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讲02地球的面貌(考点串讲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_第1页
串讲02地球的面貌(考点串讲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_第2页
串讲02地球的面貌(考点串讲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_第3页
串讲02地球的面貌(考点串讲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_第4页
串讲02地球的面貌(考点串讲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七年级上册湘教版

1234课标要求知识点梳理难点突破单元知识结构目录CONTENTS课标解读PART01第一部分

课标要求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能提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认识地球仪的基本结构。知道经纬度的划分依据,比较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特点。能够在经纬网上确定地球表面任一点的位置,并能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能说出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特点,知道自转与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并会解释其产生的原因。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可以识别不同的山体部位。利用地形图能够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单元知识结构PART02第二部分

单元知识结构第二部分

单元知识结构知识点梳理PART03地球的形状一、地球的形状:两极略____,赤道略____的________球体。扁鼓不规则二、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三、地球形状的证据:①从远处驶来的船只,先看见____,后看见____。②站得高,看得____。③____食现象。天圆地方桅杆船身远月日月形状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卫星图片(最先证明)(最科学)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1.站在海边看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由此可推测()A.地球的形状是球体B.海面凹凸不平C.海岸边海拔更高 D.地球时刻绕太阳公转A典型例题2.(2022.湖南)下列现象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①月食现象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③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④日食现象⑤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B典型例题地球的大小2.1认识地球平均半径_________千米最大周长约_______千米表面积约_______平方千米63714万5.1亿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典型例题1.假如地球需要一件可以将整个地球表面覆盖住的外套,那么所需布料大约是(

)A.

4万平方干米B.

6371平方千米C.

5.1亿平方干米D.

960万平方千米C概念: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作用: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

概念和作用1南极点北极点北极星赤道地轴底座标尺地球仪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点和线概念图示地轴从地球内部穿过

的假想的轴。赤道环绕地球一周,到

距离相等的

北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点,表示地球的最

。南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点,表示地球的最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

的弧线纬线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

地球仪的点和线2地心南北极点大圆圈北端南端垂直于纬线圆圈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纬线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相互关系圆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两极为点东西方向除南、北极点外,所有纬线都平行

纬线的特点1纬线和纬度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0°20°40°60°90°90°60°40°20°展开变形

纬度的划分2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0°20°40°60°90°90°60°40°20°0°纬线:赤道(最长的纬线)越往北度数越大越往北长度越短越往南度数越大越往南长度越短90°纬线:北极点90°纬线:南极点NS北纬南纬纬度向北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加为南纬

纬度的划分2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66.5°N北极圈23.5°N北回归线66.5°S南极圈23.5°S南回归线0°赤道

特殊的纬线3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中纬度中纬度低纬度0°30°N60°N90°N90°S30°S60°S高纬度高纬度0°赤道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热带23.5°N北回归线23.5°S南回归线66.5°N北极圈66.5°S南极圈

纬度区和五带划分4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经线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相互关系半圆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经线的特点1经线和经度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东经(E)西经(W)本初子午线0°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经度范围0°-180°。0°和180°经线只有一条,不分东西经。度数相同的经线有两条,一条为东经,一条为西经。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如130°E和50°W组成一个经线圈。

经度的划分2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典型例题1.把地球表面看作地球仪一样的光滑球面,某人从赤道上一点出发,先向北前进1000千米,再向西前进1000千米,然后再向南前进1000千米,最后向东前进1000千米,那么他最后的位置应在()A.出发点以东

B.出发点以西

C.回到出发点

D.无法确定B以赤道为界,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1半球的划分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0°—160°E为东半球,20°W—180°—160°E为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划分:2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20°W160°E东半球西半球西半球0o60o60o120o120o180o180o把下列经度和所属的东、西半球连接起来。15°W17°E34°W150°E170°E175°W180°东半球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划分:2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1.四位同学对东、西经度的划分进行总结(如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 A.B.C.D.B典型例题2.(2021.江西上饶)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C

B.

