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十月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
(全卷共8页,四大题,26小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班级______座号______姓名______
友情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一首诗或研究一个诗人时,人们常常想到“背景”,这首诗是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这个诗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背景”分析成了一个既定思路,几乎每一个批评家都对它毫无犹豫地信手拈用,而很少有人对它似乎天经地义的权力提出质疑。事实上,诗歌的“背景"和“意义”二者之间并没有谁决定谁的因果链条,“背景"只是阐释者借以理解诗歌的途径之一,意义的历史和语言的历史、审美的历史一样,并非是当时的真实而是现时的理解,所以我们应当再次追问的是:诗歌的意义是不是由背景限定的?离开了背景,诗歌是不是就不能理解?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诗歌本身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文本,它是由诗歌的特殊语言构成的传情表意的艺术品,尽管语言的“指涉性”使文本“像许多引文的镶嵌品,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但背景历史却只是“其他文本”之一,相当多的诗歌并不需要背景的支撑为靠山就可以拥有完足的意义。特别是那些历久弥新、传诵不绝的抒情诗歌,它并不传达某一历史事件、某一时代风尚,而只是传递一种人类共有的情感,像自由、生存、自然、爱情等等,它的语言文本只须涉及种种情感与故事便可为人领会,一旦背景羼入,它的共通情感被个人情感所替代,反而破坏了意义理解的可能,正像尼采在《历史的使用与滥用》里说的,有时人们不得不学会忘却,因为有时过多的记忆损害了人的自身创造力,而在文学里,过多的背景记忆正妨碍了诗歌欣赏的自由,使阅读者在历史专制下不得不被背景耳提面命。像李商隐《无题》,当批评家用窥探王茂元家婢女或窥探入道女冠的“背景"参与解释时,诗歌就失去了永恒的魅力而只成了隐私的实录,“美”作为代价偿付了“真”,而“善”也有可能在“真"的道德尺度下被无情勾销。可是,人们读诗是为了读诗而不是为了通晓历史,既然诗歌是一种文学文本,充其量有一些虚构的历史痕迹,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让“历史”来取代它呢?
既然诗歌是“特殊语言构成的一个传情达意的艺术品”,那么,它在写作时就包容了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当然受到历史环境、个人经历的种种影响,政治形势、学术思潮、地理民俗、民族心态、经济环境,换句话说整个文化都会在诗人心里留下痕迹,但是,这一切都必须经由一连串的“移位”才能渗入创作,并受到诗人个人的禀赋、气质、性格这一磁场的扭曲,受到具体创作时极微妙的心境变形,往往迂回曲折,才在文本中留下极其含糊的“印迹"。诗史上显而易见的一个事实是,一个盛世的诗人未必总写快乐爽利的颂诗,一个盛世的诗人未必总写愁苦哀怨的讽刺,把“背景”看成是一种必然性规定性的“势力"或“靠山”,至少犯了两种毛病,一是把复杂的诗歌活动简化为一种“刺激——反应"模式,仿佛把活生生的诗人都当成了牵线木偶,把一出灵动万变的人生大舞台看成了死样呆气的牵线傀儡戏;二是把文学降格为历史学的附庸,忽略文学的个性存在,只看到历史赋予的意义。而没看到语言技巧与审美经验赋予的意义。
毫无疑问,背景批评应当允许存在并作为探寻意义的一个途径,尤其是诗歌主题与历史背景相关密切的时候。但是,意义毕竟是由诗歌本身的语言文本提供的,我们不应让背景替代人们的阅读与理解,更不应让背景越俎代庖地取代审美主体的感悟.换句话说,“背景”不应当成为“压倒"的力量成为解读诗歌的唯一钥匙,诗歌是一个开放的国度,这里没有大门,没有关闭大门的锁,更没有手持武器检查通行证的卫兵,克莱曼在《莎剧意象之发展》里说:“把诗歌与历史现象划分为一个个鸽笼般的系统,再把每一首诗上贴个标签,这样仿佛我们的理解便达到了最终目的,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错误。这一刻板的分解的分类破坏了有活力的感悟,使我们领会不到诗歌的整体魅力和多彩的丰富性。”同样,背景之于意义也不是标签,而只是参考性的“提示"。在这里切忌犯“决定论”的毛病,把一种垄断的专制的权力轻易地交给了“背景”,却阻塞了其他通向“意义”的途径,以享有特权的历史学家的外在权威取代了诗人及作品的内在权威,在面对诗歌的时候,批评家还不如先行承认那句虽然令人尴尬但也令人轻松的古老箴言:“诗无达诂①。"
(摘编自葛兆光《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
[注]①达诂:确切的训诂或解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被“背景”限定了探寻诗歌意义诠释的途径,因为当时的真实已无法还原而只能达成现时的理解。
B.经典抒情诗歌之所以能传唱不绝,并不因为其背后有来自其时代的支撑,更因为其本身拥有完足的意义。
C.语言“指涉性"使得诗歌文本可以自给自足,同时也吸收和转化了其他文本,这其中便包括了历史背景。
D.背景批评固然可以作为探寻诗歌意义的途径,但这也有可能是以牺牲诗歌的审美性和人的创造力为代价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个人经历、政治形势、学术思潮、地理民俗、民族心态、经济环境等都属于诗歌“背景”的范畴,会对诗人产生种种影响。
B.文学被降格为历史的附庸,导致批评者只看到了历史赋予的意义,忽略了文学本身经由语言技巧和审美经验而得到的意义。
C.“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包括整个文化经由一连串的“移位”渗入创作,并受具体创作时的心境变形后在文本中留下“印迹"的过程。
D.承认“诗无达诂”有助于避免给诗歌贴标签,避免刻板分类对诗歌整体魅力和多彩丰富性的消解,尽管这可能带来解读的不确定。
3.下列选项对诗句的解读,不太适合作为划线句论据的一项是()
A.宋之问《渡汉江》所言“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经查证,表达的是诗人于公元706年从流放地私自出逃,途经汉江时惴惴不安的心情。
B.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所言“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呈现的是诗人晚年因被人诽谤而请友人去洛阳为其表白心迹的恳切。
C.谢灵运《登池上楼》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被认定为旨在影射南朝时期政治环境的风云变幻和诗人渴望重返政坛的迫切。
D.杜甫《登岳阳楼》名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既用大笔刻画出洞庭湖的壮阔无垠、波涛浩渺,也暗示出安史之乱后社会的动荡。
4.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如何开始中国古典诗歌鉴赏单元学习之旅。
(二)(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紫色眉豆花
张炜
老亮头分工管菜园,总爱把眉豆架搭得高高的。
有个叫“小疤"的姑娘和他一块儿管菜园。
她很漂亮。名字叫“小疤”,其实细润光洁,谁也找不出一个“疤"来。
老亮头没有老伴儿,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外地读书,一个当兵。他一个人不愿守着空空的房子,就在菜园里搭了个铺子。竖起四根高高的木柱,上端扎了个草铺。上下要踏木梯,他管这叫“草楼铺”。
老亮头听到木梯吱嘎吱嘎响,就知道小疤来了。
小疤上了草楼铺,故意向着冒烟的地方,将鼻子蹙起来吸一下。老亮头的烟锅一明一暗,映出一张黑黝黝的脸。他老也不说话,只望着天边那几颗星星。小疤问:“你闻不见吗?"
