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_第1页
《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_第2页
《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_第3页
《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_第4页
《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烹饪营养与卫生(第二版)电子教案目录前言第一讲绪论第二讲第一章营养学概述第三讲第一节糖类第四讲第二节脂类第五讲第三节蛋白质第六讲第四节无机盐第七讲第五节维生素第八讲第六节水第九讲第七节热能第十讲第八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十一讲第九节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第十二讲第十节烹调中的营养保护第十三讲第十一节几种人群的膳食特点第十四讲第十二节不同国家的膳食营养结构特点第十五讲第二章食品卫生第一节微生物概述第十六讲第二节食品污染第十七讲第三节食品腐败变质及其控制措施第十八讲第四节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预防措施第十九讲第五节化学农药污染与残留第二十讲第六节金属毒物和其它化学物质污染第二十一讲第七节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卫生第二十二讲第八节食品添加剂第二十三讲第九节食物中毒概述第二十四讲第十节细菌性食物中毒第二十五讲第十一节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第二十六讲第十二节化学性食物中毒第二十七讲第十三节食物中毒的一般急救处理第二十八讲第三章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卫生第一节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其卫生第二十九讲第二节豆与豆制品的营养价值及卫生第三十讲第三节畜禽肉的营养价值及其卫生第三十一讲第四节蛋与蛋制品的营养价值及其卫生第三十二讲第五节乳类的营养价值及其卫生第三十三讲第六节水产品的营养价值及其卫生第三十四讲第七节食用油脂及其卫生第三十五讲第八节调味品及其卫生第三十六讲第九节冷饮食品及其卫生第三十七讲第十节酒与非酒精饮料及其卫生第三十八讲第十一节罐头食品及其卫生第三十九讲第十二节蔬菜、水果与食用菌及其卫生第四十讲第十三节糖果、糕点及其卫生第四十一讲第四章食品卫生管理第一节食品卫生法与食品卫生五四制第四十二讲第二节饮食企业的卫生要求和卫生制度第四十三讲第三节食品贮藏、运输、销售过程的卫生要求第四十四讲第四节食品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前言本教案是根据张怀玉主编《烹饪营养与卫生》(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教材编写。教案按教材每节内容为一讲,共44讲。由于有些章节内容量较大,可能需要几个课时才能完成一讲,老师可以根据整体课时按排灵活掌握,但整个教材内容应在72课时内完成。由于作者水平有限,竭诚欢迎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于改进。 第一讲:烹饪营养与卫生——绪论【课题】绪论【教学目标】1.了解本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范畴。2.了解该门课程在烹饪及旅游餐饮行业中的重要性。3.了解营养卫生对人体健康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1.营养卫生的概念及其所函盖的知识范围。2.营养卫生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教学难点】食品的营养与卫生对预防多种疾病、保证人体健康以及保证游客旅游饮食安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性。【教学方法】1.列举多种与饮食有关的现象,通过提问、分析讨论导入课程。2.通过合乎情理的讲述引发学生对现实饮食生活的联想与思考,激发学生对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课程导入一年365天,各人都在干着不同的事;而一年365天,大家每天都必须得做同一件事……人生在世,吃、穿、住为最基本的需求,而吃为基本之首。试想一下,一个人三天不吃饭会有什么情况发生?正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说明(分析、讨论)……——食物中含有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没有了这些物质,生命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然而这是些什么物质呢?它们的性质如何?对人体有哪些作用?缺乏它们时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在食物中是如何分布的?怎样才能有效地、合理地利用它们而不至于对人体造成危害?有人说:“吃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人从小到大,其它事会不会做,吃不用学都会”。请记住你自己的话,学完本门课程后看你对“会吃”有没有新的理解。第二环节:教材内容要点讲授板块内容Ⅰ:1.营养的概念。2.营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本教材营养学所涉及的内容。板块内容Ⅱ:1.食品卫生的概念及意义。2.食品卫生研究的内容。板块内容Ⅲ:烹饪营养与卫生在旅游业中的作用。第三环节:师生互动---讨论答疑通过以上讲述,学生可能会有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可以通过讨论方式解答。第四环节:知识拓展食物的营养和卫生不仅仅是你个人的健康问题营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世界发达国家早已认识到这一点。日本20年前就有了营养立法和中小学生配餐标准,泰、新西兰、非律宾等国家高级行政官员兼任营养学会官员都说明了这个问题。英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将1790~1980年国民经济增长的50%归功于全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改善。营养是维持人体生命与健康的物质基础。营养决定人的总体素质,影响人的生活、生产力及创造力。居民的营养状况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目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方面边远贫困地区食物缺乏或单调,营养缺乏问题仍很突出;另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与营养不平衡有关的慢性疾病有日益流行的趋势。国民需要科学的饮食指导,政俯应该有相应的政策保障进行正确引导。因此,普及全民营养知识教育并将其纳入正规教育轨道、营养立法及制订配餐标准是关系到国民总体素质乃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

营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可概括如下图。

