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高中语文高二上册期末复习训练-文言文阅读_第1页
2023-2024年高中语文高二上册期末复习训练-文言文阅读_第2页
2023-2024年高中语文高二上册期末复习训练-文言文阅读_第3页
2023-2024年高中语文高二上册期末复习训练-文言文阅读_第4页
2023-2024年高中语文高二上册期末复习训练-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年高中语文高二上册期末复习训练——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共15小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材料一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①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公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②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③,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④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面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君曰:“子为寡人谋,且奈何?”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⑤,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不如背秦援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公仲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秦拨宜阳,景翠⑥果进兵。秦惧,遽效煮枣⑦,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节选自《战国策•东周策一》)材料二(烛之式)夜绝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成之,乃还。(节选自《左传•信公三十年》)【注】①赵累:战国时期周王大臣。②公仲:韩国相国,又称公仲侈、韩公仲。③甘茂:战国中期秦国名将。④周公旦:姬旦,周文王之子。⑤主:古代贵族在举行朝聘、祭祀等典礼时拿的玉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⑥景翠:战国中期楚国贵族将领。⑦煮枣:古邑名,战国魏地。(1)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B.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C.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D.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2)下列选项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距关,毋内诸侯距:同“拒”,据守B.度,然后知长短度:估计C.遽效煮枣效:献出D.而德东周德:感激(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东周国君认为宜阳内有英勇的士兵、充足的粮草,外有依山扎寨相机援救的楚军,秦国一定会无功而返。B.赵累劝说楚国大将景翠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恰当时机出兵宜阳,既令秦国害怕,又得韩国感激,最终从两国获利。C.《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主要内容,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D.春秋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文公当时为侯爵,故称“晋侯”;秦穆公当时为伯爵,故称“秦伯”;郑文公当时为伯爵,故称“郑伯”。(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5)在评价烛之武时,有人称赞他是“辩士”“勇士”“志士”,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节选自《过秦论》)乙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于是乃亡去。始皇闻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巿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B.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C.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D.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黔首,是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黔为黑色,秦朝百姓用黑色头巾包头,故称“黔首”。B.山东,指崤山以东,代指东方诸国,而现在则指山东省。C.博士,古代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D.“不中呈不得休息”的“中”意思和《劝学》中的“木直中绳”的“中”意思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始皇以武力统一天下。他奋力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吞并二周,消灭诸侯,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B.秦始皇钳制百姓思想。统一天下后,他废除先王的治国之道,焚烧各学派的著作,目的就是为了愚化百姓,控制百姓。C.秦始皇为人残暴。始皇听说侯生、卢生逃走后非常生气,不经查问就把犯禁的四百六十多人全部坑杀在咸阳。D.秦始皇独断专行。丞相等各位大臣都必须按照皇帝的意志做事,甚至连公子扶苏也因进谏而被调派到北方。(4)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②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5)侯生、卢生为何不愿为秦始皇求取仙药?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大学之道《礼记》ㅤㅤ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ㅤㅤ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原道(节选)〔唐〕韩愈ㅤㅤ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是亦贵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为饮之之易也?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B.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C.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D.