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已修改好的北师五下 第二至总复习教案_第1页
北师大已修改好的北师五下 第二至总复习教案_第2页
北师大已修改好的北师五下 第二至总复习教案_第3页
北师大已修改好的北师五下 第二至总复习教案_第4页
北师大已修改好的北师五下 第二至总复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单元教学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单元教学难点: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2、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单元教学关键:通过应用题从整数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结合示意图进行教学。教学时间:5课时第1课时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整数教学内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计算方法。(教科书第2页的例题、“涂一涂、算一算”,第3页的“试一试”等)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过程:复习1.出示复习题。(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2)计算:++=++=2.引出课题。++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新授利用++教学分数乘法。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3)++=9,那么++=×3,所以×3=____________=9。同学们想想看,×3=9计算过程是怎样的?谁能把它补充完整。出示例1,画出线段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2)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是多少?(列式:×3=)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练习:练习完成“练一练”第2题。教学例2(1)出示×6,学生独立计算。(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三、练习完成“练一练”的第一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练一练”第3题。(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讨论先算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如果用连乘算式,要提醒学生先约分再计算。)第2课时分数乘法(二)一个数乘分数教学内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计算方法。(教科书第5页的例题、“涂一涂、算一算”,第6页的“试一试”等)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明白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教学过程:一、导入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新课1、教学例题:(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第二步再涂出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的,由此得出×这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是多少?”(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根据刚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4)提出问题: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第3课时分数乘法(三)分数乘分数教学内容:分数乘分数的意义、计算方法。(教科书第7页的例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题:(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2)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计算的方法,明确分数乘分数也可以先约分再乘。通过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进一步明确约分的书写格式:××==1151(km)(3)学生独立解答“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讲评中介绍分数乘整数的另一种格式。2、巩固练习:(1)求2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2个是多少?算式:×2(2)求枝或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的是多少,或的是多少。3、师生共同归纳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三、试一试。完成课本第8页“练一练”第1~4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存在问题:效果反馈:第4课时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教学过程:一、复习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12××2、列式计算。(1)20的是多少?(2)6的是多少?3、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二、新授1、教学例题:(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2)组织学生讨论,对于这句分率句该如何来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这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3)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2500×=1000(平方米)2、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3、巩固练习:“练一练”,让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独立解答。三、总结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找出分率句、确定单位“1”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复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2、使学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3、引导学生准确地找到单位“1”复习重点: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复习难点:让学生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复习过程:一、复习分数乘法1、学生独立计算P11第1题,并思考式子的意义及计算法则。2、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或表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把整数与分子相乘,分母不变。(2)分数乘分数:同样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4、练习:完成《练习一》第1题、第4题。二、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1、复习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步骤:(1)找到题目中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2)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求出所要求的部分量。2、P11第3题(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3、练习:《练习一》第6题。4、练习:《练习一》第7题。存在问题:效果反馈:教学札记:第二单元长方体(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以及面与面之间的关系,棱与棱之间的关系。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2、使学生经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的展开与折叠活动过程,使学生学会辨认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展开图。2、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3、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正确地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重叠的正方体个数增加,露在外面的面也呈某种规律而增加。