由于食物短缺或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营养不良,会影响人的体能与智能的发育,从而影响人的行为能力和思维能力。体能与智能低下的人群工作能力必然低下,造成生产率低下,从而减缓了经济发展速度。经济不景气使居民收入差,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易患疾病,因病反贫,反过来影响食物结构。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例如一项追踪性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缺碘时易患呆小症,缺碘儿童的智商较正常儿童低10%,母亲碘缺乏可导致儿童成年后生产率降低10%。又如缺铁的人工作能力比正常人低20%;缺铁时儿童智力发育受损害,智商比正常儿童低5~7分;行为发生改变,如呆滞,不易交往,性格孤避等;免疫功能降低。严重贫血会增加儿童和母亲的死亡率。据世界银行1994年的统计*,仅微量营养素缺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的损失至少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3~5%。营养平衡的健康人,体能与智能发育良好。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使生产率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经济条件改善影响食物结构,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例如一项干预性实验研究表明*,消除碘、维生素A和铁缺乏能提高人群平均智商10~15分,婴儿和儿童死亡率降低40%,工作能力增加大约50%。营养工作者通过对居民的食物结构与营养状况的监测和调查可获得大量数据,经过相关部门处理后作为一种信息反馈给国家行政部门,如农业、经济、计划、教育、卫生等等,以供决策和规划参考。在制订和执行计划中改善食物结构。这需要多部门通力合作,也是一个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良行循环。┌----------------------------→食物←------------------------------------------┐|↓||营养供给||↙↓↘│|缺乏/不平衡充足/平衡营养调查||↓↓↗↓||营养不良-------健康数据分析处理信息||↓↓↓||-------------------------↓||智能|智力发育→思维能力|↓||-------------------------对政策和项目评估|||体能|体质发育→行为能力|↓||-------------------------↓||↓↓||工作能力国家行政部门||↓(农业经济计划教育卫生等)||生产率↓||↓↓||经济发展〈=====〉制订决策与计划||↓↓||居民收入↓||↓↓|└---------------生活条件执行计划--------------┘营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示意图影响居民营养状况的因素一是经济条件,二是营养知识。后者与教育有关。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而言,已经为普及营养教育奠定了基础。一方面,营养行为应该从儿童抓起,尤其是5岁以前的婴幼儿。因为儿童时期是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智力发育有时限性,由于营养缺乏所造成的损伤以后难以弥补,会影响生命全过程的健康和疾病及学习和工作能力。据统计*,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近4000万,如果消除儿童营养不良,可获得每年节省2500亿人民币的经济效益。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营养不良数据库中的数据表明,1995年发展中国家1040万5岁以下死亡儿童病因分类中,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的占49%。除了精神与情感的伤害外,也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损失。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食品供应、卫生和教育等诸多方面综合水平的体现。另外,在癌症的发病原因中,约有1/3与营养和食物有关。另一方面,尽管全民营养教育应该是连续的和多途经的,但是营养卫生知识的基础教育确实应该在义务教育结束前完成,因为此后是人群专业分化期,此前所获得的营养教育有利于改善成年以后的某些行为习惯、工作态度、思维方式甚至工作能力和创造力,最终影响到经济发展。总而言之,营养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关系到民族兴旺、国家昌盛、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问题。第五环节:小结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生活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人的健康与长寿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食物营养与卫生已不再是某一学科的专业课,而是健康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生活常识。学好这门课程----为了你以后的专业学习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为了你和家人的身体健康、为了民族的素质与兴旺、为了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第六环节:课后作业1.阅读课文所学内容并预习第一章概述。2.阅读有关报刊杂志,搜集有关食物----营养、卫生与健康等方面的案例(待后分类解析)第二讲:第一章营养学概述【课题】概述【教学目标】1.了解营养素的概念和分类。2.了解营养素在人体内有那些作用。【教学重点】营养素在人体内的功能。【教学难点】理解食物与人体生命、生理活动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学方法】1.通过提问、讨论,分析食物的特点。2.鼓励学生大胆想像,自由评说各种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见仁见智。3.通过合理的讲述,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内容。【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课程导入请同学们想一想,自然界中,有那些东西可供人类食用……?在日常生活中,你经常都吃那些食物……?你是根据什么来选择食物的----是口味?是经济条件?是它们对人体的重要作用?还是……?你认为你经常吃的食物对你的身体有用吗?有些什么作用?人要是一天不吃饭会发生什么事?人要是不需要吃饭那该有多好!第二环节:教材内容要点讲授板块内容Ⅰ:1.营养素的概念与分类。2.食物与人体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板块内容Ⅱ:营养素在人体内的作用。第三环节:师生互动---讨论答疑对学生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解答。第四环节:知识拓展如何保持健康体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健康人生的重要性。面对激烈的竞争,人必须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表现出实力,知识的累积和实际技能极为重要,但最基本的还是要有一个健康的体质。健康是人立身之本,象水之源、木之根,一枝病木遇弱风也许就会折断,难言日后做栋梁。没有健康的体质,在为事业、理想奋斗的过程中你会感到力不从心,或者你可能在进入竞争之前就因身体原因而被淘汰,更有甚者也许连人的正常生活你都会望而兴叹。要保持健康体质,除遗传因素外,应注意三点:①坚持体育煅炼。对大多数人而言,有规律的、适度的体力活动对健康有益,这就足够了。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可以使自我感觉更好、更强壮,看起来也更有精神,充满自信。②注意防病治病。人生病的原因,可能是遗传性的,也可能是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可能是食源性的。防病治病就是要通过外加作用“扶正驱邪”,帮助机体恢复健康。③正确地选择食物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你很在意自己的健康,你就必须给这一点以极大的关注。面对五光十色、色香味诱人的食物你可能眼花嘹乱、感到饥饿、食欲大增。但你能从其中选择出对你健康有益的食物吗?又有谁在这种情况下自问过“我的身体真的需要这些东西吗?”、“这些食物对我有什么好处?”、“我该不该吃这些食物?”。可能有人会调侃,“享用此等美餐死而无憾”,可是到他真正不能享用时他还是会很遗憾,后悔当初没有考虑到“可持续性享受”。