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末”,“本”指树根,代表事物的根本,“末”指树梢,代表事物的细枝末节。B.“国”,即诸侯国,是指分封制下诸侯的封地,与“诸侯各爱其国”的“国”同意。C.“庶人”,泛指没有官爵的平民百姓,地位比较低,在中国古代社会属于下层阶级。D.“传”,指传于后世的传记,此处指《礼记》,与“六艺经传”的“传”意思相同。(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知止而后有定侣鱼虾而友麋鹿B.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句读之不知C.欲治其国者假舟楫者D.曷不为葛之之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大学之道》中,“格物”“致知”是紧密联系、层层递进的两个步骤,推究事物原理才能使认识更充分。B.韩愈反对“无为而治”,批评古人修身养性、置家国天下于不顾的做法,指出他们对纲常伦理的破坏作用。C.韩愈在《原道》中所提出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点,与《大学之道》中所强调的观点一致。D.孔子修订《春秋》,把“用礼”作为评判标准,如果诸侯用夷礼就列入夷狄,如果诸侯用中国礼就列入中国。(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②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王珪曰:“昔秦皇、汉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兴。彼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亡隋之辙,殷鉴不透,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之。然在初则易,终之实难。伏愿慎终如始,方尽其美。”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宁国,唯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虫不复为灾。贞观五年,有司上书言:“皇太子将行冠孔,宜用二月为吉,请追兵以备仪注①。”太宗曰:“今东作方兴,恐妨农事。”令改用十月。太子少保萧瑀奏言:“准阴阳家,用二月为胜。”太宗曰:“阴阳拘忌,联所不行。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理义欲求福祐可得乎若所行皆遵正道自然常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贞观十六年,太宗以天粟价率计斗值五钱,其尤贱处,计斗值三钱,因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既属丰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敦行礼让,使乡闾之间,少敬长,妻敬夫,此则贵矣。但令天下皆然,朕不听管弦,不从畋猎,乐在其中矣!”(摘自贞观政要•论务农3)【注】①增加兵卫仪仗的规模,使礼节齐备。(1)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理义欲求/福祐其可得乎/若所行皆遵正道/自然常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B.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理义/欲求福祐/其可得乎/若所行皆遵正道/自然常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C.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理义欲求/福祐其可得乎若所行皆遵正道/自然常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D.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理义/欲求福祐/其可得乎/若所行皆遵正道/自然常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克己自励耳”与“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克”字含义相同。B.“掇数枚而咒曰”与“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短歌行》)两句中的“掇”字含义相同。C.“若禾黍不登”与“羽化而登仙”(《赤壁赋》)两句中的“登”字含义不同。D.“敦行礼让”与“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两句中的“让”字含义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贞观二年,京城蝗虫猖獗,太宗到田野视察,吞下蝗虫,自此蝗虫不再成灾,这里虽有迷信的成分,但体现出太宗以民为本的思想。B.贞观五年,主管大臣上书在二月为太子举行加冠礼,太宗认为二月举行会影响春耕、妨碍农事,于是下令将加冠礼仪改在十月举行。C.贞观十六年,米价较低,太宗认为,粮食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采取提高粮价,减少赋役、不占用农时等措施,让百姓更加富裕。D.唐太宗重视对百姓的教化,推行礼仪谦让的风气,要求乡间的百姓年轻的尊敬年长的、妻子尊敬丈夫,让百姓既富裕又有尊严。(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彼岂不欲安人乎?其所以安人之道也。②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5)文中王珪是如何和太宗谈论以民为本的问题的?结果如何?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问者曰:“人之性恶,则礼义恶生?”应之曰: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陶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斫木而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谓之生于伪。是性伪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节选自《荀子•性恶论》)(乙)(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①而取之也。行有不慊②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③,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注释】①义袭:偶然之间想到道义。②慊(qiè):满足,满意。③正:中止。(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B.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C.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D.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是古代推行的道德准则。其最初是宗教祭祀中的规矩,经孔孟及后代的儒家不断充实,成为了一套别贵贱、尊卑、长幼、亲疏的社会秩序的制度。B.“众”的古字形像多人在烈日下劳动,本义是许多人,引申为许多,又引申指一般的、普通的。甲文中“众”用的是引申义,不同于《师说》中“今之众人”的“众”。C.夫子,指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孔门尊称孔子为夫子,后世常因此特指孔子。文中是弟子公孙丑对老师孟子的称呼。D.