单元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正确地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单元教学难点:1、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2、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教学时间:1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的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并运用其特点了解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教学难点:运用其特点解决简单问题。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我们还认识许多立体图形。出示挂图(高楼大厦)二、探索活动1、现在我们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以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教师参与到交流当中。2、听取学生的反馈。从面开始:教师小结: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两个相对的面完全相同。鼓动学生说一说自己测量的方法,只要理由充分,都给予肯定。正方体面和长方体六个面相同吗?棱有什么特点?顶点有什么特点?3、整理归纳:师生共同进行整理、比较、交流共同完成表格。三、作业练习册相对应部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长方体的认识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应用“长方体相对的棱都相等”等特点以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有更清晰地了解。2、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学难点: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纸盒、剪刀、尺子。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引导学生说一说:教师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2、提问:棱长分别是它们的什么?(在长方体中:棱长分为三组:长、宽、高)二、练习练一练第1题1、请学生拿出自带的长方体、正方体。2、测量长方体、正方体的几条棱。在测量中允许结果出现一定的误差。练一练第2题应用“长方体相对的棱都相等”特点及长方形面积公式。练一练第3题1、教师指导学生读懂题目要求。2、交流时主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练一练第4题让学生运用长方体“棱”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三、作业练习册相对应部分。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展开与折叠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正方体的认识。2、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难点:发展空间观念。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一说: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相同点: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不同点:6个面的面积。二、新授1、剪一剪引导学生把1个正方体盒子沿着棱剪开。2、说一说正方体展开图是怎样的?3、将长方体盒子沿棱剪开,试试看。4、比一比。相同点:有六个面。不同点:六个面的大小不同。5、做一做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长方体。=1\*GB3①围成正方体所要的条件?②用手中的材料尝试折叠。③独立想一想哪些图形符合要求。④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三、练一练引导学生看展开图。在操作中进行验证。四、作业练习册相对应部分。第四课时教学内容: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丰富对现实空间观念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结合具体情况,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点:能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纸盒。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1、昨天我们用折叠等方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后的图形。2、出示长方体纸盒,将它展开后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3、学生在反馈的过程中教师将它们涂上相应的颜色。4、引导学生观察。二、引入做这个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纸板?1、请同学们先估一估2、议一议3、说一说4、试一试5、揭示表面积的概念。6、引导学生结合展开图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比较三种方法。三、试一试尝试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四、作业练习册相对应部分。第五课时教学内容:长方体的表面积练习课。教学目标:1、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正确的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正确的计算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纸盒,饮料盒。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长方体纸盒,说一说:怎样知道这个盒子的表面积?盒子的表面积,是指盒子哪些部分的面积?二、巩固练习1、出示长方体,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说一说,比一比,纠正学生的几种错误算式。比一比哪种方法简单。归纳:(长×宽+长×高+宽×高)×22、出示正方体,计算表面积归纳:棱长×棱长×63、练一练2①出示饮料盒②让学生理解求商标纸的面积,实际就是四个面的面积。4、练一练3让学生结合实际想一想,一个电视机布置要做几个面。5、练一练4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求墙壁的面积不用计算,同时还要减去门窗的面积。三、作业练习册相对应部分。第六课时教学内容:露在外面的面教学目标:1、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求表面积的问题。发展空间观念。2、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教学重点:解决有关求表面积的问题。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具准备:各种纸盒。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出示挂图,引导学生提问。出示纸盒:1、先摆放一个纸盒。2、再摆放四个纸盒。提问:如何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3、你还能怎样观察?4、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二、试一试1、引导学生自己摆放方式。2、这里答案是多样的,不同的堆放方式,露在外面的面积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3、找规律①引导学生发现堆放的正方体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②每增加1个,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3个。③每增加1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4个。三、作业练习册相对应部分。第七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二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适用知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2、综合运用有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题,发展培养学生主动探素的欲望。教学重点: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教具准备:纸盒。教学过程:一、复习1、找一找2、说一说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进行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二、巩固练习1、练习二12、第2题这是一道求无盖正方体铁皮盒面积的题,主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3、第4题(1)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画面,有7个面露在外面。(2)反馈:露在外面的面数均为7,露在外面的面积没有变化。4、第5题(1)先请学生观察图(2)2个正方体重叠摆放和分开摆放有什么区别?它们的表面积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5、第6题6、第7题这道题需要运用长方体棱的特点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7、第8题本题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要求比较高,学生在讨论中完成。三、作业练习册相对应部分。