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必刷专题(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必刷专题(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必刷专题(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必刷专题(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必刷专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必刷专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必刷专题:

病句辨析与修改(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次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通过学习学校颁发的《消防安全书》,使我们家长都受到了一次教育。

C.七年级(16)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班级。

D.老师耐心地指出并纠正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政策支持力度的大小,营商环境的好坏,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B.傍晚,我们登上白云山,映入眼帘的是繁华市景、如血残阳和阵阵风声。

C.编入读本的这些生动的红色故事,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红军是再熟悉不过了。

D.近日,荔湾区投放了大量共享单车,这给市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几天通过学习《秋天的怀念》,使我懂得了母爱的伟大。

B.为了欢庆传统佳节中秋节,学校团委举行了“我们的节日·中秋"朗诵活动。

C.是否能够努力学习,是初中学生成绩进步的关键。

D.新学期,每个班大约有40名左右的同学在学校里就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要实施和制定绿色生态校园规划方案,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B.广州的十月仍然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充满了生机,是适合游玩的好季节。

C.通过举办党史知识竞赛,让同学们更深刻地了解了党百年发展的辉煌历程。

D.能否持之以恒、科学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是一个人拥有健康体魄的保证。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旌阳区交管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B.火遍大江南北的舞剧《只此青绿》近日被搬上大荧幕,静止的画作与动感的光影相结合,无疑给观影者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流动的视听盛宴。

C.由于韩国作家韩江获得了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作家。

D.德阳中学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暨运动会开幕式庆祝活动已经进入倒计时,清灵悦耳的歌声和优美飒爽的舞姿将再次在声光绚丽的舞台上响起。

7.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热爱阅读了。

B.在植树活动中,同学们认真地讨论并听取了老师的建议。

C.能否保持良好的心态,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D.以“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在我市顺利开展。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必须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破坏自然资源。

B.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D.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响应上级号召,某社区决定加快创建文明社区的规模与速度。

B.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着我们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C.通过这次做月饼过中秋的活动,可以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D.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1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的语文教材本子几乎是世界上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国家同类教材少好几倍。

B.中俄元首同意巩固并建立贸易合作伙伴关系。

C.为了防止不合格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市场执法人员加大了对我市各大菜场蔬菜抽样调查检测的力度。

D.在今年全市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各级领导要求我们一定要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科成绩稳步上升。

1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了解并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C.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要求的标准。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B.到本超市购物,每人每次消费金额超过100元以上者,有礼品赠送。

C.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极其广泛地进入大众的生活。

D.国产航母“山东”号的交付不仅体现出我国海军装备水平的跃升、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更预示着我国正式开启了双航母。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左右。

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1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

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C.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D.我们清晰地听到小溪里潺潺的水声和粼粼的波纹。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最近,重庆市渝北区回兴街道加大了对行人闯红灯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B.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C.我们在学习上要注意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D.万老师在六年级五班上的一堂公开课,老师们受益匪浅。

17.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称道的龙,贯穿了集众长、惠万物、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精神,几千年不变。

B.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C.劳动教育课注重提高孩子们,使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D.龙年央视春晚的全球网友联屏共舞的“龙年主题舞蹈节目”,使热闹欢腾的中国年味传遍世界。

1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他那和蔼可亲的面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浮现在我眼前。

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二、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感悟下面的选段。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来到湖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湖的四周被绿色植物所覆盖,这些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的__________如松,有的柔美如柳。绿叶间,几朵橙色的小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们犹如镶嵌在绿叶丛中的宝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吸引着成千上万无数蜜蜂前来采蜜。越过这片绿色,是一片宁静的湖水,湖面波光鳞鳞,微风拂过,荡起层层涟漪(yī)。湖边的水草随风摇曳(yè),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偶尔,几只水鸟掠(lüè)过湖面,为这片宁静的湖面增添了几分生气。——在湖边__________,远处几座不起眼的小山掩映在苍松翠柏间,山上树木郁郁葱葱,仿佛为这片大地__________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仰望天空,几朵白云__________地漂浮在蓝天之上。这些白云时而像羊群般聚集在一起,时而像棉花糖般四处散落。它们为这片天空增添了几分诗意和浪漫。

