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共150分钟,分值150分。2.请在答题卡规定区域作答,其他区域作答一律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我所谓“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种格局和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是不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因之,这种以亲属关系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大变小。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个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团体对个人的关系就象征在神对于信徒的关系中,是个有赏罚的裁判者,是个公正的维持者,是个全能的保护者。我们如果要了解西洋的“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绝不能离开他们的宗教观念。宗教的虔诚和信赖不但是他们道德观念的来源,而且是支持行为规范的力量。在以自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社会范围是从“己”推出去的,而推的过程中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亲属: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向另一路线推是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孔子曾总结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在差序格局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但是孔子却常常提到“仁”字,一方面他一再地要给“仁”字明白的解释,另一方面却又屡次对这种道德要素“欲说还止”。每当他积极地想要说明“仁”是什么时,他却又退到“克已复礼为仁”、“恭宽信敏慧”这一套私人间的道德要素了。孔子的困难是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以私人关系维系的社会形态中,“仁”这个观念只是逻辑上的总合,是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所以凡是要具体说明时,还得回到“孝悌忠信”那一类的道德要素上。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材料二:费孝通认为,最能说明差序的便是传统文化最讲究的人伦。而“伦”是什么呢?费孝通指出:“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人伦”之所以能说明差序,在于“伦”规定了差序格局的内容,即差等。还是借用费孝通的原话:“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系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伦是有差等的次序。”依我看来,上面引述的才是费孝通关于差序格局较为严格的定义。与水波纹的比喻不同,这个差等严明的纲纪或人伦强调的是纵向的、上下尊卑等级分明的一面。这种尊卑上下的差等先于个人而存在,并对个人产生强制性的约束力,即传统礼治秩序所要求的“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而水波纹的形象本身以及“由己推人”而推出自己与他人之伦理关系的论述却在同时消解了差序格局的刚性一面。后人在解读和运用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时,不仅忽略了他所涉及的等级制方面:更重要的是,多数人还忽略了差序格局对于人格的影响。在这方面,最普通的例子莫过于我们常常从史书上或者戏文中读到的老故事:某位栋梁之材、国家重臣平时如何威风八面,贤能兼具,一旦朝见皇帝或者自己的上司,立刻先自矮了半截,或是行大礼,或是不断口称“圣上英明”之类。类似的例子不仅仅在官场(或公共生活中)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如此。回到费孝通当年的命题,如果说团体格局与平等人格互为因果、无法分开的话,差序格局与这种需要不断调整界定的人格也是互为因果、无法分开的。在缺乏更佳选择的情况下,我权且将这种弹性人格称之为“差序人格”。