俗易懂。
【解析】
【导语】《茜纱窗下》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物件,如小圆桌、五斗橱、白木桌子等,展现了作者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和个人成长的记忆。这些物件不仅具有实用性,还承载着历史与情感的寄托,成为作者心灵的一部分。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王安忆将平凡物品与人的关系升华为情感交流的媒介,赋予其灵魂和温度,体现了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独特理解。文章结尾流露出对岁月流逝和情感变迁的痛楚,更让人深思。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在对比中突出了‘我’的童年生活的富足与无忧无虑”错误,文中叙写客人向母亲求告,提到“他们互叹苦经"妈妈指着我说,她比大的会吃”等内容,并非是要在对比中突出“我"的童年生活的富足与无忧无虑,而是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场景呈现,反映当时的艰难处境,家境的窘迫。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突出了母亲对开放的、高水平的、富有情趣的生活的追求”错误。文章中确实提到红木装饰柜和母亲带来的国外小物件,但这并不是为了突出母亲对“开放的、高水平的、富有情趣的生活"的追求。实际上,这些描述更多地展现了母亲在艰苦生活中仍能保持的一种生活情趣和乐观态度,以及她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视。母亲用有限的资源创造了一个充满个性和情感的空间,这个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存在,更是家庭情感和个人记忆的载体。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
①曾经,母亲也像在烽火连天的战争时期给战士枪筒插野花一样,在艰难日子里带孩子吃冰激凌,有着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而如今,母亲多病,无心亦无力于情趣的消遣,橱内物品蒙尘,象征着母亲曾经的美好生命力的消失,让人感到痛楚。
②这具装饰橱曾经在逼仄的住房中,作为家里仅有的一点情趣而存在,挟裹在热蓬蓬的烟火气中有着活泼面貌。但随着时间流逝,家庭空间大了、经济宽裕了,它却沉寂下来,这种变化体现了人生的错位与无常,令人感到痛楚。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征及其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内容真实:文中所呈现的各种什物以及与之相关的经历都是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例如,年幼时在小圆桌上吃饭,因椅背套进棉袄和毛衣之间而被困住,这些细节生动具体,充满生活气息,是切实发生在作者的生活中的。这些日常的片段,如同一幅幅真实的生活画卷,展现了那个特定时期的家庭生活场景。这些细节充满了回忆的真实感,没有虚构或夸大,体现了散文的原生性。
②情感真切:儿时围绕这些什物所产生的悲欢忧乐,都是作者最本真的生命体验,毫无夸张与矫饰。小圆桌,它是作者童年的伙伴,承载了许多游戏时光,作者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当回忆起被小圆桌的椅背困住的尴尬时刻,既有对当时处境的清晰记忆,也流露出一种对童年趣事的怀念。五斗橱上的镜子,曾经让作者对自己的形象感到陌生和不满意,这种情绪是那个年龄段孩子真实的自我认知过程的反映。后来再次看到五斗橱时的惊异,以及镜面布上云翳所带来的感慨,都是作者内心深处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每一种情感都是作者在特定生活阶段的真实感悟。这些情感都是作者生命中的真实感受,没有刻意拔高或美化,展现了散文的真实情感。
③语言平实:本文的语言如同拉家常一般,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自然地呈现出来。如描写小圆桌“桌面并不很小,但比较矮,配有四把小椅子”直观地展现了小圆桌的形态、颜色及使用过程中的细节。对于五斗橱“大概记得是分为两半,左边是抽屉,右半是一扇橱门"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让人能清晰地想象出五斗橱的功能与模样。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语言平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让读者感受到那个场景的真实与亲切。这种平实的语言风格增强了散文的原生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出一编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材料二: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节选自苏轼《留侯论》)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秦皇帝大怒A大索B天下C求D贼E甚急F为张良G故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位置、处所,与成语“死得其所"中的“所”意思相同。
B.异,意动用法,意为“认为……奇异”,与“渔人甚异之”中的“异"用法相同。
C.卒然,突然之意。卒,同“猝”。“卒"还有死亡的意思。在古代,大夫死曰“卒”。
D.方,材料一中意为“正”,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中的“方"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认为豪杰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遭受无缘故的侮辱也不随意发怒,这是因为豪杰心中有远大的志向。
B.张良受书一事很古怪,世人不察而解释为“鬼物”,苏轼认为世人的解释很荒谬,并不可信。
C.苏轼认为,张良才华盖世,没有学伊尹、太公之谋,而是学荆轲、聂政之计,桥上的老人对此很赞赏。
D.两则材料都谈及了张良所经历的部分事件,但侧重点不同,这与二者的文体特征有较大关系。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2)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14.材料二选取了材料一中的哪些史实来作为论据?请简要概括。
【答案】10.ACF
11.A12.C
13.