“闻见什么呢?”
“香味呀,眉豆花的,一阵一阵的。"
“一阵一阵的,我闻不见。”
老亮头依旧向天边的星星望去。停了一会儿,问道:“你望不见吗?"
“望见什么呢?”
“南边的山,墨黑的那一长溜……"
“一长溜儿,我望不见。”
小疤低下头,两手捏弄着衣襟儿,突然声音低低地说:“小来来走了半年多了,我怪想他的……"
——小来来,老亮头的小儿子,一个中专生。
“刚走了几个月嘛,调皮东西。想他干嘛!”
“那走了好久的,你想不?"
老亮头一直望着南面的星空,自语似的说:“他们的部队在南山里开洞。这阵儿老不来信……”
小疤喃喃地:“什么时候能凿成一个山洞啊?一凿一凿的……"
“都是年轻人,性情拗,像春林一样,你想凿不成吗?”
“春林性情拗啊?"
老亮头重新点起那个烟锅儿吸起来,偏偏不说“拗”不“拗"的事儿。
小疤走下草楼铺时有些失望。
天亮了,她又到眉豆架下了。
老亮头就在一旁忙活着,嘴里不闲。他说:“做什么事都要有个好帮手。早些时种山芋、南瓜,搭葫芦架,我都让春林做帮手,他总知道你要做什么。”
小疤故意板着脸:“你只记着春林、春林!你叫他回来做帮手吧!"
老亮头咕哝着说:“春林走了三年了,从没断过信。可这一个多月我没收到他一个字……”
小疤立刻变哑了。
紫色的眉豆花一串串从头顶垂吊下来,好看极了。她突然记起了自家的小屋。很多年前,那小屋门口的篱笆上也开着一片紫云似的眉豆花。篱笆后有人探出头来——一个男孩儿,眼眉粗粗的,像眉豆角儿……
她总嘲笑地喊他“楞冲"。她和这“楞冲”一块儿长大,在河里捕鱼,林子里捕鸟……
黑天后,小疤又吱嘎吱嘎踏响了草楼铺的木梯。
“后来我去护老林子,对付那帮偷木贼。我跟你讲过:我干什么都愿让春林做个帮手。……也许我不该什么事都牵上他。这使他吃了不少苦头。"
老亮头望着黑漆漆的夜色,声音渐渐变得沉重了。
小疤不由得又记起了那爬满了眉豆花的篱笆,篱笆后头那棵大青杨树。
“楞冲”到老林子里去,每天傍晚总要路过小屋。他们都贴着青杨树站着。“楞冲"说:“真香,你总往脸上搽些什么?”她委屈地说:“不是眉豆花的味儿吗?"
老亮头长长叹息一声:“他凭着一身好水性,在河浪里跟坏人斗劲儿……救是救下来了,可是落了一身伤疤。”
一滴露水落下来,她伸手抹了一下脸。停了好长时间,她说:
“总也不来信,怎么回事呢?"
不久的一个早上,两个军人和村支书一块儿进了菜园……老亮头回来的时候,对小疤说:
“我要去看看春林,随这两兵一起。”
小疤盯着老人的身影消失在一排子杨树后头,心里一阵慌促。
一天又一天过去了。
一个晚上,那木梯又吱嘎吱嘎响了起来——老亮头回来了!
小疤又惊又喜,第一句话就问:
“春林好吧?"
“他立了一等功。”
“啊!"小疤掩上了嘴巴。停了一会儿,她口吃似的说:“一等功,就忘了……家里人呀!”
“他……"老人燃着了烟锅。
“小疤,我跟你说春林他们在干什么哩?”
“开一个山洞。"
“是啊,人们凿了它五年了。五年里它都是乖乖的。想不到,它上个月里发脾气,轰隆隆塌下一截儿。春林是个班长,紧要时他抢了上去。同班的五个战士活着出来了,他自己腿伤了……”
“伤了哪儿?重吗?"小疤猛地站起采。
“分不出哪,医生就把它割去了……”
小疤呆住了,身子一晃,倒在老人身上。她哭了起来。
老亮头不知什么时候咬破了嘴里的烟管。
“……我见到春林,也像你一样大哭起来……他对我说:‘爸,你看,你儿子没做亏本的事:一条腿换回了五条命,还不值吗?……’"
“啊!春林……‘楞冲’!”小疤把食指咬在嘴里,怔怔地望着南边的天际,望着在淡淡夜色里那一溜儿长长的山影。
由于水的滋润,眉豆蔓儿缠上架角,那顶在藤蔓儿一端的密密小花,一夜间开放了!紫紫的一片,如铺开的一层锦云。
她今天就要去看望她的“楞冲"了。见面说些什么呢?三年没见了。说他的腿吗?不,先不说这个……还是说说眉豆花吧!
