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重难点常考点强化训练07整体性差异性一、单选题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2002年4-10月相比,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近30年同期气候平均值表现为(
)A.气温偏高,降水偏多 B.气温偏高,降水偏少C.气温偏低,降水偏多 D.气温偏低,降水偏少2.图示时刻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3.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的天气要素变化是(
)①风向转为东北风②气温呈升高趋势③太阳辐射量减少④气压呈上升趋势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1.C
2.C
3.B【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为之后创纪录的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结合沙尘暴形成的条件,可知其气候异常主要在气温偏高,降水稀少,气候异常干旱,地表植被稀疏,沙尘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沙源条件。据此分析可知,与2002年4-10月相比,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近30年同期气候平均值表现为气温偏低,降水偏多,C正确,ABD错误。故选C。2.据图可知,甲、乙受高压控制,天气以晴朗为主;且等压线分布较稀疏,风力较小,不易形成沙尘暴天气,AB错误。丁距离沙漠较远,且丁西侧有大分水岭阻挡,很难发生沙尘天气,D错误。丙地等压线分布较为密集,风力较大,同时丙西侧为沙漠,靠近沙源,并且丙地为偏西风,容易把西部沙漠地区的沙尘带至此处,加上丙处位于低压槽处,存在上升气流,容易起沙,形成沙尘暴天气,C正确。故选C。3.由于南半球的气旋呈顺时针运动,因此图中槽线不断由西向东移动,23日4时,该地受锋面的影响,在锋后形成偏西风,之前应该在锋前,为偏北风,因此该地的风向变化特点是风行由偏北风转为偏西风,①错误;受到沙尘天气影响,空气中的尘埃明显增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会下降,②错误,③正确。随着气温下降,以及西侧高压的影响,当地的气压会呈上升趋势,④正确。③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下图中数码分别示意我国和欧洲某山地南坡与北坡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关于各数码示意的坡向及两山脉所在地主要特征的推测,可信的是(
)A.①②两坡所在山脉位于我国 B.②坡是南坡,也是背风坡C.③坡紧邻我国的准噶尔盆地 D.④坡是阳坡,也是迎风坡5.下列关于雪线和植被分布特征的判断,合理的是(
)A.造成①②坡雪线低于③④坡的主导因素是降水B.影响①②坡与③④坡基带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C.②坡植被带上线高于①坡的主要原因是②坡降水多D.与③坡相比,④坡有针叶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热量【答案】4.B
5.A【解析】4.①坡和②坡基带为常绿硬叶林,故位于欧洲地中海气候区,A错;根据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②坡高于①坡,故②坡为阳坡(南坡),同时也是背风坡(或根据两坡雪线分布判读),B对;③坡基带为荒漠石山,④坡为山麓草原,故④坡较为湿润,且两坡海拔高有积雪冰川分布,该山为天山,③坡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于④坡,故④坡为阴坡,且为西风迎风坡(或根据两坡雪线分布判读),C、D错误。故选B。5.①②坡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受盛行西风影响较深,降水较多,故雪线较低,A对;导致常绿硬叶林与荒漠、荒漠草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根据上题判断②坡为背风坡,植被带上限高于①坡是因为阳坡、背风坡热量条件较好;④坡山腰有③坡缺失的针叶林,是因为④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所致。B、C、D错误。故选A。为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研究人员设计了4个温度梯度(0、5、10和20℃)和2个水分含量(重量百分比25%和40%)共8种高寒草甸凋落物处理试验,下图示意这8种处理下高寒草甸凋落物96天内累计CO2释放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温度和湿度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是(
)①温度增加,分解速率加快②温度增加,分解速率减慢③湿度增加,分解速率加快④湿度增加,分解速率减慢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凋落物分解速度慢,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湿度 C.气压 D.温度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固碳能力(