这三点同等重要,都有其独特的一面,然而更多的是相互之间的关联。有良性影响,也可能是恶性循环。如何能发挥良性作用,保持身体健康,这就看你的知识积累和应用能力。二十一世纪伊始,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发达国家人口寿命将延长,婴儿和儿童死亡律减少,因患心血管疾病而不能正常生活的老年人口也会降低,这都与营养科学的发展、疾病治疗的进步以及针对如何选择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进行的教育等有密切的关系。认识选择食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动地、长期地坚持正确的方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持健康体质所必须。本书力图从各个方面较完整地讨论食物对健康的影响,尤其是要让读者了解其中的道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目底在于帮助读者在面对纷繁诱人的食物面前做出对健康有益的明智选择。如果你的确在意自己的健康,不防阅读一遍这本书,之后你会懂得应该选择哪些食物、怎样吃以及吃多少才算合理,你会感到受益非浅。第五环节:小结食物为人体提供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和生长、发育、更新所需要的原材料,并为各细胞之间的协调活动提供调节物质。健康的体质离不开合理的选择食物。第六环节:课后作业1.阅读课文内容,掌握营养素的种类及其在人体内的作用。2.请填下表:日进餐记录(连续记录五天)年月日日期早餐午餐晚餐餐外1食物名称数量克2食物名称数量克3食物名称数量克4食物名称数量克5食物名称数量克例:早餐面包:50g;牛奶:220g;酱牛肉:30g第三讲:第一节糖类【课题】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糖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糖的概念和分类2.理解糖类对人体的生理学意义能力目标3.掌握糖类的食物来源和人体对糖的需要量【教学重点】1.糖类的生理功能2.糖类的食物来源【教学难点】如何保持糖类的供需平衡【教学方法】1.通过复习、提问导入新课2.列出几种食物,通过合理讲授,使学生理解糖对人体的重要性,并能分辩出含糖多的食物以及合理的摄入量【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课程导入1.复习提问:①.人必须每日进餐,因为食物…(营养素的概念与分类)②.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在人体内能发挥哪些作用……2.以下是几种常吃的食物,本节课讲完后请按照作业的要求对其作出分析:土豆牛肉米饭芹菜香蕉西瓜第二环节教材内容要点讲授板块内容Ⅰ:糖的组成和分类1.糖的元素组成及碳水化合物名称的来源2.糖的分类单糖双糖多糖概念营养特点重要的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麦芽糖蔗糖乳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分子组成生理意义食物来源其它其它如:①血糖的含意与生理学意义②蔗糖、麦芽糖在烹饪中的应用③乳糖的特殊作用④糊精的概念和利用⑤膳食纤维的概念和生理意义板块内容Ⅱ:糖的生理功能1.供给热能2.构成机体组织3.帮助脂肪氧化和节省蛋白质4.保护肝脏和解毒作用板块内容Ⅲ:糖的食物来源和人体需要量1.含糖多的食物2.各类食物中所含糖的类型3.不同活动类型人体对糖的需要量第三环节师生互动--讨论答疑对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解答第四环节知识拓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1)2008年1月15,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这是我国膳食指南第三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是根据营养学原理,紧密结合我国居民膳食消费和营养状况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指导广大居民实践平衡膳食,获得合理营养的科学文件。其目的是帮助我国居民合理选择食物,并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以改善人们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减少或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由三部分组成,即: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殊人群膳食指南、平衡膳食宝塔。一般人群膳食指南适用于6岁以上人群,根据该人群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结合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特点,制定了10条建议,以达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保证健康的目的。主要内容是:1.食物多样,谷物为主,粗细搭配;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8.每天足量引水,合理选择饮料;9.如饮酒应限量;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第五环节小结糖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是人体获取能量的最基本形式,更是神经细胞和心肌的主要能源物质。淀粉是人体葡萄糖的主要来源。含淀粉多的食物以粮谷类和薯类为主。中等体力活动的人每天需要摄入400~450g可消化糖类。第六环节课后作业1.阅读所学课程内容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开课前所列举的几种食物:A.哪些食物是以糖为主要成分构成的?B.所列举的各种食物都可能含有哪种类型的糖?3.预习“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脂类”第四讲:第二节脂类【课题】人体需要的营养素-----脂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脂类组成和分类2.了解脂类对人体生理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标3.掌握对食用油脂营养价值评价的标准4.掌握人体对脂肪的需要量【教学重点】1.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和生理意义2.脂肪的食物来源和供给量【教学难点】1.膳食脂肪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2.如何保持膳食脂肪的供需平衡【教学方法】1.综合运用导读、提问等方式,分析膳食脂肪的特点2.通过合理讲解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认识膳食脂肪的不可替代性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营养现象的分析使学生理解保持膳食脂肪供需平衡的必要性【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由膳食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营养性疾病越来越突出。在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肥胖已成为一种顽疾,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究竟是膳食中的什么成分使情况变得如此严重?……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一个患者在医院经过检查后,大夫说“你的血脂偏高”,“血液中的胆固醇偏高”,“你必须减少饮食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可用油来取代它们,以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血脂、胆固醇、饱和脂肪酸、油”,这些物质对人体都是必须的,对健康都是有贡献的,然而它们也经常带来危害。