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9T 002-2019 冬小麦抗旱节水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4109T 002-2019 冬小麦抗旱节水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4109T 002-2019 冬小麦抗旱节水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4109T 002-2019 冬小麦抗旱节水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4109T 002-2019 冬小麦抗旱节水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B22DB4109濮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前沿 1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基本要求 23.1产地要求 23.1.1环境 23.1.2土壤 23.1.3气候 23.2肥料 23.3农药 24各主要生育期壮苗指标 24.1越冬期 24.2返青期 34.3拔节期 34.4群体动态指标 34.5产量要素指标 34.6各生育时期田间管理目标 34.6.1出苗期至越冬期 34.6.2返青期至抽穗期 34.6.3抽穗期至成熟期 35栽培技术 35.1播前准备 35.1.1规范化种植 35.1.2底墒 35.1.3秸秆还田 35.1.4科学施肥 35.1.5整地与节水 45.1.5.1深耕节水 45.1.5.2耙耱节水 45.1.5.3做畦节水 45.2播种 45.2.1种子处理 45.2.2播期 45.2.3播量 45.2.4播种方法 45.2.5播后镇压 45.3田间管理 45.3.1前期管理 55.3.2适时中耕 55.3.3中期管理 55.3.4后期管理 55.3.4.1灌溉 55.3.4.2叶面喷肥 56病虫害控制 56.1播种期主要病虫害防治 56.1.1病害 56.1.2虫害 56.2苗期主要病害防治 56.2.1病害 56.2.2虫害 66.3化学除草 66.3.1禾本科杂草 66.3.2阔叶类杂草 6 77.1田间去杂 77.2收获期 71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濮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濮阳市农业科学院、濮阳市种子站、濮阳市土肥站、濮阳县农业农村局、范县农业农村局、南乐县农业农村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星.高洪泽.柴宏飞.谢文芳.李少华.朱保存.王丹.秦海英.张森.马志超.安瑞霞.崔艳玲.王明献.张伟霞.冯曙军.赵婷婷.陈晓莉。2濮阳市冬小麦抗旱节水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冬小麦抗旱节水高效栽培环境要求、品种选用与种子处理、整地与节水、播种施肥与灌溉、田间管理、收获等。本标准适用于濮阳市及周边一年两熟有灌溉条件的冬小麦生产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7420-1998微量元素叶面肥料NY/T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889-2004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3基本要求3.1产地要求3.1.1环境生产环境质量符合NY/T391-2013要求。3.1.2土壤有灌溉条件,地势平坦,耕层深厚,活土层25cm以上,土体结构良好,无明显障碍因子。3.1.3气候无霜期≥200天,年日照时数≥2500小时,年均气温≥12.0℃,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土壤、空气、水质量符合GB5084-2005的要求。3.2肥料肥料使用符合NY/T496-2010规定。3.3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GB8321(所有部分)规定。4各主要生育期壮苗指标4.1越冬期3主茎叶龄6片叶左右,单株分蘖3~5个,单株次生根6~8条,分蘖缺位率低于10%。4.2返青期主茎叶龄6叶1心或7叶1心,单株分蘖5个以上,次生根9条以上。4.3拔节期主茎叶龄9~10叶,节间总长度5~8cm,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4.4群体动态指标基本苗17~24万株/亩,越冬期群体75~95万/亩,春季最高群体≤120万/亩,成熟期成穗40~50万穗/亩。4.5产量要素指标成穗数43~48万/亩,穗粒数30~35粒,千粒重43~47g。4.6各生育时期田间管理目标4.6.1出苗期至越冬期:在苗全苗匀基础上,培育冬前壮苗,保苗安全越冬。4.6.2返青期至抽穗期:及时防治病虫草害,保苗稳健生长,构建高质量群体,培育壮秆大穗,搭好丰产架子。4.6.3抽穗期至成熟期:养根护叶,防病虫,防干热风,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粒重,适时收获。5栽培技术5.1播前准备5.1.1规范化种植各农户及合作社等主体请按照此规程规范化种植。5.1.2底墒为保证小麦足墒播种,在玉米收获前10天监测玉米田土壤墒情,如0~20cm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5%,应在玉米收获前10天左右采用“一水两用”技术为小麦造墒灌溉,每亩灌水量40~50方。耕层土壤适宜含水量:壤土70~85%;粘土75~80%。深度40~60cm,手握成团,落地既散。5.1.3秸秆还田前茬玉米收获后及早粉碎秸秆,秸秆切碎长度≤5cm,均匀撒于地表,用大型拖拉机深耕将秸秆耕翻入土,耙耱压实。同时,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每亩增施尿素5-7kg,以加速秸秆腐解。5.1.4科学施肥施肥量:根据往年产量情况,亩产600kg以上的高产田块,亩施纯氮(N)14~16kg,4磷(P2O5)4~5kg。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0.5mg/kg,每亩施硫酸锌1~2kg。施肥方法:将有机肥、全部的磷钾肥、锌肥、50%氮肥施作底肥,小麦起身拔节期再追施50%氮肥。5.1.5整地与节水5.1.5.1深耕节水用大中型拖拉机耕翻,耕深25cm以上,增强土壤贮水。翻耕后用旋耕3遍,旋耕深度15cm以上。每隔2~3年深松一次,深度40cm以上。5.1.5.2耙耱节水深耕和旋耕地块均应采用旋耕耙耱机械进行耙耱,达到耕层无明暗坷拉、上虚(5cm)下实、表层不板结、下层不悬空。5.1.5.3做畦节水根据播种机播幅做好畦埂,平整畦面,一般畦长宜控制在30~50m、畦宽2.8~3.2m,以减少灌水下渗。5.2播种5.2.1种子处理宜选用抗旱型品种或高产品种。