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课件 项目七 润滑系统检修_第1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课件 项目七 润滑系统检修_第2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课件 项目七 润滑系统检修_第3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课件 项目七 润滑系统检修_第4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课件 项目七 润滑系统检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1发动机润滑系的总体认识5.1.1认识润滑系015.1.2认识润滑方式及油路025.1.3认识润滑油035.1.1认识润滑系(1)1.润滑作用在相互运动机件间形成一层润滑油膜,减少运动件的摩擦阻力和零件的磨损,有效地避免了干摩擦。2.清洁作用流动的润滑油可以带走零件的磨屑和杂质。3.冷却作用流动的润滑油还可以带走零件表面摩擦所产生的热量。运动的金属件间只要有润滑油保护,就不会发生粘连、熔化和摩擦焊接。1.润滑系统的功用5.1.1认识润滑系(2)4.密封作用发动机汽缸壁与活塞之间,活塞环与活塞环槽之间的油膜可以提高汽缸的密封性。润滑油附在机体表面,还可以防止它们氧化、腐蚀、生锈。5.防锈蚀作用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对零件表面起保护作用,防止腐蚀生锈。6.减振缓冲作用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冲击并减小振动,起减振缓冲作用。1.润滑系统的功用5.1.1认识润滑系(3)2.润滑系统的组成发动机润滑系统一般由油底壳、机油集滤器、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等组成5.1.1认识润滑系(4)储油、输送装置用来储存润滑油,并使其产生一定压力,在发动机内循环流动。它包括油底壳、机油泵、油道等。机油滤清装置用来过滤掉润滑油中的杂质、磨屑、油泥和水分等杂物,将干净清洁的机油送到各润滑部位。机油滤清装置主要有机油集滤器、机油粗滤器和机油细滤器3种,分别设置在润滑系统的不同部位。5.1.1认识润滑系(5)检测报警装置用来检测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工作情况,当油压低于或超过允许值时报提醒驾驶员及时维修。它主要有机油压力表、机油量尺、机油温度表、报警器等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可以使润滑系统的使用性能更加完善。它包括机油冷却器、限压阀、安全阀、回油阀等。5.1.2认识润滑方式及油路(1)压力润滑针对承受负荷大,相对运动速度高的摩擦表面,如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气门摇臂轴和液压挺杆等部位上,利用机油泵采用润滑强度较大的压力润滑。飞溅润滑针对外露的表面,这些部位摩擦面负荷较小,如凸轮、连杆、偏心轮、活塞销与销座,传统汽车的汽油泵摇臂,通过飞溅起来的油滴和油雾进行润滑。缸壁表面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只能靠飞溅润滑。对于发动机整体而言机油压力润滑又有飞溅润滑,通常也称为综合润滑。1.润滑方式5.1.2认识润滑方式及油路(2)2.润滑系统的油路桑塔纳轿车JV型1.8L汽油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油路采用综合润滑方式。5.1.2认识润滑方式及油路(3)发动机工作时,润滑油从油底壳4经集滤器初步过滤后进入机油泵2,由机油泵提高压力后再进入机油滤清器7,从机油粗滤清器出来的机油进入主油道,细虑器出来的油经滤清后回到油底壳。主油道贯穿汽缸体全长,进入主油道的润滑油经缸体上的横向油道引导到曲轴主轴承中润滑主轴颈,然后经曲轴内部的斜向油道流入连杆轴颈,润滑连杆轴承。主油道中的部分润滑油经分油道送入中间轴11的后轴承;主油道的另一条油道直通凸轮轴轴承润滑油道,分别向凸轮轴轴承供油。在汽缸盖和汽缸体右侧(由前向后看)布置有油孔,使汽缸盖上的机油流回曲轴箱。5.1.2认识润滑方式及油路(4)润滑系统的报警系统装有两个油压开关,低压油开关为褐色绝缘体,位于凸轮轴轴承润滑油道的后端;高压油压开关为白色绝缘体,位于机油滤清器支架上。打开点火开关,位于仪表板中的机油压力警告灯开始闪烁,启动发动机。当机油压力大于0.03MPa时,低压油压开关断开,警告灯自动熄灭。发动机低速旋转时,如果机油压力低于0.03MPa,则低压油压开关触点闭合,机油压力警告灯闪烁。