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综合练习题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综合练习题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综合练习题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综合练习题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综合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1.中英《南京条约》对中国最为严峻的危害是()。A.中国的自然经济起先解体B.中国起先丢失独立自主的地位C.中国的资源遭到列强的掠夺D.列强起先大规模侵略中国2.1842年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1851年反帝反封建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6月义和团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取得大捷。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精确的概括是()A.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B.中国人民探究史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D.西方侵华史3.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右图漫画叙述了哪一历史事务()虎门销烟B.火烧圆明园C.黄海海战D.鸦片斗争4.“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匀称,无人不饱暖”的志向社会方案出自()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5.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你认为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A.推动政治改革B.挽救民族危亡C.促进思想启蒙D.发展社会经济7.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斗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其次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旧失败。”其中“其次次反思”起先于()A.经济技术方面探素 B.政治制度方面探究 C.思想文化方面探究 D.军事强国方面探究8.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与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沾炮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9.某班开展历史学问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面貌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A.五四爱国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新文化运动D.北伐成功10.长征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转危为安的战斗,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宏大力气之一.下列历史事务不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是()遵义会议B.四渡赤水C.渡过大渡河D.挺进大别山11.北伐斗争中,以共产党员为主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被誉为“铁军”的队伍是()。A.黄埔学生军B.蒋介石的军队C.第四军叶挺独立团D.吴佩孚的军队12.谢觉哉在其《日记》中记载:“1921年6月29日: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日记中的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说明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这里他怕泄露的“大事”是指()A.中共一大 B.五四运动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13.打响了武装抗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历史事务是()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14.我们把每年九月十八日定为国耻日,是因为()①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②我们要不忘历史③不要遗忘我们的历史责任④我们不要遗忘建设一个独立、富强、民主的中国。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5、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了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务是()A.济南惨案B.皇姑屯事务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16.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了一篇指明中国道路的文章是()。A.《论联合政府》B.《新时期的国共关系》C.《关于两党的联合抗日》D.《抗日成功前夕》17.2007年“两会”的主题叫“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见的是()孙中山 B.李鸿章 C.毛泽东 D.邓小平18.在每周一的学校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国歌的曲作者是谁()A.聂耳B.洗星海C.田汉D.徐悲鸿19.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

A

),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申报》B.商务印书馆

C.新华书店D.教化书店20.辽沈战役中我军采纳关门打狗的方法,其中“门”是指()。A.沈阳B.长春C.锦州D.大连二、非选择题21、从1840—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发动了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斗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同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请回答:(1)这一时期列强发动了哪些侵华斗争?列强强迫中国主要签订了哪些不同等条约?这些条约分别有何影响?在近代,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举出其中一个代表人物,并说说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2、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亲密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肯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谋而合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记录片《走向海洋》材料二: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见“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状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论清政府筹办海防》材料三:21世把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大国,陆地原委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原委。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需依靠强大的海就此力气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于由岛链形成的关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军力气,就无法保证平安的出海通道。——《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索》(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列举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侵入中国的斗争。(写出两次)(2)材料一中英、法等国集体观摩一场“殊死搏斗“是哪一次战投?请列举此次战役中涌现的民族英雄。(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回答19世纪60﹣90年头清政府为加强海防实行的措施。(4)依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23.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关系的演化呈现出了“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依据所学学问,回答下列问题。(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记是什么?这次合作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果?请说说其次次国共合作的背景。(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内战。第一次是1927~1936年的十年内战;其次次是1945~1949年的解放斗争。在解放斗争期间,全面内战爆发的标记是什么?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在哪次战役中被推翻?这次战役有何影响?答案1-5BABCB6-10CBBBD11-15CABDD16-20AAAAC21、(1)鸦片斗争、其次次鸦片斗争、甲午中日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斗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马关条约》、《辛丑条约》。(2)影响:《南京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丢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起先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京条约》等不同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了。《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峻的不同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民族的危机。《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限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略22、(1)鸦片斗争、其次次鸦片斗争、甲午中日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斗争。(写出两次)(2)黄海大战(或甲午海战);邓世昌。(3)措施:创办福州船政局和上海轮船招商局;建立新式海军;派人出国留学,培育海军人才。(4)意义:开发海洋资源,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