站在湖边,不禁(jìn)被这神奇的自然景观所吸引,它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19.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漪(yī)B.曳(yè)C.掠(lüè)D.禁(jìn)

20.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映入B.引人注目C.波光鳞鳞D.郁郁葱葱

21.选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挺立观望披悠闲B.挺立眺望穿清闲

C.挺拔眺望披悠闲D.挺拔观望穿清闲

22.对选段中划线病句的病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成份残缺B.搭配不当C.重复啰嗦D.语序不当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各题。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A枝桠上的新绿预示着朱自清笔下春天的到来,风与雨都在这天地之间酝酿着、等待着吹拂滋润万物。鸟儿呼朋引伴,树儿草儿快乐地生长,好不活泼热闹!B一转眼,夏季的雨便映入眼帘。在刘湛秋的笔下,雨也是有生机的,一点雷儿的预告也没有。洒脱狂野的大雨被盛夏的暑气所接纳,与自然界共同奏响夏夜交响曲,粗犷中带有迷人的气息。等它一走过,便是咄咄逼人的秋了。C地坛的日与夜,对于史铁生来说,都是生命流逝的见证。可那北海的菊花开得lànmàn。母亲生前的夙愿也应该去实现了,公园内微风袭面,疑似故人来。由北往东走,济南城里过冬天。D老舍发现这块古老宝地上蕴藏着无限。秀气的山,澄清的水,zhùxù着济南冬天温润的美。冬天的济南是慈善的,让他情难自禁。

四季之美,古来共谈。春天的美让人想到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夏季的美多是对旺盛生命力的赞美;秋冬之美则更让人心旷神怡,在沉静中有了丰富的内涵,试想那无垠田地上的一派金黄,那洁白天地间的一枝红梅怎不让人喜出望外呢?

23.请给加点字注上拼音或根据拼音填写词语。

(1)酝酿()(2)lànmàn()(3)zhùxù()(4)慈善()

24.文中加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呼朋引伴B.咄咄逼人C.花枝招展D.喜出望外

25.请选出选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

A.AB.BC.CD.D

26.请你按照例句,进行仿写。

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吹走世间的尘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珠海的秋,有如微风般的温柔,没有冬天那样duōduōbīrén。花海长廊的异木棉,染上了烟霞般的粉红。这一片片花瓣粉得_________,粉得迷人,像把终年zhùxù的色彩全拿出来了,毫无保留地向秋风__________身姿。秋风吹起,马骝洲水道上波光línlín,岸边一排排的木棉花也随风开始流动起来,真是__________。风停了,夕阳爬满了天空和海面。这静谧烂漫的珠海,既是市民眼中的舒心风景,更是路人心中的幸福家园。

27.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duōduōbīrén()

(2)zhùxù()

(3)línlín()

28.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激烈展示琳琅满目B.热烈彰显琳琅满目

C.热烈展示美不胜收D.激烈彰显美不胜收

29.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静谧烂漫的珠海,不是市民眼中的舒心风景,而是路人心中的幸福家园。

B.珠海的静谧烂漫,不是市民眼中的舒心风景,而是路人心中的幸福家园。

C.珠海的静谧烂漫,既是市民心中的幸福家园,更是路人眼中的舒心风景。

D.这静谧烂漫的珠海,既是路人眼中的舒心风景,更是市民心中的幸福家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校园之声”广播站为学校开展的文学活动拟写了一份倡议书,请你阅读后完成下列题目。

倡议书七年级的同学们:

你们好: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中华经典诗词以广袤深邃、绚丽多彩的姿态lìlín人间,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诗歌的内容包罗万象,诗的风格qìxiàngwànqiān,诗歌语言凝练、韵律优美、意境深远。在这里,有诗人内心最实的想法,我们读到了“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物是人非的慨叹,读到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重逢团圆的希冀,读到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披肝沥胆的爱国情。它毫不吝啬,如甘霖滋润着干涸的心田,如枝叶yīnbì着燥热的大地,如暖阳温暖着寒冷的心间。