(有删改)
5.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疤牵挂着春林,却假托想念小来来向老亮头打探消息,心事不言自明,质朴、羞涩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B.老亮头不了解小疤的心思,小疤也不明白老亮头眺望远山的原因,彼此心灵的阻隔增强了情感表现的张力。
C.作品通过老亮头、小疤与春林间的故事,既表现了亲情、爱情的淳朴美好,也赞美了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
D.作品语言朴实蕴藉,带有淳厚的乡土气息,大量对白贴近人物心理,饱含丰富的潜台词,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6.作品多处写“眉豆花”,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分析。
7.“春林"老亮头”和“小疤”,你认为谁是主人公?请结合作品谈谈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4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粟里之间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①;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当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要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萧统《陶渊明传》)
[注]①舁,yú,抬;篮舆:轿子。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汉代为一郡长官。刺,检核问事质疑,即监察之职;史,“御史"之意。
B.绶,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东西的丝绸,“解绶去职”指解下官印辞去官职。
C.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元嘉四年"属于按照帝王年号来纪年的。
D.谥号,古指人死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并给予褒奖,如“靖节先生”。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B.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C.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D.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而率真,清高而自负。
B.州郡召用陶渊明担任州郡的官职,他不忍官场,弃官回家,他亲自耕种,自给自足,身体瘦弱而患上了疾病。
C.陶渊明曾经去过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好了丰盛的酒席,在半路粟里(地名)邀请他。
D.郡将(官名)曾经来拜访,正赶上陶渊明酿的酒糟熟了,郡将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2)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12.结合文章,简单说说陶渊明不与檀道济交往的可能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短歌行①
曹丕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神灵倏忽,弃我遐迁②。
靡瞻靡恃,泣涕连连。呦呦游鹿,衔草鸣麑③。翩翩飞鸟,挟子巢枝。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④。忧心孔疚,莫我能知。人亦有言,忧令人老。
嗟我白发,生一何早。长吟永叹,怀我圣考。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注】①短歌行:为乐府诗旧题。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死。二月,葬高陵。此诗当作于曹操葬后不久。②遐迁:远离。此指去世。③麑(ní):指小鹿。④百离:种种痛苦。离,同“罹”,忧苦。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四句从人亡物在写起,看到父亲生前用过的帷幕、几筵,不禁触物伤情,起笔十分自然。
B.“神灵倏忽,弃我遐迁”中“倏忽"一词非常生动地写出诗人丧亲之后,恍然若失的心态。
C.“人亦有言”四句紧承上面的“忧"字展开,写到自己白发早生,表达了对自己早衰的忧伤。
D.整首诗质朴本色,诗人把思亲之情描写得细腻、生动、真挚,体现出“工于言情”的特点。
14.曹丕的《短歌行》和曹操的《短歌行》都化用了《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但两者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明月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3)《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现蔑视权贵、不卑不亢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6)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琵琶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在云南,我看见过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见过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以及死了给狗吃的路毙尸体。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是不可能的”中的“这"指什么?这句话能删吗?为什么?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①_____________,运用了比喻的方法。“差序格局"不是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也就是说,②_____________,而以“我"所在社会影响推出的社会圈子就是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纹。每一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在费孝通先生看来,“差序格局”理论是对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结构的凝练,其内涵不仅停留在人际关系上,而且包含了更大范围的社会结构。“差序格局"中的“差”指的是《乡土中国》中提及的类似波纹向外推的横向结构。③_____________,阎云翔的观点值得借鉴,他指出“差序格局是一个立体的结构,与横向的弹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差"相对应,还包含有纵向的刚性的等级化的‘序’。”
18.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9.请根据文段的相关内容,给“差序格局"简要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5个字。
四、写作(共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年开学季,许多同学都会将“立人设”写入“入学宝典”,期望通过新的“人设”解决或避免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让自己有一个新的形象或新的开始。但也有人担心“人设"会限制自己的社交边界和个人发展。
其实,“人设”也在不经意间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那么,我们真的有人设吗?需要给自己立设吗?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十月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
(全卷共8页,四大题,26小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班级______座号______姓名______
友情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一首诗或研究一个诗人时,人们常常想到“背景”,这首诗是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这个诗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背景”分析成了一个既定思路,几乎每一个批评家都对它毫无犹豫地信手拈用,而很少有人对它似乎天经地义的权力提出质疑。事实上,诗歌的“背景"和“意义”二者之间并没有谁决定谁的因果链条,“背景"只是阐释者借以理解诗歌的途径之一,意义的历史和语言的历史、审美的历史一样,并非是当时的真实而是现时的理解,所以我们应当再次追问的是:诗歌的意义是不是由背景限定的?离开了背景,诗歌是不是就不能理解?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诗歌本身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文本,它是由诗歌的特殊语言构成的传情表意的艺术品,尽管语言的“指涉性”使文本“像许多引文的镶嵌品,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但背景历史却只是“其他文本”之一,相当多的诗歌并不需要背景的支撑为靠山就可以拥有完足的意义。特别是那些历久弥新、传诵不绝的抒情诗歌,它并不传达某一历史事件、某一时代风尚,而只是传递一种人类共有的情感,像自由、生存、自然、爱情等等,它的语言文本只须涉及种种情感与故事便可为人领会,一旦背景羼入,它的共通情感被个人情感所替代,反而破坏了意义理解的可能,正像尼采在《历史的使用与滥用》里说的,有时人们不得不学会忘却,因为有时过多的记忆损害了人的自身创造力,而在文学里,过多的背景记忆正妨碍了诗歌欣赏的自由,使阅读者在历史专制下不得不被背景耳提面命。像李商隐《无题》,当批评家用窥探王茂元家婢女或窥探入道女冠的“背景"参与解释时,诗歌就失去了永恒的魅力而只成了隐私的实录,“美”作为代价偿付了“真”,而“善”也有可能在“真"的道德尺度下被无情勾销。可是,人们读诗是为了读诗而不是为了通晓历史,既然诗歌是一种文学文本,充其量有一些虚构的历史痕迹,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让“历史”来取代它呢?