)A.一直升高 B.一直下降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答案】6.A
7.D
8.D【解析】6.读图可知,随着温度、湿度增加,青藏高原高寒草甸96天内累计CO2释放量上升,说明凋落物分解速率变快,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A。7.读图可知,在0、5、10℃情况下,湿度变化对累计CO2释放量影响小,但20℃时,湿度变化才对累计CO2释放量影响大,说明气温是主要影响因素,D正确;湿度影响程度只有在温度较高时才能体现,B不符;光照、气压对分解影响较小,A、C不符。故选D。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首先表现为凋落物加速分解,固碳能力下降,但又会因为生长条件改善,草甸生长旺盛,固碳能力提高,因此表现为固碳能力先降后升,D正确,排除ABC。故选D。伊犁河谷为一相对沉降的山间谷地,西部敞开,南、北、东三面雪山耸立;向东变狭,地势隆起,常形成丰富的地形雨。谷地两侧山地中山带降雨量可在800mm以上,为山地森林和草甸植被的发育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使该地成为天山山地中植被最丰富的地方。伊犁野果林属于落叶阔叶林,喜温暖、湿润的生境,只出现于河谷北坡的前山带[指位于主体山脉(通称为后山)之前的低山区,地处高山与谷地之间的过渡地带]。下表示意伊犁河谷山地北坡垂直地带植被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海拔/m植被群落类型土壤母质腐殖质厚度/cm含水量/%>2100甲黄土20~3012~161600~2100乙丘陵土10~308~101200~1600丙山地黄土>3015~48<1200丁黄土5~155~99.表中丙植被类型应为(
)A.针叶林 B.山地草原 C.落叶阔叶林 D.荒漠草原10.伊犁河谷北坡海拔在2100m以上的地带(
)A.灌木丛种类丰富 B.草本植物种类较多C.野果林下郁闭度高 D.土壤有机质含量极低11.野果林只出现于河谷北坡的前山带,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类型 C.人类活动 D.土壤【答案】9.C
10.B
11.A【解析】9.由题中材料可知,谷地两侧山地中山带降雨量可在800mm以上,为山地森林和草甸植被的发育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而丙地腐殖质厚度最厚,含水量最高,由此推断该处为落叶阔叶林。荒漠草原应位于丁处,此处含水量最低;针叶林应位于较高的乙处,此处气温较低,形成针叶林;甲处含水量高于山麓,且腐殖质厚度较大,应为山地草原。故选C。10.由上题结论可知,甲处应为山地草原,且含水量较高,A、C错误,B正确;由腐殖质厚度仅次于落叶阔叶林,且该处气温较低分解作用弱,可知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D错误。故选B。11.该处气候较为湿润、温暖的原因是因为其位于前山区,常形成丰富的地形雨,A正确,B错误;人类活动、土壤对植被类型影响小,C、D错误。故选A。北京时间2020年5月27日11时,中国八名测量登山队员再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27°59'N,86°55'E)。在峰顶停留150分钟,将测量觇标立于珠峰峰顶,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珠峰高度进行精确测量,并顺利返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与珠峰南坡相比,北坡(
)A.雪线海拔较低 B.冰川数量较少 C.自然带更丰富 D.河谷发育更多13.历史上多次珠峰登顶都选择在5月份,其主要原因是此时(
)A.太阳高度大,气温较高 B.白昼时段长,用时充足C.冰雪消融多,线路安全 D.季风转向期,风雪较少【答案】12.B
13.D【解析】12.珠峰北坡为阴坡,背风坡,雪线海拔较高,A错误;北坡降水少,冰川数量更少,B正确;北坡从山麓到山顶的相对高度较小,自然带没有南坡丰富,C错误;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河谷发育较少,D错误。综上所述,排除ACD,选B。13.此时为5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大,气温较高,气温较高容易导致冰川消融,不是有利因素,A错误;5月与6、7月份相比,白昼时段没有明显优势,B错误;若考虑冰雪消融因素,那么7月份消融量更大,5月没有此方面的优势,C错误;该时期为季风转向期,风雪较少,气象条件优良,适合攀爬,D是主要原因。综上所述,排除ABC,选D。土壤热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土壤热交换量,其值取决于上下土层间的温度梯度和土壤的导热率。北麓河盆地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高度在4500m以上,盛行西南风。盆地内某监测场地阳坡(34.8367°N,92.9206°E)阴坡(34.8486°N,92.9268°E)。下图示意2019年10月16日至12月16日北麓河阴阳坡0.1m深度土壤热通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图示期间,北麓河盆地土壤热量传递方向为(
)A.由阴坡向阳坡 B.由阳坡向阴坡 C.由地表向地下 D.由地下向地表15.图示期间北麓河盆地阳坡土壤热通量明显高于阴坡,主要是因为阳坡(
)A.风速较弱 B.土壤干燥 C.植被丰富 D.太阳辐射弱【答案】14.D
