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5届高考政治小题必练12文化传承与创新_第1页
新高考2025届高考政治小题必练12文化传承与创新_第2页
新高考2025届高考政治小题必练12文化传承与创新_第3页
新高考2025届高考政治小题必练12文化传承与创新_第4页
新高考2025届高考政治小题必练12文化传承与创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小题必练1小题必练12:文化传承与创新考纲要求:1.正确理解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世界性民族性表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都有自己的特性和特征缘由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辩证关系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错误倾向①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看不到共性和普遍规律②只看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共性,而看不到存在的差异2.理解开展中外文化沟通的意义阐释前提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文化沟通的前提,开展文化沟通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一般意义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定要经验的过程(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对中国的意义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中外文化沟通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加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加我国的综合国力。②有利于中华文化吸取和借鉴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旺盛,发展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对世界的意义①中外文化沟通,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旺盛与发展。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中外文化沟通有利于促进国家间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政治上相互理解3.全面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发展缘由传统文化中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主动向上的内容,同时也有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随着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的变更,传统文化的内容也相应地发生变更看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做法辩证地相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辨别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主动向上的内容,应当接着保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改造或剔除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革除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定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4.把握文化创新的途径角度内容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基本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②面对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充分吸取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但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创新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建的主体。文化创建要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主动性和创建性克服倾向既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1.(2024·江苏卷)越来越多的国产综艺节目以更流行通俗的表达,将文化自信融入一茶一饭、一物一景,在平实的细微环节里、显见的差异中呈现文化的深度与内涵,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这有利于()①呈现民族文化的优越性②增加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③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④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建性转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②③:越来越多的国产综艺节目以流行通俗的表达,融入文化自信,在平实的细微环节里、显现的差异中呈现文化的深度与内涵,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这有利于增加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加中华文化软实力,②③符合题意。①:敬重文化的多样性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的原则,①错误。④: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建性转化,④错误。故本题选C。2.(2024·山东卷)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24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我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机构,围绕“茶和世界·共品共享”这一主题,开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线上活动,让人们从一“叶”间感受各国不同韵味的茶文化。这表明()①“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③互联网是人们超越时空局限共享茶文化的重要手段④各国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行缺少的色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①说法有误。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而不是根本动力。②说法有误。③:由题意知,我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机构开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线上活动,让人们感受到各国不同韵味的茶文化,这体现了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界限,汇合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③符合题意。④: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行缺少的色调。由题意知,我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机构开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线上活动,让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感受到茶文化的韵味,这体现了文化是世界的,各国都是世界文化中不行缺少的色调。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1.目前,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爱护是因为()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③爱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探讨人类文明的演进④爱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故①不选。