当发动机转速超过2150r/min时,如果机油压力达不到0.18MPa,则高压油压开关的触点断开,机油压力警告灯闪烁,警报蜂鸣器也同时报警。5.1.2认识润滑方式及油路(5)东风EQ1090E型汽车的东风EQ6100-1型发动机润滑系统也采用综合润滑方式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7将油底壳1内的机油经固定式集滤器4初步过滤掉较大的机械杂质后分为两路:一部分机油经机油粗滤器9滤去较大的机械杂质,流入纵向主油道13,进行压力润滑任务;另一部分机油(约机油总量的10%~15%),经机油滤清器进油限压阀3流入机油细滤器2(离心式机油滤清器)内,滤去较细的杂质和胶质后流回油底壳。空气压缩机的连杆润滑,横向油道之间用油管从主油道接出,通到空气压缩机曲轴中心的油道,然后由回油管回到油底壳中。5.1.3认识润滑油(1)1.润滑油的分类美国工程师协会(SAE)的黏度分类法美国工程师学会SAE按照机油的黏度等级,把机油分为单级机油和多级机油。单机机油又分为冬季用机油有6种牌号:SAE0W、SAE5W、SAE10W、SAE15W、SAE20W和SAE25W。非冬季机油主要有4种牌号:SAE20、SAE30、SAE40和SAE50。牌号中数字越大的机油黏度越大。美国石油协会(API)的质量分类法美国石油协会API根据机油的性能及其最适合的使用场合,把机油分为S系列和C系列两类。S系列为汽机油,目前有SA、SB、SC、SD、SE、SF、SG和SH8个级别。C系列为柴机油,目前有CA、CB、CC、CD和CE5个级别。级号越靠后,使用性能越好,适用的机型越新或强化程度越高。其中,SA、SB、SC和CA等级别的机油,除非汽车制造厂特别推荐,不再使用。5.1.3认识润滑油(2)我国的机油分类法参照采用ISO分类方法。GB/T7631.3—1995规定,按机油的性能和使用场合分为:汽机油分SC、SD、SE、SF、SG、SH6个级别;柴机油分CC、CD、CD-Ⅱ、CE、CF-45个级别。5.1.3认识润滑油(3)2.润滑油的选用润滑油的选用,主要是选择适合发动机黏温性的级别,对于中档以上汽车还必须选择多级油。因国内外各厂家机油的基础油和复合添加剂都大体相同,所以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本国知名品牌更合算。通常高档轿车应选用0W-40和5W-40机油;中高档轿车应选用10W-40机油;中档轿车应选用10W-30机油。普通轿车可以选用10W-30或15W-40机油。5.1.3认识润滑油(4)低温条件下使用的机油用W代表,多级油中W以前的数字越小的黏温性就越好。如5W的机油可以在地球上任何寒冷地区冬季使用;10W的机油可以在北京的冬季使用;15W的机油可以在南方的冬季使用。温度对油品黏度影响很大。温度升高,黏度降低,温度降低,黏度增大。油液这种因温度升降而改变黏度的性质,叫黏温性。情境3机油压力不足润滑形式与工作原理润滑剂与机油泵机油滤清器与冷却器第一节润滑形式与工作原理润滑形式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油路润滑系统的维修1.润滑形式压力润滑是以一定的压力把机油供入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承等负荷较大的摩擦表面的润滑。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件溅泼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称飞溅润滑。该方式主要用来润滑负荷较轻的气缸壁面和配气机构的凸轮、挺柱、气门杆以及摇臂等零件的工作表面。润滑脂润滑通过润滑脂嘴定期加注润滑脂来润滑零件的工作表面,如水泵及发电机轴承等。发动机的润滑主要有压力润滑如图4-1(a)、飞溅润滑如图4-1(b)和润滑脂润滑如图4-1(c)所示。1.润滑形式2.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油路润滑系统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集滤器等组成。此外,润滑系统还包括机油压力表、温度表和机油管道等。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油路,如图4-2所示。3.润滑系统的维修润滑系技术状况变差,将引起发动机拉缸、抱轴等致命故障,使发动机丧失工作能力。其主要标志是主油道油压过低和润滑油变质。油压过低会破坏发动机的润滑条件,造成润滑、冷却和清洁不良,将引起零件的粘着磨损,甚至粘着咬死。机油泵零件磨损逾限,润滑系各密封面、阀门泄漏,调压阀调整不当或失效,曲轴轴承间隙过大,机油粘度过低和滤芯破裂等都会造成油压过低。第二节润滑剂与机油泵润滑剂与机油泵的功用机油的选用与机油泵的检修一、润滑剂与机油泵的功用1.润滑剂(机油、润滑脂)