第八、九课时单元检测检测目标:1、了解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2、反馈信息,整改教学策略。检测题目:练习册相应的题目。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以及解简易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倒数的意义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使学生能够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应用题。(3)理解倒数的意义,能写出一个数的倒数。2、过程与方法(1)学生经历探索两个数乘积是1的过程,从而理解倒数的意义,并找到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2)经历探索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过程,能借助整数除法的意义,借助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探索分数除法的应用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并获得成功的体验。(2)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分数方法来解决。重点:(1)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2)分数除法的应用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应用问题。难点:(1)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2)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式的含义的理解。课时安排:1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倒数教学目标: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2、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教学重点:发现倒数的特征,理解倒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教学准备:题卡。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出示算式:2/3×3/22×1/28/11×11/81/10×107/9×9/77×1/72、找一找二、新授1、每个算式的积都是1,两个乘数的分子分母互相颠倒,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比如1/2的倒数是2,2的倒数是1/2,这两个数互为倒数。2、提问:“互为是什么意思?”小结: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3、练习4、求倒数的方法(1)观察(2)怎样找出一个数的倒数呢?(3)想一想:怎样求4/11、16/9、0.50.35的倒数小结: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4)想一想:1的倒数是几?三、作业练习册相对应部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分数除法(一)教学目标: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彩卡。教学过程:一、涂一涂,算一算1、提问:把1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方法:把这4份平均分成2份,4/7里有4个1/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7,也是2/7。用算式表示:4/7÷2﹦2/72、提问:如果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小结:根据图,我们把4/7里的4份平均分成3份,就相当于求4/7的1/3。板演:4/7÷3﹦4/7×1/3﹦4/213、议一议二、练一练引导学生完成填一填,想一想三、作业练习册相对应部分。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分数除法(二)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以的意义和基本算理。教学难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长方形纸条。教学过程:一、创疫情境,引出新知1、出示图片:有4张同样大的饼,(1)每2张一份,可分成多少份?(2)每1张一份,可分成多少份?(3)每1/2张,可分成多少份?提问:这个除法算式该如何计算?想一想:我们是如何解决分数除以整数的?(4)如果每1/3张一份,可分成多少份?我们如何计算整数除分数?二、分一分,画一画出示:有1根2米长的绳子(1)截成每段1/2米,可以截几段?算式:2÷1/2﹦(4)(2)截成每段1/3米,可以截几段?(3)截成每段长2/3米,可以截几段?三、小结1、你认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是什么?2、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四、作业练习册相对应部分。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分数除法(二)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对前面问题思考过程的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从而发现问题中蕴涵的规律。教学重点:进一步发现分数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发现问题中蕴涵的规律。教学准备:题卡。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7/15×56×5/242/3×7/82/5×5/75/12÷88÷5/122、列式计算把8/15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二、练一练1、填一填,想一想1÷4﹦1×1/4﹦1÷1/4()1×1/410÷5﹦10×1/5﹦2、试一试8/9÷64/15÷12﹦8/9×()/()﹦()/()()()/()﹦()/()﹦()/()3、练一练学生独立解决三、巩固练习4÷2/3﹦4×()()÷7/16﹦24×16/7四、作业练习册相对应部分。第五课时教学内容:分数除法(三)教学目标:1、能用方程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2、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能用解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2、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3、选择用除法计算,借助线段图的功能理清思路。二、尝试解决1、试一试第1题板书:解:设踢足球的有x人。4/9x﹦4x﹦9或4÷4/9﹦92、试一试,第1题(2)板书:9×1/3﹦3(人)三、练一练1、解方程:1/5x﹦73/4x﹦45/8x﹦1/123/8x﹦12、解决问题让学生先弄清“八折即8/10”,可利用方程解。3、解决练一练第3、4题板书:解:设妈妈的身高是xcm15/16x﹦150X﹦160或150÷15/16﹦160(cm)解:设鹅的孵化期是x天14/15x﹦28x﹦30或28÷14/15﹦30(天)四、作业练习册相对应部分。第六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三教学目标:1、巩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及分数运算的方法。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求一个数的倒数及分数运算方法。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求一个数的倒数1、出示数据1/91113/512/32、求出以上数的倒数91/115/1313/2二、计算分数乘除法1、出示计算题8×1/43/4÷44/9÷3/24/5÷44/7÷7/42、计算以上各题三、解方程1/9x﹦2/32/3x﹦547/4x﹦351.5x﹦28.58x﹦42四、解决问题1、练习三第4题板书:解:设校园的总面积为x米23/40x﹦660x﹦88002、练习三第5题可以用解方程的方法,也可以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3、完成第6-9题方法同上。4、完成第10题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根据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进行解答。1/3÷3﹦1/9,也可以列出方程进行五、作业练习册相对应部分。第七课时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一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本次活动,整理与复习,加深对前面两个单元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教学重点: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反思。教学过程:一、整理知识1、对第一单元进行简单的整理,先让学生说学生自己整理在书上,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相同。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整理第二单元长方体(1)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棱一样长(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3)说一说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3、整理第三单元的分数除法让学生根据上两个单元整理的方法,进行整理的方法,进行整理,也可以采用列表的形式对本单无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板书:分数除法倒数的意义除法的计算方法,分数除法的应用二、提出问题尝试解决根据学到的这三个单元的知识,你能提出什么数字问题,尝试解决,并与同伴进行交流。