②③:重视文化遗产的爱护是因为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爱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探讨人类文明的演进,故②③正确。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不是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故④不选。故本题选B。2.2024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确定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宣扬展示活动,提倡非遗融入生活、服务社会;要求以网络平台开展为主,重点围绕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餐饮类非遗项目开展非遗宣扬传播等活动,普及非遗学问。举办这一活动()①有利于增加人们对非遗的爱护意识②是基于非遗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有利于丰富非遗文化的基本内涵④有利于发挥非遗在人民大众健康生活中的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①:非物质文化遗产宣扬展示活动提倡非遗融入生活、服务社会,普及非遗学问,这有利于增加人们对非遗的爱护意识,①符合题意。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错误。③:非遗属于文化遗产,题中的宣扬展示活动不能丰富非遗文化的基本内涵,③错误。④:非物质文化遗产宣扬展示活动重点围绕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餐饮类非遗项目开展非遗宣扬传播,这有利于发挥非遗在人民大众健康生活中的作用,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据《2024-2025年中国韩式泡菜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料报告》报道,如今不仅是韩国人,中国很多年轻人被韩国泡菜的独特口感所“俘虏”。很多离家在外的人认为回家陪妈妈腌泡菜是一种孝道,有人甚至从腌泡菜中悟出“华蜜婚姻之道”。这反映了()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为人类特有②确定的精神文化活动有相应的物质载体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B【解析】①:材料的主旨并不是“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为人类特有”,①解除。②:“对于韩国人来说,泡菜已超越小菜成为韩国文化的一部分”说明白确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具有相应的物质载体,②符合题意。③:“如今不仅是韩国人,中国很多年轻人被韩国泡菜的独特口感所‘俘虏’”反映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符合题意。④:优秀文化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④错误,故本题选B。4.我国支配从今年起先将每年农夫丰收节的主场活动支配在不同地方。2024年9月22日,第三个中国农夫丰收节主场活动设在山西省运城市。农夫丰收节主场活动支配在不同地方旨在()①展示中华优秀农耕文明的博大精深②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③为更广阔农夫群众搭建创业创新的平台④增加世界对中国农耕文明的认同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农夫丰收节主场活动支配在不同地方,可以展示不同区域的文化,展示博大精深的优秀农耕文明,还可以为更多农夫群众搭建创业创新的平台,故①③入选;②: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不是农夫丰收节主场活动支配在不同地方的目的,但这样做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故②不选;④:认同本民族文化,敬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故④错误。故本题选B。5.2024年8月1日,国际数字文化节开幕,现场展出了3D版《清明上河图》。采纳当代数字与动漫技术相结合的巨型投影画卷,让观众体验到裸眼3D带来的震撼,“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也为观众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更加切身地体会到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这表明()①科技的发展变更了文化选择、传递、创建文化的手段和方式②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更好地呈现传统文化的魅力③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科技变更了生活,增加了人们的获得感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C【解析】①:教化具有选择、传递、创建文化的特定功能;材料强调科技变更了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没有涉及创建文化。①错误。②:“采纳当代数字与动漫技术相结合的巨型投影画卷,让观众体验到裸眼3D带来的震撼”说明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更好地呈现传统文化的魅力。②正确。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错误。④:“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使观众们更加切身地体会到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说明科技丰富了人们生活,增加了人们的获得感。④正确。故本题选C。6.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同云冈石窟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行再生、不行替代的珍贵资源,爱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由此可见()①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记之一③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宝④文化遗产对呈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C【解析】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①解除。②: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记之一,②解除。③④: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其对于探讨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呈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宝。③④正确。故本题选C。7.近日,直播“云游西安”带火了西安旅游,通过直播将西安各大景区呈现在观众面前,立体、生动地展示了西安的历史文化、美食美景,让旅游资源在云端“活起来”,“云游西安”能够让旅游资源活起来主要得益于()①云直播的方式增加了西安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②西安文化通过创新传播方式而具有价值与魅力③现代信息技术使大众传媒具有更强大的共享功能④西安文化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①③:直播“云游西安”带火了西安旅游,通过直播将西安各大景区呈现在观众面前,立体、生动地展示了西安的历史文化、美食美景,让旅游资源在云端“活起来”。“云游西安”能够让旅游资源活起来主要得益于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和共享的功能,科技进步促进文化传播,增加了西安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①③符合题意。②:西安文化本身具有价值,不是通过创新传播方式而具有价值与魅力,②错误。④:西安文化的民族特色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没有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解除④。故本题选A。8.2024年6月13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活动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数字化展示和网络化传播,增加活动的参加性。