1)润滑

2)冷却

3)清洗

4)密封

5)防锈汽车发动机润滑剂包括机油和润滑脂两种,如图4-3所示。机油的功用一、润滑剂与机油泵的功用机油泵的功用是保证机油在润滑系统内循环流动,并在发动机任何转速下都能以足够高的压力向润滑部位输送足够数量的机油。机油泵结构形式可分为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类。齿轮式机油泵又分内接齿轮式和外接齿轮式,一般把后者称为齿轮式机油泵。2.机油泵内、外啮合式齿轮、转子式机油泵实物及示意图,如图4-4所示。二、机油的选用与机油泵的检修1.机油的选用我国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美国SAE粘度分类法和API使用分类法。SAE粘度分类法将内燃机油分为两组粘度等级系列:W组粘度等级系列有0W、5W、10W、15W、20W和25W六个低温粘度等级;非W组粘度等级系列有:20、30、40、50和60五个高温粘度等级。内燃机油按粘度级划分牌号,有单级油和双级油之分,仅标有一个粘度级号的油为单级油,仅符合一个级号的粘度要求。API使用分类法将内燃机油分为两个系列:Q系列(汽油机油)迄今有QA、QB、QC、QD、QE、QF、QG和QH七个级别;C系列(柴油机油)有CA、CB、CC、CD、CDⅡ和CE等。使用时,应根据汽车说明书的要求,全面对照油的名称,既看品种,又看牌号,合理选择使用。其原则是:(1)根据工作条件的苛刻程度选用适当的品种(使用级);(2)根据地区季节气温,结合发动机的热负荷,选用适当的牌号。二、机油的选用与机油泵的检修齿轮的检查与修理:检查主、被动齿啮合间隙(如图4-5a、b),可用厚薄规在互成120°处分三点测量,啮合间隙一般为0.05~0.25mm,各点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1mm,不符合规定应修复或予以更换。2、机油泵的检修泵轴的检查与修理:用千分表检查泵轴是否弯曲,指针摆差不应超过规定值,否则应进行校正。主动轴与轴套孔的配合间隙,一般为0.03~0.08mm,最大不得超过0.16mm。从动齿轮的轴向间隙一般为0.02~0.05mm,超过0.15mm时,应修复或更换。泵壳的检查与修理:泵盖与齿轮的间隙(如图4-5c),不得超过规定值(一般为0.05~0.25mm),如果间隙不符合要求,可增减垫片或磨削泵壳与盖接合面。泵盖检修:泵盖平面上有轻微的拉毛时,可在平板上磨光;有明显台阶时,应测量其平面度误差,当误差超过0.10mm时,可在机床上磨平或车平。二、机油的选用与机油泵的检修第三节机油滤清器与冷却器润滑系统的构造润滑系统的检修润滑系统的故障排除一、润滑系统的构造

(1)分类机油滤清器按其材料形式可分为纸质式与金属片式的分类,如图4-6所示。

(2)作用机油滤清器的功用是滤除机油中的金属磨屑、机械杂质和机油氧化物。1.机油滤清器一、润滑系统的构造

(3)机油滤清的方式

机油滤清的方式有两种:全流式和分流式,如图4-7所示。一、润滑系统的构造

(4)机油滤清器的维修

集滤器的损坏形式有:油管和滤网堵塞、浮子破损下沉等。机油滤网堵塞,应用柴油或煤油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干。浮子有破损,应进行焊修。一般汽车每行驶12000km,应更换一次滤芯。无特殊情况不得拆卸和调整旁通阀,以免开启压力发生变化。向气缸体上安装滤清器时,应先在滤清器内充满机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故障主要包括机油压力过低或过高以及机油消耗过多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以油压过低较多见,且危害最严重。油压过低,不但会摩擦表面润滑不良而加快磨损,而且严重时还会导致烧瓦、拉缸等大事故。机油压力和机油消耗量的变化,可以用机油压力表和机油尺检测。汽车行驶时,润滑油的压力一般应保持在0.2~0.5MPa;发动机温度较高而转速较低时,油压应不低于0.2MPa;发动机温度较低而转速较高时,油压应不高于0.5MPa。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油压应不低于0.1MPa。一、润滑系统的构造

(5)机油压力表及其传感器和报警电路的故障及检测当机油压力表显示的机油压力过低或过高时,有可能是油道中的油压真的过低或过高;有可能是实际油压正常而油压传感器、机油压力表等油压显示装置出现了故障,呈现出显示值与实际不符。因此,在诊断油压不正常的原因时,应首先进行后者的除外诊断。若主油道中的实际机油压力正常(将合格的机械式油压表接在主油道上检查),而机油压力表指示的机油压力不正常,或低压报警灯点亮,则为油压传感器的导线断路(无油压指示)或搭铁(指示油压过高),或油压传感器、油压表损坏;若油压过低时,油压报警灯不亮,则为油压报警开关断路损坏或其导线断路、报警灯烧坏等。检查断路故障可用万用表逐点测直流电压法,检查搭铁故障可用逐点拆线法。2.机油冷却器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分为(如图4-8所示)风冷式和水冷式两类。

