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年上海市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 专题 11古文阅读(解析版)_第1页
2019-2021年上海市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 专题 11古文阅读(解析版)_第2页
2019-2021年上海市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 专题 11古文阅读(解析版)_第3页
2019-2021年上海市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 专题 11古文阅读(解析版)_第4页
2019-2021年上海市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 专题 11古文阅读(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1年上海市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专题11古文阅读(含解析+答案)学校班别姓名一、(2019·上海市·金山区小升初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列子的本名是,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2.填写表格人物观点常理事实启示日始出时去人近日初出大如车盖小儿乙远者凉【答案】(1)列御寇;(1)小儿甲;近者大;日初出远;日初出沧沧凉凉。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结果不同。【解答】(1)考查了原文的作者:列御寇。选自:《列子•汤问》,作者列子即列御寇。(2)考查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两小儿指的是:小儿甲和小儿乙;小儿乙观点:近者大;常理:远者凉;事实:日初出沧沧凉凉。通过两小儿的争辩可以得出的启示: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结果不同。二、(2021·上海市华东师大附中小升初招生模拟考试真题六)古文阅读。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①处吾子②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③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④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⑤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注释】①所以:用来。②处吾子:安排儿子的地方。③贾人:商人。④学宫:学含。⑤揖让进退: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制1.解释下列句中下划线的字。

①其舍近墓。舍:________。②遂居焉。居:________。③遂迁居市旁。迁:________。④此可以处吾子矣。处: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孟子幼时,其舍近,常嬉为墓间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此可以处吾子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告知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住处

居住

搬迁

安排。2.孟子小的时候,他的住处靠近墓地,孟子经常玩耍做些丧葬之类的事。

这里可以用来安排我儿子了。3.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格外重要。【解析】译文:孟子的母亲,人称孟母。当时她的家靠近墓地,因此孟子小时候,玩耍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一类的事,还特爱学造墓埋坟。孟母见了说到:“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于是将家搬到一处集市旁,孟子又学玩起了奸猾商人夸口买卖那一类的事。孟母又说:“这里也不是我该带着孩子居住的地方。”又将家搬到了一个学宫的旁边。这时孟子所学玩的,就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这类仪礼方面的学问了。孟母说:“这里才真正是可以让我孩子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始终住在了这里。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力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①句意为: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舍:住宅。②句意为:于是就始终住在了这里。居:居住。③句意为:于是将家搬到一处集市旁。迁:搬迁。④句意为:这里才真正是可以让我孩子居住的地方。处:安排、居住。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肯定要先回到语境中,依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思考感悟力量。解答时,在通读选文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其中提到的道理即可。从孟母三迁中可知,教育要重视环境的选择,环境对人很重要。据此回答即可。三、(2021·上海市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模拟考试真题六)古文阅读。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1.下面加点的“之”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杨朱之弟曰布B.迎而吠之C.莲,花之君子者也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衣素衣而出_______________②衣缁衣而反_______________3.翻译句子。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学习语文重在积累。请你写出三个含有“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狗只认衣冠而不认人,这不足为怪。读了本文后,你认为这则故事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2.动词,穿;名词,衣服