“校园之声”广播站诚邀你们于10月22日中午12:10到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报名参加新一期的《经典词读》节目,本站将为你们赐教诵读技巧,欢迎各位同学到场垂询。同时为更好地办好本节目,也请提出你们的宝贵建议。

“校园之声"广播站

2024年10月20日

30.根据倡议书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lìlín(2)qìxiàngwànqiān(3)yīnbì

3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应接不暇B.包罗万象C.物是人非D.披肝沥胆

32.倡议书最后一段划线句子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本站将为你们赐教诵读技巧,欢迎各位同学到场咨询。

B.本站将为你们分享诵读技巧,欢迎各位同学到场咨询。

C.本站将为你们分享诵读技巧,欢迎各位同学到场垂询。

D.本站将为你们指教诵读技巧,欢迎各位同学到场咨询。

3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野三坡位于河北省涞水县,以“野”著称,以雄、险、奇、幽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的历史文物享有“世外桃源"之美誉。春天的野三坡到处生机盎然,这美丽的景象令人________(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它将贮蓄一冬的力量,阳春三月,吝啬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山杏花、山桃花齐齐盛放,________(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每年四月中旬到五月初,冰川仍未消融,杜鹃却已经烂漫,在这里听泉水叮咚,看粼粼水波,欣赏满山遍野的花海,美不胜收。

(1)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成语。

(2)文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贮蓄B.吝啬C.烂漫D.粼粼

(3)文段中画线句子语序不恰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4)文段中“野三坡位于河北省涞水县,以‘野’著称”的重读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

3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文人将四季书写于字里行间,带我们【甲】时序之美。春天,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嘹亮响起,【乙】着春的气息,惹得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cuì()的喉咙。热烈而又粗犷的夏雨迫不急待,它的到来,就更是另一番风情,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桨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生长……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那是秋天来了,给人们以丰收的喜悦。夜晚,玻璃窗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mì();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一年到头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清cuì()静mì()粗犷()应和()

(2)填入语段中【甲】【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领悟【乙】传递B.【甲】领略【乙】传递

C.【甲】领悟【乙】传播D.【甲】领略【乙】传播

(3)画波浪句子中有两个含错别字的词语,请找出并改正。

“"改为“”“"改为“”

(4)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语段中加点的词语“气息"风情”“怒放"喜悦”都是名词。

B.“惹得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cuì的喉咙。"中的“卖弄”一词,语境义是炫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鸟儿在枝头鸣叫的情态。

C.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一年到头"与“终年”重复,可删去“一年到头"。

D.“那是雨,是使人静mì;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这句话是祈使语气,朗读时宜用降调,节奏轻快舒缓。

35.下面是小文围绕“夏"拟写的语段,请你阅读并完成下面任务。

夏天的天气像娃姓的脸,说变就变-它开心的时候就阳光灿烂、晴空万里;它愤怒的时候就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夏天的絮语是阳光和炎热的呢喃,是雨水和草木的交响曲。当夏天聆听我们的絮语时,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能感受到夏日的热情和美好

(1)

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必刷专题:

名句名篇默写(含答案)

1.名句名篇默写

(1)“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观沧海,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观沧海》)中领略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别友人,从“__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凄凉哀婉的氛围里,共情诗人的痛惜与关切;诉乡思,从“枯藤老树昏鸦,___,___"(《天净沙·秋思》)的苍凉深秋暮景中,体会作者的凄楚愁苦。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___,粉的像霞,_____________。

(3)夜发清溪向三峡,___。

2.按要求写诗句。

古诗,犹如一杯陈年佳酿,醇香而丰厚,诗意着人的一生。春水满泗泽,王湾在北固山下,惊叹于①“_____________,”的壮阔(《次北固山下》);明月又照人,李白在杨花纷飞之春,抒写②“_____________,"的牵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动静相映衬,曹操临碣石观沧海,描绘了③“_____________,”的山水(《观沧海》);秋风凄古道,马致远旅途见炊烟,凝情于④“夕阳西下,"的心酸(《天净沙·秋思》);暮春好江南,杜甫再逢李龟年,痛惜于⑤“正是江南好风景,”的无常(《江南逢李龟年》);大漠沙似雪,李益听到⑥“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思念(《夜上受降城闻笛》);重阳又佳节,岑参边塞登高,吟出⑦“遥怜故园菊,”的心声(《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古诗默写