第二环节:教材内容要点讲授板块内容Ⅰ:脂类的组成和分类1.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2.脂肪①元素组成和分子组成②油/脂的内函③脂肪酸的分类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概念3.类脂①元素组成和种类②食物来源板块内容Ⅱ:脂类的生理功能1.贮存和供给能量2.构成身体组织3.维持体温、保护脏器4.促进脂容性维生素的吸收5.提供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必需脂肪酸的生理意义板块内容Ⅲ:膳食中脂肪营养价值平价1.脂肪的消化率影响脂肪消化率的因素2.必需脂肪酸的含量含必需脂肪酸比较多的油脂3.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板块内容Ⅳ:膳食中脂肪的来源和供给量1.来源可见与不可见2.供给量以占每日热能供给量的20%~25%为宜第三环节:师生互动--讨论答疑对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解答第四环节:知识拓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2)(一)一般人群膳食指南1.食物多样,谷物为主,粗细搭配一般可将人类的食物分为五大类:①粮谷类及薯类。主要为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B族维生素及膳食纤维。如米、面、杂粮、马铃薯、甘薯、木薯等等。②动物性食物。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D。如畜禽肉、鱼、奶、蛋等等。③豆类和坚果类。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E、膳食纤维。如大豆(黄豆、黑豆、青豆)、其它豆类(绿豆、红豆、江豆)、花生、核桃、杏仁等等。④蔬菜、水果和菌藻类。主要为人体提供矿物质、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维生素K、膳食纤维及有益于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⑤纯能量食品。如动、植物油、淀粉、食糖、酒类等。不过,植物油还可为人体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可见,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尽相同,每种食物至少可以为人体提供一种营养物质,而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可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母乳对0~6月龄的婴儿除外)。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关键在于平衡。所以,人类需要多种多样的食物来平衡膳食,以满足人体的各种营养需求,达到促进健康之目的。第五环节:小结脂类是人体生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但也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对脂类的合理摄入量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第六环节:课后作业1.阅读所学课程内容2.预习下一节“蛋白质”3.根据所学知识,写一段话来表明你对食物脂肪摄入量的看法第五讲:第三节蛋白质【课题】人体需要的营养素----蛋白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蛋白质的构成和营养学分类2.理解蛋白质的生物学意义和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能力目标3.掌握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及互补作用【教学重点】1.氨基酸的营养学分类2.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与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教学难点】1.影响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因素2.氮供需平衡及其生理意义【教学方法】1.通过提问和讨论,分析了解生命的本质物质2.通过合理讲解,使学生理解食物蛋白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课什么是生命?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生命是蛋白体存在的形式,这种存在形式实质上就是在于把这些蛋白体的化学构成要素作经常性的自我更新。”1878年Engers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就作了以上归纳,并说“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遇到生命,我们总是看到生命与某种蛋白质相联系的;并且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我们遇到任何不处于解体过程中的蛋白体,那么我们就必然看到生命的表现”。这清楚地说明:生命就是蛋白质分子活动的表现形式;而生命的基本特征就是新陈代谢。自然界最简单的生命就是一个蛋白质颗粒----朊粒,它可以给细胞发出信息,使细胞复制它自己。最复杂的生命没过于人类。生命无论简单还是复杂,其物质基础都是蛋白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第二环节:教材内容要点讲授板块内容Ⅰ:蛋白质的组成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组成2.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A.氨基酸分子的结构特点B.氨基酸的营养学分类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板块内容Ⅱ:蛋白质的营养学分类1.完全蛋白质----概念/举例2.半完全蛋白质----概念/举例3.不完全蛋白质----概念/举例板块内容Ⅲ: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构成、修补和更新机体组织2.调节生理功能3.运输功能4.构成抗体和干扰素5.提供热能板块内容Ⅳ: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1.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2.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影响食物蛋白质消化率的因素3.食物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比值4.蛋白质的利用率概念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概念、以及影响的因素板块内容Ⅴ:蛋白质的互补作用1.概念、举例2.蛋白质互补作用的膳食选配建义板块内容Ⅵ: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和供给量1.食物来源2.供给量标准氮平衡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三环节:师生互动--讨论答疑对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解答第四环节:知识拓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3)(一)一般人群膳食指南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水分含量多,能量低。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富含薯类、水果和薯菜的膳食对保持身体健康、维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具有重要作用。