同“返”,回来3.从前假如你的狗是一身白色出去,又一身黑色回来,莫非你能不感到惊异吗?4.鸡鸣狗盗鸡零狗碎蝇营狗苟5.事物是千变万化的,要想正确地生疏事物,就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事物,更不能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抓住事物的本质。【解析】译文:杨朱的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天降雨,脱掉白衣服,穿黑色的衣服回家。他的狗不知道,迎面狂吠的。杨布生气,预备打它。杨朱说:“你不要打了,你也是一样。假如让你的狗白而去黑而来,你莫非不惊异吗?”1.本题考查了文言文字义的理解。A.“杨朱之弟曰布”意思是杨朱的弟弟叫杨布。“之”助词“的”。B.“迎而吠之”就迎上前冲他叫。“之”代词他。C.“莲,花之君子者也”出自《爱莲说》意思是莲花,是花中的君子。“之”助词“的”。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出自《曹刿论战》,意思是这才是对百姓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之”助词“的”。结合语境应选:B。2.本题考查了句子翻译。“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矣?”意思是从前假如你的狗是一身白色出去,又一身黑色回来,莫非你能不感到惊异吗?3.本题考查了句子翻译。“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矣?”意思是从前假如你的狗是一身白色出去,又一身黑色回来,莫非你能不感到惊异吗?4.本题考查了含有“狗”字的成语的理解。鸡鸣狗盗、鸡零狗碎、蝇营狗苟。鸡鸣狗盗:指微不足道的本事。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鸡零狗碎:形容事物零碎细小,不成系统。蝇营狗苟:比方为了追赶名利,不择手段,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像狗一样的不识耻辱。5.本题考查了寓言的寓意。这则寓言写了杨朱的弟弟叫杨布,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遇到了大雨,杨布便脱下白衣,换了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就迎上前冲他叫。杨布格外生气,正预备打狗。在这时,杨朱说:“你不要打狗,假如换做是你,你也会是像它这样做的。假如刚才你的狗离开时是白色的而回来就变成了黑色的,你怎能不以此而感到惊异呢?“告知我们事物是千变万化的,要想正确地生疏事物,就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事物,更不能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四、(2021·上海市上海市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模拟考试真题十)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文章开头交代“王戎七岁”有(

)作用。A.王戎傲慢自大,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B.示意王戎年幼,间接写出了他的聪慧C.夸赞、观赏王戎人为人2.翻译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戎“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此时,他会想些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王戎与诸小儿想比有哪些过人之处?(多项选择)(

)A.认真观看B.擅长依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推断C.会对脑筋D.先人后己,懂得谦让5.从“信然”一词看,旁人对王戎所述理由抱有怎样的态度?(

)A.信服B.制服C.听从【答案】1.B2.李子树长在道边,李子成熟时,还有很多李子挂在树上,说明这个李子树上结的果子是苦的,没有人吃。3.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4.ABC5.A【解析】参考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很多小孩一起玩耍。他们观察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很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肯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1.本题考查了对写作特点的把握状况。文章开头交代“王戎七岁”,其目的是示意王戎年幼,间接写出了他的聪慧,为下文设下了伏笔。故选B。2.本题考查了对短文中句子的翻译。“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句话中“树在道边”意思是李子树生长在大路边上;“多子”指结的果子很多;“而”是表示转折,是但是、可是的意思;“必”肯定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生长在大路边的李树却有这么多果子,那么这些李子确定是苦的。3.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人物心理的推想。依据王戎的话“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可知答案。4.本题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人物形象的评价。《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短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雅量》,主要讲的是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很多小孩一起玩耍玩耍。他们观察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很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肯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短文告知我们要认真观看,擅长思考,擅长依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推断,避开不必要的错误。王戎不取道旁李的缘由是“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从中可以看出王戎是个擅长观看,擅长思考、爱动脑筋的人。5.本题考查了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把握状况。文中最终一句“取之,信然。”意思是摘下来尝了几口,果真是苦的。“信然”是信任的确是这样的意思。从“信然”一词看,旁人对王戎所述理由是信服的。故选A。五、(2021·上海市华东师大附中小升初招生模拟考试真题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文侯与虞人期猎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③猎。是日④