(1)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一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写出大海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气派。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揭示时序交替的自然规律,表达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漂泊孤苦寂寞,思念家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篇名句默写。

探行古人的思想“足迹”,走进丰富多彩的古诗世界,那里的美景尽在笔下,那里的诗情感真挚浓郁。曹操以(1)“_____________,"(《观沧海》描绘了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景象;李白以(2)“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展现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以(3)“_____________,"寄托着诗人对饱受战乱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5.默写古诗文。

(1)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浪漫的李白常用文字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无尽思念。他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下“_____________,”借一轮明月寄托了自己对王昌龄的深深关切之情;他还在《峨眉山月歌》中写下“_____________,"用地点转换时空,当行船与友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依依惜别之情也愈发浓烈。

6.按要求默写

(1)树木丛生,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夕阳西下,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思考,要学会用脑筋学习。只有把学和思真正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论语》)

7.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十题只选八题作答)

①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②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③子曰:“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论语〉十二章》)

④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⑥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⑦子曰:“_____________,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十二章》)

⑧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⑨子夏曰:“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⑩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根据语境内容,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古诗文。

①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十二章》中论述了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经典诗文默写

(1)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3)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无人送酒来。

(5)《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抒发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_______。”兄女曰:“___。"(《世说新语咏雪》)

(6)诗人常借物传情。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借归雁传递书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明月传递对友人的牵挂之情。

10.默写

(1)潮平两岸阔,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夕阳西下,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每个人身上都有长处和短处,对此我们可以按《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说,督促自己取长补短,提升自我。

1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

(1)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_。"(《咏雪》)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5)在古诗中,诗人往往借物抒情或借景抒情。王湾的《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_,”一句借大雁抒发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_____________,"一句借夕阳表达了游子对家的思念。

12.根据提示,默写诗文。

(1)水何澹澹,___。(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潮平两岸阔,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2)夕阳西下,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离愁的诗句是:___,

(5)《观沧海》中诗人借助奇特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阔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14.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补写下列诗文空缺部分。

①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②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④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句子。

①《观沧海》中想象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旧事物中孕育新生命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

(3)夕阳西下,___。

(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6)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___。”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故园菊表现惜花和思乡之情,更寄托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

(8)《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

16.古诗默写。

(1)水何澹澹,___。(曹操《观沧海》)

(2)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杨花落尽子规啼,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朱自清《春》)

(6)牛背上牧童的短笛,___。(朱自清《春》)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想象奇特,以明月为载体表情达意的两句是:___,___。

(8)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表达主旨的连续两句是:___,___。

17.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②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⑤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_____________,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春》)

⑦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描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游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李白《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参考答案:

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杨花落尽子规啼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红的像火白的像雪思君不见下渝州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断肠人在天涯落花时节又逢君不知何处吹芦管应傍战场开

3.日月之行星汉灿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5.若出其中星汉灿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6.百草丰茂遥怜故园菊随君直到夜郎西断肠人在天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受降城外月如霜断肠人在天涯有朋自远方来枯藤老树昏鸦遥怜故园菊随君直到夜郎西三军可夺帅也影入平羌江水流博学而笃志风正一帆悬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受降城外月如霜正是江南好风景山岛竦峙强欲登高去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9.日月之行星汉灿烂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回乐烽前沙似雪应傍战场开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0.风正一帆悬遥怜故园菊断肠人在天涯正是江南好风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闻道龙标过五溪枯藤老树昏鸦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山岛竦峙随君直到夜郎西风正一帆悬枯藤老树昏鸦披着蓑戴着笠

13.一年之计在于春断肠人在天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4.山岛竦峙潮平两岸阔秋风萧瑟归雁洛阳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5.秋风萧瑟随君直到夜郎西断肠人在天涯落花时节又逢君海日生残夜未若柳絮因风起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6.山岛竦峙秋风萧瑟闻道龙标过五溪枯藤老树昏鸦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7.山岛竦峙杨花落尽子规啼江春入旧年不知何处吹芦管落花时节又逢君钻出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答案