种子要求: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根据主要病虫种类,选择种衣剂或拌种剂,如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可选用6%亮穗悬浮种衣剂或苯醚甲环唑(3%敌萎丹)悬浮种衣剂或咯菌腈(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或拌种;小麦全蚀病重发区,可选用硅噻菌胺(12.5%全蚀净)悬浮剂或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多种病虫混发区,采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各计各量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杀虫剂采用60%吡虫啉悬浮剂或30%噻虫嗪悬浮剂等。5.2.2播期5.2.3播量播量10~14kg/亩。5.2.4播种方法宽幅播种机播种,播深3~4cm,采用20cm等行距为宜。5.2.5播后镇压小型拖拉机及镇压器,进行播后镇压,保水保肥。5.3田间管理55.3.1前期管理(播种~返青)查苗补种,疏稠补稀。冬小麦播种出苗后应及时检查出苗情况,缺苗断垄处及时补种同品种已萌芽的种子。5.3.2适时中耕适时中耕保墒,破除板结,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促根蘖健壮发育,保苗安全越冬。5.3.3中期管理(返青~抽穗)追肥浇水:地力水平中等,茎数60~80万个/亩,在3月上旬小麦起身初期结合浇水追尿素10~15kg/亩。5.3.4后期管理(抽穗~成熟)5.3.4.1灌溉灌浆初期(5月10日前),及时浇一次灌浆水。5.3.4.2叶面喷肥灌浆初期(5月10日前),叶面喷一次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化肥液,尿素0.5~1kg/亩,磷酸二氢钾0.2kg/亩,加水50kg叶面喷雾。(可以结合其它药剂同时进行预防干热风、延缓衰老、增加粒重、提高品质。6病虫害控制6.1播种期主要病虫害防治6.1.1病害小麦黑穗病: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g加水150ml拌麦种10kg,或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ml~20ml加水100ml拌麦种10kg。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用3%苯醚甲环唑(敌委丹)悬浮种衣剂50ml或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20ml兑水100~125ml;全蚀病重发地块选用12.5%硅噻菌胺(全蚀净)悬浮剂20ml加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20ml兑水500ml,拌种10kg,闷种2~3小时后播种。6.1.2虫害蝼蛄、蛴螬和金针虫:蝼蛄、蛴螬和金针虫达到防治指标(蛴螬1000头/亩,蝼蛄100头/亩,金针虫3000头/亩)时,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1%拌种,或用5%辛硫磷颗粒剂3kg/亩混拌20kg细土,耕地时均匀撒施。吸浆虫:麦播时,当淘土调查的虫口密度达防治指标2头/小方(10cm×10cm×20cm)时,进行土壤药剂处理。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200ml/亩,兑水5kg,掺干土20kg制成毒土,犁地前均匀撒施或撒垡头耙入土中。6.2苗期主要病害防治6.2.1病害6小麦纹枯病:返青、拔节期,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ml/亩,加水50kg喷雾;或用10%多抗霉素+戊唑醇25%乳油(或250g/L水乳剂或25%水乳剂或25%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均匀喷雾组合喷施叶面。小麦白粉病、锈病:拔节、灌浆期,当白粉病病株率达10%,或锈病病株率达2%或发现发病中心时开展药剂防治,用20%三唑酮乳油50ml亩,加水50kg喷雾。小麦黑胚病:抽穗灌浆期,用12.5%烯唑醇(小麦赤霉病:小麦抽穗70%至扬花初期,气象预报有连阴雨、雾霾天气,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200g/亩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亩兑水30kg喷雾。此次防治必须掌握关键时期,不能延误。如果喷药后遇雨要再喷一次。再喷可选用新药如: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20~25g/亩,或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40-45ml/亩,兑水30~40kg进行喷雾。小麦叶枯病:抽穗、灌浆期,当病叶率达10%时,用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g/亩,兑水50kg喷雾。6.2.2虫害麦蜘蛛:每亩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40ml,或用4%联苯菊酯微乳剂30~40ml,兑水40kg喷雾防治。蚜虫:33cm单行苗蚜达200头时,40%甲基异柳磷40ml,或用50%抗蚜威可湿粉6~8g/亩加水50kg喷雾。当百穗蚜量达500头时,用10%吡虫啉可湿粉40~70g/亩,或3%啶虫脒乳油40~50ml/亩加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25ml/亩加水50kg喷雾。吸浆虫:3月下旬~4月上中旬,平均每样方(10cm×10cm×20cm)有虫蛹2头以上时,立即进行撒毒土防治。每亩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5%毒死蜱颗粒剂2~3kg,或选用50%辛硫磷乳油200ml,或48%毒死蜱乳油200ml,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ml拌20~25kg细土,均匀撒入麦垄间,随即浇水或抢在雨前施下,以杀死上升活动的幼虫。4月下旬~5月上旬,小麦抽穗期,当每10网复次捕获成虫10头以上,或用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2头以上成虫时,立即进行化学药剂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高效氯氟氰乳油、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48%毒死蜱乳油等,每亩用45~60ml,兑水30~40kg,针对小麦穗部喷雾,严重地块应间隔2~3天,连续用药3次。如施药后24小时内遇雨,应重新施药。可结合赤霉病、蚜虫、白粉病等病虫的防治,混合用药,在抽穗80%时,及时喷药,每隔2~3天,连续用药3次。粘虫、麦叶蜂:抽穗、灌浆期,当虫口密度达15头/㎡时,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50ml/亩加BT可湿粉30~50g/亩加水50kg喷雾。6.3化学除草6.3.1禾本科杂草在麦苗4叶1心时且日均气温稳定通过6℃时用6.9%骠马乳油40ml/亩,加水50kg喷雾。以野燕麦、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每亩可选用15%炔草酸微乳剂20~30g,或3%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世玛)20~35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