差序格局是个立体的结构,包含有纵向的刚性的等级化的“序”,也包含有横向的弹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如果我们将注意力转向差序格局纵向的等级化方面,在此结构下产生的差序人格,以及差序格局与差序人格之间的互动关系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一概念的丰富内涵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摘编自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观》,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如同一捆捆的柴,即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定的团体。这一“团体格局”有明确的界限。B.乡土社会中亲属关系的性质是像同心圆波纹的网络结构,网络的中心是“己”,具有伸缩性,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变化。C.费孝通认为,最能说明差序的便是传统文化中的“人伦”。“人伦”之所以能说明差序,在于“伦”规定了差序格局的差等。D.如果想要正确解读和运用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就不可忽视它所涉及的等级制和差序格局对人格的影响这两方面的内容。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团体格局”中的道德体系与其宗教观念密不可分,差序格局的道德体系与亲属相关,是因为彼此的道德观念不同。B.在差序格局的社会中,各种道德要素都与私人关系有关,在传统道德里,很难有适合于整个社会的笼罩性道德观念。C.差序格局会影响人格,比如“熊汉家里横”,通常是指那些在社会上受欺负、没本事的男人,在家里多半是专制蛮横。D.差序格局刚性的一面,被水波纹的形象本身和“由己推人”而推出自己与他人之伦理关系的相关论述消解了。

3.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差序格局”是以“已”为中心的一项是(3分)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则众星拱之”。B.“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也从侧面展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请以下面刘姥姥的相关情节为例,说说差序格局的立体性是如何体现的。(6分)秋尽冬初,家中冬事未办,狗儿在家闲寻气恼,刘姥姥对女婿,既以长辈身份教育,又以她的经验和见解开导。想起和金陵王家连过宗,所以动身一进荣国府,借周瑞家的见到凤姐,对凤姐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最后凤姐给了她二十两银子。

(二)理代文阅读Ⅱ(本愿共4小题,16分)阅读下西的文字,完成6~9回。山月不知心里事周克芹屋外的院墙爬满了丝瓜藤,还有牵牛花。上肥的时候,母亲偏心眼儿,丝瓜苗吃得又饱又足。如今藤儿爬起来,把又瘦又小的牵牛藤儿掩盖在它肥大的绿叶下,露不出脸儿来。容儿已经忘记牵牛花的委屈。近日来,她心头装着更大的委屈。天上有一抹淡淡的浮云。初升的圆月在薄薄的云后面窥视大地。山峦、田野、竹园、小路,一切都是这样的朦朦胧胧,好像全都被溶解在天天的梦幻中。容儿望着荷塘那那边的依稀可见的小路。突然,院墙的拐角处闪出一条黑影,一把抱住了她。“死女子!你把我吓得……”容儿挣脱了。巧巧是和容儿一般年纪的姑娘,她已经来了一些时候了。容儿说:“走吧,不是说好了到小翠家里么。”她们的脚步惊动了从塘里爬上岸的小蜞蚂儿。容儿说:“都说今年要涨大水呢,蜞蚂儿上岸。”巧巧问:“你也相信封建迷信了?”容儿说:“人家有科学根据。”巧巧赌气说:“算了吧,还说啥‘科学根据’!科研小组都散伙了!”迎面走来一个人,巧巧看见了,没往下说。容儿向着来人叫了声:“哥,你……”容儿的哥哥才从“包产地”里收工回家,他并不盘问妹妹的行踪,扛着锄头径直回家去了。巧巧笑道:“你哥哥真好。”容儿回答:“就是。”“他从前好懒啊……”“是的,队里年年没钱分,家里穷得叮当响。他觉得没前途,什么也不想干。”巧巧说:“庄稼人的心,只有土地和女人才栓得住……包产以后,你嫂嫂又过门来,他不就变样了?……”说着,巧巧叹了口气。巧巧说:“容儿姐,自从兴起责任制以来,我们这些团干部倒显得落后了,我总感觉得有些……孤单……”“是吗?”容儿心里一沉,像是什么撞在她的心上。巧巧说:“有时候,真想嫁出去算了……”容儿看看天,天上浮云已不知去向。月亮映在水田里,水里的月亮跟着她们走。巧巧说:“小翠不就是这样么,明天就是结婚的日子了……"