蔬菜水果富含水分和膳食纤维,体积大而能量密度低,能增强饱腹感,从而降低能摄入,所以富含蔬菜水果的膳食有利于保持健康体重。适当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还可降低冠心病和糖尿病的风险。新鲜水果和蔬菜已被公认为是防癌的最佳食物,其中所含的抗氧化剂如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类黄酮类化合物、异硫氰酸盐及有机硫化合物、矿物质和其它活性成分等,能使DNA免受损伤,促进其修复,减少突变。另外,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能缩短食物渣通过肠道的时间,并可与潜在的致癌物质、次级胆汁酸、胆固醇、短链脂肪酸结合,促进其排出。薯类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如红薯蛋白质1.5%,脂肪0.2%,碳水化合物25%),具有控制体重、预防便密的作用。不过,正是由于蛋白质含量偏低,儿童长期过量食用,不利于生长发育。第五环节:小结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对食物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是对组成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的需要。这些氨基酸进入人体后在基因指导下重新合成自身的结构蛋白(如肌腱、韧带、疤痕组织、骨和牙齿的髓、头发、指甲等等)和功能蛋白(如酶、抗体、运输载体、激素、细胞“泵”、氧载体等等),当然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差别较大,这与组成它们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比值有关。一般来说,植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不如动物蛋白质高,但大豆蛋白属完全蛋白质,是个例外。大豆是完全素食者保持健康所必不可少的食物蛋白质来源。第六环节:课后作业1.阅读讲过的教材内容,并预习下节课“无机盐”2.完成《烹饪营养与卫生—演练与测试》有关蛋白质内容的作业题3.如果有兴趣的话,搜集有关蛋白质研究方面的报导,与大家交流第六讲:第四节无机盐【课题】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无机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无机盐的概念及分类2.理解无机盐对人体的生理作用能力目标3.掌握无机盐缺乏症的预防措施【教学重点】1.无机盐的生理作用及缺乏症2.无机盐的食物来源【教学难点】1.几种无机盐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2.无机盐缺乏症的预防【教学方法】1.列举现实生活中某些人体生理解剖现像,引导学生讨论与思考2.通过讲述使学生理解无机盐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及如何预防缺乏症【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课程导入“尘归尘,土归土”,这句名言到出了人类和其它所有生物一样都会有同样的结局。确实,当人最终失去生命力时,除了一堆骨灰什么都不会留下。体内原来的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水会很快消失的无影无踪。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中的所有碳原子都将和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而消失在空中;化合物中的氢原子则和氧原子结合变成水,生成的水和体内原本存在的大量的水都会被蒸发。仅剩下大约2千多克的骨灰,那就是矿物质。别看这些矿物质很少,在生命活着的时候它们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能够看到和听到:某人是“O型”腿;有人胸骨突出;有人是缺铁性贫血;某个地区有“克山病”;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可以增强儿童记忆力(媒体);……。先讲解课程内容,最后对其逐一作出解释。第二环节:教材内容要点讲述板块内容Ⅰ:概述1.无机盐的概念及分类必需矿物质元素/非必需矿物质元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2.无机盐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板块内容Ⅱ:常量元素1.钙①.钙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②.人体缺钙的原因③.影响食物中钙吸收的因素(促进/抑制)④.含钙丰富的食物及人体对钙的需要量2.磷①.磷的生理作用②.磷的吸收和利用③.磷的食物来源和供给量板块内容Ⅲ:微量元素1.铁①.铁在人体内的分布②.铁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③.人体对铁的吸收和利用④.铁的食物来源⑤.人体对铁的需要量2.碘①.碘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②.碘的食物来源和供给量板块内容Ⅳ:人体必需的其它微量元素锌氟硒…生理作用缺乏症食物来源供给量第三环节:师生互动--讨论答疑对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解答第四环节知识拓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4)(一)一般人群膳食指南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奶类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易于消化吸收。奶类除含有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而且利用率也高,是膳食钙的良好来源。儿童青少年饮奶有利于生长发育,增加骨密度从而推迟其成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中老年人饮奶可以减少骨质丢失,有利于骨健康。不过,牛奶中的铁含量较少(0.3mg/100g)。牛奶中的乳糖有调节胃酸、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促进矿物质吸收等作用。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35%~40%)、必需脂肪酸(大豆脂肪含量15%~20%,其中亚油酸高达50%)、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大豆碳水化合物含量25%~30%,其中有一半是膳食纤维,其中的棉子糖(三糖)和水苏糖(四糖)在肠道菌作用下发酵产气,可引起肠胀气),而切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植物化学物质。经掺食用对人体健康有益。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g~50g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第五环节:小结矿物质元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在人体内具有构成组织和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由于人体对矿物质的需要量很小,一般只要注意膳食平衡就不会造成缺乏。钙、铁、锌、硒、碘是我国重点关注的矿物质元素。钙、铁元素在食物中的含量并不缺乏,只是由于它们的性质和存在形式影响了吸收率,从而影响了生物利用率;硒和碘的缺乏与地球化学构造有关,是区域性的。补充矿物质元素时一定要遵从医嘱,避免盲目轻信,以防中毒。第六环节:作业课后1.阅读教才内容、预习下节课内容并完成《演练与测试》有关矿物质的作业。2.搜集报纸、电视等媒体对矿物质补品的宣传资料及补品的产品说明书进行研究讨论,并些出你的看法。第七讲:第五节维生素【课题】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维生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维生素的概念、特点和分类。