,饮酒乐,天雨⑤。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⑥之⑦?”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⑧乐,岂⑨可不一会期哉?”乃⑩往,身自罢之⑪。(节选自《资治通鉴・魏文侯书》)【注】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②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员。③期:商定。④是日:这天。⑤雨:下雨。⑥焉:何,哪里。⑦之:到,往。⑧虽:即使。⑨岂:莫非。⑩乃:于是,就。⑪身自罢之:亲自取消了这次活动。1.用现代汉语写出“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原文中的六个字概括左右阻挡文侯出猎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这则小故事中,你看出了魏文侯具有怎样的美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虽然在这里很欢快,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2.饮酒乐,天又雨。3.言而有信。【解析】1.文言句子,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精确     理解关键字词,翻译后疏通语句。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力量。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3.评价人物精神或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依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六、(2021·上海市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模拟考试真题四)文言文阅读。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注释:欲:想要。惠:通“慧”。若:好像。奇:以……为奇(在此应指特殊)。欲:想要。乃:于是,就。故:……的缘由。庐:(简陋的)房屋。之:代词,代“这件事”。1.魏武帝宠爱何晏吗?请找出短文中的句子进行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何晏在地上画了一个方框,让魏武帝站在里面。B.于是何晏在地上画了一个方框,自己坐在里面。C.于是何晏在地上画了一个圆框,让自己坐在里面。3.你感觉何晏的性格特点是()A.当机立断 B.胆大心细 C.聪慧机灵【答案】1.宠爱。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2.B3.C【解析】译文:何晏七岁的时候,聪慧过人,魏武帝曹操特殊宠爱他。由于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长大,曹操想要认他做儿子。何晏便在地上画个方框,自己待在里面。别人问他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道了这件事,随即把他送回了何家。1.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通过“魏武奇爱之”一句可知,魏武帝曹操很宠爱何宴。2.本题考查对句子意思的理解。“晏乃画地令方”的意思是于是何宴在地上画了一个方框,“自处其中”一句中“自”指的是何宴自己,意思是何宴自己坐在方框里。所以选B。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通过阅读本文可知,曹操想要认何宴做儿子,但何宴并不愿改姓,但是他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以画地自处的方法表明自己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何宴的聪慧机灵。七、(2019·上海市·金山区小升初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①,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行?”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②,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注释】①依附:投靠。②疑:迟疑。1解释下列加点字意思:①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②王欲舍所携人2.下列对画线句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宁愿由于状况危急而抛弃他吗?B.莫非可以由于状况危急而抛弃他吗?C.莫非可以在状况危急的时候抛弃他吗?D.莫非可以由于状况危急而相互抛弃吗?3.从文段内容看,(谁)优,理由是。【答案】1.①一起,一同;②想,想要。2.D;3.华歆考虑问题比较周全,在危难之时仍遵守承诺,重信重义,一诺千金。【解析】1.考查了文言字词的解释,依据句意来解释。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俱:共同,一起;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欲:想,想要。2.考查了对原文句子的理解翻译。宁可以急相弃邪?解答时,肯定要先回到语境中,依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字词:宁:怎么;可:可以;以:由于;急:状况危急;相:相互;弃:抛弃。3.考查了对文中两个人物的理解分析。华歆:考虑问题比较周全,在危难之时仍遵守承诺,重信重义,一诺千金。王朗:虽然和善,但是思虑不够周全,而且在有紧急状况的时候就不信守诺言。故:华歆优于王朗。八、(2019·上海市·金山区小升初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①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②与牛驾,子将谁策③?”耕柱子曰:“将策骥也。”墨子曰:“何故策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策。”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注释]①愈:通“逾”,超过,赛过。②骥:好马。③谁策:即“策谁”,赶哪一种(指骥或牛)。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何故策骥()2,。下列“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我也认为你是值得鞭策的B.我也是给了你足够的鞭策C.我也是把你当作好马的脚D.我也认为你足够成为好马3.“我无愈于人乎?”从耕柱子的语气中可以看出他的态度。4.“耕柱子悟”,下列对“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他明白了自己就是被“策”的马B.他领悟到自己应不断努力进步C.他知道了自己的确不如别人优秀D.他明白了墨子对自己抱有期望。【答案】1.缘由,原因;2.A;3.傲慢自满;4.C。【解析】1.考查了文言字词的解释,结合句子来理解。何故策骥也:为什么要鞭打好马呢?故:缘由,原因。2.查翻译语句。解答时,肯定要先回到语境中,依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有亦:也;以:认为;子:你;足:值得;策:鞭策;怒:感到生气。3.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我无愈于人乎?翻译:我没有比别人好的地方吗?从耕柱子的语气中可以看出他傲慢自满的态度。4.耕柱子悟。翻译:耕柱子醒悟了。通过墨子的解释他明白了自己就是被“策”的鞭;他领悟到自己应不断努力进步;他明白了墨子对自己抱有期望。而不是自己不如别人优秀。故选:C。九、(2021·上海市华东师大附中小升初招生模拟考试真题四)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选做题)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中“盛”的意思是(