15.B【解析】14.据图可知,该时段为冷季,土壤热通量为负值,说明土壤处于放热状态,土壤热通量由地下向地表传输。故选D。15.结合上题可知,冷季土壤处于放热状态,阳坡绝对值大于阴坡,说明阳坡土壤热通量明显高于阴坡,主要是因为阳坡太阳辐射强,风速大,蒸发强,土壤干燥,植被覆盖差,土壤导热率高,放出的热量高于阴坡。故选B。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畔,为华蓥山复式背斜山脉一个分支的一段,距离重庆市市中区45千米,占地面积76平方千米,区域内峡谷和山地众多,海拔350~951米,森林覆盖率达96.6%,是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2022年8月21日,缙云山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来自云南、四川、甘肃等地的森林消防及不计其数的志愿者在艰难的救援条件下与山火对抗,在25日晚上遭遇风向突变等复杂气象条件下,采用“反向燃烧、以火灭火”的方式扑灭了森林大火。2022年8月,重庆全市平均气温为32.5℃,平均降水量为40.9毫米,北碚最高气温均在40℃以上,极端最高气温44.6℃,创下重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一高温。下图为重庆市相关气象资料统计。(1)请从地理视角,分析此次北碚山火发生的自然原因。(2)请分析此次灭火过程中,消防官兵和志愿者面临的主要困难。(3)山火扑灭的第三天,北碚迎来了久旱之后的较强降水,分析其对嘉陵江水文特征的影响。(4)有人认为,缙云山植被会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恢复,请为这种观点寻找理由支撑。【答案】(1)该地植被覆盖率高,林下多枯枝落叶等可燃物;太阳高度较大,气温高,可燃物易接近着火温度;连日干旱,降水少,地表干燥;位于山区,多山谷风,助燃山火。(2)地势起伏大,坡度大,灭火设备及物资补给运输困难;连日高温加剧火场高温,威胁救援者身心;连日高温干旱,降水少,灭火后容易复燃;燃烧消耗氧气,救援者可能面临缺氧威胁;新冠肺炎疫情威胁。(3)植被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河流流量增大;坡面径流对裸露地表侵蚀作用增强,河流含沙量增大;汇水速度加快,河流水位上升加快(洪峰提前)。(4)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利于植被生长;森林燃烧的灰烬,释放矿物质,增加土壤肥力;缙云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少;山火烧死病虫害,减少森林疾病;光照条件改善,有利于喜阳植被迅速生长。【分析】本题以重庆市相关气象资料统计图为材料,涉及自然灾害、影响降水的因素等知识点,意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1)发生火灾意味着大面积植被燃烧起火,所以,首先是由于缙云山地处重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结合材料可知,8月气温高,光照强,植被接近燃点,容易起火;其次,该地森林覆盖率达96%,地面多枯枝落叶,着火的物质来源丰富;由“重庆8月降水量变化图”可知,22年8月,降水量少且地表干燥,容易起火;此外,山区昼夜风向会发生明显转变,会在风的作用下,火势容易蔓延。(2)材料“区域内峡谷和山地众多”可知,山区地势陡峭,交通不便,物资运输难度较大;夏季高温加上山火形势严峻,消耗氧气过快,不仅会影响救援者的身体健康,甚至还可能影响心理健康;时值降水少的干旱时节,扑灭的火容易卷土重来,给灭火增加难度;加之基于现在的形势,人群大量集聚可能面临新冠疫情的威胁。(3)结合所学知识,山火扑灭后,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下渗减弱,此时出现强降水,能够增大河流的流量,致使河流的水位升高;同时,植被覆盖率下降导致地表裸露,流水冲刷作用强,会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大。(4)缙云山位于重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植被的生长条件好;由材料“是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可知,缙云山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利于植被快速恢复;火灾后植被覆盖率降低,山上能接受到更多的阳光照射,有利于喜光植物生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植被燃烧过后的灰烬,能够为土壤增加肥力,促进植被的快速生长。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研究海拔和行向对酿酒葡萄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科研人员选择在云南省香格里拉酿酒葡萄示范园进行研究。在示范园内,科研人员选择了3个位于不同海拔的葡萄园,分别为西当(海拔约为2047米)、斯农(海拔约为2208米)、东水(海拔约为2387米);在同一海拔内,又分别选取东西行向和南北行向栽培的相邻地块进行采样分析,其他条件均相同。下图示意海拔和行向对葡萄纵横径及单粒质量的影响。(1)尝试描述在海拔、行向的影响下,葡萄果实纵横径及单粒质量的特征。(2)分析海拔升高对葡萄果实品质的积极影响。【答案】(1)特征:随着海拔升高,果实纵横径总体呈增大趋势,单粒质量总体也呈增加趋势;东西行向葡萄果实纵横径和单粒质量总体大于南北行向;南北行向纵、横径差异均较大,东西行向纵、横径差异均较小。(2)海拔升高,光照强度增加,植株光合作用增强,有利于养分的积累;海拔升高,昼夜温差增大,有利于提高葡萄品质。