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必刷专题:

阅读-说明文(含答案)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小题。

淘米水的妙用

①淘米水很不起眼,平时常被白白倒掉。可是你知道吗?它在生活中却有许多妙用。

②淘米水是天然的去污剂。与一般的工业去污产品相比,淘米水不仅洗净力适中,而且无任何副作用。如浅色衣服用淘米水浸泡一下,然后用肥皂洗涤,就会洁净如新;起霉斑的衣服,放入淘米水中浸泡一夜,可退斑洗净。又如,面对一堆有油污的碗、碟时,与洗洁精相比,淘米水是更好的选择。淘米水经加热后,其淀粉质变性,而变性淀粉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和亲水性,所以油污一旦遇到淘米水,就会被淘米水中的淀粉吸附,从而脱离碗碟。

③淘米水是不花钱的化妆品。淘米水里含有淀粉质、维生素、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可以对皮肤起到保湿、抗老化、美白的作用。经常用淘米水洗手、洗脸,皮肤会变得光滑白皙。淘米水还具有护发、亮发的功效。据说,傣族姑娘的一头秀发就是淘米水的佳作,她们常用糯米的淘米水来护发。不过,她们用的淘米水要存放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才能使用。因为淘米水经过沉淀发酵以后,含有非常丰富的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可以帮助头发的色素细胞生成黑色的色素颗粒,所以经常用淘米水洗头,可使头发变得乌黑亮丽。如果你想保持美好形象,又不使身体受到任何伤害,还想节省费用,淘米水不失为一种首选的化妆品。

④淘米水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淘米水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头一两次的淘米水,含有钾且呈弱酸性,加入食盐后,具有清火、凉血、解毒的功效。用淘米水加食盐煮开后,外洗或外擦皮肤,对皮肤有比较温和的清洁作用,而且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正常的酸碱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防止皮肤搔痒等等。

⑤此外,富含淀粉质、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淘米水还可用作上等饲料;淘米水中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成分,可用作上好的肥料。

⑥淘米水有如此多的妙用,你还会白白倒掉它吗?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起霉斑的衣服放入淘米水中浸泡一夜,可退斑洗净。

B.淘米水里含有淀粉质、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C.傣族姑娘经常用存放了两个月的糯米淘米水来护发。

D.淘米水加食盐煮开后,外擦皮肤,可防止皮肤搔痒。

2.根据文段,下列不属于淘米水的妙用的一项是()

A.洗碗B.做饮料C.作肥料D.洗手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

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必刷专题:

阅读-文言文(含答案)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尊君在不

(3)元方入门不顾

(4)相委而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友人惭,下车引之。

3.对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尊君在不(古代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君与家君期日中。(古代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C.待君久不至,已去。(“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

D.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垂询"是谦辞)

(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陈太丘与友期行___相委而去:

5.请根据文意补充句中省略的部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6.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

7.下列选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A.《世说新语》是南宋时期的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君与家君期日中”这一句的朗读节奏划分应该是“君与/家君期日中"。

C.“下车引之”的动作表现了友人认识到自己的无礼,知错能改。

D.古代常见的敬辞除了文中出现的“尊君”,还有“贤弟”、“惠存"、“寒舍”等。

8.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原文具体分析诸葛恪与元方人物形象的相同之处。

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①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②似驴。一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③,题④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⑤两字。因听⑥与⑦笔。恪续题其下曰:之驴。举坐欢笑。权乃以驴赐恪。

——选自《三国志·吴书十九》

【注解】①瑾:指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之兄。②面长:面孔狭长。③长检其面:狭长的纸签贴在驴的脸上。④题:书写,题写。⑤益:增加。⑥听:听从。⑦与:给。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乙】

六岁时,大父①雨若翁携余至武林②,遇眉公先生③跨一角鹿,为钱塘游客,对大父曰:“闻文孙善属对,吾面试之。”指屏上《李白骑鲸图》曰:“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余应曰:“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④。”眉公大笑起跃曰那得灵隽若此吾小友也。

(节选自张岱《自为墓志铭》)