三、作业练习册相对应部分。第八课时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地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反思。2、指出比较重要的或容易出错的,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用数学形式呈现出来。教学重点:对已学识进行整理。教学难点:将现有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1/3×23/5×1/45/6÷43/7÷1/22、说倒数1/986/117/323、计算①2/7的1/2是多少?②把5/6米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多少米?③把5/11千米的公路,每天修1/11千米,要修多少天?……二、练习1、练一练12、练一练2这道题是复习分数乘法,要想知道买哪一种合算,先算打折后的价钱。3、练一练3复习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4、练一练4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5、练一练5①让学生看懂图意②分析图中的数量关系③列出方程解决问题6、练一练6①让学生理解题意②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③学生独立解题7、练一练8①引导学生分析题中蕴涵的信息,选择其中有用的信息②独立解决问题③集体反馈三、作业练习册相对应部分。第九课时教学内容:数学与生活教学目标:1、综合应用图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关系的意识。2、发展实际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应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难点:应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合作要求注意事项挂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出教学内容1、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要粉刷教室的墙壁,我们需要调查那些数据?2、引出教学内容:我们要粉刷墙壁,应该有哪些准备?二、反馈1、引导学生进行讨论。2、引出相关内容如粉刷的面积;涂粒的包装和价格。3、引导学生对教室进行测量。4、小组合作(一)①教室前后黑板共多少块?②教室左右两面墙共有多少个窗户,多少个门?分别测量每个窗户的长和宽,每个门的长和宽。三、购买涂料1、出示涂料,大桶、小桶大桶小桶6升4升2、根据经验,第一遍粉刷时,每平方米约用涂料0.5升,此时粉刷教室共需涂料约多少升。四、作业练习册相对应部分。第十课时教学内容:数学与生活教学目标:1、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2、发展学生实际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一说长方体表面和计算公式。2、议一议:如何解决计算墙体面积的问题。3、引出教学内容二、练习1、练一练1①引导学生读题②启发学生要解决这一问题,先应该知道哪些条件?④启发学生思考:2个师傅在用涂料粉刷墙壁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2、练一练2①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②对比哪一种涂料便宜?(大桶)③提出:大桶便宜,但都买成大桶可以吗?④引导学生用列表的形式计算出不同方案的价钱,并选出最省钱的方案。⑤全班交流,选出最省钱的方案。三、作业练习册相对应部分。第十一课时教学内容:折叠教学目标:1、经历折叠与民开的过程,体会主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2、能正确判断平面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的主体图形。教学重点: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的立体图。教学准备:纸盒,立体小房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立体小房,引出教学内容2、想一想将这个图按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它的形状像什么?二、新搜1、出示小房(立体)与平面图进行对比2、画一画3、想一想如果要开一扇大窗和门,它们的位置可能在哪里?4、做一做①通过折叠出的小房子来确定门窗的位置,然后在平面图上画出来。②引导:将附页3图1中的各个图形标上号码。③提问:a.与图形6相对的是哪个图形?b.和图形1相对的是哪个图形?三、试一试1、根据图的形状,想象它是一座仓库。2、算一算当它们的突际长度是图中相应的长度的100倍时同,这个仓库的底面积是多少?四、作业练习册相对应部分。第十二课时教学内容:折叠教学目标:1、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体会立体图形与它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学难点:体会立体图形与它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1、昨天我们自己动手折叠出了“小仓库”,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一内容。2、出示教学内容:折叠二、练习1、练一练1①引导学生②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得出结论2、练一练23、练一练3三、动手做一做1、让学生做立体图形2、自选形状做3、出示步骤①在平面纸上先画出立体图的平面图形②再进行剪、折3、全班进行展示四、作业练习册相对应部分。第十三、十四课时单元检测检测目标:1、了解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2、反馈信息,整改教学策略。检测题目:练习册相应的题目。第四单元长方体(二)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以及与体积相关的知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这节教材,包括物体体积的含义,容器容积的含义、体积单位的换算和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理解物体的体积概念和容积概念。(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并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3)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2、过程与方法(1)经历实践活动,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意义,建立起常见的体积单位的概念。(2)通过动手操作,自行探索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归纳体积计算公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出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观察、操作、归纳、推理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和探索性。重点:长方体的体积计算。难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课时安排:9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体积与容积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教学难点: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教学准备:土豆(大小各一个)量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手中拿着两个铅笔盒),这两个铅笔盒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2、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呢?3、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是有大小的。二、实验1、老师手中有两个土豆,学生进行猜测,看哪个大,哪个小?为了方便大家比较,我给土豆编个号码:1号、2号。2、出示两个有刻度的量杯,里面盛同样多的水。将1号土豆放入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3、总结实验结果三、课堂练习完成课本“试一试”四、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体积和容积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容积的概念。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教学重点:了解容积的含义,理解容积的概念。教学难点:了解容积的含义,理解容积的概念教学准备:量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况,引入新知1、两个水杯哪个装的水多呢?2、组织学生说说实验的方法。a.用同样的一个小杯子。b.把另一个杯中的水倒入一个杯中看是否一样多。二、揭示容积概念通过以上实验,再举几个例子,进行概念总结。