【分析】本题目以葡萄种植为背景材料,涉及农业区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1)根据图文材料,从海拔和行向两个角度来分析葡萄果实纵横径及单粒质量特征即可。葡萄果实纵横径及单粒质量的特征:据图分析西当、斯农、东水三地,随着海拔升高,果实纵横径总体从12mm到13mm,呈增大趋势,单粒质量总体从12.5mm到14mm,也呈增加趋势;单看东西行向,葡萄果实纵横径和单粒质量总体较大,因此东西行向大于南北行向;单看南北行向,纵、横径差异均较大,超过2mm,东西行向纵、横径差异均较小,不超过2mm。(2)结合图文材料和农业区位因素,主要从光照强度、昼夜温差等方面分析随海拔升高果实品质提升的原因。随着海拔升高,空气稀薄,光照强度增加、日照时间长,植株光合作用增强,光合作用强,有利于植物养分的积累;海拔升高,晴天多,空气稀薄,白天对大气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增大,有利于糖分和有机质的积累,有利于提高葡萄品质。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岳麓山(28°20'N,112。44'E)大致呈南北走向,主峰海拔300.8m.藤本植物具有湿热特性,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调查岳麓山东西坡藤本植物的分异特征,并绘制沿某样线的剖面植被群落图(图a)。材料二:植被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是每个植物个体通过互惠、竞争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组合。研究小组发现藤本植物数量在不同坡向、坡位上存在分布上的差异。图b为岳麓山东西坡面藤本植物的数量分布。图c为岳麓山东西坡面的不同坡位藤本植物的数量分布。(1)比较东、西坡面藤本植物数量的差异,并说明造成差异的原因。(2)简述西坡面不同坡位藤本植物数量的差异,分析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3)与下坡位相比,东坡面上坡位藤本植物株数较少,却获得物种竞争优势使盖度(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较大。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答案】(1)东多西少。藤本植物喜热喜湿,东坡面为夏季风的迎风坡,温暖湿润,水热条件组合好。(或西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寒冷干燥,不利于藤本植物生长)。(2)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受夏季风影响时,上坡位湿度较大、海拔较高,降水概率最高,往中下坡位降水概率减小;受冬季风影响时,下坡位易发生冷空气堆积,受寒冷干燥的冷空气影响明显最大,往中上坡位影响减小。(3)低山丘陵流水侵蚀明显,土壤及养分易累积在坡脚;风力随着坡脚向山顶增大,导致上坡地区难以形成高大的植被群落。上坡位植被群落不高,藤本植物容易竞争到群落顶端,加之气流受地形抬升,易在上坡位形成多雾天气和降雨天气,这都导致藤本植物在上坡位植株发育地更加茂盛。【分析】本题以岳麓山风景区藤本植物数量分布为材料,涉及数据图表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科综合素养。(1)由图b可知,东坡的藤本株数大于西坡;原因:岳麓山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使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藤本植物喜热喜湿生长特性;西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也是冬季风的迎风坡,寒冷干燥,不利于藤本植物生长。(2)结合图c信息可知,西坡的上坡位植株数最多,中坡位次之,下坡位株数最少;整体而言,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对上坡位影响较大,对中坡和下坡影响较少,所以上坡位更有利于藤本植物的生长,数量更多;冬季风较冷,易下沉集聚在中下坡位,影响最大的是下坡位,所以下坡位的藤本植物数量最少;在山地降水最多的一般在上坡位,最少的是下坡位,水分条件的分布上坡位优于中下坡位,降水的多少和概率也是影响藤本植物分布的原因。(3)由于东坡地处于迎风坡,下坡位其水热条件更好,植被复杂程度也更高,森林等高大植被群落分布数量较多,生长较为茂盛,使得藤本植物难以竞争到群落的顶端,能够获取的光照条件不足,使其在下坡位虽然数量较多,但盖率并不高,同时,低山丘陵流水侵蚀明显,土壤和养分易积累在坡脚,坡脚地区适合高大森林植被的生长,使得藤本植物虽然数量较多,但盖度并不高。上坡位因其温度和水分条件减少,森林等高大植被群落分布数量相对较少,且植被的相对高度也较低,藤本植物更容易竞争到群落的顶端,使其能够获得更多的光照条件,种群数量扩大,且从坡脚到山顶,风力增大,也不利于上坡地区形成高大的植被,更有利于藤本植物的生长。同时,坡地的上升气流显著,在地形抬升的作用下,易在上坡位的位置形成多雾天和阴雨天气,使得上坡位虽藤本植物数量较下坡位数量少,但其盖度更高,发育得更为茂盛。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季节性积雪是地球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陆地98%的季节性积雪位于北半球,其时空变化与气温、降水、日照、风速等密切相关。青藏高原积雪分布广泛,时空异质性极为突出U。