[注]①大父:祖父。②武林:钱塘。④眉公先生:指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下文的角鹿是张岱祖父所赠的驯鹿。④打秋风:向有钱人讨要财物,有占人便宜的意思。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俄而雪骤(2)撒盐空中差可拟(3)闻文孙善属对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遇眉公先生跨一角鹿,为钱塘游客。

11.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眉公大笑起跃曰那得灵隽若此吾小友也

12.【甲】【乙】两文中,引起谢太傅和眉公先生“大笑”的相同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段内容分析。

(4)

根据《论语》十二章的相关内容,完成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愠:恼怒B.为人谋而不忠乎忠:竭尽自己心力

C.饭疏食,饮水饭:吃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乐趣

1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而"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人不知而不愠

A.温故而知新

B.学而不思则罔

C.学而时习之

D.博学而笃志

15.下列对节选语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节选的语段中,孔子分别从做学问和修德行两个方面谈到了自己的见解,反映出他对进德修业的重视。

B.在做学问中,孔子十分重视按时温习,提倡与志同道合之人交流切磋;在做人上,孔子主张勤于自省,提高修养。

C.在人的精神建构和物质追求的问题上,孔子十分赞赏人们对充实精神世界和高尚品德修养的追求,反对人们追求物质生活。

D.孔子认为做学问时,只是追求懂得知识是不够的,如果能在做学问时能以研究学问为乐,才会获得恒久。

(5)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屡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古代的一种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16.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鲁人身善织屦

(2)以子之所长

17.翻译下面的句子。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18.结合文章分析,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

阅读下面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兄固①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竞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阔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后汉书·曹世叔妻传》)

【注释】①固: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19.甲文选自《__》,这是一部志人小说集。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未若柳絮因风起若:

(2)踵而成之踵:

A脚后跟,脚B.追随,跟随C.继承,沿袭D.到,登

2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每逢班昭贡献奇珍异宝,就下诏书,请班昭写赋称颂。

B.每逢班昭贡献奇珍异宝,就召皇后诸贵人们写赋称颂。

C.每逢各地贡献奇珍异宝,就下诏书,请班昭写赋称颂。

D.每逢各地贡献奇珍异宝,就召皇后诸贵人们写赋称颂。

22.甲、乙两文作者均对自己笔下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子表达赞赏。甲文作者通过谢太傅“"的表现,含蓄地称赞谢道韫文采出众;乙文作者则开篇即以“”高度评价班昭,并通过皇帝的言行(用自己的话回答),以及马融的举动,来突出班昭才华过人。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

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龙门子凝道记》)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23.解释下列加点字。

(1)陈太丘与友期行(2)相委而去(3)入门不顾

2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相委而去

A.人不知而不愠B.学而不思则罔

C.博学而笃志D.遇故人,而止之食

2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友人惭,下车引之。

2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27.请结合【甲】【乙】两文段,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

材料二: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①,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②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④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⑤若不见。

(宋濂《王冕读书》)

【注释】①已:止,罢。②已而:不久,过后。③曷:何,怎么,为什么。④依:投靠。⑤恬:安然。

28.解释下列加点字。

(1)太丘舍去(2)元方入门不顾(3)恬若不见(4)陈太丘与友期行

29.下列词语中哪一项不属于敬词()

A.敝人卑职B.令郎令尊C.惠顾惠赠D.贵庚垂爱

30.下列对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

A.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B.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C.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D.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3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2)友人惭,下车引之。

32.【甲】文中的元方和【乙】中的王冕两个儿童的人物形象,各有其性格特点,你更喜欢哪一个?结合选文说说你的理由。

(9)

文言文对比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乙】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①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②走。居五日,李生故③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④改之乎?不然,迨⑤年事蹉跎⑥,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⑦。"

(《李生论善学》)

【注释】①志:记。②还:同“旋”,掉转身。③故:特意。④盘:为什么不。⑤迨:等到。⑥蹉跎:光阴消逝。⑦炯戒:明显的警戒。

3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不亦说乎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王生益愠

34.下列句中的“之"与“夫君子之行”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B.学者之大忌

C.择善而从之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6.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37.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