(1)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心想)既然已经替他把鞋捡了上来,就直身而跪替他穿上了鞋。
(2)一个普通人被侮辱,会拔剑起身,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以被称为勇士。
14.
①张良雇大力士刺杀秦始皇并逃亡。
②桥上的老人试探张良并为之授书。
【解析】
【分析】
【导语】这篇文章展现了张良作为历史人物的复杂形象。《史记》呈现了张良以勇敢和智慧从容面对挑战的事迹,而苏轼的《留侯论》深入探讨其品德与志向,认为真正的豪杰不以一时冲动为勇,而是心怀远大志向,不轻易动怒。对人物的阐述不仅强调了历史事件,还探讨了豪杰应有的品质,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衬托了张良的智慧与忍耐的价值。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秦始皇大怒,在全国大肆搜捕,寻拿刺客非常急迫,这是因为张良的缘故。
“秦皇帝大怒"是主谓结构,语意完整,故A处断开;
“大索天下”是省略介词的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天下大索”,中间不能停顿,同时,本句承前省主语“秦皇帝”,主谓完整,故C处断开;
“求贼"为动宾结构,“甚急”作补语,故F处断开。
故选AC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意思不同,大约/处所,地方。句意:老人离开了约有一里路。/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B.正确。句意:张良因为认为这部书奇特。/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
C.正确。句意: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
D.正确。正/方圆。句意:秦国正强盛。/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桥上的老人对此很赞赏"错误。根据材料一第四段“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可知,苏轼认为张良以盖世之才,不学伊尹、太公之谋,却学荆轲、聂政行刺的下策,桥上老人也必为他深深感到惋惜,并非赞赏张良。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履”,名词作动词,穿上鞋子;“业”,已经;“长跪”,跪时耸身挺腰。
(2)“匹夫”,普通人;“见”,被;“足”,值得。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根据材料一“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材料二“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可知,材料二选取了材料一中张良以个人力量,雇用大力士刺杀秦始皇求得一时痛快,并在秦始皇紧急搜捕中被迫逃亡一事。
②根据材料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孺子可教矣"出一编书,乃《太公兵法》也”,材料二“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可知,材料二使用了圯上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的深深羞辱张良,以此来试探他,认为他能忍受得住,然后向他授《太公兵法》一事。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张良曾经在淮阳学习礼法,到东方见到了仓海君。他找到一个大力士,造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锤。秦始皇到东方巡游,张良与大力士在博浪沙这个地方袭击秦始皇,误中了副车。秦始皇大怒,在全国大肆搜捕,寻拿刺客非常急迫,这是因为张良的缘故。张良于是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躲藏起来。张良闲暇时徜徉于下邳桥上,有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裳,走到张良跟前,成心把他的鞋甩到桥下,看着张良对他说:“小子,下去把鞋捡上来!”张良有些惊讶,想打他,因为见他年老,勉强地忍了下来,下去捡来了鞋。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既然已经替他把鞋捡了上来,就跪着替他穿上。老人把脚伸出来穿上鞋,笑着离去了。张良十分惊讶,随着老人的身影注视着他。老人离开了约有一里路,又返回来,说:“你这个孩子可以教导教导。五天以后天刚亮时,跟我在这里相会。”张良觉得这件事很奇怪,跪下来说:“好。"老人拿出一部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因觉得这部书非同寻常,经常学习、诵读它。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材料二: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
在韩国已灭亡时,秦国正很强盛,秦王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没有犯罪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虽然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没有再施展本领的机会了。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而他在锋芒之势上,是没有可乘之机的。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也太危险了!
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太不值得。张良有超过世上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而只学荆轲、聂政行刺的下策,侥幸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这样以后才可以凭借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这个孩子可以教育了。”
(节选自苏轼《留侯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圣贤
曾巩
圣贤性分良难并,好恶情怀岂得同?