既然诗歌是“特殊语言构成的一个传情达意的艺术品”,那么,它在写作时就包容了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当然受到历史环境、个人经历的种种影响,政治形势、学术思潮、地理民俗、民族心态、经济环境,换句话说整个文化都会在诗人心里留下痕迹,但是,这一切都必须经由一连串的“移位”才能渗入创作,并受到诗人个人的禀赋、气质、性格这一磁场的扭曲,受到具体创作时极微妙的心境变形,往往迂回曲折,才在文本中留下极其含糊的“印迹"。诗史上显而易见的一个事实是,一个盛世的诗人未必总写快乐爽利的颂诗,一个盛世的诗人未必总写愁苦哀怨的讽刺,把“背景”看成是一种必然性规定性的“势力"或“靠山”,至少犯了两种毛病,一是把复杂的诗歌活动简化为一种“刺激——反应"模式,仿佛把活生生的诗人都当成了牵线木偶,把一出灵动万变的人生大舞台看成了死样呆气的牵线傀儡戏;二是把文学降格为历史学的附庸,忽略文学的个性存在,只看到历史赋予的意义。而没看到语言技巧与审美经验赋予的意义。
毫无疑问,背景批评应当允许存在并作为探寻意义的一个途径,尤其是诗歌主题与历史背景相关密切的时候。但是,意义毕竟是由诗歌本身的语言文本提供的,我们不应让背景替代人们的阅读与理解,更不应让背景越俎代庖地取代审美主体的感悟.换句话说,“背景”不应当成为“压倒"的力量成为解读诗歌的唯一钥匙,诗歌是一个开放的国度,这里没有大门,没有关闭大门的锁,更没有手持武器检查通行证的卫兵,克莱曼在《莎剧意象之发展》里说:“把诗歌与历史现象划分为一个个鸽笼般的系统,再把每一首诗上贴个标签,这样仿佛我们的理解便达到了最终目的,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错误。这一刻板的分解的分类破坏了有活力的感悟,使我们领会不到诗歌的整体魅力和多彩的丰富性。”同样,背景之于意义也不是标签,而只是参考性的“提示"。在这里切忌犯“决定论”的毛病,把一种垄断的专制的权力轻易地交给了“背景”,却阻塞了其他通向“意义”的途径,以享有特权的历史学家的外在权威取代了诗人及作品的内在权威,在面对诗歌的时候,批评家还不如先行承认那句虽然令人尴尬但也令人轻松的古老箴言:“诗无达诂①。"
(摘编自葛兆光《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
[注]①达诂:确切的训诂或解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被“背景”限定了探寻诗歌意义诠释的途径,因为当时的真实已无法还原而只能达成现时的理解。
B.经典抒情诗歌之所以能传唱不绝,并不因为其背后有来自其时代的支撑,更因为其本身拥有完足的意义。
C.语言“指涉性"使得诗歌文本可以自给自足,同时也吸收和转化了其他文本,这其中便包括了历史背景。
D.背景批评固然可以作为探寻诗歌意义的途径,但这也有可能是以牺牲诗歌的审美性和人的创造力为代价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个人经历、政治形势、学术思潮、地理民俗、民族心态、经济环境等都属于诗歌“背景”的范畴,会对诗人产生种种影响。
B.文学被降格为历史的附庸,导致批评者只看到了历史赋予的意义,忽略了文学本身经由语言技巧和审美经验而得到的意义。
C.“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包括整个文化经由一连串的“移位”渗入创作,并受具体创作时的心境变形后在文本中留下“印迹"的过程。
D.承认“诗无达诂”有助于避免给诗歌贴标签,避免刻板分类对诗歌整体魅力和多彩丰富性的消解,尽管这可能带来解读的不确定。
3.下列选项对诗句的解读,不太适合作为划线句论据的一项是()
A.宋之问《渡汉江》所言“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经查证,表达的是诗人于公元706年从流放地私自出逃,途经汉江时惴惴不安的心情。
B.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所言“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呈现的是诗人晚年因被人诽谤而请友人去洛阳为其表白心迹的恳切。
C.谢灵运《登池上楼》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被认定为旨在影射南朝时期政治环境的风云变幻和诗人渴望重返政坛的迫切。
D.杜甫《登岳阳楼》名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既用大笔刻画出洞庭湖的壮阔无垠、波涛浩渺,也暗示出安史之乱后社会的动荡。
4.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如何开始中国古典诗歌鉴赏单元学习之旅。
【答案】1.C2.B
3.D4.①以诗歌本身的语言文本为根基,关注语言技巧等形式层面的欣赏。②立足自身经验,关注自身审美感悟,以人类共通的情感获得审美共情。③当诗歌主题与历史背景相关密切时,适度关注诗歌背景以知人论世。
【解析】