水冷式机油冷却器外形尺寸小,布置方便,且不会使机油冷却过度,机油温度稳定,因而在轿车上应用较广。

风冷式机油冷却器很像一个小型散热器,利用汽车行驶时的迎面风对机油进行冷却。这种机油冷却器散热能力大,多用于赛车及热负荷大的增压汽车上。二、润滑系统的检修常见的故障是管道阻塞不通,管道破裂,散热片重叠变形,限压阀调整不当等。机油散热器拆下后,用煤油灌入散热管道进行清理,并用压缩空气吹通。散热管如有损坏,可参照冷却系散热器修理方法进行。散热片重叠变形予以拨正,并用压缩空气吹净片间积垢。1.机油散热器的检修二、润滑系统的检修拆下散热器,将散热器置于10%~15%苛性钠水溶液内,加热,浸煮0.5h左右,取出散热器用清水冲洗出水箱内的水垢。水管内的水垢严重时也可拆去上、下水室后,用通条逐个捅除水管内的水垢,然后再焊好上、下水室。

修理:散热器表面有裂纹可用锡焊焊补。散热器个别水管有裂纹不便焊补时,可拆下上、下水室,焊堵漏水水管的两端。散热器水管也可采用下列方法修理:接管法、换管法、拼修法。2.散热器的清洗二、润滑系统的检修若主油道中的实际润滑油压力正常,而机油压力表指示的润滑油压力不正常,或低压报警灯点亮,则为油压报警开关短路损坏或其导线搭铁;若油压过低时,油压报警灯不亮,则为油压报警开关断路损坏或其导线断路、报警灯烧坏等。检查断路故障可用万用表逐点检测,检查搭铁故障可用逐点拆线法检测。3.机油压力表及传感器的检查三、润滑系统的故障排除1.机油压力过低故障故障现象(1)发动机起动后,机油压力迅速降低。(2)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机油压力低于规定值。故障分析思路(1)曲轴箱机油黏度低或机油不足。(2)限压阀弹簧过软或折断。(3)机油滤清器旁通阀弹簧过软和折断。(4)润滑油进油管接头松动或油管破裂。(5)机油泵工作不良,机油油路严重泄漏。(6)汽油泵膜片破裂,汽油漏入曲轴箱稀释机油。(7)气缸衬垫损坏,冷却水漏入曲轴箱,使润滑油变质,黏度下降。(8)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承配合间隙过大而泄漏。(9)机油滤清器堵塞,使旁通阀开启压力过高或卡住,机油不能进入主油道。(10)机油集滤器堵塞。维修方法(1)首先拔出机油尺,检查曲轴箱内机油油面。(2)检查机油传感器。(3)发动机运转时,机油压力突然降低,应及时停车熄火,检查有无机油泄漏,如机油滤清器衬垫损坏、油管断裂等。(4)拆下传感器(或压力开关)作短暂发动,若机油喷出无力,应检查机油滤清器、集滤器及机油泵等。三、润滑系统的故障排除2.机油压力过高故障故障现象(1)接通点火开关,机油压力表指示为196kPa,发动后上升至490kPa以上。(2)发动机运转中机油压力突然增高。(3)机油滤清器胀裂或机油传感器冲裂。故障分析思路(1)机油黏度过大,限压阀卡住或调整不当。(2)气缸体主油道堵塞。(3)机油滤清器芯堵塞,旁通阀不开启。(4)机油压力表或与油压传感器工作不良。(5)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间隙过小。(6)曲轴箱机油加注过多,机油太脏。维修方法(1)首先检查机油油量。拔出量油尺,检视油面是否过高,察看机油黏度是否过大。(2)机油油压突然增高,应检查机油滤清器芯是否堵塞,旁通阀弹簧是否过硬,润滑油道是否堵塞,机油泵限压阀是否卡死。(3)接通点火开关,机油表有压力指示,应检查机油表传感器是否完好。三、润滑系统的故障排除3.机油变质故障故障现象(1)机油变黑并有杂质。(2)油滴外缘呈黄色,而核心呈黑色。(3)机油严重稀释,出现燃油气味,机油高温氧化有刺激的气味。故障分析思路(1)机油高温氧化,含有酸性物质、胶质铁屑、沥青等杂质。(2)外部灰尘渗入曲轴箱,因与机油搅动形成油泥。(3)燃烧室油废气和未燃混合气漏入曲轴箱,使机油稀释。(4)机油滤清器性能不佳。(5)选用的机油品质不佳或牌号不符。三、润滑系统的故障排除3.机油变质故障维修方法(1)防止脏物、杂质侵入润滑系统,在保管和加注时,应注意保洁,加注润滑油口的盖要严密。(2)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必要时清洗油道。(3)曲轴箱通风装置,要完好有效,要定期检查并清洗通风阀、通风管,防止机油过热和汽油冲淡机油。(4)正确诊断机油变质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