积雪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反馈强烈,气候变暖加速积雪消融,导致地面反照率(内涵与反射率相近)降低,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地面温度进一步升高,从而进一步加速积雪消融,这一过程被称为积雪反照率反馈。材料二不同性质的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平均反照率(见下表)。表:不同性质的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平均反照率地面性质积雪草地沙漠水面反照率/%>5010~1825~306~8材料三青藏高原1980-2016年多年平均积雪覆盖日数图(见下图)。(1)青藏高原山地季节性积雪南坡少、北坡多,分析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并说明原因。(2)研究发现,青藏高原高海拔山区季节性积雪覆盖率一年中冬季最小,分析其形成原因。(3)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与北极地区的升温速率是全球平均速率的两倍,对此作出合理解释。【答案】(1)主导因素:气温。青藏高原山地北坡为阴坡,日照少、气温低,积雪融化慢,虽然降雪量较小,但能在较长时间内存留更多积雪。(2)青藏高原高海拔山区全年气温极低,以降雪为主;全年冬季降雪最少,积雪量小,且冬季风力更为强劲,降低了积雪覆盖率。(3)北极地区和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广;北极地区积雪融化后,海洋裸露面积扩大,反照率极低的海洋出露;青藏高原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两地积雪反照率反馈特别强烈,升温速率更快。【分析】本题以青藏高原1980~2016年多年平均积雪覆盖日数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气温、降水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1)积雪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青藏高原南坡为阳坡和迎风坡,虽然降雪量大,但气温高,日照强,积雪融化快,积雪存留少;北坡为阴坡和背风坡,虽然降雪量少,但气温低,日照弱,积雪融化慢,积雪存留多。因此青藏高原山地季节性积雪南坡少、北坡多,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气温。(2)青藏高原高海拔山区,由于海拔高,全年气温低,降水以降雪的形式为主;水汽主要来自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降雪量最小,积雪量少;东北季风势力强,风力大,降低了积雪的覆盖率。(3)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积雪面积广;全球变暖,北极地区积雪融化加快;积雪融化后,海面裸露面积扩大,反照率极低的海洋出露,海洋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升温速率快。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积雪面积广;全球变暖,积雪冰川融化,基岩裸露,吸收太阳辐射增多;加上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强烈,升温速率快。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常绿阔叶林中的西部类型,是滇中高原自然地理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植被,对维持该地区包括滇池流域(指滇池的汇水面山区域,涉及昆明市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呈贡、晋宁6个区和嵩明1个县,)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滇池是我国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流域内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然而在长期的人类活动影响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旧街区的改造规划》课件
- 复习电功率课件
- 【课件】企业薪酬管理
- 2024春游活动计划方案
- 基坑防护专项施工方案
- 吊顶嵌入不锈钢施工方案
- 2024年月社区团支部工作计划
- 八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初中
- 县委老干部局年度工作计划
- 《催化作用与催化剂》课件
- 个英文字母及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
- 第7讲_校对符号使用
- 姬浩然书香家庭申请表(共2页)
- 物业公司组织架构图
- 高中学生遵纪守法主题班会PPT教学讲座课件
- DB63∕T 2004-2021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规范
- 实用吊耳计算
- 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培训班课程安排表(80学时)
- 煤矿机电组自查报告.doc
-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高分子化学试卷库合集
- 半自动钻床说明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