义,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在孔子看来,义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在孟子看来,义与“仁、礼、智”是人应该具备并且天性里所固有的四种道德品质。(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荀子用陶人、木匠“为器”作类比说明礼义生于圣人之伪,乙文以宋人“助苗”譬喻说明养浩然之气的误区。B.荀子认为“生于性”和“生于伪”的区别在于感觉到了能否自发完成,像人喜好美色、爱好音乐、爱吃美味、喜欢财利、喜欢舒适等都属于“生于性”。C.孟子认为,浩然正气是最伟大、最刚劲的,如果用正义去培养而不伤害它的话,它就会充塞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D.孟子认为,“浩然之气”需要把“义”和“道”结合起来,通过长期的外在修养才能获得,而不能一蹴而就。(4)翻译划线句。①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陶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②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5)甲文中“异而过众”的圣人与乙文中“养浩然之气”的夫子,从某种角度看有相通之处,请结合荀子和孟子的思想,简要分析其异同。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登泰山记(节选)(清)姚鼐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李斯论(节选)(清)姚鼐①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②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③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④君子之仕也,进不隐贤;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廷之上,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知其将丧国家而为之者,谓当吾身容可以免也。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固有终身安享荣乐,祸遗后人,而彼宴然无与者矣。嗟乎!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其天之诛恶人,亦有时而信也邪!⑤且夫人有为善而受教于人者矣,未闻为恶而必受教于人者也。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虽间有得失,而大体得治世之要。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商君禁游宦,而李斯谏逐客,其始之不同术也,而卒出于同者,岂其本志哉!宋之世,王介甫以平生所学,建熙宁新法,其后章惇、曾布、张商英、蔡京之伦。曷尝学介甫之学耶?而以介甫之政促亡宋,与李斯事颇相类。夫世言法术之学足亡人国,固也。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尤可畏哉!(1)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B.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C.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D.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丁未:古代用干支纪日的一种方法。干是天干,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支是地支,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干和十支依次组合成为六十单位,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六十甲子周而复始。B.告坐之过:藏奸不告之罪和连坐之罪。《史记》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即以五家或十家组为一单位,互相有告发犯罪人的责任,若隐而不告,则与犯人同罪。C.荀卿:战国末期思想家,名况,字卿,赵国人,世称荀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在人性问题上不同于孟子,他不同意性善论,认为人性本恶。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D.五刑:中国古代官府对犯罪者所使用的五种主要刑罚的统称。先秦以前的五刑一般是指墨、劓、剕、宫、大辟。自隋唐起,形成了笞、杖、徒、流、死的新五刑体系,这种体系一直延续到清末。(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泰山记》写景抒情,《李斯论》议史论政,主旨各异,文简意赅,都体现了“桐城派”文学“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统一的流派特征。B.《李斯论》先破后立,先是反对苏轼关于李斯借荀卿的理论扰乱天下的观点,再考据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历史,得出李斯乃是“趋时”的结论。C.姚鼐透过表象,从本质上指出李斯即便不推进秦孝公以来严刑峻法的治国方略,秦始皇也同样会“为之而不厌”,因为秦国惯于严苛的统治。D.姚鼐在最后指出荀卿倡导儒学治世虽有得失,但大体上还是找到了治世的关键,而李斯则阿附邀宠,与其相悖,一直采用和商鞅相同的方略。(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②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乙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白练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薄暮往西海门观落日。草高于人,路又绝矣。唤数十夫芟夷之而后行。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一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余不能冠,被风掀落;不能袜,被水沃透;不敢杖,动陷软沙;不敢仰,虑石崩压。左顾右睨,前探后瞩,恨不能化千亿身,逐峰皆到。当海马①负时,捷若猱猿,冲突急走,千万山亦学人奔,状如潮涌。俯视深阬、怪峰,在脚底相待。倘一失足,不堪置想。然事已至此,惴慄无益。若禁缓之,自觉无勇。不得已,托孤寄命,凭渠所往,觉此身便已羽化。《淮南子》有“胆为云”之说,信然。(节选自袁枚《游黄山记》)注:①海马,指黄山当地上山、下山背送游客的人。(1)关于下列文言现象,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平方,少圜”的“圜”和“山川相缪”的“缪”都属于通假现象。B.“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的“之”与“不知东方之既白”的“之”意思和用法都不一样。C.“日上”与“上食埃土”,两句中“上”的用法相同。D.“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与“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句式不相同。(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一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B.