【导语】文章主要反思了诗歌解读中过于倚重背景分析的现象,强调诗歌本身的自足性和审美价值。作者认为背景分析不应成为理解诗歌的唯一途径,因为这可能限制阅读者的创造力和对诗歌自身魅力的领悟。文章呼吁在诗歌鉴赏中接纳诗歌语言的丰富性和开放性,避免以“历史"为唯一解释。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C.“语言的‘指涉性’使得诗歌文本可以自给自足”曲解文意,结合原文“尽管语言的‘指涉性’使文本‘像许多引文的镶嵌品,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可知,“语言的‘指涉性’”使“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诗歌文本的自给自足这个结果不是语言的“指涉性”带来的。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文学被降格为历史的附庸,导致批评者只看到了历史赋予的意义"强加因果。原文为“把文学降格为历史学的附庸,忽略文学的个性存在,只看到历史赋予的意义,而没看到语言技巧与审美经验赋予的意义”,可见原文并无“导致"这一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划线句的意思:在诗歌解读的过程中,创作背景即所谓的真实历史的过度介入,会妨碍诗歌欣赏的自由,损害诗歌的审美魅力。前三个选项中的诗句本身具有跨越时空的审美魅力,用明确的历史事件标定情感指向,反而让这三首诗都成了个人隐私的实录,即“‘美’作为代价偿付了‘真’”。
D.虽然也涉及对当时背景的暗示,但诗歌本身在写景层面的审美性并没有被消解。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诗歌本身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文本,它是由诗歌的特殊语言构成的传情表意的艺术品"看到语言技巧与审美经验赋予的意义”可建议:以诗歌本身的语言文本为根基,关注语言技巧等形式层面的欣赏。
结合“那些历久弥新、传诵不绝的抒情诗歌,它并不传达某一历史事件、某一时代风尚,而只是传递一种人类共有的情感"它的语言文本只须涉及种种情感与故事便可为人领会”可建议:立足自身经验,关注自身审美感悟,以人类共通的情感获得审美共情。
结合“背景批评应当允许存在并作为探寻意义的一个途径,尤其是诗歌主题与历史背景相关密切的时候"可建议:当诗歌主题与历史背景相关密切时,适度关注诗歌背景以知人论世。
(二)(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紫色眉豆花
张炜
老亮头分工管菜园,总爱把眉豆架搭得高高的。
有个叫“小疤”的姑娘和他一块儿管菜园。
她很漂亮。名字叫“小疤”,其实细润光洁,谁也找不出一个“疤”来。
老亮头没有老伴儿,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外地读书,一个当兵。他一个人不愿守着空空的房子,就在菜园里搭了个铺子。竖起四根高高的木柱,上端扎了个草铺。上下要踏木梯,他管这叫“草楼铺"。
老亮头听到木梯吱嘎吱嘎响,就知道小疤来了。
小疤上了草楼铺,故意向着冒烟的地方,将鼻子蹙起来吸一下。老亮头的烟锅一明一暗,映出一张黑黝黝的脸。他老也不说话,只望着天边那几颗星星。小疤问:“你闻不见吗?”
“闻见什么呢?"
“香味呀,眉豆花的,一阵一阵的。”
“一阵一阵的,我闻不见。"
老亮头依旧向天边的星星望去。停了一会儿,问道:“你望不见吗?”
“望见什么呢?"
“南边的山,墨黑的那一长溜……”
“一长溜儿,我望不见。"
小疤低下头,两手捏弄着衣襟儿,突然声音低低地说:“小来来走了半年多了,我怪想他的……”
——小来来,老亮头的小儿子,一个中专生。
“刚走了几个月嘛,调皮东西。想他干嘛!"
“那走了好久的,你想不?”
老亮头一直望着南面的星空,自语似的说:“他们的部队在南山里开洞。这阵儿老不来信……"
小疤喃喃地:“什么时候能凿成一个山洞啊?一凿一凿的……”
“都是年轻人,性情拗,像春林一样,你想凿不成吗?"
“春林性情拗啊?”
老亮头重新点起那个烟锅儿吸起来,偏偏不说“拗"不“拗”的事儿。
小疤走下草楼铺时有些失望。
天亮了,她又到眉豆架下了。
老亮头就在一旁忙活着,嘴里不闲。他说:“做什么事都要有个好帮手。早些时种山芋、南瓜,搭葫芦架,我都让春林做帮手,他总知道你要做什么。"
小疤故意板着脸:“你只记着春林、春林!你叫他回来做帮手吧!”
老亮头咕哝着说:“春林走了三年了,从没断过信。可这一个多月我没收到他一个字……"
小疤立刻变哑了。
紫色的眉豆花一串串从头顶垂吊下来,好看极了。她突然记起了自家的小屋。很多年前,那小屋门口的篱笆上也开着一片紫云似的眉豆花。篱笆后有人探出头来——一个男孩儿,眼眉粗粗的,像眉豆角儿……
她总嘲笑地喊他“楞冲”。她和这“楞冲"一块儿长大,在河里捕鱼,林子里捕鸟……
黑天后,小疤又吱嘎吱嘎踏响了草楼铺的木梯。
“后来我去护老林子,对付那帮偷木贼。我跟你讲过:我干什么都愿让春林做个帮手。……也许我不该什么事都牵上他。这使他吃了不少苦头。”
老亮头望着黑漆漆的夜色,声音渐渐变得沉重了。
小疤不由得又记起了那爬满了眉豆花的篱笆,篱笆后头那棵大青杨树。
“楞冲"到老林子里去,每天傍晚总要路过小屋。他们都贴着青杨树站着。“楞冲”说:“真香,你总往脸上搽些什么?"她委屈地说:“不是眉豆花的味儿吗?”
老亮头长长叹息一声:“他凭着一身好水性,在河浪里跟坏人斗劲儿……救是救下来了,可是落了一身伤疤。"
一滴露水落下来,她伸手抹了一下脸。停了好长时间,她说:
“总也不来信,怎么回事呢?”
不久的一个早上,两个军人和村支书一块儿进了菜园……老亮头回来的时候,对小疤说:
“我要去看看春林,随这两兵一起。"
小疤盯着老人的身影消失在一排子杨树后头,心里一阵慌促。
一天又一天过去了。
一个晚上,那木梯又吱嘎吱嘎响了起来——老亮头回来了!
小疤又惊又喜,第一句话就问:
“春林好吧?”
“他立了一等功。"
“啊!”小疤掩上了嘴巴。停了一会儿,她口吃似的说:“一等功,就忘了……家里人呀!"
“他……”老人燃着了烟锅。
“小疤,我跟你说春林他们在干什么哩?"