巧巧还往下说着。可容儿不再听了。她想着小翠的哥哥明全,那个“怪人”!他担任大队会计以后,大胆地推行起生产责任制来,什么“包产到组”“包产到户”,什么“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在容儿心中,他是个“怪人”。可是,偏巧这个“怪人”对她有种说不清楚的吸引力。容儿定了定神,却听巧巧在说:“真是闷得慌,我就偷偷写起小说来了。还没写完,小翠给抢了去看,却又叫她哥哥发现了……”巧巧说:“我写了一家人:老娘自私造了;儿子呢,三十岁娶不上亲,又穷又懒;一个姑娘呢,二十多岁了,成天劳动,因为家里穷,她一年四季都穿着又厚又粗的衣服……”容儿捂着耳朵:“我不听……”她从小过惯了俭朴的日子,不挑剔,不计较。她是队里科研小组组长,一年挣三千多分,可是一年四季她手上没有一个零钱。母亲把每一分钱全都积攒起来。如今生活有了不小的变化,但是……她轻轻叹了口气。她发现巧巧在窥视着自己,忙扭过头去。月亮在水田里变成模糊的、破碎的了。转过一个田角,容儿隐的听到“嚓——嚓——嚓”挖地的响声。麦桩地里站着一个男的。月光下,他显得很矫健。他的下颚宽大,显得坚强而又笨拙。这会儿,他已经认出了容儿和巧巧。他笑着,招呼道:“二位……到哪儿去呀?”容儿有些吃惊地站住了。容儿想问:“你为什么在这儿挖地呀?这不是你们家的包产地呀……”他们两家不在一个生产队。但她知道他家的包产地都在山坡上。小翠告诉过她:“我哥假积极,没人包的山坡地,他包。累死我们了。”明全问:“你们是给小翠告别去的吧?快去吧……我还有几件事要给你们说。”容儿说:“什么事,现在就说吧。”三人坐在田坎上。容儿盯着水里的月亮。刚才,她走,月儿也跟着走,这阵她坐下,月儿也不走了,就这么静静地守候在身旁。明全说:“自从生产责任制搞起来以后,大家都不再缺口粮了,现在……”巧巧打断他的话:“我猜你要说点啥子新鲜的,却还是那个责任制!”明全笑了,这笑声有一种力量,冲击着这初夏夜晚的宁静。满腹心事的容儿此刻也不由被他的笑声感染。明全问:“巧巧,你的小说快发表出来了吧?”“还没写完呢?”巧巧回答。“不就差一个结尾了嘛。”容儿一听,不由脸红起来了。明全叹息一声,说:“你把那家人的变化如实地写出来不就对了嘛……小春粮食超产一千斤,是吧?那个老大娘高兴得不得了,把卖粮食的钱全数交给媳妇,是不是?那个大女儿,新添了两套‘料子’,是不是?……”容儿低着头心里想着:“这个怪人,他什么都知道……”巧巧拉着容儿的手说:“走吧,找小翠去!”容儿没有动,她愿意在这潮湿的田坎上多坐一会,听凭清风吹拂她滚烫的面颊。巧巧见容儿不动,便又向明全说:“你不是有事要给我们说么?”明全说:“明天到大队开会,研究科研组的工作……”“科研组,不是散伙了嘛!”“嘿嘿,不能散。要把青年们组织起来学习科学技术……”容儿突然插嘴问:“是么,这是真的么?”明全认真地说:“今天支委会上决定的。不过,科研组不能像过去那样吃大锅饭。”容儿答道:“我们愿意订立承包合同。”这时一个老汉走了过来。这个拄棍子的老汉姓马,容儿忽然想起:马大爷的老伴害病进了医

院,很不容易,土地也没有人来种……“这个怪人……”容儿心里这样说。马大爷正和明全说什么,荣儿完全没听。她先前那种委屈情绪,已在宁静的月夜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容儿回到家。亮瓦把一块月光投在她身上,矮墙里,满院子如水的月光。(选自1981年第8期《四川文学》,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的“包产到户”“联产计酬”等词语,指向改革初期的农村矛盾纠结的现实,凸显人们对集体劳动的普遍怀念。8.小说中“小翠”虽然没有正式出场,但是从“我哥假积极……累死我了”一句,可以看出她是厌恶劳动的反面典型。C.小说由“蜞蚂儿上岸”引出“科研小组解散”这一事件,点明容儿和巧巧农村知识青年的身份,也与文题中的“心中事”相照应。D.文章写巧巧偷偷写小说,虽使情节跌宕起伏,也与下文明全对小说结尾的建议衔接自然,但在物质精神贫乏的时代略显失真。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对容儿哥哥的描写,通过前后鲜明对比,突出了生产责任制给人们带来的变化,丰富了小说的主题内涵。B.小说用诗意的笔触,通过容儿和巧巧的语言描写,揭示了农村推行“包产到户”初期农民对农村推行“包产到户”初期农民对新的生产方式的思考。C.作者追踪当代农村社会变革现实,对伟大的农村变革做了史诗般的描绘和概括,尤其善于把对个人命运的描绘同国家、民族、社会的兴衰联系起来。D.小说视域开阔,从宏观层面描写农民在具体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生活中精神面貌和行为的变化,彰显农民在解决温饱、迈向富裕之时面临的新问题。8.简要说明文本中的“容儿”与《哦,香雪》中的“香雪”这两个人物的共同形象特征。(4分)

9.小说中对“月”的多次描写颇具匠心,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徙为上谷太守。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颖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死,于是天子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有删改)材料二:太史公言:“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乐从广而苦程不识。”司马光则曰:“效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二者皆一偏之论也。以武定天下者,有将兵,有将将。为将者,有攻有守,有将众,有将寡。不识之正行伍击刁斗治军簿守兵之将也。广之简易,人人自便,攻兵之将也。束伍严整,斥候详密,将众之道也。刁斗不警,文书省约,将寡之道也。严谨以攻,则敌窥见其进止而无功。简易以守,则敌乘其罅隙而相薄。将众以简易,则指臂不相使而易溃。将寡以严谨,则拘牵自困而取败。