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一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C.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一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D.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一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晦,月尽也,指每月最后一天。古人以月相确定日期,每月初一为“朔”,每月十五为“望”。B.行宫,古代帝王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C.姚鼐,桐城人,明代散文家,他继承同乡方苞、姚范的古文之学,成为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与方苞、姚范并成为“桐城派三祖”。D.羽化,古人传说仙人能飞升变化,把成仙喻为羽化,乙文中的“羽化”与《赤壁赋》中“羽化而登仙”所言一致,是道家用语。(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善于取舍,将小细节和大印象结合,叙事与写景简洁、明快,充分展示了雪后登泰山的别样情趣。B.甲、乙都是按时间顺序叙述了登山的全过程,甲文先后写了待日出、日将出、日正出和日出后的万千气象。C.甲、乙除了记叙与描写,还兼用精当的议论、抒情语句来深化主题,甲文是姚鼐“清真雅正”文风的典例。D.甲文登泰山待日出,乙文游黄山观日落,两篇都描写了奇异、险峻、壮观之景。(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②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燕昭王收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①,则什己者至。人趋已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啕藉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一》【注】①嘿:同“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B.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C.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D.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面”指古代礼仪以面北为尊,如帝王面北,臣下面南。B.“涓人”是指古代宫中担任洒扫清洁的人。亦泛指亲近的内侍。C.“三晋”是战国时赵、韩、魏的合称。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卿分晋,故有此称。D.“追北”指追逐打了败仗逃亡的敌兵,与《过秦论》中“追亡逐北”意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国趁燕国内乱之际,突袭攻破了燕国。燕昭王在国势衰弱时即位。他知道国力弱小,难以轻易洗雪国耻,因此主动请教郭隗,询问复仇的计策。B.郭隗告诉燕昭王,开创帝业、成就王业,称霸诸侯、亡失国家的君主,各有不同的用人方式;不同的用人方式会招来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结果。C.在上将军乐毅的统率下,本来安逸轻敌的燕国士兵变得心情舒畅不怕打仗,他们攻入齐国都城临淄,把财宝尽数取去。最后齐国只剩两座城池未被攻下。D.古代某国君以重金购求千里马,长久不能如愿。后来他的一位侍从花五百金买回一匹已死千里马的头,结果不满一年,就有三匹千里马送上门来。(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②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5)《孙子兵法》曰:“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燕昭王为了复仇,是怎样“谋定而后动”的?请根据选文加以概括。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四国①为一,将以攻秦。秦王召群臣宾客六十人而问焉,曰:“四国为一,将以图秦,寡人屈于内,而百姓靡于外,为之奈何?”群臣莫对。姚贾②对曰:“贾愿出使四国,必绝其谋,而安其兵。”乃资车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舞以其剑。姚贾辞行,绝其谋,止其兵,与之为交以报秦。秦王大悦,贾封千户,以为上卿。韩非知之,曰:“贾以珍珠重宝,南使荆、吴,北使燕、代之间三年,四国之交未必合也,而珍珠重宝尽于内。是贾以王之权,国之宝,外自交于诸侯,愿王察之。且梁监门子③,尝盗于梁,臣于赵而逐。取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与同知社稷之计,非所以厉群臣也。”王召姚贾而问曰:“吾闻子以寡人财交于诸侯,有诸?”对曰:“有。”王曰:“有何面目复见寡人?”对曰:“曾参孝其亲,天下愿以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愿以为臣;贞女④工巧,天下愿以为妃。今贾忠王而王不知也。贾不归四国,尚焉之?使贾不忠于君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梁听谗而诛其良将纣闻谗而杀甚忠臣至身死国亡令王听谗则无忠臣矣。”王曰:“子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姚贾曰:“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⑤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雠不庸⑥,文王用之而王。管仲,其鄙人之贾人也,南阳之弊幽⑦,鲁之免囚,桓公用之而伯。百里奚,虞之乞人,穆公相之而朝西戎。文公用中山盗,而胜于城濮。此四士者,皆有垢丑,大诽天下,明主用之,知其可与立功。使若卞随、务光、申屠狄,人主岂得其用哉!故明主不取其汗,不听其非,察其为己用。故可以存社稷者,虽有外诽者不听;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赏。是以群臣莫敢以虚愿望于上。”秦王曰:“然。”乃可复使姚贾而诛韩非。(节选自《战国策•秦五》,有删改)注:①四国:燕、赵、吴、楚。②姚贾:魏人,曾仕于赵而被驱逐,此时仕于秦。③梁监门子:魏国大都梁守门人之子。④贞女:指善于女工之女子。⑤朝歌:殷都,在今河南淇县东北。⑥棘津之雠不庸:在棘津卖佣作而不成。雠,同售。棘津,在今山东日照市西部。⑦弊幽:指穷困潦倒。(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使贾不忠于君/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梁听谗而诛其良将/纣闻谗而杀其忠臣/至身死国亡/今王听谗则无/忠臣矣B.使贾不忠于君/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梁听谗而诛其良将/纣闻谗而杀其忠臣/至身死国亡/今王听谗/则无忠臣矣C.使贾不忠/于君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梁听谗而诛其良将/纣闻谗而杀其忠臣/至身死国亡/今王听谗/则无忠臣矣D.