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政治四本书易错易混点146条素材_第1页
2024年高考政治四本书易错易混点146条素材_第2页
2024年高考政治四本书易错易混点146条素材_第3页
2024年高考政治四本书易错易混点146条素材_第4页
2024年高考政治四本书易错易混点146条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生活与消费1.没有运用价值的东西,确定没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确定没有运用价值。(提示:运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担当者,所以没有运用价值的东西确定没有价值。劳动产品若没有用于交换,就没有价值,但仍有运用价值。)2.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运用的,所以国家可以确定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提示:国家有权发行纸币,规定纸币的面值大小,但无权确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市场确定的。)3.通货膨胀确定会引起物价上涨,所以物价上涨确定是通货膨胀现象。(提示:通货膨胀确定会引起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确定是通货膨胀。只有在经济运行中出现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才是通货膨胀。)4.金银纪念币只能用于保藏,不能上市流通。(提示:金银纪念币是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具有运用价值和价值,可以上市流通。)5.人民币汇率越高越好。(提示:人民币汇率上升有利有弊,应当努力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6.质量好的商品往往价格高,所以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质量确定的。(提示: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确定的。质量好的商品往往投入的劳动多,因此商品价格归根究竟还是由价值确定的。)7.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能降低商品的价值量。(提示: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8.等价交换要求每次商品交换的价格必需与价值相等。(提示: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就商品交换的总体而言的,是在动态中实现的,并不是每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都相等。)9.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提示:推断是否是超前消费,关键看是否超出家庭收入实力。假如贷款消费没有超出自己的收入实力,能够一次还清或分期付款,仍旧是适度和合理的消费。)10.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错误的。(提示: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健康的,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应作辩证分析,不能简洁否定。)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提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限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各种全部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同,所以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也不同。(提示:各种全部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同等的。)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价格优势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最大优势。(提示:企业应提高自主创新实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5.缺乏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是企业竞争失利的根本缘由。(提示:提高自主创新实力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根本缘由。)6.经营谋略在经济活动中起确定作用。(提示:企业的经营谋略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但不是起确定作用。)7.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能够干脆、有效地促进就业。(提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但不能干脆、有效地促进就业。)8.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增多。(提示:储户的实际收益取决于存款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对比。)9.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增加了人们储蓄的意愿。(提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会增加人们消费的意愿。)10.国债的风险高于储蓄存款。(提示:国债是由中心政府发行的,以中心政府的信誉为担保,风险小;而储蓄机构主要为商业银行,故储蓄存款的风险应当高于国债。)专题三收入与安排1.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安排收入。(提示:只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劳动收入才属于按劳安排收入。)2.初次安排注意效率,再安排注意公允。(提示:初次安排和再安排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允,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允。)3.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可以提高劳动酬劳在初次安排中的比重。(提示:财政转移支付属于国民收入再安排的调整。)4.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有利于提高效率。(提示:收入差距假如限制在确定范围内具有激励作用,假如收入差距过大则不利于提高效率。)5.实现居民收入倍增是促进收入安排公允的根本措施。(提示:促进收入安排公允的根本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6.国家占有的财政收入越多,就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提示:在社会财宝总量确定的前提下,国家占有的财政收入越多,企业和个人的收入越少,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7.财政收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长。(提示:财政收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长。)8.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供应,扩大居民消费。(提示: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总需求。)9.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变更。(提示:税收的固定性不是确定的,随着经济形势的变更,国家会对税收进行相应调整。)10.降低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面临的成本高、融资难、用工荒问题。(提示:起征点越低企业负担越重,提高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的“三难”问题。)专题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提示: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调控者,应通过对市场主体利益的调整来实现国家的整体利益。)2.社会道德在市场中起支配作用。(提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确定性作用。)3.法律法规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提示:安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4.污染的治理必需由政府担当。(提示:治理污染应当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担当。)5.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把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提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要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6.我国应当调整产业结构,放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提示:我国应当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7.我国之所以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因为它是基础性产业。(提示:我国之所以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因为它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农业是基础性产业。)8.降低进口关税能激励企业海外投资。(提示:降低进口关税与激励企业海外投资没有干脆关系。)9.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平安构成极大威逼。(提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既有机遇,又有挑战。)10.为了缓解国际贸易摩擦,我国可以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提示: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会增加政府负担,也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11.美国频频发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主要是因为美国须要缩小与中国的贸易逆差。(提示:美国频频发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主要是因为美国欲以贸易爱护措施扶持国内产业发展。)专题五我国公民与政府1.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提示: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不能随意扩大。)2.政治自由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提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提示: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同等表明,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都是一样的。(提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同等表明,公民同等地享有权利,同等地履行义务。)