)A.多,大B.程度深C.深厚D.普遍、广泛2.作者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对潮水进行描绘。写“形”的部分是“________”,写“色”的词语是“________",写“声”和“势”的部分是“________”。(填原文)【答案】1.A2.仅如银线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银、玉、雪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解析】钱塘江的大潮,是天下宏伟的景象。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是最盛的时候。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接着随着潮水越来越近,玉城雪岭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打雷一样,震天撼地,激扬喷薄,淹没天空,冲荡太阳,来势极其宏伟豪壮。1.此题考查字义。“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的意思是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是最盛的时候。“盛”的意思是多,大。2.本题考查同学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力量。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写“形”的部分是“仅如银线”意思是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玉城雪岭际天而来”意思是玉城雪岭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写“色”的词语是“银、玉、雪”。写“声”和“势”的部分是“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意思是声音大得像打雷一样,震天撼地,激扬喷薄,淹没天空,冲荡太阳,来势极其宏伟豪壮。十、(2021·上海市华东师大附中小升初招生模拟考试真题五)古文阅读。

小儿不畏虎苏轼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②。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③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④卒去⑤。噫,虎之食人,先被⑥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注释】①浣衣:洗衣服。②自若:神情不紧急。③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期望”的意思。④寻:副词,随即,不久。⑤去:离开。⑥被:施加,给……加上。1.写出加下划线的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虎熟视久之。________②虎亦寻卒去。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妇人和她的两个孩子为什么对老虎的突然到来有不同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文中找出一句与“浣衣于水”句式全都的语句:________。5.依据故事中的孩子的做法可以归纳出的词语是(

)A.望而生畏B.虎视眈眈C.无知者无畏D.心惊胆战【答案】1.认真

最终2.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儿安置在沙滩上,而自己去河边洗衣服。

老虎从山上跑来,妇人慌张跳进水里面躲起来。3.由于妇人知道老虎的威力,畏惧而躲避到水中;两个孩子不懂得老虎的威猛,无所畏惧,令老虎悻悻而去。4.置二小儿沙上5.C【解析】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安置在沙滩上,而自己去河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了下来,妇人慌张地潜入水里来躲避老虎,两个小孩还是像刚才一样在沙滩上玩耍。老虎认真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来触碰他们,期望让其中一个能够感到可怕,可是小孩很天真,最终还是不知道可怕,老虎最终离开了。估量老虎吃人,先要对人施加威猛来恐吓人;可是(对于)不行怕的人,它的威猛也就没有施展的地方!1.本题考查文言文重点字词的翻译,留意结合句子理解。虎熟视久之:老虎认真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故“熟”的意思是认真。虎亦寻卒去:老虎最终离开了。故“卒”的意思是最终。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同学要留意结合重点词理解。①昼:白天。置:安放、安置。浣衣于水:倒装句,应是“于水浣衣”,意思是去河边洗衣服。故句子的意思是: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儿安置在沙滩上,而自己去河边洗衣服。②自:从。驰:憧憬。这里指:老虎从山上(往沙滩)跑下来。避:躲避。故句子的意思是:老虎从山上跑来,妇人慌张跳进水里面躲起来。3.本题考查同学的理解力量,留意联系上下文分析。结合“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而儿痴,竟不知”可知,妇人知道老虎的威力,畏惧而躲避到水中;两个孩子不懂得老虎的威猛,无所畏惧,令老虎悻悻而去。4.本题考查句式,留意认真分析例句。“浣衣于水”结构为:动词+名词+方位词。所以句式相同的是“置二小儿沙上”。5.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留意结合文章分析。A项,望而生畏:观察了就可怕。B项,虎视眈眈:像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C项,无知者无畏: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也就什么都不会可怕。D项,心惊胆战:形容格外可怕。文章主要写了两个小孩不懂得老虎的威猛,无所畏惧,令老虎悻悻而去的故事,可知,选C。十一、(2019·上海市小升初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你肯定听说过吧?下面这段话出自《山海经》,说的就是精卫的故事。请你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精卫填海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1]。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2]于东海。[注释][1]詨:(xiào)召唤,大叫的意思。[2]堙:yīn堵塞,填塞。1.读了这段文字,你能知道精卫的外貌特点吗?请你用文章中的一句话来概括。2.请你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现在我们一般用精卫填海的故事来说明怎样的道理?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答案】1.其状如乌,文首,白啄,赤足。2.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3.说明白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永不言弃;面对困难要知难而进,意志坚决。十二、(2020·上海市小升初语文真题)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读书有三到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认真,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解释带点的词语。余尝谓:__________漫浪诵读:__________既不专一:__________心到最急:__________2.“读书有三到”,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句子回答)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句话是一句_________句,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曾经;任凭;认真、集中;要紧。(2)心到眼到口到心到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3)反问心要是到了,眼和口怎么会到不了呢?(4)服从,听话;形容没完没了地哭