2.理解各种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和缺乏症。能力目标3.掌握维生素的食物来源和人体需要量。【教学重点】1.人体缺乏维生素的原因以及缺乏维生素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各种维生素对人体的主要作用及缺乏时可能出现的症状。【教学难点】在了解各种维生素的性质特点及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基础上,如何保证每日膳食供给人体充足量的各种维生素。【教学方法】1.通过对维生素发现史的简单介绍导入新课。2.通过适当的讲解使学生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性,并掌握各种维生素的食物来源。【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课维生素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其微少,但其作用却是其它任何物质所不可替代的。每一种维生素都有其独特的生理作用,缺乏时会出现相应的生理功能障碍,甚至出现疾病。1911年,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波兰生物化学家Funk从米糠中分离出一种对多发性神经炎有疗效的物质,当时不知道其化学本质,只知道它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一种胺。随后,当抗脚气病、抗坏血病、抗癞皮病、抗佝偻病以及其它一些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微量物质被发现后,于1920年才将此类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正式定名为维生素。在维生素类物质发现之前,好多维生素缺乏症都被认为是传染病或是有毒物质所致。第二环节:教材内容要点讲授板块内容Ⅰ:维生素概论1.维生素的概念和特点2.人体缺乏维生素的原因及缺乏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维生素的分类脂溶性维生素及其特点水溶性维生素及其特点板块内容Ⅱ: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物理化学性质-------------------------------------------------生理功能和缺乏症-------------------------------------------------食物来源和供给量-------------------------------------------------板块内容Ⅲ:水容性维生素B1B2B6PPB12物理化学性质-------------------------------------------------生理功能和缺乏症-------------------------------------------------食物来源和供给量-------------------------------------------------第三环节:师生互动--讨论答疑对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解答。第四环节:知识拓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5)(一)一般人群膳食指南4.常吃适量鱼、禽、蛋和瘦肉动物性食物可以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尤其是B12主要靠动物性食物提供)和多种矿物质,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性食物中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氨基酸组成更接近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模式。尤其富含赖氨酸和蛋氨酸,如与谷类或豆类食物搭配食用,可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粮谷类和豆类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不过,动物性食物一般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和一定量的胆固醇,过多摄入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鱼是例外,脂肪含量较低,而且含有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海洋鱼类脂肪中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预防学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鱼肉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A、D、E和维生素B2、烟酸等。矿物质中硒、锌、钙含量也较多,海鱼富含碘,而淡水鱼含碘很低。各种蛋类的蛋白质含量基本相似,全蛋约12%左右,蛋清低于蛋黄。蛋清除了蛋白质外基本不含其它营养素。蛋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最为接近,营养价值优于其它动物性蛋白。鸡蛋脂肪含量约10%~15%,消化吸收率很高;鸡蛋胆固醇含量高(1510mg/100g蛋黄或585mg/100g鸡蛋);蛋黄也是卵磷脂的极好来源,卵磷脂具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除了含有微量维生素C以外,蛋黄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种类齐全。蛋黄中矿物质含量为1.0%~1.5%,其中钙、磷、铁、锌、硒等含量丰富,不过蛋黄中铁的利用率较低,仅为3%左右。第五环节:小结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类微量营养素,参于人体内多种生化过程。虽然需要量少但却不能缺乏,否则会影响生理功能。只要坚持食物多样化,一般不会造成缺乏。维生素补品只用于治疗该种维生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至于它们是否能够预防其他多种慢性疾病现在证据仍然不足。第六环节:课后作业1.仔细阅读教材内容,牢记各种维生素的食物来源和需要量。2.搜集有关维生素补品的广告或药品标签,用已学过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第八讲:第六节水【课题】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水对人体的重要性。能力目标2.掌握人体每日对水的需求量。【教学重点】水在人体内的生理作用和代谢平衡【教学难点】理解水对生命存在的意义【教学方法】1.综合运用导读、提问、讨论方法分析水的性质特点。2.鼓励学生大胆想像没有水时地球和人类将会是什么情况。3.引导学生思考水对人体的中要作用。【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课……?水的分子组成很简单(H2O),分子量很小;水具有流动性和不可压缩性;水吸热可以变成气体,放热可以变成固体,是自然界唯一同时以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也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的物质。人都是由浸养在营养丰富的液体环境中的一个单细胞发展而来的。当人体生长成为由数万亿细胞组成的高度有序、有氧呼吸的成熟个体时,体内的每一个细胞仍然必须存活在液体环境中。水为每一个细胞输送所必需的营养并带走其生命代谢的最终产物。但人体内的水并不是简单地像水一样在脉管中流趟,他还参于了细胞、组织、器官的化学组成和生化代谢过程。第二环节:教材内容要点讲述1.概述2.水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构成人体的组分为细胞代谢提供适宜环境溶剂和运输工具调节体温润滑剂3.人体内水的代谢平衡摄入水量…≈排出水量…※代谢水的概念…4.人体对水的需要量每日供给水的毫升≈每日摄入热量的千卡第三环节:师生互动--讨论答疑对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解答。