下列适合作为此次活动新闻标题的是()①发展文化产业,挖掘经济价值②传播文物价值,呈现中华风采③依托科技进步,丰富文化内涵④传承优秀文化,资源全民共享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加强数字化展示和网络化传播,增加活动的参加性,这要求发展文化事业,挖掘文化价值,而不是“发展文化产业,挖掘经济价值”,①解除。②④: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数字化展示和网络化传播,增加活动的参加性,这是在传播文物价值,呈现中华风采,也是在传承优秀文化,资源全民共享,②④符合题意。③:材料的主题是文化的传播与展示,而不是丰富文化内涵,③解除。故本题选C。9.2024年8月10日,正式首发的《新华字典》(第12版)正文每页都附了二维码,读者用“新华字典App”扫码就可看到当页全部单字的部首、笔画、结构等信息,还可以免费收听字的标准读音、观看笔顺动画、查检学问讲解等,这更加适合新时代读者的须要。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①有价值的文化创建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②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文化创新供应了更加足够的条件③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会影响文化传播的效果④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朝气和凝合力的保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①:文化创建的源泉是社会实践,①错误。②③:材料,每页都附了二维码,读者用“新华字典App”扫码就可学习汉字的形、音、义,这会更加适合新时代读者的须要,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文化创新供应了更加足够的条件,也说明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会影响文化传播的效果,②③符合题意。④:创新是文化富有朝气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④错误。故本题选C。10.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参观环境变好了,开放区域扩大了,文化活动增加了。依据人们不断变更的生活须要,故宫工作人员深化挖掘文化资源,并对其加以创意,使故宫文化产品渐渐变成了“网红”一般的存在。这说明()①有价值的文化创建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②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因素③传统文化可与当代人的文化和生活需求对接④对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创建性转化、创新性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传统文化的创新。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建的来源,①错误。②:社会实践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因素,②错误。③④:依据人们不断变更的生活须要,故宫工作人员深化挖掘文化资源,并对其加以创意,使故宫文化产品渐渐变成了“网红”一般的存在,这说明传统文化可与当代人的文化和生活需求对接,也说明对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创建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1.教化精准扶贫是国家强基惠民的德政工程,教化精准扶贫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拔除穷根。从文化生活来看,国家注意教化扶贫是基于教化()①具有选择、传递和创建文化的特定功能②能干脆创建物质财宝,满意人民的需求③是人类文化沟通与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④扶贫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中心任务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①③:从文化生活来看,国家注意教化扶贫是基于教化具有选择、传递和创建文化的特定功能,是人类文化沟通与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拔除穷根的有效途径,①③符合题意。②:教化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拔除穷根的有效途径,但教化必需通过人的培育,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创建财宝,而不能干脆创建物质财宝,②错误。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中心任务,④错误。故本题选C。12.2024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分呈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下面还有“BEIJING2024的字样和奥林匹克五环标记。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①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②既呈现中华文化,又体现文化的多样性③源于设计者的灵感,形象展示活动的活力④体现了中华文化面对世界、博采众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①:材料并不是在阐释人民群众进行文化创新,也就不体现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①解除。②④:2024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分呈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下面还有“BEIJING2024的字样和奥林匹克五环标记。这既呈现中华文化,又体现文化的多样性,也体现了中华文化面对世界、博采众长,②④符合题意。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源于设计者的社会实践,③错误。故本题选C。13.2024年6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吸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对习总书记的这一论述理解正确的是()①法律文化的创新立足于吸取各种有益的文化成果②新时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确定了民法典的制定③民法典编纂是一个对传统法律文化先继承后发展的过程④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具有包涵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基础,法律文化的创新立足于社会实践,①错误。②:民法典是一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这体现了新时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确定了民法典的制定,②符合题意。③:继承与发展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定要求,二者无先后之分,③错误。④: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吸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具有包涵性的特征,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4.2024年5月19日,一场“国风+二次元”创意融合的国乐演出在江苏昆山古戏台上演。本场演出以串烧的形式,演绎了包括《茉莉花》《梦江南》《簪花吟》等在内的十四首经典曲目。传统乐器与现代电声乐器完备结合,打造了一场夜间沉醉式情景表演的音乐盛典,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中国古典乐器的独特魅力。这说明()①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发展和享用文化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④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朝气与活力的重要保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②④:传统乐器与现代电声乐器完备结合,打造了一场夜间沉醉式情景表演的音乐盛典,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中国古典乐器的独特魅力。这说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发展和享用文化,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朝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