使贾不忠/于君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梁听谗而诛其良将/纣闻谗而杀其忠臣/至身死国亡/今王听谗则无/忠臣矣(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绝其谋,止其兵”的“止”,是“阻止”的意思,与《大学之道》中“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止”意思不同。B.“吾闻子以寡人财交于诸侯”的“交”,与《礼记》中“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的“交”一样,都是“结交”的意思。C.上卿,最初是先秦时期高级官员或爵位名。周代天子、诸侯皆有卿,地位最尊贵的称“上卿”,后来也泛指朝廷大臣。D.社稷,是土神社和山神稷的总称。二者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是古代中国的立国之基,常用来代指国家。(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秦国面临四国联军进攻的紧要关头,姚贾自告奋勇出使解围。得到秦王重赏和礼遇的他不仅消弭了战争威胁,还与四国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B.韩非对姚贾的意见主要有两点:一是他假公济私,慷秦国之慨而谋自身之利;二是他出身低贱人品卑劣,让这样的人身居高位,不能为群臣表率。C.姚贾奏对时辩解称,秦王听信谗言问责有功之臣,会重蹈夏桀和商纣身死国亡的覆辙,从而不会再有忠臣为秦国效力了,他也将归向四国。D.姚贾提出,君王应当象周文王、齐桓公、秦穆公和晋文公那样,不计较臣子过失,不听信他人谗言,不封赏有名无实之辈,才能肃清吏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乃资车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舞以其剑。②百里奚,虞之乞人,穆公相之而朝西戎。(5)请简要分析姚贾在自辩过程中展现的论辩策略。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武德元年九月四日,置社仓。其月二十二日诏曰:“特建农圃,本督耕耘,思俾齐民,既康且富。置常平监官,以均天下之货。市肆腾踊则减价而出田穑丰羡则增籴而收庶使公私俱济家给人足抑止兼并宣通壅滞。”贞观二年四月,尚书左丞戴胄上言曰:“水旱凶灾,前圣之所不免。国无九年储蓄,《礼经》之所明诫。今丧乱之后,户口凋残,每岁纳租,未实仓廪。随时出给,才供当年,若有凶灾,将何赈恤?故隋开皇立制,天下之人,节级输粟,多为社仓,终于文皇,得无饥馑。及大业中年,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今请自王公已下,爰及众庶,计所垦田稼穑顷亩,至秋熟,准其见在苗以理劝课,尽令出粟。稻麦之乡,亦同此税。各纳所在,为言义仓。若年谷不登,百姓饥馑,当所州县,随便取给。”太宗曰:“既为百姓预作储贮,官为举掌,以备西年,非朕所须,横生赋敛。利人之事,深是可嘉。宜下所司,议立条制。”户部尚书韩仲良奏:“王公已下垦田,亩纳二升。其粟麦梗稻之属,各依土地。贮之州县,以备凶年。”可之。自是天下州县,始置义仓,每有饥馑,则开仓赈给。开元二年九月,敕:“天下诸州,今年稍熟,谷价全贱,或虑伤农。常平之法,行之自古,宜令诸州加时价三两钱籴,不得抑敛。仍交相付领,勿许悬欠。蚕麦时熟,谷米必贵,即令减价出粜。豆谷等堪贮者,熟亦准此。以时出入,务在利人。”四年五月二十一日,诏:“近年已来,每三年一度,以百姓义仓糙米,远赴京纳,仍勒百姓私出脚钱。自今已后,更不得义仓变造。”(选自《旧唐书》卷四十九志第二十九,有删减)(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市肆腾踊/则减价/而出田穑/丰羡则增籴/而收庶使公私俱济/家给人足/抑止兼并/宣通壅滞B.市肆腾踊/则减价而出/田穑丰羡则增籴而收/庶使公私/俱济家/给人足/抑止兼并宣通/壅滞C.市肆腾踊/则减价而出/田穑丰羡/则增籴而收/庶使公私俱济/家给人足/抑止兼并/宣通壅滞D.市肆腾踊/则减价/而出田樯丰羡/则增籴/而收庶使公私俱济家/给人足/抑止兼并宣通/壅滞(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仓,古代为防灾荒而在州县设置的粮仓,始于唐代;其储备的粮食由百姓和王公交纳,其管理体制、发放形式,历代有所差异。B.《礼经》,古代礼学经典,在汉代是对《礼》的一种别称,常指《仪礼》,为先秦“六经”之一,原经遗失较多,存世有十七篇。C.饥馑,“饥”指五谷收成不好,“馑”指蔬菜缺乏,后来“饥馑”泛指饥荒;“得无饥馑”与“因之以饥馑”两句中“饥馑”意思相同。D.熟,可指谷物的成熟、丰收,与“歉”意思相反:文中“今年稍熟”与“蚕麦时熟”两处的“熟”含义一致,均为“丰收”之意。(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德元年设置社仓后又设置了常平监官,是为了调剂天下物资,疏通市场壅滞,平衡市场价格,防止兼并,保障百姓生活。B.置社仓以备凶年,其利明显,因此太宗赞同戴胄和韩仲良关于社仓的建议,但又顾虑不是他所需,易出现横生赋敛的弊病。C.戴胄和韩仲良上奏时都建议,自王公以下及黎民百姓均需按照所垦耕地亩数来交纳粮食,并储存于义仓,以便凶年赈济。D.为不伤农而有利于民,开元年间曾下诏明令,粮食丰收而价贱时应加价收购,且不准拖欠钱款:谷米价格高昂时,应减价出售。(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特建农圃,本督耕耘,思俾齐民,既康且富。②常平之法,行之自古,宜令诸州加时价三两钱籴,不得抑敛。(5)结合文章和现实,简要概括“社仓”的意义以及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启示。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亡国非无智士也,非无贤者也,其主无由接①故也。无由接之患,自以为智,智必不接。今不接而自以为智悖若此则国无以存矣主无以安矣智无以接而自知弗智则不闻亡国不闻危君。管仲有疾,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疾病矣,将何以教寡人?”管仲曰:“齐鄙人有谚曰:‘居者无载,行者无埋。’今臣将有远行,胡可以问?”桓公曰:“愿仲父之无让也。”管仲对曰:“愿君之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公曰:“易牙烹其子以慊寡人,犹尚可疑邪?”管仲对曰:“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有于君?”公又曰:“竖刁自宫以近寡人,犹尚可疑邪?”管仲对曰:“人之情,非不爱其身也,其身之忍,又将何有于君?”公又曰:“常之巫审于死生,能去苛病,犹尚可疑邪?”管仲对曰:“死生命也,苛病失也。君不任其命,守其本,而恃常之巫,彼将以此无不为也。”公又曰:“卫公子启方事寡人十五年矣,其父死而不敢归哭,犹尚可疑邪?”管仲对曰:“人之情,非不爱其父也,其父之忍,又将何有于君?”公曰:“诺。”管仲死,尽逐之,食不甘,宫不治,苛病起,朝不肃。居三年,公曰:“仲父不亦过乎?孰谓仲父尽之乎?”于是皆复召而反。明年,公有病,常之巫从中出曰:“公将以某日薨。”易牙、竖刁、常之巫相与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矫以公令。有一妇人逾垣入,至公所。公曰:“我欲食。”妇人曰:“吾无所得。”公又曰:“我欲饮。”妇人曰:“吾无所得。”公曰:“何故?”对曰:“常之巫从中出曰:‘公将以某日薨。’易牙、竖刁、常之巫相与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故无所得。卫公子启方以书社四十下卫。”公慨焉叹涕出曰:“嗟乎!圣人之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以见仲父乎?”蒙衣袂而绝乎寿宫。三月不葬。此不卒听管仲之言也。(选自《吕氏春秋•知接》,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不接而自以为智/悖/若此则国无以存矣/主无以安矣/智无以接而自知弗智则不闻亡国/不闻危君/B.