“开一个山洞。”
“是啊,人们凿了它五年了。五年里它都是乖乖的。想不到,它上个月里发脾气,轰隆隆塌下一截儿。春林是个班长,紧要时他抢了上去。同班的五个战士活着出来了,他自己腿伤了……"
“伤了哪儿?重吗?”小疤猛地站起采。
“分不出哪,医生就把它割去了……"
小疤呆住了,身子一晃,倒在老人身上。她哭了起来。
老亮头不知什么时候咬破了嘴里的烟管。
“……我见到春林,也像你一样大哭起来……他对我说:‘爸,你看,你儿子没做亏本的事:一条腿换回了五条命,还不值吗?……’”
“啊!春林……‘楞冲’!"小疤把食指咬在嘴里,怔怔地望着南边的天际,望着在淡淡夜色里那一溜儿长长的山影。
由于水的滋润,眉豆蔓儿缠上架角,那顶在藤蔓儿一端的密密小花,一夜间开放了!紫紫的一片,如铺开的一层锦云。
她今天就要去看望她的“楞冲”了。见面说些什么呢?三年没见了。说他的腿吗?不,先不说这个……还是说说眉豆花吧!
(有删改)
5.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疤牵挂着春林,却假托想念小来来向老亮头打探消息,心事不言自明,质朴、羞涩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B.老亮头不了解小疤的心思,小疤也不明白老亮头眺望远山的原因,彼此心灵的阻隔增强了情感表现的张力。
C.作品通过老亮头、小疤与春林间的故事,既表现了亲情、爱情的淳朴美好,也赞美了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
D.作品语言朴实蕴藉,带有淳厚的乡土气息,大量对白贴近人物心理,饱含丰富的潜台词,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6.作品多处写“眉豆花”,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分析。
7.“春林”“老亮头"和“小疤”,你认为谁是主人公?请结合作品谈谈看法。
【答案】5.B6.①烘托了小疤质朴、羞涩、美丽、柔婉的形象;
②衔接上下文,勾连现实与回忆,使情节紧凑;
③象征着爱情的朴素浪漫、馥郁温馨;
④营造了纯净美好的诗意氛围,给读者以独特的审美体验。
7.示例一:春林是主人公。
①作品写老亮头和小疤是为了侧面表现春林,春林的英雄事迹更震撼人心;
②春林是人物和情节聚焦的核心,没有他小说的情节无从展开;
③老亮头的牵挂,小疤的思念都是为了凸显村民舍小家、为大家的军人情怀,具有较强的感召力量。
示例二:小疤是主人公。
①作品写小疤的少女情怀和心思,笔墨较多,人物形象更饱满鲜明,其他人物则显单薄;
②春林和老亮头一隐一显,都为表现小疤的情感服务;
③小疤的爱情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分离与变故都为了凸显爱情的柔韧与坚定。
示例三:老亮头是主人公。
①老亮头着墨最多,他对春林的牵挂与愧疚、支持和理解,展现一个人隐忍、深情、无私的父亲形象,令人动容;
②老亮头是勾连起小疤痕与春林的核心人物,是情节开展的关键;
③老亮头是军人父亲的代表,他们的默默付出,是更为深厚的主题,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
B.“老亮头不了解小疤的心思,小疤也不明白老亮头眺望远山的原因"错误。小疤想和老亮头说说春林,老亮头偏偏不说“拗”不“拗"的事儿;老亮头问小疤能不能看见“南边的山”,小疤的回答“一长溜儿,我望不见"和之前老亮头给他的回答“一阵一阵的,我闻不见”结构一致,说明是有意而为,所以说,两个人是知道对方的心思的,心里都在想春林。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从人物看,“紫色的眉豆花一串串从头顶垂吊下来,好看极了"等内容可知,从本文中“眉豆花”的描写,本身就体现出了花的普通和平凡的特点,塑造了作品中小疤质朴、纯洁、美好的人物性格特点。
“香味呀,眉豆花的,一阵一阵的"紫色的眉豆花一串串从头顶垂吊下来,好看极了。她突然记起了自家的小屋。很多年前,那小屋门口的篱笆上也开着一片紫云似的眉豆花”“小疤不由得又记起了那爬满了眉豆花的篱笆,篱笆后头那棵大青杨树"不是眉豆花的味儿吗”“眉豆蔓儿缠上架角,那顶在藤蔓儿一端的密密小花"先不说这个……还是说说眉豆花吧”可知,从情节结构上看,“眉豆花"衔接上下文,联系现实与回忆,贯穿小说的始终,起到了联系全文的作用。
“‘啊!春林……‘楞冲’!’小疤把食指咬在嘴里,怔怔地望着南边的天际”“由于水的滋润,眉豆蔓儿缠上架角,那顶在藤蔓儿一端的密密小花,一夜间开放了!紫紫的一片,如铺开的一层锦云"可知,从作品的主题上看,“眉豆花”象征的是小疤和春林的美好的爱情和质朴的情感。
“香味呀,眉豆花的,一阵一阵的"不是眉豆花的味儿吗”“由于水的滋润,眉豆蔓儿缠上架角,那顶在藤蔓儿一端的密密小花,一夜间开放了!紫紫的一片,如铺开的一层锦云”,从效果看,写“眉豆花”使得文章充满了诗意,给读者以独特的审美体验。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小说主人公的能力。
示例一:主人公是春林。
“小来来走了半年多了,我怪想他的……"刚走了几个月嘛,调皮东西。想他干嘛!”“春林性情拗啊?”,可以从小说侧面描写的角度分析,写老人和小疤都是为了塑造主人公春林的形象,春林的英雄事迹更震撼人心;
“小疤低下头,两手捏弄着衣襟儿,突然声音低低地说”“我都让春林做帮手,他总知道你要做什么"春林走了三年了,从没断过信。可这一个多月我没收到他一个字……”“总也不来信,怎么回事呢?”,从小说的情节内容看,春林是人物和情节聚焦的核心,没有他小说的情节无从展开;
“春林走了三年了,从没断过信。可这一个多月我没收到他一个字……”“小来来走了半年多了,我怪想他的……"他们的部队在南山里开洞。这阵儿老不来信……”,老亮头的牵挂,小疤的思念都是为了凸显村民舍小家、为大家的军人情怀,具有较强的感召力量。
示例二:主人公是小疤。
“小疤低下头,两手捏弄着衣襟儿,突然声音低低地说:‘小来来走了半年多了,我怪想他的……’"小疤喃喃地:‘什么时候能凿成一个山洞啊?一凿一凿的……’”“她突然记起了自家的小屋。很多年前,那小屋门口的篱笆上也开着一片紫云似的眉豆花。篱笆后有人探出头来——一个男孩儿,眼眉粗粗的,像眉豆角儿……”,作品用更多的笔墨写小疤的少女情怀和心思,使人物形象更饱满鲜明,其他人物则显单薄;
“小来来走了半年多了,我怪想他的……”“刚走了几个月嘛,调皮东西。想他干嘛!"‘楞冲’到老林子里去,每天傍晚总要路过小屋。他们都贴着青杨树站着。‘楞冲’说:‘真香,你总往脸上搽些什么?’她委屈地说:‘不是眉豆花的味儿吗?’”,春林和老亮头一隐一显,都为表现小疤的情感服务;
“她和这‘楞冲’一块儿长大,在河里捕鱼,林子里捕鸟……"啊!春林……‘楞冲’!’小疤把食指咬在嘴里,怔怔地望着南边的天际,望着在淡淡夜色里那一溜儿长长的山影”,小疤回忆和春林在一起的时光,心里想着春林,小疤的爱情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分离与变故都为了凸显爱情的柔韧与坚定。
示例三:主人公是老亮头。
“老亮头一直望着南面的星空,自语似的说:‘他们的部队在南山里开洞。这阵儿老不来信……’"都是年轻人,性情拗,像春林一样,你想凿不成吗?”“春林走了三年了,从没断过信。可这一个多月我没收到他一个字……"老亮头望着黑漆漆的夜色,声音渐渐变得沉重了”“老亮头长长叹息一声:‘他凭着一身好水性,在河浪里跟坏人斗劲儿……救是救下来了,可是落了一身伤疤。’”,老亮头着墨最多,他对春林的牵挂与愧疚、支持和理解,展现一个人隐忍、深情、无私的父亲形象,令人动容;
“老亮头分工管菜园,总爱把眉豆架搭得高高的。有个叫‘小疤’的姑娘和他一块儿管菜园”“‘春林性情拗啊?’老亮头重新点起那个烟锅儿吸起来,偏偏不说‘拗’不‘拗’的事儿”,老亮头是勾连起小疤痕与春林的核心人物,是情节开展的关键;
“老亮头没有老伴儿,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外地读书,一个当兵”“‘他……’老人燃着了烟锅。‘小疤,我跟你说春林他们在干什么哩?’‘开一个山洞。’‘是啊,人们凿了它五年了。五年里它都是乖乖。想不到,它上个月里发脾气,轰隆隆塌下一截儿。春林是个班长,紧要时他抢了上去。同班的五个战士活着出来了,他自己腿伤了……’”,老亮头是军人父亲的代表,他们的默默付出,是更为深厚的主题,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4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粟里之间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①;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当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要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萧统《陶渊明传》)
[注]①舁,yú,抬;篮舆:轿子。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汉代为一郡长官。刺,检核问事质疑,即监察之职;史,“御史"之意。
B.绶,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东西的丝绸,“解绶去职”指解下官印辞去官职。
C.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元嘉四年"属于按照帝王年号来纪年的。