5.享有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提示: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不能说哪一个更重要。)6.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提示: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不是国家机关或基层政权机关,而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7.政府须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决策权。(提示:政府须切实保障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但公民没有决策权。)8.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示:我国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9.取消和下放大量行政审批事项,表明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在减弱。(提示: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并没有减弱。)10.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是提升社会组织地位、弱化政府管理职权的体现。(提示: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有利于提高社会公共服务实力和公共服务质量,社会组织地位并没有提升,也没有弱化政府管理职权。)11.政府要依法执政,执政为民。(提示:政府要依法行政,行政为民。中国共产党要依法执政,执政为民。)12.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树立政府权威的须要。(提示: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并不是为了单纯地树立政府权威,而是更好地服务于民。)13.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也是立法机关。(提示: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可以制定有关行政法规,但不是立法机关。)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在我国,全体公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提示:在我国,全体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2.人民可以干脆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提示:在我国,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由人民选出的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3.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确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提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确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4.人大代表由选民干脆选举产生,可以行使立法权、确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提示:人大代表由选民干脆或间接选举产生,可以行使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5.人大代表有依法行政的义务。(提示: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没有依法行政的义务,政府依法行政。)6.人大代表有权提出看法并干脆处理问题。(提示:人大代表有权提出看法,但不能干脆处理问题。)7.人大代表有权依法确定国家重大事项。(提示: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法确定国家重大事项。)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9.司法机关拥有部分国家立法权。(提示:国家立法权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司法机关无权立法。)10.中国共产党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提示: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11.人民政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政协委员有权依法制定宪法和法律。(提示: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政协委员没有权力制定宪法和法律。)12.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提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法律地位是同等的。)13.政协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提示: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1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提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5.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提示: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同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旺盛。)专题七当代国际社会1.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与者。(提示: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与者。)2.中国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和活动。(提示:中国不是支持联合国的全部工作,只支持联合国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3.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唯一因素。(提示: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确定性因素。)4.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各国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动身点。(提示: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动身点。)5.相同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提示:共同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6.国家性质确定国际关系,国家利益确定一国的外交政策。(提示:国家利益确定国际关系,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确定一国的外交政策。)7.我国致力于维护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提示:我国对外活动的动身点和落脚点是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而不是维护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8.各国和平共处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提示: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9.我国外交政策捍卫的最高利益是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提示:我国外交政策捍卫的最高利益是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专题八文化的作用与发展1.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提示:经济是基础,确定社会的文化是由确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所确定的。)2.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总是同步的。(提示:文化有其自身传承性、相对独立性,有时文化会超前于经济的发展,有时会滞后于经济的发展。)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提示:经济、政治与文化相互影响,但不确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4.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提示:文化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5.文化确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提示: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6.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区分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提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分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7.中外文化沟通有利于消退文化差异。(提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性和特征,中外文化沟通不能也不应消退文化差异。)8.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提示: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没有先后之分。)9.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文化的旺盛。(提示: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才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10.文化旺盛的前提是文化创新。(提示:文化的多样性才是文化旺盛的前提。)专题九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记。(提示: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记。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2.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相加。(提示: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从性质上看是共性与特性的关系。)3.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是由历史、地理等因素确定的。(提示:历史、地理等因素仅仅是文化的区域性的影响因素,而不是其确定因素。经济、政治是文化的区域性的确定因素。)4.包涵性是指汲取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一切成果。(提示:包涵性包括兼收并蓄和求同存异两个方面,兼收并蓄是汲取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要搞好精神文明就行了。