荀子书犹非孟子,召公①心未悦周公②。
况令树立追高远,而使裁量属闇蒙③。
举世不知何足怪?力行无顾是豪雄。
[注]①召公:姬姓,名僉,西周宗室,食邑于召,因称召公。②周公:姬姓,名旦,周文王子,武王弟。西周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③闇蒙:不明事理。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良难并"岂得同”体现了诗人对圣贤的独到理解和认知。
B.颔联通过两组古人的对比,说明圣贤的见解和心意也不会完全相合。
C.颈联“况令"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树立追高远”做法的不赞同。
D.尾联诗人直抒胸臆,鲜明表达出对坚持自我、勇于力行的高度赞扬。
16.曹操的《短歌行》和曾巩的这首诗都提到了周公,周公在两首诗中起到的作用一样吗?
【答案】15.B16.不一样。
①《短歌行》中,曹操以周公自比,借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表达对人才的渴慕,进而收束全诗。
②《圣贤》中,诗人将周公作为例证的一部分,证明上联圣贤好恶、情怀不同,引出下两联的进一步议论。
【解析】
【导语】这首诗表达了对圣贤的独特理解和欣赏。首联指出圣贤的性情和喜好往往难以一致,颔联以荀子与孟子、召公与周公为例,强调不同圣贤间的差异。颈联质疑了追求高远理想和不明事理之间的矛盾。尾联赞扬道真正的英雄在于坚持自我、勇于实践,不依赖于他人的认可和理解。诗人提倡个性化的实践,传达了对圣贤和豪杰独立精神的赞美。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两组古人对比”错误,颔联并未运用对比,而是列举荀子与孟子主张不同、召公与周公心意不能完全相和的事例,进一步阐释首联中提到的圣贤本性难以相同、好恶情怀也不相同的观点,为后面两联对于自身观点态度的进一步议论张本。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①曹操《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句位于整首诗歌最后,意思是诗人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希望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自己。诗人提到周公,其实是借助周公以自比,并借此点明全诗主旨、收束全诗,表达自己求贤若渴,希望人才都来投靠自己的心意。
②《圣贤》诗中,“召公心未悦周公”指的是召公与周公的心意不合,说明即使都是圣贤,也不一定就拥有完全一致的好恶情怀。诗人提到周公,是以此举例,借此进一步阐释首联中提到的圣贤性分难并、好恶情怀不同的观点;并进一步引出后面两联对于自身观点态度的进一步议论。
综上,周公在两首诗中起到的作用不一样。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报任安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离骚》中“虽九死其犹未悔”一句表达的意思相同。
(2)《山居秋暝》中表现诗人决心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等手法来写自己从早到晚精勤修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虽万被戮②.岂有悔哉③.随意春芳歇④.王孙自可留⑤.朝搴阰之木兰兮⑥.夕揽洲之宿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戮"歇”“搴"阰”“揽"洲”“莽"。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出海”,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方面。如何“文化出海"?我们可以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看“罗盘”识方向。“扬帆远航”,意味着机遇,也预示着这些文化产品要接受更多受众、更多视角的检验。因此,既需要识别(甲),也需要识别哪些需求又是因国家而异的,从而创作出更具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的作品。比如去年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文化元素于一身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超越文化隔阂上演“一户一墩"火爆场面,世人可以“信口拈来”各种与中国国宝大熊猫有关的趣事,使“冰墩墩"成为全球近几届奥运会热度最高的吉祥物之一。
二是建“港湾”助远航。水手可以A地出海,是因为背后有可以安心停泊的港湾,对于文化“走出去"来说亦是如此。①比如截至到2022年,②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已吸引260多家企业入驻,③将大量华语影视作品发行至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④合作区还上线了“十诺云平台”,⑤为全国乃至浙江影视出口企业提供服务。
三是(乙)。大海航行靠舵手,也靠水手“文化出海”,除了内容“出海”,也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的“出海"。比如,为了提升翻译出版人才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启动了“海外翻译与传播应用能力培养计划”,围绕多语种翻译出版、书刊海外传播、海外出版营销、数字出版技术等领域,开展研修培训、研讨交流等。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出海"是一场与未来角逐的远征,期待在“文化出海”的这条路上,我们的电影、文学、动漫等产品能扬起一道道风帆,形成B之势,驶进世界各地受众的心里。
18.请根据材料内容,给“文化出海"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字。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第三段标序号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信口拈来”用得很精妙,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8.“文化出海"是基于求同存异原则,凭借人才、技术、资金,将我国的文化产品推向海外。使其在更大的范围得到传播的过程。(属概念也可使用“方法”“理念"行为”等)