D.谥号,古指人死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并给予褒奖,如“靖节先生”。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B.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C.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D.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而率真,清高而自负。
B.州郡召用陶渊明担任州郡的官职,他不忍官场,弃官回家,他亲自耕种,自给自足,身体瘦弱而患上了疾病。
C.陶渊明曾经去过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好了丰盛的酒席,在半路粟里(地名)邀请他。
D.郡将(官名)曾经来拜访,正赶上陶渊明酿的酒糟熟了,郡将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2)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12.结合文章,简单说说陶渊明不与檀道济交往的可能原因。
【答案】8.D9.C
10.D11.(1)(陶渊明)曾经写作《五柳先生传》介绍自己的情形(自嘲,自比),当时的人称这本书是他自己真实情况的记载。
(2)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到酣畅之处,都弹拨一番寄托自己的心意。
12.①个性原因:陶渊明任性率真,清高自负;不堪官场,对应酬檀道济无兴趣;道不同,不相为谋。
②现实原因:官场不是檀道济所说的开明盛世,所以自称不是贤明之人。
③价值观原因:陶渊明不慕名利,坚守气节,故不受馈赠。
【解析】
【导语】这篇文言文选自萧统的《陶渊明传》,通过记述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高洁的品格和独特的生活态度。文章描绘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与友人饮酒作乐的情景,突显了他不慕名利、追求内心自由的精神。文中对陶渊明的描写细腻生动,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充分展现了陶渊明作为一位隐士诗人的风采和人格魅力。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谥号,……后人评定其生平事迹并给予褒奖"错,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其中“评价”或褒或贬,并不只有“褒奖"。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粮食。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
“种粳"是“请”的内容,作“请"的宾语,句意完整,二者不可断开,排除AB;
“岁终”指年终,表时间,一般在句中作状语;且“郡"是“遣”的主语,构成主谓关系,不可断开,排除D。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郡将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错,张冠李戴。根据原文“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可知,郡将(官职名)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糟熟了,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所以应为“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自况”,自嘲,自比;“谓”,称;“录”,记载。
(2)“蓄”,保存;“适”,适意,高兴;“辄”,总是,就。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从个性上来看,即陶渊明个人的性格特点看,由原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可知,陶渊明任性率真,清高自负;由原文“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躬耕自资"可知,不堪官场,对应酬檀道济无兴趣;道不同,不相为谋。
②从现实因素看,由檀道济和陶渊明所说的“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可知,“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是陶渊明所认可的为官之道,但不认可“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之观点,恰恰相反,正因为所处之世不是“文明之世”,官场不是檀道济所说的开明盛世,所以自称不是贤明之人,才有陶渊明对檀道济的敬而远之,才有“麾而去之”的举动。
③从价值观上看,由“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可知,陶渊明不慕名利,坚守气节,故不受馈赠。
参考译文:
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作《五柳先生传》介绍自己的情形自比,当时的人称该文是他真实情况的记录。
陶渊明家里很穷,孝敬老人,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他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他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得了疾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上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叫檀道济离开。
后来他担任彭泽县令。官府的公田都让人种高粱,他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是让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粮食。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赋《归去来》。
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结交,却请不来他。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粟里邀请他。陶渊明脚上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轿;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抵触的情绪。
这以前,颜延之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始安郡做官,经过浔阳时(住了几天),每天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馆,以后到酒馆就能取酒喝。曾在九月九日在房子边的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手里抓满菊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到适意(高兴)时,就抚弄一番寄托自己的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就是如此的天真直率。郡将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糟熟了,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元嘉(南北朝宋文帝年号)四年将要接受朝廷征聘,恰好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谥号是靖节先生。
(选自萧统《陶渊明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短歌行①
曹丕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神灵倏忽,弃我遐迁②。
靡瞻靡恃,泣涕连连。呦呦游鹿,衔草鸣麑③。翩翩飞鸟,挟子巢枝。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④。忧心孔疚,莫我能知。人亦有言,忧令人老。
嗟我白发,生一何早。长吟永叹,怀我圣考。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注】①短歌行:为乐府诗旧题。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死。二月,葬高陵。此诗当作于曹操葬后不久。②遐迁:远离。此指去世。③麑(ní):指小鹿。④百离:种种痛苦。离,同“罹”,忧苦。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四句从人亡物在写起,看到父亲生前用过的帷幕、几筵,不禁触物伤情,起笔十分自然。