(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有删改)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不识A正B行伍C击刁斗D治E军F簿G守兵之将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徙,降职调动,与《琵琶行并序》“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的“左迁”意思相同。B.“射阔狭以饮”与《马说》“策之不以其道”的“以”用法不相同。C.苦,以……为苦,意动用法,与《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先”用法相同。D.相,偏指一方,与《狼》“眈眈相向”的“相”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广在跟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时,本立了大功,却因接受梁王授予的将军印而未得封赏,可见李广缺乏政治敏感性。B.李广射箭时,不射没把握的箭,常常导致士兵们受困,自己也为猛兽所伤,可见李广自负其能,爱逞个人英雄主义。C.李广赋闲打猎时错过了进城时间,霸陵尉呵斥他不让他进城,李广怀恨在心,后来找机会杀了他,可见李广心胸狭隘。D.李广爱护士兵,士兵乐于为其效命,他的部队纪律宽松中有严明,匈奴人称李广为“飞将军”,可见,李广有很强的治军素养。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4分)

(2)将众以简易,则指臂不相使而易溃。(4分)

14.王夫之如何评价李广与程不识的治军风格?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体诗,完成15~16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开头两句写自己本性热爱山林,意在说明本性与官场行事作风之间的矛盾。B.诗歌用“羁鸟”、“池鱼”作比,表明自己思归之情,用“樊笼”表达对官场的厌恶。C.诗歌语言朴素自然,既无华丽的辞藻,也无深奥的典故,体现了陶渊明的田园诗风。D.诗人表面轻松欣悦,实则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积极进取而不得的失落和无奈情绪。16.诗歌在写景艺术上颇具特色,请结合诗中描绘的村居图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作文课上,房老师引用了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_▲__,_▲__。”两句,告诉同学们在描写人物出场时运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2)德育课,老师引用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两句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遭遇挫折时要乐观旷达。(3)在中国的古诗词中,衣服的颜色句以用来表明人物的身份,如“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在我看来,美具有三种相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含义。第一种,它是表示感官愉快的强形式。饿得要命,吃点东西,觉得很“美”。热得要死,喝瓶冰镇汽水,感到好痛快,脱口而出“真美”。在老北京,大萝卜爽甜可口,名叫“心里美”。“美”字在这里是A,即用强烈形式表示出来的感官愉快。第二种,B。我们经常对某个人、某件事、某种行为赞赏时,也常用“美”这个字。把本来属于伦理学范围的高尚行为的仰慕、敬重、追求、学习,作为一种观赏、赞叹的对象时,常用“美”这个字以传达情感态度和赞同立场。所以,它实际上是把严重的伦理判断采取欣赏玩味的弱形式表现出来。第三种C。①在日常生活中,“美”字更多是用来指你产生审美愉快的对象。②我们到承德,参观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感到表里如一,果然“美”。③看画展,听音乐,种种艺术欣赏,也常用“美”这个词。这当然就属于美学的范围了。这就不是伦理道德的判断,也不是感官愉快的判断,而是审美判断了。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19.文中划线有二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我们沿大贝加尔湖湖岸上古老的环湖路,步行良久,走出很远很远,来到了湖南岸一个最优美、最明亮的去处。时值八月,正是贝加尔湖地区的黄金季节。这时节,湖水变暖,山花烂漫,甚至连石头在阳光下闪闪烁烁也像山花一般绚丽;这时节,太阳把萨彦岭重新落满白雪的远远的秃峰照得光彩夺目,放眼望去,仿佛比它的实际距离移近了数倍;这时节,贝加尔湖正储满了冰川的融水,像吃饱喝足的人通常那样,躺在那里,恭精蓄锐,等候着秋季风暴的到来;这时节,鱼儿也常_▲__地群集在岸边,举止自然地嬉戏在水中;路旁,各种各样的浆果,_▲__;一会儿是齐墩果,一会儿是穗酷栗,有红的,有黑的,一会儿是忍冬果……加之又碰上了罕见的好天气:晴天,无风,气候温暖,空气清新;贝加尔湖湖水清澈,湖面_▲__,老远就可看到礁石在水下闪闪发光,晶莹斑斓;路上忽而从山坡上飘来一阵晒热的、因快成熟而略带苦味的草香,忽而又从湖面上吹来一股凉爽沁人的水腥气息。