C.

D. A.典型例题概念: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作用:确定某点的经纬度位置。①直线型经纬网②侧视型经纬网③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

概念和作用12.1认识地球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分类2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①直线型经纬网图定位60°40°20°0°20°40°60°80°60°40°20°0°20°40°60°80°AB0°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0°向西增大为西经向东增大为东经②侧视图经纬网图定位方法同直线型经纬网图2.1认识地球

经纬网的应用3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③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定位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型经纬网,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向东度数增加)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以北极为中心,纬度就是北纬。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③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定位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型经纬网,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向东度数增加)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以南极为中心,纬度就是南纬。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求A、B两点的地理坐标:A点:

。B点:

0°180°NABEW(45°N,135°W)(0°,90°E)典型例题2.1认识地球经纬网定向

经纬网的应用3②在坐标系中标注方向①画方向坐标系NEWS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③将画好的方向坐标系中对应的方向抄下来直线型经纬网①A在B的

方向弧线型经纬网②b在a的

方向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③甲在乙的

方向西北东南正西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地轴北极星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1.地球的自转基本特征2.1认识地球地球的自转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地球的自转绕转中心周期方向产生的意义地轴一天(24小时)自西向东,北逆南顺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差1.地球的自转基本特征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夜半球昼半球晨线昏线1)昼夜更替(1)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2)产生昼夜更替的原因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2.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2)时差12:0024:006:00地球自转产生时间差异,东边时间早,先看到日出同一经线上的点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地方时不同2.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东西十二区西十一区西十区西九区西八区西七区西六区西五区西四区西三区西二区西一区中时区东一区东二区东三区东四区东五区东六区东七区东八区东九区东十区东十一区东西十二区西时区东时区180°90°E7.5°E7.5°W0°90°W180°区时的换算:向东(西)过几个时区,时刻加(减)几个小时。2)时差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东加西减例:已知西一区的地方时是4月8号8:00,求东八区的地方时?4月8号17:002.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2.1认识地球1.地球的公转基本特征定义: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2.1认识地球地球的公转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地球的公转绕转中心周期方向产生的意义太阳一年自西向东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划分1.地球的公转基本特征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前年冬至春分3.21夏至6.22秋分9.23冬至12.22南回归线北回归线赤道23.5°N23.5°S次年春分1)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1次;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每年直射2次;其余地区没有太阳直射。2.地球的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赤道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约为23°26’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甲节气:

日期:

前后太阳直射:

昼夜状况:昼夜

丙节气:

日期:

前后太阳直射:

昼夜状况:昼夜

乙节气:

。日期:

前后太阳直射:

昼夜状况:昼最

,夜最

,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南半球相反。。丁节气:

。日期:

前后太阳直射:

昼夜状况:昼最

,夜最

,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南半球相反。。春分平分3.21赤道秋分平分9.23赤道夏至6.2223.5°N长极昼冬至12.2223.5°S短极夜2)昼夜长短变化地球公转示意图(以北半球为例)短长昼变长昼变短昼变长昼变短口诀:赤道地区永远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就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就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相反。昼长夜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角大则影子短太阳高度角小则影子长太阳直射则影子长度为0一年中,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冬季较小,影子较长;夏季较大。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秋季夏季冬季春季4)四季更替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南北半球热量状况反差大,月份相同,季节相反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00~23.5023.50~66.5066.50~900有太阳直射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有极昼极夜终年炎热四季分明终年寒冷5)五带的划分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造成各纬度存在热量差异,形成五带。2.1认识地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2020年6月21日,全球迎来天文奇观日环食,日环食带所经过的部分地区能观测到日环食。读“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带示意图”(图1),完成1~2题。1.日环食当天恰逢我国某节气,该节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2.图中阿里观测点的位置最接近()A.31°S,80°WB.31°N,80°WC.31°S,80°ED.31°N,80°EBD典型例题典型例题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她”未来漫长的工作之旅。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3-4小题。3.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时,地球位于图中哪一点附近()A.甲 B.乙 C.丙 D.丁4.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表面当日,北京市昼夜长短情况是()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无法确定BA世界的海陆分布1、海陆比例2、海陆分布特点七分海洋,三分陆地西半球东半球南半球北半球(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西半球;(2)地球上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