(10)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顾恺之哭桓温

顾长康①拜桓宣武墓,作诗云:“山崩溟海②竭,鱼鸟将何依。"人问之曰:“卿凭重③桓乃尔,哭之状其可见乎?”顾曰:“鼻如广莫长风④,眼如悬河决溜⑤。"或曰:“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注释】:

①顾长康: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东晋人。桓宣武,即桓温,字元子,谯国龙亢县人,谥号宣武公,东晋时期政治家。顾恺之曾在桓温手下任参军,得到桓温的赏识。②溟海:大海。③凭重:倚重。④广莫长风:即广莫风,指北风。⑤悬河:指瀑布。决溜:指河堤决口。

38.这两篇小短文都出自《》,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

3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俄而雪骤()

(2)哭之状其可见乎()

40.翻译文中画线句。

未若柳絮因风起。

41.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见谢安在冬季雪日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B.顾恺之去拜祭桓宣武的坟墓是因为自己曾在他手下任参军得到他的赏识。

C.谢安听完谢道韫的回答后“大笑乐”,这不禁让谢朗感到难堪不已。

D.顾恺之不仅是一个大书画家,从【乙】还可以看出,他说话颇有文采,可能还是一个诗人。

42.【甲】、【乙】两文都注重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与才能。例如:【甲】文中,“撒盐空中差可拟"表现出谢朗质朴敦厚的性格;而谢道韫说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则表现出她(1);【乙】文中顾恺之经过桓温的墓时所做的诗“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表现出顾恺之对桓温(2)的情感,可见顾恺之是一个(3)的人。

(11)

处之不易

殷仲堪①既为荆州,值水俭②。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③,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④,云我豁⑤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⑥,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有删改)

【注】①殷仲堪:东晋末将领、大臣。②水俭:因水涝歉收。③率物:为人表率。④受任方州:受命担任大州的长官。⑤豁:抛弃。⑥常:本分。

43.下列不属于文章中表现的殷仲堪品质的一项是()

A.不忘根本B.以身作则C.勤俭节约D.慷慨无私

44.殷仲堪即便出任一州长官仍不抛弃朴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并从《十二章》中摘录与之意思相近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

4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今吾处之不易吾日三省吾身

B.亦缘其性真素不亦说乎

C.殷仲堪既为荆州可以为师矣

D.每语子弟云窃窃私语

(12)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6.对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尊君在不?(古代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君与家君期日中。(古代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C.待君久不至,已去。(“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

D.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垂询"是谦辞)

47.解释加横线的词。

(1)太丘舍去:(2)下车引之:(3)陈太丘与友期行

4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49.《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1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许衡,字仲平,河内人也,世为农。稍长,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果,众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漏,一毫弗义弗受也。"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5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尝暑中过河阳

(2)或问之

(3)熟烂堕地

(4)亦不睨视而去

5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下车引之

A.众取啖之

B.童子过之

C.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D.其家人化之如此

5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53.简要概括元方和许衡性格上的相同点,并结合两篇短文内容,分析阐述理由。

(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陆少保①,字元方,曾于东都②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③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买。子侄以为言④,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选自《唐语林》)

①陆少保:元方曾任少保(太子的老师),故又名陆少保。②东都:指洛阳。③直:同“值"。④以为言:就此说了埋怨的话。

5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尊君在不___②相委而去___

③买者闻之___④遽辞不买

55.请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

5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②不尔,是欺之也。

57.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汉语词典里,“元"有“首、大”之义;“方"有“方正”“正直"之意,请结合(甲)(乙)两篇短文内容,简述这两位“元方”是否人如其名。

(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节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5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陈太丘与友期行___(2)太丘舍去

(3)尊君在不_________(4)下车引之

5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下车引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何陋之有

C.择其善者而从之D.夫君子之行

60.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61.你认为元方最后“入门不顾”的做法对吗?谈谈你的理解。

(1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文举年十岁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解:【司隶校尉】官职名称。【奕世】累世,代代。【俊才清称】有才学有名望的高雅之人。【伯阳】姓李名耳,古代思想家,据传孔子曾向老子请教问题。踧踖】恭谨而不安的样子。

62.解释加点的字。

(1)撒盐空中差可拟()(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文举至门()(4)谓吏曰()

63.翻译下列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