板书: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三、试一试判断“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4×2×3﹦24(个)5×2×2﹦20(个)第一个体积大。四、练习反馈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答案:一样大,因为橡皮泥的大小不变。2、独立完成第2、3题3、搭一搭,四人一组准备12个正方体进行练习。五、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体积单位。教学目标:1、认识体积、容积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的实际意义,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认识体积、容积单位。教学难点:感受体积、容积实际意义。教学准备:正方体(1厘米3、1分米3)教学过程:一、认一认1、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画出1厘米长线段和1厘米2的正方形面积单位。2、认识体积单位出示1cm2和1dm2的模型。问:怎样的正方体是1cm3?1dm3?3、体积单位还有哪些呢?厘米3、分米3、米3。二、做一做用橡皮泥或其他物品切出体积是1cm3的正方体若干个。2、再用1cm3的正方体若干个拼出2cm3、5cm3、三、说一说四、试一试1、介绍容积单位,容器内盛放液体的量一般用升(L)毫升(ml)作单位。2、1分米3的正方体,可以容纳1升的液体。1升﹦1分米31L﹦1dm3五、量一量1、用滴管测量1毫升的水大约有几滴。2、1小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四、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四课时教学内容:长方体的体积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况和实践活动,操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2、在观察、操作、操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长方体提问: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和宽有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二、做一做1、用相同的小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记录它们的长、宽、高并完成下表()2、说一说学生反馈自己的数据,教师带领导学生逐一对数据进行分析三、说一说1、引导学生分板数据2、得出长方体体积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四、算一算1、测量自己的铅笔盒,找出长、宽、高。2、计算铅盒的体积。五、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五课时教学内容:长方体的体积练习课。教学目标:1、巩固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2、探索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与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教学难点: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长方体,思考:如何计算它的体积?2、带入数字,计算长方体体积。长:2cm宽:3cm高:4cm二、引入新课1、出示正方体,提问:如何计算正方体体积?2、根据学生反馈,教师板书公式: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a33、试一试eq\o\ac(○,1)出示三幅图。eq\o\ac(○,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阴影部分叫什么?它们与高之间有什么关系?eq\o\ac(○,3)你还能提示三个图形的体积吗?eq\o\ac(○,4)引导学生计算三幅图的体积。三、练一练练一练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成正方体的棱长,再利用公式计算。练一练2让学生应用公式进行计算独立完成。四、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六课时教学内容:长方体体积。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成正方体的棱长,再应用公式计算。2、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自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应用体积计算公式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教学难点:体积计算。教学准备:正方体、长方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提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分别是什么?2、应用公式计算(1)一个长方体,长20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2)一个正方体,棱长是6分米。(3)一个长方体,底面积60cm2,高7cm.(4)一个长方体,底面是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高5分米。二、操作练习1、我说你搭教师说,学生进行拼搭。引导学生进行拼搭,反馈、展示。2、练一练(1)练一练4(2)练一练5a、指导学生用图示表示b、通过画图,c、在此基础上学生独立完成。(3)练一练8a、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计算b、集体反馈三、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七课时教学内容: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目标: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2、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准备:小正方体、量杯、1分米3盒子。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1dm3的盒子,提问:这个盒子可以放多少个体积为1cm3的正方体?2、摆一摆引导学生摆设小正方体。学生通过摆设,得出:1分米3﹦1000厘米31升﹦1000毫升二、试一试1、引导学生完成试一试第1题提问:你是怎样得出来的?2、让学生通过填一填,比一比,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三、练一练1、学生练习2、反馈四、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八课时教学内容:练习四——体积和容积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体积和容积的意义。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发展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体积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教学过程:一、揭示教学内容二、进行练习1、求图形的体积请学生看书上的图然后回答: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用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知识来判断。3、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一块橡皮约10一本词典约900一个文具盒约0.35一个用品约0.64、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说一说表面积和体积的不同计算方法。5、让学生理解两个图形所占的空间就是两个图形的体积;三、布置作业让学生独立在课堂本上完成第8、9、10题。第九课时教学内容:有趣的测量。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活动情况,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操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2、在实践与操索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验问题。教学重点:操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教学难点: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量杯、石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出示石块问:如何测量石块的体积?以小组为单位,先制定测量方案,再实际测量,能直接用公式吗?不能怎么办?三、进行实验1、将石块放入盛有一些水的长方体容器里,测量出容器的底面长、宽和水面高分别是多少?2、放入石块前水高约18cm,放入石块后水面高30cm。石块的体积是多少?师板书:20×10×12﹦2400(cm3)﹦2.4(dm3)3、将石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三、试一试1、在一个长方体容嚣里,测量一个苹果的体积。2、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四、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十、十一课时单元检测检测目标:1、了解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2、反馈信息,整改教学策略。检测题目:练习册相应的题目。期中评价试题一、我会填。(每小题2分,共24分)1.5/6×3/5表示();2/3×100表示()。2.2.5立方米﹦(