面积大于

面积。海洋陆地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ABCDEFA、半岛: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B、海峡: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C、岛屿:散步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D、海:海洋的边缘部分。E、洋:海洋的主体部分。F、大陆:面积广大陆地。大洲是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的合称。大洲与大洋1.大洲、大洋和洲界2.2世界的海陆分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面积大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1非洲2北美洲3南美洲4南极洲5欧洲6大洋洲72.2世界的海陆分布七大洲1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1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2亚洲和北美洲3南美洲和北美洲4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峡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和南极洲5德雷克海峡欧洲和非洲6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洲界限22.2世界的海陆分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北冰洋四大洋32.2世界的海陆分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四大洋的位置及特点面积最大面积第二,形状呈S型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欧洲四大洋3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四大洋的位置及特点全部在东半球面积最小、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亚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北美洲亚洲欧洲四大洋32.2世界的海陆分布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1.(2020广东中考)第题(1)TCL波兰工厂原料运输的海运路线从深圳港出发,沿途依次经过南海、

海峡(图中A处)、印度洋、红海、

运河(图中B处)、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洋(图中C处)、英吉利海峡、北海,到达德国汉堡港。2016年后,波兰工厂原料运输的铁路路线由成都始发,途经哈萨克斯坦、

(图中甲处)、白俄罗斯等国家,直达波兰。马六甲苏伊士大西俄罗斯典型例题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1、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绝对高度)。相对高度: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海拔:500米海拔:1000米相对高度:500米海平面海平面2.3世界的地形海拔和相对高度1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原理: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的点连接成线。等高距每两条相邻的等高线的高度差称为等高距。等高线特点同线等高,同幅等距曲线闭合,线重必崖等高线和等高距21、地形图的判读2.3世界的地形根据等高线上的数值及等高线的特点,判读某地海拔的高低。2、等高线地形图与判断2.3世界的地形山峰A的高度:300m≤h<400A山峰的高度范围:临近的等高线数值≤h<临近等高线等高距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山HHH陡坡缓坡

等高线密集等高线稀疏1201602008020016012080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2)根据等高线疏密程度判读坡度的陡缓2、等高线地形图与判断2.3世界的地形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陡崖等高线重叠鞍部相邻山峰间的低地山峰中间高四周低山脊凸低为脊山谷凸高为谷2、等高线地形图与判断2.3世界的地形100200300400500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A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B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C鞍部两座山峰之间相对比较平缓的部位D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处E2、等高线地形图与判断2.3世界的地形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海拔>500m>500m<200m无固定200m-500m等高线特征等高线边缘密集,内部稀疏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密集曲折等高线稀疏平直等高线边缘密集,内部稀疏四周高,中间低等高线较为密集,略有弯曲4)根据地形图判读地形类型2、等高线地形图与判断2.3世界的地形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高原丘陵平原山地盆地2、等高线地形图与判断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世界最大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世界最大盆地:刚果盆地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2.3世界的地形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安第斯山脉落基山脉科迪勒拉山系世界两大山脉带:1、太平洋沿岸山脉带2、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2.3世界的地形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各种颜色表示高度范围,可以比较容易地判读出各种各样的地形以及地势起伏。设色原则:绿色——平原(绿色越深,海拔越低)黄色——高原、山地、丘陵褐色——高山白色——山地雪线以上部分蓝色——海洋(蓝色越深,深度越深)颜色越单一,表示海拔变化小,即地表平缓3、分层设色地形图2.3世界的地形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是沿着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4、地形剖面图2.3世界的地形地形剖面图能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不能观察整体地势起伏状况。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大陆坡大洋中脊海沟洋盆5、海底地形2.3世界的地形大陆架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填海造陆)证据1.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2.东非大裂谷不断地扩张,将形成海洋。3.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等。4.在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5.荷兰围海造陆。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2.4海陆变迁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2、大陆漂移学说古生物化石相似,活生物相同。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地层一致;在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煤德国科学家魏格纳红海在扩张、地中海在缩小、大西洋在扩张等3)证据:1)创立者:

两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_____,它的周围是一片______。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2)基本论点:大陆海洋2.4海陆变迁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3、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大致划分为

大板块分别是: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六亚欧非洲印度洋太平洋南极洲美洲地球表层不只是由六大板块组成,还包括有若干小板块。2.4海陆变迁板块的划分1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

板块碰撞挤压板块张裂拉伸根据箭头方向判读①箭头相对:

;在陆地形成山脉,在海洋形成岛屿。②箭头相离:

;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板块作碰撞运动两板块作张裂运动3)各大板块是不断

的。4)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交界处运动海洋裂谷山脉2.4海陆变迁板块的运动方式2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运动方式结果举例成因张裂碰撞挤压形成裂谷或海洋在陆地上常形成山脉;在海洋上则形成岛弧链或海沟红海面积扩大地中海面积缩小日本岛弧链的形成非洲板块张裂拉伸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3、板块构造学说2.4海陆变迁板块的运动方式2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或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2.4海陆变迁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33、板块构造学说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名称主要板块交界处举例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3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及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日本、智利等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多地震;马来群岛多火山我国西南及青藏地区、尼泊尔等南亚国家多地震;地中海沿岸国家多火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及非洲板块的交界处3、板块构造学说2.4海陆变迁第三部分

知识点梳理(2022北京)下图示意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2021年6月—2022年5月,7级及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A.非洲东部

B.南美洲中部C.太平洋沿岸D.大西洋西岸2.图中地震点位的分布特征及原因是A.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B.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动活跃C.位于大洋边缘,地壳比较稳定D.位于大陆内部,地壳比较稳定CA典型例题难点突破PART04纬线经线形状长度指示方向数量相互关系东西圆圈从赤道向两极缩短无数条平行半圆相等无数条南北相交区分纬线与经线第四部分

难点突破纬度经度起始线范围变化规律区分半球划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增赤道(0°纬线)0°-90°南纬(S)北纬(N)赤道划分南北半球本初子午线(0°经线)0°-180°东经(E)西经(W)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递增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区分纬度与经度第四部分

难点突破第四部分

难点突破(1)普通经纬网纬度值向北增大为北纬,纬度值向南增大为南纬。即北增北纬,南增南纬。

经度值向东增大为东经,经度值向西增大为西经。即东增东经,西增西经。经纬网的判读方法

①以北极为中心,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以0°经线为界,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以北极为中心,纬度就是北纬。(如图甲)

②以南极为中心,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以0°经线为界,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以南极为中心,纬度就是南纬。(如图乙)(2)极地经纬网第四部分

难点突破经纬网的判读方法1.(2022,辽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甲、丙两点的经纬度:甲

,丙

。(2)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3)甲地位于乙地的________方向,丙地位于甲地的_________方向。(4)丙、丁之间的距离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600S,1700W700S,1700E乙、丁丙、丁正东西南小于典型例题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定义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围绕太阳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运动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一年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东早西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划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对比第四部分

难点突破判断依据:①直射点纬度②极圈内的昼夜状况ANSAA太阳光太阳光23.5°NNSNS23.5°S66.5°S66.5°N23.5°N23.5°S66.5°S66.5°N23.5°N23.5°S66.5°S66.5°N0°0°0°夏至日冬至日春秋分判断二分二至日光照图第四部分

难点突破分布特点大洲名称被赤道穿过被北回归线穿过被南回归线穿过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跨纬度最广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南极洲亚洲、大洋洲亚洲七大洲的分布特征第四部分

难点突破直布罗陀海峡德雷克海峡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