十三、(2021·上海市华东师大附中小升初招生模拟考试真题)文言文阅读约不行失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③罢:停止,取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2)是日,饮酒乐,天雨()(3)公将焉之()(4)岂可不一会期哉()2.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翻译下面句子。乃往,身自罢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来的____________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答案】1.打猎

下雨

哪里

商定2.A3.于是前往,亲自取消了打猎的活动。4.言而有信【解析】译文:魏文侯与管理森林的一个小官约好了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天又下起雨来.魏文侯刚要去赴约,四周的官员们说:"今日您喝酒喝得兴奋,天又下雨,您将要到什么地方去?"魏文侯说:"我与小官约好了去打猎啊,虽然这里很欢快,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前往,亲自取消了打猎的活动。十四、(2021·上海市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模拟考试真题八)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滥芋充数①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③之,廪食④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①选自《韩非子》。滥:虚妄不实。竽:古代一种竹制簧管乐器。滥竽,常用来比方没有真才实学的人。②南郭:复姓。处士:指没做过官的读书人。③说(yuè):同“悦”,兴奋。④廪(Iǐn)食:这里是供应粮食的意思。1.联系上下文,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Ⅰ齐宣王使人吹竽________①用。②派。③让。Ⅱ请为王吹竽________①恳求。②敬辞。③邀约。Ⅲ好一一听之________①喜好。②经常。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3.这则寓言故事告知我们:________。【答案】1.③;①;①2.齐宣王去世了,齐滑王即位,他宠爱让人一个一个演奏给他听,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3.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的,终究会露出马脚十五、(2021·上海市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模拟考试真题二)文言文阅读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可老而捐之?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②,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为何收舆?”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舆,故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注释:①原谷:人名。②舆;手推的小车。】1.解释带点字的意思,错误的是哪一项?(

)A.欲捐之:抛弃 B.是负义也:担当 C.无需更舆:改换2.对原谷言行的理解,错误的是哪一项?(

)A.原谷认为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不行因老捐之。B.原谷认为弃舆惋惜,他日稍作改装还可装载货物。C.原谷收舆的真正目的是促使父亲改正捐祖的错误。3.这则文言文适合编入下列哪本书?(