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像吃饱喝足的人通常那样静静地等候着秋季风暴的到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22.下列句子中的“良”和“步行良久”中的“良”,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良辰美景奈何天B.不能辜负父母的良苦用心C.积极抵制社会不良风气D.中国的军队装备精良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香雪决心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车厢,以最快的速度用鸡蛋换回铅笔盒。袁隆平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辉的前景,他决心义无反顾地坚持研究。电影《出走的决心》中困在婚姻中的李红决心寻找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决心,发现新的自己;决心带来新的气象。每一次“决心”,都有一段故事。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决心"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B(B项错在“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变化是地缘关系,而不是亲属关系”。)2.A(A项错在“因果倒置”)3.C(A项这是很好一个差序格局的譬喻,自己总是中心,像四季不移的北极星,所有其他的人,随着他转动;B项由“身”到“家”到“国”到“天下”,体现了以“己”为中心向外推;C项本句强调广泛学习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未体现“己”为中心;D项本句意思为:敬爱自家的老人,从而推广到敬爱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孩子,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是“推己及人”思想的表现。)4.①首先,指出中国乡土社会是“差序格局”。②接着,从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两个方面进一步阐释了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内涵。③最后,论述了中西方社会结构格局不同,道德观念不同。(评分建议: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5.①传统社会的社会关系是以自我为中心层层推出去的“差”。刘姥姥是贾府的远亲,在贾府辉煌时也可以上门“攀亲”求助。②差序格局纵向的刚性的等级化的“序”。刘姥姥身份地位远低于贾府的管理者凤姐,上下尊卑等级分明,于是行礼问安。③富有弹性的“差序人格”。刘姥姥对女婿教育开导,对凤姐毕恭毕敬。(评分建议:每点2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C(A项错在“凸显人们对集体劳动的普遍怀念”;B项错在“厌恶劳动的反面典型”。D项错在“但在物质精神贫乏的时代略显失真”。)7.D(D项错在小说小中见大,应是从微观层面描写了农民精神面貌和生活的变化。)8.①善良纯朴。香雪对待伙伴们的友善,容儿对马大爷困境的同情。②积极进取。香雪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容儿积极响应科研组活动。③对未来充满向往。香雪向往外面世界,容儿渴望新的生产责任制改变生活。(评分建议: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9.①圆月初升,既是自然环境,也为人物活动提供了一个朦胧而诗意的背景;②月亮跟着走及停下静静守候,把月人格化,月的有情与人的多情互为映衬;③月亮状态与容儿心理变化相呼应,细腻地展现了容儿从委屈迷茫到充满希望;④月亮的皎洁和宁静象征着农村生活变化中的新希望和美好未来以及人情美。(评分建议:①②点每点1分,③④点每点2分,满分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CDG(不识之正行伍,击刁斗,治军簿,守兵之将也。)11.A(徙,调动;左迁,降职调动。)12.D(“他的部队纪律宽松中有严明”错;“有很强的治军素养”错。)13.(1)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在夜晚出行,何况是前任呢!(尚,1分;何乃,1分;故,1分;句意通畅1分)13(2)用简易的办法统率大部队,就会像手指和臂膀不能相互使动那样(指挥不灵)因而容易溃败。(将,1分;状语后置1分;相使,1分;句意通畅1分)