今不接而自以为智/悖/若此则国无以存矣/主无以安矣/智无以接而自知弗智/则不闻亡国/不闻危君/C.今不接而自以为智悖/若此则国无以存矣/主无以安矣/智无以接而自知弗智/则不闻亡国/不闻危君/D.今不接而自以为智悖/若此则国无以存矣/主无以安矣/智无以接而自知/弗智则不闻亡国/不闻危君/(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是对古代男子的尊称,管仲虽然尊称易牙为“子”,但认为他烹煮儿子以满足桓公,过于残忍。B.垣多指矮墙,“有一妇人逾垣入”指妇女爬过矮墙,《氓》中“乘彼垝垣”的“垣”也可解为“矮墙”。C.文中的“归”指回家,而《红楼梦》“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的“归”特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D.“书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社,把社内人姓名写在簿册上。文中指按社登记入册的人口和土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易牙烹子、竖刁自宫、卫启方父死不归,在管仲看来,其行为虽一时迎合了桓公,但都不合人情,他们不可能真正忠于桓公。B.管仲引用谚语说,居家者不必装载外出时使用的东西,远行者无需储藏居家时的物品,自己将死没有什么可以再告诉桓公。C.管仲认为生死疾病都是自身原因导致的,桓公过于倚重常之巫,必有后患。四年后,常之巫看到桓公将死,果然犯上作乱。D.管仲死后,桓公听从了他的建议,但是过了三年,桓公改变了主意,最终招致祸患,临死之时,幡然醒悟,但是为时已晚。(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管仲死,尽逐之,食不甘,宫不治,苛病起,朝不肃。②圣人之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以见仲父乎?(5)请简要概括桓公不得善终的原因。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上①好儒术、文辞,颇改宣帝之政;言事者多进见,人人以为得上意。又傅昭仪②及子济阳王康爱幸,逾于皇后、太子。太子少傅匡衡上疏曰:“臣闻治乱安危之机在乎审所用心盖受命之王务在创业垂统传之无穷继体之君心存于承宣先王之德而褒大其功。昔者成王之嗣位,思述文、武之道以养其心,休烈盛美归之二后,而不敢专其名,是以上天歆享,鬼神佑焉。陛下圣德天覆,子爱海内,然而阴阳未和、奸邪未禁者,殆议者未丕扬先帝之盛功,争言制度不可用也,务变更之,所更或不可行而复复之,是以群下更相是非,吏民无所信。臣窃恨国家释乐成之业而虚为此纷纷也!愿陛下详览统业之事,留神于遵制扬功,以定群下之心。《诗•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③,盖至德之本也。《传》曰:‘审好恶,理情性,而王道毕矣。’治性之道,必审己之所有馀而强其所不足,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勇猛刚强者戒于太暴,仁爱温良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必审己之所当戒而齐之以义,然后中和之化应,而巧伪之徒不敢比周而望进。唯陛下戒之,所以崇圣德也!臣又闻室家道修,则天下之理得,故《诗》始《国风》,《礼》本冠、婚。始乎《国风》,原情性以明人伦也;本乎冠、婚,正基兆以防未然也;故圣王必慎妃后之际,别嫡长之位,礼之于内也。卑不逾尊,新不先故,所以统人情而理阴气也;其尊嫡而卑庶也,嫡子冠乎阼,礼之用醴,众子不得与列,所以贵正体而明嫌疑也。非虚加其礼文而已,乃中心与之殊异,故礼探其情而见之外也。圣人动静游燕所亲,物得其序,则海内自修,百姓从化。如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佞巧之奸因时而动,以乱国家。故圣人慎防其端,禁于未然,不以私恩害公义。《传》曰:‘正家而天下定矣!’”(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注】①汉元帝刘奭(shì),汉宣帝刘询的长子。②汉朝嫔妃最高封号,仅次于皇后。③出自先秦《大雅•文王》,意为“感念你祖先的意旨,修养自身的德行”。(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闻治乱安危之机/在乎审所用心/盖受命之王/务在创业垂统/传之无穷/继体之君心/存于承宣先王之德而褒大其功B.臣闻治乱安危之机/在乎审所用心/盖受命之王务/在创业垂统/传之无穷/继体之君/心存于承宣先王之德而褒大其功C.臣闻治乱安危之机/在乎审所用心/盖受命之王/务在创业垂统/传之无穷/继体之君/心存于承宣先王之德而褒大其功D.臣闻治乱安危之机/在乎审所用心/盖受命之王务/在创业垂统/传之无穷/继体之君心/存于承宣先王之德而褒大其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宣帝:皇帝的谥号。谥号是后人根据帝王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B.嗣位:继承君位。“嗣”的本义是继承、接替。我国封建王朝奉行嫡长子继承制。C.比周:既指结党营私,也有集结,聚合之意。文中指乖巧之徒不敢结党营私。D.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称阼阶,天子祭祀升阼阶,后用阼阶指皇帝登基。(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疏是臣下向皇帝有所陈述的一种文书,匡衡在此疏中直言上谏,纠正朝廷不正风气,对于维护社会秩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B.臣子不能发扬光大先帝的盛大功业,反而抨击过去的法令规章不可用,制度反反复复更改,导致在下位的人发生纠纷,官吏和平民无所遵信。C.匡衡引用《诗经》《诗传》中的句子,告诫君王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警惕自己,修养性情,使陛下的圣德更为崇高。D.以区别对待嫡子和庶子的加冠礼为例,匡衡意在劝诫君王只有家庭端正,天下才能安定的道理,语重心长,言辞恳切。(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愿陛下详览统业之事,留神于遵制扬功,以定群下之心。②如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佞巧之奸因时而动,以乱国家。(5)文末匡衡为什么要引用《传》中“正家而天下定矣”这句话来劝诫君王?请简要说明理由。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圬①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节选自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有删改)【注】①圬:粉刷墙壁。②镘:粉刷墙壁的工具。(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以“/”作标记。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京兆,可指京兆尹,即国都地区的行政长官,也可指京兆尹管辖的地区,本文指后者。B.人,唐人避讳将“民”写作“人”,与下文“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用法相同。C.稼,种植,常与表示“收割”含义的“穑”字合用,如《诗经》中的“不稼不穑”。D.劳力,指从事体力劳动,与《孟子》“劳力者治于人”中的“劳力”同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人物传记,但对传主的经历叙述简约,重在引述其观点,发表议论,实际上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杂文。B.