第四环节:知识拓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6)(一)一般人群膳食指南5.减少烹调用油量,吃清淡少盐膳食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能院物质之一,(1g脂肪可以产生9Kcal热能,所以脂肪的能量密度很高),并可提供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但是长期脂肪摄入量过多时可能引起肥胖、高脂血症,并成为高血压、脑卒中、胰腺炎、胆囊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动物油含脂肪90%以上,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例很高,还含有胆固醇,几呼不含维生素(动物肝脏脂肪例外,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植物油含脂肪99%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例高,不含胆固醇,而且是维生素E的首要重要来源。植物油还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18:2)、亚麻酸(18:3)的极重要来源,亚麻酸在体内可以转化形成EPA(20:5)和DHA(22:6),这两种脂肪酸是婴儿视力和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如果长期缺乏对调节注意力和认知能力有不良影响。同时,这两种脂肪酸在体内还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循还、抑制血小板凝集、阻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从而阻抑血栓形成的作用,对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食盐是人体矿物质钠等的重要来源,对于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调节体内水分、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维持酸碱平衡和正常血压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过,食盐摄入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血压水平,膳食食盐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及体重超重和肥胖者的血压对食盐更敏感。血压的升高会使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加大。建义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g~30g;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提出每人每天5g),包括酱油、酱菜、酱中的食盐含量。第五环节:小结你能想象得到吗?…人这种由有机大分子构成的复杂的生命体系竟然绝对地依赖于这个小小的无机分子!其它任何生命又何尝不是如此。第六环节:课后作业1.牢记六大营养素的生理作用、食物来源和人体需要量。2.哪类食物脂肪的营养价值最大?应该控制哪类食物脂肪的摄入,为什么?第九讲:第七节热能【课题】热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热能及热能系数、单位和计算2.理解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及消耗能力目标3.掌握热能的供给量标准和热能平衡【教学重点】热能的计算及热能的供给量标准。【教学难点】使学生认知能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并把握热能的供需平衡【教学方法】1.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将会是什么样子。2.引导学生思考能量对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讲解能量的计算。【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课……从简单的动做切入“能量”人体如果没有能量将会出现什么情况?……你对你的体重满意吗?通常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的直觉反应主要涉及自身形像,部分人也能正确地认识到体重与健康有关系。其实,体重的超重或过轻都无疑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健康危机。尽管大家都认为体重应当受到控制,但经常会陷入三个误区:一是人们只仅仅注意到体重;二是只注意控制体重;三是只注意短期的努力。你知道吗?从根本上说,人们并不需要控制体重,而是要控制脂肪在你身体中所占的比例!也就是要控制你的身体组分——事实上人是不可能直接做到这一点的。但人可以直接控制自己的行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会知道怎样通过行为来控制自身的组分乃至体重。第二环节教材内容要点讲授板块内容Ⅰ:热能基本知识1.自然界热能的来源与转换2.热能的单位3.热能系数——概念及换算4.食物中热能的主要来源5.食物中热能的计算方法板块内容Ⅱ:人体热能的消耗1.基础代谢率(与静息代谢率)2.运动的生热效应3.食物的生热效应板块内容Ⅲ:热能的供给量标准及能量平衡能量平衡的概念。三大营养素在食物总热能中所占比例(较理想值)糖60%~70%;蛋白质10%~15%;脂肪20%~25%第三环节师生互动--讨论答疑对学生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解答第四环节知识拓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7)(一)一般人群膳食指南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食不过量是指每天摄入的各种食物所提供的能量能够满足但不朝过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从食欲控制角度来讲,就食吃饱不吃撑,并保持进食量与运动量的平衡,使体重维持在适宜范围。如果进食量过大而运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贮存,使体重增加,造成超重或肥胖;反之,若食量不足,可由于能量不足而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体重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易患多种疾病,从而缩短寿命。成人的健康体重是指体质指数(BMI)为18.5~23.9之间。体重过高会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的发病率,还易患骨关节病、脂肪肝、胆石症、痛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内分泌紊乱等;体重过低说明身体营养不良,可影响未成年人身体和智力的发育,成年人可能出现劳动能力下降、骨量丢失和骨折、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女性月经不调和闭经、贫血、抑郁症等多方面病理表现。运动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还能降低患高血压、中风、冠心病、2型糖尿病、结肠癌、乳腺癌、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同时还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有效消除压力,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改善睡眠。运动的形式和运动量主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运动中的感觉兴趣来确定。感觉良好和有兴趣的运动可以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从而消耗更多的能量。