14.①李广与程不识治军各有长处。②程不识(带兵要求严格)善于防守;李广(治军简便易行)擅长进攻。③程不识善于带领大部队;李广擅长统率小部队。(评分建议:每点1分)

参考译文:材料一:李广将军,是陇西成纪人。到孝景帝初登位,李广任陇西都尉,后调为骑郎将。吴楚起兵叛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敌人军旗,立了大功,以此名声显扬。但因梁王授给他将军印,还师后,没有给予封赏。调任做上谷太守。李广很廉洁,得到赏赐常常分给部下,饮食与士卒在一起。李广身材高大,臂膀象猿一样,他的善射也是天赋。李广口舌笨拙很少说话,与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画阵势,比赛箭射的远近饮酒,专以射箭作游戏,一直到死。李广带兵,每到缺粮缺水的地方,士卒不全喝过水,他不到水边去;士卒不全吃过饭,他不吃饭。他待人宽厚不苛刻,士卒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出力。他射箭的办法是,见到敌人逼近,不在几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不发,一发箭敌人立即应弦倒下。因此,他带兵出击多次被围困受辱,射猛虎也被虎扑伤。转眼之间,李广已在家居住了几年,李广与前颍阴侯的孙子一起隐居在蓝田南山射猎。有一天夜间他带一名骑从出去,与人在乡下饮酒,回来走到霸陵驿亭,霸陵尉喝醉了,呵斥禁止李广通行。李广的骑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亭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在夜晚出行,何况是前任的呢!”便让李广住在亭下。过了不久,匈奴入侵杀了辽西太守,打败韩安国将军,韩将军调任右北平后病死,于是武帝下诏拜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李广就请霸陵尉同去,到军中就斩了他。李广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他的名字,称他是“汉朝的飞将军”。躲避了他数年,不敢进右北平。材料二:太史公说:“匈奴人害怕李广的韬略,士兵们也愿意跟随从李广而以程不识(的苛求)为苦。”司马光却说:“(如果)效法程不识(的做法),即使无功也不至于失败;(如果)仿效李广(的做法),那么很少有不败亡的。”两个人的说法都是偏于一面的观点。用武力平定天下的,有人(善于)统兵,有人(善于)统将。做将军的,有(善于)进攻的有(善于)防守的,有人(善于)统率大部队,有人(善于)统率小部队。程不识严格要求部队的编制,(夜间)敲打刁斗(来保卫自己),(军中办事人员)办理公文簿册的事(十分齐备详明),(这是善于)防守部队的大将。李广(治军)简便易行,人人能自由行动,(这是善于)进攻部队的大将。约束部队纪律严明,侦察详细周密,这是统率大部队的法则。不敲刁斗不警戒,简省军中文书,这是统率小部队的方法。(如果)队伍整齐严谨地去进攻敌人,那么会因敌方察觉到他们的动静而无功返回。如果简易地防守,那么敌方就会利用他们的漏洞来攻打他们。用简易的办法统率大部队,就会像手指和臂膀不能相互使动那样(指挥不灵)因而容易溃败。用严谨的作风统率小部队,就会被拘泥牵制自己陷入困境因而遭受失败。(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D(“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积极进仕而不得的失落和无奈情绪”,错。)16.①白描。用质朴、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居住环境。②远近结合。“方宅”、“草屋”、“榆柳”、“桃李”属于近处田园居所;“远人村”“墟里烟”则描绘了远处村庄景象。③视听结合。听觉上写“狗吠”“鸡鸣”,视觉上写“方宅”、“草屋”、“榆柳”、“桃李”。④以动衬静。“狗吠”、“鸡鸣”从侧面衬托田园环境的安静。⑤情景交融。描写田园景色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喜爱和满足。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出三点满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1)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18.A.感觉愉快的强形式的表达B.它是伦理判断的弱形式C.专指审美对象(评分建议:每点2分)19.语句:①;在“你”前加“使”;语句:②:把“表里如一”改为“名不虚传”。(评分建议:每处2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20.大大方方俯拾皆是风平浪静21.①原句“躺”、“养精蓄锐”用了拟人修辞,赋予贝加尔湖人的情感;生动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