)立方分米

8升40毫升﹦3.()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1/3的倒数是(

)。4.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5.(

)×6/7﹦(

)÷5/8﹦0.5×(

)﹦15×(

)﹦16.长方体的体积﹦()×()×(

),用字母表示是(

)7.做一个长8厘米,宽7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框架需要铁丝(

)厘米。8.用一根长36厘米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接头处不计),它的棱长是()厘米,每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9.一个长方体铁皮水桶高8分米,它的底面积是16平方分米,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升。10.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一块橡皮的体积大约是8(

一个教室大约占地48(

)一辆小汽车的油箱容积是30(

小明每步的长度约是60(

)二、我会判断。(共5分)1.一个火柴盒长4厘米,宽2.5厘米,高1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10厘米。()2.冰箱的体积是1.5立方米。()3.木箱的体积就是木箱的容积。()4.一个长方体(不含正方体)最多有8条棱相等。(

)5.7吨的1/8与1吨的7/8一样重。(

)三、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5分)男生人数的5/6等于女生人数,写出数量关系式是()。①女生人数×5/6﹦男生人数②男生人数×5/6﹦女生人数2.一个水箱最多可装水120升,我们说这个水箱的()是120升。①表面积②容积③体积3.如果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体积就扩大()。①3倍②27倍③9倍4.一个数(0除外)除以真分数,商()被除数。①小于②大于③等于5.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新的正方体,至少需要()个。①4②8③16四、我会算。(共39分)1.计算下面各题。(每小题2分,共12分)20×2/51/3-3/88/21×7/211/6+2/53/4÷5/63/4÷1/82.巧解密码。(每小题2分,共6分)1/3X﹦64/5X﹦16/15ⅹX÷11/8﹦16/333.列式或方程计算。(每小题3分,共6分)(1)1/3加上1/2除以3/4的商,和是多少?(2)一个数的2/5是20,这个数是多少?4.按要求计算。(每小题5分,共15分)(图)(图2)4cm467cm3cm7366(1)计算图形的棱长总和。(图1)(图2)(2)计算图形的表面积。(图1)(图2)(3)计算图形的体积。(图1)(图2)五、解决问题。(第5小题7分,其余每小题各5分,共27分)1.商场开展店庆活动,一台冰箱打八折后是2400元,这台冰箱原价多少元?2.一本书有60页,小明看了这本书的3/4,还剩多少页没有看?3.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60立方分米,已知长方体的长是5分米,宽是4分米,高是多少分米?4.要制作12节长方体的铁皮烟囱,每节长2米,宽4分米,高3分米,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铁皮?5.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水箱,长2米,宽8分米,高6分米,做成这个水箱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这个水箱最多能装水多少升?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材内容包括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以及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计算。本单元内容丰富,并且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一定要抓住重点,分散难点,加强练习。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2、过程与方法(1)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画示意图等数学活动过程,学会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式。(2)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会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3)在探索、分析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重点:(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2)掌握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难点:用算术方法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课时安排:9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教学重点: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教学难点: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学生说出以前学过的整数混合运算的方法。二、探究新知1、出示情景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3、对问题进行解答。4、小结。三、练习1、试一试。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练一练。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数学故事。四、评价总结五、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分数混合运算(一)的练习教学目标:进一步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回忆分数混合运算二、练习1、看图列式计算。让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计算。生独立完成,订正。3、解方程。独立完成,订正。4、解决问题。让生认真审题,找出等量关系式。独立完成,交流。5、解决问题。认真审题,找准等量关系式。独立完成,交流订正。三、总结评价。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分数混合运算(二)教学目标: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题教师出示复习题,学生独立完成。二、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情景图。2、学生独立分析,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3、找出等量关系式。4、让生先估一估,画出线段图。5、讨论完成。6、交流订正。7、让学生检验。8、教师总结。三、练习1、计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电脑用户。让生认真分析,找准等量关系式。独立完成。3、五年级有多少人?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解方程。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总结评价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目标: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一项工程,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2、一项工程,每天完成1/4,几天完成?二、探究新知1、出示题,让学生读题。2、找出已知条件、所求问题。3、引导学生说出:工作时间等于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4、讨论完成。5、说出自己的想法。三、巩固练习教师出示复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四、评价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数学万花筒教学目标: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复习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交流。二、探究新知1、出示:“以碗知僧”2、学生读题。3、互相交流大意。4、师讲解大意:山上有一古寺叫都来寺,在这座寺庙里,3个和尚合吃一碗饭,4个和尚合分一碗汤,一共用了364只碗,请问都来寺里有多少个和尚?5、学生讨论从中能得到什么信息6、交流。7、教师提示可利用方程的知识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8、学生讨论完成。9、交流。三、练习出示复习题,独立完成,交流订正。四、总结评价。五、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六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五(1)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回忆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解题的方法。二、练习1、计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受伤的鸟。