第五环节小结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太阳是一切地球生物能量的初始来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成为人类(和其它动物)的潜能。人体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三种营养物质,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其中脂肪的能量密度最大。能量的供需平衡对于维持健康体重,防止多种疾病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第六环节课后作业1.BMI的含意是什么?试用BMI指标衡量自己的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2.如果体重不在正常范围内意味着什么?如何纠正?第十讲:第八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课题】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消化与吸收的概念2.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3.理解食物消化与吸收过程能力目标4.理解烹调加工对食物消化吸收的影响【教学重点】1.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2.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教学难点】三大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过程【教学方法】1.通过图片使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2.讲解消化系统的内环境及其发生的事件【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课程导入人类的食物是一种由多种成分组成的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其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素,而这些营养素绝大多数都是以人体不能直接利用的大分子形式或结合形式存在于食物中,必需经过转化才能被人体利用。我们吃馒头、米饭,并不是需要淀粉,而是需要组成淀粉分子的基本单位——葡萄糖;我们吃肉,并不是需要蛋白质,而是需要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消化系统就是进行这种转化的场所,消化系统的内环境(包括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环境)为这种转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人体细胞从转化过的物质中筛选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而加以利用。第二环节:教材内容要点讲授板块内容Ⅰ:1.消化吸收的概念和意义2.消化系统的组成板块内容Ⅱ:食物的消化1.口腔内的消化过程2.胃内消化:胃的内环境——强酸性胃的功能胃液的成分及其作用胃排空3.小肠内消化:小肠内环境——弱碱性小肠内的消化液各种消化液的组成及其作用三大营养素在小肠内的消化过程4.大肠的功能板块内容Ⅲ:食物的吸收1.食物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组织结构特点2.吸收的方式:主动转运和被动吸收的概念与特点3.三大营养素的吸收方式与过程板块内容Ⅳ:烹饪与消化的关系第三环节:师生互动,讨论答疑第四环节:知识拓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8)(一)一般人群膳食指南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每天进餐的次数与间隔时间应根据消化系统的功能和食物从胃内排空的时间类确定,即应定时定量,不宜饥一顿饱一顿。定时:早餐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30~20:30定量:占总能量25%~30%30%~40%30%~40%早餐距离前一晚餐的时间较长,一般在12小时左右,此时体内贮存的糖原可能消耗殆尽,理应及时补充,以免出现血糖浓度过低,使大脑的兴奋性降低,从而使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工作或学习效率。所以早餐要吃饱,营养要充足。晚餐要适量。晚上活动量相对较小,能量消耗低,如果摄入食物过多,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这会使体重逐渐增加,从而倒致肥胖。此外,晚餐吃的过多会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还会使大脑保持活跃,导致失眠或多梦。零食是指非正餐时间所吃的各种食物。合理有度的零食既是一种生活享受,又可一提供一定量的能量和营养素,有时还可起到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但是,零食所提供的能量也应该计算在全天所需总能量之中,而且零食所提供的营养素不如正餐全面均衡,所以吃零食不宜过多,而且应该合理选择零食种类,更不能因零食过多而影响正餐食欲。第五环节:小结消化道是“体内”与“外界”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食物进入消化道还不算是进入体内。食物在消化道内通过机械性、物理性和化学性消化,分解成人体可以利用的小分子,并通过肠粘膜细胞进入血液(吸收)后才算真正进入体内。小肠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素的主要场所。绝大多数营养素都是通过主动转运方式被吸收,并通过静脉系统进入肝脏,随后才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细胞。食物中那些不能被消化的物质进入大肠后可能被微生物所利用,或形成粪便而排出。经过烹饪的食物改善了感官性状,使吃饭变成了一种享受,更能引起人的食欲,有利于消化。第六环节:课后作业讨论题:从消化系统各部位的组织解剖和生理生化环境来论述为什么小肠会成为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素的主要场所?第十一讲:第九节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课题】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合理营养的概念和意义2.理解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3.膳食指南的制定依据和现实意义能力目标4.掌握平衡膳食的方法5.学会应用膳食指南来指导自己的日常饮食【教学重点】1.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2.平衡膳食的基本方法3.膳食指南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平衡膳食的方法【教学方法】1.以日常的饮食结构来分析讲解合理营养的意义和基本要求2.以日常生活所用的食物原料为例进性分析讲解平衡膳食的方法【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课程导入一般情况下,人们日常的饮食结构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当地的物产条件、个人的经济条件及个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喜好。但是对于组成人体的大约7万亿个细胞来说,食物的种类和滋味她们并不知道,她们只希望血液能够源源不断地输送来充足的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生命的存在与健康。所以,人类的膳食结构应该以满足细胞这种基本需要为第一原则。能够满足机体需要的膳食结构就是合理的,否则就是不合理的,就可能引起健康问题。哪么,怎样做才能达到合理营养之目的呢?第二环节:课程内容要点讲授板块内容Ⅰ:合理营养的概念和意义1.为什么要多种食物搭配混合食用2.合理营养的概念3.合理营养的意义板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