王承福有自己的生存理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事,人与人是需要相互依靠、通力协作来求得生存的。C.作者对王承福的评价富有辩证色彩,既肯定他的“独善其身”,又对他类似杨朱的“贵己”思想持否定态度。D.作者借给王承福作传来反思自己的患得患失、贪邪无道,也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有这种行为的世人的批评。(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②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5)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王承福选择“圬”这一职业的原因。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乙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螯也。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能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节选自苏轼《六国论》)(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B.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C.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D.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合,文中指天地四方,即天下,与《过秦论》中的“宇内”“四海”意思相同。B.七庙,古代以天子的宗庙来代指国家,与《短歌行》中以“杜康”代指酒用法相同。C.失职,文中是指失所、失去常业的意思,和现在多指不尽职守的“失职”含义不同。D.归田亩,意思是回归乡间,“归”与《论语》中“天下归仁焉”的“归”含义相同。(3)下列对甲乙两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谊认为秦国能凭借区区之地,发展到兵车万乘、一统天下的盛势,却快速走向灭亡,是因为秦王不施仁政而导致形势发生变化。B.苏轼认为,因为百姓中优秀杰出的人才都不愿意自食其力,而是靠役使他人来奉养自己,所以帝王要与他们共享富贵,社会才能安定。C.历代国君都会根据习俗来制订相应法律,统一人才选择的途径,但不同的时代选拔途径不一样,隋唐至北宋的选拔途径是科举考试。D.苏轼强调虽然秦朝灭亡发生在秦二世,但秦始皇在其一统天下之后,坚持依靠法律而不任用人才,这才是加速秦王朝灭亡的原因。(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②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选文一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节选自苏轼《赤壁赋》)选文二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稽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摘编自苏辙【注】《黄州快哉亭记》)【注】苏辙,苏轼之弟。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辙上书营救苏轼,亦获罪被贬。(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B.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C.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D.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2)下列选项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同“缭”,盘绕、围绕。B.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属:劝勉。C.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玩:观赏。D.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坦然:平静而无顾忌的样子。(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渔樵:文中指捕鱼砍柴,是中国农耕社会常见的两种劳作方式。也常用来象征官宦退隐生活。B.孟德:曹操的字。古人幼年时命名,十八岁成年取字。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常称字。C.谪居:古代官吏被贬官降职。与《琵琶行》序言“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左迁”意思相近。D.骚人:指《离骚》作者屈原,或《楚辞》的其他作者。后泛指文人,文中指失意文人、诗人。(4)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一,苏子与友人月下夜游,沐清风白露,赏月色天光,情兴生发,于是纵酒放歌,后听到客人悲凉箫声,感情陡转,由乐入悲。B.选文二,从长江水势落笔,登临览胜。接着揭示命名之由,最后联想到士人不同处世态度,肯定张君不以物伤性,自放山水的情怀。C.两文均是作者处于困境之时,与朋友夜游黄州赤壁有感而作。所览自然胜景、历史遗迹,引发他们对自然、对人生的种种思考。D.两文均运用对比手法构设鲜明反差:沧海之大与一粟之小,天地之永恒与蜉蝣之短暂;张君的不以谪为患与骚人思士的悲伤憔悴。(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②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6)两则选文都写到曹孟德,请分别简析其用意。

2023-2024年高中语文高二上册期末复习训练——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共15小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材料一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①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公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②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③,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④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面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君曰:“子为寡人谋,且奈何?”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⑤,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不如背秦援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公仲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秦拨宜阳,景翠⑥果进兵。秦惧,遽效煮枣⑦,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节选自《战国策•东周策一》)材料二(烛之式)夜绝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成之,乃还。