让学生独立分析、计算。交流订正。3、占地面积。让学生独立分析、计算。交流订正。4、拉拉队。让学生独立分析、计算。交流订正。5、水资源。让学生独立分析、计算。交流订正。三、总结评价。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七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五(2)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回忆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解题的方法。二、练习1、营业额。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式。独立完成,交流订正。2、体重是多少?分析知道的信息。独立完成,交流订正。3、打稿件。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式。独立完成,交流订正。4、血液中有多少水?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式。独立完成,交流订正。5、计算自己体内水分的含量。独立完成,交流订正。6、野鸭与大雁何时相遇?小组讨论完成。交流汇报。三、总结评价四、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八、九课时单元检测检测目标:1、了解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2、反馈信息,整改教学策略。检测题目:练习册相应的题目。第六单元百分数单元要点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巩固了分数、小数的知识,进一步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百分数实际上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因此,它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百分数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本单元主要内容有: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2)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和互化。(3)使学生能在理解百分数的含义和题目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2、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并掌握必要的运算。(2)借助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并加强分数和百分数的关系。(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同学、老师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百分数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重点:(1)百分数的意义。(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即有关“百分率”的应用题。难点:有关百分率含义的理解。课时安排:1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百分数的认识(1)教学目标:初步认识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百分数的意义,使学生正确读写百分数。教学准备:写有百分数的资料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问:什么叫分数?什么是分数的分数单位?谁见过百分数?百分数和一般的分数有什么不同?二、学习新课1、出示教材中的“比一比”的第(1)小题,要求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你认为选派哪名队员比较合适?说一说自己的理由。2、出示:“比一比”的第(2)小题,要求学生分析表格中提供的信息,交流:你认为哪个品种的发芽情况最好?学生交流写出分数后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就容易比较了。3、教师讲解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4、百分数的读写。22/100写作:22﹪℅读作:百分之二十二三、练习1、说一说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读出下列百分数:1℅、100℅、103℅。3、写出下列百分数:百分之二点五、百分之十八点八、百分之零点三。四、总结评价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的内容?五、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百分数的认识(2)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百分数的意义,熟练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初步联系使用百分数。教学重点、难点: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加强对百分数的认识。教具准备:使用图表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百分数的意义是怎样的?它和分数的意义有什么不同?二、教学新课1、说一说百分数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它?说一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2、读教材中的资料,说说里面的百分数各表示什么意思。三、练一练1、读65页“练一练”中的(1)、(2)中的百分数,并说出这些百分数所标示的意思。再引导学生分析下面表格中百分数的意思。2、设计图案:(1)观察教材中的图案,说出蓝色部分分别占整幅图的百分之几,百色部分分别占整幅图的百分之几。(2)自己设计一幅图案,分别说出各种颜色的方格占整幅图的百分之几,并告诉大家你设计的是什么。3、写出教材66页中第3题中的百分数。4、收集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中见过的百分数,说说他所表示的意思。四、总结评价五、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合格率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解答有关合格率的应用题。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合格率的意义,根据其意义解决有关合格率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问题的资料卡、填有数据的表格。教学过程:一、提问百分数的意义是怎样的?它和一般的分数有什么不同?二、新授课1、出示资料:甲牌:抽查50箱,43箱合格;乙牌:抽查60箱,52项合格。哪种品牌的罐头合格率高?学生讨论合格率的意义,并交流总结。根据合格率的意义解答问题。教师说明:除不尽时,百分号前通常保留一位小数。2、师生讨论:什么是成活率、出勤率、出油率、及格率、优秀率。三、练习1、做“试一试”中的题目,先说一说成活率是什么,再列式计算。2、出示“练一练”中的图表,分别用分数、小数、百分数表示蓝色部分占整幅图的多少。3、出示质量检查部门对某市饮料质量进行抽查的情况记录表。计算各种饮料合格率的高低。4、统计学校当天各年级的出勤情况统计表,计算出勤率。四、总结评价谈谈自己的收获。五、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四课时教学内容:蛋白质含量教学目标:继续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掌握百分数、分数和小数间的互化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者小数。教学准备:写有式题的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化成分数?二、学习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1、出示黄豆营养成分含量资料图,说一说黄豆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占黄豆总量的百分之几?2、在250克黄豆中,各种成份各占多少克?让学生列式计算,针对学生在计算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问题:怎样把百分3、师生探讨怎样把百份数化成分数或者小数。4、练习:(1)把160%、0.8%化成分数和小数。(2)出示70页第1题的表格,练习分数、小数、百分数间的互化。(3)做第2题,练习用百分数、小数、分数表示统一个数量。(4)提供各班级人数,编写有关百分数的应用题,并自己解答。三、课堂总结评价四、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五课时教学内容:这月我当家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用方程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学习用方程解决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和用算术方法解决百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准备:写有式题的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找出下面文字中的等量关系:1、男生人数是本年级人数的40%。2、男生人数是全校人数德20%。二、新授1、出示家庭月支出统计表,让学生说出里面的百分数表示的意思。