(提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专题十哲学基本观点与辩证唯物论1.哲学是探讨特定领域的问题并揭示其特别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提示:详细科学是探讨特定领域的问题并揭示其特别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哲学揭示整个世界变更、发展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2.哲学是应有尽有、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提示: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学问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详细科学探讨供应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详细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3.哲学与详细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提示:哲学与详细科学是共性与特性、普遍与特别的关系。)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提示: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其次个方面是划分可知论与不行知论的依据。)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提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对二者的关系作出了科学的辩证的回答。)6.人类社会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提示:人类社会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发展被深深地打上了人的烙印,但人类不论是改造自然还是利用自然都是以自然物的存在及其固有的属性为前提的,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仍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7.客观规律是可以被相识和改造的。(提示: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相识客观规律,但不能改造或歼灭客观规律。)8.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提示: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相识和利用规律,但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敬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不能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9.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胜利。(提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只有在敬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才能胜利;反之,会遭到失败。)10.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提示:客观规律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制约客观规律。)11.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提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为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动物的大脑只是对客观事物作出本能的反应。)12.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提示: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是,人脑并不能自行产生意识。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实践才是产生意识的源泉。)13.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确定的。(提示:意识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实践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是客观的,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14.人的意识能够创建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提示:意识不具有干脆现实性,只有实践才能够创建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15.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提示: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自觉改造客观世界,因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建性。)16.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动身点。(提示: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确定意识,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客观实际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动身点,而不是正确的意识。)专题十一相识论1.实践是获得相识的唯一途径,要获得相识必需亲自参与实践。(提示:实践是相识的唯一来源,但获得相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亲自实践获得干脆阅历,二是通过学习获得间接阅历。)2.读书是获得相识的来源之一。(提示:相识的唯一来源是实践,要将相识的来源和获得相识的途径区分开来。)3.相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干脆现实性改造活动。(提示:相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实践才是主体对客体的干脆现实性改造活动。)4.追求真理是相识的目的。(提示:实践是相识的目的,追求真理是为了更好地实践。)5.相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提示:相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对真理的追求不是圆圈式循环运动。)6.相识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提示:真理可以被超越,但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的、已经被确定的真理不行以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7.相识运动是从相识到实践的过程。(提示:相识运动是从实践到相识,再从相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的过程。)专题十二唯物辩证法1.联系是普遍的,就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提示:联系具有普遍性,但联系是详细的、有条件的,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2.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提示:人们可以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变更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事物的联系都有“人化”的特点。(提示: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但自由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所以它不具有“人化”的特点。)4.联系是必定的,是不行以变更的。(提示: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可以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5.人们可以依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建事物之间的联系。(提示:新的详细联系的建立必需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离开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任何新的详细联系都不行能建立。)6.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更,运动和变更也是发展。(提示: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更,但运动和变更不确定是发展,只有带有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运动和变更,才是发展。)7.承认冲突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示: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冲突的基本属性,冲突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8.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提示:冲突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也是客观的。)9.冲突的普遍性和特别性的关系就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提示:冲突的普遍性和特别性的关系是共性和特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10.冲突的特别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提示:冲突的普遍性寓于特别性之中,并通过特别性表现出来。)11.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冲突的主要方面确定的,与冲突的次要方面无关。(提示:事物的性质虽然是由主要冲突的主要方面确定的,但也受到冲突的次要方面的影响。冲突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依靠、相互排斥,并在确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2.坚持两点论就是抓全面,坚持重点论就是抓重点。(提示:两点论与重点论是紧密相连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做到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抓重点。)1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提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其实质是“扬弃”。)14.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确定。(提示:创新是既确定又否定,实质是“扬弃”。)专题十三历史观、价值观1.社会意识的变更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更。(提示: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更、发展而变更、发展。)2.先进的社会意识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