(节选自《左传•信公三十年》)【注】①赵累:战国时期周王大臣。②公仲:韩国相国,又称公仲侈、韩公仲。③甘茂:战国中期秦国名将。④周公旦:姬旦,周文王之子。⑤主:古代贵族在举行朝聘、祭祀等典礼时拿的玉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⑥景翠:战国中期楚国贵族将领。⑦煮枣:古邑名,战国魏地。(1)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A.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B.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C.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D.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2)下列选项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距关,毋内诸侯距:同“拒”,据守B.度,然后知长短度:估计C.遽效煮枣效:献出D.而德东周德:感激(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东周国君认为宜阳内有英勇的士兵、充足的粮草,外有依山扎寨相机援救的楚军,秦国一定会无功而返。B.赵累劝说楚国大将景翠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恰当时机出兵宜阳,既令秦国害怕,又得韩国感激,最终从两国获利。C.《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主要内容,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D.春秋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文公当时为侯爵,故称“晋侯”;秦穆公当时为伯爵,故称“秦伯”;郑文公当时为伯爵,故称“郑伯”。(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5)在评价烛之武时,有人称赞他是“辩士”“勇士”“志士”,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考点】历史事件;一般实词;文言断句;文言翻译;内容理解.【答案】(1)A(2)B(3)B(4)①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们的建议去攻打宜阳,如果宜阳不被攻取,秦王会以此事为耻。②如果(您)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外交使者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5)烛之武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一名勇于担当、直入敌营的勇士,更是一位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①他是一位辩士。烛之武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先引导秦伯认识到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既可使对方感兴趣进而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最后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②他仍是一名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国家危亡之际,生死存亡之时,他站在了危机的最前线,作为一个不被重用的文官,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③他还是一位志士。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用“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郑伯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了自己坚持,选择了对烛之武信任。同时他也指出如果郑国亡国了,烛之武就成了亡国之人,对他也没有什么好处。也正是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3)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以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文学常识需要于平时多积累,判断有关原文表述的正误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注意在理解原文有关人物言行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鉴赏。【解答】(1)“方”指方圆,后接“八里”作其宾语,句意完整,且“材士”指英勇善战的士兵,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以楚之众”构成动宾结构,句意完整,且“临山”作“救”的状语,二者不可断开,排除D。译文:宜阳方圆八里,英勇善战的士兵十万,粮食足以支用好几年;(在宜阳附近)有韩相国公仲的军队二十万,还有景翠率领的楚国的军队,依山扎寨相机援救宜阳,秦国一定不会有收获。故选:A。(2)B.度:丈量。译文:丈量之后才会知道(事物)的长短。故选:B。(3)B.“赵累劝说楚国大将景翠从自身利益出发……”说法错误。从文中“对曰:‘君谓景翠曰……’”可知,不是赵累直接劝说景翠,而是给周赧王的建议。故选:B。(4)①“义”,同“议”,建议。“拔”,攻取。“耻”,以……为耻。译文: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们的建议去攻打宜阳,如果宜阳不被攻取,秦王会以此事为耻。②“以为”,把……当作;“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共”,供给;“乏困”,缺少的东西。译文:如果(您)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外交使者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5)对于题干中所说烛之武是“辩士”,可以从烛之武劝说秦王退兵的策略上看出。烛之武先引导秦伯认识到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灭亡郑国只会让晋国有利,而对秦国不利;接着,烛之武说到“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既可使对方感兴趣进而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最后,烛之武找到了秦晋联盟的弱点,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而最重要的是“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也就是晋国在灭亡郑国之后,一定会去攻打秦国。这一系列的分析,逻辑严密,同时佐以事例,让他的话非常具有说服力,体现出一位“辩士”的本色。说烛之武是一位勇士,是因为他在危险面前临危不惧,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当时郑国受到秦晋两个大国的进攻,国家势如危卵,随时都会亡国。而出使秦师,成败难料。作为一个不被重用的文官,烛之武完全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