19.A.一往无前(放心大胆,无所畏惧)
B.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20.①句修改为:比如截至2022年。
⑤句修改为:为浙江乃至全国影视出口企业提供服务。
21.甲:哪些需求是各国相通的
乙:育“水手"搏风浪22.这里“信口拈来”,是根据成语“信手拈来"仿造出的新词,让读者感受到世人在提起与中国国宝大熊猫有关的趣事时,如数家珍,轻松自如;仿造的新词也给人以新鲜感。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
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下定义一般格式为“被定义概念(种概念)+是+种差(在同属中,某个种不同于其他种的属性)+邻近属概念(包含被定义概念的量小属概念)”。
首先确定属概念,“文化出海"是一个过程,或一种方法、理念、行为等。
根据第二段“产品要接受更多受众、更多视角的检验”“既需要识别……也需要识别哪些需求又是因国家而异的"从而创作出更具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的作品”可知,“文化出海"的原则是“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也就是“求同存异原则";
根据第四段“也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的‘出海’”可知,“文化出海"的凭借手段是“人才、技术、资金”;
根据最后一段“驶进世界各地受众的心里"可知,“文化出海”的目的是“将我国的文化产品推向海外,使其在更大的范围得到传播"。
最后按照下定义的表达式:“文化出海”是……的过程。注意修饰语的顺序要合乎逻辑。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此处填写的词语应表示水手出海的状态,根据后文“是因为背后有可以安心停泊的港湾"可知,水手出海时是非常安心的,所以此处可填写“一往无前”“放心大胆"无所畏惧”。一往无前:指不把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放在眼里,无所畏惧、毫不动摇地奋勇前进。放心大胆:形容心里踏实,没有顾虑,无所畏惧。无所畏惧: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B处,根据前文“扬起一道道风帆"可知,此空强调的是我们的电影、文学、动漫等产品“竞相出发,蓬勃向上”的形势,所以可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意思是数不尽的船只竞相出发。形容事物蓬勃向上,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百舸争流:上百条船争着在水上疾驰。形容都在奋勇前进。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①句,语义重复。“截至到"中“至”就是“到"的意思,去掉“到”,可改为:比如截至2022年。
第⑤句,语序不当。按照范围大小,“全国乃至浙江"应改为“浙江乃至全国”。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处,根据“从而创作出更具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的作品"可知,文化产品应“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即要有“相通"的地方;再依据后文“也需要识别哪些需求又是因国家而异的”可知,此空的结构应是“哪些需求是……"。所以可填:哪些需求是各国相通的?
乙处,根据前文第二段开头“一是看‘罗盘’识方向”和第三段开头“二是建‘港湾’助远航"可知,此空的内容应是一个比喻,即和“罗盘”“港湾"有关,且结构上应是两个动宾短语;再依据后文“大海航行靠舵手,也靠水手‘文化出海’”可知,此空的关键词是“水手"。所以可填:“育”水手搏风浪。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首先要明确词语的基本含义和修辞方式,其次是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情感基调,最后挖掘词语在内容、结构、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信口拈来"是仿造成语“信手拈来”的新词,“信手拈来"原指随手拿来,表现轻松自然,而将“手”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客有老人小孩租房合同(2篇)
- 巜赵州桥 课件
- 西南林业大学《茶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设计表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探究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例3教程
- 西京学院《工程力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描写眼睛 课件
- 2022年公务员国考《申论》真题(副省级)及参考答案
- 试剂售后的承诺书(3篇)
- 中药融资方案
- 六年级计算题 分数混合运算专项练习430题
-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酒店市场景气调查报告-浩华
- 2024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中规智库
-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2024)-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 2024年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考核题及答案
- 安徽省鼎尖教育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
-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每单元1套共6套)
- 2024年财务条线人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