B.“神灵倏忽,弃我遐迁"中“倏忽”一词非常生动地写出诗人丧亲之后,恍然若失的心态。
C.“人亦有言"四句紧承上面的“忧”字展开,写到自己白发早生,表达了对自己早衰的忧伤。
D.整首诗质朴本色,诗人把思亲之情描写得细腻、生动、真挚,体现出“工于言情"的特点。
14.曹丕的《短歌行》和曹操的《短歌行》都化用了《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但两者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3.C14.①曹丕的诗中“呦呦游鹿,衔草鸣麑”写母鹿叫声不停,衔苹草呼唤小鹿,以动物亲子之间的和谐、相亲来反衬自己的丧亲之哀,孤独之苦。②曹操的诗作中,以“呦呦鹿鸣"几句,畅想贤才来归,自己设宴款待,宾主尽欢的热闹情景,抒发对贤才的强烈渴望。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对自己早衰的忧伤”表述有误。“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早"紧接上一解中的“忧”字展开,由忧字写到自己白发早生,从忧伤到早衰,还是从自己亡亲之痛着笔的。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曹丕的诗中“呦呦游鹿,衔草鸣麑”,意为走着的母鹿叫声不停,衔得苹草把小鹿呼唤。鸣鹿衔草呼唤小鹿,形象具体生动,写出鹿麂有所“瞻恃”的欢乐,以鹿麂之乐——亲子之间的和谐、相亲,来反衬自己的丧亲之哀,孤独之苦。
曹操的诗作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意为“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艾蒿。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诗中以以“呦呦鹿鸣"几句,畅想贤才来归,自己设宴款待,宾主尽欢的热闹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抒发对贤才的强烈渴望。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明月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3)《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现蔑视权贵、不卑不亢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6)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琵琶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指点江山②.激扬文字③.明明如月④.何时可掇⑤.契阔谈讌⑥.心念旧恩⑦.开荒南野际⑧.守拙归园田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⑩.使我不得开心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掇”“讌"拙”“萧"荻”。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在云南,我看见过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见过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以及死了给狗吃的路毙尸体。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是不可能的"中的“这”指什么?这句话能删吗?为什么?
【答案】16.采用比喻手法,把家乡比喻为“老树”,把农民比喻为“种子”,把离开家乡随处漂泊的农民比作“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突出表现了土地之于离乡农民的重要性。
17.“这”指“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句话不能删去,起强调作用,强调随着人口的增加,流动迁移是必然会发生的。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本句话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本体为“宣泄外出的人”,喻体为“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本体为“故乡”,喻体为“老树";本体为“农民”,喻体为“种子"。这些离乡的农民是因为故乡缺少供给他们生活的土地,就像老树上缺少供给这些被风吹出去的种子的营养,从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土地对于离乡农民的重要性。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以及对句子表达效果的把握能力。
“这”是代词,属于承前指代,而前句话“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所以“这”指代的是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本句话是表示否定的判断句,其强调作用,进一步强调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是不可能的,即强调随着人口的增加,流动迁移是必然会发生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①_____________,运用了比喻的方法。“差序格局”不是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也就是说,②_____________,而以“我”所在社会影响推出的社会圈子就是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纹。每一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在费孝通先生看来,“差序格局"理论是对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结构的凝练,其内涵不仅停留在人际关系上,而且包含了更大范围的社会结构。“差序格局”中的“差"指的是《乡土中国》中提及的类似波纹向外推的横向结构。③_____________,阎云翔的观点值得借鉴,他指出“差序格局是一个立体的结构,与横向的弹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差”相对应,还包含有纵向的刚性的等级化的‘序’。"
18.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9.请根据文段的相关内容,给“差序格局”简要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5个字。
【答案】18.①他在解释这个概念时。
②“我"(或“己”)就是那块石头。
③而对于其中“序"的理解。
19.差序格局是以自我为中心、按与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关系、具有等级化和弹性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破局之作新车发布
- 农业智变探秘
- 农学专业技能解析
- 2024年版: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书
- 揭秘社科统计
- 多方合作项目协议书
- 2024年版建筑项目中介服务协议范本版B版
- 货架销售合同
- 干挂石材合同书
- 个人养猪场所有权变更合同版B版
-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教材解读 PPT
- CSCEC8XN-SP-安全总监项目实操手册
-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600题直接打印
- 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讲座班会全文PPT
- 成都市产业园区物业服务等级划分二级标准整理版
- 最新监督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ASCO7000系列GROUP5控制盘使用手册
- 污水处理厂关键部位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 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工作流程
- 带状疱疹的护理查房
- 10个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