)A.《诚恳守信读本B.《古代笑话集》 C.《文明礼仪读本》 D.《廉文化读本》【答案】1.B2.B3.C【解析】翻译:原谷有一个祖父,年纪大了,原谷的父母厌恶他,想抛弃他。原谷此时十五岁,好言规劝父亲说:“祖父生儿育女,一辈子勤劳节俭,你们怎么能由于他年老就抛弃他呢?这是违反道义的。”父亲不听从(他的劝告),做了辆手推的小车,把爷爷抛弃在野外。原谷跟随在(父亲)后面,把小推车收了回来。父亲问:“你为什么收回这不吉利的器具?”原谷说:“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需要再做这样器具,因此现在先收起来。”父亲感到惭愧,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于是把祖父接回来赡养。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力量。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推断。AC解释正确。B.“是负义也”中“负”的意思:违反、背弃的。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AC说法正确。B.错误。从“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可知,原谷收舆,是想等父母老了后,有意也学着父母用车推父母抛弃掉,其实是想告知父母,要赡养老人。不是稍作改装还可装载货物。因此B选项错误。3.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文章叙述的是原谷劝告父母赡养祖父的事,告知我们要善待老人,我们都有老的一天,要给儿孙做表率。这是属于传统文化中礼仪,因此,这则文言文适合编入《文明礼仪读本》这本书。十六、(2021·上海市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模拟考试真题九)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马光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②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选择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B.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C.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D.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2.“足跌没水中”中的“没”的读音是(

)A.MéiB.mò3.“足跌没水中”的意思是(

)A.把脚伸进了水里。B.脚上的鞋子掉进水里不见了。C.站在水里,水没过了脚。D.失足掉进缸中被水沉没了。4.当小孩子落水后,其他人的表现是“弃去”,司马光的表现是“________”(用原文填空)。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答案】1.AC2.B3.D4.持石击瓮破之

机灵、遇事冷静【解析】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沉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1.本题主要考查同学朗读句子的力量,要求同学朗读文言文时能正确停顿。完成此题时,先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便很简洁得出答案。2.本题主要考查同学对多音字的理解识记。先理解“没”的意思,在此处是“沉没”之意,便很简洁得出答案。3.本题主要考查同学对文言文重点句子的翻译,在平常要加强理解识记。4.本题主要考查同学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完成此题时,先理解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抓住人物表现,即可分析出人物形象。十七、(2021·上海市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模拟考试真题三)文言文阅读。

齐人攫金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①金者之所,因攫②其金而去。吏捕得之。官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时,不见人,徒见金。”[注释]①鬻(yù):卖。②攫(jué):抓取。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①清旦________②因攫其金而去________

③徒见金________2.下列加点“之”字与其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清旦衣冠而之市B.适鬻金者之所C.子攫人之金何D.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清早

离开

只,仅仅2.A3.人都在那儿,你就抢别人的金子,这是为什么?4.不要因一时的鬼迷心窍而做出胆大妄为、自欺欺人的事情。【解析】译文:以前有个格外想得到金子的齐国人,早晨穿戴好衣帽到市场上去。到了卖金子的地方,看到有人拿着金子,于是抢到那金子就走。差役抓到了他,问他说:“那么多人都在那里,你怎么敢抢别人的金子呢?”那人回答说:“我取金子的时候,没有看到人,只观察金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积累和理解。留意平常课内外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又要留意依据上下文语境来推断实词具体的意思。①清旦衣冠而之市:早晨穿戴好衣帽到市场上去。清旦:清早。②因攫其金而去:于是抢到那金子就走。去:离开。③徒见金:只观察金子。徒:只,仅仅。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留意结合语境理解。A不同。句意为:清早穿上衣服戴好帽子到了集市上。之,动词,到。B相同。句意为:到了卖金子的地方。之:的。C相同。句意为:你怎么敢抢别人的金子呢?之:的。D相同。句意为:我取金子的时候,没有看到人,只观察金子。之:的。3.本题考查同学翻译文言句子的力量。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在具体语境中翻译句子。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留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消灭病句。皆:都。何:为什么。句意:人都在那儿,你就抢别人的金子,这是为什么?4.本题考查主旨概括。本文很短小,叙述的是一个齐国人,当着很多人的面拿别人的金子。差役问他为什么如此大胆,他说:“我取金子的时候,没有看到人,只观察金子。告知人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