2、找出里面所包含的等量关系式,并板书在黑板上。3、引导学生根据关系式列出方程或者算术式解答问题。4、学生交流总结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三、练习1、做72页“练一练”中的1、2题。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评价。2、做第3题,指明说出六五折的意思,并练习找单位“1”四、课堂总结学生谈自己的收获。五、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六课时教学内容:练习课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即方程法、算书法。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找单位“1”和等量关系的方法。并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或者用算书法解答问题。教学准备:画有百分数信息的表格和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说一说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步骤是怎样的?用算术方法解答呢?二、练习1、出示72页“练一练“的第4题,分析表格信息资料,提问:学校图书馆共有多少本书?然后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做这道题时,先引导学生从第横行中的数据入手找等量关系:总本书×20%﹦科技类(2400),求出总本书后,再求出学科类和故事书占总本书的百分比。2、实践活动统计你家上个月的支出情况,支出项目可分为食品、服装、书包等。算算每个项目的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之几,绘成统计表。三、课堂总结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四、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七课时教学内容:练习六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学习用方程和用算术方法解决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教学准备:写有式题的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说一说你掌握了有关百分数的哪些知识。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问题的步骤是怎样的?二、练习1、复习百分数、小数、分数间的互化方法,再填写表格中的空格,对学困生进行辅导。2、做第2题,用颜色涂出62.5%要指导学生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再涂。3、做第3题,要学生说出命中率的含义,再求命中率。4、做第5题,先提问: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应除到哪一位?并指导学困生练习除。5、做第6题,先让学生估计一天中睡眠时间有几小时,在校时间有几小时,一天共有几小时,再实际算一算。三、总结评价谈一谈自己的收获,说说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四、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八课时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一)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熟练掌握计算长方体的体积的方法和体积单位间的换算,能熟练计算分数的混合运算,系统复习百分数问题。教学重点、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学生分组对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地整理,并进行记录二、把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根据学到的知识,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并与同学交流三、练一练1、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计算长方体的长、宽、高、表面积、体积。2、说一说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再计算第2题,对学困生进行辅导。3、做第4题,先要学生根据图分析怎样切,再求能切多少块。四、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学生谈自己的收获。五、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九课时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教学重点、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怎样把立方厘米化成升?二、练习1、做“练一练”的第4题。读题理解题意,用实物演示这个长方体油桶的形状,再让学生讨论解答方法。2、做第6题,要学生先估算,再计算。对学困生要进行指导。3、学生自己做出第7题、第8题、第9题。交流时,要求说出等量关系式,再列式计算。4、解方程,先指名说一说解方程的步骤,再解方程,也可让学困生板演。5、实践活动:小组合作,估计下列学生分别占本班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几,再进行调查。各类学生占全班学生总数的百分比情况单位:%各类学生占全班学生总数的百分比情况估计调查结果男生近视眼的学生睡眠时间不到10时的学生喜欢唱歌的学生三、总结四、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十课时教学内容:数学与购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估算费用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用多种方法对购物的费用进行估算。教学准备:去超市购物的账单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去超市购物的购物账单,提问:你能估算出共花了多少钱吗?二、学习新课1、小组内交流,记录交流的结果。2、回报讨论的结果,并针对回报的情况进行评价,鼓励活动好的小组。3、看教材中的内容,说一说淘气一家是怎样估算费用的,他们的方法比你用的方法好吗?说说淘气一家分别是怎样估算的。4、说一说自己的收获。三、练习1、做“试一试”中的1、2题,估算2千克2、做第3题,估算2袋米、14.80元的牛肉、6.70元的蔬菜、12.80元的鱼共多少钱。交流自己的方法,并进行评价。四、课堂总结评价五、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十一课时教学内容:购物策略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一些购物的策略,会根据购物的多少选择比较优惠的方案。教学重点、难点:学习估算购买物品的总价,选择比较优惠的购物方法。教学准备:写有问题资料的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三家商店为促销一种饮料分别推出的优惠方案:甲商店买一大瓶送一小瓶乙商店一律九折丙商店购物30元以上八折优惠1、要买1小瓶饮料,去那个商店较为合算?2、买1大瓶和1小瓶饮料,去那个商店较为合算?3、淘气要买3大瓶饮料和3小瓶饮料,他会去哪个商店?4、班里举办联欢会,要给每位同学准备200毫升饮料,如果参加联欢的同学共有35人,去哪个商店购买比较合算?学生猜测发表自己的看法。二、商讨答案1、讨论交流三个商店推出的优惠方案的意思,理解:到甲商店买1小瓶饮料不能享受优惠,到乙商店享受九折优惠,到丙商店不能享受优惠。2、说一说要买1小瓶饮料到三个商店各用多少元,比较到哪家去买合算。3、交流买1大瓶和1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合算。4、交流第3个问题。5、计算第4个问题,先要学生确定买多少大瓶,多少小瓶。再算出到三个商店去买各用多少元。三、说一说自己的收获,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四、练习五、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十二课时教学内容:包装的学问(1)教学目标: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教学重点、难点: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教学准备:相同的课本、包装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问:现在,老师要把26本数学课本用包装纸包起来,怎样保才能节约包装纸?学生讨论交流方法,说一说怎样包装好。并说出自己的理由。二、学习新知识1、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和问题:将两盒糖果包成一包,怎样包才能节约纸?2、学生探索两盒糖叠放得方法,并根据叠放的方法列式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3、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方案。并反思为什么方案(1)最节约。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1)同样的方法解决“试一试”中的问题。(2)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索情况进行评价总结。三、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部分。第十三课时教学内容:包装的学问(2)教学目标用表面积等知识,继续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